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3932A - 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3932A
CN110293932A CN201810233820.3A CN201810233820A CN110293932A CN 110293932 A CN110293932 A CN 110293932A CN 201810233820 A CN201810233820 A CN 201810233820A CN 110293932 A CN110293932 A CN 110293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back part
stiffening plate
safety belt
rac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338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轶群
周中祥
金明明
温战华
李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SA Automobiles SA
Original Assignee
PSA Automobile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SA Automobiles SA filed Critical PSA Automobiles SA
Priority to CN2018102338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39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3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39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4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ide, door, or roof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其包括顶盖后部支架本体以及加强板;加强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后横梁固定,第二端与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两个侧纵梁之一固定,以将加强板固定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第一端上设有第一安装部,第二端上设有第二安装部,通过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将安全带组件固定到加强板,从而固定到顶盖后部支架。该顶盖后部支架能够将后排中间座椅的安全带组件安装在顶盖后部区域中,从而适应相对位置更靠后的后排座椅,并且仅通过改变加强板的材料和厚度就可以改变顶盖后部支架的强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安装安全带组件的ECE‑R14标准。

Description

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通常具有两排座椅,某些商务车甚至有三排或三排以上的座椅。除了最靠前的座椅外,其余的座椅一般统称为后排座椅。
通常有两座或两座以上后排座椅,对于靠近汽车侧门的两个座椅,其安全带组件的安装可以利用汽车C柱或侧板来实现,而对于后排座椅的中央座椅上的安全带组件则有不同的安装方式。
某些汽车可能在座椅后方设置座椅框架,以安装后排座椅的中央座椅的安全带组件。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座椅框架的部分车身的透视图。图2是在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座椅框架上安装有安全带组件的部分车身的透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座椅框架的强度足够大,座椅框架1上可以设有用于安装安全带组件的第一安装部2和第二安装部3,并且可以通过上述第一安装部2和第二安装部3将安全带组件4安装在座椅框架1上。
对于未配备有强度足够大的座椅框架的汽车而言,可选地,将安全带组件安装在汽车的顶盖上。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顶盖从车厢内部仰视的示意图。图4是在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顶盖上安装有安全带组件的仰视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的情况,由于在该情况中,待设置安全组件的位置距离天窗和顶盖之间的切割线很近,因此可以将安全带组件的第一安装部102设置在顶盖支架105、106处,以满足安装安全带组件所需的强度要求。以这样的方式,通过设置在顶盖支架105、106处的第一安装部102和第二安装部103来将安全带组件104安装在汽车顶盖的内侧上。
然而,如上所描述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随着车身长度加大,后排座椅的中央座椅可能位于车厢中更靠后的位置,使得待设置的安全带组件的位置(更靠后)与顶盖支架之间的距离变得较大,导致用于安装安全带组件的安装部难以设置在顶盖支架处。因此,该安装部只能设置在更靠后的顶盖后部支架上,而顶盖后部支架的强度较低不能够满足安装安全带组件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强度高的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以解决现有的顶盖后部支架强度不足以安装安全带组件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强度高的顶盖后部支架的汽车,以解决现有的汽车中由于顶盖后部支架强度不足以安装安全带组件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包括顶盖后部支架本体以及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后横梁固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两个侧纵梁之一固定,以将加强板固定到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所述第一端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端上设有第二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将安全带组件固定到所述加强板,从而固定到所述顶盖后部支架。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上设有卷收器支架,且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卷收器支架上;所述第二端上设有D环固定板,且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在所述D环固定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卷收器支架固定在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后横梁的中点处。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具有基本为直角三角形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部分,所述第二端为直角三角形的另一锐角部分。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上还设有与直角三角形的最长边平行的一个或多个加强筋。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焊接至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且所述D环固定板焊接至所述第二端。
进一步优选地,使用双层焊点将所述D环固定板焊接到所述第二端,且使用三层焊点将所述D环固定板焊接到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侧纵梁。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顶盖后部支架。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包括顶盖后部支架本体以及加强板;加强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后横梁固定,第二端与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两个侧纵梁之一固定,以将加强板固定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第一端上设有第一安装部,第二端上设有第二安装部,通过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将安全带组件固定到加强板,从而固定到顶盖后部支架。该顶盖后部支架能够将后排中间座椅的安全带组件安装在顶盖后部区域中,从而适应相对位置更靠后的后排座椅,并且仅通过改变加强板的材料和厚度就可以改变顶盖后部支架的强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安装安全带组件的ECE-R14标准。另外,上述顶盖后部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设计合理且强度好,实用性强,利于进行标准化生产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座椅框架的部分车身的透视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座椅框架上安装有安全带组件的部分车身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顶盖从车厢内部仰视的示意图;
图4是在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顶盖上安装有安全带组件的仰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后部支架从车厢内部仰视的示意图;
图6是在图5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后部支架上安装有安全带组件的仰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强板从车厢上方俯视的示意图。
图中:1:座椅框架;2:第一安装部;3:第二安装部;4:安全带组件;102:第一安装部;103:第二安装部;104:安全带组件;105:顶盖支架;106:顶盖支架;200:顶盖后部支架;202:第一安装部;203:第二安装部;204:安全带组件;210:顶盖后部支架本体;213: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后横梁;216: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侧纵梁;220:加强板;225:加强筋;230:第一端;235:卷收器支架;240:第二端;245:D环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已经在背景技术部分中结合图1至图4描述了现有技术中的后排中间座椅的安全带组件的安装方式。以下,将参照图5至图7所示给出对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的说明。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后部支架从车厢内部仰视的示意图。图6是在图5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后部支架上安装有安全带组件的仰视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强板从车厢上方俯视的示意图。
如图5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204的顶盖后部支架200,包括顶盖后部支架本体210以及加强板220;所述加强板220包括第一端230和第二端240,所述第一端230与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后横梁213固定,所述第二端240与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两个侧纵梁216之一固定,以将加强板220固定到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210;所述第一端230上设有第一安装部202,所述第二端240上设有第二安装部203,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202和所述第二安装部203将安全带组件204固定到所述加强板220,从而固定到所述顶盖后部支架200。该顶盖后部支架能够将后排中间座椅的安全带组件安装在顶盖后部区域中,从而适应相对位置更靠后的后排座椅,并且仅通过改变加强板的材料和厚度就可以改变顶盖后部支架的强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安装安全带组件的ECE-R14标准。此外,可以独立于顶盖后部支架本体来制造该加强板,因此无需改变例如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等的环境部件的制造,从而大大降低成本,并且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车型的汽车,同时有利于车身轻量化。另外,上述顶盖后部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设计合理且强度好,实用性强,利于进行标准化生产及推广。
ECE-R14标准是欧洲经济委员会(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简称ECE)汽车标准法规中关于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认证的统一规定。其中,对安全带组件的安装固定点的强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安全带组件包括安全带、安全带的卷收器和D环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230上设有卷收器支架235,且所述第一安装部202设置在所述卷收器支架235上;所述第二端240上设有D环固定板245,且所述第二安装部203设置在所述D环固定板24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卷收器支架235固定在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后横梁213的中点处。这种结构有利于将加强板固定在顶盖后部支架本体上,提高强度,降低成本,并且可以适应于各种类型的汽车,而无需重新设计除加强板之外的其它环境部件。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220具有基本为直角三角形的形状。优选地,所述第一端230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部分,所述第二端240为直角三角形的另一锐角部分。加强板的基本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可以更好地提供顶部后部支架的稳定性和碰撞发生时的抵抗强度。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220上还设有与直角三角形的最长边平行的一个或多个加强筋225。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加强筋可以进步增加加强板以及整个顶盖后部支架的强度,更好地满足ECE-R14标准。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20焊接至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210,且所述D环固定板245焊接至所述第二端240。采用焊接的方式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固定效果好。
进一步优选地,使用双层焊点将所述D环固定板245焊接到所述第二端240,且使用三层焊点将所述D环固定板245焊接到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侧纵梁216。有利地,使用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焊点可以提高焊接强度,同时,使用更多层的焊点来固定D环固定板和侧纵梁可以更好地实现二者之间的固定。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顶盖后部支架。这种汽车能够解决由于顶盖后部支架强度不足以安装安全带组件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包括顶盖后部支架本体以及加强板,加强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后横梁固定,第二端与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两个侧纵梁之一固定,以将加强板固定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第一端上设有第一安装部,第二端上设有第二安装部,通过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将安全带组件固定到加强板,从而固定到顶盖后部支架。该顶盖后部支架能够将后排中间座椅的安全带组件安装在顶盖后部区域中,从而适应相对位置更靠后的后排座椅,并且仅通过改变加强板的材料和厚度就可以有效地提高顶盖后部支架的强度,从而满足安装安全带组件的ECE-R14标准。另外,上述顶盖后部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设计合理且强度好,实用性强,利于进行标准化生产及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后部支架本体以及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后横梁固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两个侧纵梁之一固定,以将加强板固定到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所述第一端上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端上设有第二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将安全带组件固定到所述加强板,从而固定到所述顶盖后部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后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上设有卷收器支架,且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卷收器支架上;所述第二端上设有D环固定板,且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在所述D环固定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后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收器支架固定在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后横梁的中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后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具有基本为直角三角形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后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部分,所述第二端为直角三角形的另一锐角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后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上还设有与直角三角形的最长边平行的一个或多个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盖后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焊接至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且所述D环固定板焊接至所述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盖后部支架,其特征在于,使用双层焊点将所述D环固定板焊接到所述第二端,且使用三层焊点将所述D环固定板焊接到所述顶盖后部支架本体的侧纵梁。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盖后部支架。
CN201810233820.3A 2018-03-21 2018-03-21 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 Pending CN1102939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3820.3A CN110293932A (zh) 2018-03-21 2018-03-21 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3820.3A CN110293932A (zh) 2018-03-21 2018-03-21 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3932A true CN110293932A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25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33820.3A Pending CN110293932A (zh) 2018-03-21 2018-03-21 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9393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6100A (en) * 1998-01-02 2000-07-11 Chrysl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rear shoulder belt loads to a vehicle frame
US6302442B1 (en) * 1998-06-16 2001-10-16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Attachment structure of a seat belt system
US20100194089A1 (en) * 2009-02-03 2010-08-05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Seatbelt device of vehicle
CN204020803U (zh) * 2014-07-29 2014-12-1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中排中间座椅的安全带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CN104527564A (zh) * 2014-12-30 2015-04-2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
CN204688047U (zh) * 2014-07-09 2015-10-07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一种安全带安装支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6100A (en) * 1998-01-02 2000-07-11 Chrysl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rear shoulder belt loads to a vehicle frame
US6302442B1 (en) * 1998-06-16 2001-10-16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Attachment structure of a seat belt system
US20100194089A1 (en) * 2009-02-03 2010-08-05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Seatbelt device of vehicle
CN204688047U (zh) * 2014-07-09 2015-10-07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一种安全带安装支架
CN204020803U (zh) * 2014-07-29 2014-12-1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中排中间座椅的安全带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CN104527564A (zh) * 2014-12-30 2015-04-2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02651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7431339B2 (en) Vehicle structure
US608610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rear shoulder belt loads to a vehicle frame
US8408638B2 (en) Reinforced vehicle structure
US20140159430A1 (en) Motor vehicle with modular body
US8414046B2 (en) Reinforced vehicle structure
US11958412B2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flag-type side mirror
KR100324956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마운팅 구조
EP0980817A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rear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16094060A (ja) シートベルト取り付け部の補強構造
US11214175B2 (en) System comprising a vehicle seat track and a support
US20120126579A1 (en) Reinforced vehicle structure
CN206155586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US11260801B2 (en) Vehicle roof rail assembly
CN110293932A (zh) 用于固定安全带组件的顶盖后部支架
CN110949240B (zh) 树脂背门尾灯安装组件和树脂背门
US11148556B2 (en) Vehicle seat hinge assembly
CN207141006U (zh) 安全带卷收器的安装装置及汽车
CN110901352A (zh) 树脂背门内板
CN215245121U (zh) 车辆的顶盖后横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6636414U (zh) 一种安全带卷收器总成及车辆
CN217804334U (zh) 一种副仪表板支架以及车辆
CN218489761U (zh) 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总成及车辆
CN218141804U (zh) 车身的后下部结构
CN217347510U (zh) 商用车充电插座支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