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6586A - 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6586A
CN110386586A CN201910760760.5A CN201910760760A CN110386586A CN 110386586 A CN110386586 A CN 110386586A CN 201910760760 A CN201910760760 A CN 201910760760A CN 110386586 A CN110386586 A CN 110386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signal processor
digital signal
package structure
general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07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煜寒
傅礼鹏
杜浩铭
刘林涛
龚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Technology Group Chongqing Acoustic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Technology Group Chongqing Acoustic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Technology Group Chongqing Acoustic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Technology Group Chongqing Acoustic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607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65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6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65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7/00Microstructural systems; Auxiliary parts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B7/0032Packages or encaps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1MICROSTRUCTURAL TECHNOLOGY
    • B81B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e.g. MICROMECHANICAL DEVICES
    • B81B7/00Microstructural systems; Auxiliary parts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 B81B7/02Microstructural systems; Auxiliary parts of microstructural devices or systems containing distinct electrical or optical devices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for their function, e.g.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oto Coupler, Interrupter, Optical-To-Optical Conversion Devices (AREA)
  • Light Receiv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属于微电子领域。该结构包括一体化管壳、CAN总线收发器、光电耦合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SRAM和EEPROM;一体化管壳用于封装连接其余模块;所述CAN总线收发器提供信号的差分发送和接收能力;光电耦合模块介于CAN总线收发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之间,用于隔离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器为系统提供控制、处理和部分接口;SRAM通过接口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相连,提供高速数据缓存;EEPROM通过接口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相连,用于存储设置数据。本发明通用性强、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外设接口丰富,可广泛应用于替换现有设备中的CAN总线控制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微系统是融合微电子、光电子、MEMS、架构、算法五大基础要素,将传感、通信、处理、执行、微能源五大功能单元集成在一起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微装置。系统级封装结构是一种将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电子元件集成在一个封装内,用于实现一个基本完整功能的模块。
目前虽然已有大量的系统级封装结构,但仅能实现某一种特定功能的,不能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具有控制处理功能的系统,常见的是通过将各种功能的芯片焊接在载板上,其体积大、高功耗,不满足当下电子设备的集成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模块化、高集成度、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的微系统,应用于CAN总线处理系统中,以满足新一代电子设备对模块化、高集成度、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能够满足新一代电子设备对模块化、高集成度、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的需求,在机载、弹载、高可靠的工业控制场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包括一体化管壳(1)和微处理系统;所述微处理系统包括CAN总线收发器(2)、光电耦合模块(3)、数字信号处理器(4)、SRAM(5)和EEPROM(6);
所述一体化管壳(1)用于封装并连接微处理系统;所述CAN总线收发器(2)通过光电耦合模块(3)与数字信号处理器(4)连接,提供信号的差分发送和接收能力;所述光电耦合模块(3)用于系统中隔离信号;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4)为微处理系统提供控制、处理功能和部分接口;所述SRAM(5)通过接口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相连,提供高速数据缓存;所述EEPROM(6)通过接口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相连,用于存储设置数据。
进一步,所述一体化管壳(1)采用挖腔方式,为微处理系统提供多通路的光电耦合空间。
进一步,所述微处理系统中各模块的互连方式是采用多层陶瓷布线的方式,为系统提供高密度的电连接走线。
进一步,所述光电耦合模块(3)采用多通道阵列挖腔方式,相邻腔体之间共用腔壁,典型通道数量≥4。
进一步,所述CAN总线收发器(2)、数字信号处理器(4)、SRAM(5)和EEPROM(6)等微电子芯片采用导电胶粘接和键合技术连接在一体化管壳(1)上,典型方式是采用键合技术连接在一体化管壳(1)的表层键合点上。
进一步,所述一体化管壳(1)采用HTCC工艺制作,主要由三种材料组成,分别为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和导体材料;其中陶瓷材料用于一体化管壳的主体结构;金属材料用于加工一体化管壳的零件部分,包括引线、封口环、盖板和热沉等;导体材料用于一体化管壳的内部布线和填充互连孔,用于电互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封装结构具有通用性强、集成度高、体积小的特点,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和信号处理能力。本发明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系统的小型化设计、低功耗设计、高可靠性设计,此外本发明也是工业控制和检测系统的理想选择,可广泛应用于替换现有设备中的CAN总线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微系统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微处理系统电路框图;
图3为一体化管壳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侧视图;
图5为一体化管壳仰视图;
附图标记:1-一体化管壳,2-CAN总线收发器,3-光电耦合模块,4-数字信号处理器,5-SRAM,6-EEPROM,7-腔体,8-封口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5,本实施提供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包括一体化管壳1和微处理系统;所述微处理系统包括CAN总线收发器2、光电耦合模块3、数字信号处理器4、SRAM 5和EEPROM 6;
一体化管壳1为整个微系统的物理结构承载体和电高密度互联体,是一体化CQFP陶瓷管壳,采用金属盖板平行焊封在陶瓷管壳上,采用CQFP形式引出引脚。其内部采用挖腔方式,为微处理系统提供多通路的光电耦合空间。正面腔体放置CAN总线收发器2、数字信号处理器4、SRAM 5和EEPROM 6。
其结构如图3~5所示,尺寸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体尺寸为:腔体7为正方形环,边长L=W=23.5±0.24mm,高度h7=2.6±0.26mm;封口环8为正方形环,内边长L3=23.9±0.15mm,外边长L4=25.9±0.15mm,高度h5=0.3mm;陶瓷体为正方形,边长L5=27±0.27mm,高度为h8=2.9±0.3mm;外围引脚中心间距L10=1.27±0.1mm,引脚宽度L9=0.4±0.05mm,投影长度≤7mm,整体高度(包括打弯)h3=0.6±0.1mm,引脚厚度h4=0.2±0.0.05mm,总引脚数量为76。一体化管壳对立面的引脚打弯末端间距L8=28.8±0.4mm。
一体化管壳1采用HTCC工艺制作,主要由三种材料组成,分别为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和导体材料;其中陶瓷材料用于一体化管壳的主体结构;金属材料用于加工一体化管壳的零件部分,包括引线、封口环、盖板和热沉等;导体材料用于一体化管壳的内部布线和填充互连孔,用于电互连。引线电阻小于等于7欧姆;相邻且无互连关系的引线间绝缘电阻≥1×1010Ω,DC 500V。引线宽度、引线厚度、引线支撑高度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引线框架形状及大小也根据需求配套定制。
CAN总线收发器2包括两颗CAN PHY芯片,采用键合技术连接在一体化管壳的表层键合点上,为整个微处理系统提供2通路的CAN总线收发物理接口。EEPROM 6为整个微系统提供设置数据存储,其容量大小包括但不限于256K Bytes。
光电耦合模块包括四个光电耦合通道,每个通道包括LED芯片和PDIC芯片,为整个系统提供四路的光电隔离。光电耦合模块采用多通道阵列挖腔方式键合在一体化管壳边角,相邻腔体之间共用腔壁。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放置整个光电耦合模块的腔室宽度W1=5.2±0.15mm,光耦合通道长W2=4±0.15mm,宽L1=1.7±0.15mm,高h2=0.9±0.08mm,光耦合通道距剩余高度h1=0.7mm,提供光耦合上盖板安装空间。光耦合通道之间的间距L6=0.5mm,外侧壁厚L7=0.7mm。
数字信号处理器4为整个系统提供处理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国产28335DSP裸芯片。
SRAM 5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缓存,其容量大小包括但不限于2M Bytes。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装结构包括一体化管壳(1)和微处理系统;所述微处理系统包括CAN总线收发器(2)、光电耦合模块(3)、数字信号处理器(4)、SRAM(5)和EEPROM(6);
所述一体化管壳(1)用于封装并连接微处理系统;所述CAN总线收发器(2)通过光电耦合模块(3)与数字信号处理器(4)连接,提供信号的差分发送和接收能力;所述光电耦合模块(3)用于系统中隔离信号;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4)为微处理系统提供控制、处理功能和部分接口;所述SRAM(5)通过接口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相连,提供高速数据缓存;所述EEPROM(6)通过接口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相连,用于存储设置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管壳(1)采用挖腔方式,为微处理系统提供多通路的光电耦合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系统中各模块的互连方式是采用多层陶瓷布线的方式,为系统提供高密度的电连接走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模块(3)采用多通道阵列挖腔方式,相邻腔体之间共用腔壁,通道数量≥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总线收发器(2)、数字信号处理器(4)、SRAM(5)和EEPROM(6)采用导电胶粘接和键合技术连接在一体化管壳(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管壳(1)采用HTCC工艺制作,由三种材料组成,分别为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和导体材料;其中陶瓷材料用于一体化管壳的主体结构;金属材料用于加工一体化管壳的零件部分,包括引线、封口环、盖板和热沉;导体材料用于一体化管壳的内部布线和填充互连孔,用于电互连。
CN201910760760.5A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 Pending CN1103865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0760.5A CN110386586A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0760.5A CN110386586A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6586A true CN110386586A (zh) 2019-10-29

Family

ID=68288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0760.5A Pending CN110386586A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65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4550A (zh) * 2020-12-29 2021-04-20 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电收发处理的微系统封装结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927A (zh) * 1996-10-17 1998-05-0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高性能低成本的多芯片组件封装件
CN101136397A (zh) * 2006-08-31 2008-03-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226222A1 (en) * 2007-03-16 2008-09-18 Jin Tae Kim Opto-electric bus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1263157Y (zh) * 2008-08-20 2009-06-24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嵌入式UART接口转CAN-bus网络模块
CN102368611A (zh) * 2011-10-24 2012-03-0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柔性交流输电装置用板卡
CN104051352A (zh) * 2014-06-13 2014-09-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基于高温共烧陶瓷的毫米波芯片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09786368A (zh) * 2019-01-24 2019-05-2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光电芯片协同封装结构及方法
CN110112105A (zh) * 2019-06-17 2019-08-09 济南市半导体元件实验所 用于封装双mos管且原位替换sop8塑封器件的陶瓷外壳及其制备方法
CN210261103U (zh) * 2019-08-16 2020-04-07 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927A (zh) * 1996-10-17 1998-05-0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高性能低成本的多芯片组件封装件
CN101136397A (zh) * 2006-08-31 2008-03-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226222A1 (en) * 2007-03-16 2008-09-18 Jin Tae Kim Opto-electric bus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1263157Y (zh) * 2008-08-20 2009-06-24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嵌入式UART接口转CAN-bus网络模块
CN102368611A (zh) * 2011-10-24 2012-03-0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柔性交流输电装置用板卡
CN104051352A (zh) * 2014-06-13 2014-09-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基于高温共烧陶瓷的毫米波芯片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09786368A (zh) * 2019-01-24 2019-05-2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光电芯片协同封装结构及方法
CN110112105A (zh) * 2019-06-17 2019-08-09 济南市半导体元件实验所 用于封装双mos管且原位替换sop8塑封器件的陶瓷外壳及其制备方法
CN210261103U (zh) * 2019-08-16 2020-04-07 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4550A (zh) * 2020-12-29 2021-04-20 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电收发处理的微系统封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7176A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及方法
CN104995496A (zh) 压力传感器系统
US20070023608A1 (en) Image sensor chip package
CN104428888A (zh) 电子部件收纳用容器以及电子装置
CN106098638A (zh) 包括流体冷却通道的电子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7324274B (zh) 用于sip三维集成的封装载体
CN112259507B (zh) 一种异质集成的系统级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110386586A (zh) 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
CN107534713A (zh) 摄像装置
CN104016296A (zh) 一种封装结构和该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
US20070120213A1 (en) Wire under dam package and method for packaging image-sensor
CN107005756B (zh) 具有模制成型的间隔件的麦克风封装体
TWI671891B (zh) 影像感測器之小尺寸、重量及封裝
CN210261103U (zh) 一种光电隔离通用片式can总线微系统封装结构
CN108428690A (zh) 一种芯片的封装结构以及封装方法
CN109417673A (zh) 模制成型的互连微机电系统(mems)装置封装体
CN106935561B (zh) 防止导通孔电性断裂的半导体封装构造
CN209150115U (zh) 一种三维立体封装结构
CN102709265B (zh) 半导体光器件表面贴装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CN105390477B (zh) 一种多芯片3d二次封装半导体器件及其封装方法
CN211226328U (zh) 一种用于mems芯片的堆叠封装结构
CN103943598B (zh) 一种通用预封装基板结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109461729A (zh) 一种三维立体封装结构及方法
CN207330353U (zh) 用于sip三维集成的封装载体
CN207517660U (zh) 一种用超声波铜线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