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9948A - 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9948A
CN110409948A CN201910833701.6A CN201910833701A CN110409948A CN 110409948 A CN110409948 A CN 110409948A CN 201910833701 A CN201910833701 A CN 201910833701A CN 110409948 A CN110409948 A CN 1104099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ing
inner sleeve
riveted
silk braid
bul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37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宪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gyij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gyij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gyij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gyijing Auto Part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09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99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05F15/611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for swinging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48Trunk l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它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它包括:外套管、内套管、电机齿轮箱、丝杆、轴承铆压件、电机端球头、弹簧端球头、丝套管组件、弹簧端铆压圈、以及弹簧组件,此外,还包括:设置于外套管和内套管内的防水机构,防水机构用于对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外套管与弹簧端球头之间、内套管与电机端球头之间和轴承铆压件与丝杆之间进行密封防水;以及,设置于支撑杆上的、用于对电机端球头与内套管之间、轴承铆压件与内套管之间、丝杆与丝套管组件之间、弹簧端铆压圈与外套管之间和弹簧端球头与丝套管组件之间进行铆接装配的铆接机构。上述支撑杆具有防拉脱效果好、抗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防水效果好、防水性能稳定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
背景技术
电动尾门支撑杆一般包括相互装配的外套管和内套管以及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支撑杆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电机驱动装置,通过运动力学计算,实现对电动支撑杆最优设计,可通过调整电机的转距,齿轮箱速比,丝杆导程,弹簧力值等变量实现最优解,再通过ECU控制器控制双电动支撑杆实现平顺运动,双杆同步。
汽车后备箱尾门在打开的时候需要支撑杆将其固定支撑住。而现有的支撑杆由于使用频率高,使用时间长,极易造成支撑杆内部的零件出现松动,进而使得支撑在使用时出现噪音和安全隐患,且影响支撑杆整体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保证支撑杆内部元器件良好、使用过程安全,急需设计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具有支撑稳定、防拉脱效果好、抗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防水效果好、防水性能稳定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包括:外套管、内套管、电机齿轮箱、丝杆、轴承铆压件、电机端球头、弹簧端球头、丝套管组件、弹簧端铆压圈、以及弹簧组件,所述支撑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内的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用于对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弹簧端球头之间、所述内套管与所述电机端球头之间和所述轴承铆压件与所述丝杆之间进行密封防水;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的、用于对所述电机端球头与所述内套管之间、所述轴承铆压件与所述内套管之间、所述丝杆与所述丝套管组件之间、所述弹簧端铆压圈与所述外套管之间和所述弹簧端球头与所述丝套管组件之间进行铆接装配的铆接机构。
所述防水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的连接处的第一防水结构;设置于所述弹簧端球头与所述外套筒连接处的第二防水结构;设置于所述轴承铆压件与所述内套管之间的第三防水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机端球头与所述电机齿轮箱之间的第四防水结构。
所述第一防水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套管上靠近所述内套管一端的环形防水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环形防水件上远离所述外套管一侧的、且贴合于所述内套管的外侧壁上的连接件;所述环形防水件上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外套筒上开设有供所述凸起进行卡接的卡孔。
所述第二防水结构为套设于所述外套管上远离所述内套管一侧并与所述弹簧端球头过盈配合的弹簧端装饰套。
所述轴承铆压件上设置有卡槽及容纳槽,所述第三防水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丝杆上靠近所述电机齿轮箱一侧的第一密封圈;装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上并容置于所述容纳槽内的防水轴承;套设于所述丝杆上的、并位于所述防水轴承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之间的轴承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轴承铆压件的外侧并与所述内套管的内壁相贴合的第二密封圈;以及,设置于所述轴承铆压件的内侧的、位于所述防水轴承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之间且与所述防水轴承相贴合的第三密封圈。
所述电机齿轮箱上设置有电源线束,所述电机端球头上设置有供所述电源线束容置的U型槽,所述第四防水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齿轮箱一端的减震垫圈;设于所述减震垫圈和所述电机端球头之间的、在所述电机端球头铆接于所述内套筒时、发生挤压变形而对所述内套管一端起密封防水作用的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密封件上靠近所述电源线束一侧的、与所述电源线束过盈配合的、用于供所述电源线束穿设的防水凸台;以及,套设于所述内套管上远离所述外套管一端的、与所述电机端球头过盈配合并与所述电源线束过盈配合的电机端装饰套。
所述铆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弹簧端铆压圈与所述外套管之间的、用于防止所述弹簧端铆压圈与所述外套管之间出现相对于转动或滑脱现象的第一铆接结构;设置于所述弹簧端球头与所述丝套管组件之间的、用于防止所述弹簧端球头与所述丝套管组件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或滑脱现象的第二铆接结构;设置于所述丝杆与所述丝套管组件之间的、用于防止所述丝杆与所述丝套管组件之间发生滑脱现象、并提升所述丝杆与所述丝套管组件之间抗拉强度的第三铆接结构;设置于所述内套管与所述轴承铆压件之间的、用于防止所述轴承铆压件与所述内套管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或滑脱现象的第四铆接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机端球头与所述内套管之间的、用于防止所述电机端球头与所述内套管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滑脱现象的第五铆接结构。
所述丝套管组件包括:丝套加长管,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丝套加长管上靠近所述丝杆一侧的、用于与所述丝杆装配以在所述丝杆转动时驱动所述丝套加长管沿所述丝杆轴线方向滑动的丝套;所述第一铆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弹簧端铆压圈上的第一铆合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套管上并在所述第一铆接结构铆接后与所述第一铆合槽的内壁贴合的第一铆接部;所述第二铆接结构设置于所述丝套加长管与所述弹簧端球头之间,所述第二铆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弹簧端球头上靠近所述丝套加长管一侧的、用于与所述丝套加长管铆接的弹簧端铆接头,所述铆接头上设置有第二铆合槽,以及,设置于所述丝套加长管上并在所述第二铆接结构铆接后与所述第二铆合槽的内壁贴合的第二铆接部;所述丝套加长管的内壁上设置有防脱凸环,所述第三铆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丝杆上远离所述电机齿轮箱一侧的第三铆合槽,以及,套设于所述丝杆上并在铆接后与所述第三铆合槽的内壁贴合的丝杆铆合件172,所述丝杆铆合件172在铆接后与所述防脱凸环配合以防止丝套加长管脱离丝杆。
所述第四铆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轴承铆压件上的第四铆合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内套管上并在所述内套管与所述轴承铆压件铆接后与所述第四铆合槽的内壁贴合的第三铆接部;所述第五铆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端球头上靠近所述电机齿轮向一侧的、用于与所述内套管铆接的电机端铆接头,所述电机端铆接头上设置有第五铆合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内套管上并在所述内套管与所述电机端铆接头铆接后与所述第五铆合槽的内壁贴合的第四铆接部。
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丝套加长管和所述丝杆上的、一端与所述轴承铆压件抵接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端铆压圈抵接的弹簧;套设于所述丝套加长管上并与所述弹簧端铆压圈装配的、用于分散所述弹簧在使用时的应力以保护弹簧的弹簧导管,所述弹簧套管具有耐磨和自润滑作用;以及,设置于所述弹簧端铆压圈与所述弹簧之间的、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所述弹簧导管与所述弹簧端铆压圈固定装配的弹簧端平垫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1、内套管、外套管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套管而言,在外套管与内套管上未设置有防转槽,从而能够节省外套管与内套管的制作成本,同时能够提升外套管与内套管的制作精度。
2、设置的第一防水结构,通过环形防水件增加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的防水性能,同时环形防水件还可以增加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的耐磨性能,有利于保护内套管和外套管,从而提升内套管和外套管的使用寿命。
3、设置的第二防水结构,通过弹簧端装饰套与弹簧端球头的过盈配合,能够有效避免液体从外套管上靠近弹簧端球头一端进入到外套管内部,从而对内部的弹簧组件起到保护作用。
4、设置的第三防水结构,首先,通过设置的第二密封圈,使得轴承铆压件与内套管的内壁之间密封装配;然后,通过设置在轴承铆压件的容纳槽内的轴承密封圈提升防水轴承与丝杆之间的防水性能,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三密封圈,使得防水轴承与轴承铆压件之间密封装配,进一步提升了防水性能,最后,通过设置的第一密封圈,使得轴承铆压件与丝杆之间密封装配,使得第三防水结构起到多重防水作用,进而使得第三防水结构能够有效避液体通过轴承铆压件进入到电机齿轮箱内,有利于电机齿轮箱的正常工作。
5、设置的第四防水结构,通过设置在密封件与减震垫圈的配合,在电机端球头与内套筒铆接时挤压所述密封件,使得密封件发生形变,从而凸起抵住内套管的内壁,进而达到密封的效果,同时,在密封件上设置防水凸台与电机齿轮箱的电源线束进行密封装配,从而有效防止液体从电源线束容置孔内进入到电机齿轮箱内,有效保证了该支撑杆的防水性能,有利于延长支撑杆的使用寿命,提升支撑杆的防水性能。
6、通过设置的第一铆接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弹簧端铆压圈与外套管之间出现相对于转动或滑脱现象;通过设置的第二铆接结构能够避免弹簧端球头与丝套管组件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或滑脱现象;通过设置的第三铆接结构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丝套管组件与丝杆之间发生滑脱现象,而且能够有有效提升丝杆与丝套管组件之间的防拉脱性能及抗拉强度;通过设置的第四铆接结构能够有效避免轴承铆压件与内套管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或滑脱现象;通过设置的第五铆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电机端球头与内套管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滑脱现象;采用上述铆接结构,从支撑杆上五处对支撑杆进行铆接,不仅能够避免支撑杆在长时间使用或频繁使用时造成的支撑杆内部出现松动或滑脱现象,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支撑杆的防拉脱性能及抗拉强度,进而保证支撑杆的使用寿命,使得该支撑杆具有支撑稳定、防拉脱效果好、抗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7、通过设置的弹簧导管,使用时弹簧套设在弹簧导管上并且沿弹簧导管伸缩,与弹簧进行摩擦,且弹簧导管具有耐磨和自润滑作用,不仅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而且能够避免出现弹簧压缩时受力过大而引发的弹簧形变过大而导致弹簧损坏的情况,保护弹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支撑杆铆接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杆上外套管、内套管、弹簧端装饰套及电机端装饰套剖切后的剖视图;
图3是支撑杆铆接前的爆炸图;
图4是支撑杆铆接前丝套加长管、丝杆铆合件、丝套以及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撑杆的双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支撑杆的第一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支撑杆的第二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支撑杆的第三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支撑杆的轴承铆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支撑杆的第四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支撑杆铆接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支撑杆的第一铆接结构合第二铆接结构铆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支撑杆的第三铆接结构铆接后的剖视图;
图14是支撑杆的第四铆接结构铆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支撑杆的第五铆接结构铆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套管;2、内套管;3、电机齿轮箱;31、电源线束;4、丝杆;5、轴承铆压件;51、卡槽;52、容纳槽;6、电机端球头;7、弹簧端球头;8、丝套管组件;81、丝套加长管;811、防脱凸环;812、环形凹槽;813、装配部;82、丝套;9、弹簧端铆压圈;10、弹簧组件;101、弹簧;102、弹簧套管;103、弹簧平垫圈;11、第一防水结构;111、环形防水件;112、连接件;113、限位槽;114、凸起;115、卡孔;12、第二防水结构;121、弹簧端装饰套;13、第三防水结构;131、第一密封圈;132、防水轴承;133、轴承密封圈;134、第二密封圈;135、第三密封圈;136、齿轮箱减震垫;137、固定轴承;138、丝杆扣环;14、第四防水结构;141、减震垫圈;142、密封件;143、防水凸台;144、电机端装饰套;15、第一铆接结构;151、第一铆合槽;152、第一铆接部;16、第二铆接结构;161、弹簧端铆接头;1611、铆接端头;1612、铆合部;162、第二铆合槽;163、第二铆接部;17、第三铆接结构;171、第三铆合槽;172、丝杆铆合件;18、第四铆接结构;181、第四铆合槽;182、第三铆接部;183、骨环;19、第五铆接结构;191、电机端铆接头;1911、铆接头本体;1912、防转墙;1913、骨环片;192、第四铆接部;193、第五铆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如图1-15所示,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2、电机齿轮箱3、丝杆4、轴承铆压件5、电机端球头6、弹簧端球头7、丝套管组件8、弹簧端铆压圈9、弹簧组件10、防水结构以及铆接结构。
如图1-5所示,内套管2套接于外套管1内、并可沿外套管1的轴线方向滑动。电机齿轮箱3设置于内套管2内远离外套管1一侧。丝杆4设置于外套管1内和内套管2内,丝杆4用于与电机齿轮向装配并传导电机齿轮箱3的运动。轴承铆压件5设置于外套管1内、并与电机齿轮箱3上靠近外套管1一侧装配,轴承铆压件5用于固定丝杆4;电机端球头6设置于内套管2上远离外套管1一侧,电机端球头6用于与汽车上的对应位置可拆卸式装配。弹簧端球头7设置于外套管1上远离内套管2一侧,弹簧端球头7用于与汽车上另一对应位置装配以实现支撑杆基本功能。丝套管组件8设置于外套管1内。丝套管组件8一端与丝杆4装配、并在丝杆4转动时沿丝杆4的轴线方向滑动,丝套管组件8另一端与弹簧端球头7装配。弹簧组件10设置于外套管1和内套管2内、并套设于丝杆4和丝套82管组上。弹簧端铆压圈9设置在外套管1上靠近弹簧端球头7一侧。
其中,如图1-5所示,防水机构设置于外套管1和内套管2内。防水机构用于对内套管2与外套管1之间、外套管1与弹簧端球头7之间、内套管2与电机端球头6之间和轴承铆压件5与丝杆4之间进行密封防水。铆接机构设置于支撑杆上。铆接机构用于对电机端球头6与内套管2之间、轴承铆压件5与内套管2之间、丝杆4与丝套管组件8之间、弹簧端铆压圈9与外套管1之间和弹簧端球头7与丝套管组件8之间进行铆接装配。
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丝套管组件8包括:丝套加长管81以及丝套82。丝套加长管81套接于丝杆4上,且丝套加长管81上设置有装配部813,该安装部用于安装丝套82。装配部813设置于丝套加长管81上靠近丝杆4一侧。丝套82固定安装于装配部813上,丝套82用于与丝杆4装配以在丝杆4转动时驱动丝套加长管81沿丝杆4轴线方向滑动。
优选地,装配部813上设置有若干圆形通孔,若干圆形通孔环形等间距分布在装配部813上。丝套82上设置有与圆形通孔装配的圆形凸柱。丝套82与装配部813之间浇注成型,丝套82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且丝套8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丝杆4装配的螺牙。丝套加长管81为金属管。
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弹簧组件10包括:弹簧101、弹簧导管以及弹簧平垫圈103。弹簧101套设于丝套加长管81和丝杆4上。弹簧101一端与轴承铆压件5抵接、另一端与弹簧端铆压圈9抵接。弹簧101的设置不仅能够有效减缓外套管1与内套管2之间的震动,而且能够显著减小支撑杆的噪音,保证支撑杆的使用寿命。弹簧导管套设于丝套加长管81上并与弹簧端铆压圈9装配,弹簧导管用于分散弹簧101在使用时的应力,从而保护弹簧101。此外,弹簧套管102具有耐磨和自润滑作用。弹簧端平垫圈设置于弹簧端铆压圈9与弹簧101之间,弹簧端平垫圈在弹簧101的弹力作用下、将弹簧导管与弹簧端铆压圈9固定装配。
如图6-10所示,防水机构包括:第一防水结构11、第二防水结构12、第三防水结构13以及第四防水结构14。第一防水结构11设置于外套管1与内套管2的连接处。第二防水结构12设置于弹簧端球头7与外套筒连接处。第三防水结构13设置于电机端球头6与电机齿轮箱3之间。第四防水结构14设置于轴承铆压件5与内套管2之间。
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防水结构11包括:环形防水件111以及连接件112。环形防水件111设置于外套管1上靠近内套管2一端。连接件112设置于环形防水件111上远离外套管1一侧,且贴合于内套管2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环形防水件111上设置有若干凸起114,外套筒上开设有供凸起114进行卡接的卡孔115。外套管1一端开设有供环形防水件111容置的限位槽113,限位槽113对环形防水件111起限位作用,从而防止支撑杆伸缩时环形防水件111随内套管2朝外套管1一侧移动,并且由于环形防水件111容置于限位槽113内,在确保外套管1和内套管2之间密封防水的同时,还能减小环形防水件111与内套管2之间的摩擦力,确保该支撑杆能够顺利的进行伸缩。
在本实施例中,环形防水件111上设置有四个凸起114,且外套管1上对应设置有四个卡孔115,使得环形防水件111能够稳定牢固的安装于限位槽113内,以防止在该支撑杆伸缩的过程中相对外套管1发生位移。环形防水件111由PUR材料制成,PUR材料防水性能好,也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因此不仅可以增加内套管2和外套管1之间的防水性能,避免外界雨水进入支撑杆内部,还可以增加内套管2和外套管1之间的耐磨性,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损。
优选地,如图7所示,第二防水结构12为套设于外套管1上远离内套管2一侧的弹簧端装饰套121,且弹簧端装饰套121与弹簧端球头7过盈配合,从而有效提升支撑杆弹簧端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8、9所示,轴承铆压件5上设置有卡槽51及容纳槽52,第三防水结构13包括:第一密封圈131、防水轴承132、轴承密封圈133、第二密封圈134以及第三密封圈135。
卡槽51用于安装第二密封圈134。第一密封圈131设置于丝杆4上靠近电机齿轮箱3一侧。防水轴承132装配于第一密封圈131上、并容置于容纳槽52内。轴承密封圈133套设于丝杆4上,并位于防水轴承132与容纳槽52的槽底之间,轴承密封圈133用于提升丝杆4与轴承铆压件5之间的防水性能。第二密封圈134设置于轴承铆压件5的外侧、并与内套管2的内壁相贴合。第三密封圈135设置于轴承铆压件5的内侧,第三密封圈135位于防水轴承132与容纳槽52的侧壁之间且与防水轴承132相贴合。
需要注意的是,轴承铆压件5与电机齿轮箱3之间设置有齿轮箱减震垫136。且在齿轮箱减震垫136与防水轴承132之间设置有固定轴承137,该固定轴承137通过两片丝杆4扣环固定在丝杆4上,通过固定轴承137与防水轴承132组合的双轴承结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丝杆4、轴承铆压件5以及电机齿轮箱3之间的同轴度,从而保证丝杆4运转的顺畅性,而且能够提升支撑杆的防拉脱性能,提升支撑杆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电机齿轮箱3上设置有电源线束31,电机端球头6上设置有供电源线束31容置的U型槽。第四防水结构14包括:减震垫圈141、密封件142、防水凸台143以及电机端装饰套144。
减震垫圈141设置于电机齿轮箱3上靠近电机端球头6一端。密封件142设于减震垫圈141和电机端球头6之间。在电机端球头6铆接于内套筒时,密封件142由于发生挤压变形并抵紧内套管2的内壁,从而对内套管2一端起密封防水作用。防水凸台143设置于密封件142上靠近电源线束31一侧,防水凸台143与电源线束31过盈配合并用于供电源线束31穿设。电机端装饰套144套设于内套管2上远离外套管1一端,电机端装饰套144与电机端球头6过盈配合,同时与电源线束31过盈配合。
如图10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四防水结构14通过设置在密封件142与减震垫圈141的配合,在电机端球头6与内套筒铆接时挤压所述密封件142,使得密封件142发生形变,从而凸起114抵住内套管2的内壁,进而达到密封的效果,同时,在密封件142上设置防水凸台143与电机齿轮箱3的电源线束31进行密封装配,从而有效防止液体从电源线束31容置孔内进入到电机齿轮箱3内,有效保证了该支撑杆的防水性能,有利于延长支撑杆的使用寿命,提升支撑杆的防水性能。
如图11-15所示,铆接机构包括:第一铆接结构15、第二铆接结构16、第三铆接结构17、第四铆接结构18以及第五铆接结构19。
第一铆接结构15设置于弹簧端铆压圈9与外套管1之间,第一铆接结构15用于防止弹簧端铆压圈9与外套管1之间出现相对于转动或滑脱现象。第二铆接结构16设置于弹簧端球头7与丝套管组件8之间,第二铆接结构16用于防止弹簧端球头7与丝套管组件8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或滑脱现象。第三铆接结构17设置于丝杆4与丝套管组件8之间,第三铆接结构17用于防止丝杆4与丝套管组件8之间发生滑脱现象,并且提升丝杆4与丝套管组件8之间抗拉强度。第四铆接结构18设置于内套管2与轴承铆压件5之间,第四铆接结构18用于防止轴承铆压件5与内套管2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或滑脱现象。第五铆接结构19设置于电机端球头6与内套管2之间,第五铆接结构19用于防止电机端球头6与内套管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滑脱现象。
其中,如图12所示,第一铆接结构15包括:第一铆合槽151以及第一铆接部152。第一铆合槽151设置于弹簧端铆压圈9上。第一铆接部152设置于外套管1上,在第一铆接结构15铆接后,第一铆接部152与第一铆合槽151的内壁贴合的第一铆接部152。
第二铆接结构16设置于丝套加长管81与弹簧端球头7之间,第二铆接结构16包括:弹簧端铆接头161以及第二铆接部163。
如图10所示,弹簧端铆接头161设置于弹簧端球头7上靠近丝套加长管81一侧,弹簧端铆接头161用于与丝套加长管81铆接,弹簧端铆接头161上设置有第二铆合槽162。第二铆接部163设置于丝套加长管81上,在第二铆接结构16铆接后,第二铆接部163与第二铆合槽162的内壁贴合。
具体地,如图12所示,弹簧端铆接头161包括:铆接端头1611以及铆合部1612。在铆接头与丝套加长管81装配时,铆接端头1611插入于丝套加长管81内。铆合部1612用于连接铆接端头1611和球头端,为了有效保证铆合部1612的防转效果,将铆合部1612的横截面设为多边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丝套加长管81与弹簧端铆接头161铆接后,铆合部1612与丝套加长管81的内壁贴合,从而防止丝套加长管81相对于铆合部1612转动。同时,铆接端头1611用于防止铆接后的丝套加长管81脱离铆接部。
优选地,铆合部1612的横截面为四个角均导设有圆角的矩形。铆接端头1611为圆盘状结构,且铆合部1612与铆接端头1611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铆合部1612的横截面还可以为三角形、五边形等。
如图13所示,丝套加长管81的内壁上设置有防脱凸环811,且在丝套加长管81的外壁上对应防脱凸环811的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凹槽812。第三铆接结构17包括:第三铆合槽171以及丝杆铆合件172。
第三铆合槽171设置于丝杆4上远离电机齿轮箱3一侧。丝杆4铆接件套设于丝杆4上,在丝杆4铆接件与丝杆4铆合后,丝杆4铆接件的内侧与第三铆合槽171的内壁贴合。具体的,丝杆4铆接件在铆接后,丝杆铆合件172的外部与防脱凸环811配合,从而防止丝套加长管81脱离丝杆4。
如图14所示,第四铆接结构18包括:第四铆合槽181以及第三铆接部182。第四铆合槽181设置于轴承铆压件5上。第三铆接部182设置于内套管2上,在内套管2与轴承铆压件5铆接后,第三铆接部182与第四铆合槽181的内壁贴合。
具体地,轴承铆压件5上设置有骨环183,所述骨环183设置于所述第四铆合槽181内。骨环183与铆合槽的内壁设置有间隙,从而方便骨环183在凹陷时凹陷料能够容置于铆合槽内。骨环183与轴承铆压件5一体成型。铆合槽的两侧壁倾斜设置,且铆合槽的槽口尺寸大于槽底尺寸,从而方便铆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内套筒与轴承铆压件5铆合时,内套筒的外壁上具有多个第一凹陷部,多个第一凹陷部呈圆周且均匀间隔分布。在第一凹陷部凹陷的同时,骨环183上与第一凹陷部对应的位置处凹陷形成第二凹陷部。从而通过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相互配合,防止轴承铆压件5与内套筒发生相对转动,并且通过第一凹陷部与铆合槽内壁的配合,防止轴承铆压件5与内套筒发生滑脱现象。
如图10、15所示,第五铆接结构19包括:电机端铆接头191以及第四铆接部192。电机端铆接头191设置于电机端球头6上靠近电机齿轮向一侧,电机端铆接头191用于与内套管2铆接,且电机端铆接头191上设置有第五铆合槽193。第四铆接部192设置于内套管2上,在内套管2与电机端铆接头191铆接后,第四铆接部192与第五铆合槽193的内壁贴合。
电机端铆接头191包括:铆接头本体1911、防转墙1912以及骨环片1913。铆接头本体1911与内套管2间隙配合,且第五铆合槽193设置在铆接头本体1911上。防转墙1912设置于第五铆合槽193内。在内套管2与铆接头本体1911铆接后,防转墙1912用于防止内套管2与铆接头本体1911铆接发生相对转动。骨环片1913设置在第五铆合槽193内,且骨环片1913位于相邻的防转墙1912之间。
优选地,防转墙191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防转墙1912等间距分布第五铆合槽193。
需要说明的是,在内套筒与铆接头本体1911铆接时,骨环片1913向第五铆合槽193的槽底一侧凹陷,从而防止第五铆合槽193在铆接时损坏。在铆接头本体1911存放时,骨环片1913用于防止大颗粒物体落入第五铆合槽193内以方便铆接头本体1911的使用。
具体的,骨环片1913与第五铆合槽19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在骨环片1913凹陷时,间隙用于容置骨环片1913的凹陷料。防转墙1912设置有三个,骨环片1913设置有四个。铆接头本体1911与球头端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的设计原理大致如下述: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水结构11、第二防水结构12以及第四防水结构14,对外套管1端部、内套管2端部以及外套管1与内套管2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装配,从而提升了支撑杆的外部防水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三防水结构13,在支撑杆内部有效防止液体进入电机齿轮箱3,从而保证了支撑杆的正常运行;此外,通过设置的第一铆接结构15能够有效避免弹簧端铆压圈9与外套管1之间出现相对于转动或滑脱现象;通过设置的第二铆接结构16能够避免弹簧端球头7与丝套管组件8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或滑脱现象;通过设置的第三铆接结构17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丝套管组件8与丝杆4之间发生滑脱现象,而且能够有有效提升丝杆4与丝套管组件8之间的防拉脱性能及抗拉强度;通过设置的第四铆接结构18能够有效避免轴承铆压件5与内套管2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或滑脱现象;通过设置的第五铆接结构19能够有效防止电机端球头6与内套管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滑脱现象。
采用上述铆接结构,从支撑杆上五处对支撑杆进行铆接,同时从四处进行防水,不仅能够避免支撑杆在长时间使用或频繁使用时造成的支撑杆内部出现松动或滑脱现象,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支撑杆的防拉脱性能及抗拉强度,进而保证支撑杆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大幅度提升支撑杆的防水性能,使得该支撑杆具有支撑稳定、防拉脱效果好、抗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防水效果好、防水性能稳定的优势。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2)、电机齿轮箱(3)、丝杆(4)、轴承铆压件(5)、电机端球头(6)、弹簧端球头(7)、丝套管组件(8)、弹簧端铆压圈(9)、以及弹簧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外套管(1)和所述内套管(2)内的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用于对所述内套管(2)与所述外套管(1)之间、所述外套管(1)与所述弹簧端球头(7)之间、所述内套管(2)与所述电机端球头(6)之间和所述轴承铆压件(5)与所述丝杆(4)之间进行密封防水;以及,
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的、用于对所述电机端球头(6)与所述内套管(2)之间、所述轴承铆压件(5)与所述内套管(2)之间、所述丝杆(4)与所述丝套管组件(8)之间、所述弹簧端铆压圈(9)与所述外套管(1)之间和所述弹簧端球头(7)与所述丝套管组件(8)之间进行铆接装配的铆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套管(1)与所述内套管(2)的连接处的第一防水结构(11);
设置于所述弹簧端球头(7)与所述外套筒连接处的第二防水结构(12);
设置于所述轴承铆压件(5)与所述内套管(2)之间的第三防水结构(13);以及,
设置于所述电机端球头(6)与所述电机齿轮箱(3)之间的第四防水结构(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结构(11)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套管(1)上靠近所述内套管(2)一端的环形防水件(111),
以及,设置于所述环形防水件(111)上远离所述外套管(1)一侧的、且贴合于所述内套管(2)的外侧壁上的连接件(112);
所述环形防水件(111)上设置有若干凸起(114),所述外套筒上开设有供所述凸起(114)进行卡接的卡孔(1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结构(12)为套设于所述外套管(1)上远离所述内套管(2)一侧并与所述弹簧端球头(7)过盈配合的弹簧端装饰套(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铆压件(5)上设置有卡槽(51)及容纳槽(52),所述第三防水结构(13)包括:
设置于所述丝杆(4)上靠近所述电机齿轮箱(3)一侧的第一密封圈(131);
装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131)上并容置于所述容纳槽(52)内的防水轴承(132);
套设于所述丝杆(4)上的、并位于所述防水轴承(132)与所述容纳槽(52)的槽底之间的轴承密封圈(133);
设置于所述轴承铆压件(5)的外侧并与所述内套管(2)的内壁相贴合的第二密封圈(134);
以及,设置于所述轴承铆压件(5)的内侧的、位于所述防水轴承(132)与所述容纳槽(52)的侧壁之间且与所述防水轴承(132)相贴合的第三密封圈(1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齿轮箱(3)上设置有电源线束(31),所述电机端球头(6)上设置有供所述电源线束(31)容置的U型槽,所述第四防水结构(14)包括:
设置于所述电机齿轮箱(3)一端的减震垫圈(141);
设于所述减震垫圈(141)和所述电机端球头(6)之间的、在所述电机端球头(6)铆接于所述内套筒时、发生挤压变形而对所述内套管(2)一端起密封防水作用的密封件(142);
设置于所述密封件(142)上靠近所述电源线束(31)一侧的、与所述电源线束(31)过盈配合的、用于供所述电源线束(31)穿设的防水凸台(143);以及,
套设于所述内套管(2)上远离所述外套管(1)一端的、与所述电机端球头(6)过盈配合并与所述电源线束(31)过盈配合的电机端装饰套(1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弹簧端铆压圈(9)与所述外套管(1)之间的、用于防止所述弹簧端铆压圈(9)与所述外套管(1)之间出现相对于转动或滑脱现象的第一铆接结构(15);
设置于所述弹簧端球头(7)与所述丝套管组件(8)之间的、用于防止所述弹簧端球头(7)与所述丝套管组件(8)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或滑脱现象的第二铆接结构(16);
设置于所述丝杆(4)与所述丝套管组件(8)之间的、用于防止所述丝杆(4)与所述丝套管组件(8)之间发生滑脱现象、并提升所述丝杆(4)与所述丝套管组件(8)之间抗拉强度的第三铆接结构(17);
设置于所述内套管(2)与所述轴承铆压件(5)之间的、用于防止所述轴承铆压件(5)与所述内套管(2)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或滑脱现象的第四铆接结构(18);以及,
设置于所述电机端球头(6)与所述内套管(2)之间的、用于防止所述电机端球头(6)与所述内套管(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滑脱现象的第五铆接结构(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套管组件(8)包括:丝套加长管(81),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丝套加长管(81)上靠近所述丝杆(4)一侧的、用于与所述丝杆(4)装配以在所述丝杆(4)转动时驱动所述丝套加长管(81)沿所述丝杆(4)轴线方向滑动的丝套(82);
所述第一铆接结构(15)包括:
设置于所述弹簧端铆压圈(9)上的第一铆合槽(151),以及,
设置于所述外套管(1)上并在所述第一铆接结构(15)铆接后与所述第一铆合槽(151)的内壁贴合的第一铆接部(152);
所述第二铆接结构(16)设置于所述丝套加长管(81)与所述弹簧端球头(7)之间,所述第二铆接结构(16)包括:
设置于所述弹簧端球头(7)上靠近所述丝套加长管(81)一侧的、用于与所述丝套加长管(81)铆接的弹簧端铆接头(161),所述铆接头上设置有第二铆合槽(162),以及,
设置于所述丝套加长管(81)上并在所述第二铆接结构(16)铆接后与所述第二铆合槽(162)的内壁贴合的第二铆接部(163);
所述丝套加长管(81)的内壁上设置有防脱凸环(811),所述第三铆接结构(17)包括:
设置于所述丝杆(4)上远离所述电机齿轮箱(3)一侧的第三铆合槽(171),
以及,套设于所述丝杆(4)上并在铆接后与所述第三铆合槽(171)的内壁贴合的丝杆(4)铆接件,所述丝杆(4)铆接件在铆接后与所述防脱凸环(811)配合以防止丝套加长管(81)脱离丝杆(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铆接结构(18)包括:
设置于所述轴承铆压件(5)上的第四铆合槽(181),以及,
设置于所述内套管(2)上并在所述内套管(2)与所述轴承铆压件(5)铆接后与所述第四铆合槽(181)的内壁贴合的第三铆接部(182);
所述第五铆接结构(19)包括:
设置于所述电机端球头(6)上靠近所述电机齿轮向一侧的、用于与所述内套管(2)铆接的电机端铆接头(191),所述电机端铆接头(191)上设置有第五铆合槽(193),以及,
设置于所述内套管(2)上并在所述内套管(2)与所述电机端铆接头(191)铆接后与所述第五铆合槽(193)的内壁贴合的第四铆接部(19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10)包括:套设于所述丝套加长管(81)和所述丝杆(4)上的、一端与所述轴承铆压件(5)抵接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端铆压圈(9)抵接的弹簧(101);
套设于所述丝套加长管(81)上并与所述弹簧端铆压圈(9)装配的、用于分散所述弹簧(101)在使用时的应力以保护弹簧的弹簧导管,所述弹簧套管(102)具有耐磨和自润滑作用;以及,
设置于所述弹簧端铆压圈(9)与所述弹簧(101)之间的、在所述弹簧(101)的弹力作用下将所述弹簧导管与所述弹簧端铆压圈(9)固定装配的弹簧端平垫圈。
CN201910833701.6A 2019-06-24 2019-09-04 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 Pending CN1104099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0891.0A CN110195547A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
CN2019105508910 2019-06-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9948A true CN110409948A (zh) 2019-11-05

Family

ID=6775510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0891.0A Pending CN110195547A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
CN201910833701.6A Pending CN110409948A (zh) 2019-06-24 2019-09-04 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0891.0A Pending CN110195547A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019554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1226A (zh) * 2020-12-12 2021-04-30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伸缩杆的制造方法及伸缩杆
TWI757106B (zh) * 2021-02-23 2022-03-01 黃志宏 引擎蓋伸縮頂桿之延長裝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3072Y (zh) * 2009-06-01 2010-03-31 嘉兴礼海机械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结构电动调节装置
CN201669586U (zh) * 2010-05-12 2010-12-15 汪洪涛 一种丝杆传动装置
CN201961876U (zh) * 2011-01-28 2011-09-07 深圳市爱博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双轴承结构的纠偏电动执行器
CN204428329U (zh) * 2014-08-13 2015-07-01 胡春梅 一种医疗床的双向保护伸缩丝杆
CN206144349U (zh) * 2016-09-30 2017-05-03 黎广林 汽车尾门电动杆
CN106761138A (zh) * 2016-12-30 2017-05-31 安徽沃杰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
CN206513188U (zh) * 2017-02-20 2017-09-22 丹阳市德宝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
EP3222806A1 (en) * 2016-03-23 2017-09-27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for vehicle
CN107386863A (zh) * 2017-08-01 2017-11-24 上海恩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侧门或后背门的轴向驱动执行器
CN108581616A (zh) * 2018-07-28 2018-09-28 重庆宏钢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间隙配合式丝杠预紧装置
CN208040161U (zh) * 2018-02-07 2018-11-02 蒋声波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
CN108979420A (zh) * 2018-07-06 2018-12-11 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尾门直推撑杆
CN208285139U (zh) * 2018-06-17 2018-12-25 惠州市海纳斯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门推杆的机电部防水结构
CN208502522U (zh) * 2018-05-28 2019-02-15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及其电动撑杆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3072Y (zh) * 2009-06-01 2010-03-31 嘉兴礼海机械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结构电动调节装置
CN201669586U (zh) * 2010-05-12 2010-12-15 汪洪涛 一种丝杆传动装置
CN201961876U (zh) * 2011-01-28 2011-09-07 深圳市爱博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双轴承结构的纠偏电动执行器
CN204428329U (zh) * 2014-08-13 2015-07-01 胡春梅 一种医疗床的双向保护伸缩丝杆
EP3222806A1 (en) * 2016-03-23 2017-09-27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for vehicle
CN206144349U (zh) * 2016-09-30 2017-05-03 黎广林 汽车尾门电动杆
CN106761138A (zh) * 2016-12-30 2017-05-31 安徽沃杰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
CN206513188U (zh) * 2017-02-20 2017-09-22 丹阳市德宝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
CN107386863A (zh) * 2017-08-01 2017-11-24 上海恩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侧门或后背门的轴向驱动执行器
CN208040161U (zh) * 2018-02-07 2018-11-02 蒋声波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
CN208502522U (zh) * 2018-05-28 2019-02-15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及其电动撑杆
CN208285139U (zh) * 2018-06-17 2018-12-25 惠州市海纳斯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门推杆的机电部防水结构
CN108979420A (zh) * 2018-07-06 2018-12-11 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尾门直推撑杆
CN108581616A (zh) * 2018-07-28 2018-09-28 重庆宏钢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间隙配合式丝杠预紧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1226A (zh) * 2020-12-12 2021-04-30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伸缩杆的制造方法及伸缩杆
CN112721226B (zh) * 2020-12-12 2022-10-28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伸缩杆的制造方法及伸缩杆
TWI757106B (zh) * 2021-02-23 2022-03-01 黃志宏 引擎蓋伸縮頂桿之延長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5547A (zh) 2019-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22390B2 (ja) ウインドウガラスワイパ駆動装置
CN110409948A (zh) 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
US9645606B2 (en) Damping hinge structur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3590767A1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automobile rear fixed window and decorative panel, and automobile
CN101777812A (zh) 一种具有封闭后端盖结构的隔膜泵电机
CN107044033B (zh) 一种滚筒洗衣机用减速离合器
CN104564966B (zh) 防水夹
CN100365304C (zh) 动力传递装置
JP3683786B2 (ja) ギヤードモータ
CN205278284U (zh) 一种谐波减速器
CN110439420A (zh) 一种汽车后备箱电动尾门支撑杆的防水减震结构
CN211115370U (zh) 一种新型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
EP2538117A1 (en) Electric gear motor particularly for power window actuators and other applications
CN212154500U (zh) 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撑杆
CN209133788U (zh) 一种车辆usb接口装配结构、usb组件及车辆
CN210087089U (zh) 阻尼器和电动尾门撑杆
KR101536347B1 (ko) 기계 부품의 하우징 체결 구조
CN208041116U (zh) 一种换挡连杆机构及换挡装置
CN108482155B (zh) 充电座安装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10068899U (zh) 电机传动箱端盖、电机传动箱及电机
CN213056782U (zh) 一种前置式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
CN210949784U (zh) 电机传动齿轮箱及电机
CN210371886U (zh) 一种用于丝杠传动机构的螺母总成及丝杠传动机构
CN110656839A (zh) 电动尾门支撑结构
CN204465242U (zh) 一种长使用寿命的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