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1320B - 一种微型电机及其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电机及其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1320B
CN110401320B CN201910706571.XA CN201910706571A CN110401320B CN 110401320 B CN110401320 B CN 110401320B CN 201910706571 A CN201910706571 A CN 201910706571A CN 110401320 B CN110401320 B CN 1104013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hell
feeding
end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65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1320A (zh
Inventor
王加皮
孙洋
徐叶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LING KAISHIDA MOTO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ling Kaishi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ling Kaishi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ling Kaishi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065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13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1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1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01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1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型电机领域。一种微型电机外壳和端盖的装配方法,通过外壳进料装置中的外壳移动组件将外壳物料移动至外壳抓取组件下方,通过外壳抓取组件将外壳物料抓取至加热装置上;通过加热输送部件将外壳物料送至加热部件进行加热;通过振幅测量装置中的测量抓取组件将外壳物料输送至测量外壳载具上,并通过探针进行振幅测量;通过压入装置中的压入进料输送组件将外壳物料输送至压入组件上,通过端盖进料组件将端盖输送进料,通过压入组件进行组装,通过检测抓取组件相配合将成品输送至检测装置上进行检测并下料。本专利的技术效果是实现外壳自动进料、自动加热烘干胶水、自动测量轴向振幅,端盖自动进料并与外壳组装以及自动检测溢胶的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电机及其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型电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微型电机组装生产中已经有人工组装生产过渡到设备自动组装,例如公开号为CN104009594A(公告日为2014.08.27)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微型电机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定子及转子的送料机构、入转子机构、定子定向与端盖组入结构、铆压检测机构,所述定子及转子的送料机构、所述入转子机构、所述定子定向与端盖组入结构、所述铆压检测机构依次连接组成。本发明微型电机自动组装机比传统微电机在组装生产工艺流程上有创造性优化,且大大降低作业员之劳动强度,效率提高约4倍,且可适用该系列微电机的多种型号微电机的自动组装;本发明一种微型电机自动组装机,此机器设备结构稳定完善,运行流畅,使得组装好的电机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端盖
上述的组装机主要用于定子及转子与端盖的组装,但在微型电机的外壳与端盖的组装装配还是通过人工进行组装,通过人工组装生产不仅效率低,而且组装的微型电机质量一致性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微型电机装配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外壳进料装置实现外壳的自动进料;通过加热装置自动将胶水加热烘干;通过振幅测量装置自动进行振幅测量;通过压入装置将外壳和端盖进行自动组装;通过检测装置自动进行组装后的检测的微型电机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
为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微型电机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
(一)外壳进料:通过外壳进料装置中的外壳移动组件将外壳物料移动至外壳抓取组件下方,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外壳抓取组件将外壳物料抓取至加热装置上;
(二)加热烘干: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加热装置中的加热输送组件将外壳物料输送至加热组件进行胶水加热烘干;
(三)振幅测量,通过振幅测量装置中的测量抓取组件与加热输送组件相配合,将外壳物料输送至测量外壳载具上,并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探针对外壳物料进行振幅测量;
(四)端盖组装:通过压入装置中的压入进料输送组件将外壳物料输送至压入组件上,同时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端盖进料组件将端盖输送至外壳物料的上方,通过压入组件将端盖和外壳物料进行压入组装;
(五)成品检测: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压入出料输送组件与检测装置上的检测抓取组件相配合将成品输送至检测装置的检测处上进行检测,检测后下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进料装置通过将外壳物料盒放置在进料移动架上的四个角的外壳物料盒限位柱内,并通过外壳物料盒限位柱进行限位;通过进料电缸带动进料移动架上的外壳物料盒移动至抓取夹紧气缸下方,通过抓取气缸带动抓取夹紧气缸下降并将外壳物料抓取住,通过将外壳物料上升,并通过抓取电缸将外壳物料移动至旋转板中的外壳载具上,通过衔接旋转气缸带动旋转板旋转180°,使外壳物料便于被加热装置抓取。通过相同的方式将外壳物料盒上的外壳物料一个一个输送完后,将外壳物料盒移动至L型夹紧板之间,通过两个进料升降气缸带动L型夹紧板将外壳物料盒顶起,通过两个进料夹紧气缸将空的外壳物料盒底部夹紧并固定在上方,从而使进料移动架去迎接下一盘外壳物料盒。
作为优选,所述的振幅测量装置通过测量抓取组件上的测量抓取电缸带动测量抓取升降气缸进行水平移动定位;通过测量抓取升降气缸带动测量抓取前后气缸进行升降移动定位,通过测量抓取前后气缸带动测量抓取块上的第一测量夹紧气缸和第二测量夹紧气缸进行前后移动定位,从而使第二测量夹紧气缸将待料载具上的外壳物料夹取输送至测量外壳载具上,通过测量升降气缸带动测量外壳载具进行高度调节,同时通过测量配合气缸带动测量配合杆与旋转柱后部和测量外壳载具后部的相配合;最终通过探针电缸带动探针进行测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入装置通过水平输送气缸和升降输送气缸相配合,将外壳物料抬起移动至下一个压入输送配合架的输送配合通孔,从而使外壳物料一次移动一个工位的持续移动至压入载物底座上;通过端盖进料组件上的搬运电缸带动搬运升降气缸进行水平移动定位;通过搬运升降气缸带动搬运气缸进行升降移动;通过搬运气缸带动搬运吸盘进行前后移动定位;从而使搬运吸盘移动至第一端盖滑动板上方,并下降将端盖载物盘内的端盖五个一并吸起,进而移动至端盖升降载物板上;通过端盖前后移动气缸和端盖升降气缸相配合带动端盖升降载物板进行升降前后移动;通过端盖升降载物板与端盖载物架之间的配合,使端盖逐个向前移动,移动至压入载物底座的上方;通过压入定位电缸和压入定位气缸进行水平和升降移动,从而将端盖和外壳物料进行限位并在同一直线上;通过压入推筒带动压杆底部压杆衔接架上的压头将端盖压至外壳物料上,压紧组装完后通过压入出料输送组件与压入进料输送组件以相同方式进行输送出料。
一种微型电机的外壳与端盖的装配设备,包括机架、外壳进料装置、加热装置、振幅测量装置、压入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外壳进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外壳进料装置用于外壳的进料;加热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加热装置的进料端与外壳进料装置的出料端相衔接,加热装置用于将外壳输送至加热装置内进行加热将胶水烘干;振幅测量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振幅测量装置的进料端与加热装置的出料端相衔接,振幅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外壳内电机旋转轴向振幅并将外壳输送至压入装置上,压入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压入装置的进料端与振幅测量装置的出料端相衔接,压入装置用于将端盖压入至外壳上;检测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检测装置的进料端与压入装置的出料端相衔接,检测装置用于将装配完的微型电机进行溢胶检测。所述的控制系统分别用于控制外壳进料装置、加热装置、振幅测量装置、压入装置和检测装置进行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进料装置包括外壳进料底板、外壳移动组件和外壳抓取组件;所述的外壳进料底板设置在机架上,且外壳进料底板的中部设置有外壳移动槽;位于外壳移动槽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壳物料盒部件和第二外壳物料盒部件;所述的第一外壳物料盒部件和第二外壳物料盒部件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第一外壳物料盒部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进料立柱;两根进料立柱之间设置有进料横杆;所述的进料横杆额中部设置有进料支撑板;所述的进料支撑板的顶面设置有进料夹紧气缸;所述的进料夹紧气缸的右部设置有L型夹紧板;所述的外壳移动组件包括进料电缸、进料滑轨、进料移动架、进料升降板和两个进料升降气缸;所述的进料电缸纵向设置在外壳移动槽与第二外壳物料盒部件之间,所述的进料滑轨纵向设置在外壳移动槽与第一外壳物料盒部件之间;所述的进料移动架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与进料滑轨和进料电缸连接,进料移动架与机架之间还设置有进料拖链,且进料电缸带动进料移动架进行前后移动;进料移动架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板空挡;所述的进料升降板通过导杆设置进料移动架上,且进料升降板位于升降板空挡内;所述的一个进料夹紧气缸设置在进料移动架的底部;另一个进料夹紧气缸设置在进料升降板的底面,两个进料夹紧气缸的移动部通过气缸连接块连接,且两个进料夹紧气缸带动进料升降板进行升降;所述的外壳抓取组件包括抓取龙门架、抓取电缸、抓取连接板、抓取气缸、抓取夹紧气缸、衔接支架、衔接旋转气缸;所述的抓取龙门架设置在外壳进料底板的后部;所述的抓取电缸横向设置在抓取龙门架的顶部前侧;所述的抓取气缸通过抓取连接板与抓取电缸的移动部连接;所述的抓取夹紧气缸通过抓取气缸连接板与抓取气缸的后面连接;所述的衔接旋转气缸通过衔接支架设置在外壳进料底板中部左侧,衔接旋转气缸上连接有旋转板;所述的旋转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壳载具。
作为优选,所述的振幅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支架、测量滑轨、测量移动板、测量移动板气缸、测量配合气缸、测量升降气缸、探针支架、探针电缸、测量抓取组件;所述的测量支架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加热装置的出料端侧;所述的测量移动板通过测量滑轨纵向设置在测量支架上;所述的测量移动板气缸设置在测量移动板的一侧,测量移动板气缸的移动端与测量移动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测量移动板的顶面中部设置有旋转柱;所述的旋转柱上套设有测量外壳载具;所述的测量配合气缸设置在旋转柱的后部,且测量配合气缸的移动部上连接有测量配合杆;测量配合杆与旋转柱后部和测量外壳载具后部的相配合;所述的测量升降气缸设置在旋转柱的一侧,且测量升降气缸的移动部通过测量连接板与测量外壳载具的底部连接;所述的探针支架设置在测量移动板的左后部;所述的探针电缸竖直设置在测量移动板的左部;探针电缸的移动部上设置有倾斜状的探针;所述的测量抓取组件用于进行抓取。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入装置包括端盖进料组件、压入进料输送组件、压入出料输送组件和压入组件;所述的压入组件包括压入支架、压入底座、压入推筒、压杆、压杆衔接架、压头、压入定位板、压入定位电缸、压入定位气缸;所述的压入支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压入底座设置在压入支架的底板中部,压入底座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压入载物底座,压入载物底座周围设置有三根呈正三角排列的压入限位杆;所述的压入推筒设置在压入支架的顶板中部;所述的压杆位于压入推筒内,所述的压杆衔接架连接在压杆的底部,压杆衔接架上设置有衔接弹簧;所述的压头设置在压杆衔接架的底部中心,且压杆衔接架上位于压头外圈设置有与压入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配合杆;所述的压入定位板设置在压入支架的侧部,且位于压入支架的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的压入定位电缸设置在压入定位板的左部;所述的压入定位气缸通过压入定位滑轨连接在压入定位电缸的移动部上,压入定位气缸的移动部上连接有压入定位板;所述的压入定位板上设置有U型配合通孔;所述的端盖进料组件位于压入支架的后部,且端盖进料组件用于端盖的进料;所述的压入进料输送组件和压入出料输送组件分别位于压入支架的右左两侧,且压入进料输送组件和压入出料输送组件分别用于电机外壳的进料和出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端盖进料组件包括端盖进料支架、第一端盖滑动板、第二端盖滑动板、端盖前后移动气缸、端盖升降气缸、端盖升降载物板、端盖载物架、搬运电缸和搬运气缸;所述的端盖进料支架设置在压入支架的底板前部,端盖进料支架的底板上设置均有端盖进料通孔,所述的端盖进料支架的顶板设置有与端盖进料通孔相配合的端盖进料槽;所述的第一端盖滑动板和第二端盖滑动板分别设置在端盖进料支架顶面的左右两部,且第一端盖滑动板和第二端盖滑动板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端盖载物盘的载物盘底座;所述的端盖前后移动气缸通过端盖连接板设置在端盖进料支架的底面;所述的端盖升降气缸通过端盖升降连接板设置在端盖前后移动气缸上,且端盖升降气缸位于端盖进料通孔内;所述的端盖升降气缸通过端盖载物连接板且闯过端盖进料槽与端盖升降载物板连接;所述的端盖升降载物板截面呈倒T字形,且端盖升降载物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圆弧凹槽;所述的端盖载物架设置在端盖进料支架的顶面中部;端盖载物架的中部设置有跑道型通孔,且端盖载物架的前端未封闭,且端盖载物架的前端与压入载物底座的后端相衔接;位于跑道型通孔的两侧均设置有规则排列的弧形配合凹槽;所述的弧形配合凹槽与圆弧凹槽相衔接形成圆形凹槽;端盖升降载物板的中部位于跑道型通孔内;所述的搬运电缸通过搬运连接板横向设置在压入支架的顶板后部;所述的搬运电缸的移动部连接有搬运升降气缸连接;所述的搬运气缸通过搬运气缸连接板与搬运升降气缸的移动部连接;搬运气缸的底部设置有搬运吸盘;所述的搬运吸盘上规则排列设置有多个搬运工位。
作为优选,压入进料输送组件和压入出料输送组件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压入出料输送组件包括压入输送架、水平输送气缸、升降输送气缸、压入输送板、压入输送配合架;所述的压入输送架设置在压入支架的底板左部;所述的水平输送气缸设置在压入输送架的竖板前部;所述的升降输送气缸通过压入输送连接板与升降输送气缸连接;所述的压入输送板与升降输送气缸的移动部固定连接;压入输送板的中部设置有直线型的压入输送槽,所述的压入输送槽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圆弧形输送槽;且每个圆弧形输送槽的中心均设置有压入输送通孔;所述的压入输送配合架固定在压入输送架的底板上,压入输送配合架的右端呈未封闭状,且压入输送配合架的右端与压入载物底座的左端相衔接;压入输送配合架的中部设置有直线型的输送配合通孔;所述的输送配合通孔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弧形配合通孔;且弧形配合通孔与圆弧形输送槽相衔接形成圆形输送凹槽。
一种微型电机,包括外壳与端盖,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如上所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微型电机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通过外壳进料装置上的外壳移动组件中的进料电缸便于带动进料移动架来回移动,通过外壳抓取组件上的抓取气缸便于进行稳定抓取,同时通过衔接旋转气缸进一步提升进料效率,通过进料夹紧气缸便于将空的外壳物料盒取下固定,提升进料的换料效率;通过加热装置便于稳定有效的进行夹取输送,提升夹取输送效率;同时实现大量外壳物料同时进行加热,提升加热效率。通过振幅测量装置上的测量待料支架便于将物料放置等待,提升输送效率以及测量速度;通过测量抓取电缸、测量抓取升降气缸和测量抓取前后气缸相配合便于进行精准抓取输送;通过测量移动板气缸、测量配合气缸和测量升降气缸相配合便于更好的进行精准移动定位;通过探针电缸带动探针进行非接触式探针倒置测量电机旋转轴向振动偏幅,提升检测质量以及检测效率。通过压入装置上的端盖进料组件便于端盖同时多个进行输送,并使端盖逐个稳定的进料,提升进料稳定性以及进料效率;通过压入进料输送组件和压入出料输送组件便于外壳物料逐个有序的输送,提升外壳物料输送的稳定性以及输送效率;通过压入组件便于将端盖和外壳物料进行定位,保证端盖和外壳物料组装的精确度。通过检测装置便于进行检测后的质量检测,进一步提升整体的装配质量。综上所述,本专利的技术效果是代替人工进行自动装配,实现外壳自动进料、自动加热烘干胶水、自动测量轴向振幅,端盖自动进料并与外壳组装以及自动检测溢胶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微型电机的外壳与端盖装配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壳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振幅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压入进料输送组件、压入出料输送组件和压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端盖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机架1、外壳进料装置2、外壳进料底板20、外壳移动槽201、第一外壳物料盒部件202、第二外壳物料盒部件203、进料立柱204、进料横杆205、进料支撑板206、进料夹紧气缸207、L型夹紧板208、外壳移动组件21、进料电缸211、进料滑轨212、进料移动架213、进料拖链2131、进料升降板214、进料升降气缸215、气缸连接块2151、外壳抓取组件22、抓取龙门架221、抓取电缸222、抓取连接板223、抓取气缸224、抓取夹紧气缸225、抓取气缸连接板2251、衔接支架226、衔接旋转气缸227、旋转板2271、外壳载具2272、加热装置3、加热组件31、加热支架311、加热板312、散热孔3121、加热载板313、外壳限位孔3131、加热输送组件32、输送横向支架321、加热水平电缸322、输送纵向支架323、加热纵向电缸324、电缸连接板325、加热升架气缸326、加热气缸连接板327、加热夹紧气缸328、振幅测量装置4、测量支架41、测量滑轨42、测量移动板43、旋转柱431、测量外壳载具432、测量移动板气缸44、测量配合气缸45、测量配合杆451、测量升降气缸46、探针支架47、探针电缸48、探针481、测量抓取组件49、测量待料支架491、待料载具4911、测量抓取支架492、测量抓取电缸493、测量抓取升降气缸494、测量抓取前后气缸495、测量抓取块496、第一测量夹紧气缸497、第二测量夹紧气缸498、压入装置5、端盖进料组件51、端盖进料支架511、端盖进料通孔5111、端盖进料槽5112、第一端盖滑动板512、第二端盖滑动板513、载物盘底座5131、端盖前后移动气缸514、端盖升降气缸515、端盖升降载物板516、圆弧凹槽5161、端盖载物架517、跑道型通孔5171、弧形配合凹槽5172、搬运电缸518、搬运升降气缸5181、搬运连接板5182、搬运气缸519、搬运吸盘5191、搬运工位5192、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压入输送架531、水平输送气缸532、升降输送气缸533、压入输送板534、压入输送槽5341、圆弧形输送槽5342、压入输送通孔5343、压入输送配合架535、输送配合通孔5351、弧形配合通孔5352、压入组件54、压入支架541、压入底座542、压入载物底座5421、压入限位杆5422、压入推筒543、压杆544、压杆衔接架545、衔接弹簧5451、限位配合杆5452、压头546、定位板547、压入定位电缸548、压入定位滑轨5491、压入定位板5492、U型配合通孔5493、检测装置6、检测支架61、检测平台62、电机载具63、检测器631、检测抓取支架641、检测抓取纵向气缸642、检测抓取升降气缸643和检测夹紧气缸644、第一检测仪65、第一检测杆651、第二检测仪66、第二检测杆6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微型电机的外壳与端盖装配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1、外壳进料装置2、加热装置3、振幅测量装置4、压入装置5、检测装置6和控制系统;外壳进料装置2设置在机架1上,外壳进料装置2用于外壳的进料;加热装置3设置在机架1上,且加热装置3的进料端与外壳进料装置2的出料端相衔接,加热装置3用于将外壳输送至加热装置3内进行加热将胶水烘干;振幅测量装置4设置在机架1上,且振幅测量装置4的进料端与加热装置3的出料端相衔接,振幅测量装置4用于测量外壳内电机旋转轴向振幅并将外壳输送至压入装置5上,压入装置5设置在机架1上,且压入装置5的进料端与振幅测量装置4的出料端相衔接,压入装置5用于将端盖压入至外壳上;检测装置6设置在机架1上,且检测装置6的进料端与压入装置5的出料端相衔接,检测装置6用于将装配完的微型电机进行溢胶检测。所述的控制系统分别用于控制外壳进料装置2、加热装置3、振幅测量装置4、压入装置5和检测装置6进行动作。
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进料装置2包括外壳进料底板20、外壳移动组件21和外壳抓取组件22;外壳进料底板20设置在机架1上,且外壳进料底板20的中部设置有外壳移动槽201,通过外壳移动槽201便于更好的与外壳移动组件21相配合。位于外壳移动槽201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壳物料盒部件202和第二外壳物料盒部件203;第一外壳物料盒部件202和第二外壳物料盒部件203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第一外壳物料盒部件202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进料立柱204;两根进料立柱204之间设置有进料横杆205,通过进料横杆205便于增加连接强度,同时便于更好的连接其他零件。进料横杆205额中部设置有进料支撑板206;进料支撑板206的顶面设置有进料夹紧气缸207;进料夹紧气缸207的右部设置有L型夹紧板208;通过两侧的L型夹紧板208便于将外壳物料盒的底部夹紧,从而将外壳物料盒固定,进而便于更换,提升进料效率。
外壳移动组件21包括进料电缸211、进料滑轨212、进料移动架213、进料升降板214和两个进料升降气缸215;进料电缸211纵向设置在外壳移动槽201与第二外壳物料盒部件203之间,进料滑轨212纵向设置在外壳移动槽201与第一外壳物料盒部件202之间;进料移动架213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与进料滑轨212和进料电缸211连接,进料移动架213通过进料电缸211在进料滑轨212进行前后移动,同时进料移动架213与机架1之间还设置有进料拖链2131,通过进料拖链2131便于提升移动效果。进料移动架213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板空挡;进料升降板214通过导杆设置进料移动架213上,且进料升降板214位于升降板空挡内;一个进料夹紧气缸215设置在进料移动架213的底部;另一个进料夹紧气缸215设置在进料升降板214的底面,两个进料夹紧气缸215的移动部通过气缸连接块2151连接,通过两个进料夹紧气缸207相互配合带动进料升降板214进行升降,便于进一步提升升降效果以及进行更好的支撑。
外壳抓取组件22包括抓取龙门架221、抓取电缸222、抓取连接板223、抓取气缸224、抓取夹紧气缸225、衔接支架226、衔接旋转气缸227;抓取龙门架221设置在外壳进料底板20的后部;抓取电缸222横向设置在抓取龙门架221的顶部前侧;抓取气缸224通过抓取连接板223与抓取电缸222的移动部连接,通过抓取电缸222带动抓取气缸224进行水平移动。抓取夹紧气缸225通过抓取气缸连接板2251与抓取气缸224的后面连接,通过抓取气缸224带动抓取夹紧气缸225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便于抓取夹紧气缸225精准快捷的进行抓取。衔接旋转气缸227通过衔接支架226设置在外壳进料底板20中部左侧,衔接旋转气缸227上连接有旋转板2271;旋转板227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壳载具2272,外壳载具2272与外壳物料相匹配,通过抓取夹紧气缸225将外壳物料放置在外壳载具2272上,通过衔接旋转气缸227将右侧的外壳物料旋转至左侧,便于后续进行加工,同时便于下一个外壳物料放入,提升进料效率。
工作时,通过将外壳物料盒放置在进料移动架213上的四个角的外壳物料盒限位柱内,并通过外壳物料盒限位柱进行限位;通过进料电缸211带动进料移动架213上的外壳物料盒移动至抓取夹紧气缸225下方,通过抓取气缸224带动抓取夹紧气缸225下降并将外壳物料抓取住,通过将外壳物料上升,并通过抓取电缸222将外壳物料移动至旋转板2271中的外壳载具2272上,通过衔接旋转气缸227带动旋转板2271旋转180°,使外壳物料便于被加热装置3抓取。通过相同的方式将外壳物料盒上的外壳物料一个一个输送完后,将外壳物料盒移动至L型夹紧板208之间,通过两个进料升降气缸215带动L型夹紧板208将外壳物料盒顶起,通过两个进料夹紧气缸207将空的外壳物料盒底部夹紧并固定在上方,从而使进料移动架213去迎接下一盘外壳物料盒。
该外壳进料装置2通过外壳移动组件21上的进料电缸211便于带动进料移动架213来回移动,通过外壳抓取组件22上的抓取气缸224便于进行稳定抓取,同时通过衔接旋转气缸227进一步提升进料效率,通过进料夹紧气缸207便于将空的外壳物料盒取下固定,提升进料的换料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组件31和加热输送组件32;加热组件31包括加热支架311、加热板312和加热载板313;加热支架311设置在机架1上,加热板312设置在加热支架311上,通过加热板312对外壳物料进行加热。加热板312上设置有规则矩阵排列的散热孔3121,通过散热孔3121便于更好的进行散热,提升散热效果。加热载板313设置在加热板312上,加热载板313上设置有规则矩阵排列的外壳限位孔3131,通过多个外壳限位孔3131便于将多个外壳物料进行限位,同时便于多个外壳物料进行同时加热,提升加热效率。
加热输送组件32包括输送横向支架321、加热水平电缸322、输送纵向支架323、加热纵向电缸324、电缸连接板325;输送横向支架321设置机架1且位于加热支架311的后部;加热水平电缸322设置在输送横向支架321的前部,输送纵向支架323设置在的加热水平电缸322的移动部上,通过加热水平电缸322带动输送纵向支架323进行水平移动。加热纵向电缸324纵向设置在输送纵向支架323的右部;电缸连接板325设置在加热纵向电缸324的移动部上,通过加热纵向电缸324带动电缸连接板325进行前后移动。电缸连接板325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加热升架气缸326;每个加热升架气缸326上均通过加热气缸连接板327连接有加热夹紧气缸328,通过加热升架气缸326带动加热夹紧气缸328进行升降,并通过加热夹紧气缸328将加热载板313上的外壳物料进行夹取输送。
工作时,通过加热水平电缸322和加热纵向电缸324相配合移动将加热夹紧气缸328移动至旋转板2271的上方,通过加热升架气缸326带动加热夹紧气缸328下降将两个外壳物料进行夹取,并将外壳物料移动至加热载板313的外壳限位孔3131内,通过加热板312对加热载板313内的外壳物料进行加热,将胶水烘干,烘干后,通过加热夹紧气缸328将外壳物料输送至振幅测量装置4上。
该加热装置3便于稳定有效的进行夹取输送,提升夹取输送效率;同时实现大量外壳物料同时进行加热,提升加热效率。
如图1和图4所示,振幅测量装置4包括测量支架41、测量滑轨42、测量移动板43、测量移动板气缸44、测量配合气缸45、测量升降气缸46、探针支架47、探针电缸48、测量抓取组件49;测量支架41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加热装置3的出料端侧;测量移动板43通过测量滑轨42纵向设置在测量支架41上;测量移动板气缸44设置在测量移动板43的一侧,测量移动板气缸44的移动端与测量移动板43的前侧固定连接,通过测量移动板气缸44带动测量移动板43前后移动。测量移动板43的顶面中部设置有旋转柱431;旋转柱431上套设有测量外壳载具432;测量配合气缸45设置在旋转柱431的后部,测量配合气缸45的移动部上连接有测量配合杆451,测量配合杆451与旋转柱431后部和测量外壳载具432后部的相配合,提升测量精度。测量升降气缸46设置在旋转柱431的一侧,且测量升降气缸46的移动部通过测量连接板与测量外壳载具432的底部连接,通过测量升降气缸46带动测量外壳载具432进行升降。探针支架47设置在测量移动板43的左后部;探针电缸48竖直设置在测量移动板43的左部;探针电缸48的移动部上设置有倾斜状的探针481,探针电缸48带动探针481进行移动测量,并通过探针481采用非接触式探针倒置测量电机旋转轴向振动偏幅。
测量抓取组件49用于进行抓取,测量抓取组件49包括测量待料支架491、测量抓取支架492、测量抓取电缸493、测量抓取升降气缸494、测量抓取前后气缸495、测量抓取块496、第一测量夹紧气缸497和第二测量夹紧气缸498;测量待料支架491的设置在测量支架41的进料端部;测量待料支架491上规则排列有多个待料载具4911,通过待料载具4911便于将物料放置等待,提升输送效率以及测量速度。测量抓取支架492设置在测量支架41的前部;测量抓取电缸493横向设置在测量抓取支架492的后部;测量抓取升降气缸494通过第一测量抓取连接板与测量抓取电缸493的移动部连接,通过测量抓取电缸493带动测量抓取升降气缸494进行水平移动。测量抓取前后气缸495通过第二测量抓取连接板与测量抓取升降气缸494的顶部连接,通过测量抓取升降气缸494带动测量抓取前后气缸495进行升降移动。测量抓取块496设置在测量抓取前后气缸495的移动部上,通过测量抓取前后气缸495带动测量抓取块496进行前后移动。第一测量夹紧气缸497和第二测量夹紧气缸498分别设置在测量抓取块496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一测量夹紧气缸497和第二测量夹紧气缸498将电机物料进行抓取输送。
工作时,烘干后的外壳物料由加热夹紧气缸328输送至测量待料支架491上的待料载具4911上,通过测量抓取组件49上的测量抓取电缸493带动测量抓取升降气缸494进行水平移动定位;通过测量抓取升降气缸494带动测量抓取前后气缸495进行升降移动定位,通过测量抓取前后气缸495带动测量抓取块496上的第一测量夹紧气缸497和第二测量夹紧气缸498进行前后移动定位,从而使第二测量夹紧气缸498将待料载具4911上的外壳物料夹取输送至测量外壳载具432上,通过测量升降气缸46带动测量外壳载具432进行高度调节,同时通过测量配合气缸45带动测量配合杆451与旋转柱431后部和测量外壳载具432后部的相配合;最终通过探针电缸48带动探针481采用非接触式探针倒置测量电机旋转轴向振动偏幅。
该振幅测量装置4通过测量待料支架491便于将物料放置等待,提升输送效率以及测量速度;通过测量抓取电缸493、测量抓取升降气缸494和测量抓取前后气缸495相配合便于进行精准抓取输送;通过测量移动板气缸44、测量配合气缸45和测量升降气缸46相配合便于更好的进行精准移动定位;通过探针电缸48带动探针481进行非接触式探针倒置测量电机旋转轴向振动偏幅,提升检测质量以及检测效率。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压入装置5包括端盖进料组件51、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和压入组件54;端盖进料组件51位于压入组件54的后部,且端盖进料组件51用于端盖的进料。端盖进料组件51包括端盖进料支架511、第一端盖滑动板512、第二端盖滑动板513、端盖前后移动气缸514、端盖升降气缸515、端盖升降载物板516、端盖载物架517、搬运电缸518和搬运气缸519;端盖进料支架511设置在压入组件54的底板前部,端盖进料支架511的底板中部设置均有端盖进料通孔5111,端盖进料支架511的顶板中部设置有与端盖进料通孔5111相配合的端盖进料槽5112;通过端盖进料通孔5111和端盖进料槽5112便于使端盖升降载物板516更好的进行前后滑动输送。第一端盖滑动板512和第二端盖滑动板513分别设置在端盖进料支架511顶面的左右两部,且第一端盖滑动板512和第二端盖滑动板513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端盖载物盘的载物盘底座5131,载物盘上设有十乘十的阵列载物孔;通过载物盘底座5131便于使端盖载物盘固定限位,同时便于更稳定的输送。端盖前后移动气缸514通过端盖连接板设置在端盖进料支架511的底面;端盖升降气缸515通过端盖升降连接板设置在端盖前后移动气缸514上,且端盖升降气缸515位于端盖进料通孔5111内,通过端盖前后移动气缸514带动端盖升降气缸515进行前后移动。端盖升降气缸515通过端盖载物连接板且闯过端盖进料槽5112与端盖升降载物板516连接,且通过端盖升降气缸515带动端盖升降载物板516进行升降移动。端盖升降载物板516截面呈倒T字形,通过倒T字形便于更好的与端盖载物架517相配合。端盖升降载物板516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圆弧凹槽5161,通过多个圆弧凹槽5161将物料一个一个输送,便于有序的进料。端盖载物架517设置在端盖进料支架511的顶面中部;端盖载物架517的中部设置有跑道型通孔5171,且端盖载物架517的前端未封闭,端盖升降载物板516的中部位于跑道型通孔5171内。通过跑道型通孔5171便于更好的与端盖升降载物板516相配合,实现逐个输送。端盖载物架517的前端与压入载物底座5421的后端相衔接,便于更好的进行输送端盖。位于跑道型通孔5171的两侧均设置有规则排列的弧形配合凹槽5172,弧形配合凹槽5172与圆弧凹槽5161相衔接形成圆形凹槽,便于更好的与端盖相匹配。搬运电缸518通过搬运连接板5182横向设置在压入支架541的顶板后部;搬运电缸518的移动部连接有搬运升降气缸5181连接,通过搬运电缸518带动搬运升降气缸5181进行水平移动调节。搬运气缸519通过搬运气缸连接板与搬运升降气缸5181的移动部连接,通过搬运升降气缸5181带动搬运气缸519进行升降移动。搬运气缸519的底部设置有搬运吸盘5191,通过搬运吸盘5191将物料进行吸取搬运。搬运吸盘5191上规则排列设置有五个搬运工位5192,通过五个搬运工位5192一次性进行五个同时搬运,提升搬运效率。
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和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分别位于压入支架541的右左两侧,且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和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分别用于电机外壳的进料和出料。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和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便于更好的进行进料以及出料。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包括压入输送架531、水平输送气缸532、升降输送气缸533、压入输送板534、压入输送配合架535;压入输送架531设置在压入支架541的底板左部;水平输送气缸532设置在压入输送架531的竖板前部;水平输送气缸532通过压入输送连接板与升降输送气缸533连接,通过水平输送气缸532带动升降输送气缸533进行升降移动。压入输送板534与升降输送气缸533的移动部固定连接,通过升降输送气缸533带动压入输送板534进行升降调节;压入输送板534的中部设置有直线型的压入输送槽5341,通过压入输送槽5341便于外壳物料的输送。压入输送槽534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圆弧形输送槽5342,通过圆弧形输送槽5342便于更好的将外壳物料进行限位。且每个圆弧形输送槽5342的中心均设置有压入输送通孔5343,通过压入输送通孔5343便于更好的与外壳物料相匹配,从而提升输送的稳定性。压入输送配合架535固定在压入输送架531的底板上,压入输送配合架535的右端呈未封闭状,未封闭状便于更好的输送以及更好的与压入载物底座5421相配合。压入输送配合架535的右端与压入载物底座5421的左端相衔接;压入输送配合架535的中部设置有直线型的输送配合通孔5351,通过输送配合通孔5351与压入输送板534相配合,输送配合通孔535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弧形配合通孔5352;且弧形配合通孔5352与圆弧形输送槽5342相衔接形成圆形输送凹槽。
压入组件54包括压入支架541、压入底座542、压入推筒543、压杆544、压杆衔接架545、压头546、定位板547、压入定位电缸548、压入定位气缸;压入支架541设置在机架1上,压入底座542设置在压入支架541的底板中部,压入底座542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压入载物底座5421,压入载物底座5421周围设置有三根呈正三角排列的压入限位杆5422,通过压入限位杆5422便于更好的进行限位以及定位。压入推筒543设置在压入支架541的顶板中部;压杆544位于压入推筒543内,压入推筒543用于带动压杆544进行下压。压杆衔接架545连接在压杆544的底部,压杆衔接架545上设置有衔接弹簧5451,通过衔接弹簧5451便于更好的进行挤压和组装。压头546设置在压杆衔接架545的底部中心,且压杆衔接架545上位于压头546外圈设置有与压入限位杆5422相配合的限位配合杆5452,通过限位配合杆5452便于更好的进行定位,同时也防止压头压入过深。定位板547设置在压入支架541的侧部,且位于压入支架541的顶板和底板之间;压入定位电缸548设置在定位板547的左部;压入定位气缸通过压入定位滑轨5491连接在压入定位电缸548的移动部上,通过压入定位电缸548带动压入定位气缸进行千户移动。压入定位气缸的移动部上连接有压入定位板5492;压入定位板5492上设置有U型配合通孔5493,通过U型配合通孔5493便于更好的将外壳物料进行限位,同时确保端盖和外壳进行更好的组装。
工作时,由测量抓取组件49上的第一测量夹紧气缸497将测量外壳载具432上的外壳物料输送至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的压入输送板534的右端圆弧形输送槽5342内,通过水平输送气缸532和升降输送气缸533相配合,将外壳物料抬起移动至下一个压入输送配合架535的输送配合通孔5351,从而使外壳物料一次移动一个工位的持续移动至压入载物底座5421上;通过端盖进料组件51上的搬运电缸518带动搬运升降气缸5181进行水平移动定位;通过搬运升降气缸5181带动搬运气缸519进行升降移动;通过搬运气缸519带动搬运吸盘5191进行前后移动定位;从而使搬运吸盘5191移动至第一端盖滑动板512上方,并下降将端盖载物盘内的端盖五个一并吸起,进而移动至端盖升降载物板516上;通过端盖前后移动气缸514和端盖升降气缸515相配合带动端盖升降载物板516进行升降前后移动;通过端盖升降载物板516与端盖载物架517之间的配合,使端盖逐个向前移动,移动至压入载物底座5421的上方;通过压入定位电缸548和压入定位气缸进行水平和升降移动,从而将端盖和外壳物料进行限位并在同一直线上;通过压入推筒543带动压杆544底部压杆衔接架545上的压头546将端盖压至外壳物料上,压紧组装完后通过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与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以相同方式进行输送出料。
该压入装置5通过端盖进料组件51便于端盖同时多个进行输送,并使端盖逐个稳定的进料,提升进料稳定性以及进料效率;通过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和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便于外壳物料逐个有序的输送,提升外壳物料输送的稳定性以及输送效率;通过压入组件54便于将端盖和外壳物料进行定位,保证端盖和外壳物料组装的精确度。
如图1和图7所示,检测装置6包括检测支架61、检测平台62、电机载具63、检测抓取组件、第一检测仪65、第二检测仪66;检测支架61设置在机架1上,检测平台62设置在检测支架61的前部,电机载具63设置在检测平台62的顶部上,通过电机载具63便于稳定的将组装好的电机进行限位固定。检测平台62的左侧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机载具63上电机的检测器631,通过检测器631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以及检测效率。第一检测仪65通过第一检测杆651固定在检测支架61的立柱上,第一检测仪65位于电机载具63的正上方;第二检测仪66通过第二检测杆661倾斜固定在检测支架61的立柱上,且第二检测仪66位于电机载具63左上方,通过第一检测仪65和第二检测仪66进行视觉检测,进一步确保检测质量以及检测精度。检测抓取组件用于将压入装置5上的电机物料抓取至电机载具63上,检测抓取组件包括检测抓取支架641、检测抓取纵向气缸642、检测抓取升降气缸643和检测夹紧气缸644;检测抓取支架641设置在检测支架61上;检测抓取纵向气缸642设置在检测抓取支架641的左部;检测抓取升降气缸643通过第一检测连接板设置在检测抓取纵向气缸642的移动部上,通过检测抓取纵向气缸642带动检测抓取升降气缸643进行前后移动。检测夹紧气缸644通过第二检测连接板设置在检测抓取升降气缸643的移动部上,且检测夹紧气缸644与电机载具63处于同一条纵向直线上,通过检测抓取升降气缸643带动检测夹紧气缸644进行升降移动。
工作时,通过检测抓取纵向气缸642带动检测抓取升降气缸643进行前后移动,通过检测抓取升降气缸643带动检测夹紧气缸644进行升降移动,并通过检测夹紧气缸644将压入装置5上的电机物料抓取至电机载具63上,通过第一检测仪65、第二检测仪66以及检测器631相配合进行检测,检测后完成后取出。
该检测装置6便于进行检测后的质量检测,进一步提升整体的装配质量。
该设备通过外壳进料装置2上的外壳移动组件21中的进料电缸211便于带动进料移动架213来回移动,通过外壳抓取组件22上的抓取气缸224便于进行稳定抓取,同时通过衔接旋转气缸227进一步提升进料效率,通过进料夹紧气缸207便于将空的外壳物料盒取下固定,提升进料的换料效率;通过加热装置3便于稳定有效的进行夹取输送,提升夹取输送效率;同时实现大量外壳物料同时进行加热,提升加热效率。通过振幅测量装置4上的测量待料支架491便于将物料放置等待,提升输送效率以及测量速度;通过测量抓取电缸493、测量抓取升降气缸494和测量抓取前后气缸495相配合便于进行精准抓取输送;通过测量移动板气缸44、测量配合气缸45和测量升降气缸46相配合便于更好的进行精准移动定位;通过探针电缸48带动探针481进行非接触式探针倒置测量电机旋转轴向振动偏幅,提升检测质量以及检测效率。通过压入装置5上的端盖进料组件51便于端盖同时多个进行输送,并使端盖逐个稳定的进料,提升进料稳定性以及进料效率;通过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和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便于外壳物料逐个有序的输送,提升外壳物料输送的稳定性以及输送效率;通过压入组件54便于将端盖和外壳物料进行定位,保证端盖和外壳物料组装的精确度。通过检测装置6便于进行检测后的质量检测,进一步提升整体的装配质量。
一种微型电机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
(一)外壳进料:通过外壳进料装置2中的外壳移动组件21将外壳物料移动至外壳抓取组件22下方,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外壳抓取组件22将外壳物料抓取至加热装置3上;
(二)加热烘干: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加热装置3中的加热输送组件32将外壳物料输送至加热组件31进行胶水加热烘干;
(三)振幅测量,通过振幅测量装置4中的测量抓取组件49与加热输送组件32相配合,将外壳物料输送至测量外壳载具432上,并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探针481对外壳物料进行振幅测量;
(四)端盖组装:通过压入装置5中的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将外壳物料输送至压入组件54上,同时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端盖进料组件51将端盖输送至外壳物料的上方,通过压入组件54将端盖和外壳物料进行压入组装;
(五)成品检测: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与检测装置6上的检测抓取组件相配合将成品输送至检测装置6的检测处上进行检测,检测后下料。
综上所述,本专利的技术效果是代替人工进行自动装配,实现外壳自动进料、自动加热烘干胶水、自动测量轴向振幅,端盖自动进料并与外壳组装以及自动检测溢胶的动作。
以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列,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微型电机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通过以下步骤:
外壳进料:通过外壳进料装置(2)中的外壳移动组件(21)将外壳物料移动至外壳抓取组件(22)下方,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外壳抓取组件(22)将外壳物料抓取至加热装置(3)上;
加热烘干: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加热装置(3)中的加热输送组件(32)将外壳物料输送至加热组件(31)进行胶水加热烘干;
振幅测量,通过振幅测量装置(4)中的测量抓取组件(49)与加热输送组件(32)相配合,将外壳物料输送至测量外壳载具(432)上,并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探针(481)对外壳物料进行振幅测量;
端盖组装:通过压入装置(5)中的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将外壳物料输送至压入组件(54)上,同时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端盖进料组件(51)将端盖输送至外壳物料的上方,通过压入组件(54)将端盖和外壳物料进行压入组装;
成品检测:通过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使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与检测装置(6)上的检测抓取组件相配合将成品输送至检测装置(6)的检测处上进行检测,检测后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进料装置(2)通过将外壳物料盒放置在进料移动架(213)上的四个角的外壳物料盒限位柱内,并通过外壳物料盒限位柱进行限位;通过进料电缸(211)带动进料移动架(213)上的外壳物料盒移动至抓取夹紧气缸(225)下方,通过抓取气缸(224)带动抓取夹紧气缸(225)下降并将外壳物料抓取住,通过将外壳物料上升,并通过抓取电缸(222)将外壳物料移动至旋转板(2271)中的外壳载具(2272)上,通过衔接旋转气缸(227)带动旋转板(2271)旋转180°,使外壳物料便于被加热装置(3)抓取;通过相同的方式将外壳物料盒上的外壳物料一个一个输送完后,将外壳物料盒移动至L型夹紧板(208)之间,通过两个进料升降气缸(215)带动L型夹紧板(208)将外壳物料盒顶起,通过两个进料夹紧气缸(207)将空的外壳物料盒底部夹紧并固定在上方,从而使进料移动架(213)去迎接下一盘外壳物料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幅测量装置(4)通过测量抓取组件(49)上的测量抓取电缸(493)带动测量抓取升降气缸(494)进行水平移动定位;通过测量抓取升降气缸(494)带动测量抓取前后气缸(495)进行升降移动定位,通过测量抓取前后气缸(495)带动测量抓取块(496)上的第一测量夹紧气缸(497)和第二测量夹紧气缸(498)进行前后移动定位,从而使第二测量夹紧气缸(498)将待料载具(4911)上的外壳物料夹取输送至测量外壳载具(432)上,通过测量升降气缸(46)带动测量外壳载具(432)进行高度调节,同时通过测量配合气缸(45)带动测量配合杆(451)与旋转柱(431)后部和测量外壳载具(432)后部的相配合;最终通过探针电缸(48)带动探针(481)进行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入装置(5)通过水平输送气缸(532)和升降输送气缸(533)相配合,将外壳物料抬起移动至下一个压入输送配合架(535)的输送配合通孔(5351),从而使外壳物料一次移动一个工位的持续移动至压入载物底座(5421)上;通过端盖进料组件(51)上的搬运电缸(518)带动搬运升降气缸(5181)进行水平移动定位;通过搬运升降气缸(5181)带动搬运前后气缸(519)进行升降移动;通过搬运前后气缸(519)带动搬运吸盘(5191)进行前后移动定位;从而使搬运吸盘(5191)移动至第一端盖滑动板(512)上方,并下降将端盖载物盘内的端盖五个一并吸起,进而移动至端盖升降载物板(516)上;通过端盖前后移动气缸(514)和端盖升降气缸(515)相配合带动端盖升降载物板(516)进行升降前后移动;通过端盖升降载物板(516)与端盖载物架(517)之间的配合,使端盖逐个向前移动,移动至压入载物底座(5421)的上方;通过压入定位电缸(548)和压入定位气缸进行水平和升降移动,从而将端盖和外壳物料进行限位并在同一直线上;通过压入推筒(543)带动压杆(544)底部压杆衔接架(545)上的压头(546)将端盖压至外壳物料上,压紧组装完后通过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与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以相同方式进行输送出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进料装置(2)包括外壳进料底板(20)、外壳移动组件(21)和外壳抓取组件(22);所述的外壳进料底板(20)设置在机架(1)上,且外壳进料底板(20)的中部设置有外壳移动槽(201);位于外壳移动槽(201)的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壳物料盒部件(202)和第二外壳物料盒部件(203);所述的第一外壳物料盒部件(202)和第二外壳物料盒部件(203)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第一外壳物料盒部件(202)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进料立柱(204);两根进料立柱(204)之间设置有进料横杆(205);所述的进料横杆(205)额中部设置有进料支撑板(206);所述的进料支撑板(206)的顶面设置有进料夹紧气缸(207);所述的进料夹紧气缸(207)的右部设置有L型夹紧板(208);所述的外壳移动组件(21)包括进料电缸(211)、进料滑轨(212)、进料移动架(213)、进料升降板(214)和两个进料升降气缸(215);所述的进料电缸(211)纵向设置在外壳移动槽(201)与第二外壳物料盒部件(203)之间,所述的进料滑轨(212)纵向设置在外壳移动槽(201)与第一外壳物料盒部件(202)之间;所述的进料移动架(213)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与进料滑轨(212)和进料电缸(211)连接,进料移动架(213)与机架(1)之间还设置有进料拖链(2131),且进料电缸(211)带动进料移动架(213)进行前后移动;进料移动架(213)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板空挡;所述的进料升降板(214)通过导杆设置进料移动架(213)上,且进料升降板(214)位于升降板空挡内;所述的一个进料夹紧气缸(215)设置在进料移动架(213)的底部;另一个进料夹紧气缸(215)设置在进料升降板(214)的底面,两个进料夹紧气缸(215)的移动部通过气缸连接块(2151)连接,且两个进料夹紧气缸(207)带动进料升降板(214)进行升降;所述的外壳抓取组件(22)包括抓取龙门架(221)、抓取电缸(222)、抓取连接板(223)、抓取气缸(224)、抓取夹紧气缸(225)、衔接支架(226)、衔接旋转气缸(227);所述的抓取龙门架(221)设置在外壳进料底板(20)的后部;所述的抓取电缸(222)横向设置在抓取龙门架(221)的顶部前侧;所述的抓取气缸(224)通过抓取连接板(223)与抓取电缸(222)的移动部连接;所述的抓取夹紧气缸(225)通过抓取气缸连接板(2251)与抓取气缸(224)的后面连接;所述的衔接旋转气缸(227)通过衔接支架(226)设置在外壳进料底板(20)中部左侧,衔接旋转气缸(227)上连接有旋转板(2271);所述的旋转板(227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壳载具(227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幅测量装置(4)包括测量支架(41)、测量滑轨(42)、测量移动板(43)、测量移动板气缸(44)、测量配合气缸(45)、测量升降气缸(46)、探针支架(47)、探针电缸(48)、测量抓取组件(49);所述的测量支架(41)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加热装置(3)的出料端侧;所述的测量移动板(43)通过测量滑轨(42)纵向设置在测量支架(41)上;所述的测量移动板气缸(44)设置在测量移动板(43)的一侧,测量移动板气缸(44)的移动端与测量移动板(43)的前侧固定连接;测量移动板(43)的顶面中部设置有旋转柱(431);所述的旋转柱(431)上套设有测量外壳载具(432);所述的测量配合气缸(45)设置在旋转柱(431)的后部,且测量配合气缸(45)的移动部上连接有测量配合杆(451);测量配合杆(451)与旋转柱(431)后部和测量外壳载具(432)后部的相配合;所述的测量升降气缸(46)设置在旋转柱(431)的一侧,且测量升降气缸(46)的移动部通过测量连接板与测量外壳载具(432)的底部连接;所述的探针支架(47)设置在测量移动板(43)的左后部;所述的探针电缸(48)竖直设置在测量移动板(43)的左部;探针电缸(48)的移动部上设置有倾斜状的探针(481);所述的测量抓取组件(49)用于进行抓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入装置(5)包括端盖进料组件(51)、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和压入组件(54);所述的压入组件(54)包括压入支架(541)、压入底座(542)、压入推筒(543)、压杆(544)、压杆衔接架(545)、压头(546)、定位板(547)、压入定位电缸(548)、压入定位气缸;所述的压入支架(541)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的压入底座(542)设置在压入支架(541)的底板中部,压入底座(542)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压入载物底座(5421),压入载物底座(5421)周围设置有三根呈正三角排列的压入限位杆(5422);所述的压入推筒(543)设置在压入支架(541)的顶板中部;所述的压杆(544)位于压入推筒(543)内,所述的压杆衔接架(545)连接在压杆(544)的底部,压杆衔接架(545)上设置有衔接弹簧(5451);所述的压头(546)设置在压杆衔接架(545)的底部中心,且压杆衔接架(545)上位于压头(546)外圈设置有与压入限位杆(5422)相配合的限位配合杆(5452);所述的定位板(547)设置在压入支架(541)的侧部,且位于压入支架(541)的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的压入定位电缸(548)设置在定位板(547)的左部;所述的压入定位气缸通过压入定位滑轨(5491)连接在压入定位电缸(548)的移动部上,压入定位气缸的移动部上连接有压入定位板(5492);所述的压入定位板(5492)上设置有U型配合通孔(5493);所述的端盖进料组件(51)位于压入支架(541)的后部,且端盖进料组件(51)用于端盖的进料;所述的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和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分别位于压入支架(541)的右左两侧,且压入进料输送组件(52)和压入出料输送组件(53)分别用于电机外壳的进料和出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机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组件(31)和加热输送组件(32);所述的加热组件(31)包括加热支架(311)、加热板(312)和加热载板(313);所述的加热支架(311)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的加热板(312)设置在加热支架(311)上,加热板(312)上设置有规则矩阵排列的散热孔(3121);所述的加热载板(313)设置在加热板(312)上,加热载板(313)上设置有规则矩阵排列的外壳限位孔(3131);所述的加热输送组件(32)包括输送横向支架(321)、加热水平电缸(322)、输送纵向支架(323)、加热纵向电缸(324)、电缸连接板(325);所述的输送横向支架(321)设置机架(1)且位于加热支架(311)的后部;所述的加热水平电缸(322)设置在输送横向支架(321)的前部,所述的输送纵向支架(323)设置在的加热水平电缸(322)的移动部上;所述的加热纵向电缸(324)纵向设置在输送纵向支架(323)的右部;所述的电缸连接板(325)设置在加热纵向电缸(324)的移动部上,电缸连接板(325)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加热升架气缸(326);所述的每个加热升架气缸(326)上均通过加热气缸连接板(327)连接有加热夹紧气缸(328)。
9.一种微型电机,包括外壳与端盖,其特征在于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如权利要求1所述。
CN201910706571.XA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微型电机及其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 Active CN1104013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6571.XA CN110401320B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微型电机及其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6571.XA CN110401320B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微型电机及其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1320A CN110401320A (zh) 2019-11-01
CN110401320B true CN110401320B (zh) 2020-07-28

Family

ID=68327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6571.XA Active CN110401320B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微型电机及其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13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5230B (zh) * 2020-09-30 2021-12-24 台州市金维达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组装机
CN112355594B (zh) * 2020-10-12 2022-03-11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崩刀检测功能的全自动微电机铁壳封盖机构
CN112404973A (zh) * 2020-10-29 2021-02-26 许昌学院 一种汽车电机外壳内圈自动组装设备
CN112435852A (zh) * 2020-11-11 2021-03-02 安徽富航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电容器的成套加工工艺
CN112793171A (zh) * 2020-12-03 2021-05-14 深圳市蓝丝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马达加热凝胶和内圈压入设备
CN112871728A (zh) * 2020-12-03 2021-06-01 深圳市蓝丝腾科技有限公司 液压马达加热凝胶和内圈组装工艺
CN113523802A (zh) * 2021-08-27 2021-10-22 重庆凯宝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箱盖装配总成以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2338A (ja) * 1993-10-20 1995-05-02 Ishikawajima Syst Technol Kk 自動組立装置
CN103501085B (zh) * 2013-10-22 2015-07-01 重庆市灵龙五金有限公司 手机马达自动总装生产线
CN204741384U (zh) * 2015-05-30 2015-11-04 广东超力微电机有限公司 微电机全自动封装机的外壳输送检测翻正装置
CN205377605U (zh) * 2015-06-16 2016-07-06 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 微型电机定子自动装配装置
CN108788696A (zh) * 2018-08-10 2018-11-13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端盖的自动组装设备
CN109787441B (zh) * 2019-01-31 2021-03-26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端盖对中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1320A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1320B (zh) 一种微型电机及其外壳与端盖的装配方法
CN110429768B (zh) 一种微型电机的生产设备
CN106809647B (zh) 一种视觉定位的料件自动排板设备
CN109835700B (zh) 一种模压自动取料叠炉装置
CN110126445B (zh) 一种丝网印刷生产线
CN211160743U (zh) 分拣机械手及分拣设备
CN111048821A (zh) 电池模组装配成型生产设备
CN110936002A (zh) 电池装配装置
CN112412990B (zh) 一种滚针轴承自动装配流水线
CN211282664U (zh) 激光冲压件检测及码垛一体机
CN210390436U (zh) 一种丝网印刷生产线
CN215236025U (zh) 转塔组件和电感线圈检测包装装置
CN219923762U (zh) 一种电池视觉检测设备
CN212509244U (zh) 一种精密轴承保持架组件压装设备
CN211217570U (zh) 一种活塞检测机
CN110492706B (zh) 一种微型电机端盖组装装置
CN215235950U (zh) 翻转输送组件和电感线圈检测包装装置
CN213969834U (zh) 散热风扇轴承组装设备
CN214188137U (zh) 一种自动化管体注肩设备
CN209466189U (zh) 一种斜面磁铁装载具装置
CN112958468A (zh) 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产品检测输送台
CN118081332A (zh) 一种孵育杯与杯架的装配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218829522U (zh) 一种电机碳刷与金属支架的组装装置
CN112571719B (zh) 一种自动化管体注肩设备
CN220007655U (zh) 一种医疗采样刷自动组装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7

Address after: 317500 Shuguang Road, Wenl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Taizhou

Applicant after: WENLING KAISHIDA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01, Baofeng Building, 345 Xingxing East Road, Wutong Stree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g Jiap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icro motor and an assembly method of its shell and end cov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Pledgee: Zhejiang Tyrone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Taizhou Wenling branch

Pledgor: WENLING KAISHIDA MOTOR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3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