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7089A -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7089A
CN110417089A CN201910701468.6A CN201910701468A CN110417089A CN 110417089 A CN110417089 A CN 110417089A CN 201910701468 A CN201910701468 A CN 201910701468A CN 110417089 A CN110417089 A CN 110417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 section
clamping part
absorption member
magnetic absorption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14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中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14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70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7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0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25Accumulators or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上盖扣合牢固、可靠性高,且消除了卡扣扣合的缝隙问题,成本相对于专用转轴低。所述无线耳机充电盒包括上盖、下壳和中壳,上盖的第一侧边可翻转地连接于下壳或中壳,上盖的第二侧边上形成有第一卡扣部和第一磁吸件;下壳或中壳上对应形成有卡扣组件,卡扣组件的卡扣体包括按压部、第二卡扣部及第二磁吸件;当按压部处于非按压状态时,第二卡扣部与第一卡扣部扣合实现上盖扣合且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之间为吸引力;当按压部被按压使第二卡扣部被按压至与第一卡扣部完全脱离时,上盖可翻转打开。本发明保证上盖扣合牢固性,且磁吸件有利于消除卡扣扣合引起的缝隙,且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背景技术
无线耳机由于没有传统的物理线材,使用更为方便而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有的无线耳机配置有充电盒,比如近几年最为热门的TWS耳机,其左右2个耳机通过蓝牙组成立体声系统,充电盒是其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提供TWS耳机充电、收纳防丢功能。
现有技术中,无线耳机充电盒的合盖方式主要包含三种类型:
(1)、卡扣类型
这类充电盒是依靠卡扣的扣合来达到盒体的开合盖功能,合盖时利用卡扣进行扣合,开盖时,按动按键使卡扣脱开,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组装工艺简单、成本低、扣合较为牢固;其显著的缺点是由于卡扣的原理导致两卡扣之间必须设计一定间隙才能实现卡扣的功能;此也导致卡合后,充电盒的上盖与下壳之间存在缝隙;且对模具设计加工和注塑成型提出了较高要求;
(2)、磁吸式
这类充电盒是依靠磁铁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实现盒体的开合盖功能,合盖时利用磁铁对的吸引力;用手克服磁铁对的吸引力掰动上盖实现开盖;其优点是实现无缝隙吸合,解决了卡扣扣合的缝隙问题。成本也较为适中;其缺点是受制于空间限制,吸合力无法设计的很大,当充电盒受到震动或跌落时,充电盒很容易打开,TWS耳机脱出甚至丢失;
(3)、专用转轴类
这类充电盒是设计了专用转轴实现盒体的开合盖功能,合盖时利用转轴内部结构和弹簧力实现合盖,开盖时用手克服转轴的作用力掰动上盖实现开盖,并且开到一定角度时,在转轴的作用力下实现上盖的自动打开;专用转轴采用金属制造,仅内部含有精密细小部件;通常寻求专业供方定制,其优点是关闭和打开的手感较好,占用空间小,强度高,缺点是成本高。
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第一种卡扣扣合的方式。具体地,充电盒一般包括三部分,即上盖、下壳和位于下壳内用于定位耳机的中壳,上盖的一侧通过转轴与中壳的一侧可转动连接为一体,然后与中壳一起装配在下壳上,上盖上与转轴相对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卡扣,下壳或者中壳上对应设有第二卡扣,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扣合实现上盖的扣合,现有技术中,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通常都是与其所在的部件一体成型,扣合时是通过二者的挤压产生弹性变形进而交错扣合为一体。这种卡扣结构不仅存在上述中扣合后充电盒的上盖与下壳之间存在缝隙的问题,而且由于两卡扣均是一体成型在所在部件上,通过自身弹性变形实现扣合,长期使用,存在卡扣断裂、失效的风险,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上盖扣合牢固、可靠性高,且消除了卡扣扣合的缝隙问题,成本相对于专用转轴低。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包括上盖、下壳和固定装配于下壳内的中壳,所述上盖的第一侧边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下壳或所述中壳,所述上盖的与其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上形成有第一卡扣部和位于第一卡扣部侧部的第一磁吸件;所述下壳或所述中壳上对应形成有位于所述下壳内部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安装部、可按压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的卡扣体以及对所述卡扣体提供复位推动力的弹性部件,所述卡扣体包括按压部和与按压部联动的第二卡扣部及位于第二卡扣部顶部的第二磁吸件,所述下壳上形成有用于由盒外按压所述按压部的按压操作区,所述按压部定位于所述按压操作区内;当所述按压部处于非按压状态时,所述第二卡扣部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复位推动力下与所述第一卡扣部扣合实现所述上盖的扣合且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形成吸引力;当所述按压部被按压并联动按压所述第二卡扣部至其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完全脱离时,所述上盖可翻转打开。
当所述按压部被按压并带动所述第二卡扣部被联动按压至其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完全脱离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形成排斥力。
所述第一磁吸件内嵌于所述上盖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二磁吸件内嵌于所述第二卡扣部的顶部。
所述上盖的第一侧边处固设有第三磁吸件,所述下壳或所述中壳上对应固设有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之间形成排斥力。
所述按压部的按压方向为纵向,所述安装部上形成有位于所述按压部横向两侧的滑轨部,所述按压部的横向两侧部与所述滑轨部对应滑动配合。
所述滑轨部上形成有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卡扣体的按压方向的限位长槽,所述按压部的横向两侧部上对应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嵌于所述限位长槽内。
所述卡扣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卡扣部固连为一体的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卡扣体的按压方向,所述安装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轴相对的第二导向轴,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其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轴上,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轴上。
所述按压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卡扣部为一体结构的内侧按压部和沿按压方向位于所述内侧按压部外侧的外侧按压部,所述外侧按压部与所述内侧按压部在按压方向上始终抵靠接触,所述外侧按压部定位于所述按压操作区内。
所述按压操作区为通孔,所述外侧按压部具有嵌于所述通孔内的凸出部和位于所述下壳的内侧用于防止所述外侧按压部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复位推动力下脱离所述通孔的限位部,所述下壳的内壁上形成有两导向柱,所述限位部上对应形成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向柱导向配合。
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中壳的底部,通过紧固件紧固在所述中壳上,所述中壳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卡扣部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无线耳机充电盒,其卡扣组件中的卡扣体是整体可按压移动的卡扣体,并由弹性部件提供复位推动力,在开盖时是通过按压卡扣体使其移动进而使其第二卡扣部脱离上盖上的第一卡扣部,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中是通过挤压下壳(或中壳)上的卡扣或者掰动上壳上的卡扣实现卡扣与卡扣的脱离,上盖扣合时也可以按动卡扣体以便于与上盖上的第一卡扣部扣合,有利于延长卡扣的使用寿命,提高上盖扣合的可靠性;
2、本发明无线耳机充电盒,在利用卡扣结构保证上盖扣合的牢固性,防止充电盒在跌落或震动情况下误开盖,提高收纳性能的同时,卡扣扣合处还设置有磁吸件,在上盖扣合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之间形成吸引力,有利于消除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扣合引起的缝隙;
3、本发明无线耳机充电盒,上盖扣合所涉及到的部件均为简单的机械部件,其成本相对于专用转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耳机充电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图1的正视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耳机充电盒当按压部处于按压状态时对应的图4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耳机充电盒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耳机充电盒的卡扣组件结构示意图(省略外侧按压部);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耳机充电盒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的磁极分布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耳机充电盒的中壳底部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耳机充电盒的下壳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上盖;110、第一侧边;120、第二侧边;130、第一卡扣部;140、第一磁吸件;150、第三磁吸件;200、下壳;210、按压操作区;220、导向柱;300、中壳;310、通孔;320、第四磁吸件;400、卡扣组件;410、安装部;411、滑轨部;412、限位长槽;413、第二导向轴;420、弹性部件;430、按压部;431、限位凸起;432、内侧按压部;433、外侧按压部;433A、凸出部;433B、限位部;440、第二卡扣部;450、第二磁吸件;460、第一导向轴;500、螺钉;60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至图8,本实施例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包括上盖100、下壳200和固定装配于下壳200内的中壳300,由于中壳300最终固定装配于下壳200内,则上盖100的第一侧边110可以可翻转地连接于下壳200,也可以可翻转地连接于中壳300,为便于整体装配,本实施例中上盖100的第一侧边110可翻转地连接于中壳200,具体通过一转轴600可翻转地连接于中壳300,这样上盖100和中壳300可先装配成一整体,然后整体装配至下壳200中。上盖100上与其第一侧边110相对的第二侧边120上形成有向下伸出的第一卡扣部130和位于第一卡扣部130侧部的第一磁吸件140;下壳200或中壳300上对应形成有位于下壳200内部的卡扣组件400,同样为便于整体装配,卡扣组件400形成在中壳300上,以便与上盖100和中壳300装配成一整体,然后整体装配置下壳200中。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卡扣组件400包括固定设置的安装部410、可按压地设置在安装部410上的卡扣体以及对卡扣体提供复位推动力的弹性部件420,卡扣体包括按压部430和与按压部430联动的第二卡扣部440及位于第二卡扣部440顶部的第二磁吸件450,下壳200上形成有用于用户由充电盒外侧对按压部430进行按压的按压操作区210,按压部430定位于按压操作区210内,以便于用户按压操作且对按压部430进行周向限位;当按压部430处于非按压状态时,即卡扣体处于非按压状态时,第二卡扣部440在弹性部件420的复位推动力下与第一卡扣部130扣合实现上盖100的扣合,且此时第一磁吸件140和第二磁吸件450之间形成吸引力,即在第二卡扣部440移动至与第一卡扣部130相扣合的位置时,如图4所示,第一磁吸件140与第二磁吸件450正好是两个异极磁极N极和S极靠近,如图8中所示第一磁吸件140和实线表示的第二磁吸件450的相对位置,形成吸引力,使上盖100和下壳200扣合更紧密,利于消除第一卡扣部130和第二卡扣部440扣合引起的缝隙;当按压部430被按压并联动按压第二卡扣部440至第二卡扣部440与第一卡扣部130完全脱离时,上盖100可翻转打开。
本实施例无线耳机充电盒,中壳300上的卡扣体整体可按压移动,并由弹性部件420提供复位推动力,在开盖时是通过按压卡扣体的按压部430使其移动进而使其第二卡扣部440脱离上盖100上的第一卡扣部130,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中由于卡扣是一体成型在对应部件上,需要通过挤压下壳(或中壳)上的卡扣或者掰动上壳上的卡扣实现卡扣与卡扣的脱离,有利于延长卡扣的使用寿命,提高上盖扣合的可靠性;上盖100扣合时也可以通过按压卡扣体的按压部430以便于与上盖100上的第一卡扣部130扣合,同样有利于提高卡扣的寿命;另外,卡扣扣合处还设置有磁吸件,在上盖100扣合时第一磁吸件140和第二磁吸件450之间形成吸引力,有利于消除第一卡扣部130和第二卡扣部440扣合引起的缝隙;本实施例无线耳机充电盒,上盖100扣合所涉及到的部件均为简单的机械部件,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专用转轴实现上盖的扣合生产成本低。
为实现打开上盖100时其自动弹开,进一步方便使用,本实施例中,当按压部430被按压(按压方向如图5中箭头I所示)并联动按压第二卡扣部440至其与第一卡扣部130完全脱离时,如图5所示,第一磁吸件140和第二磁吸件450之间形成排斥力,即在第二卡扣部440移动(移动方向如图5中箭头II所示)至与第一卡扣部130即将脱离的位置时,第一磁吸件140与第二磁吸件450正好是两个同极磁极S极靠近,如图8中所示第一磁吸件140和虚线表示的第二磁吸件450的相对位置,形成排斥力,使上盖100至少自动弹开一定角度,从而方便打开上盖100。
进一步地,第一磁吸件140内嵌于上盖100的第二侧边120,第二磁吸件450内嵌于第二卡扣部440的顶部,即第一磁吸件140和第二磁吸件450均不向外凸出,以防止二者之间产生缝隙。
为实现第二卡扣部440移动至与第一卡扣部130即将脱离的位置时,上盖100能够接近完全自动打开,在上盖100的第一侧边110处固设有第三磁吸件150,如图6所示;同时,在下壳200或中壳300上对应固设有第四磁吸件,本实施例中是在中壳300上对应固设第四磁吸件320,第三磁吸件150和第四磁吸件320之间形成排斥力,则在第二卡扣部440移动至与第一卡扣部130即将脱离的位置时,第一磁吸件140与第二磁吸件450相互排斥的同时,如图8中所示第一磁吸件140和虚线第二磁吸件450的相对位置,第三磁吸件140和第四磁吸件320相互排斥,且第三磁吸件140和第四磁吸件320位于上盖100的翻转侧,有利于实现上盖100的全部自动打开。同理,为避免产生缝隙,第三磁吸件140和第四磁吸件320也设计为内嵌式安装。
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按压部430的按压方向通常沿纵向按压,为保证按压部430按压顺畅,不产生偏斜,在安装部410上形成有位于按压部430横向两侧的滑轨部411,按压部430的横向两侧部与滑轨部411对应滑动配合,如图7所示,滑轨部411对按压部430进行沿按压方向的导向作用,使按压部430按压动作平稳、可靠,从而实现有效按压。
虽然按压部430在随卡扣组件400在安装状态时由下壳200上的按压操作区210定位,但仅靠此处定位,定位效果较差,且按压部430为活动件,单靠一处位置定位,定位效果难以保证。为此,本实施例中在滑轨部411上形成有长度方向平行于卡扣体的按压方向(也即按压部430的按压方向)的限位长槽412,按压部430的横向两侧部上对应形成有限位凸起431,限位凸起431嵌于限位长槽412内,如图7所示,从而对按压部430进行按压方向上的限位,进而防止整个卡扣体脱离安装部410。
另外,由于按压部430要定位在下壳200上的按压操作区210内,则按压部430通常为一凸出结构,同时由于卡扣组件400位于下壳200内部,则在装配时,凸出的按压部430可能存在装配时与下壳200干涉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按压部430包括与第二卡扣部440为一体结构的内侧按压部432和沿按压方向位于内侧按压部432外侧的外侧按压部433,此处以靠近充电盒内部中心处为向内,远离充电盒内部中心处为向外,外侧按压部433与内侧按压部432在按压方向上始终抵靠接触,从而实现联动按压,无按压空行程,外侧按压部433定位于按压操作区210内,限位凸起431具体形成在内侧按压部432上。这样可以先将外侧按压部433装配在按压操作区210内,然后再安装上盖100、中壳300和卡扣组件400的整体,从而使内侧按压部432随整体安装,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上盖100、中壳300和卡扣组件400整体安装时与下壳200的干涉问题。
进一步地,为便于按压,按压操作区210为通孔,相应地,如图1、图4和图10所示,外侧按压部433具有嵌于该通孔内的凸出部433A和位于下壳200的内侧用于防止外侧按压部433在弹性部件420的复位推动力下脱离通孔(即按压操作区210)的限位部433B,下壳200的内壁上形成有两个导向柱220,限位部上433B对应形成有导向孔,导向孔与导向柱220导向配合且存在间隙便于外侧按压部433沿导向柱220滑动,从而实现导向柱220对外侧按压部433的按压导向作用。安装时,从下壳200的内部将外侧按压部433的导向孔套设在导向柱220上然后向外移动至其凸出部433A嵌入通孔(即按压操作区210)中即可。
对于弹性部件420的设置,具体地,如图7所示,卡扣体还包括与第二卡扣部440固连为一体的第一导向轴460,第一导向轴460的轴向平行于卡扣体的按压方向,安装部410上形成有与第一导向轴460相对的第二导向轴413,弹性部件420具体为弹簧,弹簧一端套设在第一导向轴460上,另一端套设在第二导向轴413上,第一导向轴460和第二导向轴413之间具有轴向的活动距离,从而为弹簧的伸缩变形和卡扣体的按压移动提供轴向行程空间。
卡扣组件400可以是与中壳300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为便于加工和组装,卡扣组件400优选为一单独组件,通过其安装部410固连在中壳300上。具体地,安装部410位于中壳300的底部,通过紧固件比如多个螺钉500紧固在中壳300上,如图2和图4所示,中壳300上形成有用于避让第二卡扣部440的通孔310,如图4和图9所示,使第二卡扣部440伸出以便与第一卡扣部130扣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包括上盖、下壳和固定装配于下壳内的中壳,所述上盖的第一侧边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下壳或所述中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与其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上形成有第一卡扣部和位于第一卡扣部侧部的第一磁吸件;所述下壳或所述中壳上对应形成有位于所述下壳内部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安装部、可按压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的卡扣体以及对所述卡扣体提供复位推动力的弹性部件,所述卡扣体包括按压部和与按压部联动的第二卡扣部及位于第二卡扣部顶部的第二磁吸件,所述下壳上形成有用于由盒外按压所述按压部的按压操作区,所述按压部定位于所述按压操作区内;当所述按压部处于非按压状态时,所述第二卡扣部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复位推动力下与所述第一卡扣部扣合实现所述上盖的扣合且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形成吸引力;当所述按压部被按压并联动按压所述第二卡扣部至其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完全脱离时,所述上盖可翻转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按压部被按压并带动所述第二卡扣部被联动按压至其与所述第一卡扣部完全脱离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形成排斥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内嵌于所述上盖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二磁吸件内嵌于所述第二卡扣部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第一侧边处固设有第三磁吸件,所述下壳或所述中壳上对应固设有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之间形成排斥力。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的按压方向为纵向,所述安装部上形成有位于所述按压部横向两侧的滑轨部,所述按压部的横向两侧部与所述滑轨部对应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部上形成有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卡扣体的按压方向的限位长槽,所述按压部的横向两侧部上对应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嵌于所述限位长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卡扣部固连为一体的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卡扣体的按压方向,所述安装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轴相对的第二导向轴,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其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轴上,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卡扣部为一体结构的内侧按压部和沿按压方向位于所述内侧按压部外侧的外侧按压部,所述外侧按压部与所述内侧按压部在按压方向上始终抵靠接触,所述外侧按压部定位于所述按压操作区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操作区为通孔,所述外侧按压部具有嵌于所述通孔内的凸出部和位于所述下壳的内侧用于防止所述外侧按压部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复位推动力下脱离所述通孔的限位部,所述下壳的内壁上形成有两导向柱,所述限位部上对应形成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向柱导向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中壳的底部,通过紧固件紧固在所述中壳上,所述中壳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卡扣部的通孔。
CN201910701468.6A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Pending CN1104170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1468.6A CN110417089A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1468.6A CN110417089A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089A true CN110417089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64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1468.6A Pending CN110417089A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708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3187A (zh) * 2020-11-27 2021-02-26 张成凤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充电装置
CN112822584A (zh) * 2020-12-28 2021-05-18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磁吸组件及tws耳机充电盒
CN114035314A (zh) * 2021-09-30 2022-02-11 珠海市睿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支架
WO2023124858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开启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2582A (ja) * 1998-09-14 2000-03-31 Sony Corp イヤホン
CN201478161U (zh) * 2009-07-31 2010-05-1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侧键装置及具有该侧键装置的便携终端
CN104766739A (zh) * 2015-03-16 2015-07-08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正装侧键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205177663U (zh) * 2015-12-10 2016-04-20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按钮组件及终端
CN105609351A (zh) * 2016-03-31 2016-05-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按键卡合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06077489U (zh) * 2016-09-06 2017-04-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托架
CN107357437A (zh) * 2017-08-30 2017-11-1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机构及虚拟现实设备
CN206947980U (zh) * 2017-05-22 2018-01-30 东莞市索林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充电包
US20180083468A1 (en) * 2016-09-21 2018-03-22 Otter Products, Llc Charging apparatus for wireless earphone
CN207319966U (zh) * 2017-09-25 2018-05-04 锤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按键组件
CN108231462A (zh) * 2018-02-09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777828A (zh) * 2018-08-23 2018-11-0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其工作方法
CN208158826U (zh) * 2018-04-11 2018-11-27 深圳市沁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对耳蓝牙耳机的充电收纳盒
CN109361983A (zh) * 2018-11-30 2019-02-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充电盒
CN109429453A (zh) * 2017-08-22 2019-03-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利用磁力的打开/关闭结构的电子装置和盒装置
CN208812707U (zh) * 2018-08-17 2019-05-03 深圳市喜高皮具有限公司 皮革印花装置
CN109887788A (zh) * 2019-04-08 2019-06-14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装置及实施开关装置的家用电器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2582A (ja) * 1998-09-14 2000-03-31 Sony Corp イヤホン
CN201478161U (zh) * 2009-07-31 2010-05-1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侧键装置及具有该侧键装置的便携终端
CN104766739A (zh) * 2015-03-16 2015-07-08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正装侧键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205177663U (zh) * 2015-12-10 2016-04-20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按钮组件及终端
CN105609351A (zh) * 2016-03-31 2016-05-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按键卡合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06077489U (zh) * 2016-09-06 2017-04-0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托架
US20180083468A1 (en) * 2016-09-21 2018-03-22 Otter Products, Llc Charging apparatus for wireless earphone
CN206947980U (zh) * 2017-05-22 2018-01-30 东莞市索林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充电包
CN109429453A (zh) * 2017-08-22 2019-03-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利用磁力的打开/关闭结构的电子装置和盒装置
CN107357437A (zh) * 2017-08-30 2017-11-1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机构及虚拟现实设备
CN207319966U (zh) * 2017-09-25 2018-05-04 锤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按键组件
CN108231462A (zh) * 2018-02-09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8158826U (zh) * 2018-04-11 2018-11-27 深圳市沁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对耳蓝牙耳机的充电收纳盒
CN208812707U (zh) * 2018-08-17 2019-05-03 深圳市喜高皮具有限公司 皮革印花装置
CN108777828A (zh) * 2018-08-23 2018-11-0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其工作方法
CN109361983A (zh) * 2018-11-30 2019-02-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充电盒
CN109887788A (zh) * 2019-04-08 2019-06-14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装置及实施开关装置的家用电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3187A (zh) * 2020-11-27 2021-02-26 张成凤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充电装置
CN112423187B (zh) * 2020-11-27 2022-07-26 广东共科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装置
CN112822584A (zh) * 2020-12-28 2021-05-18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磁吸组件及tws耳机充电盒
CN114035314A (zh) * 2021-09-30 2022-02-11 珠海市睿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支架
WO2023124858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开启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7089A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JP2598449Y2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
CN107614922B (zh) 缓冲装置
US20160297279A1 (en) Air vent dial for automobile
WO2017193905A1 (zh) 一种键盘开关
CN110324750A (zh) 一种弹出式充电盒
KR200423399Y1 (ko) 자동차 실내등용 푸쉬록 스위치
CN106828353B (zh) 一种汽车电器件盒盖安装固定结构
JP3126111U (ja) 多段式の押しスイッチ
KR101006261B1 (ko) 슬라이딩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슬라이드 개폐식 휴대단말기
JPS636819Y2 (zh)
CN218101054U (zh) 一种密封型大行程滑动式开关
KR101436383B1 (ko) 푸쉬록 스위치장치
CN109148191B (zh) 按键结构
JP3074610U (ja) ウエハーケースのドア構造
JPS5915055Y2 (ja) ソレノイド・プランジヤ
CN208380453U (zh) 开合提示装置
JPS5852980Y2 (ja) 押釦装置
CN108729745B (zh) 一种车辆的备用钥匙及放置该备用钥匙的遥控钥匙
CN108216105B (zh) 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
KR200325086Y1 (ko) 김치냉장고 도어용 힌지
JPH04286817A (ja) 押釦スイッチ
JP4484906B2 (ja) スライド式電子部品
JPH0451391Y2 (zh)
JP4522046B2 (ja) スライド式電子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