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2981A - 废纸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废纸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2981A
CN110292981A CN201910638359.4A CN201910638359A CN110292981A CN 110292981 A CN110292981 A CN 110292981A CN 201910638359 A CN201910638359 A CN 201910638359A CN 110292981 A CN110292981 A CN 110292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torehouse
shredded paper
dust
waste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83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小玮
代楠
蔡冀红
罗维广
姚金成
陈升
张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ongp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ongp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ongp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ongp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383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29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2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29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56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3/00Auxiliary methods or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groups or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group
    • B02C23/08Separating or sorting of material, associated with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3/00Auxiliary methods or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groups or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covered by a single preceding group
    • B02C23/18Adding fluid, other than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by fluid energ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9/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30B9/3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baling; Compression box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纸收集系统,包括碎纸风机、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碎纸分离器、碎纸打包机以及负压除尘系统;所述碎纸风机的废纸输入端与废纸设备的废纸输出端连通,碎纸输出端与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碎纸输入端与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碎纸输出端与所述碎纸打包机的碎纸输入端连通;所述负压除尘系统包括粉尘过滤器以及负压风机;所述粉尘过滤器的粉尘输入端与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粉尘输出端连通,所述粉尘过滤器的净气输出端与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粉尘过滤器用于过滤碎来自于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粉尘;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出端通过排管将所述净气排出。

Description

废纸收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纸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经济发展,工业生产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现代企业,必须具备清洁的生产环境。及时有效的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料尤为重要;印刷厂的产品主要是票据、图书、杂志等印刷品。在生产这些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主要是纸边条、碎纸屑和纸粉。这些下脚料堆放在生产车间内,如果不及时清除掉,既污染室内环境、影响生产,又增加了火灾隐患,是威胁生产和安全的一大隐患。国内大多数印刷企业传统处理流程对于这些废纸的处理还停留在由人工废纸箱收集,或正压管道送到废纸堆放房间;再由人工打包的方式收集,浪费人工、占用大量场地、粉尘污染严重、并有较大的粉尘爆炸及火灾隐患;另外对于这些废纸的处理如果涉及保密产品,还需要进行粉碎后再处理,还需要单独设置粉碎车间,专人操作。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无害环保的废纸收集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无害环保的废纸收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废纸收集系统,包括碎纸风机、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碎纸分离器、碎纸打包机以及负压除尘系统;
所述碎纸风机的废纸输入端与废纸设备的废纸输出端连通,碎纸输出端与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的输入端连通,用于将所述废纸设备产生的废纸打碎并以正压将其输送至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以通过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将所述碎纸输送至所述碎纸分离器中;
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碎纸输入端与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碎纸输出端与所述碎纸打包机的碎纸输入端连通,用于将分离所述碎纸以及粉尘,并将分离后的碎纸输送至所述打包机进行打包,将所述粉尘输出至所述负压防潮系统;
所述负压除尘系统包括粉尘过滤器以及负压风机;所述粉尘过滤器的粉尘输入端与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粉尘输出端连通,所述粉尘过滤器的净气输出端与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粉尘过滤器用于过滤碎来自于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粉尘;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出端通过排管将所述净气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碎纸风机为与多个废纸设备一一对应的多个碎纸风机,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为与所述碎纸风机一一对应的多根管道,所述多个碎纸风机的废纸输入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废纸设备的废纸输出端连通,所述多个碎纸风机的碎纸输出端与多根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多根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碎纸输入端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废纸收集控制装置,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与所述碎纸风机、碎纸分离器、粉尘过滤器以及负压风机均电连接,以对所述碎纸风机、碎纸分离器、粉尘过滤器以及负压风机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碎纸分离器包括具有上仓和下仓的碎纸分离仓、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的上端的过滤网、活动插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的仓内的上下仓分合机构、设于所述下仓的上端的仓满检测单元、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的下仓口位置处的仓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仓门开闭的仓门驱动装置;所述仓满检测单元、上下仓分合机构以及仓门驱动装置均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碎纸输入端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斜向过滤网下方的位置处,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粉尘输出端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斜向过滤网上方的位置处;
所述仓满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下仓是否仓满,若检测到所述下仓仓满,则发送仓满信号至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仓满信号控制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分隔所述上下仓,并在分隔之后控制所述仓门驱动装置打开所述仓门,以使所述下仓的碎纸进入所述打包机。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包括从所述碎纸分离仓的一侧活动插设于所述仓内的位于所述上仓与下仓之间的分隔板、与所述分隔板外端连接的分隔板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外侧上相应于所述分隔板驱动机构的用于供所述分隔板驱动机构安装于其上的第一安装部,所述分隔板驱动机构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在收到所述仓满信号之后,控制所述分隔板驱动机构向里推送,以将所述分隔板推送至所述碎纸分离仓内,从而分离所述上下仓。
进一步的,所述碎纸分离器还包括设于所述下仓内的上端位置处且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第二吹气装置,所述第二吹气装置的出气口朝下;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控制所述仓门驱动装置打开所述仓门之时或者之后,控制所述第二吹气装置在预定时间内持续向下仓口方向吹气,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到达所述预定时间后控制所述仓门关闭,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仓门关闭后控制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回位。
进一步的,所述碎纸分离器还包括设于所述上仓内的下端位置处且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第一吹气装置,所述第一吹气装置的出气口朝下,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回位后控制所述第二吹气装置向下仓方向吹气。
进一步的,所述仓门包括通过第一铰轴铰接于所述下仓口的第一侧的第一侧仓门以及通过第二铰轴对称铰接于所述下仓口的第二侧的第二侧仓门;所述仓门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下仓的第一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侧仓门位置处的第一侧仓门驱动装置以及设于所述下仓的第二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二侧仓门位置处的第二侧仓门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侧仓门铰接的第三铰轴、与所述第三铰轴铰接的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下仓的第一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的位置处的用于供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安装于其上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侧仓门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侧仓门铰接的第四铰轴、与所述第四铰轴铰接的第二侧仓门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下仓的第二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二侧仓门驱动机构的位置处的用于供所述第二侧仓门驱动机构安装于其上的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以及第二侧仓门驱动机构均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控制所述仓门驱动装置时,控制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以及第二侧仓门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以及第二侧仓门驱动装置分别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侧仓门及第二侧仓门。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除尘系统还包括粉尘过滤管路,所述粉尘过滤器的粉尘输入端通过所述粉尘过滤管路与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粉尘输出端连通,在所述粉尘过滤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气动蝶阀,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气动蝶阀电连接,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动蝶阀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除尘系统还包括净气管路,所述粉尘过滤器的净气输出端通过所述净气管路与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入端连通,在所述净气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气动蝶阀,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气动蝶阀电连接,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气动蝶阀开/关。
本发明的废纸收集系统提供了全自动粉碎、输送、粉尘分离、废纸自动打包技术,能够实现全自动实时对印刷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纸进行粉碎、输送、打包、粉尘收集。确保印刷生产环境安全整洁,符合绿色印刷生产废料收集要求。本废纸收集系统区别于负压式除尘收集系统以及正压沉降式收集系统,相比现有技术,本系统比负压式能耗低输送距离更长,适合工业级多端口同时输送废纸;相比正压式系统,本系统不需要巨大的沉降箱,排除了粉尘爆炸的隐患,占地面积更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废纸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废纸收集系统的废纸收集处理流程及运行方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废纸收集系统中碎纸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碎纸分离器的原理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废纸收集系统中负压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粉尘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废纸收集系统,包括碎纸风机1、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2、碎纸分离器3、碎纸打包机4以及负压除尘系统5;所述碎纸风机1的废纸输入端与废纸设备的废纸输出端连通,所述碎纸风机1的碎纸输出端与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2的输入端连通,用于将所述废纸设备产生的废纸打碎并以正压将其输送至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2,以通过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2将所述碎纸输送至所述碎纸分离器3中;所述碎纸分离器3的碎纸输入端303与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2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碎纸分离器3的碎纸输出端与所述碎纸打包机4的碎纸输入端连通,用于分离来自于碎纸风机1的所述碎纸以及粉尘,并将分离后的碎纸输送至所述打包机4进行打包,所述粉尘被输出至所述负压防潮系统5;;所述负压除尘系统5包括粉尘过滤器51以及负压风机52,所述粉尘过滤器51的粉尘输入端与所述碎纸分离器3的粉尘输出端304连通,所述粉尘过滤器51的净气输出端与所述负压风机5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粉尘过滤器用于过滤碎来自于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粉尘;所述负压风机52的输出端通过排管6将所述净气排出。本废纸收集系统工作时,所述碎纸风机1将来自于废纸设备的废纸打碎以形成碎纸,并将碎纸通过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2输送至所述碎纸分离器3;所述碎纸分离器3将碎纸和携带的粉尘进行分离,将碎纸送入打包机4进行打包,所述粉尘在所述负压除尘系统5中的负压风机52的作用下被输送至所述粉尘过滤器51中,所述粉尘过滤器51对来自于所述碎纸分离器3的粉尘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净气被所述负压风机52排出管外,粉尘被置留于所述粉尘过滤器51的底部,所述过滤器51可以定期打开清理粉尘。本发明实施方式,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碎纸、废纸乱堆放的问题、废纸保密问题、废纸收集环保问题,采用一条线方式收集碎纸以及粉尘,将污染气体变成净气排出,确保印刷生产环境安全整洁,符合绿色印刷生产废料收集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废纸设备可以是一切可以产生废纸的设备,例如印刷机等。所述碎纸风机1为正压碎纸风机1,它是一种改进了叶轮的离心风机,可以把负压吸进风机的纸条充分打碎以正压输送入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作用是把卷筒纸印刷机排出的不间断长纸条打碎为小段,以防止纸条在管道内缠绕(实践中发现长纸条缠绕是堵塞的主要原因),另外距离负压风机52越远风速损失越大,碎纸离心风机的辅助正压可以弥补远端风速不够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碎纸风机1为与多个废纸设备一一对应的多个碎纸风机1,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2为与所述碎纸风机1一一对应的多根管道,所述多个碎纸风机1的废纸输入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废纸设备的废纸输出端连通,所述多个碎纸风机1的碎纸输出端与多根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多根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2的输出端与所述碎纸分离器3的碎纸输入端303连通。
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2的设计原理如下:
(1)悬浮速度和工作速度的确定
气力输送的性质,主要是将生产过程中的下脚料进行气力输送回收到指定地点,不污染室内外环境为目的。根据输送的物料是成串的纸边条,一般较大的纸条串重量为50~60克,而且在输送的过程中,由于相互交叉容易在管道内凝并成纸团,若工作速度偏小,则容易在输送管道内发生堵塞现象,使输送系统停止运行,需人工卸下管道排除障碍才可继续使用,因此考虑它的悬浮速度和比悬浮速度大的工作速度时,必须特殊对待,根据实践中观察和试验,气力输送的工作速度范围在15~20m/s。设计改造过程中的气力输送管道曾发生过多次堵塞现象,致使系统不能使用、经反复改造后和实验后发现基本不会出现堵塞现象。
(2)混合比m的确定
混合比的定义:输送物料(G)与输送空气(Ga)的重量之比,用下式表示:
m=G/Ga(1)
控制此参数的实际意义,在于所输送的物料量G大小要与设计系统管道的直径(D)相匹配,或者说风管单位截面上所输送的物料量大小,对于印刷厂气力输送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不发生堵塞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m值取的偏大,则根据上述纸条串的运行规律,就容易发生输送管道被堵塞,不能正常运行。根据作者的经验一般m值到0.06~0.1。
亦可以直观地想象,一定值的管径,即使在保证充足的输送工作速度下,也不可能无限制地输送物料量,特别是对纸条串显得尤为突出。下面给出确定输送管径(D)的关系式:
D=√4G/m·π·γ·υ·3600 (2)
式中:D―气力输送管径(m)
G―输送物料重量(kg/h)
m―混合比
π―3.1416
γ―输送空气重度(kgf/m2)
υ―输送物料的工作速度(m/s)。
对于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2,设计前必须正确确定工艺过程中产生纸量的大小,提供这个设计参数的可靠性,对于正确设计计算气力输送系统非常重要,从公式(2)可以看出,G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系统的风量和输送管径大小,取大了,浪费能量大,因为系统是在高速度下运行的;取小了,有可能在系统中发生堵塞,停止运行,致使难以正常使用,导致设计上的失败。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所述废纸收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所述废纸收集系统还包括一废纸收集控制装置(图未示出),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与所述碎纸风机1、碎纸分离器3、粉尘过滤器51以及负压风机52均电连接,以对所述碎纸风机、碎纸分离器、粉尘过滤器以及负压风机进行控制。其中,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碎纸风机、碎纸分离器、粉尘过滤器以及负压风机的开、关、暂停等,可以对它们的各项参数进行调节等等。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通过自动化控制,能够实现在线全自动控制,工人只需要通过按键、触摸屏或对应的控制APP来控制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各受控元件即可,极大的减少了用人成本,每个环节都可以不需要工人进行操作,即可实现全自动的碎纸收集以及空气净化排出。当所述废纸收集系统工作时,只需要通过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开启碎纸风机、碎纸分离器、粉尘过滤器以及负压风机即可,若需要设置相应参数,只需要在线设置,不必到现场对应的设备上进行人工操作,降低操作复杂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碎纸分离器3包括具有上仓301和下仓302的碎纸分离仓30、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30的上端的斜向过滤网31、活动插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30的仓内的上下仓分合机构32、设于所述下仓302的上端的仓满检测单元33、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30下仓302口位置处的仓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仓门开闭的仓门驱动装置;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32以及仓门驱动装置均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碎纸分离器3的碎纸输入端303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30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斜向过滤网31下方的位置处,所述碎纸分离器3的粉尘输出端304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30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斜向过滤网31上方的位置处。所述仓满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下仓是否仓满,若检测到所述下仓仓满,则发送仓满信号至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仓满信号控制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分隔所述上下仓,并在分隔之后控制所述仓门驱动装置打开所述仓门,以使所述下仓的碎纸进入所述打包机。具体地: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仓301为一仓斗。本实施例中,所述斜向过滤网31为斜向过滤网31,所述斜向过滤网31的上斜端与所述上仓30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斜向过滤网31的下斜端低于所述上仓301的上端面(本实施例中,大致位于所述上仓301的2/3高度处)。所述碎纸输入端303设于所述上仓301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斜向过滤网31下方的位置处,所述碎纸分离器3的粉尘输出端304设于所述上仓301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斜向过滤网31上方的位置处。也即,所述碎纸分离器3的碎纸输入端303开设于所述斜向过滤网31的上斜端的下方的上仓301的壁上,所述碎纸分离器3的粉尘输出端304开设于所述斜向过滤网31的下斜端的上方的上仓301的壁上。这样设计,可以使得所述碎纸分离器3的碎纸输入端303以及粉尘输出端304均可位于所述碎纸分离仓30的上端,它们可以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碎纸分离器3的碎纸输入端303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30的上端,可以更好的将碎纸输送至所述碎纸分离仓30中。所述斜向过滤网31将所述上仓301上端的碎纸输入端303与所述粉尘输出端304隔离开,可以防止由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2输送至所述上仓301的碎纸被吸入到负压除尘系统5中。
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32包括从所述碎纸分离仓30的一侧活动插设于所述仓内的位于所述上仓301与下仓302之间的分隔板321、与所述分隔板321外端连接的分隔板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30外侧上相应于所述分隔板驱动机构的用于供所述分隔板驱动机构安装于其上的第一安装部,所述分隔板驱动机构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在收到所述仓满信号之后,控制所述分隔板驱动机构向里推送,以将所述分隔板推送至所述碎纸分离仓内,从而分离所述上下仓。
所述仓满检测单元33设于所述下仓302的上端且位于所述分隔板321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仓满检测单元33为用于检测碎纸位置的光电检测传感器,当落入下仓302内的碎纸高于所述仓满检测单元33,所述光电检测传感器发送信号至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收到信号后则控制所述分隔板驱动机构向里推送所述分隔板321以分隔上仓301和下仓302。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碎纸分离仓30的一侧(本实施例在第二侧上)上位于所述上仓301和下仓302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供所述分隔板321活动插入的插口305,所述分隔板321从所述插口305活动插入所述仓内。在水平投影上,所述分隔板321与仓内相应的区域相匹配,当所述分隔板321插入所述仓内后,所述分隔板321可以完全分隔所述上仓301和下仓302,防止所述上仓301的碎纸落入下仓302。所述分隔板驱动机构为分隔板导杆气缸322,所述分隔板导杆气缸322的输出端与所述分隔板321的外端连接,所述分隔板导杆气缸322可以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为横向设置于所述碎纸分离仓30的第二侧的外侧面上的分隔板导杆气缸安装板323,所述分隔板导杆气缸322安装于所述分隔板导杆气缸安装板323上。进一步地,在所述下仓302的第二侧上相应于所述分隔板导杆气缸安装板323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加强所述分隔板导杆气缸安装板323的加强板324。
进一步可以优化的,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32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分隔板321是否插入到位的分隔板插入检测单元,所述分隔板插入检测单元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分隔板插入检测单元可以是设置于仓内远离所述分隔板导杆气缸322的一侧的内壁上相应于所述分隔板321位置处的接近开关,还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分隔板导杆气缸322前端的第一气缸磁开关325等等。当所述分隔板插入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分隔板321插入到位后,发出插入到位相关信号至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分隔板导杆气缸322停止向里推送。
进一步可以优化的,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32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分隔板321是否抽出到位的分隔板抽出检测单元,所述分隔板抽出检测单元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分隔板抽出检测单元可以是设置于所述仓内靠近所述分隔板导杆气缸322的一侧的内壁上相应于所述分隔板321位置处的接近开关,还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分隔板导杆气缸322后端的第二气缸磁开关326等等。
所述仓门包括通过第一铰轴351铰接于所述碎纸分离仓30的下仓口的第一侧的第一侧仓门361以及通过第二铰轴352对称铰接于所述下仓口的第二侧的第二侧仓门362;所述仓门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下仓302的第一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侧仓门361位置处的第一侧仓门驱动装置37以及设于所述下仓302的第二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二侧仓门362位置处的第二侧仓门驱动装置38;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装置37包括与所述第一侧仓门361铰接的第三铰轴371、与所述第三铰轴371铰接的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372以及设于所述下仓302的第一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372的位置处的用于供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372安装于其上的第二安装部373,所述第二侧仓门驱动装置38包括与所述第二侧仓门362铰接的第四铰轴381、与所述第四铰轴381铰接的第二侧仓门驱动机构382以及设于所述下仓302的第二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二侧仓门驱动机构382的位置处的用于供所述第二侧仓门驱动机构382安装于其上的第三安装部383;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372以及第二侧仓门驱动机构382均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控制所述仓门驱动装置时,控制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以及第二侧仓门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以及第二侧仓门驱动装置分别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侧仓门及第二侧仓门。
具体地,在所述下仓口的第一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耳353,所述第一铰轴35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安装耳353上。所述第一侧仓门361呈折状,具有第一侧门板361a以及一与所述第一侧门板361a远离所述第二侧仓门362的一端折状连接的第一铰接板361b,所述第一铰接板361b与所述第一侧门板361a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在所述第一铰接板361b与所述第一侧门板361a相接的部分开设有用于铰接于所述第一铰轴351上的第一铰接孔,在所述第一铰接板361b远离所述第一侧门板361a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三铰轴371穿设于所述第二铰接孔上,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37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铰轴371铰接。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372为第一侧仓门开关气缸,其通过第二安装部373安装于所述下仓302的第一侧的外侧面且位于所述第一侧仓门361的外上方,所述第一侧仓门开关气缸的输出端向下,与所述第三铰轴371铰接。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侧门板361a呈水平状时,所述第一铰接板361b呈向下且向远离所述第二侧门板方向倾斜的倾斜状。这样,当所述第一侧仓门开关气缸的输出端向下推时,通过所述第一铰轴351的杠杆原理,所述第一侧仓门361的第一铰接板361b向下运动,所述第一侧门板361a则向上翻转,从而关闭第一侧仓门361以遮盖住所述下仓口的第一半侧。当所述第一侧仓门开关气缸的输出端向上拉时,所述第一铰接板361b向上运动,所述第一侧门板361a向下翻转,从而打开第一侧仓门36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373为设置在所述下仓302的第一侧的外侧面的三角形安装块,所述第一侧仓门开关气缸竖向安装于所述三角形安装块的尖端。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侧仓门361和第二侧仓门362更好的遮盖所述下仓口,所述第一侧仓门361朝向所述第二侧仓门362的一端设置有下避让口361c,所述下避让口361c从所述第一侧仓门361朝向所述第二侧仓门362的一端的下表面向上开设形成。
在所述下仓口的第二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耳354,所述第二铰轴352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二安装耳上354。所述第二侧仓门362呈折状,具有第二侧门板362a以及一与所述第二侧门板362a远离所述第一侧仓门361的一端折状连接的第二铰接板362b,所述第二铰接板362b与所述第二侧门板362a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在所述第二铰接板362b与所述第二侧门板362a相接的部分(弯折部分)开设有用于铰接于所述第二铰轴352上的第三铰接孔,在所述第二铰接板362b远离所述第二侧门板362a的一端开设有第四铰接孔,所述第四铰轴381穿设于所述第四铰接孔上,所述第二侧仓门驱动机构38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铰轴381铰接。所述第二侧仓门驱动机构382为第二侧仓门开关气缸,其通过第三安装部383安装于所述下仓302的第二侧的外侧面且位于所述第二侧仓门362的外上方,所述第二侧仓门开关气缸的输出端向下,与所述第四铰轴381铰接。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侧门板362a呈水平状时,所述第二铰接板362b呈向下且向远离所述第一侧门板361a方向倾斜的倾斜状。这样,当所述第二侧仓门开关气缸的输出端向下推时,通过所述第二铰轴352的杠杆原理,所述第二侧仓门362的第二铰接板362b向下运动,所述第二侧门板362a则向上翻转,从而关闭第二侧仓门362以遮盖住所述下仓口的第二半侧。当所述第二侧仓门开关气缸的输出端向上拉时,所述第二铰接板362b向上运动,所述第二侧门板362a向下翻转,从而打开第二侧仓门36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部383为设置在所述下仓302的第二侧的外侧面的三角形安装块,所述第二侧仓门开关气缸竖向安装于所述三角形安装块的尖端。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二侧仓门362和第一侧仓门361更好的遮盖所述下仓口,所述第二侧仓门362朝向所述第一侧仓门361的一端设置有上避让口362c,所述上避让口362c从所述第二侧仓门362朝向所述第一侧仓门361的一端的上表面向下开设形成,所述上避让口362c形状与所述下避让口361c形状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仓门361和第二侧仓门362是否关闭可以通过设置于下仓口位置处的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磁感应开关来检测,也可以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所述第一侧仓门开关气缸和第二侧仓门开关气缸的行程来确定,此处不作过多限制性描述。
进一步地,所述碎纸分离器3还包括设于所述下仓内的上端位置处且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第二吹气装置,所述第二吹气装置的出气口朝下。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吹气装置为若干间隔设于所述下仓302的内壁上的下仓喷气电磁脉冲阀392,所述下仓喷气电磁脉冲阀392通过第三电磁阀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控制所述仓门驱动装置打开所述仓门之时或者之后,控制所述第二吹气装置在预定时间内持续向下仓口方向吹气,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到达所述预定时间后控制所述仓门关闭,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仓门关闭后控制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回位。
进一步地,所述碎纸分离器3还包括设于所述上仓301内的下端位置处且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第一吹气装置,所述第一吹气装置的出气口朝下。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吹气装置为若干间隔设于所述上仓301的内壁上的上仓喷气电磁脉冲阀391,所述上仓喷气电磁脉冲阀391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回位后控制所述第二吹气装置向下仓方向吹气。
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对碎纸分离器3的控制逻辑原理如下: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用于接收仓满检测单元33、分隔板插入检测单元、分隔板抽出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当位于下仓302上端的仓满检测单元33将检测到的仓满信号(三个光电信号连续接通3S)后,将该仓满信号发送至废纸收集控制装置,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收到所述仓满信号后控制所述分隔板导杆气缸322向里推送以使所述分隔板321完全插入仓内以分隔上下仓,所述分隔板插入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分隔板321插入到位后,发送检测到的信号至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收到信号后,控制第一侧仓门开关气缸和第二侧仓门开关气缸向上缩回,以驱使所述第一侧仓门361和第二仓侧向向下翻转打开下仓口,还控制所述下仓喷气电磁脉冲阀392连续预定时间(本实施例为连续10ms动作吹气)动作吹气以使下仓302的碎纸排出下仓302,进入打包机,当预定时间(连续10ms)到达后,控制所述第一侧仓门开关气缸和第二侧仓门开关气缸向下推以关闭所述第一侧仓门361和第二侧仓门362,同时或者当所述第一侧仓门361和第二侧仓门362关闭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分隔板导杆气缸322向外缩回以使所述分隔板321抽出到位,然后控制所述上仓喷气电磁脉冲阀391吹气以使上仓301的碎纸落入下仓302,以此循环进行碎纸分离。
本实施例的碎纸分离器3设计为气室分离式,分为上下两个仓室,通过光电检测传感器检测碎纸分离器3内碎纸量,按碎纸量控制各电磁阀工作,控制碎纸分离器3采用气室隔断方式分离出碎纸,落入下方打包机料仓,粉尘继续由负压系统吸入粉尘过滤系统,落入集尘桶,全部动作采用PLC编程控制。通过光电检测传感器进行满仓检测,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分离碎纸,完全解决了碎纸分离的问题,不需要电机传动,比原设计节约能源,动作简单可靠、安全性提高。
所述碎纸打包机4可以采用现有的任何一种打包机。例如选用海斯曼自动打包机,本机特别适用于文件处理、印刷和造纸行业,以及铝箔、塑料瓶的压缩打包,每小时打包处理量为50立方米,进料口宽度达到500mm,操作工位可随意选择,操作方便、简单,可随意调节打包的尺寸和重量,全自动打包出包,也可手动打包。所述碎纸分离器3分离出的碎纸落入打包机进料斗,进料斗光电检测开关检测到料满信号后,执行一个压缩动作,压缩压力达到280Mbar时,压缩通道打开一次,碎纸包前进一次,由碎纸包长度感应器检测长度,长度达到设定值时,打包机完成一次捆包动作;打包机为全自动单独控制。
所述粉尘过滤器51可以为现有的任何一种可以过滤粉尘的过滤器。本实施例中,所述粉尘过滤器51包括集尘桶511以及设于集尘桶511上端的粉尘分离器512。所述粉尘分离器512包括与所述集尘桶511连通的粉尘分离桶512a(所述粉尘分离桶512a与所述集尘桶511可一体制成)、设于所述粉尘分离桶512a内的滤斗512b、设于所述过滤斗512b内的滤芯512c以及脉冲清洗装置,所述脉冲清洗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滤芯512c内的清洁喷气512d管、设于所述滤斗512b内的滤芯喷气脉冲电磁阀512e以及设于所述粉尘分离桶512a顶端的顶盖。可以理解的,所述清洁喷气512d管以及所述滤芯喷气脉冲电磁阀512e的目的是为了清洁所述陶瓷滤芯512c而设计的,并非必要的技术特征。
所述滤斗512b呈由上至下渐小的锥形,所述滤斗512b的上端具有一大端口,下端具有一小端口,在所述大端口上盖设有一滤盖,在所述滤盖上相应于所述陶瓷滤芯512c的上端口位置处开设有净气出口512g,所述净气出口512g则为所述粉尘过滤器51的净气输出端。所述清洁喷气512d管插向下设于所述陶瓷滤芯512c中,所述滤芯512c脉冲电磁阀与所述清洁喷气512d管的上端连通。
所述粉尘过滤器51的粉尘输入端为设于所述粉尘分离桶512a的外侧壁上的粉尘输入口512f,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粉尘输入口512f位于所述滤斗512b的中下段位置处。所述碎纸分离器3的粉尘通过所述粉尘输入口512f进入所述粉尘分离桶512a后,粉尘绕所述滤斗512b旋流向下至所述集尘桶511中,由于粉尘分离桶512a顶端的净气出口512g通过所述负压风机52的输入端连通,因此,所述集成桶内的气体在所述负压风机52作用下,气流向上通过所述滤斗512b的小端口进入所述滤斗512b,经过所述陶瓷滤芯512c后向所述粉尘分离桶512a的顶端的净气出口512g流动,以经过所述负压风机52后从所述排管6排出。
所述负压除尘系统5还包括粉尘过滤管路53,所述粉尘过滤器51的粉尘输入端通过所述粉尘过滤管路53与所述碎纸分离器3的粉尘输出端304连通,在所述粉尘过滤管路53上设置有第一气动蝶阀54,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气动蝶阀54电连接,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动蝶阀开/关。所述负压除尘系统5还包括净气管路55,所述粉尘过滤器51的净气输出端通过所述净气管路55与所述负压风机52的输入端连通,在所述净气管路55上设置有第二气动蝶阀56,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气动蝶阀56电连接,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气动蝶阀开/关。本实施例中,所述粉尘过滤器51为两个,所述粉尘输送管路53具有一个与所述碎纸分离器3的粉尘输出端304连通的输入端,具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粉尘过滤器51的粉尘输入端连通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气动蝶阀54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粉尘输送管路53的两个输出端位置处。所述负压风机52为两个,净气管路55为两根,两根净气管路55的输入端分别与两个粉尘过滤器51的净气输出端连通,所述两根净气管路55的输出端均与一共享管路57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共享管路57具有两个输出端,所述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负压风机5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气动蝶阀56为两个,两个第二气动蝶阀56分别设于所述共享管路57上靠近其两个输出端位置处。设计两个气动蝶阀、两个负压风机52的好处是可以实现系统不停机维护,所述负压风机52设置在系统后端为系统提供负压,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负压风机52以及所述气动蝶阀定时或手动自动切换,延长负压风机52使用寿命以及实现系统不停机维护。
作为优选的或可选的,所述废纸收集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排管6上的消音器7,除尘后的干净空气经由所述净气管路55、负压风机52,并经过所述消音器7降噪后排出。
本发明的废纸收集系统,正压碎纸风机1设置在系统前端(即靠近废纸设备端),打碎废纸并提供系统正压。多台所述正压碎纸风机1分别与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2连接,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2集中连接至程控全自动碎纸分离器3,实现废纸实时打碎、输送、分离后进入位于所述碎纸分离器3下方的全自动打包机,分离出碎纸后的含有粉尘的空气经由所述粉尘输送管路53进入所述除尘系统,对粉尘进行过滤收集,所述除尘系统的粉尘分离器512(即空气过滤器)对粉尘进行分离,粉尘落入集尘桶511内,经过滤后的净气被负压风机52吸入从而通过排管6排出,脉冲清洗装置定期给滤芯512c除尘,系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粉尘过滤器51,由第一气动蝶阀54进行切换。所述程控全自动碎纸分离器3能够实时对系统中碎纸量进行计量检测,对碎纸进行定量分离。
本发明的废纸收集系统,实现实时对印刷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纸进行粉碎、输送、打包、粉尘收集。确保印刷生产环境安全整洁,符合绿色印刷生产废料收集要求。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废纸收集系统,包括碎纸风机、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碎纸分离器、碎纸打包机以及负压除尘系统;
所述碎纸风机的废纸输入端与废纸设备的废纸输出端连通,碎纸输出端与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的输入端连通,用于将所述废纸设备产生的废纸打碎并以正压将其输送至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以通过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将所述碎纸输送至所述碎纸分离器中;
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碎纸输入端与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碎纸输出端与所述碎纸打包机的碎纸输入端连通,用于分离所述碎纸以及粉尘,并将分离后的碎纸输送至所述打包机进行打包,所述粉尘被输出至所述负压防潮系统;
所述负压除尘系统包括粉尘过滤器以及负压风机;所述粉尘过滤器的粉尘输入端与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粉尘输出端连通,所述粉尘过滤器的净气输出端与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粉尘过滤器用于过滤碎来自于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粉尘;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出端通过排管将所述净气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纸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纸风机为与多个废纸设备一一对应的多个碎纸风机,所述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为与所述碎纸风机一一对应的多根管道,所述多个碎纸风机的废纸输入端一一对应地与多个废纸设备的废纸输出端连通,所述多个碎纸风机的碎纸输出端与多根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多根混合压力碎纸输送管道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碎纸输入端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纸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废纸收集控制装置,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与所述碎纸风机、碎纸分离器、粉尘过滤器以及负压风机均电连接,以对所述碎纸风机、碎纸分离器、粉尘过滤器以及负压风机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纸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纸分离器包括具有上仓和下仓的碎纸分离仓、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的上端的过滤网、活动插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的仓内的上下仓分合机构、设于所述下仓的上端的仓满检测单元、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的下仓口位置处的仓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仓门开闭的仓门驱动装置;所述仓满检测单元、上下仓分合机构以及仓门驱动装置均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碎纸输入端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斜向过滤网下方的位置处,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粉尘输出端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斜向过滤网上方的位置处;
所述仓满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下仓是否仓满,若检测到所述下仓仓满,则发送仓满信号至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仓满信号控制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分隔所述上下仓,并在分隔之后控制所述仓门驱动装置打开所述仓门,以使所述下仓的碎纸进入所述打包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纸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包括从所述碎纸分离仓的一侧活动插设于所述仓内的位于所述上仓与下仓之间的分隔板、与所述分隔板外端连接的分隔板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碎纸分离仓外侧上相应于所述分隔板驱动机构的用于供所述分隔板驱动机构安装于其上的第一安装部,所述分隔板驱动机构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在收到所述仓满信号之后,控制所述分隔板驱动机构向里推送,以将所述分隔板推送至所述碎纸分离仓内,从而分离所述上下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纸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纸分离器还包括设于所述下仓内的上端位置处且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第二吹气装置,所述第二吹气装置的出气口朝下;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控制所述仓门驱动装置打开所述仓门之时或者之后,控制所述第二吹气装置在预定时间内持续向下仓口方向吹气,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到达所述预定时间后控制所述仓门关闭,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仓门关闭后控制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回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纸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纸分离器还包括设于所述上仓内的下端位置处且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第一吹气装置,所述第一吹气装置的出气口朝下,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上下仓分合机构回位后控制所述第二吹气装置向下仓方向吹气。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废纸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门包括通过第一铰轴铰接于所述下仓口的第一侧的第一侧仓门以及通过第二铰轴对称铰接于所述下仓口的第二侧的第二侧仓门;所述仓门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下仓的第一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侧仓门位置处的第一侧仓门驱动装置以及设于所述下仓的第二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二侧仓门位置处的第二侧仓门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侧仓门铰接的第三铰轴、与所述第三铰轴铰接的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下仓的第一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的位置处的用于供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安装于其上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侧仓门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侧仓门铰接的第四铰轴、与所述第四铰轴铰接的第二侧仓门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下仓的第二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二侧仓门驱动机构的位置处的用于供所述第二侧仓门驱动机构安装于其上的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以及第二侧仓门驱动机构均与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控制所述仓门驱动装置时,控制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以及第二侧仓门驱动装置,从而使所述第一侧仓门驱动机构以及第二侧仓门驱动装置分别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侧仓门及第二侧仓门。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纸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除尘系统还包括粉尘过滤管路,所述粉尘过滤器的粉尘输入端通过所述粉尘过滤管路与所述碎纸分离器的粉尘输出端连通,在所述粉尘过滤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气动蝶阀,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气动蝶阀电连接,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动蝶阀开/关。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纸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除尘系统还包括净气管路,所述粉尘过滤器的净气输出端通过所述净气管路与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入端连通,在所述净气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气动蝶阀,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气动蝶阀电连接,所述废纸收集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气动蝶阀开/关。
CN201910638359.4A 2019-07-16 2019-07-16 废纸收集系统 Pending CN1102929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8359.4A CN110292981A (zh) 2019-07-16 2019-07-16 废纸收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8359.4A CN110292981A (zh) 2019-07-16 2019-07-16 废纸收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2981A true CN110292981A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31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8359.4A Pending CN110292981A (zh) 2019-07-16 2019-07-16 废纸收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929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2949A (zh) * 2022-06-07 2022-07-08 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 纸粉收集自动风压平衡监测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2949A (zh) * 2022-06-07 2022-07-08 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 纸粉收集自动风压平衡监测控制系统
CN114712949B (zh) * 2022-06-07 2022-08-30 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 纸粉收集自动风压平衡监测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7476U (zh) 石子煤卸料负压气力输送系统
WO2018184384A1 (zh) 一种垃圾生化处理综合一体机
CN105621103A (zh) 正压输送系统装置
CN108146912A (zh) 一种餐厨垃圾收集系统
CA1329784C (en) Filtration removal of matter from gas streams, with off-line cleaning of filters
CN211077591U (zh) 一种垃圾自动收集系统
CN201366368Y (zh) 一种旋风除尘收集系统
CN106742992A (zh) 一种垃圾智能收集系统及方法
CN202876590U (zh) 一种热电输煤系统洁净化组合装置
CN110292981A (zh) 废纸收集系统
CN206345284U (zh) 一种分类分仓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
CN110341230A (zh) 碎纸分离器及其碎纸分离方法
CN205767027U (zh) 玻璃钢废弃物分选处理线
CN206345298U (zh) 一种用于封闭式垃圾收集系统的垃圾存储装置
CN201445865U (zh) 一种带输灰泵的单机除尘器
CN211997799U (zh) 高炉干法除尘箱体气力输灰装置
CN109573625B (zh) 适用于垃圾回收处理的气力输送系统
CN109132249B (zh) 一种物料存储系统
CN211099521U (zh) 废纸收集系统
CN206782602U (zh) 一种垃圾智能收集系统
CN206345293U (zh) 环保型封闭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
CN211074812U (zh) 碎纸分离器
JP3013281B2 (ja) ごみ分離貯留装置
CN106628766A (zh) 一种垃圾输送装置
CN206297997U (zh) 一种垃圾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