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6800A - 供电用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电用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6800A
CN110366800A CN201880014562.8A CN201880014562A CN110366800A CN 110366800 A CN110366800 A CN 110366800A CN 201880014562 A CN201880014562 A CN 201880014562A CN 110366800 A CN110366800 A CN 110366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lug
contact terminal
contact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45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海野敏典
工藤康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 One Piece Desk Stock Co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 One Piece Desk Stock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 One Piece Desk Stock Co filed Critical A One Piece Desk Stock Co
Publication of CN110366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68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包括插头以及插座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中,不会受制于插拔的插头的连接端子在插座中相对于固定端子的姿势,能够可靠地去除附着于连接端子的异物,并且耐久性优良。凹型接触端子(14ai)包括主接触端子(26)以及(28)和金属制的清洁用端子(22)以及(24)而构成,在插头(40)与插座(10)连接的情况下主接触端子(26)以及(28)配合地夹持插头(40)的凸型接触(42Ci)的接触端部(42C),清洁用端子(22)以及(24)配置成包围位于内侧的主接触端子(26)以及(28)。

Description

供电用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插头以及插座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电动辅助自行车、小型摩托车等电动车辆具备内置电池的电池匝。该电池匝被可装卸地支撑于电池支架。
电池匝的安装部在底面具有与后述电池支架的连接端子电连接的接点。在电池支架的凹部底面配设连接端子。电池匝被上部固定装置和电池支架(下部固定装置)固定。
当电池匝被安装于电池支架时,电池匝的安装部从电池支架的外侧壁开口插入凹部,并且安装部的枢支承轴在与外侧壁的缺口部边缘卡合的状态下,以枢支承轴以及缺口部的边缘为支点转动,由此电池匝的安装部被固定于电池支架。此时,电池匝底面的接点和电池支架的连接端子抵接。
上述那样的电池匝以及电池支架所用的连接端子存在由于粉尘等异物的附着而导致电连接变得不可靠之虞。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示,作为这样的连接不佳的对策,提出了在凸连接器以及凹连接器上,与凹连接器壳体端子插入部一体地设置上下接触突部,该上下接触突部在嵌合作业时去除在凸端子接头的搭接部表面附着的异物。
另外,例如如专利文献3所示,提出了一种夹接型套件,在配线电路基板连接用套件中,具备多个第1接触子以及第2接触子,第1接触子以及第2接触子具有去除在电极垫片表面附着的玻璃粉尘以及氧化覆膜等的上部加压接触部。
第1接触子以及第2接触子分别以与插入套件本体受口的配线电路基板端部两面相对的方式,收纳在形成于套件本体的各接触收纳槽。
第1接触子以及第2接触子分别具有上部接触夹持片和下部接触夹持片,上部接触夹持片在扩张片下端具有上部加压接触部,下部接触夹持片隔着连结部与上部接触夹持片一体形成,并在扩张片下端具有下部加压接触部。第1接触子以及第2接触子的上部加压接触部以及下部加压接触部隔着规定间隔分离配置。
由此,在配线电路基板的端部插入各第1接触子以及第2接触子的上部接触夹持片的上部加压接触部相互之间的情况下,上部接触夹持片的上部加压接触部反抗其弹力进一步相互分离。
另外,在配线电路基板的端部插入各第1接触子以及第2接触子的下部接触夹持片的下部加压接触部相互之间的情况下,下部接触夹持片的下部加压接触部也反抗其弹力而进一步地相互分离。
这样的构成中,在配线电路基板的端部经由套件本体受口分别插入各第1接触子以及第2接触子的上部接触夹持片的上部加压接触部相互之间和下部接触夹持片的下部加压接触部相互之间的情况下,通过在靠近套件本体受口的位置配置的一对上部加压接触部,来去除滑接的配线电路基板的端部两面附着于电极垫片表面的粉尘等异物。从而,进一步朝向下方插进的配线电路基板的端部两面被清洁的电极垫片表面与一对下部加压接触部接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00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931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117439号公报
然而,如专利文献2那样,在上下接触突部与凹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插入部一体设置的情况下,当反复插拔连接器时,搭接部与接触突部反复地滑接而接触突部会发生磨损,因此存在异物去除性能逐渐降低之虞。
另外,当凸端子接头的搭接部相对于凹连接器壳体的端子插入部斜向插进时,存在仅去除凸端子接头的搭接部附着于其中一个表面的异物之虞。
考虑以上的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插头以及容器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该包括插头以及容器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不会受制于插拔的插头的连接端子在插座中相对于固定端子的姿势,能够可靠地去除附着于连接端子的异物,并且耐久性优良。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插头,其具有金属制的凸型接触端子;以及插座,其具有金属制的凹型接触端子,能够与插头插拔地连接,凹型接触端子包括一对清洁用端子和与凸型接触端子连接的主接触端子而构成,一对清洁用端子分别在弯折部的端部具有刮板部,刮板部与插头的凸型接触端子对该凹型接触端子的插拔对应地张合,来擦除在凸型接触端子上附着的异物。
另外,刮板部的端部分别可以在插头的凸型接触端子的插拔方向相互错位的状态下抵接,并且,在刮板部的端部相互抵接的位置可以相对于主接触端子的接点部偏向沿着插头的凸型接触端子的插拔方向相交的方向。
也可以在插头与插座连接的情况下,凸型接触端子与一对清洁用端子以及主接触端子电连接。插头以及插座还可以具备锁定/解锁机构。插头的连接端部也可以沿着规定转动轨迹而插进插座的连接口部。一对清洁用端子的固定端部和主接触端子的固定端部可以相互抵接。
根据本发明,不会受制于插拔的插头的连接端子在插座中相对于固定端子的姿势,能够可靠去除连接端子附着异物,并且耐久性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中,(A)是从正面观察构成本发明涉及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一部分的插座的立体图。(B)是从背面观察构成本发明涉及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一部分的插座的立体图。
图2中,(A)是图1所示的插座的侧面图。(B)是图2的(A)的沿着IIB-IIB线表示的截面图。(C)是用于图1所示的插座的主接触端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插座所用的凹型接触端子中清洁端子以及主接触端子的固定端部的支撑构造的变形例的部分截面图。
图4中,(A)是正面观察构成本发明涉及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一部分的插头的立体图。(B)是从背面观察构成本发明涉及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一部分的插头的立体图。(C)是包括沿着图4的(A)的IVC-IVC线表示的局部截面的立体图。
图5中,(A)是供图1所示的插座以及图4所示的插头的插拔操作的说明图。(B)是沿着图5的(A)的VB-VB线表示的截面图。
图6中,(A)是供图1所示的插座以及图4所示的插头的插拔操作的说明图。(B)是沿着图6的(A)的VIB-VIB线表示的截面图。
图7中,(A)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的另一个示例的立体图。(B)是沿着图7的(A)的VII-VII线表示的截面图。
图8的(A)、(B)以及(C)分别是供本发明涉及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的再一个示例的插拔操作的说明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的(A)以及(B)分别表示构成本发明涉及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的插头以及插座的一例。插头40例如固定于与未图示的电池连接的线缆的连接端部。
插座10尽管省略了图示,但是例如固定于充电器以及车辆本体的驱动部。由此,电池经由插头40以及插座10选择性与充电器或车辆本体的驱动部电连接。
如图4的(A)以及(B)所示,插头40例如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包括连接端部40B和固定部40A而构成。固定部40A具有沿着图4的(A)所示的正交坐标的Y坐标轴而从连接端部40B的端部伸出的左右一对凸缘部40AF。
凸缘部40AF具有供安装用小螺栓插入的孔40a。凸缘部40AF的孔40a以及后述插座10的凸缘部10AF的孔10a的直径被设定成插头40对插座10的相对位置能够调整的尺寸,以使得例如当插头40以及插座10安装于线缆的连接端部、充电器等时,插头40以及插座10相互容易连接。
其中,Y坐标轴相对于作为后述连接端子的凸型接触端子42Ci(i=1~7)的排列方向平行设定。X坐标轴相对于插头40的插拔方向平行设定。
另外,如图4的(B)所示,在成为插头40的背面部的固定部40A的端面中央部,一体形成支撑凸型接触端子42Ci的固定端部42B的端子支撑部40E。
端子支撑部40E沿着凸型接触端子42Ci的排列方向延伸。在端子支撑部40E的两端,形成端子支撑壁40RD以及端子支撑壁40LD,端子支撑壁40RD以及端子支撑壁40LD分别支撑位于两端的电力线用凸型接触端子42Ci的固定端部42B的一个端面以及最下端面。
在端子支撑壁40RD以及端子支撑壁40LD的相互之间,以规定间隔形成分隔壁40EPi(i=1~4)。在分隔壁40EPi和端子支撑壁40RD之间,配置信号线用凸型接触端子42Ci的固定端部42B。固定端子部42B也配置在分隔壁40EPi与端子支撑壁40LD之间,还配置在分隔壁40EPi的相互之间的空间内。
插头40的连接端部40B能够插拔地插进后述插座10的作为被连接端部的连接口部10B(参照图5的(B))。连接端部40B在其外轮廓部内侧,具有装配多个凸型接触42Ci的凹部40Ba。
凹部40Ba被相互相向的一对侧壁和与一对侧壁正交并连结各侧壁的一对连结壁包围形成。一对侧壁以及连结壁分别插入后述连接口部10B的间隙10D。如图5的(B)所示,凹部40Ba的一个端部的边缘开口。
凸型接触端子42Ci被压入在连接端部40B内形成的端子支撑部的槽。如图4的(C)放大所示,凸型接触端子42Ci通过薄板金属材料冲压加工形成。
凸型接触端子42Ci由接触端部42C和具有舌片42A的固定端部42B构成,接触端部42C在插头40与插座10连接的情况下,被插座10的凹型接触端子14ai的主接触端子26、28夹持。带状接触端部42C向凹部40Ba内突出。接触端部42C和固定端部42B的边界部分被连接端部40B的形成凹部40Ba的背面部的背面壁部40BA2的端子支撑部支撑。
固定端部42B在中央部具有孔42b,在上端具有具备比孔42b小的孔42a的舌片42A。舌片42A沿着图4的(A)所示的正交坐标的Z坐标轴沿向上方突出。舌片42A连接着图示省略的平形连接端子(拧紧端子)。
如图1的(A)以及(B)所示,插座10例如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包含连接口部10B和固定部10A而构成。固定部10A具有沿着图1的(A)所示的正交坐标的Y坐标轴从连接口部10B的端部伸出的左右一对凸缘部10AF。凸缘部10AF具有供安装用小螺栓插入的孔10a。
其中,Y坐标轴相对于作为固定端子的凹型接触端子14ai(i=1~7)的排列方向而平行设定。X坐标轴相对于插头40的插拔方向平行设定。
另外,如图1的(B)所示,在成为插座10的背面部的固定部10A的端面中央部,一体形成支撑凹型接触端子14ai的固定端部20的端子支撑部10E。
端子支撑部10E沿着凹型接触端子14ai的排列方向延伸。在端子支撑部10E的两端形成分别支撑进行孔眼(eyelet)连接(供电用)的板端子12的端子支撑壁10RD以及端子支撑壁10LD。
板端子12在中央具有孔12S。在板端子12的正下位置设有螺母(未图示)。在端子支撑壁10RD以及端子支撑壁10LD相互之间,形成连结壁10RE以及10LE和具有规定间隔的分隔壁10EPi(i=1~4)。
在连结壁10RE和分隔壁10EPi之间,配置信号线用凸型接触端子14ai的固定端部20。该固定端子部20还配置在连结壁10LE与分隔壁10EPi之间,还配置在分隔壁10EPi相互之间的空间内。
在连接口部10B,对插进的插头40的连接端部40B进行引导的框状引导壁10C形成在其外轮廓部的内侧。在连接口部10B的内周面与引导壁10C的外周面之间形成间隙10D。
在间隙10D插入形成上述插头40的连接端部40B的凹部40Ba的一对侧壁以及一对连结壁的边缘。并且,在引导壁10C的内侧以规定间隔配置凹型接触端子14ai。
在引导壁10C的开口端部,罩部件16通过小螺栓BS1固定在引导壁10C的开口端部边缘。由于该罩部件16,不存在经由连接口部10B的开口端部,错误地与引导壁10C内的凹型接触端子14ai接触之虞。
罩部件16例如由树脂材料成形,与凹型接触端子14ai对应地具有多个长短插槽16Ki(i=1~7)。在插头40与插座10连接的情况下,凸型接触端子42Ci的接触端部42Ci所通过的多个插槽16Ki中比较短的插槽16Ki以规定间隔相互平行地在罩部件16的中央部形成5个(在该实施方式中)。
在比较短的插槽16Ki的两个胯下分别邻接地以规定间隔平行形成比较长的插槽16Ki。罩部件16的插槽16Ki的相互之间被对邻接接触端子收纳部10CC进行分隔的隔壁16Pi(i=1~6)分隔。
在罩部件16的隔壁16Pi的背面侧,分隔壁以规定间隔相互平行设置。在该分隔壁的相互之间,配置后述清洁用端子22、24的前端部分。
如图2的(B)所示,凹型接触端子14ai由作为主要要素的一对主接触端子26以及28、清洁用端子22以及24和固定端部20来构成,一对主接触端子26以及28在插头40与插座10连接的情况下配合夹持插头40的凸型接触42Ci的接触端部42C,清洁用端子22以及24被配置成包围位于内侧的一对主接触端子26以及28,固定端部20形成在主接触端子26以及28的端部。
如图2的(C)所示,主接触端子26的固定端部20具有舌片20t,固定在插入固定部10A的开口部10ai(参照图1的(B))的接触保持部18。
主接触端子26的固定端部20从主接触端子26的分叉活动端子26a、26b、26c的连结部沿着X坐标轴朝向端子支撑部10E延伸。
具有弹性的主接触端子26的各分叉活动端子26a、26b、26c的前端部的弯折部分别具有接点部26E。在弯折部比接点部26E靠前的前端以与清洁用端子24接近的方式弯折。
朝向主接触端子26配置的主接触28的固定端部20具有舌片,与主接触端子26的固定端部20重叠,并固定于接触保持部18。
具有弹性的主接触端子28的分叉活动端子28a、28b、28c的前端部的弯折部具有接点部28E。在弯折部的比接点部28E更靠前的前端以与清洁用端子22接近的方式弯折。
因此,在主接触端子28的弯折部的比接点部28E靠前的前端形成为比主接触端子26的接点部26E靠前的前端相互分离。
在图2的(B),位于右端的凹型接触端子14ai的清洁用端子22通过包括3个分叉活动端子22a、22b、22c的活动端子22和与活动端子22连接的固定端部构成。
分叉活动端子22a、22b、22c分别在前端部具有弯折部22E。弯折部22E以一边靠近一边包围主接触端子28的前端部的弯折部的方式朝向清洁用端子24弯折。在弯折部22E的前端附近,形成作为刮板部的抵接部22EP。
清洁用端子22的固定端部被固定在形成于引导壁10C的内侧的分隔壁10Pi。
朝向清洁用端子22的清洁用端子24由包括3个分叉活动端子24a、24b、24c的活动端子24和与活动端子24连接的固定端部构成。分叉活动端子24a、24b、24c分别在前端部具有弯折部24E。
弯折部24E以一边接近一边包围主接触端子26的前端部的弯折部的方式朝向清洁用端子22弯折。在弯折部24E的前端附近,形成作为刮板部的抵接部24EP。
抵接部24EP相对于抵接部22EP沿着罩部件16的方向,即沿着插头40的插拔方向偏移规定量,与抵接部22EP和弯折部22E之间抵接。该偏移量设定成在抵接部24EP以及抵接部22EP相互之间不产生间隙。
另外,在抵接部24EP与抵接部22EP和弯折部22E之间抵接的位置,相对于上述主接触端子26的接点部26E以及主接触端子28的接点部28E的位置,沿着与插头40的插拔方向相交的方向,偏向规定量。
由此,抵接部24EP与抵接部22EP和弯折部22E之间的部分抵接,因此可以避免灰层等通过抵接部24EP以及抵接部22EP相互之间浸入主接触端子26等。另外,因为抵接部24EP相对于抵接部22EP偏移规定量,所以具有减少插头40的插拔力的效果。
清洁用端子24的固定端部固定在引导壁10C的内周部10Ca。其中,位于左端的凹型接触端子14ai的清洁用端子22的固定端部固定在引导壁10C的内周部,清洁用端子24的固定端部固定在分隔壁10Pi。另外,位于引导壁10C内的中央清洁用端子22的固定端部以及清洁用端子24的固定端部分别固定在分隔壁10Pi。
在这样的构成中,如图5的(A)以及(B)所示,插头40与插座10连接的情况下,插头40的连接端部40B与插座10的连接口部10B对向配置。此时,连接端部40B的开口端部的边缘朝向插座10的间隙10D。
下面,如图6的(A)以及(B)所示,连接端部40B插进插座10的连接口部10B内。此时,连接端部40B的开口端部的边缘插入插座10的间隙10D,并且通过插头40的凸型接触端子42Ci的接触端部42C的前端,清洁用端子22的抵接部22EP和清洁用端子24的抵接部24EP在反抗其弹力而相互分离的方向撑开的状态下,接触端部42C通过其抵接部相互之间。
由此,在异物附着于接触端部42C的情况下,凸型接触端子42Ci的接触端部42C与抵接部24EP滑接后,与抵接部22EP滑接,因此异物被抵接部22EP以及抵接部24EP去除。
接着,当插头40的凸型接触端子42Ci的接触端部42C的前端进一步插进时,被插入夹持在主接触端子26以及28的接点部26E以及接点部28E相互之间。
此时,接点部26E与接触端部42C的一个表面抵接,接点部28E与接触端部42C的另一个表面抵接。由此,插头40与插座10的电连接完成。
另一方面,从插座10卸下插头40的情况下,插头40以及插座10以从图6的(A)以及(B)所示的状态相互分开的方式,从主接触端子26以及28的接点部26E以及接点部28E相互之间拉拔插头40凸型接触端子42Ci的接触端部42C。
在上述示例中,凹型接触端子14ai中,主接触端子26、28和清洁用端子22、24分别分体形成,各基端侧固定于引导壁10C的一部分,通过未图示的导通板相互电导通,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3放大所示,清洁用端子24的固定端部241与主接触端子26的活动端子的基部261重叠,固定于接触保持部18。
同样地,固定端部221与主接触端子28的活动端子的基部281重叠,固定于接触保持部18。其中,在图3中,对于与图2的(B)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附图标记,省略其重复说明。
据此,使各固定端部以及基部彼此相互邻接固定,由此能够更简单地得到电导通,并且还能够得到大电流规格的插座。
图7的(A)以及(B)表示本发明涉及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的另一个示例。其中,在图7的(A)以及(B)中,表示插头40′的连接端部40′B的端部在插座30的连接口部30B内以规定转动轨迹插进的状态。
在图7的(A)以及(B),对于与图2(B)所示的示例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重复说明。
插头40′例如固定于与省略图示的电池连接的线缆的连接端部,插座30例如分别固定于省略图示的充电器以及车辆本体的驱动部。由此,电池经由插头40′以及插座30选择性与充电器或车辆本体的驱动部电连接。
插头40′例如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包括连接端部40′B和固定部40′A构成。固定部40′A具有沿着图7的(A)所示的正交坐标中Y坐标轴而从连接端部40′B的端部伸出的一对凸缘部。凸缘部具有供安装用小螺栓插入的孔40′a。
其中,Y坐标轴相对于作为后述连接端子的凸型接触端子42′Ci(i=1~6)的排列方向平行设定。X坐标轴相对于插头40′的插拔方向平行设定。
连接端部40′B在后述插座30的作为被连接端部的连接口部30B,以规定旋转半径Ra沿着转动轨迹TR能够插拔地插进。旋转半径Ra的中心位置Co位于在通过凹型接触端子14ai的中心轴线CL和其接点部附近而垂直地交叉的直线上从中心轴线CL离开旋转半径Ra的位置。
连接端部40′B在其外轮廓部的内侧具有凹部40′Ba,在凹部40′Ba配置多个凸型接触42′Ci。
凸型接触端子42′Ci以薄金属材料通过冲压加工形成,通过插入成形与树脂制的连接端部40′B一体成形。凸型接触端子42′Ci在插头40′与插座30连接的情况下,由被插座30的一对凹型接触端子(不图示)夹持的平板状接触端部42′C和具有舌片42′A的固定端部42′B构成。
与接触端部42′C连接的固定端部42′B的舌片42′A,贯穿固定部40′A而朝外部突出。舌片42′A沿着正交坐标的X坐标轴延伸。舌片42′A,与省略图示的平形连接端子(拧紧端子)连接。
插座30例如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包含连接口部30B和固定部30A构成。其中,Y坐标轴相对于凹型接触端子14ai(i=1~12)的排列方向平行设定。X坐标轴相对于插头40′的插拔方向平行设定。
连接口部30B中,插头40′的连接端部40′B通过上述规定转动轨迹能够插拔地插进。由此,即便假如插头40′的连接端部40′B和插座30的连接口部30B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对向的情况,也能够使得插头40′的连接端部40′B以倾斜姿势插入插座30的连接口部30B。
连接口部30B,形成对插进其外轮廓部的内侧的连接端部40′B进行引导的框状引导壁30C。在连接口部30B的内周面与引导壁30C的外周面之间,形成规定间隙30R。
在间隙30R,插入形成插头40′的连接端部40′B的凹部40′Ba的边缘。并且,在引导壁30C的内侧,凹型接触端子14ai沿着Y坐标轴以规定间隔配置。邻接凹型接触端子14ai由分隔壁分隔。
如图8的(A)、(B)以及(C)所示,插头50例如固定于与未图示的电池连接的线缆的连接端部,插座60例如分别固定于充电器,以及车辆本体的驱动部(图示)。由此,电池经由插头50以及插座60选择性地与充电器或车辆本体的驱动部电连接。
插头50例如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包含连接端部50B和锁定/解锁机构固定部50A而构成。锁定/解锁机构固定部50A在后述接触收纳部50D的两胯,具有沿着正交坐标的Y坐标轴而从连接端部50B的端部伸出的一对锁定/解锁机构部。
其中,Y坐标轴相对于作为后述的连接端子的凸型接触端子42′Ci(i=1~6)的排列方向平行设定。X坐标轴相对于插头50的插拔方向平行设定。
另外,在成为插头50的背面部的锁定/解锁机构固定部50A的端面中央部,形成收纳凸型接触端子42′Ci的固定端部42′B的接触收纳部50D。
插头50的连接端部50B能够插拔地插进后述插座60作为被连接端部的连接口部60B。连接端部50B在其外轮廓部的内侧,具有配置多个凸型接触42′Ci的接触端部42′C的凹部50Ba。
凸型接触端子42′Ci以薄板金属材料通过冲压加工形成,通过插入成形与连接端部50B一体成形。通过在插头50与插座60连接的情况下,被插座60的凹型接触端子62ai的一对主接触夹持的接触端部42′C和与接触端部42′C相连的固定端部42′B构成。
一个锁定/解锁机构部作为主要要素包含锁定杆52、将锁定杆52施力成锁定状态的板簧56和后述的锁定用端部60RK而构成。另一个锁定/解锁机构部作为主要要素包含锁定杆54、将锁定杆54施力成锁定状态的板簧58以及后述的锁定用端部60LK而构成。
锁定杆52由操作部52P和与操作部52P相连的爪部52N构成。操作部52P具有与形成于锁定/解锁机构固定部50A的一对引导片54Ka、54P卡合的槽52Ga以及52Gb。
在具有斜面部的爪部52N和操作部52P之间,凹口52R与斜面部的顶部邻接形成。在凹口52R的边缘,当锁定杆52成为锁定状态时,卡合后述插座60的一个锁定用端部60RK。在一对引导片54Ka、54P相互之间,配置板簧(压缩板簧)56。
板簧56的一端与操作部52P连结,板簧56的另一端与锁定/解锁机构固定部50A的一对引导片54Ka、54P相互之间的部分连结。
锁定杆54由操作部54P和与操作部54P连接的爪部54N构成。操作部54P具有与形成于锁定/解锁机构固定部50A的一对引导片卡合的槽54Ga、54Gb。
在具有斜面部De爪部54N与操作部54P之间,凹口54R与斜面部的顶部邻接形成。在凹口54R,当锁定杆54成为锁定状态时,卡合后述插座60的另一个锁定用端部60LK。在一对引导片相互之间,配置板簧58。
板簧58的一端与操作部54P连结,板簧58的另一端与锁定/解锁机构固定部50A一对引导片相互之间的部分连结。
一对引导片54Ka、54P以规定间隔与锁定/解锁机构固定部50A一体形成。
插座60例如以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包含连接口部60B和固定部60A而构成。固定部60A具有沿着图8的(A)所示的正交坐标的Y坐标轴而从连接口部60B的端伸出的一对凸缘部。
其中,Y坐标轴相对于凹型接触端子62ai(i=1~6)的排列方向平行设定。X坐标轴相对于插头50的插拔方向平行设定。
另外,在插座60的固定部60A的端面中央部,一体形成支撑凹型接触端子62ai的固定端部的端子支撑部60E。端子支撑部60E沿着凹型接触端子62ai的排列方向而延伸。在端子支撑部60E,以邻接的凹型接触端子62ai的固定端部的分隔规定间隔形成分隔壁。
如图8的(B)以及(C)所示,连接口部60B能够插拔地插进插头50的连接端部50B。在连接口部60B的外轮廓部的内侧,形成引导连接端部50B的框状的引导壁60C。
在连接口部60B的全内周面和引导壁60C的全外周面之间,形成环状的间隙60RR。在该间隙60RR中,插入形成插头50的连接端部50B的凹部50Ba的边缘。并且,在引导壁60C的内侧,以规定间隔配置凹型接触端子62ai。
凹型接触端子62ai在插头50与插座60连接的情况下,包含配合夹持插头50的凸型接触42′Ci的接触端部42′C的一对主接触端子而构成。
在插座60的外轮廓部中与连接口部60B邻接的位置,在其内部形成插头50与插座60连接情况下,插入上述锁定杆52的爪部52N以及锁定杆54的爪部54N的凹部60RD以及凹部60LD。
凹部60RD以及凹部60LD的开口端部以锁定杆52的爪部52N以及锁定杆54的爪部54N通过的方式朝向外部开口。在凹部60RD以及凹部60LD的开口端部的边缘,分别形成锁定杆52的凹口52R、锁定杆54的54R,作为被卡合部的锁定用端部60RK、60LK。其中,锁定用端部60RK、60LK可以与插座60一体形成,另外,例如也可以形成于固定插座60的充电器的壳体或者车辆本体。
在该构成中,在插头50与插座60连接的情况下,如图8的(A)所示,插头50的连接端部50B与插座60的连接口部60B对向配置。此事,连接端部50B的开口端部的边缘朝向插座60的间隙66RR。
下面,如图8的(B)所示,插头50的连接端部50B的端部插进插座60的连接口部60B内。此时,连接端部50B的开口端部的边缘插入插座60的间隙60RR,并且插头50的凸型接触端子42′Ci的接触端部42′C的前端与凹型接触端子62ai的一对主接触端子的接点部相互之间对向配置。
另外,锁定杆52的爪部52N以及锁定杆54的爪部54N反抗板簧56以及58的弹力,分别压入凹部60RD以及凹部60LD的开口端部内。
接着,如图8的(C)所示,插头50的凸型接触端子42′Ci的接触端部42′C的前端进一步插进凹型接触端子62ai一对主接触端子的接点部相互之间,并且连接端部50B的开口端部的边缘插入插座60的间隙60RR。
此时,一个主接触端子的接点部与接触端部42′C的一个表面抵接,另一个主接触端子的接点部与接触端部42′C的另一个表面抵接。由此,插头50和插座60的电连接完成。
另外,锁定杆52的凹口52R以及锁定杆54的凹口54R的边缘分别被锁定用端部60RK,60LK卡合,锁定杆52以及锁定杆54成为锁定状态。因此,避免了插头50错误地从插座60卸下的不期望的事态。
另一方面,在插头50从插座60卸下的情况下,锁定杆52的操作部52P以及锁定杆54的操作部54P分别反抗板簧56以及58的弹力,而沿着箭头F所示的方向按压,锁定杆52的凹口52R,锁定杆54的凹口54R的边缘分别相对于锁定用端部60RK,60LK分离的状态(解锁状态),从插座60引抜插头50。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在凸端子的入口侧配置清洁用端子,清洁用端子擦落在凸端子附着的污垢后,通过使凸端子和凹端子(主接触端子)嵌合,能够以电以及机械总是稳定的状态连接。并且,不仅是插头的连接端子,还能够使得插座的主接触端子也难以附着污垢。
通过使清洁用端子采用金属端子,即便插拔多次清洁用端子也不会磨损,能够以稳定状态连接。通过使清洁用端子和凹端子连接,能够稳定地流过大电流,连接器也能够小型化。通过使插头的连接端子为双面插入,能够防止连接端子变形。
其中,在上述图5的(A)以及(B)所示的示例中,也可以构成为还具备图8的(A)所示的示例的锁定/解锁机构部。另外,在图5的(A)以及(B)所示的示例中,与图7的(A)以及(B)所示的示例同样地,也可以构成为,插头40的连接端部40B的端部在插座10的连接口部10B内以规定转动轨迹插进。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插头40的连接端部40B的端部以及插座10的连接口部10B的截面形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例如,也可以是圆形、梯形等其他截面形状。
附图标记说明
10、30、60插座;10B、30B、60B连接口部;14ai、14′ai凹型接触端子;16罩部件;22、24清洁用端子;22E、24E弯折部;26、28主接触端子;40、40′、50插头;40B连接端部;42Ci、42′Ci凸型接触端子;52、54锁定杆;56、58板簧。

Claims (7)

1.一种供电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插头,其具有金属制的凸型接触端子;以及
插座,其具有金属制的凹型接触端子,能够与所述插头插拔地连接,
所述凹型接触端子包括一对清洁用端子和与所述凸型接触端子连接的主接触端子而构成,所述一对清洁用端子分别在弯折部的端部具有刮板部,所述刮板部与所述插头的凸型接触端子对该凹型接触端子的插拔对应地张合,来擦除在所述凸型接触端子上附着的异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板部的端部分别在所述插头的凸型接触端子的插拔方向相互错位的状态下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刮板部的端部相互抵接的位置相对于所述主接触端子的接点部偏向沿着所述插头的凸型接触端子的插拔方向相交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凸型接触端子与所述一对清洁用端子以及主接触端子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以及所述插座还具备锁定/解锁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的连接端部沿着规定转动轨迹插进所述插座的连接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用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清洁用端子的固定端部和所述主接触端子的固定端部相互抵接。
CN201880014562.8A 2017-03-22 2018-02-23 供电用连接器装置 Pending CN1103668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6298 2017-03-22
JP2017056298A JP2018160347A (ja) 2017-03-22 2017-03-22 電力供給用コネクタ装置
PCT/JP2018/006607 WO2018173624A1 (ja) 2017-03-22 2018-02-23 電力供給用コネク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6800A true CN110366800A (zh) 2019-10-22

Family

ID=63586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4562.8A Pending CN110366800A (zh) 2017-03-22 2018-02-23 供电用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160347A (zh)
CN (1) CN110366800A (zh)
WO (1) WO20181736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33821B2 (ja) * 2020-02-18 2021-09-08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JP6928285B1 (ja) * 2020-02-18 2021-09-01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2181620A1 (ja) * 2021-02-25 2022-09-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対
WO2023281758A1 (ja) * 2021-07-09 2023-01-12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WO2023281757A1 (ja) * 2021-07-09 2023-01-12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7439B1 (ja) * 1999-07-06 2000-12-11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挟接形ソケット
CN201256191Y (zh) * 2008-08-26 2009-06-10 浙江开控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式导电端子
JP2012119210A (ja) * 2010-12-02 2012-06-21 Nec Corp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電気回路部品
CN104347980A (zh) * 2013-08-08 2015-02-11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以及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2366A1 (ja) * 2010-04-19 2011-10-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5894814B2 (ja) * 2012-02-20 2016-03-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用電源装置
JP5938067B2 (ja) * 2013-05-24 2016-06-22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7439B1 (ja) * 1999-07-06 2000-12-11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挟接形ソケット
CN201256191Y (zh) * 2008-08-26 2009-06-10 浙江开控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式导电端子
JP2012119210A (ja) * 2010-12-02 2012-06-21 Nec Corp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電気回路部品
CN104347980A (zh) * 2013-08-08 2015-02-11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以及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73624A1 (ja) 2018-09-27
JP2018160347A (ja) 2018-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6800A (zh) 供电用连接器装置
JP5946804B2 (ja) コネクタ
CN100541939C (zh) 插座型连接器和插头型连接器
US10003148B2 (en) Connector
JP2007324029A (ja) 電気接続用端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CN109390720A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140134890A1 (en) Electric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631111A (zh) 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盖体
CN103201910B (zh) 保持器锁定结构
CN105576445A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0739573B (zh) 电连接器
WO2012111571A1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及び端子半挿入検査方法
EP3190667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7223114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4511077A (ja) 電気コネクタ用ラッチシステム
CN106898905A (zh) 一种稳定端子位置度的电气盒
JP2009170108A (ja) ダミーコネクタ
KR200479370Y1 (ko) 차량용 멀티미디어 잭
US11139606B2 (en) Connector with a press-fitting nut accommodation portion
US10218104B2 (en) Connector with a spring terminal ensuring reliable connection to a mating terminal
JP2006344419A (ja) コネクタ嵌合具及びコネクタ嵌合方法
CN104937383A (zh) 液面液位传感器装接结构和液面液位传感器
CN105322339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H0619283U (ja) 静電気防止コネクタ
CN113795983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