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5953A - 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55953A CN110355953A CN201910764064.1A CN201910764064A CN110355953A CN 110355953 A CN110355953 A CN 110355953A CN 201910764064 A CN201910764064 A CN 201910764064A CN 110355953 A CN110355953 A CN 1103559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ont template
- die sinking
- pull rod
- guide pad
- sliding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板(1)、后模板(2)、面板(3)和前模仁(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1)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滑道(1.1),所述滑道(1.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内端伸出滑道(1.1)位于前模仁(4)的型腔内,所述面板(3)的底部固定有导向块(6),所述导向块(6)的底部自由端穿过前模板(1)的第一通孔(1.1)嵌入在滑块(5)的第二通孔(5.1)内;该模具不采用扣机机构,采用假三板模架抽前模滑块、降低成本,降低了加工难度,可以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注塑模具,其成型的产品内设有向下的缺口,在成型时,必须设计倒钩结构,这样在脱模时,必须分多个步骤,比如采用拉杆结构,拉杆不能保证前模板和后模板先合模,必须做扣机,扣机一般用在二次开模的结构上。这种结构主要是看产品结构的需要。主要是做扣机麻烦点。有些小模具的二次开模结构也有用阻尼的,不过要注意经常换阻尼。也就是扣机机构成本高,增加了加工难度,无法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采用扣机机构,采用假三板模架抽前模滑块、降低成本,降低了加工难度,可以广泛应用的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板、后模板、面板和前模仁,所述前模板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端伸出滑道位于前模仁的型腔内,所述面板的底部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底部自由端穿过前模板的第一通孔嵌入在滑块的第二通孔内;合模有两步:第一步合模,所述前模板向下与后模板合模;第二步合模,所述面板向下同步带动导向块移动距离a,所述导向块向下驱动滑块伸入至前模仁的型腔内;开模有两步:第一步开模,所述面板带动导向块脱离前模板距离a,所述导向块带动滑块沿滑道往上滑动,位于滑块前端的倒钩与成型后的产品的缺口分离;第二步开模,前模板和面板同步往上,此时滑块和导向块与被成型的产品完全分离。
所述导向块包括驱动端和驱动面,所述驱动端活动嵌入在第二通孔内,所述驱动端自上而下向面板的外侧壁弯曲,所述驱动面在合模时与滑块的顶面相抵。
所述第二通孔的设置方向与导向块的设置方向一致,所述滑块的两侧设有凸条,每条凸条滑动连接在前模板的凹槽内。
所述面板与前模板之间通过多根等高螺杆连接固定。
所述前模板内设有多根拉杆,每根拉杆滑动连接在前模板内且底部设有空腔,每根拉杆的顶部与等高螺杆固定,所述后模板设有与拉杆一一对应的尼龙开闭器,所述尼龙开闭器伸出后模板顶部的距离为b,所述拉杆的底部外径大于顶部且底部位于前模板的台阶孔内,所述拉杆底部外径较大的一段与前模板的避空量距离c大于尼龙开闭器的距离b。
在开模第一步时,所述拉杆与尼龙开闭器相嵌入;在开模第一步时,所述拉杆与尼龙开闭器分离。
在合模第一步时,所述拉杆位于尼龙开闭器的上方,在合模第一步时,所述拉杆套入至尼龙开闭器外,所述拉杆的台阶面与前模板的台阶孔之间的避空量为距离c。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此结构关键之处在于开模时前模板和后模板必须后开,合模时必须前模板和后模板必须先合,防止撞模,因此一定要保证前模板和后模板合模时,拉杆与前模板的避空量x大于尼龙开闭器的伸出高度b,避空量x这个尺寸很重要,如果避空量x小于b,那么在前模板和后模板没有完全合完时,面板与前模板会发生合模,导致滑块也发生合模,与动模相撞,此机构节约成本,降低加工难度,可广泛应用。
作为改进,所述导向块包括驱动端和驱动面,所述驱动端活动嵌入在第二通孔内,所述驱动端自上而下向面板的外侧壁弯曲,所述驱动面在合模时与滑块的顶面相抵,导向块向上时,通过弯曲的驱动端能拉动滑动往上滑动,从而使滑块的倒钩先分离,保证了下一步的正常脱模。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通孔的设置方向与导向块的设置方向一致,保证导向块在第二通孔内滑动并能向上拉动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设有凸条,每条凸条滑动连接在前模板的凹槽内,保证滑块的滑动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滑块与导向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开模第一步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开模第二步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合模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开模第一步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开模第二步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合模第一步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合模第二步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所示,1、前模板,1.1、滑道,2、后模板,3、面板,4、前模仁,5、滑块,5.1、第二通孔,5.2、倒钩,6、导向块,6.1、驱动端,6.2、驱动面,7、等高螺杆,8、拉杆,9、尼龙开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9所示,本发明的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板1、后模板2、面板3和前模仁4,所述前模板1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滑道1.1,所述滑道1.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内端伸出滑道1.1位于前模仁4的型腔内。
所述面板3的底部固定有导向块6,所述导向块6的底部自由端穿过前模板1的第一通孔1.1嵌入在滑块5的第二通孔5.1内;所述导向块6包括驱动端6.1和驱动面6.2,所述驱动端6.1活动嵌入在第二通孔5.1内,所述驱动端6.1自上而下向面板3的外侧壁弯曲,所述驱动面6.2在合模时与滑块5的顶面相抵。
所述第二通孔5.1的设置方向与导向块6的设置方向一致,所述滑块5的两侧设有凸条5.3,每条凸条5.3滑动连接在前模板1的凹槽内。
所述面板3与前模板1之间通过多根等高螺杆7连接固定,所述等高螺杆7的下端固定有螺母,所述前模板1的顶部设有供螺母嵌入的凹槽。在合模完成后,所述螺母嵌入至凹槽内。
所述前模板1内设有多根拉杆8,每根拉杆8滑动连接在前模板1内且底部设有空腔,每根拉杆8的顶部与等高螺杆7固定,所述后模板2设有与拉杆8一一对应的尼龙开闭器9,所述尼龙开闭器9伸出后模板2顶部的距离为b,所述拉杆8的底部外径大于顶部且底部位于前模板1的台阶孔内,所述拉杆8底部外径较大的一段与前模板1的避空量距离c大于尼龙开闭器9的距离b。避空量距离c为拉杆8的台阶面顶部到前模板1的台阶面之间的距离。
合模有两步:
第一步合模,所述前模板1向下与后模板2合模;在合模第一步时,所述拉杆8位于尼龙开闭器9的上方。
第二步合模,所述面板3向下同步带动导向块6移动距离a,所述导向块6向下驱动滑块5伸入至前模仁4的型腔内。在合模第二步时,所述拉杆8套入至尼龙开闭器9外,所述拉杆8的台阶面与前模板1的台阶孔之间的避空量为距离c。
开模有两步:
第一步开模,所述面板3带动导向块6脱离前模板1距离a,本实施例为28mm,所述导向块6带动滑块5沿滑道1.1往上滑动,位于滑块5前端的倒钩5.2与成型后的产品101的缺口102分离;在开模第一步时,所述拉杆8与尼龙开闭器9相嵌入;
第二步开模,前模板1和面板3同步往上,此时滑块5和导向块6与被成型的产品完全分离。在开模第二步时,所述拉杆8与尼龙开闭器9分离。
开模时前模板1和后模板2必须后开,合模时必须前模板1和后模板2必须先合,防止撞模,因此一定要保证前模板1和后模板2合模时,拉杆8与前模板1的避空量x大于尼龙开闭器的伸出高度b,避空量x这个尺寸很重要,如果避空量x为28mm并为小于b,那么在前模板1和后模板2没有完全合完时,面板3与前模1板会发生合模,导致滑块5也发生合模,与动模相撞。
Claims (7)
1.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板(1)、后模板(2)、面板(3)和前模仁(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1)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滑道(1.1),所述滑道(1.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内端伸出滑道(1.1)位于前模仁(4)的型腔内,所述面板(3)的底部固定有导向块(6),所述导向块(6)的底部自由端穿过前模板(1)的第一通孔(1.1)嵌入在滑块(5)的第二通孔(5.1)内;合模有两步:第一步合模,所述前模板(1)向下与后模板(2)合模;第二步合模,所述面板(3)向下同步带动导向块(6)移动距离a,所述导向块(6)向下驱动滑块(5)伸入至前模仁(4)的型腔内;开模有两步:第一步开模,所述面板(3)带动导向块(6)脱离前模板(1)距离a,所述导向块(6)带动滑块(5)沿滑道(1.1)往上滑动,位于滑块(5)前端的倒钩(5.2)与成型后的产品(101)的缺口(102)分离;第二步开模,前模板(1)和面板(3)同步往上,此时滑块(5)和导向块(6)与被成型的产品完全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6)包括驱动端(6.1)和驱动面(6.2),所述驱动端(6.1)活动嵌入在第二通孔(5.1)内,所述驱动端(6.1)自上而下向面板(3)的外侧壁弯曲,所述驱动面(6.2)在合模时与滑块(5)的顶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5.1)的设置方向与导向块(6)的设置方向一致,所述滑块(5)的两侧设有凸条(5.3),每条凸条(5.3)滑动连接在前模板(1)的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3)与前模板(1)之间通过多根等高螺杆(7)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1)内设有多根拉杆(8),每根拉杆(8)滑动连接在前模板(1)内且底部设有空腔,每根拉杆(8)的顶部与等高螺杆(7)固定,所述后模板(2)设有与拉杆(8)一一对应的尼龙开闭器(9),所述尼龙开闭器(9)伸出后模板(2)顶部的距离为b,所述拉杆(8)的底部外径大于顶部且底部位于前模板(1)的台阶孔内,所述拉杆(8)底部外径较大的一段与前模板(1)的避空量距离c大于尼龙开闭器(9)的距离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开模第一步时,所述拉杆(8)与尼龙开闭器(9)相嵌入;在开模第一步时,所述拉杆(8)与尼龙开闭器(9)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合模第一步时,所述拉杆(8)位于尼龙开闭器(9)的上方,在合模第二步时,所述拉杆(8)套入至尼龙开闭器(9)外,所述拉杆(8)的台阶面与前模板(1)的台阶孔之间的避空量为距离c。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64064.1A CN110355953A (zh) | 2019-08-19 | 2019-08-19 | 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64064.1A CN110355953A (zh) | 2019-08-19 | 2019-08-19 | 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55953A true CN110355953A (zh) | 2019-10-22 |
Family
ID=68225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64064.1A Pending CN110355953A (zh) | 2019-08-19 | 2019-08-19 | 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55953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5011311B3 (de) * | 2005-03-08 | 2006-05-11 | Schneider Form Gmbh | Schieberrückzug einer Spritzgießform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pritzgießteils |
CN202623183U (zh) * | 2012-04-12 | 2012-12-26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注塑模具 |
CN203141793U (zh) * | 2013-01-31 | 2013-08-21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双色模二射模具合模控制结构 |
CN103963250A (zh) * | 2013-01-31 | 2014-08-06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双色模二射模具合模控制结构 |
CN203973962U (zh) * | 2014-06-30 | 2014-12-03 | 圣美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 |
CN106426793A (zh) * | 2016-12-19 | 2017-02-22 | 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 | 防止撞模的模具 |
CN207044491U (zh) * | 2017-07-17 | 2018-02-27 | 中山市天键电声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前模行位开模动作的模具 |
CN108973038A (zh) * | 2018-08-31 | 2018-12-11 |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 带有侧滑块机构的注塑模具及其脱模方法 |
-
2019
- 2019-08-19 CN CN201910764064.1A patent/CN11035595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5011311B3 (de) * | 2005-03-08 | 2006-05-11 | Schneider Form Gmbh | Schieberrückzug einer Spritzgießform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pritzgießteils |
CN202623183U (zh) * | 2012-04-12 | 2012-12-26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注塑模具 |
CN203141793U (zh) * | 2013-01-31 | 2013-08-21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双色模二射模具合模控制结构 |
CN103963250A (zh) * | 2013-01-31 | 2014-08-06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双色模二射模具合模控制结构 |
CN203973962U (zh) * | 2014-06-30 | 2014-12-03 | 圣美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 |
CN106426793A (zh) * | 2016-12-19 | 2017-02-22 | 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 | 防止撞模的模具 |
CN207044491U (zh) * | 2017-07-17 | 2018-02-27 | 中山市天键电声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前模行位开模动作的模具 |
CN108973038A (zh) * | 2018-08-31 | 2018-12-11 |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 带有侧滑块机构的注塑模具及其脱模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75228B (zh) | 顶出机构及具有该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 |
CN104827634A (zh) | 一种大内径内螺纹脱螺纹机构及其模具 | |
CN205326197U (zh) | 汽车门板拉手盒注塑模具二次脱模机构 | |
CN103341955B (zh) | 一种汽车车灯灯体模具分离式斜抽芯机构 | |
CN110355953A (zh) | 一种分步开模的注塑模具 | |
CN109093953B (zh) | 一种塑胶产品倒扣管口多向脱模机构 | |
CN107160645B (zh) | 注塑模具型腔侧大角度斜抽芯、导向块同步浮动抽芯机构 | |
CN207808353U (zh) | 注塑模具的交叉杆斜顶机构 | |
CN114559616A (zh) | 一种延迟脱模方法 | |
CN208978188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09240407U (zh) | 用于汽车组合灯反射镜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 | |
CN210415375U (zh) | 注塑模具定模外侧弹簧斜导柱斜孔抽芯机构 | |
CN108015982B (zh) | 动模拉板驱动斜滑块抽芯的注塑模具 | |
CN208343357U (zh) | 一种前模行位无顶出注塑模具 | |
CN205167446U (zh) | 一种滑块脱螺纹倒扣机构 | |
CN206913611U (zh) | 主滑块加侧滑块脱扣机构及注塑模具 | |
CN215512105U (zh) | 塑料管件注塑模具朝天侧滑块限位机构 | |
CN203567112U (zh) | 自动剥料机构 | |
CN210362292U (zh) | 一种带延时挡块的滑块套滑块脱模机构 | |
CN103934984A (zh) | 一种注塑模具定模滑块的强制抽芯脱模装置 | |
CN210851104U (zh) | 汽车动力油壶模具的抽芯机构 | |
CN207240733U (zh) | 一种滑块脱模机构 | |
CN203171907U (zh) | 模具斜销结构 | |
CN212194037U (zh) | 一种塑料模具整体拉变形的流道浇口结构 | |
CN113843981B (zh) | 产品内扣的脱模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