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7578A - 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7578A
CN110337578A CN201780086619.0A CN201780086619A CN110337578A CN 110337578 A CN110337578 A CN 110337578A CN 201780086619 A CN201780086619 A CN 201780086619A CN 110337578 A CN110337578 A CN 110337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idth direction
camera
detecting device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66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仓隆
丹原正雄
吉川雅司
山田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 Ltd Of General Sharp Special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Japan
Primetals Technologies Jap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 Ltd Of General Sharp Special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Jap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 Ltd Of General Sharp Special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Japan filed Critical Co Ltd Of General Sharp Special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Japan
Publication of CN110337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7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11/028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by measuring lateral position of a boundary of the obje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00Hot-dipping or immersion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C23C2/003Apparatus
    • C23C2/0034Details related to elements immersed in bath
    • C23C2/00342Moving elements, e.g. pumps or mixers
    • C23C2/00344Means for moving substrates, e.g. immersed rollers or immersed bea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00Hot-dipping or immersion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C23C2/14Removing excess of molten coatings;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coating thickness
    • C23C2/16Removing excess of molten coatings;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coating thickness using fluids under pressure, e.g. air knives
    • C23C2/18Removing excess of molten coatings from elongated material
    • C23C2/20Strips; P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00Hot-dipping or immersion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C23C2/14Removing excess of molten coatings;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coating thickness
    • C23C2/24Removing excess of molten coatings;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coating thickness using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3/00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 G05D3/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using feedbac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74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two or more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高精度地对金属镀敷板的板端位置进行检测的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板边缘检测装置构成为包括:线状照明(16),其与金属镀敷板(1)对置配置,且朝向金属镀敷板(1)的板端(1a)周边照射沿板宽方向延伸的标记光;相机(17),其对包括被金属镀敷板(1)反射的标记光的正反射光(16A)以及金属镀敷板(1)的板端(1a)的区域进行拍摄;解析部(18A),其根据由相机(17)拍摄到的图像(I)求出板端位置(x)并计算该板端位置(x)的实际坐标;相机驱动部(19),其使相机(17)沿着板宽方向移动;以及控制部(18B),其根据由解析部(18A)求出的板端位置(x),控制相机驱动部(19),以使该板端位置(x)来到图像(I)的板宽方向中央。

Description

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熔融金属镀敷设备中,在将被连续地搬运的钢板浸渍在熔融金属镀敷浴中并拉起后,从擦拭喷嘴向该钢板的两面喷吹气流从而将多余地附着于钢板的熔融金属去除。在这样的熔融金属镀敷设备中,在向钢板的两面喷吹气流时,若在钢板的板端处从对置的擦拭喷嘴喷射出的气流相互干涉,则熔融金属的去除性能降低,进而会产生钢板的板端的板厚比中央部的板厚厚的现象。
针对这样的问题,对于在钢板的板端的外侧配置挡板,使该挡板追随钢板的板端,从而避免从对置的擦拭喷嘴喷射出的气流相互干涉的气体擦拭装置、擦拭喷嘴,存在使用罩来覆盖位于钢板的板宽方向的两外侧的部分,从而避免从擦拭喷嘴喷吹出的擦拭气体在钢板的板宽方向的两外侧发生碰撞的结构,由此检测钢板的板端的位置变得十分重要。
以往,作为检测钢板的板端的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公知有使用CCD线性图像传感器拍摄钢板的两缘部,并检测所取得的图像的亮部与暗部的交界作为钢板的缘部的带状材料的位置检测装置(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327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状材料的位置检测装置在用于对浸渍于熔融金属镀敷浴并实施了镀敷处理的钢板(以下,称作金属镀敷板)的板端进行检测时,由于刚通过熔融金属镀敷浴后的金属镀敷板成为镜面状,因此存在难以区别金属镀敷板与背景,从而难以高精度地检测金属镀敷板的边缘位置这样的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高精度地对浸渍在熔融金属槽中并拉起的钢板的板端进行检测的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对从熔融金属槽拉起的钢板的板端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其与所述钢板对置配置,并朝向所述钢板侧照射沿板宽方向延伸的标记光;拍摄装置,其对包括被所述钢板反射的所述标记光的正反射光以及所述钢板的板端的区域进行拍摄;解析部,其根据由所述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图像,求出被所述钢板镜面反射的所述标记光的正反射光中断的位置作为板端位置;驱动机构,其使所述拍摄装置沿着所述钢板的板宽方向移动;以及控制部,其根据由所述解析部求出的所述板端位置,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来调整所述拍摄装置的位置,以使所述板端位置位于所述图像的板宽方向中央。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方法对从熔融金属槽拉起的钢板的板端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边缘检测方法中设置:光源,其与所述钢板对置配置,并朝向所述钢板侧照射沿板宽方向延伸的标记光;拍摄装置,其对包括被所述钢板反射的所述标记光的正反射光以及所述钢板的板端的区域进行拍摄;解析部,其根据由所述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图像,求出被所述钢板镜面反射的所述标记光的正反射光中断的位置作为板端位置;以及驱动机构,其使所述拍摄装置沿着所述钢板的板宽方向移动,根据由所述解析部求出的所述板端位置,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来调整所述拍摄装置的位置,以使所述板端位置位于所述图像的板宽方向中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高精度地对浸渍在熔融金属槽中并拉起的钢板的板端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的设置例的示意图。
图2是以侧视的方式示出图1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3的(a)是示出移动图1所示的相机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的(b)是利用图3的(a)所示的相机拍摄到的图像的例子。
图4的(a)是示出移动图1所示的相机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的(b)是利用图4的(a)所示的相机拍摄到的图像的例子。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所进行的一次板边缘测量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的(a)是示出金属镀敷板位于图1所示的相机的视野外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的(b)是利用图6的(a)所示的相机拍摄到的图像的例子。
图7的(a)是示出金属镀敷板位于图1所示的相机的视野整体内的状态的俯视图,图7的(b)是利用图7的(a)所示的相机拍摄到的图像的例子。
图8是示出图1所示的相机位于金属镀敷板的板边缘的大致正面时的测量误差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图1所示的相机从金属镀敷板的板边缘的正面向板宽方向偏离时的测量误差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11是在金属镀敷板位于图10所示的相机的视野外的状态下拍摄到的图像的例子。
图12是在金属镀敷板位于图10所示的相机的视野整体内的状态下拍摄到的图像的例子。
图13是示出将相机固定时的线状照明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5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的测量误差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图16是用于对未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时的测量误差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移动相机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移动相机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9是示出以往的喷嘴罩的控制的俯视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用于测定相机与金属镀敷板之间的距离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1的(a)是在移动图20所示的相机前拍摄到的图像的例子,图21的(b)是在移动图20所示的相机后拍摄到的图像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使用图1至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熔融金属镀敷设备中,将被连续地搬运的钢板1’浸渍在贮存于熔融金属镀敷浴(熔融金属槽)11内的高温的熔融金属12中后,通过配设在熔融金属镀敷浴11内的沉没辊13将搬运方向变换为铅垂上方,从而将钢板1’向上方拉起。随后,实施了镀敷处理的钢板(以下,称作金属镀敷板)1在被减振装置14抑制了振动并矫正了板端部的翘曲的状态下,被从擦拭装置15喷出的气体去除多余地附着的熔融金属。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减振装置14具备上下成对且沿金属镀敷板1的板宽方向配设有多个的电磁铁141以及涡流式的位移传感器(板形状传感器)142(参照图2),且减振装置14配置在擦拭装置15的上方。该减振装置14构成为能够在板宽方向以及接近或远离金属镀敷板1的方向上移动,根据由后述的板边缘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宽度方向端部(以下,称作板端)1a的位置对减振装置14的板宽方向的位置进行控制,以使该减振装置14位于适于减少金属镀敷板1的翘曲的位置。
另外,擦拭装置15具备擦拭喷嘴151以及喷嘴罩152(参照图17等)。擦拭喷嘴151对从熔融金属镀敷浴11出来并朝向上方行进的金属镀敷板1的表面、背面喷吹气体从而控制镀敷附着量。另外,喷嘴罩152将擦拭喷嘴151的位于金属镀敷板1的板宽方向的两外侧的部分密封,以避免从擦拭喷嘴151喷出的擦拭气体在金属镀敷板1的板宽方向的两外侧发生碰撞。该喷嘴罩152构成为能够沿着板宽方向移动,根据由后述的板边缘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板端1a的位置对该喷嘴罩152的板宽方向的位置进行控制。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熔融金属镀敷设备设置中,作为板边缘检测装置设置有线状照明(光源)16、相机(拍摄装置)17、运算装置18、以及相机驱动机构(驱动机构)19。
线状照明16构成为,将多个LED161排成一列并通过未图示的散射板得到线状的照明光(以下,称作标记光)。以下述方式对线状照明16的长度以及位置进行设定:使标记光的长度方向沿着金属镀敷板1的板宽方向,且向至少包括金属镀敷板1的板端1a在内的规定范围照射标记光。
相机17设置为,在相对于金属镀敷板1而与线状照明16相同的一侧且与线状照明16不同高度的位置,至少对被金属镀敷板1镜面反射的标记光的正反射光16A以及金属镀敷板1的板端1a进行拍摄。相机17例如是CCD相机,如图3的(b)以及图4的(b)中示出的一例那样,将曝光时间设定为,仅被金属镀敷板1镜面反射的标记光的正反射光16A在图像I上作为亮部而显现。需要说明的是,图3以及图4中所示的17A是相机17的视野,17B是相机17是光轴。该相机17与金属镀敷板1的两端分别对应地设置。
另外,运算装置18构成为包括解析部18A和控制部(调整部)18B。
解析部18A根据由相机17拍摄金属镀敷板1得到的图像I求出金属镀敷板1的板端位置x。即,在由相机17拍摄金属镀敷板1得到的图像I中,板端位置x作为正反射光16A在板宽方向上中断的位置而显现。解析部18A检测该图像I中的正反射光16A中断的位置作为板端位置x。并且,通过已知的手法将检测出的板端位置x变换成实际坐标,从而求出金属镀敷板1的实际的板端1a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解析部18A中,使用预先假定的距离(以下,称作假定距离)d作为从相机17到金属镀敷板1的距离,将图像I中的金属镀敷板1的板端位置x变换为实际坐标。
另外,控制部18B根据由解析部18A检测出的图像I中的板端位置x控制相机驱动机构19来移动相机17,以使板端位置x接近图像I的板宽方向中央(图3的(b)、图4的(b)中用c表示的位置),换言之,使相机17来到板端1a的正面(使光轴17B与板端1a的板宽方向的位置一致)。
相机驱动机构19使相机17沿着板宽方向移动。
以下,使用图5对本实施例中的板边缘测量处理的流程简单地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板边缘的测量的情况下,首先,使用相机17拍摄金属镀敷板1(步骤S1),并通过解析部18A,根据拍摄到的图像I检测图像I上的正反射光16A中断的位置作为板端位置x(步骤S2)。接下来,同样地通过解析部18A,判断步骤S2中检测出的板端位置x是否位于图像I的板宽方向中央(步骤S3)。
对于步骤S3的判断的结果,例如,如图3的(b)所示,在判断为正反射光16A中断的位置不位于图像I的板宽方向中央的情况下(否),移至步骤S5,通过控制部18B控制相机驱动机构19来移动相机17,以使图像上的正反射光16A中断的位置向图像I的板宽方向中央侧移动(使相机17的光轴17B向板端1a的正面侧移动),然后返回到步骤S1。这样,移动相机17直至板端1a位于图像I上的板宽方向中央。另一方面,对于步骤S3的判断的结果,如图4的(b)所示,在判断为正反射光16A的端部位于图像I的板宽方向中央的情况下(是),移至步骤S4,确定板端1a的位置。
反复进行以上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如图6的(b)所示,在由相机17拍摄到的图像I中未映有正反射光16A的情况下,如图6的(a)所示,视为相机17的光轴17B相对于板端1a而位于板宽方向外侧(与板宽方向中央侧相反的一侧),通过控制部18B控制相机驱动机构19使相机17向板宽方向中央侧移动即可。
另外,如图7的(b)所示,在由相机17拍摄到的图像I中,在板宽方向整体范围内映有正反射光16A的情况下,如图7的(a)所示,视为相机17的光轴17B相对于板端1a而位于板宽方向中央侧,通过控制部18B控制相机驱动机构19使相机17向板宽方向外侧移动即可。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下述结构,对由相机17拍摄正反射光16A得到的图像I进行处理,检测正反射光16A在板宽方向上中断的位置作为板端位置x,并调整相机17的位置,以使该板端位置x位于图像I的板宽方向中央。由此,能够根据在相机17位于板端1a的正面的状态下拍摄到的图像I中的板端位置x来确定板端1a的实际的位置。
这里,如图8所示,在以从相机17到金属镀敷板1的距离作为假定距离d(固定值)来求出板端1a的实际的位置的情况下,若假定距离d与从相机17到金属镀敷板1的实际的距离D不同,则根据由相机17拍摄到的正反射光16A的图像I上的位置x而检测出的板端1a的位置与实际的板端1a的位置之间有时会产生测量误差e。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例中,使光轴17B的板宽方向的位置与板端1a(大致)一致,从而如图9所示,能够使相机17位于板端1a的正面时的测量误差e比如图9所示的光轴17B的板宽方向的位置同板端1a的板宽方向的位置偏离时的测量误差e小。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能够始终在相机17位于板边缘1a的正面的状态下进行金属镀敷板1的板端位置x的测量,因此能够降低测量误差从而高精度地求出板端1a的位置。
另外,减振装置14减少金属镀敷板1的翘曲,并且抑制振动,因此能够使线状照明16与相机17与金属镀敷板1的位置关系稳定,从而容易检测出准确的边缘位置。
实施例2
使用图10至图1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使用线状照明20来代替实施例1的线状照明16。
对于线状照明20,与实施例1中说明的线状照明16同样地,设定为使标记光的长度方向沿着金属镀敷板1的板宽方向,另一方面,照射标记光的板宽方向的长度比线状照明16短。该线状照明20构成为通过相机驱动机构19而与相机17一体地沿着金属镀敷板1的板宽方向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解析部18A对设定在由相机17拍摄到的图像I中的测量范围Ia进行图像处理。即,如图11所示,在正反射光20A中断的位置不位于图像I的板宽方向中央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18B控制相机驱动机构19移动相机17,以使测量范围Ia上的正反射光20A中断的位置向图像I的板宽方向中央侧移动,直至板端1a位于图像I上的板宽方向中央。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在正反射光20A的端部位于图像I的板宽方向中央的情况下,确定板端1a的位置。
另外,在测量范围Ia中未映有正反射光20A的情况下,视为相机17的光轴17B相对于板端1a而位于板宽方向外侧(与板宽方向中央侧相反的一侧),通过控制部18B控制相机驱动机构19使相机17向板宽方向中央侧移动即可。
另外,在测量范围Ia中,在板宽方向整体范围内映有正反射光20A的情况下,视为相机17的光轴17B相对于板端1a而位于板宽方向中央侧,通过控制部18B控制相机驱动机构19使相机17向板宽方向外侧移动即可。
其他结构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以下,省略重复的说明。
这里,在将相机17的位置固定的情况下,为了通过相机17可靠地拍摄到被金属镀敷板1反射的标记光的正反射光16A,如图13所示的线状照明16那样,需要根据板端1a移动的范围来设定板宽方向的长度,以使得即使金属镀敷板1的板端1a的板宽方向的位置发生变化,也能够通过相机17拍摄正反射光16A。
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使相机17追随板端1a,因此如图10所示的上述线状照明20那样,即使板宽方向的长度比图13所示的线状照明16短,也能够通过相机17拍摄在视野17A的中央附近的板端1a处的正反射光。因此,与实施例1相比,能够降低光源的成本。另外,在图像I中设置测量范围Ia,对该测量范围Ia内的图像进行解析从而求出板端1a的位置,因此能够更简单地进行检测板端位置x的处理。
实施例3
使用图14至图16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比,作为驱动机构,利用减振装置14来代替相机驱动机构19。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将相机17固定在减振装置14的框架上表面,通过控制部18B控制减振装置14的移动,从而使相机17沿板宽方向移动。
这里,将相机17固定在减振装置14的基体上表面,以使得在减振装置14位于适于减少金属镀敷板1的翘曲的位置时,相机17位于板端1a的正面。
具体而言,优选在电磁铁141的铁芯的板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板端1a一致的状态下,将光轴17B固定在从电磁铁141的铁芯中央141A向板宽方向外侧离开与电磁铁141的铁芯的横向宽度w相等的距离的范围以内。
并且,更优选将光轴17A固定在从电磁铁141的铁芯中央141A向板宽方向外侧离开电磁铁141的横向宽度w的1/2的范围以内。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将相机17的焦距设为假定距离d(固定值),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将相机17设为与减振装置14一体地移动,因此能够利用使用位移传感器142测量到的距离作为从相机17到金属镀敷板1的距离。
但是,在使减振装置14运转前,在减振装置14与金属镀敷板1之间的实际的距离D比位移传感器142的距离测定上限d1更远的状态下,如图15所示,将从相机17到金属镀敷板1的距离假定为距离测定上限d1以代替实际的距离D,求出图像中的金属镀敷板1的板端位置x。
这是因为,将假定距离设为距离测定上限d1,从而与图16所示那样将从相机17到金属镀敷板1的假定距离设定为比距离测定上限d1更小的值d2的情况相比,对于位于无法用位移传感器142测量的远距离的金属镀敷板,能够缩小实际的板端1a的位置与由解析部18A求出的板端位置x的测量误差。
将其他结构设为与上述的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以下,省略重复的说明。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除了实施例1的效果外,还能够省略用于使相机17移动的装置。另外,由于将减振装置14的框架控制为能够追随板端1a,因此与实施例1相比,无需另外检测减振装置14的框架的位置,能够容易地进行减振装置14的校正。
实施例4
使用图17至图19对本发明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任一实施例中,分别将喷嘴罩152的原点和减振装置14的原点单独设定为喷嘴罩原点OM、减振装置原点OE,从而控制喷嘴罩152的位置、减振装置14的位置。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将喷嘴罩152移动到不产生喷溅的位置,将此时的喷嘴罩152的位置m0以及减振装置14的位置e0作为基准位置而预先进行记录。然后,在控制时,在将从减振装置原点OE到板端1a的距离设为e,将从喷嘴罩原点OM到喷嘴罩152的最佳距离设为m,将板端1a的移动量e’设为e’(=e-e0)时,以使距离m成为m=m0+(e-e0)的方式控制喷嘴罩152的位置。
将其他结构设为与上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相同,以下,省略重复的说明。
这里,如图17所示,将以往的减振装置14与喷嘴罩152的板宽方向的位置设定为共用原点O,对减振装置14的位置和喷嘴罩152的位置进行校正以使该共用原点O成为各自的原点。具体而言,在将相机17(减振装置14)相对于共用原点O的位置设为e,将从板端1a到喷嘴罩152的最佳距离设为dS时,以使从共用原点O到喷嘴罩152的距离m成为m=e+dS的方式控制喷嘴罩152的位置。
然而,优选减振装置14以金属镀敷板1的板宽方向中心为基准进行控制,优选喷嘴罩152以距金属镀敷板1的板端1a的距离为基准进行控制,在以往的结构中,难以设定共用原点,即,减振装置14的原点与喷嘴罩152的原点的误差大,难以高精度地控制减振装置14以及喷嘴罩152这双方。
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能够分别设定动作不同的减振装置14和喷嘴罩152的原点,从而能够分别高精度地进行减振装置14以及喷嘴罩152的零点修正。
实施例5
使用图20以及图2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5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在上述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利用修正相机17的位置时的移动,使用立体法求出从相机17到金属镀敷板1的距离。
即,在本发明中,在使相机17向板端1a的正面移动时,能够通过相机17的板宽方向的位置的不同,拍摄在图像I中板端位置x不同的(存在“视差”)多个图像I。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解析部18A,根据该视差以及拍摄各图像I的相机17的板宽方向的位置,通过立体法求出从金属镀敷板1到相机17的距离,并将求出的距离用于板宽方向的板端位置x的计算。
具体而言,如图20以及图21所示,利用相机17移动到板端1a的正面为止之间的时刻T1、T2时的相机17的板宽方向的位置、以及根据由相机17在时刻T1、T2拍摄到的两个图像IT1、IT2而得到的板端位置xT1,xT2),通过立体法求出从相机17到金属镀敷板1的距离。
其他结构与上述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任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内容大致相同,省略重复的说明。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能够使相机17移动,并使用由相机17以隔开时间差的方式拍摄到的图像IT1、IT2,根据所谓的立体法,取得金属镀敷板1的板厚方向上的位置信息,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测量金属镀敷板1的板端1a的位置。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
1金属镀敷板;1’钢板;1a板端位置;11熔融金属镀敷浴;12熔融金属;13沉没辊;14减振装置;141电磁铁;142位移传感器;15擦拭装置;151擦拭喷嘴;152喷嘴罩;16线状照明;16A正反射光;17相机;17A视野;17B光轴;18运算装置;18A解析部;18B控制部;19相机驱动机构;20线状照明。

Claims (10)

1.一种板边缘检测装置,其对从熔融金属槽拉起的钢板的板端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其与所述钢板对置配置,并朝向所述钢板侧照射沿板宽方向延伸的标记光;
拍摄装置,其对包括被所述钢板反射的所述标记光的正反射光以及所述钢板的板端的区域进行拍摄;
解析部,其根据由所述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图像,求出被所述钢板镜面反射的所述标记光的正反射光中断的位置作为板端位置;
驱动机构,其使所述拍摄装置沿着所述钢板的板宽方向移动;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由所述解析部求出的所述板端位置,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来调整所述拍摄装置的位置,以使所述板端位置位于所述图像的板宽方向中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边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析部根据对所述图像预先设定的测量范围内的图像而求出所述板端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边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析部根据由所述拍摄装置在板宽方向的不同位置拍摄到的两个图像,通过立体法求出从所述拍摄装置到所述钢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边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边缘检测装置还具备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具有用于抑制所述钢板的振动且矫正板端部的翘曲的电磁铁,
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解析部求出的所述板端位置来控制所述减振装置的板宽方向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边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是所述减振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边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拍摄装置以其光轴的板宽方向的位置位于如下范围内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减振装置,该范围为相对于板宽方向从所述电磁铁的铁芯的中心向所述钢板的板端侧离开所述铁芯的板宽方向的宽度的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边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拍摄装置以其光轴的板宽方向的位置位于如下范围内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减振装置,该范围为相对于板宽方向从所述电磁铁的铁芯的中心向所述钢板的板端侧离开所述铁芯的板宽方向的宽度的一半的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板边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图像的测量范围内在板宽方向整体范围内拍摄有所述标记光的正反射光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以使所述拍摄装置向与板宽方向的中央相反的一侧移动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机构,
在所述图像的测量范围内未拍摄到所述标记光的正反射光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以使所述拍摄装置向板宽方向的中央侧移动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机构。
9.一种熔融金属镀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融金属镀敷设备具备: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
擦拭装置,其具有擦拭喷嘴以及调整所述擦拭喷嘴的开口端的板宽方向的位置的喷嘴罩,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板端位置来控制所述喷嘴罩的板宽方向的位置。
10.一种板边缘检测方法,对从熔融金属槽拉起的钢板的板端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板边缘检测方法中设置:
光源,其与所述钢板对置配置,并朝向所述钢板侧照射沿板宽方向延伸的标记光;
拍摄装置,其对包括被所述钢板反射的所述标记光的正反射光以及所述钢板的板端的区域进行拍摄;
解析部,其根据由所述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图像,求出被所述钢板镜面反射的所述标记光的正反射光中断的位置作为板端位置;以及
驱动机构,其使所述拍摄装置沿着所述钢板的板宽方向移动,
根据由所述解析部求出的所述板端位置,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来调整所述拍摄装置的位置,以使所述板端位置位于所述图像的板宽方向中央。
CN201780086619.0A 2017-02-20 2017-02-20 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03375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06204 WO2018150586A1 (ja) 2017-02-20 2017-02-20 板エッジ検出装置及び板エッジ検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7578A true CN110337578A (zh) 2019-10-15

Family

ID=63169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6619.0A Pending CN110337578A (zh) 2017-02-20 2017-02-20 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70995A1 (zh)
EP (1) EP3561442B1 (zh)
JP (1) JPWO2018150586A1 (zh)
CN (1) CN110337578A (zh)
WO (1) WO201815058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1540A (zh) * 2020-11-05 2022-05-06 普锐特冶金技术日本有限公司 缺陷判断装置及缺陷判断方法
CN117369541A (zh) * 2023-12-07 2024-01-09 湖南华夏特变股份有限公司 送电车的辅助控制方法、送电车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2999B (zh) * 2017-03-14 2021-06-15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带状体的蛇行量测定方法及装置以及带状体的蛇行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369533B (zh) * 2020-03-05 2023-06-0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基于偏振图像融合的钢轨廓形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82607A (ja) * 1987-05-14 1988-11-18 Kawasaki Steel Corp 帯状物体の幅測定装置
JPH09178667A (ja) * 1995-10-24 1997-07-11 Nkk Corp 表面検査装置
JPH10298727A (ja) * 1997-04-23 1998-11-10 Nkk Corp 鋼板の振動・形状制御装置
CN101201276A (zh) * 2006-12-14 2008-06-1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沉没辊两端轴颈受力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US20170009326A1 (en) * 2015-07-07 2017-01-12 Primetals Technologies Japan, Ltd. Plate crossbow correction device and plate crossbow correction method
JP2017020986A (ja) * 2015-07-15 2017-01-26 Primetals Technologies Japan株式会社 溶融金属めっき設備の板エッジ検出装置及び板エッジ検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6930B2 (ja) 1992-05-29 2000-07-17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帯状材の位置検出装置
JPH0972859A (ja) * 1995-09-06 1997-03-18 Nippon Steel Corp 鋼帯のエッジ疵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82607A (ja) * 1987-05-14 1988-11-18 Kawasaki Steel Corp 帯状物体の幅測定装置
JPH09178667A (ja) * 1995-10-24 1997-07-11 Nkk Corp 表面検査装置
JPH10298727A (ja) * 1997-04-23 1998-11-10 Nkk Corp 鋼板の振動・形状制御装置
CN101201276A (zh) * 2006-12-14 2008-06-1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沉没辊两端轴颈受力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US20170009326A1 (en) * 2015-07-07 2017-01-12 Primetals Technologies Japan, Ltd. Plate crossbow correction device and plate crossbow correction method
JP2017020986A (ja) * 2015-07-15 2017-01-26 Primetals Technologies Japan株式会社 溶融金属めっき設備の板エッジ検出装置及び板エッジ検出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1540A (zh) * 2020-11-05 2022-05-06 普锐特冶金技术日本有限公司 缺陷判断装置及缺陷判断方法
CN117369541A (zh) * 2023-12-07 2024-01-09 湖南华夏特变股份有限公司 送电车的辅助控制方法、送电车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369541B (zh) * 2023-12-07 2024-03-26 湖南华夏特变股份有限公司 送电车的辅助控制方法、送电车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50586A1 (ja) 2018-08-23
EP3561442B1 (en) 2020-11-18
EP3561442A4 (en) 2020-01-29
JPWO2018150586A1 (ja) 2019-11-21
EP3561442A1 (en) 2019-10-30
US20190370995A1 (en)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7578A (zh) 板边缘检测装置以及板边缘检测方法
JP2010540768A (ja) 細長い金属帯状片の安定化および視覚的監視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1902902B (zh)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TWI470212B (zh) 背面異物檢測方法、背面異物檢測裝置及塗佈裝置
BRPI0920820A2 (pt) método para produção de chapa de aço revestida por imersão a quente e aparelho para revestimento por imersão a quente
US20180251879A1 (en) Molten metal plating facility and method
SE0401860D0 (sv) En anordning och ett förfarande för stabilisering av ett metalliskt föremål
JP2017162133A5 (zh)
US20200346264A1 (en) Shape measurement apparatus, warpage correction apparatus, and continuous plating facility for metal strip, and warpage correction method for metal strip
ES2707976T3 (es)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recubrir una cinta metálica
KR101884715B1 (ko) 처음에는 아직도 액상인 코팅 재료를 이용한 금속 스트립의 코팅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0207872B2 (en) Workpiece conveyor system
US20210037659A1 (en) Mechatronic curtain for a process chamber for carrying out thermal process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nic assemblies
TW201738009A (zh) 軋輥機台監控方法
KR101696050B1 (ko) 갭 측정 장치
JP2017020986A (ja) 溶融金属めっき設備の板エッジ検出装置及び板エッジ検出方法
JP7323809B2 (ja) 金属帯の反り測定方法および金属帯の製造方法
WO2018150590A1 (ja) 板エッジ検出装置及び板エッジ検出方法
FR3096126B1 (fr) Procede d'inspection optique d'un objet
JP2006351656A (ja) 噴流ノズルの位置調整方法および噴流ノズルの位置測定装置
JP2012026022A (ja) ガスワイピング装置
KR20190111400A (ko) 유리 시트를 검사하는 방법, 유리 시트를 제조 하는 방법 및 유리 제조 장치
JP6147118B2 (ja) シーラー塗布装置
JP2017198568A (ja) 溶融金属めっき設備の板エッジ検出装置及び板エッジ検出方法
TWI762748B (zh) 基板處理裝置及基板處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