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2291A - 包含枢转物体钩的辅助拉手组装件 - Google Patents

包含枢转物体钩的辅助拉手组装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2291A
CN110382291A CN201880016141.9A CN201880016141A CN110382291A CN 110382291 A CN110382291 A CN 110382291A CN 201880016141 A CN201880016141 A CN 201880016141A CN 110382291 A CN110382291 A CN 110382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user
hand
handle assembl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61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2291B (zh
Inventor
贾斯汀·L·瑞兹奇
沃尔特·贝尔钦三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Original Assignee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382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2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2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2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60N3/02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x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60N3/023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mov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8Disposition of racks, clips, holders, containers or the like for supporting specific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辅助拉手组装件(100)包含可移动地相互耦接的用户把手(102)和物体钩(104)。物体钩(104)和用户把手(102)可经由枢转控制机构而可移动地相互耦接。用户把手(102)和物体钩(104)能够一起移动并能够相对于彼此独立移动。

Description

包含枢转物体钩的辅助拉手组装件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与2017年3月9日申请的题为“Assist Grip Assembly”的第62/469,031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相关并主张其优先权权益,所述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概括地涉及例如用于车辆内的辅助拉手组装件。
背景技术
辅助拉手组装件用于车辆中,以便辅助个人进出驾驶员和/或乘客座椅。例如,辅助拉手组装件可以固定到围绕车辆窗口的框架接近乘客座椅。辅助拉手组装件具有被配置成旋转到打开位置的用户把手。座椅内的乘客可以握持用户把手并将用户把手向下旋转到打开位置。乘客可以利用用户把手以辅助他/她自身进出座椅。
辅助拉手组装件经由一个或更多个固定组装件而固定到框架,所述固定组装件可以包含紧固件。辅助拉手组装件可以包含铰接钩。该钩提供用于悬挂物品(例如,外套、挂钩上的衣物或具有提手的包)的便利位置。钩可以在不同位置之间移动。通常,具有铰接钩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呈现复杂机构,需要许多额外部件,例如,额外弹簧、“C形”夹、特殊造型帽和二级销。并且,这些现有装置的复杂性具有用于容纳钩特征的握柄的专用独立模具。对于至少一种已知辅助拉手组装件来说,允许钩旋转180°而不存在硬止挡(hard stop)。过度旋转可能在车辆中导致未对准。
第7,103,939号美国专利公开一种辅助用户把手的无销式阻尼器组装件。第8,677,569号美国专利公开一种铰接离合器钩系统。
发明内容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辅助拉手组装件,其包含可移动地相互耦接的用户把手和物体钩。物体钩和用户把手可以经由枢转控制机构而可移动地相互耦接。用户把手和物体钩能够一起移动并能够相对于彼此独立移动。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辅助拉手组装件,其包含用户把手以及物体钩,所述物体钩枢转地耦接到用户把手。辅助拉手组装件还包含枢转控制机构,所述枢转控制机构实现依赖性旋转并允许独立性旋转,其中在依赖性旋转中,物体钩和用户把手一起移动,而在独立性旋转中,物体钩和用户把手相对于彼此自由移动。枢转控制机构包含配合轴杆和接纳腔,所述接纳腔中设置有弯曲保持器。弯曲保持器在依赖性旋转期间接合配合轴杆。弯曲保持器释放配合轴杆以允许独立性旋转。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辅助拉手组装件,其包含用户把手和物体钩。辅助拉手组装件还包含枢转控制机构,所述枢转控制机构枢转地耦接用户把手和物体钩。枢转控制机构包含配合轴杆,所述配合轴杆被配置成围绕轴杆轴线旋转。配合轴杆包含第一枢转止挡表面和第二枢转止挡表面。枢转控制机构还包含接纳腔,所述接纳腔被配置成接纳配合轴杆。接纳腔部分地由第一壁表面和第二壁表面限定。物体钩被配置成在第一枢转位置与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旋转。第一壁表面在第一枢转位置中接合第一枢转止挡表面。第二壁表面在第二枢转位置中接合第二枢转止挡表面。枢转控制机构还包含在接纳腔中相互接合的枢转凸起和凹部表面。当所施加的旋转力小于指定阈值时,凹部表面固持枢转凸起。当所施加的旋转力超过指定阈值时,枢转凸起和凹部表面相互远离。在枢转凸起和凹部表面相互远离之后,允许物体钩相对于用户把手独立旋转。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辅助拉手组装件,其包含用户把手,所述用户把手具有握持部以及从握持部延伸的把手支腿。用户把手还包含配合轴杆。配合轴杆包含第一枢转止挡表面和第二枢转止挡表面,并在配合轴杆的远端处具有枢转凸台。配合轴杆与把手支腿一体式地形成。辅助拉手组装件还包含具有接纳腔的物体钩。接纳腔部分地由第一壁表面和第二壁表面限定。接纳腔还部分地由凸台接合表面限定,所述凸台接合表面被设定尺寸和形状以便在配合轴杆插入到接纳腔中时与配合轴杆的枢转凸台形成搭扣配合。配合轴杆和接纳腔形成枢转控制机构,所述枢转控制机构允许配合轴杆在第一枢转位置与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旋转。第一壁表面在第一枢转位置中接合第一枢转止挡表面,并且第二壁表面在第二枢转位置中接合第二枢转止挡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辅助拉手组装件的透视图,该辅助拉手组装件具有用户把手和物体钩,其中用户把手处于闭合位置中并且物体钩处于闭合位置中。
图2是图1的辅助拉手组装件的透视图,其中用户把手处于打开位置中并且物体钩处于闭合位置中。
图3是图1的辅助拉手组装件的透视图,其中用户把手处于闭合位置中并且物体钩处于打开位置中。
图4是图1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在物体钩枢转地耦接到用户把手之前的透视图。
图5是可用于枢转地耦接用户把手和物体钩的配合轴杆的侧视图。
图6是可用于枢转地耦接用户把手和物体钩的配合轴杆的端视图。
图7是可用于枢转地耦接用户把手和物体钩的接纳腔的透视图。
图8是可用于枢转地耦接用户把手和物体钩的接纳腔的平面图。
在详细解释本公开的实施例之前,应理解,本公开的应用不限于以下描述中所阐述或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的构造和布置的细节。本公开能够具有其它实施例,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实践或实施。并且,应理解,本文所使用的用语和术语是出于描述的目的且不应视为限制性的。“包含”和“包括”及其变化的使用意在涵盖之后列出的项目与其等同物以及额外项目与其等同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拉手组装件,所述辅助拉手组装件具有被配置成由个人握持的用户把手以及被配置成固持物体(例如,外套或包)的物体钩。用户把手和物体钩能够作为整体一起旋转或枢转,并且还能够独立于彼此而旋转或枢转。用户把手和物体钩可以通过枢转控制机构而枢转地相互耦接,其中枢转控制机构包含配合轴杆以及限定接纳腔的表面。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消除、最小化或按其它方式减少对某些部件的需要同时将物体钩连接到辅助拉手组装件的用户把手。实施例还可以简化各种部件的组装和/或减少用于组装辅助拉手组装件的持续时间。例如,配合轴杆和接纳腔可以可搭扣地固定到彼此,因此消除额外的部件来将物体钩功能性地联锁到用户把手。在一些实施例中,将配合轴杆插入到接纳腔中的单个运动可以可搭扣地固定物体钩和用户把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枢转控制机构操作以便在用户把手被下拉时,弹簧状塑料保持器挠曲并允许物体钩相对于用户把手旋转。用户把手可以相对于环境保持在固定位置中。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配合轴杆和接纳腔的表面提供防止过度行进的限位止挡(positivestop),否则过度行进可能导致未对准。
对于至少一个实施例,辅助拉手组装件可能需要比已知辅助拉手组装件更少的部件,因此简化组装的过程;可以减少组装时间和部件的库存;可能需要较少的难以与辅助拉手组装件集成的分立元件;可以防止物体钩的过度旋转;和/或可以避免在操作物体钩时未对准;并且可以提供更加直观且符合人体工学的操作。实施例可以提供上文列出的特征中的每一个或提供较少特征。
在下文描述中,物体钩包含接纳腔,并且用户把手包含配合轴杆。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物体钩包含配合轴杆,并且用户把手包含接纳腔。此外,应理解,形成枢转控制机构的不同表面可以具有与附图所示那些不同的位置和/或是相对元件的部分。例如,在替代实施例中,接纳腔可以包含枢转凸台,例如,枢转凸台148(图5),并且配合轴杆可以包含具有接纳枢转凸台的开口的空间,例如,凸台接纳区域181(图7)。因此,除非另有明确陈述(例如,“物体钩[包含或具有]接纳腔”),否则应理解,物体钩可以具有接纳腔或配合轴杆或每一个的不同特征,并且用户把手可以具有配合轴杆或接纳腔或每一个的不同特征。
图1、图2和图3示出辅助拉手组装件100的透视图,辅助拉手组装件100包含用户把手102和物体钩104。用户把手102和物体钩104可旋转地相互耦接。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用户把手102和物体钩104中的每一个都相对于共同轴线(或同一轴线)105可旋转。在图1中,用户把手102处于闭合位置或初始位置中,并且物体钩104处于闭合位置或不可接近的位置中。在闭合位置中,用户把手102相比在打开位置中较不易接近。例如,用户把手102可以抵靠表面(例如,顶板)而定位,并且在处于闭合位置中时较难以握持。在图2中,用户把手102处于打开位置中(例如,远离顶板而定位),以使得用户更能够握持用户把手102。物体钩104处于闭合位置中。在图3中,用户把手102处于闭合位置中,并且物体钩104处于打开位置或工作位置中。因此,物体钩104能够在用户把手102处于闭合位置中时相对于用户把手102移动。虽然未示出,但物体钩104还可以在用户把手102处于打开位置中时能够相对于用户把手102移动。
虽然图1到图3图示用户把手102和物体钩104可围绕同一轴线105旋转,但设想到用户把手102和物体钩104可以相对于不同的彼此偏移的轴线旋转。
用户把手102包含握持部106以及第一和第二把手支腿108、110,所述第一和第二把手支腿108、110耦接到握持部106的相对端。第一和第二把手支腿108、110在大体上横向于握持部的方向上延伸。第一和第二把手支腿108、110相对于支撑表面(未示出)形成偏移,辅助拉手组装件100附接到该支撑表面。更具体来说,第一和第二把手支腿108、110形成手指插入空间115,手指插入空间115由握持部106、第一和第二把手支腿108、110以及辅助拉手组装件100所附接到的支撑表面(未示出)限定。支撑表面可以例如是机动车中的壁或顶板。
握持部106被设定尺寸和形状成由个人的手握持。例如,握持部106具有可以接纳个人的手指的长度以及允许手指至少部分围绕握持部106弯曲的直径。
辅助拉手组装件100还可以包含第一和第二耦接铰链114、116,所述第一和第二耦接铰链114、116分别将第一和第二把手支腿108、110固定到支撑表面(未示出)。如图2所示,第一和第二耦接铰链114、116中的每一个都包含铰链底座118和附接构件120。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附接构件120是相对于铰链底座118固定在固定位置中的框架122。框架122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弹簧夹124,所述弹簧夹124被配置成与固定到支撑表面的另一元件(未示出)接合。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附接构件120可以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凸耳(tab)、闩锁或其它紧固件元件。
图4是辅助拉手组装件100的透视图,其中物体钩104平衡以便与用户把手102的配合轴杆140接合。如图所示,铰链底座118定位在铰链腔134内并包含铰链延伸部136、138。铰链延伸部136、138在铰链腔134内可旋转地耦接到第二把手支腿110。虽然图4仅示出铰链底座118耦接到第二把手支腿110,但第一把手支腿108(图1)可以按类似或相同方式耦接到对应铰链底座118。
物体钩104包含钩底座130以及指状物132,该指状物耦接到钩底座130并远离钩底座130延伸。指状物132被设定形状成限定元件接纳空间135,所述元件接纳空间135经由指状物132的侧开口137来接近。指状物132被设计成以便物体(未示出)的纵向元件例如外套挂钩或包把手可以定位在元件接纳空间135内。当指状物132相对于重力适当地取向时,指状物132夹持纵向元件,因此固持该物体。
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配合轴杆140是与用户把手102的其它特征集成的塑形特征。配合轴杆可以与用户把手102一体式地形成。例如,用户把手102可以包含单件,该单件被塑形成形成用户把手102的配合轴杆140和其它特征。例如,第一和第二把手支腿108、110、握持部106和配合轴杆1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由共同材料(同一材料)形成的单件。在其它实施例中,用户把手102可以包含相互固定的分立元件。配合轴杆140可以是分立元件中的一个。
图5是配合轴杆140的侧视图,并且图6是配合轴杆140的端视图。配合轴杆140被设定尺寸和形状成插入到物体钩104(图1)的接纳腔180(图7)中。更具体来说,限定配合轴杆140的形状或轮廓的表面配置成与限定接纳腔180的表面相关联,以使得物体钩104可以如本文所述发挥功能。
如图5和图6所示,配合轴杆140从基底表面142突出。配合轴杆140被配置成围绕轴杆轴线145旋转,所述轴杆轴线145可以与共同轴线105(图1)重合或可以不与其重合。配合轴杆140具有远端144,所述远端144相对于基底表面142定位在高度146(图5)处。配合轴杆140包含枢转凸台148,所述枢转凸台148包含配合轴杆140的远端144。枢转凸台148被塑形成包含圆周形隆起150。
参照图5,配合轴杆140包含平台部152和主部154。枢转凸台148沿着轴杆轴线145从主部154延伸。平台部152和主部154占高度146的大部分。例如,平台部152和主部154的合并长度可以是枢转凸台148的长度的至少三倍(3X)。长度是沿着轴杆轴线145测量。主部154具有比平台部152的长度大的长度。也如图5所示,边缘间隙149形成在隆起150与主部154的顶表面151之间。
如图5和图6所示,主部154包含枢转凸起156和枢转凸起158。枢转凸起156、158可以在平行于轴杆轴线145的方向上沿着主部154纵向延伸。枢转凸起156、158是细长的,并且平行于轴杆轴线145纵向延伸。枢转凸起156、158中的至少一个可被设计成阻碍但不阻止配合轴杆140围绕轴杆轴线145的旋转。例如,枢转凸起156、158中的每一个都表示主部154的弯曲轮廓的显著或急剧改变。更具体来说,枢转凸起156、158远离轴杆轴线145延伸得比周围区域远。
枢转凸起156、158可以具有不同长度。例如,枢转凸起158的长度可以比枢转凸起156的长度短。枢转凸起156可以延伸完全穿过主部154并且终止在枢转凸台148处。
配合轴杆140还可以包含轴向止挡表面160、枢转止挡表面162和枢转止挡表面164。轴向止挡表面160面向沿着轴杆轴线145远离基底表面142的方向。枢转止挡表面162和枢转止挡表面164面向相应侧向方向。任选地,轴向止挡表面160、枢转止挡表面162和枢转止挡表面164是壁部166的表面。例如,枢转止挡表面162和枢转止挡表面164可以是壁部166的相对侧表面并且面向相反方向。轴向止挡表面160可以是壁部166的顶表面或边缘。虽然图5和图6示出壁部166包含轴向止挡表面160、枢转止挡表面162和枢转止挡表面164,但设想到轴向止挡表面160、枢转止挡表面162和/或枢转止挡表面164可以位于不同特征上。
类似地,配合轴杆140可以包含轴向止挡表面170、枢转止挡表面172和枢转止挡表面174。轴向止挡表面170面向沿着轴杆轴线145远离基底表面142的方向。枢转止挡表面172和枢转止挡表面174面向相应侧向方向。任选地,轴向止挡表面170、枢转止挡表面172和枢转止挡表面174是壁部176的表面。例如,枢转止挡表面172和枢转止挡表面174可以是壁部176的相对侧表面并且面向相反方向。轴向止挡表面170可以是壁部176的顶表面或边缘。虽然图5和图6示出壁部176包含轴向止挡表面170、枢转止挡表面172和枢转止挡表面174,但设想到轴向止挡表面170、枢转止挡表面172和/或枢转止挡表面174可以位于不同特征上。
图7是接纳腔180的透视图,并且图8是接纳腔180的平面图。接纳腔180从物体钩104的外表面179延伸到物体钩104中某深度处。外表面179可以被配置成沿着用户把手102(图1)的对应表面(例如,第二把手支腿110(图2)的表面)旁边滑动。接纳腔180被配置成接纳配合轴杆140(图4)。接纳腔180由与配合轴杆140的对应表面界面连接的不同表面限定。
接纳腔180包含不同子区域或空间。例如,接纳腔180包含凸台接纳区域181、操作区域182和外部区域183。凸台接纳区域181由凸台接合表面184限定。更具体来说,凸台接合表面184被塑形成将开口185包含到凸台接纳区域181。开口185设定尺寸成与枢转凸台148(图5)相关联,以便枢转凸台148可以与凸台接合表面184形成搭扣配合或过盈配合。
操作区域182可以被配置成接纳主部154(图5)。限定接纳腔180的表面可以与配合轴杆140的表面配合以将配合轴杆140固定到物体钩104。例如,配合轴杆140可以通过将轴杆轴线145(图5)与凸台接纳区域181对准而平衡以便插入到接纳腔180中。在插入期间,枢转凸台148(图5)与限定开口185的边缘199接合。枢转凸台148可以在沿着轴杆轴线145的方向上所施加的轴向力超过阈值量之后搭扣到适当位置中。轴向止挡表面160(图5)接合阻挡表面188,并且轴向止挡表面170(图5)接合阻挡表面195。阻挡表面188、195提供指示配合轴杆140完全与接纳腔180配合的限位止挡。
限定操作区域182的表面与配合轴杆140的表面配合以控制配合轴杆140的移动。这些表面共同地形成辅助拉手组装件100(图1)的枢转控制机构。例如,接纳腔180部分地由第一壁表面186和第二壁表面187限定。第一壁表面186面向侧向方向,并且被配置成接合第一枢转止挡表面162(图5)。第二壁表面187面向侧向方向,并且被配置成接合第二枢转止挡表面164(图6)。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弓形空间189在第一和第二壁表面186、187之间延伸,壁部166(图5)被配置成移动穿过该弓形空间189。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壁表面186、187以及阻挡表面188可以在接纳腔180内具有不同位置。
也如图7和图8所示,弯曲保持器190定位在接纳腔180内。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弯曲保持器190是波形壁,其具有沿着轴杆轴线145(图5)测量的高度。弯曲保持器190可以是相对于限定接纳腔的表面(例如,第一壁表面186、第二壁表面187、阻挡表面188、195)或限定开口185的边缘可移动的。如图7和图8中的虚线箭头所指示,弯曲保持器190可以远离配合轴杆140在径向方向上偏转。
弯曲保持器190具有凹部表面191。凹部表面191被设定尺寸和形状以使枢转凸起156(图5)设置在其中。例如,枢转凸起156可以嵌套在由凹部表面191限定的凹部内,凹部表面191的形状与枢转凸起156的形状互补。任选地,凹部表面191是细长的,并且平行于轴杆轴线145纵向延伸。弯曲保持器190具有平行于轴杆轴线145延伸的纵向边缘193。纵向边缘193可以表示弯曲保持器190的表面,其在枢转凸起156远离弯曲保持器190并朝向第二枢转位置移动时最后接合枢转凸起156。纵向边缘193还可以表示弯曲保持器190的表面,该表面在枢转凸起156返回到第一枢转位置时最先接合枢转凸起156。
弯曲保持器190还包含基底边缘197和远端或顶部壁边缘198。纵向边缘193在基底边缘197与远端壁边缘198之间延伸。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基底边缘197和远端壁边缘198中的每一个部分地围绕轴杆轴线145延伸或弯曲。任选地,基底边缘197可以耦接到接纳腔180的内部基底表面192,以使得弯曲保持器190从内部基底表面192突出。或者,基底边缘197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内部基底表面192间隔开,以使得间隙存在于基底边缘197与内部基底表面192之间。在这些实施例中,弯曲保持器190可以较自由地移动或挠曲。
虽然弯曲保持器190可以稍显刚性,但弯曲保持器190可以允许进行一些弯曲和/或偏转,以允许枢转凸起156远离弯曲保持器190。当所施加的旋转力超过指定阈值时,弯曲保持器190让行于枢转凸起156。因此,弯曲保持器190和配合轴杆140(包含枢转凸起156)可以被配置成以便在所施加的旋转力超过指定量时,物体钩104相对于配合轴杆140独立旋转。例如,用户可以将旋转力施加到物体钩104。虽然施加了旋转力,但用户把手102可以由用户固持在固定位置中,或可以由阻挡移动的其它力固持。当所施加的旋转力超过指定阈值或设计阈值时,允许物体钩104独立旋转。
物体钩104被配置成在第一枢转位置与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旋转。在第一枢转位置中,物体钩104被配置成与用户把手102一起旋转,以使得物体钩104和用户把手102相对于彼此具有基本上固定的位置。当用户把手102枢转或旋转时,物体钩104也枢转或旋转。此旋转可以被称为依赖性旋转,这是因为物体钩104的移动通过用户把手102的移动来控制。在依赖性旋转期间,例如,当用户把手102在图1所示的位置与图2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时,不超过阈值旋转力。例如,当所施加的旋转力小于指定阈值时,凹部表面191固持枢转凸起156。凹部表面191和枢转凸起156阻碍物体钩104的无意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物体钩104和用户把手102可以在依赖性旋转期间相对于彼此具有基本上固定的位置。
在第二枢转位置中,物体钩104已相对于第一枢转位置旋转指定度数。例如,在第二枢转位置中,物体钩104已相对于第一枢转位置围绕轴杆轴线145(图5)旋转约90度。物体钩104在图3中具有第二枢转位置。
当物体钩104相对于用户把手102自由移动时,物体钩104独立于用户把手102而旋转。为了独立旋转,用于移动配合轴杆140的旋转力超过阈值量,以便枢转凸起156远离弯曲保持器190。在远离弯曲保持器190之后,物体钩104可以自由旋转,而不需要显著量的旋转力。换句话说,在枢转凸起156已远离弯曲保持器190之后用于移动物体钩104的旋转力小于远离弯曲保持器190所需的旋转力。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随着物体钩104相对于用户把手102独立旋转,物体钩104不经受偏置力。在其它实施例中,弹簧或另一偏置特征可以阻挡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着物体钩104和用户把手102在依赖性旋转与独立性旋转之间转变,枢转控制机构提供触觉指示。更具体来说,用户可以经由用户所施加的力的显著改变和/或物体钩104中的振动来感测弯曲保持器190已释放(或接合)枢转凸起156。
对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枢转控制机构的更详细描述如下。在第一枢转位置中,枢转凸台148(图5)设置在凸台接纳区域181内。枢转凸起156由凹部表面191固持。枢转凸起156的特征可以在于嵌套在由凹部表面191限定的凹穴内。轴向止挡表面160(图5)与阻挡表面188界面连接,并且轴向止挡表面170(图5)与阻挡表面195界面连接。在第一枢转位置中,枢转止挡表面162(图5)与第一壁表面186界面连接,并且枢转止挡表面174(图6)与第三壁表面196界面连接。
在枢转凸起156远离纵向边缘193之后,物体钩104可以在存在较小阻力的情况下枢转到第二枢转位置。随着物体钩104枢转到第二枢转位置,轴向止挡表面160沿着阻挡表面188滑动,并且轴向止挡表面170沿着阻挡表面195滑动。在第二枢转位置中,枢转止挡表面164与第二壁表面187界面连接。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随着物体钩104旋转到第二枢转位置,物体钩104不经受偏置力(例如,用于使物体钩104返回到第一枢转位置的力)。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随着物体钩104旋转到第二枢转位置,弹簧或另一偏置特征可以阻挡旋转。
为了将物体钩104从第二枢转位置移动到第一枢转位置,物体钩104可以最初在存在极小阻力的情况下朝向第一枢转位置枢转。轴向止挡表面160沿着阻挡表面188滑动,并且轴向止挡表面170沿着阻挡表面195滑动。随着物体钩104旋转,枢转凸起156接近并接合弯曲保持器190。为了完成到第一枢转位置的移动,旋转力必须超过阈值以便枢转凸起156远离纵向边缘193。在枢转凸起156远离纵向边缘193之后,枢转凸起156设置在凹部表面191旁边,并且物体钩104已返回到第一枢转位置。
枢转控制机构可以允许物体钩和用户把手旋转至多指定量。例如,第一壁表面186、第二壁表面187、第一枢转止挡表面162和第二枢转止挡表面164可以被配置(例如,定位、设定尺寸和设定形状)成允许物体钩在第一枢转位置与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旋转至多150度。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壁表面186、第二壁表面187、第一枢转止挡表面162和第二枢转止挡表面164可以被配置成允许物体钩在第一枢转位置与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旋转至多120度。另外在更特定实施例中,第一壁表面186、第二壁表面187、第一枢转止挡表面162和第二枢转止挡表面164可以被配置成允许物体钩在第一枢转位置与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旋转至多100度,或更具体地说,在第一枢转位置与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旋转至多90度。
前述内容的变化和修改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应理解,本文所公开和定义的本发明延伸到所描述的或从文本和/或附图明显可见的各个特征中的两个或多个特征的所有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组合构成本发明的各种替代方面。本文所述的实施例解释已知用于实践本发明的最佳模式,并且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应被解释为在现有技术所允许的程度内包含替代实施例。

Claims (20)

1.一种辅助拉手组装件,包括:
用户把手;以及
物体钩,所述物体钩枢转地耦接到所述用户把手;以及
枢转控制机构,所述枢转控制机构实现依赖性旋转并允许独立性旋转,其中在所述依赖性旋转中,所述物体钩和所述用户把手一起移动,并且在所述独立性旋转中,所述物体钩和所述用户把手相对于彼此自由移动,其中所述枢转控制机构包含配合轴杆和接纳腔,所述接纳腔中设置有弯曲保持器,所述弯曲保持器在所述依赖性旋转期间接合所述配合轴杆,所述弯曲保持器释放所述配合轴杆以允许所述独立性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所述枢转控制机构包含枢转凸起以及凹部表面,所述凹部表面在依赖性旋转期间接合所述枢转凸起,所述枢转凸起和所述凹部表面在所施加的旋转力超过指定阈值时远离彼此以允许所述独立性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所述弯曲保持器被配置成在所述用户把手处于闭合位置中时释放所述配合轴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所述配合轴杆与所述用户把手一体式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所述物体钩具有可滑动地接合所述用户把手的外表面,所述接纳腔朝向所述外表面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所述枢转控制机构包含枢转凸台和凸台接合表面,所述枢转凸台和所述凸台接合表面在所述配合轴杆插入到所述接纳腔中时形成搭扣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随着所述物体钩和所述用户把手在所述依赖性旋转与所述独立性旋转之间转变,所述枢转控制机构提供触觉指示。
8.一种辅助拉手组装件,包括:
用户把手;以及
物体钩;以及
枢转控制机构,所述枢转控制机构枢转地耦接所述用户把手和所述物体钩,所述枢转控制机构包括:
配合轴杆,所述配合轴杆被配置成围绕轴杆轴线旋转,所述配合轴杆包含第一枢转止挡表面和第二枢转止挡表面;
接纳腔,所述接纳腔被配置成接纳所述配合轴杆,所述接纳腔部分地由第一壁表面和第二壁表面限定,其中所述物体钩被配置成在第一枢转位置与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旋转,所述第一壁表面在所述第一枢转位置中接合所述第一枢转止挡表面,所述第二壁表面在所述第二枢转位置中接合所述第二枢转止挡表面;以及
枢转凸起和凹部表面,所述枢转凸起和凹部表面在所述接纳腔中相互接合,当所施加的旋转力小于指定阈值时,所述凹部表面固持所述枢转凸起,当所述所施加的旋转力超过所述指定阈值时,所述枢转凸起和所述凹部表面相互远离,在所述枢转凸起和所述凹部表面相互远离之后,所述物体钩被允许相对于所述用户把手独立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弯曲保持器定位在所述接纳腔内并包含所述凹部表面,当所述所施加的旋转力超过所述指定阈值时,所述弯曲保持器让行于所述枢转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所述枢转凸起和所述凹部表面是细长的,并平行于所述轴杆轴线纵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所述配合轴杆包含所述枢转凸起。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所述用户把手包含所述配合轴杆并还具有握持部以及从所述握持部延伸的把手支腿,所述配合轴杆与所述把手支腿一体式地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所述枢转控制机构包含枢转凸台和凸台接合表面,所述枢转凸台和所述凸台接合表面在所述配合轴杆插入到所述接纳腔中时形成搭扣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所述第一壁表面、所述第二壁表面、所述第一枢转止挡表面和所述第二枢转止挡表面被配置成允许所述物体钩在所述第一枢转位置与所述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旋转至多120度。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当允许所述物体钩相对于所述用户把手独立旋转时,所述物体钩不经受偏置力。
16.一种辅助拉手组装件,包括:
用户把手,所述用户把手具有握持部以及从所述握持部延伸的把手支腿,所述用户把手还包含配合轴杆,所述配合轴杆包含第一枢转止挡表面和第二枢转止挡表面,并在所述配合轴杆的远端处具有枢转凸台,其中所述配合轴杆与所述把手支腿一体式地形成;以及
物体钩,所述物体钩具有接纳腔,所述接纳腔部分地由第一壁表面和第二壁表面限定,所述接纳腔还部分地由凸台接合表面限定,所述凸台接合表面被设定尺寸和形状以便在所述配合轴杆插入到所述接纳腔中时与所述配合轴杆的所述枢转凸台形成搭扣配合;
其中所述配合轴杆和所述接纳腔形成枢转控制机构,所述枢转控制机构允许所述配合轴杆在第一枢转位置与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旋转,所述第一壁表面在所述第一枢转位置中接合所述第一枢转止挡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壁表面在所述第二枢转位置中接合所述第二枢转止挡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所述枢转控制机构实现依赖性旋转并允许独立性旋转,其中在所述依赖性旋转中,所述物体钩和所述用户把手一起移动,并且在所述独立性旋转中,所述物体钩和所述用户把手相对于彼此自由移动,其中所述接纳腔中设置有弯曲保持器,所述弯曲保持器在所述依赖性旋转期间接合所述配合轴杆,所述弯曲保持器释放所述配合轴杆以允许所述独立性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所述枢转控制机构包含枢转凸起以及凹部表面,所述凹部表面在依赖性旋转期间接合所述枢转凸起,所述枢转凸起和所述凹部表面在所施加的旋转力超过指定阈值时远离彼此以允许所述独立性旋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所述第一壁表面、所述第二壁表面、所述第一枢转止挡表面和所述第二枢转止挡表面被配置成允许所述物体钩在所述第一枢转位置与所述第二枢转位置之间旋转至多120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辅助拉手组装件,其中所述物体钩具有可滑动地接合所述用户把手的外表面,所述接纳腔朝向所述外表面打开。
CN201880016141.9A 2017-03-09 2018-02-19 包含枢转物体钩的辅助拉手组装件 Active CN1103822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69031P 2017-03-09 2017-03-09
US62/469,031 2017-03-09
PCT/US2018/018610 WO2018164826A1 (en) 2017-03-09 2018-02-19 Assist grip assembly including a pivotal object hoo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2291A true CN110382291A (zh) 2019-10-25
CN110382291B CN110382291B (zh) 2022-08-02

Family

ID=61557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6141.9A Active CN110382291B (zh) 2017-03-09 2018-02-19 包含枢转物体钩的辅助拉手组装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6227B2 (zh)
EP (2) EP3929030B1 (zh)
CN (1) CN110382291B (zh)
WO (1) WO20181648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7448A (zh) * 2019-11-01 2020-01-10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滚杠拉手及汽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4955A (en) * 1985-07-04 1988-04-05 Incoils Limited Hinge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visor
US8677569B2 (en) * 2011-06-16 2014-03-2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Articulating clutch hook system
CN103781649A (zh) * 2011-09-13 2014-05-07 德尔菲技术公司 集成有用于辅助组装的装置的控制单元
CN104080650A (zh) * 2012-06-12 2014-10-01 丰和化成株式会社 辅助把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90730U (zh) * 1985-04-19 1986-11-27
US4953259A (en) * 1988-07-11 1990-09-04 Prince Corporation Armrest torque control
US5855408A (en) * 1997-05-09 1999-01-05 Lear Corporation Ingress and egress handle assembly
US6076233A (en) * 1998-05-27 2000-06-20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Grab rail and hook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S6397435B1 (en) * 1999-04-22 2002-06-04 Lear Corporation Handle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hook
US6643897B2 (en) 2001-10-23 2003-11-11 Trw Inc. Retractable grab handle and coat hook
DE20310944U1 (de) * 2003-07-16 2003-12-04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o.Kg Lager für einen Fahrzeug-Haltegriff sowie Haltegriff
US7103939B2 (en) 2003-11-03 2006-09-1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in-less damper assembly for an assist grip handle
KR100802834B1 (ko) * 2006-07-21 2008-02-12 한국Trw자동차부품산업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어시스트 핸들
JP4820746B2 (ja) * 2006-12-27 2011-11-24 クミ化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US7988115B2 (en) * 2009-01-27 2011-08-0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ivoting support hook assembly
JP3180107U (ja) * 2012-09-13 2012-12-06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コートフック付き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JP6564524B2 (ja) * 2016-03-17 2019-08-21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4955A (en) * 1985-07-04 1988-04-05 Incoils Limited Hinge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visor
US8677569B2 (en) * 2011-06-16 2014-03-2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Articulating clutch hook system
CN103781649A (zh) * 2011-09-13 2014-05-07 德尔菲技术公司 集成有用于辅助组装的装置的控制单元
CN104080650A (zh) * 2012-06-12 2014-10-01 丰和化成株式会社 辅助把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64826A1 (en) 2018-09-13
US11046227B2 (en) 2021-06-29
EP3592599B1 (en) 2021-11-17
EP3929030A1 (en) 2021-12-29
EP3929030B1 (en) 2023-08-16
US20200039410A1 (en) 2020-02-06
EP3592599A1 (en) 2020-01-15
CN110382291B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81397B2 (ja) 化粧品容器
JP2735826B2 (ja) 2つの飲料容器のためのホルダ
CN101092987A (zh)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WO2007066086A1 (en) Cosmetics case with applicator holder
JP3459606B2 (ja) 折り畳み式携帯電話機
KR102001224B1 (ko) 래치 모듈, 그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조리기기
KR20080091044A (ko) 덮개체 개폐장치
JP5171324B2 (ja) カップホルダ
CN110382291A (zh) 包含枢转物体钩的辅助拉手组装件
KR102440678B1 (ko) 차량용 센터콘솔 암레스트
JP2009067105A (ja)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US20140284334A1 (en) Case with retractable clasp hook
KR101652772B1 (ko) 차량용 암레스트 힌지구조
CN110395150A (zh) 一种汽车座椅及其高度调节器
KR102009312B1 (ko) 콘솔 암레스트의 개폐 구조
KR200466011Y1 (ko) 콤팩트 용기
JP2002362230A (ja)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KR100589005B1 (ko) 암레스트의 각도조절장치
KR101172138B1 (ko) 콘솔 암레스트 구조
JP3529330B2 (ja) 食器乾燥器
KR100510297B1 (ko) 자동차용 글로브박스 잠금장치
KR100466800B1 (ko) 자동차용 트레이
JP3908014B2 (ja) 食器乾燥器
KR200468895Y1 (ko) 콤팩트 용기
JP4317294B2 (ja) 車両用ハンドル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