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6478B - 具有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6478B
CN110356478B CN201910286293.7A CN201910286293A CN110356478B CN 110356478 B CN110356478 B CN 110356478B CN 201910286293 A CN201910286293 A CN 201910286293A CN 110356478 B CN110356478 B CN 1103564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gue
force
component
rear spoiler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862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6478A (zh
Inventor
帕万·格罗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stic Omnium SE
Original Assignee
Plastic Omnium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stic Omnium SE filed Critical Plastic Omnium SE
Publication of CN110356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6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6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64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7Rear spoi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Mechanical Seal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扰流器装置,包括用于抵消至少两个部件(1,2)之间的力的力吸收装置,所述至少两个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部件(1)和至少一个第二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吸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变形的舌形件(3)和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与该舌形件(3)接合的销构件(4),所述舌形件(3)能够根据作用于第一部件(1)或第二部件(2)的力的力施加路径(6)相对于所述销构件(4)沿着舌形件(3)的变形路径(5)变形。

Description

具有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抵消至少两个部件,特别是机动车辆的两个部件,之间的力的力吸收装置,该力吸收装置优选地用于抵消后扰流器和尾门之间的力。
背景技术
目前,车身板、后扰流器、尾门、车门槛和车辆的其他外部塑料部件通常由若干部件组装而成,至少由两个部件组装而成。这些部件通常由塑料制成,该塑料在不利力的作用下会出现裂纹或断裂,例如通过杠杆效应起作用的强(高)力的情况下。特别地,突出于车辆的实际轮廓(例如尾门)的后扰流器,可能被施加到其上的力损坏。特别地,当以这种方式装备的车辆在滚筒清洗站中清洗时,滚筒的旋转可能导致力峰值,该力峰值可能撕裂或破坏突出的后扰流器。为了在清洁方面获得良好的结果,清洗站的辊子以高旋转速度操作,使得施加的力的水平非常高。特别是在反复清洗的情况下,如在整个车辆生命周期的情况下,这些力的作用会经常导致一定程度的断裂或裂缝。特别是,当力通过后扰流器外边缘上的某种杠杆产生一个力杠杆,其一直作用到后扰流器连接到车身上(或是尾门上)的固定处,该力杠杆通过力矩对支撑件施加非常强的应力。因此,可以在相应的部件上施加大于1000N,高达1200N或甚至1500N的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器装置,其避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特别是确保了简单且可靠的稳定性,其具有简单的实施方式,并且当施加力时不会发生损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后扰流器装置实现,该后扰流器装置包括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特征的力吸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后扰流器装置,包括力吸收装置或相应的模块化部件,其尤其可以是车辆的组成部分。根据本发明的后扰流器装置包括用于抵消至少两个部件之间的力的力吸收装置,所述至少两个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部件。力吸收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可变形的舌形件和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接合在舌形件中的销构件。舌形件可相对于销构件至少部分地变形。这通过可变形舌形件和销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发生。舌形件可沿舌形件的变形路径变形。其以作用在第一或第二部件上的力的力施加路径的函数形式发生。
根据本发明,通过力施加路径作用在第一或第二部件上的力被转换成位于第一或第二部件上的销构件的相对移动,该转换通过销构件在舌形件的变形路径中与舌形件的接合完成。其中,由力施加路径施加的力通过上述变形相应地被抵消,从而可以避免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或第二部件的断裂或撕裂。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吸收和抵消高达约3000N的力。
为了简单地固定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相对的位置,本发明提供了通过至少一个紧固元件来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连接。因此,以技术上简单的方式提供了相应的后扰流器在尾门上的简单布置。
因此,在存在至少一个这种紧固件的情况下,力施加路径和变形路径可以与紧固件不同地间隔开。也就是说,力施加路径相对于紧固元件形成的动力臂与沿着舌形件的变形路径作用产生的动力臂不同。因此,力施加路径适当作用在紧固元件上的力矩,直至舌形件相对于其的变形路径,可以通过技术上简单的方式相应地增加或减小。因此,根据预期的最大力针对销构件的调节,即根据紧固元件处的最大预期扭矩来调节销构件,能够以结构简单的方式来计算。并且,舌形件能够适当地组装或设计成根据其厚度,长度或材料的选择来吸收力,例如,这里不需要太多或太少的材料。
舌形件可沿其变形路径以多个部分变形。例如,最初沿着变形路径设置弹性变形路径,其中舌形件发生弹性变形;和/或之后跟随的塑性变形路径,其中相应的舌形件发生塑性变形。另外,根据本发明,塑性变形构件可以进一步集成到舌形件中。如此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力吸收装置的实施例能够吸收特别高的力。如果需要,在舌形件变形的情况下、或者在舌形件中变形元件变形的情况下,该元件的能够简单地被替换,从而有利确保根据本发明的力吸收装置使用的方便性。
根据本发明,沿着变形路径,在根据本发明的舌形件的变形路径自身开始之前,在沿力施加路径方向的相应力的作用下,舌形件能够实现不发生变形的自由行程。换句话说,本发明的两个元件,可变形的舌形件和销构件开始时尚未彼此接合,但仅沿自由行程彼此配合。当根据本发明的力吸收装置不能完全限定在其安装位置时,例如当车身区域中的间距尺寸需要某些部件相对于彼此的适应和定向变化时,这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可以通过现有的自由行程在两个部件之间获得可靠的力吸收。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装置的尽可能大的灵活性,舌形件可以位于第一部件处,并且销构件可以位于第二部件处。但是,也可以将销构件设置在第一部件处,并且相反地,将舌形件设置在第二部件处。用于吸收力的可能可更换的舌形件的位置特别灵活,并且可以根据部件的配置单独选择。在所描述的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位于”或“设置”必须在附接和/或固定的意义上理解,例如通过一体化集成到部件中,通过胶合、螺接和/或铆接等,且在组装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之前或期间具有空间布置。特别地,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器装置可以预组装的模块化部件的形式来提供,例如用于随后安装在车辆上。
如已经提到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在第一部件是后扰流器并且第二部件特别是尾门的情况下实施。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通常用于安装在车辆中的模块化部件,该模块化部件作为后扰流器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力吸收装置,其具有如上所述的特征。优选地,这种模块化部件也可以预先组装,以便随后安装在车辆上。
附图说明
下面将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限于参照附图所示出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这些附图中:
图1是机动车辆的示意图,其中可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装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包括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装置沿图1中A-A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包括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装置沿图1中A-A线的示意剖视图;和
图4是后扰流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和透视图,该后扰流器装置包括基本上根据图2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力吸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1是机动车辆的示意图,其中可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装置。图1是机动车辆的后视图,具体地,该机动车辆具有第一部件1,即后扰流器,其固定在第二部件2,即尾门上。在第一部件1(后扰流器)和第二部件2(尾门)之间,因此可以使用如下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力吸收装置,后扰流器作为第一部件1和尾门作为第二部件2形成相应的模块化部件。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包括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装置的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作为第一部件1的后扰流器通过至少一个紧固元件7牢固地连接到设计为尾门的第二部件2,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是通过胶合连接。如图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力吸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舌形件3通过镙接固定到作为第一部件1的后扰流器上,并且从尾门车身板凸出的销构件4连接到相应的第二构件2。
如果沿着第一部件1上力的施加路径6施加合适的力(在图2、图3和4中向上),则相应的部件1变形,并且在开始时,舌形件3朝着销构件4移动而不变形,然后沿着舌形件3的变形路径5移动。由于连续运动,与销构件4接合的舌形件3然后沿着变形路径5相对于沿着力施加路径6的附加运动而相对变形。这在图2中用粗箭头示出。如果沿着变形路径5的运动在可逆的弹性变形之后进一步变形,舌形件3的塑性变形元件8的塑性变形则会在额外的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生,该塑性变形将是不可逆的。
根据本发明,作用在后扰流器区域中的力可以被认为是施加到紧固元件7的扭矩,该力可以通过舌形件3的弹性变形或可能的塑性变形相应地抵消。因此,即使作用在扰流板边缘上的力峰值达到3,000牛顿,本发明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第一部件1(即后扰流器)的撕裂或断裂。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包括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器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也可以沿着如图1的机动车辆中的截面A-A设置。
如图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装置的实施例与图2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紧固元件7在这里是第一部件1(后扰流器)和第二部件2(尾门)之间的螺钉连接。在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图示中,舌形件3与紧固元件7螺纹连接,并且销构件4固定在第一部件1(后扰流器)上。因此,该后扰流装置设计为预装配的模块化部件。此外,根据图3的实施例,在舌形件3和销构件4之间,在变形路径本身之前舌形件3不存在任何无变形的自由行程。在安装位置,舌形件3和与其接合的销构件4已经彼此接触。与图2类似地,力或运动的行为在图3中通过表示力施加路径6和变形路径5的箭头示出。舌形件3的变形再次用粗箭头表示。
图4是后扰流器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和透视图,该后扰流器装置包括基本上类似于图2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力吸收装置。销构件4以折叠第二部件2(尾门)板材的一部分的形式清楚地示出。此外,在图4中,具有塑性变形元件8的舌形件3在第一部件1(扰流板)上的镙接特别清楚可见。
在本发明未示出的一个实施例中,舌形件位于第二部件上,例如尾门。
应指出的是,附图中所示的表示力施加路径和变形路径5的箭头,以及表示舌形件3的适当变形的粗箭头不是按比例绘制的,而仅用于示意性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设计理念。
已经描述了以上实施例以说明可能的实施方式,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使用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变型以实现,这并不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预期并且甚至预期可能发生这里呈现的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所公开的装置和组件是作为示例给出的并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受所附权利要求的主题限制。

Claims (8)

1.一种后扰流器装置,包括用于抵消至少两个部件(1,2)之间的力的力吸收装置,所述至少两个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部件(1)和至少一个第二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吸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变形的舌形件(3)和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与该舌形件(3)接合的销构件(4),所述舌形件(3)能够根据作用于第一部件(1)或第二部件(2)的力的力施加路径(6)相对于所述销构件(4)沿着舌形件(3)的变形路径(5)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和所述第二部件(2)通过至少一个紧固元件(7)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施加路径(6)和所述变形路径(5)与所述紧固元件(7)间隔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形件(3)沿其变形路径(5)具有所述舌形件(3)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路径和/或所述舌形件(3)塑性变形的塑性变形路径,和/或在变形路径(5)开始之前具有舌形件(3)不发生变形的自由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形件(3)包括塑性变形元件(8)。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形件(3)位于所述第一部件(1)上,并且所述销构件(4)位于所述第二部件(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构件(4)位于所述第一部件(1)上,并且所述舌形件(3)位于所述第二部件(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是后扰流器,并且所述第二部件(2)是尾门。
CN201910286293.7A 2018-04-10 2019-04-10 具有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器装置 Active CN1103564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853121 2018-04-10
FR1853121A FR3079807B1 (fr) 2018-04-10 2018-04-10 Dispositif de becquet arriere avec dispositif d'absorption de force pour compenser une force entre au moins deux composan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6478A CN110356478A (zh) 2019-10-22
CN110356478B true CN110356478B (zh) 2022-08-19

Family

ID=63143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86293.7A Active CN110356478B (zh) 2018-04-10 2019-04-10 具有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14920B2 (zh)
EP (1) EP3552930B1 (zh)
CN (1) CN110356478B (zh)
FR (1) FR3079807B1 (zh)
MA (1) MA4639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14618B2 (en) * 2018-12-28 2021-05-25 Transtex Llc Rear fairing assemblies for a cargo enclosur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11664A1 (en) * 2006-10-10 2008-04-16 Honda Motor Co., Ltd Rear spoiler mounting structure
EP2050662A1 (en) * 2007-10-18 2009-04-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Body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4323506U (zh) * 2014-08-28 2015-05-13 全耐塑料公司 机动车辆的后扰流板
CN106604859A (zh) * 2014-08-01 2017-04-26 全耐塑料公司 机动车辆的后扰流板
CN106687363A (zh) * 2014-09-23 2017-05-17 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的能变形的且能调节的尾部扰流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0032B2 (en) * 2005-03-11 2007-05-22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spoiler with stop lamp
DE102008036283B4 (de) * 2008-08-04 2017-06-2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Heckseitige Luftleit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5688088B2 (ja) * 2010-09-24 2015-03-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ポイラー
FR2982568B1 (fr) * 2011-11-15 2013-11-29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guidage de l'air pour un becquet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WO2013155523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Ags Automotive Systems Roof spoiler mounting system
FR3010381B1 (fr) * 2013-09-09 2017-05-05 Plastic Omnium Cie Becquet pour hay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5870991B2 (ja) * 2013-12-12 2016-03-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部材の取付け構造及びリヤスポイラの取付け構造
KR101526735B1 (ko) * 2013-12-13 2015-06-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리어범퍼 스포일러 장치
FR3029164B1 (fr) * 2014-11-28 2017-01-13 Plastic Omnium Cie Becque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vec face inferieure amovible
FR3046394B1 (fr) * 2015-12-30 2018-02-02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Becque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muni d'un element mobile passif
JP6966316B2 (ja) * 2017-12-21 2021-11-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樹脂バックドア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11664A1 (en) * 2006-10-10 2008-04-16 Honda Motor Co., Ltd Rear spoiler mounting structure
EP2050662A1 (en) * 2007-10-18 2009-04-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Body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6604859A (zh) * 2014-08-01 2017-04-26 全耐塑料公司 机动车辆的后扰流板
CN204323506U (zh) * 2014-08-28 2015-05-13 全耐塑料公司 机动车辆的后扰流板
CN106687363A (zh) * 2014-09-23 2017-05-17 威伯科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的能变形的且能调节的尾部扰流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08676A1 (en) 2019-10-10
US10814920B2 (en) 2020-10-27
CN110356478A (zh) 2019-10-22
EP3552930A1 (fr) 2019-10-16
EP3552930B1 (fr) 2022-06-15
FR3079807B1 (fr) 2020-04-24
MA46396A (fr) 2020-05-06
FR3079807A1 (fr)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94774A1 (en) Windscreen wiper drive arrangement
US8156604B2 (en) Windscreen wiping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a motor vehicle
US7503615B2 (en) Window wiping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a motor vehicle
EP2215373B1 (en) Speed nut
CN110356478B (zh) 具有力吸收装置的后扰流器装置
JPH11139257A (ja) 自動車用ワイパー
US20170057550A1 (en) Power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US6398308B1 (en) Adjust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US9550447B2 (en) Headlamp retaining bracket assembly
JP3901355B2 (ja)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KR101396799B1 (ko) 윈드실드 와이퍼 시스템
EP2900518A1 (en) Mounting bracket and method of supporting a structure
CN102574482A (zh) 带有u形挂钩的汽车
WO2010028855A1 (de) Wischanlage für fahrzeugscheiben
EP1284219B1 (en)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a part to a vehicle
JP2008236981A (ja) 電動モータの取付構造
KR20110129287A (ko) 크래쉬패드 체결장치
US10415650B2 (en)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 torque from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o an auxiliary unit
CN107054230B (zh) 检测装置安装构造
JP2017031988A (ja) ブラケットの取り付け構造
GB2506204A (en) A motor vehicle headlamp support bracket and method of supporting a headlamp assembly
US20080135682A1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Component In An Aircraft
CN218505769U (zh) 激光雷达安装装置、激光雷达安装总成及车辆
CN219339376U (zh) 一种可伸缩固定结构及线束固定支架
US11014528B2 (en) Energy absorption for D-ring attachment brack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