CN110462316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2316B
CN110462316B CN201780053524.9A CN201780053524A CN110462316B CN 110462316 B CN110462316 B CN 110462316B CN 201780053524 A CN201780053524 A CN 201780053524A CN 110462316 B CN110462316 B CN 1104623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partition
wall
low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35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2316A (zh
Inventor
宇都宫圆香
藤冈弘誉
西田圭佑
弘松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62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2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2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2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冰箱,具备:冷藏室(5);低温室(50);收纳盒(51);喷出口(14),在低温室(50)的背壁上开口且喷出冷气;返回口(15),在低温室(50)的背壁上开口,供冷气从低温室(50)流出;管部(16),凹设在低温室(50)的底壁上,使喷出口(14)与返回口(15)连通;以及分隔壁(52),往前后方向延伸且直立设置在管部(16)的底面,且将喷出口(14)与返回口(15)之间左右分隔。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在冷藏室内设有低温室的冰箱。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揭示在冷藏室内设有低温室的现有技术中的冰箱。该冰箱在冷藏保存储藏物的冷藏室底部隔着隔离壁配置低温室。在低温室内配置有收纳盒,收纳盒的上面被隔离壁覆盖。隔离壁是填充隔热材形成,在低温室内部设有往前后延伸的冷气通路。
在隔离壁下面设有喷出冷气的喷出口。在低温室背面设有低温室内的冷气流出的返回口。
上述构成的冰箱中,在冷气通路流通的冷气经由喷出口往低温室内喷出。往低温室喷出的冷气经由背面的返回口流出。因此,低温室内被冷却。此时,由于隔离壁内的冷气通路往前后延伸,喷出口形成在隔离壁下面,因此能均匀地冷却低温室内。另外,由于隔离壁由隔热材形成,因此可防止隔离壁上面结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5-117922号公报(第5页~第10页,图7)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冰箱,为了防止往前后延伸的冷气通路造成的结霜,由隔热材形成隔离壁,因此具有冰箱的容积效率降低且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提升容积效率且降低制造成本的冰箱。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该冰箱具备:冷藏室,冷藏保存储藏物;低温室,隔着隔离壁设在该冷藏室底部,且维持较该隔离壁上方低温;收纳盒,配置在该低温室内;喷出口,在该低温室的背壁上开口且喷出冷气;第一返回口,在该低温室的背壁上开口,供冷气从该低温室流出;管部,凹设在该低温室的底壁上,使该喷出口与该第一返回口连通;以及分隔壁,往前后方向延伸且直立设置在该管部的底面,且将该喷出口与该第一返回口之间左右分隔。
另外,本发明中,该分隔壁具有配置在该管部的后部且接近或抵接于该收纳盒的第一分隔部、及配置在该第一分隔部前方且较该第一分隔部低的第二分隔部。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冰箱中,具备配置在该低温室前方且凹设在该冷藏室的底壁的收纳部、及关闭该收纳部的上面且往后方滑动以开启该收纳部的盖部,该第二分隔部由相对于该第一分隔部的台阶形成,且往后方滑动的该盖部配置在该第二分隔部与该收纳盒之间。
另外,本发明中,该管部设在该冷藏室的横宽整体。
另外,本发明中,冷冻保存储藏物的冷冻室与以较该冷藏室高的温度冷藏保存储藏物的蔬菜室左右并列设置在该冷藏室下方,该管部避开该冷冻室上方配置在该蔬菜室上方。
另外,本发明中,在比该隔离壁上方的该冷藏室的背壁上设有使该冷气流出的第二返回口。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冰箱中,该分隔壁延伸设置在该低温室的背壁上。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冰箱中,在该收纳盒的背面上设有将该喷出口与该第一返回口之间左右分隔的遮蔽肋。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构成的冰箱中,在该收纳盒的外面上设有供该分隔壁嵌合的槽部。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低温室的底壁上凹设管部,往前后方向延伸且将喷出口与第一返回口之间左右分隔的分隔壁直立设置在管部的底面。因此,冷气在收纳盒下方往前后方向流通,可均匀地冷却收纳盒内。另外,由于也可以不由隔热材形成收纳盒上方的隔离壁,因此可提升冰箱的容积效率且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低温室的正面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低温室的侧面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低温室的上面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低温室的侧面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低温室的侧面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低温室的正面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低温室的上面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主视图。冰箱1具备由隔热箱体2形成的本体部3。隔热箱体2是在内箱2b(参照图2)与覆盖内箱2b外侧的外箱2a(参照图2)之间填充聚氨酯泡沫等隔热材2c(参照图2)形成。
在本体部3的上部设有冷藏室5。在冷藏室5的下方隔着隔热壁11左右并列设置冷冻室6及蔬菜室7。在冷冻室6与蔬菜室7之间设有往上下延伸的隔热壁(未图示)。
在冷冻室6及蔬菜室7下方隔着往左右延伸的隔热壁13设有冷冻室8。冷冻室6与冷冻室8经由设在隔热壁13的开口部(未图示)连通。在冷冻室8后方设有机械室(未图示)。
冷藏室5冷藏保存储藏物,蔬菜室7维持较冷藏室5高温而冷藏保存蔬菜等储藏物。冷冻室6及冷冻室8进行储藏物的冷冻保存、制冰。在机械室内配置有运转冷冻循环的压缩机(未图示)。
冷藏室5通过分别支承在左右端的对开的门5a及门5b而开关。在冷藏室5底部隔着水平的隔离壁5c及垂直的侧壁50b设置低温室50。隔离壁5c由树脂成型品形成。另外,低温室50维持在比隔离壁5c上方低的温度(例如,1℃)。
冷冻室6前面通过滑动式的门6a开关。冷冻室8前面通过滑动式的门8a开关。蔬菜室7前面通过滑动式的门7a开关。
在冷冻室6、8背面设置冷气通路22。在冷气通路22配置冷却器10及送风机9,面对冷冻室6及冷冻室8的喷出口(未图示)及使冷气返回至冷却器10的返回口(未图示)开口。冷却器10连接于压缩机(未图示),生成冷气。
在冷藏室5背面经由挡板(未图示)设有与冷气通路22连通的冷气通路23。在冷气通路23,面对冷藏室5的喷出口23a及喷出口14开口。喷出口23a配置在比隔离壁5c上方,喷出口14面对低温室50且配置在比隔离壁5c下方。
另外,在低温室50的背壁上,返回口15开口,从返回口15导出连通于蔬菜室7的连通路径(未图标)。在蔬菜室7导出与冷气通路22连结的返回通路。
图2、图3、图4表示低温室50的正面剖面图、侧面剖面图、及上面剖面图。在低温室50设置往前后方向可滑动的收纳盒51。收纳盒51的上面被安装在隔离壁5c下面的盖51c覆盖。
在低温室50的背壁上,喷出口14面对低温室50的左部开口,返回口15(第一返回口)面对低温室50的右部开口。在比隔离壁5c上方的冷藏室5的背壁上,返回口17(第二返回口)开口。另外,返回口17配置在返回口15的大致垂直上方,在连结冷藏室5与蔬菜室7(参照图1)的连通路径(未图标)上设置返回口17及返回口15。因此,冷藏室5内的冷气在冷藏室5流通经由返回口17流出,通过低温室50内,经由返回口15流出。
另外,在低温室50设置管部16及分隔壁52。管部16凹设在形成低温室50的底壁的隔热壁11上,使喷出口14与返回口15连通。收纳盒51在管部16的侧壁上滑动,往前后滑动。将收纳盒51位于收纳位置时,收纳盒51的前端较管部16的前壁前方的方式形成管部16。因此,能以收纳盒51的底壁51d覆盖管部16整体,抑制来自喷出口14的冷气往冷藏室5流出,可高效率进行收纳盒51的冷却。
另外,管部16避开冷冻室6的上方配置在蔬菜室7的上方。低温室50与蔬菜室7的温度差较低温室50与冷冻室6的温度差小。因此,即使在蔬菜室7的上方通过管部16缩小隔热壁11的隔热厚度,也可以确保冷藏室5与蔬菜室7之间的隔热性。
分隔壁52往前后方向延伸且直立设置在管部16的底面,将喷出口14与返回口15之间左右分隔。另外,在分隔壁52前方设置连通管部16左右的连通部50a。因此,管部16形成为在分隔壁52前方的连通部50a折返的U字形。分隔壁52的上面52d抵接于收纳盒51下面,收纳盒51在分隔壁52上滑动。分隔壁52的上面52d与收纳盒51的下面之间也可以设置可抑制冷气流通的程度的间隙。
另外,分隔壁52具有延伸设置在低温室50的背壁上的延伸设置部52c。延伸设置部52c的上端配置在比喷出口14及返回口15的上方。
在收纳盒51的下面(外面)设置供分隔壁52嵌合的槽部51a。另外,在收纳盒51背面上设置将喷出口14与返回口15之间左右分隔的一对遮蔽肋51b。在一对遮蔽肋51b之间形成供延伸设置部52c嵌合的槽部。此外,也可以省略延伸设置部52c,使遮蔽肋51b抵接或接近于低温室50的背壁上。
在上述构成的冰箱1,通过压缩机及送风机9的驱动,在冷气通路22流通的空气与冷却器10热交换而产生冷气。在冷却器10生成的冷气在冷气通路22流通,经由喷出口(未图示)往冷冻室6及冷冻室8喷出。往冷冻室6及冷冻室8内喷出的冷气经由返回口(未图示)返回冷却器10。
挡板(未图示)开启时,冷气流入冷气通路23,从喷出口14及喷出口23a往冷藏室5喷出冷气。面对低温室50的喷出口14与较隔离壁5c上方的喷出口23a相比接近冷却器10(参照图1),因此低温室50内维持比隔离壁5c上方低温。
从喷出口23a往冷藏室5喷出的冷气在往冷藏室5前方流通后往下方流通。接着,冷藏室5的比隔离壁5c上方的冷气的一部分被导向返回口17。
从喷出口14往低温室50喷出的冷气沿着分隔壁52在管部16内往前方流通。在管部16内往前方流通的冷气在分隔壁52前方折返往后方流通,从返回口15流出。
因此,从喷出口14喷出的冷气通过分隔壁52在管部16内沿着收纳盒51往前方流通,将收纳盒51内间接冷却。因此,可将收纳盒51前部为止可靠地冷却。另外,在管部16内往前方流通的冷气在分隔壁52前方折返往后方流通,将收纳盒51内间接冷却。因此,可高效率冷却收纳盒51内整体。
经由返回口15、返回口17从冷藏室5流出的冷气在连通路径(未图标)流通,流入蔬菜室7,冷却蔬菜室7。在蔬菜室7流通的冷气经由返回通路(未图示)返回冷却器10。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低温室50的底壁(隔热壁11)上凹设管部16,往前后方向延伸且将喷出口14与返回口15之间左右分隔的分隔壁52直立设置在管部16的底面。因此,在收纳盒51的下方冷气往前后方向流通,可均匀地冷却收纳盒51内。另外,由于也可以不由隔热材2c形成收纳盒51上方的隔离壁5c,因此可提升冰箱1的容积效率且减少制造成本。
另外,冷藏室6与蔬菜室7左右并列设置在冷藏室5下方,管部16避开冷冻室6上方而配置在蔬菜室7的上方。因此,即使在蔬菜室7上方因管部16缩小隔热壁11的隔热厚度,也可以确保冷藏室5与蔬菜室7之间的隔热性。
另外,由于分隔壁52具有延伸设置在低温室50的背壁上的延伸设置部52c,因此可更可靠地分隔喷出口14与返回口15之间。因此,可防止收纳盒51与低温室50的背壁之间的冷气的短路,更可靠地冷却收纳盒51内。
另外,由于在收纳盒51背面上设有将喷出口14与返回口15之间左右分隔的遮蔽肋51b,因此可更可靠地防止收纳盒51与低温室50的背壁之间的冷气的短路。
另外,由于在收纳盒51的外面上设有供分隔壁52嵌合的槽部51a,因此可更可靠地分隔喷出口14与返回口15之间。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图5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低温室50的侧面剖面图。为了方便说明,对与上述图1~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52的形状、省略返回口17之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他部分则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直立设置在管部16底面上的分隔壁52具有分隔部52a及分隔部52b。分隔部52a(第一分隔部)配置在管部16的后部,分隔部52a的上面抵接于收纳盒51的下面。分隔部52a也可以接近设置在收纳盒51的下面。分隔部52b(第二分隔部)配置在分隔部52a前方,由前方往下的倾斜面形成上面52d而较分隔部52a低。另外,管部16的前壁变低,来自冷藏室5的冷气可流入管部16。替代管部16的前壁变低,也可以使收纳盒51往上移动,在收纳盒51前端与管部16的前壁之间设置间隙。
因此,从比隔离壁5c上方下降的冷藏室5流通后的冷气,流入管部16内后,从返回口15流出,因此可将冷藏室5与低温室50的返回口整合成一个。另一方面,冷藏室5流通后的温度高的冷气流入管部16内。尤其是,相较于管部16内的冷气的流通方向往前方流通侧的通路,较容易流入往后方流通侧的通路,因此往后方流通侧的通路会有变更高温的可能性。然而,本实施方式中,从喷出口14喷出往前方流通的冷气的一部分在分隔部52b前方往后方折返,另一部分在分隔部52b上方往后方折返。因此,通过通过分隔部52b上方的低温冷气抑制在管部16内往后方流通的冷气的升温。因此,可抑制收纳盒51内的左右温度不均,更均匀地冷却收纳盒51内。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达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由于分隔壁52具有配置在管部16后部的分隔部52a(第一分隔部)、与配置在分隔部52a前方且较分隔部52a低的分隔部52b(第二分隔部),因此可更均匀地冷却收纳盒51内。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图6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收纳盒51附近的俯视图。为了方便说明,对与上述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52的形状与在管部16前方设置收纳部25之点,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其他部分则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直立设置在管部16底面上的分隔壁52是在分隔部52a前方配置分隔部52b形成。分隔部52b通过相对于分隔部52a的台阶形成,较分隔部52a低。
在低温室50前方配置收纳高度低的储藏物的收纳部25。收纳部25凹设在形成冷藏室5的底壁的隔热壁11。在收纳部25上面设置可前后滑动的盖部26。盖部26配置成关闭收纳部25上面且往后方滑动以开启收纳部25。此时,由于分隔部52b通过相对于分隔部52a的台阶形成,因此往后方滑动的盖部26配置在分隔部52b与收纳盒51之间。因此,可防止盖部26与分隔壁52的干扰。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在分隔部52a前方具有较分隔部52a低的分隔部52b,因此可更均匀地冷却收纳室51内。另外,将凹设在隔热壁11的收纳部25设在低温室50前方,因此可提升冰箱1的便利性。此时,由于分隔部52b通过相对于分隔部52a的台阶形成,因此可防止开闭收纳部25上面的盖部26与分隔壁52的干扰。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图7、图8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低温室50的正面剖面图、上面剖面图。为了方便说明,对与上述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中,低温室50及管部16的形状,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其他部分则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低温室50设在冷藏室5的横宽整体。管部16避开冷冻室6上方配置在蔬菜室7上方。在收纳盒51的底壁51d与设在管部16左侧的隔热壁11之间形成间隙S。喷出口14形成在管部16的上部。
从喷出口14喷出往前方流通的冷气的一部分在分隔部52b前方往后方折返,另一部分在分隔部52b上方往后方折返。另外,从比隔离壁5c上方下降后导向返回口15的冷气的一部分,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流入管部16的右部。再者,本实施方式中,从隔离壁5c上方下降后导向返回口15的冷气的一部分,通过间隙S、管部16的左部及分隔部52b上方。
收纳盒51的左侧被来自冷冻室6、冷气通路23的冷气冷却。收纳盒51的中央部被从喷出口14喷出的冷气冷却。相对于此,收纳盒51的右侧会流入冷藏室5流通后的温度高的冷气,因此温度容易变高。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也使冷藏室5流通后的温度高的冷气从设在管部16左侧的隔热壁11与收纳盒51的底壁51d之间的间隙S流入。因此,温度较高的冷气通过间隙S、管部16的左部,从分隔部52b上方导向返回口15,因此可缩小收纳盒51的左侧或中央部与收纳盒51的右侧的温度差,可更均匀地冷却收纳盒51内。
根据本实施方式,低温室50设在冷藏室5的横宽整体。低温室50的底壁分别具有与不同温度的储藏室(冷冻室6、蔬菜室7)相邻的部分,但在与高温的储藏室(蔬菜室7)对向的底壁凹设冷却用管部16,在与低温的储藏室(冷冻室6)对向的底壁设置冷藏室5流通后的冷气流入的间隙S。因此,与高温的储藏室(蔬菜室7)对向的收纳盒51的区域被在管部16流通的冷气冷却,与低温的储藏室(冷冻室6)对向的收纳盒51的区域,通过冷藏室5流通后的冷气的存在而抑制来自低温的储藏室(冷冻室6)的传热。因此,可抑制收纳盒51内的左右温度不均,可更均匀地冷却设在冷藏室5的横宽整体的低温室50内的收纳盒51内。
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也可以由相对于分隔部52a的台阶形成分隔部52b。
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冷藏室5底部构成低温室50,但也可以构成较低温室50低温(例如,-1℃~-3℃)的冰温室等。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适用第二实施方式,使来自冷藏室5的冷气可流入管部16,省略返回口17。另外,第二~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返回口17。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可利用于在冷藏室内具备低温室的冰箱。
附图标记说明
1 冰箱
2 隔热箱体
3 本体部
5 冷藏室
5c 隔离壁
6 冷冻室
7 蔬菜室
8 冷冻室
9 送风机
10 冷却器
11、13 隔热壁
14、23a 喷出口
15 返回口(第一返回口)
16 管部
17 返回口(第二返回口)
22、23 冷气通路
25 收纳部
26 盖部
50 低温室
50a 连通部
50b 侧壁
51 收纳盒
51a 槽部
51b 遮蔽肋
51c 盖
52 分隔壁
52a 分隔部(第一分隔部)
52b 分隔部(第二分隔部)
52c 延伸设置部
52d 上面
S 间隙

Claims (7)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
冷藏室,冷藏保存储藏物;
低温室,隔着隔离壁设在该冷藏室底部,且维持较该隔离壁上方低温;
收纳盒,配置在该低温室内;
喷出口,在该低温室的背壁上开口且喷出冷气;
第一返回口,在该低温室的背壁上开口,供冷气从该低温室流出;
管部,凹设在该低温室的底壁上,使该喷出口与该第一返回口连通;以及
分隔壁,往前后方向延伸且直立设置在该管部的底面,且将该喷出口与该第一返回口之间左右分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该分隔壁具有配置在该管部的后部且接近或抵接于该收纳盒的第一分隔部、及配置在该第一分隔部前方且较该第一分隔部低的第二分隔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该冰箱具备配置在该低温室前方且凹设在该冷藏室的底壁的收纳部、及关闭该收纳部的上面且往后方滑动以开启该收纳部的盖部,
该第二分隔部由相对于该第一分隔部的台阶形成,且往后方滑动的该盖部配置在该第二分隔部与该收纳盒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该管部设在该冷藏室的横宽整体。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冷冻保存储藏物的冷冻室与以较该冷藏室高的温度冷藏保存储藏物的蔬菜室左右并列设置在该冷藏室下方,该管部避开该冷冻室上方配置在该蔬菜室上方。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该分隔壁延伸设置在该低温室的背壁上。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该收纳盒的外面上设有供该分隔壁嵌合的槽部。
CN201780053524.9A 2017-03-30 2017-07-05 冰箱 Active CN1104623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7600 2017-03-30
JP2017067600 2017-03-30
PCT/JP2017/024608 WO2018179468A1 (ja) 2017-03-30 2017-07-05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2316A CN110462316A (zh) 2019-11-15
CN110462316B true CN110462316B (zh) 2021-01-01

Family

ID=63677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3524.9A Active CN110462316B (zh) 2017-03-30 2017-07-05 冰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783380B2 (zh)
CN (1) CN110462316B (zh)
TW (1) TWI645147B (zh)
WO (1) WO2018179468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63572A (ja) * 1991-04-05 1992-12-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冷蔵庫
JPH09324980A (ja) * 1996-06-06 1997-12-16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JPH1163785A (ja) * 1997-08-20 1999-03-05 Fujitsu General Ltd 冷蔵庫
CN1397780A (zh) * 2001-07-13 2003-02-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28848B (en) * 2000-08-29 2003-04-21 Hitachi Ltd Refrigerator
SG10201801047VA (en) * 2013-06-07 2018-03-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Heat insulating box body, refrigerator, and device including heat insulating box body
JP6330140B2 (ja) * 2013-12-20 2018-05-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63572A (ja) * 1991-04-05 1992-12-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冷蔵庫
JPH09324980A (ja) * 1996-06-06 1997-12-16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JPH1163785A (ja) * 1997-08-20 1999-03-05 Fujitsu General Ltd 冷蔵庫
CN1397780A (zh) * 2001-07-13 2003-02-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2316A (zh) 2019-11-15
TWI645147B (zh) 2018-12-21
TW201837404A (zh) 2018-10-16
JP6783380B2 (ja) 2020-11-11
JPWO2018179468A1 (ja) 2020-02-06
WO2018179468A1 (ja)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2766B2 (en) Refrigerator
US11002474B2 (en) Refrigerator
KR101437170B1 (ko) 냉장고
JP2013036665A (ja) 冷蔵庫
JP4484943B2 (ja) 冷蔵庫
CN110462316B (zh) 冰箱
WO2017122380A1 (ja) 冷蔵庫
KR20100113193A (ko) 냉장고
CN106104180A (zh) 冰箱
JP5797969B2 (ja) 冷蔵庫
KR100597676B1 (ko) 냉장고
JP2017190875A (ja) 冷蔵庫
JP6179987B2 (ja) 冷蔵庫
JP6489767B2 (ja) 冷蔵庫
JP2015180849A (ja) 冷蔵庫
JP7335865B2 (ja) 冷蔵庫
JP7148675B2 (ja) 冷蔵庫
JP6726488B2 (ja) 冷蔵庫
JP6793340B2 (ja) 冷蔵庫
JP6813262B2 (ja) 冷蔵庫
JP6757884B2 (ja) 冷蔵庫
JP6371563B2 (ja) 冷蔵庫
CN113758106B (zh) 冰箱
KR100694263B1 (ko) 냉장고용 수납박스 간접냉각구조
JP2024040697A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