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7259B - 滚子保持架式轴承 - Google Patents

滚子保持架式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7259B
CN110307259B CN201910232362.6A CN201910232362A CN110307259B CN 110307259 B CN110307259 B CN 110307259B CN 201910232362 A CN201910232362 A CN 201910232362A CN 110307259 B CN110307259 B CN 110307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annular
radially
column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23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7259A (zh
Inventor
村田顺司
镰本繁夫
狮子原祐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07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7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7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7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16C33/6637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lubricant
    • F16C33/664Retaining the liquid in or near the bearing
    • F16C33/6651Retaining the liquid in or near the bearing in recesses or cavities provided in retainers, races or roll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46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46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 F16C33/4605Details of interaction of cage and race, e.g. retention or cent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46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 F16C33/467Details of individual pockets, e.g. shape or roller retain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16C33/6637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lubricant
    • F16C33/6681Details of distribution or circulation inside the bearing, e.g. grooves on the cage or passages in the roll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61/00Apparatus or articles in engineering in general
    • F16C2361/61Toothed gear systems, e.g. support of pinion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子保持架式轴承。滚子保持架式轴承具备多个滚子和保持滚子的环状的保持架。保持架具有一对环状部和多个柱部,一对环状部具有能够与外侧构件的内周面接触的引导面,多个滚子与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面滚动接触,多个柱部将一对环状部连结。柱部具有柱主体部和脱落防止部,柱主体部设置于所述柱部的轴向中央,并在径向外侧包含相比引导面位于径向内侧的积油底面(43),脱落防止部设置在柱主体部的轴向两侧,并包含从径向的外方覆盖滚子的一部分的外侧爪部。构成用于使润滑油从积油底面通过脱落防止部流向引导面的通路的外侧凹槽设置于脱落防止部。

Description

滚子保持架式轴承
在2018年3月2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59520的公开,包括其说明书、附图及摘要作为参照而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滚子和保持多个滚子的环状的保持架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
背景技术
例如在机动车中,已知有具备行星齿轮机构的变速器。图9是表示行星齿轮机构具有的行星齿轮90及其支承结构部100的剖视图。支承结构部100具备载体(支承构件)91及滚子保持架式轴承92。载体91具有圆盘状的主体部93、轴94、防脱构件95。轴94的基部94a固定于主体部93。在轴94的前部94b安装防脱构件95。在主体部93与防脱构件95之间设有环状的行星齿轮90。行星齿轮90以轴94为中心旋转。为了使该旋转顺畅而在行星齿轮90与轴94之间设有滚子保持架式轴承92(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8139号公报)。滚子保持架式轴承92具备多个滚子96和环状的保持架97。滚子96在设置于轴94的外周的滚道面94c上进行滚动接触。保持架97保持这些滚子96。
当行星齿轮90旋转时,多个滚子96在设置于轴94的外周的滚道面94c进行滚动接触,并在设置于行星齿轮90的内周的滚道面90c进行滚动接触。伴随于此,保持架97与多个滚子96一起旋转。此时,保持架97具有的环状部101的外周面101a与行星齿轮90的内周面90d进行滑动接触。由此,保持架97由行星齿轮90引导,能够沿着内周面90d稳定地旋转。即,保持架97由环状部101的外周面101a引导,因此该外周面101成为引导面。因此,需要向所述引导面(外周面101)与行星齿轮90的内周面90d之间供给润滑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向滚子保持架式轴承的外周侧的引导面与外侧构件(行星齿轮)的内周面之间供给润滑油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滚子,与设置于轴的外周的滚道面滚动接触;及环状的保持架,保持该滚子,所述保持架具有一对环状部和多个柱部,所述一对环状部具有能够与外侧构件的内周面接触的引导面,所述多个滚子与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面滚动接触,所述多个柱部将该一对环状部连结并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一对环状部之间的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柱部之间形成的兜孔中收容所述滚子,所述柱部具有柱主体部和脱落防止部,所述柱主体部设置于所述柱部的轴向中央,并在径向外侧包含相比所述引导面位于径向内侧的积油底面,所述脱落防止部设置在该柱主体部的轴向两侧,并包含从径向的外方覆盖所述滚子的一部分的外侧爪部,构成用于使润滑油从所述积油底面通过所述脱落防止部流向所述引导面的通路的外侧凹槽设置于该脱落防止部。
附图说明
前述及后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并参照附图而得以明确,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表示行星齿轮及其支承结构部的剖视图。
图2是滚子保持架式轴承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保持架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柱主体部的柱部的剖视图。
图5是脱落防止部的柱部的剖视图。
图6是从轴向外侧观察保持架的图。
图7是柱主体部的柱部(其他方式)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柱部的轴向中央部及滚子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行星齿轮及其支承结构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适用于各种旋转设备。在这里说明的方式中,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包含在对于行星齿轮机构具备的行星齿轮10进行支承的支承结构部9中。图1是表示行星齿轮10及其支承结构部9的剖视图。
支承结构部9具备载体(支承构件)11及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载体11具有圆盘状的主体部12、截面圆形的轴13、防脱构件14。轴13的基部13a固定于主体部12。在轴13的前部13b安装有防脱构件14。在主体部12与防脱构件14之间设有环状的行星齿轮10。行星齿轮10以轴13为中心旋转。为了使该旋转顺畅而在行星齿轮10与轴13之间设置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的中心轴与轴13的中心轴一致。轴13是沿轴向而截面形状恒定的直线状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是沿着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轴13)的中心轴C0的方向,而且,关于与该中心轴C0平行的方向也称为轴向。
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具备多个滚子(辊)21和保持这多个滚子21的环状的保持架(笼)22。行星齿轮10与保持架22的轴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在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及行星齿轮10与主体部12之间设有侧垫片15。在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及行星齿轮10与防脱构件14之间设有另一侧垫片15。侧垫片15成为保持架22的侧面27能够接触的对方构件。
在轴13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孔16和从第一孔16的一部分沿径向延伸的第二孔17。第二孔17在轴13的外周面处开口。轴13的外周面包含滚道面18,滚子21与滚道面18滚动接触。以下,将该滚道面18称为“内滚道面18”。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成为滚道面19,滚子21与滚道面19滚动接触。以下,将该滚道面19称为“外滚道面19”。虽然未图示,但是在行星齿轮10的内周可以设置筒状的构件(套筒)。这种情况下,所述筒状的构件的内周面成为外滚道面19。向第一孔16供给润滑油(油),该润滑油通过第二孔17而流动,从轴13的内滚道面18的开口18a向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供给。该润滑油使用于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的润滑。即,从设置于轴13的内部并在内滚道面18开口的供油孔(第一孔16及第二孔17)向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供给润滑油。第二孔17(开口18a)在内滚道面18的轴向中央区域开口。该轴向中央区域在轴向上处于与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的轴向中央部相同的位置。
如上所述,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具备多个滚子21、保持架22。本实施方式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不包含一般的滚动轴承(例如圆筒滚子轴承)具有的内圈及外圈。当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旋转时,各滚子21在设置于轴13的外周的内滚道面18及设置于行星齿轮10的内周的外滚道面19进行滚动接触。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是本发明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也可以是包含外圈的结构。
图2是图1所示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的立体图。滚子21是具有细长的圆柱形状的滚针(needle roller)。保持架22具有沿轴向分离设置的一对环状部23、23、多个柱部24。柱部24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将一对环状部23、23连结。一对环状部23、23之间的在周向上相邻的柱部24、24之间为兜孔25。在各兜孔25收容一个滚子21。滚子21为钢制(例如轴承钢)。保持架22为树脂制(例如聚苯硫醚树脂:PPS)。
轴向一方侧的环状部23与轴向另一方侧的环状部23在左右(轴向的一方与另一方)为对称,具有相同形状。柱部24也全部具有相同形状。在各环状部23,在轴向上将兜孔25侧称为“轴向内侧”,在轴向上将兜孔25的相反侧称为“轴向外侧”。图3是表示保持架22的一部分(图2的右侧部)的剖视图。在环状部23的轴向外侧(图3中的右侧)形成有环状凹部26。环状凹部26形成于环状部23的径向内侧。因此,环状部23在径向外侧具有环状凸部28。环状凹部26及环状凸部28在整周上连续地形成。环状凸部28的轴向外侧的侧面27(第一侧面27)成为能够与侧垫片15接触的接触面。环状凹部26的轴向外侧的侧面29(第二侧面29)与侧垫片15不接触。第一侧面27和第二侧面29都为圆环状的面。在第一侧面27与第二侧面29之间设有圆筒面,该圆筒面是环状凸部28的内周面30。
在保持架22具有的兜孔25(参照图2)与滚子21之间设有间隙。因此,保持架22与滚子21相对地在径向上能够稍微位移。在轴13与行星齿轮10之间安装有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的状态下,如果保持架22在径向上位移,则环状部23的外周面31与行星齿轮10(参照图3)的内周面32(外滚道面19)接触。相对于此,环状部23的内周面33与轴13的外周面34(内滚道面18)不能接触。为了成为该结构,在将行星齿轮10和保持架22配置成同心状的状态下,在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与环状部23的外周面31之间形成的径向的间隙e1设定得比在环状部23的内周面33与轴13的外周面34之间形成的径向的间隙e2小(e1<e2)。间隙e2为0.5毫米以下,间隙e1比该间隙e2小(0.5毫米≥e2>e1)。通过该结构,当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旋转时,环状部23的外周面31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进行滑动接触。因此,保持架22被行星齿轮10引导,能够沿着内周面32稳定地旋转。即,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22的导引方式(引导方式)成为由保持架22的径向外方的构件(行星齿轮10)引导的方式。由于通过环状部23的外周面31引导保持架22,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该外周面31称为“引导面31”。
在此,例如,在进行向行星齿轮10的内周侧安装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的作业时、以及在单独地传送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的情况下,需要避免兜孔25(参照图2)收容的滚子21从兜孔25向径向外侧及径向内侧脱落。因此,保持架22的各柱部24具有防止滚子21从兜孔25脱落的脱落防止部41。脱落防止部41分别设置于柱部24的轴向两侧。此外,各柱部24在轴向两侧的脱落防止部41、41之间具有柱主体部42。柱主体部42在径向外侧具有积油底面43。关于积油底面43的功能,在后文进行说明。在图2中,柱主体部42的轴向长度为J1,脱落防止部41的轴向长度为J2。柱主体部42沿轴向比位于轴向两侧的脱落防止部41的轴向长度之和长(J1>2×J2)。脱落防止部41的一部分从径向外方及径向内方与滚子21的端部接触,由此防止滚子21的脱落。
如上所述,柱部24中的两侧的端部(脱落防止部41、41)之间的轴向中央部为柱主体部42。在柱主体部42与滚子21之间形成有宽的间隙G1(参照图4)。相对于此,在脱落防止部41与滚子21之间形成有比所述间隙G1窄的间隙G2(参照图5)。因此,当滚子21与保持架22相对移动时,滚子21与脱落防止部41、41接触,与柱主体部42不接触。图4是柱主体部42的柱部24的剖视图。图5是脱落防止部41的柱部24的剖视图。
如图2及图5所示,脱落防止部41在径向外侧部41a具有与柱主体部42相比向径向外方突出且沿周向突出的外侧爪部40a。由于外侧爪部40a沿周向突出而径向外侧部41a具有与柱主体部42相比沿周向扩大的形状。而且,脱落防止部41在径向内侧部41b具有沿周向突出的内侧爪部40b。由于内侧爪部40b沿周向突出而径向内侧部41b具有与柱主体部42相比沿周向扩大的形状。隔着兜孔25而周向一方侧的外侧爪部40a与周向另一方侧的外侧爪部40a的间隔B1比滚子21的直径D小(B1<D)。隔着兜孔25而周向一方侧的内侧爪部40b与周向另一方侧的内侧爪部40b的间隔B2比滚子21的直径D小(B2<D)。在外侧爪部40a与其径向内侧的内侧爪部40b之间,滚子21成为隔开间隔地被夹着的状态。因此,滚子21不会从兜孔25向径向外侧及径向内侧脱落。此外,为了在兜孔25收容滚子21而使滚子21从径向外侧接近兜孔25,而且,对滚子21进行按压而使外侧爪部40a弹性变形。如图2所示,在外侧爪部40a与环状部23之间设有凹部47,外侧爪部40a与环状部23不连续(与环状部23不相连)。通过该结构而外侧爪部40a的弹性变形变得容易。
包含外侧爪部40a的径向外侧部41a比柱主体部42的积油底面43向径向外侧隆起。该隆起的区域是脱落防止部41的范围,其轴向长度为J2。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外侧爪部40a的径向外侧部41a与包含内侧爪部40b的径向内侧部41b在轴向上具有相同长度。
如图4所示,柱主体部42的截面形状(与轴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形状)是径向外侧成为长边的梯形。柱主体部42的径向外侧面成为相比引导面31(参照图2)位于径向内侧的积油底面43。关于积油底面43的功能在后文说明。如图3所示,在积油底面43与行星齿轮10的外滚道面19之间形成空间K,在该空间K能够积存润滑油。
图4及图5示出滚子21的节圆的中心轴与保持架22的中心轴一致,而且滚子21(滚子21的中心轴C1)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一对柱部24之间(兜孔25)的周向上的中间点的状态。将该状态称为“基准状态”。从基准状态开始当保持架22与滚子21在周向上相对移动时,滚子21与柱部24的一部分接触。柱部24中的滚子21接触的所述一部分是脱落防止部41。即使进行所述相对移动,滚子21也不与柱主体部42接触。即,在保持架22的兜孔25处当滚子21发生歪斜或前进延迟时,滚子21在轴向的端部处与脱落防止部41接触。滚子21在轴向的两侧的端部被保持姿势。由此,在兜孔25处,滚子21的姿势稳定。
本实施方式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具备将从轴13(参照图1)的内滚道面18的开口18a供给的润滑油沿着保持架22的径向内侧面向轴向两侧引导,并向轴向两侧的侧面(27、29)供给用的第一轴向诱导结构。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具备使从所述开口18a供给的润滑油从保持架22的柱部24与滚子21之间向径向外侧通过,向柱部24与行星齿轮10之间的所述空间K(参照图3)供给用的径向诱导结构。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具备将所述空间K的润滑油向环状部23的引导面31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供给用的第二轴向诱导结构。以下,对这些诱导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轴向诱导结构如下述所示。如图2及图3所示,在柱部24的径向内侧面35形成有内侧凹槽36。内侧凹槽36在柱部24的全长上设置,而且,也形成于环状部23的内周面33。径向内侧面35与内周面33具有沿着共同的假想圆筒面的形状。内侧凹槽36从径向内侧面35连续,并将环状部23的内周部(包含内周面33的部分)沿轴向贯通。因此,内侧凹槽36在第二侧面29开口。内侧凹槽36在第二侧面29开口的位置是开口端3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柱主体部42,在其径向内侧面35的大致整体形成有内侧凹槽36,因此所述径向内侧面35成为假想的面。
图6是从轴向外侧观察保持架22的图。在图6中,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及轴13的外周面34由双点划线表示。内侧凹槽36的槽形状(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状。第二侧面29的内侧凹槽36(开口端37)的槽形状也为圆弧形状。图6所示的单点划线是通过多个内侧凹槽36各自的槽底的假想外公切圆Q1。环状凸部28的内周面30的直径L2比假想外公切圆Q1的直径L1大(L2>L1)。因此,第二侧面29除了在内侧凹槽36的开口端37的周向两侧具有(第一)平坦面部39之外,还在开口端37的径向外方具有(第二)平坦面部38。所述直径L1及所述直径L2是第二侧面29上的值。此外,内侧凹槽36的槽形状可以为圆弧形状以外。
环状凸部28的第一侧面27的径向尺寸T1为环状部23的径向尺寸T0的50%以上。此外,径向尺寸T1的上限为径向尺寸T0的75%。即,所述径向尺寸T1为所述径向尺寸T0的50%以上且75%以下。第一侧面27的径向尺寸T1是环状部23的外周面(引导面)31的半径与环状凸部28的内周面30的半径之差。环状部23的径向尺寸T0是外周面(引导面)31的半径与内周面33的半径之差。
说明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的尺寸的具体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架22的外径(环状部23的外径)L3为10毫米。环状凸部28的第一侧面27的径向尺寸T1为1毫米。此外,保持架22的尺寸(外径L3)变更自如。即使保持架22的尺寸被变更,第一侧面27的径向尺寸T1也优选为1毫米以上。即,L3-L2优选为2毫米以上(L3-L2≥2毫米)。
如上所述(参照图3),柱部24的径向内侧面35与环状部23的内周面33具有沿着共同的假想圆筒面的形状。通过多个柱部24各自的径向内侧面35的假想内切圆的半径r1与轴13的半径r2之差(r1-r2)是与所述间隙e2相同的值。所述假想内切圆的半径r1与轴13的半径r2之差(r1-r2)为0.5毫米以下。即,形成在柱部24的径向内侧面35与轴13之间的间隙e2虽然比行星齿轮10侧的所述间隙e1宽(参照图3及图6),但是为0.5毫米以下(e2≤0.5毫米),该间隙e2窄。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具备的保持架22(参照图2及图3)具有内侧凹槽36。内侧凹槽36设置于柱部24的径向内侧面35并将环状部23(的内周部)沿轴向贯通。根据该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从在轴13(参照图1)的内滚道面18开口的供油孔16、17供给的润滑油在内侧凹槽36通过而沿轴向被诱导,到达环状部23的侧面27、29。因此,即使保持架22和位于在轴向上与该保持架22相邻的位置的侧垫片15接触,通过到达环状部23的侧面27的润滑油也能够抑制升温或降低摩擦阻力。
另外,保持架22在轴向端部具有环状凹部26、环状凸部28。环状凹部26设置于环状部23的轴向外侧且径向内侧并且内侧凹槽36开口。环状凸部28设置于环状凹部26的径向外方,具有能够和位于在轴向上与保持架22相邻的位置的侧垫片15接触的第一侧面27。通过该结构,在内侧凹槽36通过而沿轴向被诱导的润滑油进入环状凹部26,积存于环状凹部26。环状凹部26的润滑油能够逐渐浸入第一侧面27与侧垫片15之间,使用于润滑。由于润滑油积存于环状凹部26,因此能够使保持架22与侧垫片15之间的润滑性能长期稳定。
另外,如图6所示,环状凸部28的内周面30的直径L2比通过多个内侧凹槽36各自的槽底的假想外公切圆Q1的直径L1大(L2>L1)。因此,开口有内侧凹槽36的第二侧面29在内侧凹槽36的开口端37的径向外方具有平坦面部38。在内侧凹槽36通过而沿轴向被诱导并进入环状凹部26的润滑油通过离心力而要流向径向外方。如图6中的箭头F1所示,该润滑油沿着平坦面部38流向径向外侧,与环状凸部28的内周面30接触,沿周向改变朝向地流动(图6中的箭头F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22中,润滑油容易积存于环状凹部26。
此外,为了在环状凹部26积存润滑油,内侧凹槽36只要在第二侧面29开口即可,虽然未图示,但是所述直径L1与所述直径L2可以相同(L1=L2)。然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优选为L2>L1。假设,所述直径L1与所述直径L2相同的情况下(L1=L2),在第二侧面29中,在开口端37的周向两侧形成第一平坦面部39。然而,在开口端37的径向外方未形成平坦面部38。在开口端37的径向外方未形成平坦面部38的情况下,从内侧凹槽36供给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在积存于环状凹部26之前,直接经由环状凸部28的内周面30容易流向第一侧面27。由此,使在内侧凹槽36通过而到达环状凹部26的润滑油朝向周向(扩展:箭头F2),为了提高在环状凹部26积存润滑油的功能而优选设为L2>L1(L2≠L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凸部28的第一侧面27的径向尺寸T1为环状部23的径向尺寸T0的50%以上。根据该结构,能够与侧垫片15(参照图3)接触的第一侧面27不会缩窄。即,在环状部23,能确保与侧垫片15接触的接触面积。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架22为树脂制,侧垫片15为金属制时,它们的接触引起的保持架22的磨损成为问题。然而,通过所述结构,能抑制保持架22(环状部23)的磨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及图6),通过柱部24的径向内侧面35的假想内切圆的半径r1与轴13的半径r2之差(r1-r2)为0.5毫米以下。根据该结构,形成在柱部24的径向内侧面35与轴13之间的间隙e2缩窄。因此,成为轴13的外周面34从径向内方侧覆盖通过内侧凹槽36的润滑油的结构。在内侧凹槽36与轴13的外周面34之间形成的空间成为润滑油的通路。润滑油被该通路沿轴向诱导,更容易到达环状部23的侧面27、29。
如以上所述,根据包含内侧凹槽36的第一轴向诱导结构,将从内滚道面18(参照图1)的开口18a供给的润滑油沿着保持架22的径向内侧面向轴向两侧引导,能够向轴向两侧的侧面(27、29)供给。因此,能够降低保持架22与侧垫片15之间的滑动阻力,能够抑制发热的产生。由此,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能够具有高旋转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行星齿轮10(参照图1)进行支承的支承结构部9使用具备所述结构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由此,在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能够实现低升温化。而且,通过降低摩擦阻力,能够实现行星齿轮机构的低转矩化。
径向诱导结构如下述所示。图4是柱主体部42的柱部24的剖视图。图5是脱落防止部41的柱部24的剖视图。在图4中,在所述基准状态下,在柱主体部42和位于在周向上与该柱主体部42相邻的位置的滚子21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G1。在图5中,在所述基准状态下,在脱落防止部41和位于在周向上与该脱落防止部41相邻的位置的滚子21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G2。
在图4及图5中,单点划线表示通过保持架22的中心轴和滚子21的中心轴C1的假想平面Q2。在图4中,双点划线表示与该假想平面Q2平行的假想基准面Q3。在图4的方式中,柱主体部42的侧面44沿假想基准面Q3设置。所述间隙G1的最小值是从假想基准面Q3至滚子21的最小距离g1。如图5所示,脱落防止部41具有相比柱主体部42的侧面(第一侧面)44位于滚子21侧的第二侧面55。因此,间隙G2比间隙G1窄。进而言之,形成在脱落防止部41与滚子21之间的间隙G2的最小值(最小距离)为g2时,该最小值g2比间隙G1的最小值(g1)小(g2<g1)。即,关于在柱部24和位于在周向上与该柱部24相邻的位置的滚子21之间形成的间隙(最小值),与在柱部24的轴向两侧的端部设置的脱落防止部41处的该间隙相比,轴向中央部的柱主体部42处的该间隙更宽。所述最小距离g1优选设定为0.3毫米以上。此外,所述最小距离g1的最大值为1毫米。
在图4中,在周向上相邻的一对柱部24、24中的一方的柱部24具有的柱主体部4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46与另一方的柱部24具有的柱主体部4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46的间隔设为“A1”。所述一对柱部24、24中的一方的柱部24具有的柱主体部4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45与另一方的柱部24具有的柱主体部4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45的间隔设为“A2”。在图4的方式中,两侧的柱主体部42的侧面44沿着与假想平面Q2平行的两个假想基准面Q3设置。所述间隔A1与所述间隔A2相同(A1=A2)。所述间隔A1是兜孔25的径向外侧的在周向上的宽度。所述间隔A2可以说是兜孔25的径向内侧的在周向上的宽度。
除了所述间隔A1与所述间隔A2相同以外,也可以是所述间隔A2大于所述间隔A1(A2>A1)。即,关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一对柱部24、24,在所述间隙G1变宽的柱主体部42中,径向内侧的端部45、45的间隔A2的宽度只要为径向外侧的端部46、46的间隔A1的宽度以上即可(A2≥A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中,柱主体部42、42的间隔在径向内侧变宽。即,所述间隔A2的最小值只要为间隔A1即可。为了使柱主体部42、42的间隔在径向内侧变宽,即,为了增大间隔A2,如图7所示,柱主体部42的侧面44可以相对于所述假想基准面Q3倾斜。侧面44相对于假想基准面Q3的倾斜角度为θ(θ>0)。这种情况下,径向内侧的间隔A2比径向外侧的间隔A1大(A2>A1)。这样,在图7的方式的柱主体部42中,与滚子21的外周面相对的侧面44相对于假想基准面Q3倾斜。而且,在图4及图7的方式各自的各柱部24,周向两侧的侧面44各自的延长面交叉而得到的交线相比保持架22的中心轴位于径向外侧。
图8是表示柱部24的轴向中央部(即柱主体部42)及滚子21的剖视图。如上所述,在柱主体部42的径向内侧面35形成有内侧凹槽36。内侧凹槽36具有槽底面48和槽侧面49。槽底面48是内侧凹槽36的里侧(径向外侧)的面。槽侧面49是从槽底面48向径向内侧延伸设置的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内侧凹槽36的槽形状为圆弧形状,槽底面48与其两侧的槽侧面49、49平滑地连续。在柱主体部42中,内侧凹槽36的槽宽与其径向内侧面35的周向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此外,内侧凹槽36的槽宽是槽侧面49、49间的最大距离。因此,在一方的槽侧面49与一方的柱主体部42的侧面44之间介有具有锐角形状的顶部50。在另一方的槽侧面49与另一方的柱主体部42的侧面44之间介有具有锐角形状的顶部50。侧面44与槽侧面49以锐角交叉。此外,该交叉的部分(顶部50)可以具有倒角形状或圆角形状。这种情况下,侧面44的延长面与槽侧面49的延长面以锐角交叉。这样,在柱主体部42中,内侧凹槽36的槽侧面49和与滚子21的外周面相对的侧面44经由具有锐角形状的顶部50而连续。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中(参照图4及图5),关于在柱部24与收容于兜孔25的滚子21之间形成的间隙(最小值),与轴向的端部(脱落防止部41,参照图5)处的该间隙相比,它们端部之间的轴向中央部(柱主体部42,参照图4)处的该间隙更宽(G1>G2)。
当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旋转时,保持架22具有的环状部23的引导面31能够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接触。因此,需要向引导面31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供给润滑油。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对于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的润滑油的供给从其内周的轴13侧进行。在本实施方式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中,从在轴13的内滚道面18的轴向中央区域开口的供油孔(第二孔17)供给的润滑油在柱部24与滚子21之间通过,能够流向径向外侧。此时,如上所述,形成在柱部24与滚子21之间的间隙在轴向中央部处宽。因此,从供油孔(第二孔17)供给的润滑油容易到达保持架22的外周侧。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柱部24在轴向两侧分别具有脱落防止部41。脱落防止部41具有从径向的外方隔开间隔地夹着滚子21的端部的外侧爪部40a及从径向的内方隔开间隔地夹着滚子21的端部的内侧爪部40b。在脱落防止部41中,借助外侧爪部40a及内侧爪部40b,在与滚子21之间通过而润滑油难以沿径向流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除了脱落防止部41之外的柱主体部42中(参照图4),与脱落防止部41(参照图5)相比,与滚子21之间形成的间隙更宽(G1>G2)。因此,从轴13(参照图1)中的轴向中央区域开口的供油孔(第二孔17)供给的润滑油容易到达保持架22的外周侧。
通过以上所述,即使润滑油向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的内周侧供给,也沿径向通过保持架22,容易到达保持架22的外周侧(所述空间K,参照图3)。并且,该润滑油向引导面31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供给。由此,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能够具有高旋转性能。
另外,柱主体部42沿轴向比位于轴向两侧的脱落防止部41的轴向长度(J2,参照图2)之和长(J1>2×J2)。因此,与滚子21之间的所述间隙变宽的范围沿轴向设置得长。由此,从供油孔(第二孔17)供给的润滑油容易到达保持架22的外周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脱落防止部41设有外侧凹槽51,在后文的第二轴向诱导结构中进行说明。外侧凹槽51成为用于使润滑油从积油底面43通过脱落防止部41的径向外侧部41a流向环状部23的引导面31的通路。根据该外侧凹槽51,积存在积油底面43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所述空间K,参照图3)的润滑油通过外侧凹槽51容易向引导面31供给。
另外,关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一对柱部24、24,在间隙G1(参照图4、图7)变宽的轴向中央部(柱主体部42),径向内侧的端部45、45的间隔A2的宽度为径向外侧的端部46、46的间隔A1的宽度以上(A2≥A1)。根据该结构,兜孔25的径向内侧的开口变宽,从轴13侧供给的润滑油从保持架22的内周侧容易接纳。其结果是,润滑油更容易到达保持架22的外周侧。
特别是在图7所示的方式中,在间隙G1变宽的轴向中央部(柱主体部42),侧面44相对于所述假想基准面Q3倾斜。通过该结构,关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一对柱部24、24,在间隙G1变宽的轴向中央部(柱主体部42),所述间隔A2比所述间隔A1更宽(A2>A1)。即,兜孔25的径向内侧的开口比径向外侧的开口更宽。因此,从轴13侧供给的润滑油更容易从保持架22的内周侧接纳。
在图7中,侧面44相对于所述假想基准面Q3的倾斜角度为θ。如果该倾斜角度θ增大,则能够提高保持架22在兜孔25处接纳润滑油的性能。但是,当倾斜角度θ过度增大时,柱主体部42的截面积减小,强度有时会下降。而且,保持架22通过使用了未图示的对开模具的注塑成形来制造。对开模具包括为了形成兜孔25而沿径向(呈放射状地)移动的模具部件。当倾斜角度θ增大时,在脱模时,有时难以使该模具部件沿径向移动(成为强行脱模)。因此,θ的上限值优选设为5°左右(0≤θ<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架22的内周侧设置内侧凹槽36。如通过图8说明那样,在柱主体部42中,内侧凹槽36的槽侧面49和与滚子21的外周面相对的侧面44经由具有锐角形状的顶部50而连续。根据该结构,在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的旋转中途,当润滑油的一部分从内侧凹槽36脱落时,该一部分的润滑油经由具有锐角形状的顶部50,通过离心力,能够立即沿着侧面44流向径向外侧。其结果是,该一部分的润滑油容易到达保持架22的外周侧。即,从内侧凹槽36流出的润滑油沿着侧面44能够容易流向径向外方。
如以上所述,根据在保持架22具有的柱部24的轴向中央部(柱主体部42)包含扩宽与滚子21的间隙G1(参照图4、图7)的结构的径向诱导结构,能够使从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的内周侧供给的润滑油从柱部24与滚子21之间向径向外侧通过,向柱部24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的所述空间K(参照图3)供给。并且,该润滑油能够向引导面31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供给,使滑动阻力下降,能够抑制发热的产生。由此,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能够具有高旋转性能。
第二轴向诱导结构如下述所示。如上所述(参照图3),在保持架22中,在柱主体部42的径向外侧设有积油底面43。在积油底面43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的空间K积存润滑油。在积油底面43与环状部23的引导面31之间设有脱落防止部41的径向外侧部41a。径向外侧部41a是比积油底面43向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侧隆起的部分。因此,对于积存在所述空间K并要流向引导面31侧的润滑油而言,径向外侧部41a成为障壁。因此,作为用于使润滑油从所述空间K流向引导面31的通路,在径向外侧部41a设有外侧凹槽51(参照图2及图3)。本实施方式的外侧凹槽51的槽形状(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状。此外,外侧凹槽51的槽形状也可以为圆弧形状以外。
在柱部24中,积油底面43与外侧凹槽51沿轴向连续地并列设置,而且,外侧凹槽51与环状部23沿轴向连续地并列设置。积油底面43与外侧凹槽51的底部51a(参照图3)在径向上处于相同位置。引导面31与外侧凹槽51的底部51a相比在径向上位于外侧。在外侧凹槽51的范围中,在底部51a与引导面31之间设有倾斜面53。即,从外侧凹槽51的底部51a向引导面31连结的面成为倾斜面53。倾斜面53是随着靠近环状部23而靠近径向外侧的面。
对形成有外侧凹槽51的径向外侧部41a进行说明。径向外侧部41a具有外侧爪部40a。外侧爪部40a相比积油底面43位于径向外侧且沿周向突出,从径向的外方覆盖滚子21的一部分。这样,包含外侧爪部40a的径向外侧部41a靠近径向外侧设置,但是其位置不受限制。即,径向外侧部41a的径向外侧面52相比引导面31位于径向内侧。外侧凹槽51从这样的径向外侧面52凹陷地设置。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具有如下的结构。例如在将保持架22与多个滚子21一体传送时,需要避免滚子21从保持架22的兜孔25脱落。因此,在保持架22的柱部24的轴向两侧设置脱落防止部41。脱落防止部41具有从径向的外方覆盖滚子21的一部分的外侧爪部40a。为了对保持架22的旋转进行引导而环状部23的引导面31能够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接触。因此,需要向引导面31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供给润滑油。柱部24的柱主体部42在径向外侧具有相比引导面31位于径向内侧的积油底面43。根据该结构,在积油底面43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积存润滑油。在这样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中,在积油底面43的轴向两侧设置脱落防止部41。由于该脱落防止部41的存在,存在积存于积油底面43的润滑油难以向引导面31供给的可能性。
因此,在脱落防止部41设置外侧凹槽51作为所述第二轴向诱导结构。通过外侧凹槽51,构成用于使润滑油从积油底面43通过脱落防止部41的径向外侧部41a流向引导面31的通路。因此,积存在积油底面43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的润滑油通过外侧凹槽51向引导面31供给。其结果是,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能够具有高旋转性能。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中,从在轴13(参照图1)具有的内滚道面18的轴向中央区域开口的供油孔(第二孔17)供给润滑油。从供油孔(第二孔17)供给的润滑油通过保持架22的柱部24与滚子21之间,能够流向径向外侧。在此,如关于所述径向诱导结构说明那样,关于在柱部24与收容于兜孔25的滚子21之间形成的间隙(最小值),与轴向两侧的脱落防止部41处的该间隙相比,轴向中央的柱主体部42处的该间隙更宽。因此,从供油孔(第二孔17)供给的润滑油通过柱主体部42与滚子21之间,容易到达保持架22的外周侧。如以上那样,润滑油即使向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的内周侧供给,也能够在保持架22沿径向通过,到达保持架22的外周侧。该润滑油积存在积油底面43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并且,该积存的润滑油通过外侧凹槽51向引导面31供给。
另外,如图3所示,积油底面43与外侧凹槽51的底部51a在径向上处于相同位置,即,积油底面43与外侧凹槽51的底部51a位于同一直线上。因此,积存在积油底面43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的润滑油容易从积油底面43沿着底部51a流动,即,容易进入外侧凹槽51。而且,外侧凹槽51具有倾斜面53作为轴向外侧的槽终端面,倾斜面53具有随着靠近环状部23而靠近径向外侧的形状。因此,存在于外侧凹槽51的润滑油容易向引导面31供给。
如上所述(参照图2及图3),在脱落防止部41中,外侧爪部40a的径向外侧面52相比引导面31位于径向内侧,外侧凹槽51从该径向外侧面52凹陷地设置。通过该结构,外侧凹槽51的润滑油的一部分使用于滚子21的端部的润滑。即,在滚子21的轴向中央部的周围,通过所述积油底面43而存在有比较多的润滑油。然而,在滚子21的轴向端部,由于设有脱落防止部41,因此润滑油难以流动。因此,在滚子21的轴向端部,与轴向中央部相比润滑油会减少。然而,根据所述结构,容易将润滑油从外侧凹槽51经由外侧爪部40a的径向外侧面52向滚子21的轴向端部导入。即,当保持架22例如以高速旋转时,存在于外侧凹槽51的润滑油的一部分有时会从该外侧凹槽51脱离。这样,当润滑油的一部分从外侧凹槽51脱离而沿周向流动时,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在外侧爪部40a的径向外侧面52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通过。这样通过的润滑油的一部分使用于滚子21的端部的润滑。因此,在滚子21的端部侧也能够提高润滑性。
脱落防止部41具有的径向外侧部41a相比引导面31位于径向内侧,由此还能得到其他的优点。即,如上所述,在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的组装中,为了在兜孔25收容滚子21而使外侧爪部40a弹性变形。这样,当使外侧爪部40a弹性变形时,在外侧爪部40a的一部分有时会超过弹性域而发生塑性变形。此外,作为实际的现象,即使在从径向外侧使外侧爪部40a变形而将滚子21装入于兜孔25的情况下,外侧爪部40a的一部分有时也会产生朝向径向外侧翘曲的塑性变形。这样,即使外侧爪部40a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根据所述结构,也能够抑制外侧爪部40a相比引导面31位于径向外侧的情况。因此,在保持架22中,能够防止引导面31以外的部分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接触的情况。
如以上所述,根据包含外侧凹槽51的第二轴向诱导结构,容易将所述空间K(参照图3)的润滑油向引导面31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供给。其结果是,能够使引导面31与行星齿轮10的内周面32之间的滑动阻力下降,能够抑制发热的产生。由此,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能够具有高旋转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行星齿轮10(参照图1)进行支承的支承结构部9使用具备所述结构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由此,在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能够实现低升温化,而且,通过降低摩擦阻力,能够实现行星齿轮机构的低转矩化。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的点上为例示而不受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记载的结构等同的范围内的全部变更。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滚子保持架式轴承20包含在对行星齿轮机构具备的行星齿轮10进行支承的支承结构部9中的情况。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在积油底面与外侧构件的内周面之间积存的润滑油通过外侧凹槽向引导面供给,因此容易向引导面与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面之间供给润滑油。

Claims (3)

1.一种滚子保持架式轴承,包括:多个滚子,与设置于轴的外周的滚道面滚动接触;及环状的保持架,保持该滚子,其中,
所述保持架具有一对环状部和多个柱部,所述一对环状部具有能够与外侧构件的内周面接触的引导面,所述多个滚子与所述外侧构件的内周面滚动接触,所述多个柱部将该一对环状部连结并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一对环状部之间的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柱部之间形成的兜孔中收容所述滚子,
所述柱部具有柱主体部和脱落防止部,所述柱主体部设置于所述柱部的轴向中央,并在径向外侧包含相比所述引导面位于径向内侧的积油底面,所述脱落防止部设置在该柱主体部的轴向两侧,并包含从径向的外方覆盖所述滚子的一部分的外侧爪部,
构成用于使润滑油从所述积油底面通过所述脱落防止部流向所述引导面的通路的外侧凹槽仅设置于该脱落防止部,
所述外侧凹槽具有随着靠近所述环状部而靠近径向外侧的倾斜面,
所述积油底面与所述外侧凹槽的底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其中,
从设置于所述轴的内部并在所述滚道面的轴向中央区域开口的供油孔供给润滑油,
关于在所述柱部与收容于所述兜孔的所述滚子之间形成的间隙,与所述脱落防止部处的该间隙相比,所述柱主体部处的该间隙较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子保持架式轴承,其中,
所述外侧爪部的径向外侧面相比所述引导面位于径向内侧,所述外侧凹槽从该径向外侧面凹陷地设置。
CN201910232362.6A 2018-03-27 2019-03-26 滚子保持架式轴承 Active CN1103072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9520A JP7003783B2 (ja) 2018-03-27 2018-03-27 ケージアンドローラ
JP2018-059520 2018-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7259A CN110307259A (zh) 2019-10-08
CN110307259B true CN110307259B (zh) 2023-09-01

Family

ID=67910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2362.6A Active CN110307259B (zh) 2018-03-27 2019-03-26 滚子保持架式轴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55678B2 (zh)
JP (1) JP7003783B2 (zh)
CN (1) CN110307259B (zh)
DE (1) DE1020191077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0734A (zh) * 2019-10-28 2019-12-31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行星结构及风电齿轮箱
JP2022148087A (ja) * 2021-03-24 2022-10-06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減速機、保持器、軸受
DE102022111090A1 (de) * 2022-05-05 2023-11-0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chmiervorrichtung für eine Planetenradlagerung eines Planetengetriebes sowie Planetengetrieb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7674A (en) * 1995-05-16 1997-07-15 Ntn Corporation Retainer for needle roller bearing
DE10217463A1 (de) * 2002-04-19 2004-01-08 Ina-Schaeffler Kg Wälzlagerkäfig
JP2005076811A (ja) * 2003-09-02 2005-03-24 Nsk Ltd 針状ころ軸受用の保持器及び針状ころ軸受
JP2005321027A (ja) * 2004-05-10 2005-11-17 Koyo Seiko Co Ltd ころ軸受用保持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11934A (ja) * 2006-02-10 2007-08-23 Nsk Ltd ラジアルニードル軸受用保持器
DE102008016358A1 (de) * 2008-03-29 2009-10-01 Schaeffler Kg Zylinderrollenlager, insbesondere Mehrring-Exzenterwälzlager zur Wälzlagerung der Hauptzylinder von Druckmaschinen
CN201991948U (zh) * 2011-04-11 2011-09-28 苏州市东吴滚针轴承有限公司 滚针轴承保持架
CN103827528A (zh) * 2011-09-22 2014-05-28 Ntn株式会社 滚子轴承
CN103998802A (zh) * 2011-12-09 2014-08-20 Ntn株式会社 滚子轴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5932A (en) * 1961-11-25 1964-01-08 Riv Officine Di Villar Peros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oll cages for needle bearings
US4192560A (en) * 1978-08-21 1980-03-11 The Torrington Company Bearing with bearing cage
US4425011A (en) * 1982-06-07 1984-01-10 The Timken Company Polymer cage for a high speed tapered roller bearing
DE19531905B4 (de) * 1995-08-30 2004-11-18 Skf Gmbh Bord- oder laufbahngeführter Kunststoffkäfig
DE19959498A1 (de) * 1999-12-10 2001-06-13 Schaeffler Waelzlager Ohg Käfig für ein Wälzlager
JP2001336536A (ja) * 2000-05-30 2001-12-07 Nsk Ltd 軸受装置
JP4464557B2 (ja) * 2000-12-28 2010-05-19 日本トムソン株式会社 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US8783965B2 (en) * 2004-05-13 2014-07-22 Ntn Corporation Tapered roller bearing
JP2006144839A (ja) * 2004-11-17 2006-06-08 Ntn Corp ころ軸受
JP4618197B2 (ja) * 2006-06-20 2011-01-2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円筒ころ軸受および円筒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JP4848964B2 (ja) * 2007-01-19 2011-12-2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転がり軸受用保持器
JP2009008139A (ja) 2007-06-27 2009-01-15 Nsk Ltd ラジアル針状ころ軸受
DE102007030217A1 (de) * 2007-06-29 2009-01-08 Schaeffler Kg Käfig
JP5012438B2 (ja) * 2007-11-09 2012-08-2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針状ころ軸受
US8740470B2 (en) * 2010-09-15 2014-06-03 Nsk Ltd. Retainer for radial roller bearing
WO2012160603A1 (ja) * 2011-05-24 2012-11-29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ころ軸受け用保持器および針状ころ軸受け
EP2876318B1 (en) * 2012-07-17 2019-09-25 NSK Ltd. Retainer for radial roller bearing
JP6497833B2 (ja) * 2012-10-05 2019-04-10 Ntn株式会社 保持器付き針状ころ
JP2015083861A (ja) * 2013-10-25 2015-04-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針状ころ軸受用保持器及び針状ころ軸受
JP2015132366A (ja) * 2014-01-15 2015-07-2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ラジアル針状ころ軸受
US10378586B2 (en) * 2017-08-21 2019-08-1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Bearing cage with lubrication channel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7674A (en) * 1995-05-16 1997-07-15 Ntn Corporation Retainer for needle roller bearing
DE10217463A1 (de) * 2002-04-19 2004-01-08 Ina-Schaeffler Kg Wälzlagerkäfig
JP2005076811A (ja) * 2003-09-02 2005-03-24 Nsk Ltd 針状ころ軸受用の保持器及び針状ころ軸受
JP2005321027A (ja) * 2004-05-10 2005-11-17 Koyo Seiko Co Ltd ころ軸受用保持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11934A (ja) * 2006-02-10 2007-08-23 Nsk Ltd ラジアルニードル軸受用保持器
DE102008016358A1 (de) * 2008-03-29 2009-10-01 Schaeffler Kg Zylinderrollenlager, insbesondere Mehrring-Exzenterwälzlager zur Wälzlagerung der Hauptzylinder von Druckmaschinen
CN201991948U (zh) * 2011-04-11 2011-09-28 苏州市东吴滚针轴承有限公司 滚针轴承保持架
CN103827528A (zh) * 2011-09-22 2014-05-28 Ntn株式会社 滚子轴承
CN103998802A (zh) * 2011-12-09 2014-08-20 Ntn株式会社 滚子轴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7259A (zh) 2019-10-08
DE102019107757A1 (de) 2019-10-02
US10655678B2 (en) 2020-05-19
US20190301533A1 (en) 2019-10-03
JP7003783B2 (ja) 2022-01-21
JP2019173774A (ja) 2019-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7259B (zh) 滚子保持架式轴承
WO2009131139A1 (ja) 転がり軸受
US20190368540A1 (en) Rolling bearing cage and rolling bearing
WO2016163527A1 (ja) 円すいころ軸受
CN110307255B (zh) 滚子保持架式轴承
KR20110054023A (ko) 롤링 베어링
KR20190057147A (ko) 원통 롤러 베어링
CN108626251B (zh) 滚动轴承
CN110307250B (zh) 滚子保持架式轴承
JP3934277B2 (ja) 転がり軸受
JP2009209952A (ja) 円すいころ軸受
US7891881B2 (en) Drawn cup roller bearing
CN110566584A (zh) 推力滚针轴承
JP2000320558A (ja) ころ軸受用合成樹脂製保持器
JP2018135957A (ja)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6331355B2 (ja) 円すいころ軸受
JP2003120683A (ja) スラストころ軸受
EP3540250A1 (en) Resin holder for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s and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CN110566583A (zh) 推力滚针轴承
WO2024029462A1 (ja) ころ軸受
JP2019168020A (ja) 円筒ころ軸受
KR102490414B1 (ko) 무급유형 베어링.
WO2024019012A1 (ja) 外輪案内保持器付き玉軸受および偏心回転装置
US20230075968A1 (en) Bearing cage and rolling bearing with the same
JPS61160628A (ja) 高速アンギユラ玉軸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JTEKT Corp.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JTEKT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