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2204A - 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适用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适用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2204A
CN110402204A CN201880017589.2A CN201880017589A CN110402204A CN 110402204 A CN110402204 A CN 110402204A CN 201880017589 A CN201880017589 A CN 201880017589A CN 110402204 A CN110402204 A CN 1104022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r
shell
framework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75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荒木大助
七间豊
吉崎久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ei Oku Nippon Co Ltd
Valeo Jap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sei Oku Nipp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ei Oku Nipp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sei Oku Nipp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02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22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14Details of air conditioning housings
    • B60H1/00521Mounting or fastening of components in housings, e.g. heat exchangers, fans, electronic reg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1/04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from cooling liquid of the plant
    • B60H1/08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from cooling liquid of the plant from other radiator than main radi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适用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即使具备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拆装作业。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外壳10,其在内部具有供空气流流通的空气通路11;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其相对于空气流串列配置;在该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收纳于在一个框体20中设置的收纳部21,外壳10在外壳10的侧面13具有用于拆装框体20的第一拆装口12,框体20能够维持对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进行保持的状态地相对于外壳10拆装自如。

Description

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适用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内部收纳了加热用热交换器之后配置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空气流路的框体以及配置有该框体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了在内部收纳了加热用热交换器之后配置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空气流路的框体(也称作盒体或连接件)和配置有该框体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将加热用热交换器收纳于框体(盒体)之后将其插入在车辆用空调装置设置的插入体3,通过将大小不同的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分别收纳于外形尺寸相同的框体(盒体)而能够容易地改变热交换器的上、下游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105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中,一个加热用热交换器收纳于一个框体,因此在要对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进行拆装的情况下,需要分别进行拆装作业。在市面上,为了进行维护或修理,会在空调装置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对加热用热交换器进行拆装,因此以往希望使狭小的空间中的作业性提高。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适用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即使具备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拆装作业。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外壳,其在内部具有供空气流流通的空气通路;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其相对于空气流串列配置;在该车辆用空调装置中,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收纳于在一个框体中设置的收纳部,所述外壳在该外壳的侧面具有用于拆装所述框体的第一拆装口,所述框体维持对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进行保持的状态地相对于所述外壳拆装自如。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所述框体在面向该框体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拆装方向的侧面中的一方的侧面具有用于将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一个插入到所述收纳部内的第一开口,在面向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拆装方向的侧面中的另一方的侧面具有用于插入除了从所述第一开口插入的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之外的至少一个加热用热交换器的第二开口。能够使加热用热交换器彼此靠近地配置。并且,通过将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预先收纳于框体,能够相对于外壳从一个方向拆装框体,因此能够提高维护性。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中与设有所述第一拆装口的侧面相对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电连接或物理连接的连接部,在将所述框体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同时,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或物理连接。能够使加热用热交换器的设置作业更为高效。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在所述外壳外设有与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电连接或物理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外壳在与设有所述第一拆装口的侧面相对的侧面具有用于将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口。能够使加热用热交换器的设置作业更为高效。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所述框体的侧面兼作所述外壳的侧面。能够更为简便地封堵第一拆装口等在外壳的侧面设置的孔。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所述外壳在与设有所述第一拆装口的侧面相对的侧面具有第二拆装口,该第二拆装口具有与所述第一拆装口相同的形状,并且处于面对称的关系。不仅能够从第一拆装口、也能够从第二拆装口相对于外壳拆装框体,因此能够在右舵车和左舵车中共用外壳。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包含所述收纳部的一部分不收纳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并且该收纳部的开口被盖体封堵的形态。即使在所设置的加热用热交换器的数量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共用外壳。
本发明的框体的特征在于,适用于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具备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即使具备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拆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第一例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框体的变形形态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第二例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第三例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第四例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形态进行说明。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附图标记相同的构成要素表示彼此相同的部分。只要起到本发明的效果,就可以实施各种形态变更。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外壳10,其在内部具有供空气流流通的空气通路11;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其相对于空气流串列配置;在该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收纳于在一个框体20内设置的收纳部21,外壳10在外壳10的侧面13具有用于拆装框体20的第一拆装口12,框体20在维持对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进行保持的状态下相对于外壳10拆装自如。
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有送风单元2、制冷单元3以及制热单元4,形成适当温度的空气流而向车室内吹出。送风单元2选择性地取入车室内外的空气,使该空气向下游流动。制冷单元3配置在制热单元4的上游,并且具有冷却用热交换器6。冷却用热交换器6根据需要对空气进行除湿、冷却。制热单元4具有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根据需要对通过冷却用热交换器6而来的空气进行加热而形成调温空气。该调温空气从所需要的吹出口向车室内吹出,并且对车室内进行空气温度调节。
外壳10是形成送风单元2、制冷单元3以及制热单元4的外部轮廓,使它们一体化的壳体。在外壳10的内部空间形成有空气通路11。在外壳10的侧面13设有用于对框体20进行拆装的第一拆装口12。第一拆装口12是与空气通路11连通的贯通孔。优选第一拆装口12设置于外壳10的侧面中在车辆的左侧配置的侧面13(如图1所图示)或在右侧配置的侧面(未图示)。在车辆为右舵车时,优选第一拆装口12设置于在车辆的左侧配置的侧面13。并且,在车辆为左舵车时,优选第一拆装口12设置于在车辆的右侧配置的侧面。由于容易确保框体20的拆装作业的空间,因而维护性提高。
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例如是热水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A、电发热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B或冷媒式加热用热交换器(未图示)。热水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A以通过发动机的发热而升温的发动机冷却水为热介质,通过使发动机冷却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对空气进行加热。电发热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B例如是PTC加热器,通过使空气通过电加热的加热元件而对空气进行加热。冷媒式加热用热交换器例如是热泵循环的冷凝器,以冷媒为热介质,通过使冷媒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对空气进行加热。
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相对于空气流串列配置。相对于空气流串列配置是指所有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通风面与空气流交叉配置。优选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通风面彼此平行地配置。能够使外壳10更为节省空间。
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组合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沿着空气流的流向,可以是热水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A与电发热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B的组合(如图1所图示)、热水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A与冷媒式加热用热交换器的组合(未图示)、冷媒式加热用热交换器与电发热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B的组合(未图示)、或者热水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A、冷媒式加热用热交换器以及电发热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B的组合(未图示)。
本实施方式的框体20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框体20具有收纳部21和周壁部22。收纳部21是能够收纳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空间,以不妨碍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中的通风的方式在与空气流的方向相对的面开口。周壁部22是包围收纳部21的框,具有能够插入第一拆装口12的外形形状。更优选的是,周壁部22的外形形状与第一拆装口12的形状一致。在周壁部22的面向相对于外壳10的拆装方向的侧面22a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用于将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插入到收纳部21的开口23,24。开口23,24是与收纳部21连通的贯通孔。优选设有开口23,24的侧面22a是框体20的侧面中在车辆的左侧配置的侧面22a或在右侧配置的侧面22b。多个开口23,24可以设置于彼此相同的侧面22a(如图1所图示)或彼此不同的侧面(例如如图2所图示)。在多个开口23,24设置于彼此相同的侧面22a时,优选该侧面是在外壳10的第一拆装口12侧配置的侧面22a。能够从第一拆装口12对向加热用热交换器的配管或配线进行处理,维护性更为提高。并且,优选开口23,24分别相对于各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设置。在框体20中,开口23,24分别相对于各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设置,收纳部21为一个(如图1所图示)或与开口23,24相对应地分为多个(未图示)。
优选框体20具有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保持机构。保持机构例如是具有能够对加热用热交换器5A进行保持的形状的开口23、用于对在周壁部22的侧面22a设置的加热用热交换器5B进行固定的螺纹孔25、或用于对从周壁部22的内壁面突出的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进行保持的保持片(未图示)。
框体20维持对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进行保持的状态地从外壳10的第一拆装口12被插入到空气通路11内,从而安装于外壳10。通过该一次的安装作业,能够同时将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配置在空气通路11上。并且,框体20在维持对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进行保持的状态下被从外壳10拆下。通过该一次的安装作业,能够同时拆下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框体20的变形形态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框体的变形形态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如图2所示,优选框体30在面向框体30相对于外壳10的拆装方向的侧面32a,32b中的一方的侧面32a具有用于将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至少一个插入到收纳部31内的第一开口33,在面向相对于外壳10的拆装方向的侧面32a,32b中的另一方的侧面32b具有用于插入除了从第一开口33插入的加热用热交换器5A之外的至少一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B的第二开口34。例如,如图2所示的电发热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B那样,存在加热用热交换器具有凸缘部7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将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彼此如图1所示的那样从相同方向插入框体20,则需要与凸缘部7的量相应地使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彼此空出间隔配置。与此相对,通过将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如图2所示地从不同方向插入框体30,能够使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彼此靠近地配置,能够使外壳10更为小型化。并且,在不使用框体30而从外壳10的不同方向插入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情况下,从多个方向进行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拆装,存在维护性差的问题。与此相对,通过将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预先收纳于框体30,能够相对于外壳10从一个方向进行拆装,因此能够使维护性提高。
在图2中,作为一个例子表示的是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为两个、开口33,34为两个的形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加热用热交换器为三个以上时,在框体30的面向相对于外壳10的拆装方向的侧面32a,32b中的任一侧面进一步设有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例如,在加热用热交换器为三个时,可以在一方的侧面32a设置第一开口33和第三开口(未图示)、在另一方的侧面32b设置第二开口34。此时,优选在从第一开口33插入的加热用热交换器5A的通风面与从第三开口插入的加热用热交换器(未图示)的通风面之间配置从第二开口34插入的加热用热交换器5B的通风面。能够使各加热用热交换器彼此靠近地配置,能够使外壳10进一步小型化。从各开口(例如,第一开口33、第二开口34以及第三开口)插入的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第二例的概略图。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在外壳10的内表面中与设有第一拆装口12的侧面13相对的侧面14设有与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电连接或物理连接的连接部8,在将框体30安装在外壳10内的同时,优选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中的至少一个与连接部8电连接或物理连接。能够使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设置作业更为高效。
在加热用热交换器为电发热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B时,连接部8为连接器,与加热用热交换器的连接器9B电连接。在加热用热交换器为热水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A或冷媒式加热用热交换器时,连接部8为配管的接头,与加热用热交换器的热介质的出入口部9A物理连接。优选外壳10在侧面14具有贯通孔15,与连接部8连接的配管或配线8a等从贯通孔15引出。优选与连接部8连接的加热用热交换器为电发热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B。如果将框体30压入外壳10,则能够将电发热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B的连接器9B压入连接部8即连接器。
优选框体30具有对与连接部8连接的加热用热交换器5B进行固定的固定部35。固定部35例如如图3所示是在框体30的侧面设置的爪状的突起。通过固定部35将加热用热交换器5B固定于框体30,由此在将框体30从外壳10拆下时,加热用热交换器5B保持与连接部8连接的状态而不会残留,能够与框体30一起拆下。
在图3中,作为一个例子表示的是一个加热用热交换器(在图3中为电发热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B)在框体30向外壳10安装的同时与连接部8连接的形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在框体30向外壳10的安装的同时与连接部8连接的形态(未图示)。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第三例的概略图。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在外壳10外设有与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电连接或物理连接的连接部8,外壳10在与设有第一拆装口12的侧面13相对的侧面14具有用于将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中的至少一个与连接部8连接的连接口16。能够使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设置作业更为高效。
连接口16是与外壳10的内部空间连通的贯通孔。优选连接口16成为与连接于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连接部8的部分对应的形状,连接于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连接部8的部分从连接部16向外壳10外引出。连接于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连接部8的部分例如在热水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A或冷媒式加热用热交换器中为温水或冷媒等热介质的出入口部9A、在电发热式加热用热交换器5B中为连接器9B。在图4中,作为一个例子表示的是设有一个连接口16的形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设有多个连接口的形态(未图示)。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第四例的概略图。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优选框体30的侧面兼作外壳10的侧面。框体30的侧面兼作外壳10的侧面是指外壳的第一拆装口12等在外壳10的侧面设置的孔被框体30的侧面封堵的状态。能够不另行准备罩等地更为简便地封堵在第一拆装口12等的外壳10的侧面设置的孔。在外壳10的侧面设置的孔除了第一拆装口12之外,例如还包含图4所示的连接口16或图5所示的第二拆装口17。
优选在框体30的侧面设有密封部件36。能够通过密封部件36更为气密地封堵第一拆装口12等在外壳10的侧面设置的孔。密封部件36使用例如EPDM(三元乙丙橡胶)或NBR(腈基丁二烯橡胶)等弹性部件。并且,优选密封部件36预先安装或粘接于框体30。在将框体30安装在外壳10内的同时,能够封堵第一拆装口12等在外壳10的侧面设置的孔。在图5中,作为一个例子表示的是在框体30的相对的侧面32a,32b分别具有开口33,34的形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也可以是框体20在相同侧面22a具有开口23,24的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如图5所示,优选外壳10在与设有第一拆装口12的侧面13相对的侧面14具有第二拆装口17,第二拆装口17具有与第一拆装口12相同的形状,并且,处于面对称的关系。由于不仅能够从第一拆装口12、也能够从第二拆装口17相对于外壳10对框体30进行拆装,因此在右舵车和左舵车中能够共用外壳10。处于面对称的关系是指第一拆装口12和第二拆装口17相对于与在外壳10内假想的与设有第一拆装口12的侧面13平行的面P面对称。并且,如图5所示,在框体30在相对的侧面32a,32b分别具有开口33,34时,第二拆装口17兼作图4所示的连接口16。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图1~图5所示的收纳部21,31的一部分可以不收纳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并且收纳部21,31的开口23,24,33,34可以被盖体封堵。例如,可以仅配置一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而以空的状态使用收纳部21,31的一部分。即使在所设置的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数量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共用外壳10。收纳部21,31的一部分是指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收纳于一个收纳部21,31时收纳部21,31的空间中能够收纳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的空间的一部分、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分别收纳于不同收纳部时多个收纳部中的至少一个收纳部。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用空调装置;
2送风单元;
3制冷单元;
4制热单元;
5A,5B加热用热交换器;
5A热水式加热用热交换器;
5B电发热式加热用热交换器;
6冷却用热交换器;
7凸缘部;
8连接部;
9A热介质的出入口部;
9B连接器;
10外壳;
11空气通路;
12第一拆装口;
13,14外壳的侧面;
15贯通孔;
16连接口;
17第二拆装口;
20框体;
21收纳部;
22周壁部;
22a,22b框体的侧面;
23,24开口;
25螺纹孔;
30框体;
31收纳部;
32a,32b框体的侧面;
33第一开口;
34第二开口;
35固定部;
36密封部件。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
外壳(10),其在内部具有供空气流流通的空气通路(11);
多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其相对于空气流串列配置;
在该车辆用空调装置(1)中,
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收纳于在一个框体(20,30)中设置的收纳部(21,31),
所述外壳(10)在该外壳(10)的侧面(13)具有用于拆装所述框体(20)的第一拆装口(12),
所述框体(20,30)维持对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进行保持的状态地相对于所述外壳(10)拆装自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30)在面向该框体(30)相对于所述外壳(10)的拆装方向的侧面(32a,32b)中的一方的侧面(32a)具有用于将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中的至少一个插入到所述收纳部(31)内的第一开口(33),在面向相对于所述外壳(10)的拆装方向的侧面(32a,32b)中的另一方的侧面(32b)具有用于插入除了从所述第一开口(33)插入的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A)之外的至少一个加热用热交换器(5B)的第二开口(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10)的内表面中与设有所述第一拆装口(12)的侧面(13)相对的侧面(14)设有与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电连接或物理连接的连接部(8),
在将所述框体(30)安装在所述外壳(10)内的同时,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部(8)电连接或物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10)外设有与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电连接或物理连接的连接部(8),
所述外壳(10)在与设有所述第一拆装口(12)的侧面(13)相对的侧面(14)具有用于将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部(8)连接的连接口(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20,30)的侧面兼作所述外壳(10)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0)在与设有所述第一拆装口(12)的侧面(13)相对的侧面(14)具有第二拆装口(17),
该第二拆装口(17)具有与所述第一拆装口(12)相同的形状,并且处于面对称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21,31)的一部分不收纳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A,5B),并且,该收纳部(21,31)的开口被盖体封堵。
8.一种框体,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
CN201880017589.2A 2017-05-12 2018-05-08 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适用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 Pending CN1104022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95851 2017-05-12
JP2017-095851 2017-05-12
PCT/JP2018/017725 WO2018207759A1 (ja) 2017-05-12 2018-05-08 車両用空調装置及びそれに適用される枠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2204A true CN110402204A (zh) 2019-11-01

Family

ID=64104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7589.2A Pending CN110402204A (zh) 2017-05-12 2018-05-08 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适用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623186A4 (zh)
JP (1) JPWO2018207759A1 (zh)
CN (1) CN110402204A (zh)
WO (1) WO20182077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7106683U1 (de) * 2017-11-06 2017-11-13 Konvekta Aktiengesellschaft Gehäuse für eine Heiz- und/oder Klimatisierungsvorrichtung sowie eine solche 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CN111503268A (zh) * 2019-01-30 2020-08-07 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密封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05880A1 (de) * 2004-02-10 2005-08-25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Verfahren zum Einsetzen eines Zusatzheizkörpers in eine Lüftungs-, Heiz- und/oder Klimatisierungseinrichtung für Fahrzeuge und Einrichtung zum Durchführen eines solchen Verfahrens
US20070271953A1 (en) * 2004-06-24 2007-11-29 Behr Gmbh & Co. Kg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specially Automotiv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R20110032083A (ko) * 2009-09-22 2011-03-30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2012144173A (ja) * 2011-01-13 2012-08-02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4213671A (ja) * 2013-04-24 2014-11-17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6029411A (zh) * 2014-02-26 2016-10-12 三电控股株式会社 汽车用空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9929A (ja) * 2001-01-23 2002-08-06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ヒータユニット
DE102011051349B4 (de) 2011-06-27 2022-06-02 Audi Ag Wärmeübertragereinheit für Klimageräte in Kraftfahrzeuge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05880A1 (de) * 2004-02-10 2005-08-25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Verfahren zum Einsetzen eines Zusatzheizkörpers in eine Lüftungs-, Heiz- und/oder Klimatisierungseinrichtung für Fahrzeuge und Einrichtung zum Durchführen eines solchen Verfahrens
US20070271953A1 (en) * 2004-06-24 2007-11-29 Behr Gmbh & Co. Kg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specially Automotiv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R20110032083A (ko) * 2009-09-22 2011-03-30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2012144173A (ja) * 2011-01-13 2012-08-02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4213671A (ja) * 2013-04-24 2014-11-17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6029411A (zh) * 2014-02-26 2016-10-12 三电控股株式会社 汽车用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207759A1 (ja) 2020-03-12
EP3623186A1 (en) 2020-03-18
EP3623186A4 (en) 2021-03-03
WO2018207759A1 (ja) 2018-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9712B2 (en) Battery temperature adjustment unit and vehicle having said unit installed
JP3353475B2 (ja) 熱交換器
CN103998267A (zh) 热交换系统
JP2010280371A (ja) フロント−リア統合型hvac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シール及び排出構造
CN106029410B (zh) 汽车用空调装置
CN110536807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适用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
CN110402204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以及适用于该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框体
MXPA05006806A (es) Contenedor con obturacion local de tipo laberinto, para una instalacion de calefaccion, ventilacion y/o climatizacion de cabina.
WO2015129434A1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CN104640722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20090062418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증발기파이프 클램프
JP4026253B2 (ja) 熱交換器
JP2006347224A (ja) 電気ヒータ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EP2025537A1 (en) Air conditioner unit for vehicle
JP2004196076A (ja) 車両用冷却装置
CN104640724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20130078044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필터 조립체
JP6671311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200443748Y1 (ko) 자동차용 공조장치의 덕트연결구조
JP2003004338A (ja) 熱交換器
KR101151524B1 (ko) 자동차 공조케이스의 히터코어 장착구조
KR20190059360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2017074833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WO2018066332A1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KR20200124869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