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7663U - 按钮组件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按钮组件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77663U CN205177663U CN201521030232.8U CN201521030232U CN205177663U CN 205177663 U CN205177663 U CN 205177663U CN 201521030232 U CN201521030232 U CN 201521030232U CN 205177663 U CN205177663 U CN 2051776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tton
- shell fragment
- cantilever
- support
- support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钮组件及终端,该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及按钮支架,按钮包括按压部及与按压部相连的延伸部,按钮支架包括支撑部及与支撑部相连用以固定按钮支架的弹性部,当按钮及按钮支架安装到基体上后,支撑部遮挡延伸部以阻止按钮从基体脱落。该终端具有壳体,壳体上安装有上述的按钮组件。本实用新型终端的按钮组件安装方便,且按钮组件位于壳体内的体积较小,有利于终端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以及这种终端使用的按钮组件。
背景技术
现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大多为可移动的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音乐播放器等,这些终端大多在壳体上设有按钮,如控制音量增大或减小的音量按钮、控制锁屏或者点亮屏幕的电源按钮等。这些按钮大多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按钮的按压部位于壳体的侧壁外侧,使用者可以按下按压部,使按钮向壳体方向运动,从而发出控制指令。
终端的壳体侧壁上设有一个安装孔,按钮安装在安装孔内,且按压部位于安装孔的外侧。在终端的壳体内往往设有微动开关,且微动开关与按钮邻接,当按钮被按下时,微动开关被按钮触动,从而向终端的处理器发出信号。
现在的按钮组装到终端的壳体时,通常是将按钮从壳体的内侧向壳体的外侧安装到安装孔内,为了确保按钮不会从壳体上脱落,按钮需要设置裙边作为限位部,裙边与按压部连接,在壳体侧壁的投影上,裙边位于按压部的外侧,从而防止按钮从安装孔上脱落。
为了确保按钮不易松脱和脱落,裙边的厚度需要设计得较大,但是,裙边的厚度过大会要求终端内设有足够的安装空间,这就导致终端的体积较大,不利于终端的小型化,与现在终端的发展趋势相悖。此外,若在较薄的终端上使用体积较大的按钮,按钮则占用过大的空间,不利于终端内其他元器件的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后占用终端空间较小的按钮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钮组件体积较小的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及按钮支架,按钮包括按压部及与按压部相连的延伸部,按钮支架包括支撑部及与支撑部相连用以固定按钮支架的弹性部,当按钮及按钮支架安装到基体上后,支撑部遮挡延伸部以阻止按钮从基体脱落。
由上述方案可见,按钮外安装有一个支架,通过支撑部将按钮的延伸部阻挡以避免按钮从基体上脱落,这样按钮可以从基体的外侧向基体的内侧安装,按钮可以设置成体积较小、厚度较小的形状,减小按钮占用终端内壁的空间,终端的体积可以做得更小。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延伸部包括与按压部相连接的连接臂以及与连接臂相连接的悬臂,悬臂的中部设有定位凸块,定位凸块的长度小于悬臂的长度。
由此可见,通过连接臂来连接悬臂与按压部,这样按钮可以从基体外侧向内侧安装,且按钮安装到基体内后,将支架安装在按钮的悬臂外,支撑部可以阻挡悬臂向基体外侧移动,避免按钮从基体上脱落。并且通过定位凸块的定位作用,确保按钮精确地安装到基体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片及第二支撑片,第一支撑片与第二支撑片之间形成第一卡口,弹性部包括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形成第二卡口,当按钮支架安装到按钮上时,连接臂穿过第一卡口,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卡固在悬臂上,定位凸块位于第二卡口中且定位凸块的两侧外边缘与第二卡口的两侧内边缘过盈配合。
可见,通过第一卡扣与连接臂的配合、第二卡扣与定位凸块的配合可以将按钮支架牢固地安装在按钮上,也避免按钮从基体上脱落。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悬臂第一悬臂及第二悬臂,第一连接臂与第一悬臂相连接,第二连接臂与第二悬臂相连接。
可见,在按钮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两个悬臂以及两个连接臂,在按钮较长的情况下满足防止按钮脱落的要求。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弹性部包括第三弹片及第四弹片,在支撑部上位于第三弹片及第四弹片之间的部位还设有定位片,三弹片及第四弹片相对于定位片对称设置。
由此可见,在按钮设置两个悬臂的情况下在按钮支架上对应地设置两块弹片,两块弹片分别对应两个悬臂,从而为按钮提供均衡的弹性恢复力。
为实现上述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终端具有壳体,壳体的侧壁内侧设有腔体,侧壁上设有按钮组件,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及按钮支架,按钮支架安装在腔体内,其中,按钮包括按压部及与按压部相连的延伸部,按钮支架包括支撑部及与支撑部相连用以固定按钮支架的弹性部,当按钮及按钮支架安装到壳体上后,支撑部抵接在腔体的第一壁上,且支撑部遮挡延伸部以阻止按钮从壳体脱落。
由此可见,按钮可以从终端壳体的外侧向内侧安装,支架安装在按钮上,支撑部可以防止按钮从壳体上脱落。由于按钮组件是通过支架来限制按钮向壳体外侧活动的距离,且支架的体积可以做得很小,按钮组件的体积也可以设计得较小,终端的体积也可以减小,且按钮组件不影响终端内其他元器件的工作。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侧壁上设有安装孔,腔体位于安装孔的内侧,延伸部穿过安装孔,支撑部抵接在安装孔的靠近腔体的一侧。
由此可见,按钮可以从安装孔的外侧向内侧安装到壳体上,且延伸部可以安装孔,按钮的安装非常方便。
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片及第二支撑片,第一支撑片与第二支撑片分别抵接在安装孔的水平方向的两端或者竖直方向的两端,且弹性部包括与第一支撑片连接的第一弹片以及与第二支撑片连接的第二弹片。
可见,通过设置两块支撑片以及弹片,可以让按钮的水平方向上或者竖直方向上的两端受力更加均匀,防脱落的性能更加理想。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支撑部抵接在腔体的第一壁上,弹性部抵接在腔体上与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上。
由此可见,支撑部与弹片分别抵接在腔体的两个相对的壁上,可以将支架牢固的安装到腔体内,避免按钮脱落。
进一步的方案是,弹性部包括第三弹片及第四弹片,在支撑部上位于第三弹片及第四弹片之间的部位还设有定位片,第二壁上设有定位槽,定位片插入到定位槽内。
可见,在设置两个悬臂以及两个连接臂的情况下设置两个弹片可以为按钮支架提供更均匀的弹性恢复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按钮组件第一实施例与终端壳体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按钮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按钮组件第一实施例安装到终端的壳体后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钮组件第二实施例与终端壳体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按钮组件第二实施例安装到终端的壳体后的结构图。
图6是图5中A-A向剖视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按钮组件第三实施例安装到终端的壳体后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终端为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手机、平板电脑、音乐播放器等带有按钮的设备。终端包括一个壳体,通常,壳体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且壳体的一个侧壁上安装有一个按钮,按钮的一部分位于壳体的外侧,按钮的另一部分位于壳体的内侧,使用者按下按钮时,按钮向壳体内部方向运动,从而抵压在壳体内部的微动开关上,进而由微动开关向终端的控制器发出信号。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终端的壳体10内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元器件的腔体11,且壳体10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安装孔12,本实施例的安装孔12为一个腰形孔,且贯穿侧壁的两个表面。
在壳体10的侧壁上安装有按钮组件,按钮组件包括按钮20以及安装在按钮20上的支架30,按钮20包括一个按压部21以及延伸部22,按钮20安装到侧壁后,按压部21位于壳体20的外侧,延伸部22则位于壳体20的内侧,并且抵接在微动开关上,同时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可为金属弹片开关)会给按钮20反方向的弹力回馈。
按压部21呈长条状,并且沿大致平行于终端长度方向延伸。延伸部22与按压部21连接,并且延伸部22具有悬臂26以及连接臂23,连接臂23连接在悬臂26以及按压部21之间。优选地,在壳体10侧壁的投影上,连接臂23的投影面积小于悬臂26的投影面积。
悬臂26呈扁平的长条状,且在壳体10侧壁的投影上,悬臂26的投影面积小于按压部21的投影面积。此外,悬臂26的投影面积还小于安装孔12的横截面积,以便于悬臂26可以从壳体10的外部穿过安装孔12安装到壳体10内。此外,悬臂26靠近壳体10内侧的方向上设有定位凸块28,且在按钮20的长度方向上,定位凸块28位于悬臂26的中部,定位凸块28的长度小于悬臂26的长度。
支架30包括支撑部以及与支撑部连接的弹性部,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片31以及第二支撑片32,第一支撑片31与第二支撑片32之间通过连接臂33连接,且第一支撑片31与第二支撑片32之间形成第一卡扣。本实施例中,连接臂33的长度大于按钮20的连接臂23在按钮20长度方向上的长度。
支架的弹性部包括第一弹片34以及第二弹片35,第一弹片34由第一支撑片31延伸而成,第一弹片34与第一支撑片32相对设置,并且第一支撑片31与第一弹片34构成一个下端敞口的U型卡口,U型卡口可以卡接在悬臂26的第一端24上。第二弹片35由第二支撑片32延伸而成,并且第二支撑片32与第二弹片35构成另一个U型卡口,U型卡口可以卡接在悬臂26的第二端25上。可见,支架30上设置两个U型卡口,且两个U型卡口分别位于支架30的两端,并分别套装在悬臂26的两端。并且,在第一弹片34与第二弹片35之间形成第二卡口。
参见图2,支架30安装在按钮20后,第一支撑片31与第一弹片34分别位于悬臂26的第一端24的两侧,第二支撑片32与第二弹片35分别位于悬臂26的第二端25的两侧。此时,第一弹片34、第二弹片35均卡固在悬臂26上,且连接臂23穿过第一卡口。
此外,在按钮20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弹片34与第二弹片35分别位于定位凸块28的两侧,这样可以避免支架30在按钮20的长度方向上左右运动。并且,定位凸块28位于第二卡扣中,且定位凸块28的两侧外边缘与第二卡口的两侧内边缘过盈配合,这样可以实现支架30与按钮20的定位。定位凸块28还可以抵触微动开关,按下按钮20后,微动开关相应地会给按钮20弹力回馈。
参见图3,按钮组件安装到壳体10后,由于支架30的第一支撑片31抵接在壳体10侧壁的内侧,第二支撑片32也抵接在壳体10侧壁的内侧,因此第一支撑片31、第二支撑片32均抵接到安装孔12靠近腔体11的一侧上,且在垂直于按钮20长度方向上,第一支撑片31、第二支撑片32的高度均大于安装孔12的高度,这样支架30无法穿过安装孔12向外运动,从而限制延伸部22向壳体10外侧运动,进而将按钮组件固定在壳体10内。
组装按钮组件时,首先将按钮20从壳体10的外侧向内侧安装,即将延伸部22穿过安装孔12,悬臂26位于壳体10的内侧。由于按压部21的横截面积较大,无法穿过安装孔12,按压部21位于壳体10的外侧。然后,将支架30从上往下套装在悬臂26上,且支架30位于壳体10的内侧。由于第一支撑片31与第二支撑片32对悬臂26的限位作用,也就是支撑部将作为止挡部的悬臂26阻挡,悬臂26不能穿过安装孔12从壳体10上脱落,按钮20牢固地固定在壳体10上。优选地,第一支撑片31与第二支撑片32分别位于安装孔1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也就是在水平方向上,第一支撑片31与第二支撑片32分别位于安装孔12的两端。并且,第一支撑片31与第二支撑片32的高度也大于安装孔12的高度,因此第一支撑片31与第二支撑片32也抵接在安装孔12竖直方向上的两端。
另外,第一弹片34与第二弹片35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抵接在壳体10内部其他元器件或者限位件上,在按钮20被按下时,按钮向壳体10内部运动后,第一弹片34与第二弹片35发生弹性形变并积蓄弹性势能,当使用者松开按钮20后,按钮20在第一弹片34与第二弹片35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外运动,从而实现按钮20的复位。
可见,组装按钮组件时,按钮20并不是从壳体10的内侧向外侧安装,且按钮不需要设置厚度较大的裙边,位于壳体10内的延伸部的体积较小,占用壳体10内的体积也较小,有利于按钮组件的组装,也有利于实现终端的小型化,在厚度较小的终端上也可以方便地安装按钮组件。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终端具有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40,下壳体40内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元器件的腔体41,按钮组件的一部分位于腔体41内。
按钮组件包括长条状的按钮50以及安装在按钮50上的支架60,按钮50包括按压部51以及与按压部51连接的延伸部,本实施例中,按钮50具有两个延伸部54、57,并且每一个延伸部54、57均为L型。按压部51为长条状,优选地,其沿终端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下方设有凹槽52。
延伸部54位于按压部51的第一端,其具有悬臂55以及连接悬臂55与按压部51的连接臂54,悬臂55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按压部51的延伸方向,且连接臂54垂直于悬臂55。此外,悬臂55自连接臂54的末端向按压部51的第二端延伸。
延伸部56的结构与延伸部54的结构相同,且延伸部56位于按压部51的第二端。延伸部56具有悬臂58以及连接悬臂58与按压部51的连接臂57,悬臂58平行于按压部51,且悬臂58自连接臂57的末端向按压部51的第一端延伸,连接臂57与悬臂58垂直。另外,悬臂55与悬臂58还分别与第一微动开关及第二微动开关相抵触,本实施例中,按钮50为长条状,当按压悬臂55所对应的按钮50一端时,悬臂55可以触动第一微动开关,当按压悬臂58所对应的按钮50另一端时,悬臂58可以触动第二微动开关。
支架60具有支撑部、弹性部以及定位片64,支撑部包括位于支架60两端的第一支撑片61以及第二支撑片62,弹性部包括第一弹片65以及第二弹片66,第一弹片65与第一支撑片61相对设置,且第一弹片65从第一支撑片61的下端延伸而成。第二弹片66与第二支撑片62相对设置,且第二弹片66从第二支撑片62的下端延伸而成。
第一支撑片61与第二支撑片62之间设有连接部63,定位片64从连接部63的上端延伸而成,优选地,定位片64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支撑片61,且定位片64位于两块弹片65、66之间,且第一弹片65、第二弹片66相对于定位片64对称设置。从图4可见,在支架20的长度方向上,定位片64也是位于第一支撑片61与第二支撑片62之间。
如图5与图6所示,支架60安装到按钮50后,支架60位于两个延伸部54、57之间,因此,第一支撑片61位于延伸部54的内侧,也就是位于延伸部54靠近延伸部57的一侧。相同地,第二支撑片62也是位于延伸部57的内侧,也就是位于延伸部57靠近延伸部54的一侧。第一支撑片61以及第二支撑片62均抵接在腔体41的第一壁上,也就是靠近壳体外侧的壁上,腔体41上与第一壁相对的壁为第二壁。
此外,第一支撑片61与第一弹片65分别位于悬臂55的两侧,即第一支撑片61位于悬臂55与按压部51之间,第一弹片65位于悬臂55远离按压部51的一侧。第二支撑片62位于悬臂58与按压部51之间,第二弹片66位于悬臂58远离按压部51的一侧。这样,第一弹片65与第二弹片分别抵压在腔体41的第二壁上,为按钮50提供弹性恢复力。另外,第二壁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片64插入到定位槽中,从而限制按钮组件向下壳体40内运动的距离,避免按钮50向下壳体40内运动距离过长而影响其他元器件的工作。
组装按钮组件时,首先将按钮50放置在下壳体40上,然后将支架60从上往下安装到按钮50上,最后将上壳体盖在下壳体40上。这样,通过第一支撑片61与第二支撑片62的限位作用,按钮50不能从壳体的侧壁上脱落。
从上述的组装方法可见,按钮组件的安装简单,且按钮组件位于壳体内的体积较小,按钮不需要设置较厚的裙边,从而减小终端的体积,满足终端小型化的发展趋势的要求。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终端具有壳体,壳体由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且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安装孔,且终端的壳体内安装有按钮组件,按钮组件包括按钮以及支架,如图7所示,图7是按钮组件以及支架安装到壳体后的结构图。壳体70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安装孔71、72,按钮80包括长条状的按压件81以及两个延伸部83、86,延伸部83包括悬臂85以及连接按压部81与悬臂85的连接臂84,延伸部86包括悬臂88以及连接按压部81与悬臂88的连接臂87,并且延伸部83可以穿过安装孔72安装到壳体70内侧,延伸部86可以穿过安装孔71安装到壳体70的内侧。
支架90安装在按钮80上,具体地,支架90位于按压件81与两个延伸部83、86之间,且支架90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相同,包括两块支撑片以及与两块支撑片相对设置的弹片95、96,两块支撑片之间通过连接部93连接,两块支撑片抵接到腔体的第一壁上,弹片95、96抵接在壳体70腔体的第二壁上,且两个弹片95、96之间设有定位片94,定位片94与连接部93连接。
安装按钮组件时,首先将按钮80的延伸部83、86分别穿过安装孔72、71,使延伸部83、86安装到壳体70内。然后,将支架90从上往下安装到壳体70内,且支撑部分别抵接在按压部81的内侧,弹片95、96分别抵接在腔体的第二壁上,而定位片94抵接在壳体70内侧。由于在按钮80的长度方向上,支架90的长度大于两个安装孔71、72之间的距离,并且,在终端厚度方向上。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案,实际应用时还可有更多的改变,例如,按钮的延伸部可以设置成三个或以上;或者,按钮的按压部可以设置成圆形等其他形状,这样的改变并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悬臂形状的改变、支撑部与弹性部位置关系的改变等变化也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及按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包括按压部及与所述按压部相连的延伸部,所述按钮支架包括支撑部及与所述支撑部相连用以固定所述按钮支架的弹性部,当所述按钮及所述按钮支架安装到基体上后,所述支撑部遮挡所述延伸部以阻止所述按钮从所述基体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与所述按压部相接的连接臂以及与所述连接臂相连接的悬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的中部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的长度小于所述悬臂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片及第二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片与所述第二支撑片之间形成第一卡口,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形成第二卡口,当所述按钮支架安装到所述按钮上时,所述连接臂穿过所述第一卡口,所述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卡固在所述悬臂上,所述定位凸块位于所述第二卡口中且所述定位凸块的两侧外边缘与所述第二卡口的两侧内边缘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所述悬臂包括第一悬臂及第二悬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一悬臂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二悬臂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三弹片及第四弹片,在所述支撑部上位于所述第三弹片及第四弹片之间的部位还设有定位片,所述第三弹片及第四弹片相对于所述定位片对称设置。
7.终端,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内侧设有腔体,所述侧壁上设有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及按钮支架,所述按钮支架安装在所述腔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包括按压部及与所述按压部相连的延伸部,所述按钮支架包括支撑部及与所述支撑部相连用以固定所述按钮支架的弹性部,当所述按钮及所述按钮支架安装到所述壳体上后,所述支撑部抵接在所述腔体的第一壁上,且所述支撑部遮挡所述延伸部以阻止所述按钮从所述壳体脱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腔体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所述延伸部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支撑部抵接在所述安装孔的靠近所述腔体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片及第二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片与所述第二支撑片分别抵接在所述安装孔的水平方向的两端或者竖直方向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片连接的第一弹片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片连接的第二弹片。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抵接在所述腔体的所述第一壁上,所述弹性部抵接在所述腔体上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三弹片及第四弹片,在所述支撑部上位于所述第三弹片及所述第四弹片之间的部位还设有定位片,所述第二壁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片插入到所述定位槽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30232.8U CN205177663U (zh) | 2015-12-10 | 2015-12-10 | 按钮组件及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30232.8U CN205177663U (zh) | 2015-12-10 | 2015-12-10 | 按钮组件及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77663U true CN205177663U (zh) | 2016-04-20 |
Family
ID=55741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3023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77663U (zh) | 2015-12-10 | 2015-12-10 | 按钮组件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7766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17089A (zh) * | 2019-07-31 | 2019-11-05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
CN112615221A (zh) * | 2020-12-03 | 2021-04-06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装配方法 |
-
2015
- 2015-12-10 CN CN201521030232.8U patent/CN2051776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17089A (zh) * | 2019-07-31 | 2019-11-05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
CN112615221A (zh) * | 2020-12-03 | 2021-04-06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装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36528A (zh) | 按钮组件及终端 | |
JP5200147B2 (ja) | 電子機器 | |
JP2010136017A (ja) | 携帯端末装置 | |
JP5367863B2 (ja) | 電子機器 | |
CN201294173Y (zh) | 按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 |
WO2015032206A1 (zh) | 一种终端 | |
CN205177663U (zh) | 按钮组件及终端 | |
CN104640388A (zh) | 具有触控装置的电子设备 | |
US20130222706A1 (en) | Television | |
CN205071109U (zh) | 一种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 |
JP2013077888A (ja) | 電子機器 | |
CN219873255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TW201545631A (zh) | 固定裝置及其應用之電腦裝置 | |
US9007749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 |
TWI407345B (zh) | 可動式觸控模組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 | |
US20120257369A1 (en) | Emi shiel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JP2013214791A (ja) | 電子機器 | |
JP5498596B2 (ja) | 電子機器 | |
CN202013704U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功能按键 | |
US20130213782A1 (en) | Ke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 |
CN101340016A (zh) | 天线装置 | |
CN111840995A (zh) | 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 | |
JP5732970B2 (ja) | 電子装置 | |
CN206313160U (zh) | 弹片及移动终端 | |
JP5158192B2 (ja) | 電子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