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1641A - 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1641A
CN110341641A CN201910617256.XA CN201910617256A CN110341641A CN 110341641 A CN110341641 A CN 110341641A CN 201910617256 A CN201910617256 A CN 201910617256A CN 110341641 A CN110341641 A CN 110341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module
gas generator
predecessor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72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红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6172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416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1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16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023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3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 B60R21/0136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responsive to actual contact with an obstacle, e.g. to vehicle deformation, bumper displacement or bumper velocity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1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2019/026Buffers, i.e. bumpers of limited exten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包括:车辆前身、安全气囊总成、气囊控制盒和安全气囊ECU。本发明中,通过在汽车前身的前侧设有安全气囊总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意外碰撞时,碰撞传感器会检测到碰撞信号并将碰撞信号通过信号处理电路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中,中央处理单元通过点火电路控制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内侧中央位置处的点火器可以引爆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内侧点火剂产生热量使得充气剂分解产生大量氮气并冲入到安全气囊本体的内侧,使得安全气囊本体张开,从而对车辆进行缓冲防碰撞保护,相比与传统的防撞梁,显著的提高了对车辆上人员的保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前身安全气囊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前身多为通过防撞梁对汽车进行意外碰撞保护,防撞梁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防撞梁结构是应该能保证低速吸能盒通过溃缩有效吸收低速撞击时的能量,防撞梁通过螺栓连接到车身,方便拆卸和更换,现在很多车型的防撞梁上都加装有一层泡沫缓冲区,它的主要作用还是在4km/h以下的碰撞时,对外部塑料保险杠起到一个支撑,缓解碰撞力的作用,减小碰撞对塑料保险杠的损伤,降低维修成本,在意外快速碰撞时保护效果较差,无法对车上人员进行有效的保护,为此提出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用于对汽车意外碰撞进行缓冲保护,显著提高对车上人员的保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包括:车辆前身、安全气囊总成、气囊控制盒和安全气囊ECU;
所述车辆前身前侧顶部设有进气格栅,且车辆前身的前侧位于进气格栅的两侧对称设有大灯,所述车辆前身的前侧底部和两侧等距嵌入安装有多个碰撞传感器,所述车辆前身前侧底部还设有车牌安装架;
所述安全气囊总成安装在车辆前身上位于进气格栅的底部;所述安全气囊总成包括气囊安装架和安全气囊本体,其中,安全气囊本体内置在气囊安装架中;
所述气囊控制盒设置在气囊安装架内侧底部,且气囊控制盒的内侧设有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其中,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均与安全气囊本体内部连通;
所述安全气囊ECU内置安装在在气囊控制盒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碰撞的强度信号,并对信号进行传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全气囊ECU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供电管理单元、信号处理电路、和点火电路;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信号处理电路与多个所述碰撞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其中,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碰撞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放大、缓冲处理,并进行定标模拟信号,同时对信号进行转换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中;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用于对对信号处理电路传输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对点火电路进行控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点火电路分别与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的输入端电线连接;
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内侧中央位置处的点火器可以引爆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内侧点火剂产生热量使得充气剂分解产生大量氮气并冲入到安全气囊本体的内侧;
所述点火电路用于对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中央位置处的点火器进行控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供电管理单元包括后备电源、供电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
所述后备电源均通过和供电模块均通过供电回路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且电源管理模块通过供电回路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供电模块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对中央处理单元进行供电,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在供电模块正常供电时对后备电源进行电量检测,当电量不足时进行充电,且电源模块在供电模块掉电视控制后备电源为中央处理单元进行供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通讯报警单元;
所述通讯报警单元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报警单元包括电源模块、定位模块、微处理器和无线通讯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和电源模块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且微处理器与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与交通报警中心无线通讯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中心处理单元发送的碰撞信号时,会通过定位模块采集汽车的位置信息,通过根据汽车的位置信息生成一条报警信息,同时将报警信息传输到无线通讯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将接受到的信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无线传输到交通报警中心,实现及时进行报警,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微处理器提供工作电源。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通过在汽车前身的前侧设有安全气囊总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意外碰撞时,碰撞传感器会检测到碰撞信号并将碰撞信号通过信号处理电路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中,中央处理单元通过点火电路控制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内侧中央位置处的点火器可以引爆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内侧点火剂产生热量使得充气剂分解产生大量氮气并冲入到安全气囊本体的内侧,使得安全气囊本体张开,从而对车辆进行缓冲防碰撞保护,相比与传统的防撞梁,显著的提高了对车辆上人员的保护效果。
(2):该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通过设有通讯报警单元,当中央处理单元接收道碰撞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时中央处理单元会将碰撞信号传输到微处理器中,微处理器通过定位模块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并自动生成一条报警信息,然后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无线传输到交通报警中心,使得在出现车祸时可以自动进行报警,便于救护人员及了解事故信息并对车辆上受伤人员进行抢救,进一步提高该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安全气囊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安全气囊ECU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供电管理单元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通讯报警单元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车辆前身;2、进气格栅;3、大灯;4、安全气囊总成;41、气囊安装架;42、安全气囊本体;43、气囊控制盒;44、第一气体发生器;45、安全气囊ECU;46、第二气体发生器;5、车牌安装架;6、碰撞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包括:车辆前身1、安全气囊总成4、气囊控制盒43和安全气囊ECU45;
车辆前身1前侧顶部设有进气格栅2,且车辆前身1的前侧位于进气格栅2的两侧对称设有大灯3,车辆前身1的前侧底部和两侧等距嵌入安装有多个碰撞传感器6,车辆前身1前侧底部还设有车牌安装架5;
安全气囊总成4安装在车辆前身1上位于进气格栅2的底部;安全气囊总成4包括气囊安装架41和安全气囊本体42,其中,安全气囊本体42内置在气囊安装架41中;
气囊控制盒43设置在气囊安装架41内侧底部,且气囊控制盒43的内侧设有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其中,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均与安全气囊本体42内部连通;
安全气囊ECU45内置安装在在气囊控制盒43内侧。
碰撞传感器6用于检测汽车碰撞的强度信号,并对信号进行传输。
安全气囊ECU45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供电管理单元、信号处理电路、和点火电路;
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信号处理电路与多个碰撞传感器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其中,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碰撞传感器6传输的信号进行放大、缓冲处理,并进行定标模拟信号,同时对信号进行转换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中;
中央处理单元用于对对信号处理电路传输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对点火电路进行控制。
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点火电路分别与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的输入端电线连接;
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内侧中央位置处的点火器可以引爆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内侧点火剂产生热量使得充气剂分解产生大量氮气并冲入到安全气囊本体42的内侧;
点火电路用于对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中央位置处的点火器进行控制。
供电管理单元包括后备电源、供电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
后备电源均通过和供电模块均通过供电回路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且电源管理模块通过供电回路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
供电模块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对中央处理单元进行供电,电源管理模块在供电模块正常供电时对后备电源进行电量检测,当电量不足时进行充电,且电源模块在供电模块掉电视控制后备电源为中央处理单元进行供电,保证供电模块在供电或者掉电时,安全气囊ECU45可以正常进行使用,提高该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的安全性。
该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使用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意外碰撞时,车辆前身1上的碰撞传感器6会检测到碰撞信号并将碰撞信号通过信号处理电路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中,中央处理单元接收到信号后通过点火电路控制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内侧中央位置处的点火器可以引爆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内侧点火剂,点火剂点燃产生热量使得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内侧的充气剂分解产生大量氮气并冲入到安全气囊本体42的内侧,使得安全气囊本体42张开,从而对车辆进行缓冲防碰撞保护。
参照图4和图5,还包括通讯报警单元;
通讯报警单元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讯报警单元包括电源模块、定位模块、微处理器和无线通讯模块;
定位模块和电源模块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且微处理器与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无线通讯模块的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与交通报警中心无线通讯连接。
微处理器接收到中心处理单元发送的碰撞信号时,会通过定位模块采集汽车的位置信息,通过根据汽车的位置信息生成一条报警信息,同时将报警信息传输到无线通讯模块。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将接受到的信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无线传输到交通报警中心,实现及时进行报警,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微处理器提供工作电源。
中央处理单元接收道碰撞传感器6发出的信号时,中央处理单元会将碰撞信号传输到通讯报警单元中的微处理器中,微处理器通过定位模块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并自动生成一条报警信息,然后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无线传输到交通报警中心,使得在出现车祸时可以自动进行报警,便于救护人员及了解事故信息并对车辆上受伤人员进行抢救。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前身(1)、安全气囊总成(4)、气囊控制盒(43)和安全气囊ECU(45);
所述车辆前身(1)前侧顶部设有进气格栅(2),且车辆前身(1)的前侧位于进气格栅(2)的两侧对称设有大灯(3),所述车辆前身(1)的前侧底部和两侧等距嵌入安装有多个碰撞传感器(6),所述车辆前身(1)前侧底部还设有车牌安装架(5);
所述安全气囊总成(4)安装在车辆前身(1)上位于进气格栅(2)的底部;所述安全气囊总成(4)包括气囊安装架(41)和安全气囊本体(42),其中,安全气囊本体(42)内置在气囊安装架(41)中;
所述气囊控制盒(43)设置在气囊安装架(41)内侧底部,且气囊控制盒(43)的内侧设有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其中,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均与安全气囊本体(42)内部连通;
所述安全气囊ECU(45)内置安装在在气囊控制盒(43)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传感器(6)用于检测汽车碰撞的强度信号,并对信号进行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ECU(45)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供电管理单元、信号处理电路、和点火电路;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信号处理电路与多个所述碰撞传感器(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其中,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碰撞传感器(6)传输的信号进行放大、缓冲处理,并进行定标模拟信号,同时对信号进行转换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中;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用于对对信号处理电路传输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对点火电路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点火电路分别与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的输入端电线连接;
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内侧中央位置处的点火器可以引爆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内侧点火剂产生热量使得充气剂分解产生大量氮气并冲入到安全气囊本体(42)的内侧;
所述点火电路用于对第一气体发生器(44)和第二气体发生器(46)中央位置处的点火器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管理单元包括后备电源、供电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
所述后备电源均通过和供电模块均通过供电回路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且电源管理模块通过供电回路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通过电源管理模块对中央处理单元进行供电,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在供电模块正常供电时对后备电源进行电量检测,当电量不足时进行充电,且电源模块在供电模块掉电视控制后备电源为中央处理单元进行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报警单元;
所述通讯报警单元的输入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报警单元包括电源模块、定位模块、微处理器和无线通讯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和电源模块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且微处理器与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与交通报警中心无线通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中心处理单元发送的碰撞信号时,会通过定位模块采集汽车的位置信息,通过根据汽车的位置信息生成一条报警信息,同时将报警信息传输到无线通讯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将接受到的信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无线传输到交通报警中心,实现及时进行报警,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微处理器提供工作电源。
CN201910617256.XA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 Pending CN1103416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7256.XA CN110341641A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7256.XA CN110341641A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1641A true CN110341641A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76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7256.XA Pending CN110341641A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416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7992A (zh) * 2020-03-30 2020-06-30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汽车智能防撞吸能系统及防撞吸能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8473A (ja) * 1998-12-11 2000-06-20 Nissan Motor Co Ltd 歩行者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EP1319559A2 (de) * 2001-12-14 2003-06-1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Fussgänger
KR20070062221A (ko) * 2005-12-12 2007-06-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범퍼 에어백 구조
CN101054078A (zh) * 2006-04-11 2007-10-17 株式会社电装 碰撞检测装置
CN202896508U (zh) * 2012-11-14 2013-04-24 栾松巍 一种汽车气囊保险杠
CN203318340U (zh) * 2013-06-21 2013-12-04 深圳市典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破玻璃装置及一种公共交通工具
CN104766453A (zh) * 2014-01-06 2015-07-08 上海宏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汽车气囊的自动报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8473A (ja) * 1998-12-11 2000-06-20 Nissan Motor Co Ltd 歩行者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EP1319559A2 (de) * 2001-12-14 2003-06-1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Fussgänger
KR20070062221A (ko) * 2005-12-12 2007-06-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범퍼 에어백 구조
CN101054078A (zh) * 2006-04-11 2007-10-17 株式会社电装 碰撞检测装置
CN202896508U (zh) * 2012-11-14 2013-04-24 栾松巍 一种汽车气囊保险杠
CN203318340U (zh) * 2013-06-21 2013-12-04 深圳市典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破玻璃装置及一种公共交通工具
CN104766453A (zh) * 2014-01-06 2015-07-08 上海宏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汽车气囊的自动报警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代洪,周天沛: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30 September 2014 *
张世军: "《汽车电气设备结构与拆装》", 30 June 2015 *
张则雷: "《汽车实习指导驾驶员 高级工 技师 培训教材 修订本》", 30 September 2018 *
李俊玲,关圣文: "《汽车附属电气设备及车身电控系统》", 28 February 201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7992A (zh) * 2020-03-30 2020-06-30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汽车智能防撞吸能系统及防撞吸能方法
CN111347992B (zh) * 2020-03-30 2021-07-02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汽车智能防撞吸能系统及防撞吸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3259B (zh) 一种制动故障外部报警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1712565U (zh) 一种汽车主动保护安全气囊
CN103395401B (zh) 汽车尾部安全气囊系统
CN108146379B (zh) 一种极限碰撞工况下乘用车的生命空间保持系统与方法
WO2013118928A1 (ko) 오토바이의 충돌사고를 방지할 수 있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헬멧 장치
CN101214806A (zh) 汽车对行人主动保护防撞安全气囊
CN201824996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CN203920652U (zh) 汽车保险杠
CN113481904A (zh) 高速公路桥梁用具有缓冲功能的防撞护栏
CN110341641A (zh) 一种汽车前身撞击自动外置气囊保护装置
CN203372177U (zh) 应用在汽车上的主动行人保护系统
CN103587487B (zh) 安全气囊式防撞汽车
CN210554641U (zh) 一种汽车一体化防撞系统
CN110080136B (zh) 一种车辆侧翻智能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68950A (zh) 一种重大交通事故呼救装置
CN203438976U (zh) 汽车尾部安全气囊安装支架
CN206254950U (zh) 一种汽车前缓冲保险杠
CN206426932U (zh) 一种车载行人检测警示装置
CN204020790U (zh) 一种汽车外置安全气囊的装置
CN205468913U (zh) 一种汽车碰撞保护装置
CN207842869U (zh) 一种汽车防碰撞系统
CN211844247U (zh) 用于车载设备的提醒防护系统
CN208280058U (zh) 一种市政公路的防撞墩
KR101250532B1 (ko) 완충구조를 갖는 가이드레일 장치
CN203766673U (zh) 车辆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