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3062A - 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3062A
CN110343062A CN201910792776.4A CN201910792776A CN110343062A CN 110343062 A CN110343062 A CN 110343062A CN 201910792776 A CN201910792776 A CN 201910792776A CN 110343062 A CN110343062 A CN 110343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base
methoxyimino
bis
ind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27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43062B (zh
Inventor
宋宝安
韦春乐
胡德禹
甘秀海
张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7927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430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3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3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43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3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ne carbocyclic ring
    • C07D209/04Indoles; Hydrogenated indoles
    • C07D209/10Indoles; Hydrogenated indole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hetero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ne carbocyclic ring
    • C07D209/04Indoles; Hydrogenated indoles
    • C07D209/30Indoles; Hydrogenated indole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directly attache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hetero r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dol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结构通式(I)如下:式中:R1为取代氢或卤原子,R2为取代芳环、1‑丙醇、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或十二烷基,X为卤原子和甲基。本发明对植物病毒病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同时还涉及该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在防治马铃薯Y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病等植物病毒病害的药物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病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类重大病害,素有“植物癌症”之称。马铃薯Y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病是几种重要的植物病毒病,它们能侵染马铃薯、黄瓜、番茄、西葫芦等多种蔬菜作物,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防治植物病毒病,植物保护工作者基于天然产物提取和人工合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抗病毒药剂的开发,其中代表性的抗植物病毒剂有病毒唑、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菌毒清、香菇类蛋白多糖和氨基寡糖素等,但这类药剂在田间应用中由于防效低,难以有效地防治植物病毒病;因成本高,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此外,在马铃薯Y病毒病的防控中,至今未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剂。
吲哚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活性产物,广泛存在动植物中,因其具有抗病毒、抗癌、抗氧化和抗动脉硬化等多种药理活性,一直是药物发现及创新中最重要的先导结构之一,仍是新药研究的热点。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019533A于2007年08月22日公开了从植物马蓝中提取得到3-丙酮基-3-羟基羟吲哚(AHO)。生物活性研究发现:用AHO处理的烟草植株表现出对TMV和真菌病原体(白粉病)的抗性增强。1%AHO二甲基亚砜溶液1000倍液、0.4%苦木素和2%AHO500倍微乳液,在接种烟草花叶病毒4周后仍然保持44.04%和47.71%的防效。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267935A于2011年12月07日公开了一类吲哚满二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商品化的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使用在农业、林业、园艺领域中,并且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植物病毒活性。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360395A于2013年10月23日公开了一种吲哚咔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吲哚咔唑类化合物在抗烟草花叶病毒中的引用。该类化合物对抗烟草花叶病毒的保护和治疗活性(在500μg/mL药剂浓度下,为33.3%和40.5%)均高于对照药剂病毒唑(32.8%和36.2%)。
2016年,Ji等(Ji X F,Wang Z W,Dong J,Liu Y X,Lu A D,Wang Q M,Discoveryof Topsentin Alkalo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s Novel Antiviral and Anti-phytopathogenic Fungus Agent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6,64,9143-9151.)报道了opsentin生物碱及其衍生物。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对抗TMV的抗病毒活性显着高于利巴韦林。
2017年,Chen等(Chen L W,Xie J L,Song H J,Liu Y X,Wang L Z,Wang Q M,Expanding indole diversity:direct 1-step synthesis of 1,2-fused indoles andspiroindolines from 2-halo anilines for fast SAR antiviral elucidationagainst tobacco mosaic virus(TMV)[J].Molecular Diversity,2017,21,61-68.)报道了1,2-稠合吲哚和螺二氢吲哚,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在离体、活体的钝化、治疗和保护活性方面(在500μg/mL时,分别为55%、52%、53%和57%)比对照药剂病毒唑(在500μg/mL时,分别为36%、37%、41%和38%)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652296A于2018年02月02日公开了螺环氧化吲哚酰腙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防治植物病毒、杀虫、杀菌方面的应用。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对烟草花叶病毒的离体、活体的钝化、治疗和保护活性(在500μg/mL时,分别为48.4%、58%、55.2%和49.7%)比病毒唑(38.2%、36.4%、37.5%和36.4%)和Harmine(44.6%、40.5%、38.6%和42.4%)有更明显的抑制活性。
综上所述,含吲哚结构的药物小分子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其中含吲哚活性结构广泛应用于抗植物病毒剂的创制,但是,均未找到一种含吲哚结构的有效的抗植物病毒剂。目前,化学药剂仍然是防治植物病毒病的主要手段,其主要包括天然产物和化学合成抗病毒剂。天然抗病毒剂的种类较少,不能满足农业大规模、多品种的需求;而目前化学合成抗病毒剂对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着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的发展。因此,寻找一种新型、高效、低风险的抗植物病毒剂依然是植物保护领域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重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对植物病毒病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在防治马铃薯Y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病等植物病毒病药物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其结构通式(I)如下:
式中:R1为取代氢或卤原子,R2为取代芳环、1-丙醇、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或十二烷基,X为卤原子和甲基。
上述R1、X中的卤原子为氟、氯或溴。
上述R2中的取代芳环上对位含有一个氟或两氯。
优选化合物如下:
化合物Ⅰ1:(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2:(E)-2-(2-((3-(双(乙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3:(E)-2-(2-((3-(双(丙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4:(E)-2-(2-((3-(双(异丙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5:(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6:(E)-2-(2-((3-(双((2,4-二氯苯基)硫代)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乙酯;
化合物Ⅰ7:(E)-2-(2-((3-(双(丁基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8:(E)-2-(2-((3-(双(叔丁基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9:(E)-2-(2-((3-(双(十二烷基硫代)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0:(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1:(E)-2-(2-((3-(双(乙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2:(E)-2-(2-((3-(双(丙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3:(E)-2-(2-((3-(双(异丙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4:(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5:(E)-2-(2-((3-(双((2,4-二氯苯基)硫代)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乙酯;
化合物Ⅰ16:(E)-2-(2-((3-(双(丁基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7:(E)-2-(2-((3-(双(叔丁基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8:(E)-2-(2-((3-(双(十二烷基硫代)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9:(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5-溴-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基)(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20:(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5-溴-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基)(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21:(E)-2-(2-((3-(双(丙硫基)甲基)-5-溴-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22:(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23:(E)-2-(2-((3-(双(乙硫基)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24:(E)-2-(2-((3-(双(丙硫基)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25:(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本发明的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本发明的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在防治马铃薯Y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病等植物病毒病害的药物上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将含二硫缩醛单元引入具有优良活性的吲哚衍生物中,通过对所合成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的抗植物病毒和保护活性测试,本发明对马铃薯Y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病等植物病毒病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1),包括以下步骤:
(1)2-氯-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在<5℃的冰浴条件下,向三氯氧磷(12mmol)的DMF(10mL)溶液中缓慢滴加2-酮吲哚(5mmol)的DMF(10mL)溶液。10min后,撤走冰浴,保持40℃油浴条件下反应。3h后,TLC跟踪反应(乙酸乙酯:石油醚=1:1),反应基本完全。停止反应,将溶剂倒入冰水,调节PH值9-10,有黄色固体析出。抽滤,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黄色固体。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在70℃油浴条件下,向(E)-2-(甲氧基亚氨基)-2-(邻-甲苯基)乙酸甲酯(10mmol)的四氯化碳作为溶液中分批加入NBS(12mmol)和AIBN(1mmol),体系为无色液体,有白色不溶物。11h后,体系稍微变为为浅黄色液体,反应转化90%左右。静置至室温,抽滤,收集滤液,再浓缩,得到无色至浅黄色粘稠液体。
(3)(E)-2-(2-((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在110℃油浴条件下,向2-氯-1H-吲哚-3-甲醛(4.29mmol)的乙腈(20mL)中加入K2CO3(15mmol),体系为浅黄色液体。10min后,加入(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5mmol),体系为浅黄色澄清液体。3h后,反应完成,体系为深黄色浑浊。浓缩有机相,加乙酸乙酯稀释,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旋干溶剂,乙醇重结晶,得浅黄色固体。
(4)(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在室温条件下,称取(E)-2-(2-((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0.519mmol)于单口瓶中,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室温下搅拌反应,体系呈黄色。用移液枪取巯基乙醇(1.557mmol)。取0.5g的40%KHSO4/SiO2作为催化剂加入,剧烈反应,有放热现象,体系立即变为橙色液体。2h后,原料完全反应,用二氯甲烷稀释,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浓缩有机相,得到黄色固体,柱层析(P:E=3:1)分离得到白色固体。
实施例2:
(E)-2-(2-((3-(双(乙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2),包括以下步骤:
(1)2-氯-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
(4)(E)-2-(2-((3-(双(乙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乙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3:
(E)-2-(2-((3-(双(丙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3),包括以下步骤:
(1)2-氯-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
(4)(E)-2-(2-((3-(双(丙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丙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4:
(E)-2-(2-((3-(双(异丙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4),包括以下步骤:
(1)2-氯-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
(4)(E)-2-(2-((3-(双(异丙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异丙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5:
(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5),包括以下步骤:
(1)2-氯-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
(4)(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4-氯苯硫酚为原料;
实施例6:
(E)-2-(2-((3-(双((2,4-二氯苯基)硫代)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乙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6),包括以下步骤:
(1)2-氯-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
(4)(E)-2-(2-((3-(双((2,4-二氯苯基)硫代)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乙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4-二氯苯硫酚为原料;
实施例7:
(E)-2-(2-((3-(双(丁基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7),包括以下步骤:
(1)2-氯-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
(4)(E)-2-(2-((3-(双(丁基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丁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8:
(E)-2-(2-((3-(双(叔丁基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8),包括以下步骤:
(1)2-氯-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
(4)(E)-2-(2-((3-(双(叔丁基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叔丁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9:
(E)-2-(2-((3-(双(十二烷基硫代)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9),包括以下步骤:
(1)2-氯-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
(4)(E)-2-(2-((3-(双(十二烷基硫代)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十二烷基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10:
(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10),包括以下步骤:
(1)2-溴-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三溴氧磷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溴-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巯基乙醇为原料;
实施例11:
(E)-2-(2-((3-(双(乙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11),包括以下步骤:
(1)2-溴-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三溴氧磷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溴-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乙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乙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12:
(E)-2-(2-((3-(双(丙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12),包括以下步骤:
(1)2-溴-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三溴氧磷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溴-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丙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丙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13:
(E)-2-(2-((3-(双(异丙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13),包括以下步骤:
(1)2-溴-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三溴氧磷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溴-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异丙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异丙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14:
(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14),包括以下步骤:
(1)2-溴-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三溴氧磷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溴-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4-氯苯硫酚为原料;
实施例15:
(E)-2-(2-((3-(双((2,4-二氯苯基)硫代)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乙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15),包括以下步骤:
(1)2-溴-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三溴氧磷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溴-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2,4-二氯苯基)硫代)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乙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2,4-二氯苯硫酚为原料;
实施例16:
(E)-2-(2-((3-(双(丁基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16),包括以下步骤:
(1)2-溴-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三溴氧磷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溴-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丁基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丁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17:
(E)-2-(2-((3-(双(叔丁基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17),包括以下步骤:
(1)2-溴-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三溴氧磷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溴-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叔丁基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叔丁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18:
(E)-2-(2-((3-(双(十二烷基硫代)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18),包括以下步骤:
(1)2-溴-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三溴氧磷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溴-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十二烷基硫代)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2-溴-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十二烷基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19:
(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5-溴-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基)(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19),包括以下步骤:
(1)5-溴-2-氯-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5-溴吲哚-2-酮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5-溴-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5-溴-2-氯-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5-溴-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基)(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5-溴-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巯基乙醇为原料;
实施例20:
(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5-溴-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基)(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20),包括以下步骤:
(1)5-溴-2-氯-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5-溴吲哚-2-酮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5-溴-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5-溴-2-氯-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5-溴-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基)(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5-溴-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4-氯苯硫酚为原料;
实施例21:
(E)-2-(2-((3-(双(丙硫基)甲基)-5-溴-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21),包括以下步骤:
(1)5-溴-2-氯-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5-溴吲哚-2-酮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5-溴-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5-溴-2-氯-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丙硫基)甲基)-5-溴-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5-溴-2-氯-3-甲酰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丙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22:
(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22),包括以下步骤:
(1)2-甲基-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甲基吲哚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3-甲酰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甲基-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3-甲酰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巯基乙醇为原料;
实施例23:
(E)-2-(2-((3-(双(乙硫基)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23),包括以下步骤:
(1)2-甲基-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甲基吲哚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3-甲酰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甲基-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乙硫基)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3-甲酰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乙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24:
(E)-2-(2-((3-(双(丙硫基)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24),包括以下步骤:
(1)2-甲基-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甲基吲哚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3-甲酰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甲基-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乙硫基)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3-甲酰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乙硫醇为原料;
实施例25:
(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Ⅰ25),包括以下步骤:
(1)2-甲基-1H-吲哚-3-甲醛的合成:
如实施例1(1)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甲基吲哚为原料;
(2)(E)-2-(2-(溴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2)方法和条件合成;
(3)(E)-2-(2-((3-甲酰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3)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2-甲基-1H-吲哚-3-甲醛为原料;
(4)(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的合成:
如实施例1(4)方法和条件合成,区别在于(E)-2-(2-((3-甲酰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和4-氯苯硫酚为原料;
以上实施例制得的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的理化性质如表1所示,其结构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数据如表2所示。
表1实施例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表2实施例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式及波普数据
试验例1、目标化合物抗马铃薯Y病毒治疗和保护活性
(1)测试方法
A.病毒提纯
采用周雪平方法(Zhou X P,Xu Z X,Xu J,Li D B,J.SouthChin.Agric.Univ.1995,16,74-79.),选取接种3周以上,PVY系统侵染寄主Nicotianatabacum.L植株上部叶片,在磷酸缓冲液中匀浆,双层纱布过滤,8000g离心,经2次聚乙二醇处理,再离心,沉淀用磷酸缓冲液悬浮,即得到PVY的精提液体。整个实验在4℃下进行。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260nm波长的吸光度值,根据公式计算病毒浓度。
病毒浓度(mg/mL)=(A260×稀释倍数)/E0.1% 1cm 260nm
其中E表示消光系数,即波长260nm时,浓度为0.1%(1mg/mL)的悬浮液,在光程为1cm时的光吸收值。PVY的E0.1% 1cm 260nm是5.0。
B.药剂对PVY侵染的活体治疗作用
药剂对侵染的活体治疗作用:选长势一致的5-6叶期的苋色藜打顶,向全叶撒匀金刚砂,用排笔蘸取病毒汁液(6×10-3mg/mL)全叶接种病毒,自然晾干后用清水冲洗。待叶片干后,用毛笔在左半叶轻轻涂施药剂,右半叶涂施对应溶剂的浓度的溶剂作对照,3-4d后记录枯斑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
C.药剂对PVY侵染的活体保护作用
药剂对PVY侵染的活体保护作用:选长势一致的5-6叶期的苋色藜打顶,用毛笔在左半叶轻轻涂施药剂,右半叶涂施对应溶剂的浓度的溶剂作对照。24h后,向全叶撒匀金刚砂,用排笔蘸取病毒汁液(6×10-3mg/mL)全叶接种病毒,用清水冲洗,3-4d后记录枯斑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
其中,未涂施药剂半叶的平均枯斑数和涂施药剂的半叶枯斑数都采用各组三次重复的平均数。
表3目标化合物对抗马铃薯Y病毒治疗和保护活性
a平均三次重复;b宁南霉素,c香草硫缩病醚,d病毒唑被用作对照组。
采用半叶枯斑法,在浓度为500mg/L下,以宁南霉素、病毒唑和香草硫缩病醚为对照药剂,测试含二硫缩醛取代吲哚衍生物的抗PVY活性。表3的生物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含甲氧基丙烯酸肟酯取代吲哚衍生物表现出一定的抗PVY活性,化合物Ⅰ2、Ⅰ5、Ⅰ21、Ⅰ24和Ⅰ25的治疗活性与保护活性比对照药剂宁南霉素和香草硫缩病醚高,明显高于对照药剂病毒唑。
试验例2、目标化合物抗黄瓜花叶病毒治疗和保护活性
(1)测试方法
A.病毒提纯
采用周雪平方法(Zhou X P,Xu Z X,Xu J,Li D B,J.SouthChin.Agric.Univ.1995,16,74-79.),选取接种3周以上,CMV系统侵染寄主Nicotianatabacum.L植株上部叶片,在磷酸缓冲液中匀浆,双层纱布过滤,8000g离心,经2次聚乙二醇处理,再离心,沉淀用磷酸缓冲液悬浮,即得到CMV的精提液体。整个实验在4℃下进行。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260nm波长的吸光度值,根据公式计算病毒浓度。
病毒浓度(mg/mL)=(A260×稀释倍数)/E0.1% 1cm 260nm
其中E表示消光系数,即波长260nm时,浓度为0.1%(1mg/mL)的悬浮液,在光程为1cm时的光吸收值。CMV的E0.1% 1cm 260nm是5.0。
B.药剂对CMV侵染的活体治疗作用
药剂对侵染的活体治疗作用:选长势一致的5-6叶期的苋色藜打顶,向全叶撒匀金刚砂,用排笔蘸取病毒汁液(6×10-3mg/mL)全叶接种病毒,自然晾干后用清水冲洗。待叶片干后,用毛笔在左半叶轻轻涂施药剂,右半叶涂施对应溶剂的浓度的溶剂作对照,6-7d后记录枯斑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
C.药剂对CMV侵染的活体保护作用
药剂对CMV侵染的活体保护作用:选长势一致的5-6叶期的苋色藜打顶,用毛笔在左半叶轻轻涂施药剂,右半叶涂施对应溶剂的浓度的溶剂作对照。24h后,向全叶撒匀金刚砂,用排笔蘸取病毒汁液(6×10-3mg/mL)全叶接种病毒,用清水冲洗,6-7d后记录枯斑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
其中,未涂施药剂半叶的平均枯斑数和涂施药剂的半叶枯斑数都采用各组三次重复的平均数。
(2)生物测定结果
表4目标化合物对CMV治疗和保护活性
a平均三次重复;b宁南霉素,c香草硫缩病醚,d病毒唑被用作对照组。
采用半叶枯斑法,在浓度为500mg/L下,以宁南霉素、病毒唑和香草硫缩病醚为对照药剂,测试含二硫缩醛取代吲哚衍生物的抗CMV活性。表4的生物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含二硫缩醛取代吲哚衍生物表现出一定的抗CMV活性,Ⅰ2、Ⅰ3、Ⅰ5、Ⅰ9、Ⅰ11、Ⅰ12、Ⅰ14、Ⅰ19-Ⅰ21和Ⅰ24的治疗活性高于对照药剂宁南霉素、病毒唑和香草硫缩病醚;Ⅰ2、Ⅰ3、Ⅰ10、Ⅰ11和Ⅰ21的保护活性高于对照药剂宁南霉素、病毒唑和香草硫缩病醚。
试验例3、目标化合物抗烟草花叶病毒治疗和保护活性
(1)测试方法
A.病毒提纯
采用Gooding方法(Gooding G V jr,Hebert,T T.A simple technique forpurification of tobacco mosaic virus in large quantities[J].Phytopath-ology,1967,57,1285.)选取接种3周以上,TMV系统侵染寄主Nicotiana tabacum.L植株上部叶片,在磷酸缓冲液中匀浆,双层纱布过滤,8000g离心,经2次聚乙二醇处理,再离心,沉淀用磷酸缓冲液悬浮,即得到TMV的精提液体。整个实验在4℃下进行。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260nm波长的吸光度值,根据公式计算病毒浓度。
病毒浓度(mg/mL)=(A260×稀释倍数)/E0.1% 1cm 260nm
其中E表示消光系数,即波长260nm时,浓度为0.1%(1mg/mL)的悬浮液,在光程为1cm时的光吸收值。TMV的E0.1% 1cm 260nm是5.0。
B.药剂对TMV侵染的活体治疗作用
药剂对侵染的活体治疗作用:选长势一致的5-6叶期的心叶烟打顶,向全叶撒匀金刚砂,用排笔蘸取病毒汁液(6×10-3mg/mL)全叶接种病毒,自然晾干后用清水冲洗。待叶片干后,用毛笔在左半叶轻轻涂施药剂,右半叶涂施对应溶剂的浓度的溶剂作对照,6-7d后记录枯斑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
C.药剂对TMV侵染的活体保护作用
药剂对TMV侵染的活体保护作用:选长势一致的5-6叶期的心叶烟打顶,用毛笔在左半叶轻轻涂施药剂,右半叶涂施对应溶剂的浓度的溶剂作对照。24h后,向全叶撒匀金刚砂,用排笔蘸取病毒汁液(6×10-3mg/mL)全叶接种病毒,用清水冲洗,6-7d后记录枯斑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
其中,未涂施药剂半叶的平均枯斑数和涂施药剂的半叶枯斑数都采用各组三次重复的平均数。
(2)生物测定结果
表5目标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治疗和保护活性
a平均三次重复;b宁南霉素,c香草硫缩病醚,d病毒唑被用作对照组。
采用半叶枯斑法,在浓度为500mg/L下,以宁南霉素、病毒唑和香草硫缩病醚为对照药剂,测试含二硫缩醛取代吲哚衍生物的抗TMV活性。表5的生物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含甲氧基丙烯酸酯取代吲哚衍生物表现出一定的抗TMV活性,Ⅰ1-Ⅰ3、Ⅰ5、Ⅰ10、Ⅰ12、Ⅰ14、Ⅰ18-Ⅰ23和Ⅰ25的治疗活性高于对照药剂宁南霉素、病毒唑和香草硫缩病醚;Ⅰ10、Ⅰ19和Ⅰ21的保护活性与对照药剂宁南霉素相当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化合物对PVY、CMV、TMV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例如,目标化合物对PVY、CMV、TMV治疗活性抑制率的范围分别为19.3~61.6%、25.2~61.1%、19.3~61.6%,保护活性抑制率范围分别为21.1~70.1%、20.4~63.2%、25.9~63.1%;优于对照药剂、病毒唑和香草硫缩病醚。其中化合物Ⅰ21在浓度为500μg/mL时,对马铃薯Y病毒活体治疗和保护活性分别为61.6%和70.1%,均优于宁南霉素50.1%和50.8%,香草硫缩病醚55.2%和57.7%,病毒唑40.2%和41.2%;对黄瓜花叶病毒活体治疗和保护活性分别为61.1%和63.2%,均优于宁南霉素48.2%和49.6%,香草硫缩病醚54.9%和57.8%,病毒唑41.7%和43.1%;对烟草花叶病毒活体治疗和保护活性分别为59.7%和63.1%,与宁南霉素53.3%和66.6%相当,优于香草硫缩病醚48.7%和49.1%与病毒唑45.5%和48.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其结构通式(I)如下:
(Ⅰ)
式中:R1为取代氢或卤原子, R2为取代芳环、1-丙醇、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或十二烷基, X为卤原子和甲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其中:R1、X中的卤原子为氟、氯或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其中:R2中的取代芳环上对位含有一个氟或两氯。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具体化合物如下:
化合物Ⅰ1:(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2:(E)-2-(2-((3-(双(乙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3:(E)-2-(2-((3-(双(丙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4:(E)-2-(2-((3-(双(异丙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5:(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6:(E)-2-(2-((3-(双((2,4-二氯苯基)硫代)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乙酯;
化合物Ⅰ7:(E)-2-(2-((3-(双(丁基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8:(E)-2-(2-((3-(双(叔丁基硫基)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9:(E)-2-(2-((3-(双(十二烷基硫代)甲基)-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0:(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1:(E)-2-(2-((3-(双(乙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2:(E)-2-(2-((3-(双(丙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3:(E)-2-(2-((3-(双(异丙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4:(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5:(E)-2-(2-((3-(双((2,4-二氯苯基)硫代)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乙酯;
化合物Ⅰ16:(E)-2-(2-((3-(双(丁基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7:(E)-2-(2-((3-(双(叔丁基硫基)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8:(E)-2-(2-((3-(双(十二烷基硫代)甲基)-2-溴-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19:(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5-溴-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基)(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20:(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5-溴-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基)(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21:(E)-2-(2-((3-(双(丙硫基)甲基)-5-溴-2-氯-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22:(E)-2-(2-((3-(双((2-羟乙基)硫代)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23:(E)-2-(2-((3-(双(乙硫基)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24:(E)-2-(2-((3-(双(丙硫基)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化合物Ⅰ25:(E)-2-(2-((3-(双((4-氯苯基)硫基)甲基)-2-甲基-1H-吲哚-1-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
5.一种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6.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在防治马铃薯Y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病等植物病毒病害的药物上的应用。
CN201910792776.4A 2019-08-26 2019-08-26 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103430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2776.4A CN110343062B (zh) 2019-08-26 2019-08-26 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2776.4A CN110343062B (zh) 2019-08-26 2019-08-26 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3062A true CN110343062A (zh) 2019-10-18
CN110343062B CN110343062B (zh) 2023-03-10

Family

ID=68181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2776.4A Active CN110343062B (zh) 2019-08-26 2019-08-26 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430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3496A (zh) * 2022-04-08 2022-06-03 贵州大学 4-氯吲哚-3-乙酸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87500A1 (en) * 2012-12-04 2014-07-0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ompounds, conjugates and compositions of epipolythiodiketopiperazines and polythiodiketopiperazines
CN107226812A (zh) * 2016-03-25 2017-10-03 南开大学 一类哌啶噻唑肟醚甲氧基丙烯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530335A (zh) * 2018-05-21 2018-09-1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51216A (zh) * 2019-01-30 2019-04-19 淮北师范大学 一种含二硫缩醛的萘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87500A1 (en) * 2012-12-04 2014-07-0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ompounds, conjugates and compositions of epipolythiodiketopiperazines and polythiodiketopiperazines
CN107226812A (zh) * 2016-03-25 2017-10-03 南开大学 一类哌啶噻唑肟醚甲氧基丙烯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530335A (zh) * 2018-05-21 2018-09-1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51216A (zh) * 2019-01-30 2019-04-19 淮北师范大学 一种含二硫缩醛的萘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UNLE WEI,等: "Synthesis, Antiviral Activity, and Induction of Plant Resistance of Indole Analogues Bearing Dithioacetal Moiety", 《J. AGRIC. FOOD CHEM.》 *
何敬文等: "羰基保护基团的新进展", 《有机化学》 *
兰帅等: "9H-吲哚[4,5-b]并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山东化工》 *
陈瑾: "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3496A (zh) * 2022-04-08 2022-06-03 贵州大学 4-氯吲哚-3-乙酸的制备方法
CN114573496B (zh) * 2022-04-08 2023-11-07 贵州大学 4-氯吲哚-3-乙酸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3062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7478B (zh) 含二硫缩醛的香草醛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K170817B1 (da) Quinazolinderivater, fremgangsmåder til deres fremstilling samt deres anvendelse som insekticider, acaricider og fungicider
JP6901477B2 (ja) 三置換されているシリルフェノキシヘテロ環及び類似体
CN104812751B (zh) 用于植物疾病防治的含氮杂环化合物
WO2015058024A1 (en)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sticidal compounds
CN106432237A (zh) 一类含两个手性中心的脒类化合物合成及用途
CN103819413A (zh) 含喹唑啉酮芳氧基的戊二烯酮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43062A (zh) 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232545A (zh) 一种含喹喔啉的杨梅素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689950A (zh) [(6-取代-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
JPS626548B2 (zh)
CN110183386B (zh) 地克珠利衍生物及其应用和含有该衍生物的杀菌剂
CN109956904B (zh) 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和杀菌剂
CN109721559A (zh) 一种含硫醚三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484457B (zh) 含甲氧基丙烯酸酯的二硫缩醛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226956B (zh) 3,6-二取代咪唑[1,2-b]哒嗪类衍生物在制备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杀菌剂中的应用
CN109651216B (zh) 一种含二硫缩醛的萘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和应用
WO2022068816A1 (zh) 一种突烯酰胺类化合物、杀菌剂和应用
CN107880033B (zh) 一类1-苯基-5-氨基-4-吡唑联噁二唑硫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EP0494227B1 (en) Fungicidal 3-imino-1,4-oxathiins
CN115536543B (zh) 一种含异丙醇胺结构的三氯生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78721B (zh) 一类含三嗪的戊二烯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Majumder et al. Synthesis of Schiff bases of 4-amino-3-mercapto-5-pyridin-4yl-4H-1, 2, 4-triazole and their evaluation as SAR inducers
CN109134399A (zh) 一种含苯并噻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128408B (zh) 一类含喹喔啉的戊二烯酮肟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