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6912A - 一种餐厨垃圾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餐厨垃圾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46912A CN108146912A CN201711482332.8A CN201711482332A CN108146912A CN 108146912 A CN108146912 A CN 108146912A CN 201711482332 A CN201711482332 A CN 201711482332A CN 108146912 A CN108146912 A CN 1081469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rbage collection
- kitchen garbage
- separator
- collection system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033—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g. receptacles with several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 of receptacles
- B65F1/0053—Combination of several recepta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76—Sort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78—Step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由控制中心,以及依次连接的投放装置、垃圾输送管道、第一分离装置、第一连接管道、第二分离装置、第二连接管道、负压机组、第三连接管道及废气处理装置组成。本发明所公开的系统,使得餐厨垃圾通过投放装置收集后可直接通过垃圾输送管道输送至第一分离装置,而后在第一分离装置内分离出大部分固体及液体,而将残留的混合于输送气体内的液体及固体颗粒在第二分离装置内分离出来,最后将输送气体经废气处理装置杀菌除臭后排出;提高了餐厨垃圾收集的方便性及收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餐厨垃圾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包括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厨余)和食用残余(泔脚)。其成分复杂,主要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我国餐厨垃圾数量十分巨大,并呈快速上升趋势。
根据来源不同,餐厨垃圾主要分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前者产生自饭店、食堂等餐饮业的残羹剩饭,具有产生量大、来源多、分布广的特点,后者主要指居民日常烹调中废弃的下脚料,数量不及餐饮垃圾庞大。
餐厨垃圾具有显著的危害和资源的二重性,其特点可归纳为:
⑴ 含水率高、可达80% - 95%;
⑵ 盐分含量高、部分地区含辣椒、醋酸高;
⑶ 有机物含量高、蛋白质、纤维素、淀粉、脂肪等;
⑷ 富含氮、磷、钾、钙及各种微量元素;
⑸ 存在有病原菌、病原微生物;
⑹ 易腐烂、变质、发臭、滋生蚊虫。
专家解释,按干物质含量计算,5000万吨餐厨垃圾相当于500万吨的优质饲料,内含的能量相当于每年1000万亩耕地的能量产出量,内含的蛋白质相当于每年2000万亩大豆的蛋白质产出量。也就是说,如果我国一年产出的餐厨垃圾全部得以利用,相当于节约了1000万亩耕地。
餐厨垃圾现在统一按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处理。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具体的处理技术有填埋、焚烧、堆肥、发酵等方式,总之其资源化再利用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但现有技术中对于餐厨垃圾的收集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垃圾收集方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杂,使得餐厨垃圾处理前需一一分拣,麻烦且低效。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收集系统,旨在使餐厨垃圾可以通过管道负压输送,而后在分离装置内与输送气体分离,提高餐厨垃圾的收集方便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中,由控制中心,以及依次连接的投放装置、垃圾输送管道、第一分离装置、第一连接管道、第二分离装置、第二连接管道、负压机组、第三连接管道及废气处理装置组成;
所述第一分离装置用于从输送气体中分离出固体及液体,并将分离出的固体及液体储存或排出,分离后残留的液体及固体颗粒由输送气体携带经第一连接管道输送至第二分离装置;所述第二分离装置用于将残留的液体及固体颗粒从输送气体中分离出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用于将负压机组出气口输送来的输送气体进行杀菌除臭后排出;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控制负压机组的启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由于采用了控制中心,以及依次连接的投放装置、垃圾输送管道、第一分离装置、第一连接管道、第二分离装置、第二连接管道、负压机组、第三连接管道及废气处理装置;使得餐厨垃圾通过投放装置收集后可直接通过垃圾输送管道输送至第一分离装置,而后在第一分离装置内分离出大部分固体及液体,而将残留的混合于输送气体内的液体及固体颗粒在第二分离装置内分离出来,最后将输送气体经废气处理装置杀菌除臭后排出;提高了餐厨垃圾收集的方便性及收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投放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局部T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局部Y的放大图。
图6是图3中局部Z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第一投放机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第二投放机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破碎机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第三投放机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第四投放机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第一垃圾收集箱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第二垃圾收集箱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第二垃圾收集箱第二视角的第一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第二垃圾收集箱第二视角的第二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第二垃圾收集箱第二视角的第三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对接组件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第一分离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第二分离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中五通管接头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收集系统,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旨在提高餐厨垃圾的收集效率及收集方便性,由于餐厨垃圾处理方式的多样性(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等),本发明在此只做餐厨垃圾的收集,而并不涉及任何处理过程(比如倒料、厌氧、好氧、脱水或油水分离等等);一则可以节省系统的生产、运行、维护及维修成本;二则可以降低系统的安装条件(涉及处理过程则势必要多增加系统占用空间,某些特殊设备还需特殊安装条件);三则可以使所收集垃圾适用于任何后续处理方式。
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如图1及图2所示,由且仅有控制中心,以及依次连接的投放装置100、垃圾输送管道200、第一分离装置300、第一连接管道400、第二分离装置500、第二连接管道600、负压机组700、第三连接管道800及废气处理装置900组成。
负压机组700启动后,餐厨垃圾由投放装置100经垃圾输送管道200被输送至第一分离装置300,在第一分离装置300内被分离出大部分固体及液体,剩余的液体及固体颗粒残留在输送气体中,并在第二分离装置500内被分离出来,而后输送工作完成的气体被负压机组700排放至废气处理装置900内进行杀菌除臭,得到的洁净气体被排放至大气中。
如图3至图9所示,在投放装置10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多用于多层建筑物,包括:第一投放机构110及第二投放机构120中的至少一种、垃圾收集管道130、第一卸料阀140、破碎机构150、第一储存节160、第一料位传感器(未图示)及第一排空阀170。所述垃圾收集管道130竖直放置,第一卸料阀140及破碎机构150设置于垃圾收集管道130与第一储存节160之间,所述第一排空阀170设置于第一储存节160与垃圾输送管道200之间,所述第一料位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储存节160内部。
用户通过第一投放机构110或第二投放机构120投放餐厨垃圾,而后餐厨垃圾滑落至垃圾收集管道130,在第一卸料阀140打开的情况下,餐厨垃圾经破碎机破碎后降落至第一储存节160,而当第一料位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储存节160内的破碎后垃圾达到预设高度后,第一料位传感器将发送信号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打开第一排空阀170及负压机组700(700),破碎后垃圾将由第一储存节160经垃圾输送管道200输送至第一分离装置300内。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本发明而言,投放装置100可以仅保留最基本的功能,即收集功能,也就是在结构上仅保留第一投放机构110及第二投放机构120中的至少一种及垃圾收集管道130。使用户可通过第一投放机构110投放垃圾,投放后的垃圾经垃圾收集管道130及垃圾输送管道200直接输送至第一分离装置300。
上述第一投放机构110的投放口位于多层建筑物内,以小区为例,第一投放机构110的投放口可以设置于室内。第一投放机构110具体包括:第一投放门111、第一投放箱112及第一连接斜管113。优选所述第一投放箱112上端设置第一投放口,下端设置第一连接口,与第一投放箱112铰接,与第一连接斜管113相通。第一连接斜管113的斜度足以使投放在第一投放箱112内的餐厨垃圾自然滑落至垃圾收集管道130。第一投放箱112的具体形状、尺寸及第一连接斜管113的直径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第二投放机构120的投放口位于多层建筑物墙壁内,投放口相对于墙壁而言,平齐或凹陷。第二投放机构120具体包括:第二投放门121、投放料仓122、第二投放箱123及第二连接斜管124。优选所述第二投放箱123侧面设置第二投放口,下端设置第二连接口,与第二投放箱123铰接,与第二连接斜管124相通。所述投放料仓122与第二投放门121连接或一体成型,二者结合形成V字型送料结构,V字型送料结构的夹角度数足以保证用户在将餐厨垃圾放置于V字型送料结构,且第二投放门121关闭后,餐厨垃圾能够自然滑动至第二连接斜管124。而第二连接斜管124的斜度足以使投放在第二投放箱123内的餐厨垃圾自然滑落至垃圾收集管道130。所述第二投放箱123的具体形状、尺寸及第二连接斜管124的直径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投放料仓122的设置,可以使第二投放门121在无外拉力的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垃圾收集管道130优选依靠多层建筑物的壁固定,其上下两端开口,下端开口以便餐厨垃圾降落至第一储存节160,上端开口可用于作为餐厨垃圾输送气体的进气口,若进气口设置于其他位置,则垃圾收集管道上端开口用于作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交换口使用,若配合杀菌除臭装置,则排出的是杀菌除臭后的洁净气体。
所述第一卸料阀140优选为气动插板阀,具有防止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内异味由投放口(第一投放口和/或第二投放口)扩散至外界的作用。所述破碎机构150优选为双轴剪切破碎机,设置于第一卸料阀140下方。
所述第一储存节160包括:上连接部、储存部及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上窄下宽,所述下连接部上宽下窄;所述储存部及下连接部用于暂存餐厨垃圾,直至餐厨垃圾开始向第一分离装置300输送。对于第一储存节160是单独设置还是作为管道的变径部分,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第一排空阀170优选为气动插板阀,其作用是截断第一储存节160内破碎后垃圾的自行流动,以便统一收集,与第一料位传感器配合使用或者由控制中心控制定期收集亦可。所述第一排空阀170与第一卸料阀140皆与控制中心连接,且受控于控制中心。
除以上结构外,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投放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清洗机构180,所述第一清洗机构18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清洗液存储机箱181、第一清洗液汲取泵182、第一清洗主管183及第一清洗喷头184;所述第一清洗液存储机箱181用于存储清洗液;所述第一清洗液汲取泵182用于由清洗液存储机箱内汲取出清洗液;所述第一清洗主管183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作为将清洗液输送至垃圾收集管道130的通道;所述第一清洗喷头184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清洗喷头184设置在垃圾收集管道130内部上端。
进一步地,第一清洗机构180还可以包括:第一清洗支管185(你标示的位置是清洗喷头)及第二清洗喷头(未图示);所述第一清洗支管185与第一清洗主管183相连接;所述第二清洗喷头与第一清洗支管185相连接,且位于投放机构内。具体实施时,第二清洗喷头可以固定在第一投放门111下端面或第二投放箱123上端板盖的下端面,在第一投放门111或第二投放门121关闭的情况下开启就可以清洗投放箱及连接斜管。
较佳地是,所述清洗液存储机箱及清洗液汲取泵安置于多层建筑物的天台,以便于清洗液的输送。
进一步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投放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杀菌除臭机构191及换风机构192,如图5所示;所述杀菌除臭机构191及换风机构192皆设置在垃圾收集管道130上端口处,且换风机构192设置在杀菌除臭机构191上方。优选所述换风机构192为无动力风机,无动力风机的涡轮在自然风的推动下转动,使垃圾收集管道130内的污气与外界气体交换,垃圾收集管道130内的污气排出前在杀菌除臭机构191内进行杀菌除臭后排出。
较佳地是,所述第一投放门及第二投放门上皆设置有感应开关,在感应开关检测到第一投放门或第二投放门处于开启状态时,负压机组无法被启动。
如图10所示,在投放装置100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餐厨垃圾收集系统用于单层建筑物或多层建筑物中某层;其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投放机构110a。所述第三投放机构110a包括:第三投放门111a、第三投放箱112a、第二排空阀113a及第一电控机箱114a。优选第三投放门111a铰接于第三投放箱112a上端,且可盖合于第三投放箱112a上端设置的第三投放口,第二排空阀113a设置在第三投放箱112a与垃圾输送管道200之间,第一电控机箱114a上设置有第一单体控制器(未图示)及第一控制按钮115a,所述第一控制按钮115a包括:第一启动按钮、第一急停按钮及第一报警指示灯。优选第三投放箱112a及第二排空阀113a设置于第一电控机箱114a内部。
工作过程:当用户将餐厨垃圾投放于第三投放箱112a并盖合第三投放门111a后,可手动按下第一启动按钮,而后与第一启动按钮连接的第一单体控制器向控制中心发送信号,由控制中心打开第二排空阀113a及负压机组700,从而开始餐厨垃圾的输送。在此过程中,若遇到紧急情况,可手动按下第一急停按钮,保证使用安全。
在第三投放机构110a中,第三投放门111a或第三投放箱112a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的设置在使输送气体能够进入的情况下,保证使用安全及餐厨垃圾不会外漏即可,具体设置方式本发明不做限定。
除以上结构外,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投放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清洗机构(与第一清洗机构结构相似,未图示),所述第二清洗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清洗液存储机箱、第二清洗液汲取泵、第二清洗主管、第二清洗支管及第三清洗喷头;所述第二清洗液存储机箱用于存储清洗液;所述第二清洗液汲取泵用于由清洗液存储机箱内汲取出清洗液;所述第二清洗主管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清洗支管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第三清洗机构,其具体数量根据第三投放机构110a进行适应性设置;所述第三清洗喷头固定于第三投放门111a下端面,并可在第三投放门111a关闭后喷洒清洗液。所述第二清洗机构受控于第一单体控制器。
优选所述第三投放机构110a设置有第一感应开关,所述第一感应开关用于在第三投放门111a处于开启状态时,使第一启动按钮失效(系统设置多个第三投放机构110a时,某一个投放门未关,只影响该投放门对应的第三投放机构110a,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以及在第三投放门111a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三清洗喷头失效(与第一启动按钮同理,某一投放门未关,并不影响其他第二清洗机构的使用)。
如图11所示,在投放装置100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餐厨垃圾收集系统用于单层建筑物或多层建筑物中某层;其包括:一个或多个第四投放机构110b。所述第四投放机构110b包括:所述第四投放机构110b包括:第四投放门111b、第四投放箱112b、第二卸料阀113b、第二储存节115b、第二料位传感器、第三排空阀116b及第二电控机箱117b。
优选第四投放门111b铰接于第四投放箱112b上端,且可盖合于第四投放箱112b上端设置的第四投放口,第二卸料阀113b设置于第四投放箱112b与第二储存节115b之间,第二电控机箱117b上设置有第二单体控制器及第二控制按钮,所述第二控制按钮包括:第二启动按钮、第二急停按钮及第二报警按钮。所述第二优选第四投放箱112b、第二卸料阀113b、第二储存节115b及第三排空阀116b设置于第二电控机箱117b内部。除此之外,所述第四投放机构110b还可在第二卸料阀113b与第二储存节115b之间设置破碎机114b,使餐厨垃圾破碎后存储于第二储存节115b。
第四投放机构110b的工作模式可以有三种:定时收集、料满收集及手动收集。
其中,手动收集的工作过程与第三投放机构110a相似,具体如下:当用户手动按下第二启动按钮,而后与第二启动按钮连接的第二单体控制器向控制中心发送信号,由控制中心打开第三排空阀116b及负压机组700,从而开始餐厨垃圾的输送。
定时收集是由控制中心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餐厨垃圾的输送。在此之前需要完成的过程为:第二单体控制器打开第二卸料阀113b,使投放于第二投放箱123内的餐厨垃圾落至第二储存节115b(若设置有破碎机114b,第二单体控制器还应启动破碎机114b)。
自动收集是由第二料位传感器检测到第二储存节115b内的餐厨垃圾到达预设位置后,经第二单体控制器发送信号至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控制完成。在此之前同样需要第二单体控制器打开第二卸料阀113b(或者还包括破碎机114b),使餐厨垃圾落至第二储存节115b。
在第四投放机构110b中,第四投放门111b或第四投放箱112b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的设置在使输送气体能够进入的情况下,保证使用安全及餐厨垃圾不会外漏即可,具体设置方式本发明不做限定。
除以上结构外,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的投放装置100还包括:第三清洗机构(与第一清洗机构结构相似,未图示),所述第三清洗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清洗液存储机箱、第三清洗液汲取泵、第三清洗主管、第三清洗支管及第四清洗喷头;所述第三清洗液存储机箱用于存储清洗液;所述第三清洗液汲取泵用于由清洗液存储机箱内汲取出清洗液;所述第三清洗主管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清洗支管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第四清洗机构,其具体数量根据第四投放机构110b进行适应性设置;所述第四清洗喷头固定于第四投放门111b下端面,并可在第四投放门111b关闭后喷洒清洗液。所述第三清洗机构受控于第二单体控制器。
优选所述第四投放机构110b还设置有第二感应开关,所述第二感应开关用于在第四投放门111b处于开启状态时,使第二启动按钮失效(系统设置多个第四投放机构110b时,某一个投放门未关,只影响该投放门对应的第四投放机构110b,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以及在第四投放门111b处于开启状态时,第四清洗喷头失效(与第二启动按钮同理,某一投放门未关,并不影响其他第二清洗机构的使用)。
在第一分离装置30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离装置300包括:第一垃圾收集箱310或第二垃圾收集箱320。
如图12所示,其中,所述第一垃圾收集箱310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311,所述第一过滤网311将第一垃圾收集箱310内部腔体分割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气体抽离区域312,下层为分离后垃圾存储区域313,第一垃圾收集箱310与垃圾输送管道200连接的第一管道连接口设置在第一过滤网311下方,与第一连接管道400连接的第二管道连接口设置在第一过滤网311上方。
餐厨垃圾或破碎后垃圾在输送气体的带动下,经第一管道连接口进入分离后垃圾存储区域313;而后残留于输送气体中的液体及固体颗粒与输送气体被抽离至气体抽离区域312;然后经第二管道连接口、第一连接管道400至第二分离装置500。
如图13至图16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管道400适配第二垃圾收集箱320设置有:连接主管(未标示)及至少两个连接支管420,所述连接支管420设置在连接主管靠近第一分离装置300一端,且部分内置于第二垃圾收集箱320(连接支管420在第二垃圾收集箱320内的管长大于等于第二垃圾收集箱320长度的一半),连接支管420内置于第二垃圾收集箱320的部分开设有抽吸孔且外侧(该部分可称为抽气部,连接支管420位于第二垃圾收集箱320外的部分可称为连接部)包裹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抽吸孔设置有多个,具体排布方式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较佳地是,在连接部上设置有一阀门,而根据该阀门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可选择使用两个连接支管420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连接支管420同时使用。如图所示,图中圈内W表示被分离出来的餐厨垃圾。
所述第二垃圾收集箱320设置有两个支管连接口及一个输送管连接口,两个支管连接口分别用于连接两个连接支管420,输送管连接口用于连接垃圾输送管道200;两个支管连接口的高度皆大于输送管连接口的高度,且两个支管连接口分别设置在输送管连接口的两侧。
如图1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餐厨垃圾收集系统还包括: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包括:箱体对接件331、管道对接件341、对接外壳342、第一挡环343、第二挡环344及调节端盖345。
所述箱体对接件331设置有一圆台形连接孔(并通过圆台形连接孔与第一垃圾收集箱310或第二垃圾收集箱32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管道对接件341适配圆台形连接孔设置有圆台形连接部,背离圆台形连接部设置有一转动球部,所述转动球部可上下左右转动式设置于对接外壳342内(其周向角度补偿最大可达正负十度),所述对接外壳342连接于垃圾输送管道200,所述第一挡环343及第二挡环344位于对接外壳342与管道对接件341之间,且第一挡环343及第二挡环344的外断面适配于对接外壳342内侧面,内断面适配于转动球部的外缘。对接外壳342、第一挡环343、转动球部及第二挡环344合围形成一密封腔,该密封腔内注入有密封剂346,优选所述密封剂346为软石墨,以提高该部分密封性能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外壳342上开设有与密封腔相连通的注入口347,所述注入口347的设置使系统长时间运行,而密封剂346出现泄露时,可在无需停气减压的情况下维护,方便快捷。
所述第一挡环343靠近垃圾输送管道200,第二挡环344则靠近箱体对接件331,二者分别位于转动球部弧面最高点的两端(而并非同一侧)。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挡环344的设置并非必须的,其可直接使用调节端盖345替代。在已有第二挡环344的情况下,调节端盖345具有两点作用:一则限位第二挡环344,二则调节第二挡环344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垃圾收集箱310或第二垃圾收集箱320下端连接有滚轮(未图示),所述第一垃圾收集箱310或第二垃圾收集箱320下方设置有与滚轮适配的限位轨道(未标示)。限位轨道结构已为现有技术,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第一垃圾收集箱310或第二垃圾收集箱320在被运走前限位于限位轨道,而在需要定期运走处理或箱满运走处理时,限位轨道不再限位滚轮,在勾臂车的带动下,第一垃圾收集箱310或第二垃圾收集箱320直接被运走处理。
如图18所示,在第一分离装置300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离装置300包括:依次设置的旋风分离器350、排料阀(未标示)及垃圾桶360;所述旋风分离器350用于从输送气体中分离出固体及液体,并将分离出的固体及液体储存或排出;所述排料阀用于在旋风分离器350内存储的分离后垃圾达到一定高度后打开,使分离后垃圾滑落至垃圾桶360。
如图19所示,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离装置500包括:油气分离器510,所述油气分离器510结合现有的油气分离器和布袋除尘器的结构原理设计所得,此分离器类似布袋除尘器,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变径降低风速,使风速降低到1m/s以下,从而低于大部分细小颗粒的悬浮速度,使其沉降在分离器本体内部,在分离器本体内部上端设置有过滤筒(优选材料为不锈钢),过滤筒511筒体优选网目。当有较轻塑料袋吸入时,由于体积大质量轻,难以使其悬浮速度低于风速,此时需要过滤筒511的滤网强行阻挡,从而吸附在过滤筒511上。由于其过滤面积大,即使吸附上也不会产生太大风阻,可以有效保护风机并降低功耗和噪音,其次不锈钢滤网还具有吸附油水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离装置还包括:脉冲反吹阀512,所述脉冲反吹阀512贯穿分离器本体设置,且脉冲反吹阀512的脉冲喷嘴位于过滤筒511上方。当过滤筒511的滤网阻力增大时,利用脉冲反吹阀512的脉冲喷嘴反吹可以清除过滤筒511滤网下的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器本体上还设置有观察孔513,观察孔513上覆盖有透明或半透明观察窗,工作人员可透过观察窗观察过滤筒511状况,判断是否需要冲洗过滤网。为保证油气分离器510的正常使用,通常会进行定期检修或者人工观察运行状况进行检修。由于油气分离器510中过滤筒511及脉冲反吹阀512的设置,使得油气分离器510使用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因此,定期检修时间可定为每半年检修一次。
本发明中负压机组700可选用高压抽风机,如单级高速离心风机或罗茨真空泵(罗茨真空泵划在行业内也被归类为高压抽风机)。罗茨真空泵机组,优选在负压机组700的进气口与第二连接管道连接处固定有五通管接头710,如图20所示;所述五通管接头710上设置有两个机械安全阀及一个电控安全阀,所述电控安全阀设置在补气管道与五通管接头710之间;两个机械安全阀分别固定于五通管接头710相互垂直的两个接口。在罗茨真空泵入口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及压力开关,压力变送器实时发送管道工作压力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工作压力选择最有效的工作频率及操作间隔。压力开关用于系统的报警及安全连锁,当压力超过设定限度时,罗茨真空泵自带的机械安全阀不起作用时,系统将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启动电控安全阀,改由进气管进气,使系统短路,避免系统超压造成真空泵超负荷工作。
该系统除提高了收集方便性及收集效率外,还使得垃圾流密封隐蔽,和人流完全隔离,极大减小了疾病传播的机率;取消了手推车、垃圾桶360、箩筐等传统垃圾收集工具,避免了对居民的嗅觉、视觉污染;并且明显提高了建筑物的档次及环保形象,最大限度回收了有重复利用价值的垃圾。
该系统可全程自动化控制,完全无需人工或只需极少人工,显著降低垃圾收集劳动强度,提高收集效率,并减少人力资源,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清洁成本。且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后,基本由电脑控制,根据预设的程序自动运行,日常支出主要是电费,国内在8~10元左右/天。相对于传统的厨余垃圾收集(采用人工收集)每年可节省200万元的人工费。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奥运理念。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控制中心,以及依次连接的投放装置、垃圾输送管道、第一分离装置、第一连接管道、第二分离装置、第二连接管道、负压机组、第三连接管道及废气处理装置组成;
所述第一分离装置用于从输送气体中分离出固体及液体,并将分离出的固体及液体储存或排出,分离后残留的液体及固体颗粒由输送气体携带经第一连接管道输送至第二分离装置;所述第二分离装置用于将残留的液体及固体颗粒从输送气体中分离出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用于将负压机组出气口输送来的输送气体进行杀菌除臭后排出;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控制负压机组的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用于多层建筑物,其包括:垃圾收集管道及投放机构,所述投放机构包括第一投放机构和/或第二投放机构;所述第一投放机构的投放口位于多层建筑物内;所述第二投放机构的投放口与多层建筑物内壁相平齐,或相对于多层建筑物内壁凹陷;所述垃圾收集管道竖直设置,且与投放机构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放机构包括:第一投放门、第一投放箱及第一连接斜管;所述第一投放箱下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一连接斜管的管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投放箱的上端或一侧开设有第一投放口,所述第一投放门盖合于第一投放口;所述第一连接斜管的斜度足以使投放于第一投放箱的餐厨垃圾自然滑落至垃圾收集管道;
所述第二投放机构包括:第二投放门、第二投放箱及第二连接斜管;所述第二投放箱下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与第二连接斜管的管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投放箱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投放口,所述第二投放门盖合于第二投放口;所述第二连接斜管的斜度足以使投放于第二投放箱的餐厨垃圾自然滑落至垃圾收集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下端设置有第一储存节,所述第一储存节包括:上连接部、储存部及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上窄下宽,所述下连接部上宽下窄;所述储存部及下连接部用于暂存餐厨垃圾,直至餐厨垃圾开始向第一分离装置输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存节内设置有料位传感器;所述料位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第一储存节内餐厨垃圾达到预设高度时,发送信号至控制中心,以使控制中心控制负压机组启动;
所述第一储存节与垃圾输送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一排空阀,所述第一排空阀与控制中心连接,在控制中心启动负压机组时被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还包括: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下端与第一储存节相连接,用于在餐厨垃圾滑落至第一储存节之前将餐厨垃圾破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在破碎机构上方连接有第一卸料阀,所述第一卸料阀用于减少异味扩散。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还包括:杀菌除臭机构及换风机构;所述杀菌除臭机构及换风机构皆设置在垃圾收集管道上端口处,且换风机构设置在杀菌除臭机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用于单层建筑物或多层建筑物某一层,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投放机构;所述第三投放机构包括:第三投放门、第三投放箱、第二排空阀及第一电控机箱,所述第三投放门盖合于第三投放箱上设置的第三投放口,所述第二排空阀设置在第三投放箱与垃圾输送管道之间;所述第三投放箱或第三投放门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电控机箱上设置有第一单体控制器及第一控制按钮,所述第一控制按钮包括:第一启动按钮及第一急停按钮,所述第一单体控制器用于在第一控制按钮受压后向控制中心发送信号,以便控制中心控制第二排空阀及负压机组启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投放箱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开关,所述第一感应开关用于在第三投放门处于开启状态时,使第一启动按钮失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用于单层建筑物或多层建筑物某一层,其包括:至少一个第四投放机构;所述第四投放机构包括:第四投放门、第四投放箱、第二卸料阀、第二储存节、第三排空阀及第二电控机箱;所述第四投放门盖合于第四投放箱上设置的第四投放口,所述第二卸料阀设置在第四投放箱及第二储存节之间,所述第三排空阀设置在第二储存节与垃圾输送管道之间;所述第二电控机箱上设置有第二单体控制器及第二控制按钮,所述第二控制按钮包括:第二启动按钮及第二急停按钮;所述第二单体控制器用于在第二储存节内垃圾到达预定高度后向控制中心发送信号以便控制中心打开第二排空阀,以及在第二启动按钮和第二急停按钮受压后向控制中心发送信号以便控制中心控制第二卸料阀启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投放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卸料阀与第二储存节之间的破碎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投放箱上设置有第二感应开关,所述第二感应开关用于在第四投放门处于开启状态时,使第二卸料阀无法被开启。
14.根据权利要求2或9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还包括: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清洗液存储机箱、清洗液汲取泵及清洗液输送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垃圾收集箱或第二垃圾收集箱;
所述第一垃圾收集箱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将第一垃圾收集箱内部腔体分割为上下两层,所述第一垃圾收集箱与垃圾输送管道连接的第一管道连接口设置在第一过滤网下方,与第一连接管道连接的第二管道连接口设置在第一过滤网上方;
所述第一连接管道适配第二垃圾收集箱设置有:连接主管及至少两个连接支管,所述连接支管设置在连接主管靠近第一分离装置一端,且部分内置于第二垃圾收集箱,连接支管内置于第二垃圾收集箱的部分开设有抽吸孔且外侧包裹有第二过滤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垃圾收集箱设置有两个支管连接口及一个输送管连接口,两个支管连接口分别用于连接两个连接支管,输送管连接口用于连接垃圾输送管道;两个支管连接口的高度皆大于输送管连接口的高度,且两个支管连接口分别设置在输送管连接口的两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收集箱或第二垃圾收集箱固定有中空的箱体对接件,所述箱体对接件与第一垃圾收集箱或第二垃圾收集箱的腔体相连通,所述箱体对接件内侧设置有圆台形连接孔;所述垃圾输送管道靠近第一分离装置一端连接有对接外壳,对接外壳连接有管道对接件,所述管道对接件一端设置有与圆台形连接孔相适配的圆台形连接部,另一端设置有转动球部,所述转动球部呈两端各截去一部分的球型,且转动球部可上下左右转动式内置于对接外壳。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球部与对接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挡环及调节端盖;所述转动球部、第一挡环、对接外壳及调节端盖合围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收容有密封剂;所述对接外壳开设有与密封腔连通的注入口,所述注入口用于作为密封剂的注入通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收集箱或第二垃圾收集箱下端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一垃圾收集箱或第二垃圾收集箱下方设置有与滚轮适配的限位轨道。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旋风分离器、排料阀及垃圾桶;所述旋风分离器用于从输送气体中分离出固体及液体,并将分离出的固体及液体储存或排出;所述排料阀用于在旋风分离器内存储的分离后垃圾达到一定高度后打开,使分离后垃圾滑落至垃圾桶。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包括:油气分离器,所述油气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及多个过滤筒,所述过滤筒设置于分离器本体内部腔体的上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装置还包括:脉冲反吹阀,所述脉冲反吹阀贯穿分离器本体设置,且脉冲反吹阀的脉冲喷嘴位于过滤筒上方。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机组的进气口处固定有五通管接头,所述五通管接头上设置有两个机械安全阀及一个电控安全阀,所述电控安全阀设置在补气管道与五通管接头之间;两个机械安全阀分别固定于五通管接头相互垂直的两个接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82332.8A CN108146912A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一种餐厨垃圾收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82332.8A CN108146912A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一种餐厨垃圾收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46912A true CN108146912A (zh) | 2018-06-12 |
Family
ID=62460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82332.8A Pending CN108146912A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一种餐厨垃圾收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46912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64270A (zh) * | 2018-08-10 | 2019-01-25 | 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力式管道垃圾收集系统及其收集方法 |
CN109264271A (zh) * | 2018-08-10 | 2019-01-25 | 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收集系统及垃圾收集方法 |
CN109746252A (zh) * | 2019-02-25 | 2019-05-14 | 成都易顺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生物降解机的餐厨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109772863A (zh) * | 2019-03-26 | 2019-05-21 | 李玉鑫 | 一种小区餐厨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
CN109881757A (zh) * | 2019-03-28 | 2019-06-14 | 上海斯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可直接投放的食物垃圾处理器 |
CN110605294A (zh) * | 2019-09-20 | 2019-12-24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邮轮餐厨垃圾真空收集系统及工作方法 |
CN111268319A (zh) * | 2020-03-11 | 2020-06-12 | 广州优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智能楼宇垃圾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689102A (zh) * | 2020-07-02 | 2020-09-22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垂直管道式厨余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 |
US11498756B2 (en) | 2018-10-22 | 2022-11-15 | Maricap Oy | Method for handling material in a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a separating device arrangement and a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66957Y (zh) * | 2004-12-13 | 2006-03-29 | 华中科技大学 | 厨余垃圾破碎-真空抽吸器 |
CN2867044Y (zh) * | 2005-11-29 | 2007-02-07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密封润滑旋转接头 |
CN200974692Y (zh) * | 2006-12-01 | 2007-11-14 | 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 | 吸引压送料装置 |
KR20090000527A (ko) * | 2007-06-28 | 2009-01-07 | 엔백 주식회사 | 쓰레기 자동집하시설의 음식물 쓰레기 수거 시스템 |
CN204210979U (zh) * | 2014-09-15 | 2015-03-18 | 季胜 | 可自动清理并压实垃圾的气力输送系统 |
CN105416937A (zh) * | 2015-12-30 | 2016-03-23 | 珠海经济特区联谊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厨余垃圾真空收集处理系统 |
CN106742992A (zh) * | 2017-02-17 | 2017-05-31 | 成都易顺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智能收集系统及方法 |
-
2017
- 2017-12-29 CN CN201711482332.8A patent/CN10814691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66957Y (zh) * | 2004-12-13 | 2006-03-29 | 华中科技大学 | 厨余垃圾破碎-真空抽吸器 |
CN2867044Y (zh) * | 2005-11-29 | 2007-02-07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密封润滑旋转接头 |
CN200974692Y (zh) * | 2006-12-01 | 2007-11-14 | 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 | 吸引压送料装置 |
KR20090000527A (ko) * | 2007-06-28 | 2009-01-07 | 엔백 주식회사 | 쓰레기 자동집하시설의 음식물 쓰레기 수거 시스템 |
CN204210979U (zh) * | 2014-09-15 | 2015-03-18 | 季胜 | 可自动清理并压实垃圾的气力输送系统 |
CN105416937A (zh) * | 2015-12-30 | 2016-03-23 | 珠海经济特区联谊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厨余垃圾真空收集处理系统 |
CN106742992A (zh) * | 2017-02-17 | 2017-05-31 | 成都易顺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智能收集系统及方法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64270A (zh) * | 2018-08-10 | 2019-01-25 | 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力式管道垃圾收集系统及其收集方法 |
CN109264271A (zh) * | 2018-08-10 | 2019-01-25 | 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收集系统及垃圾收集方法 |
CN109264270B (zh) * | 2018-08-10 | 2022-05-06 | 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力式管道垃圾收集系统及其收集方法 |
US11498756B2 (en) | 2018-10-22 | 2022-11-15 | Maricap Oy | Method for handling material in a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a separating device arrangement and a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
CN109746252A (zh) * | 2019-02-25 | 2019-05-14 | 成都易顺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生物降解机的餐厨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及方法 |
CN109772863A (zh) * | 2019-03-26 | 2019-05-21 | 李玉鑫 | 一种小区餐厨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
CN109881757A (zh) * | 2019-03-28 | 2019-06-14 | 上海斯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可直接投放的食物垃圾处理器 |
CN110605294A (zh) * | 2019-09-20 | 2019-12-24 | 江苏科技大学 | 一种邮轮餐厨垃圾真空收集系统及工作方法 |
CN111268319A (zh) * | 2020-03-11 | 2020-06-12 | 广州优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智能楼宇垃圾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689102A (zh) * | 2020-07-02 | 2020-09-22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垂直管道式厨余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 |
CN111689102B (zh) * | 2020-07-02 | 2022-09-27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垂直管道式厨余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46912A (zh) | 一种餐厨垃圾收集系统 | |
CN106090935B (zh) | 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 | |
CN203459394U (zh) | 餐厨废弃物预处理设备 | |
CN103706618B (zh) |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及利用其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方法 | |
CN106984630A (zh) | 一种垃圾生化处理综合一体机 | |
CN206527144U (zh) | 一种餐厨、有机质生活垃圾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106269815B (zh) | 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 | |
CN106077021A (zh) | 厨余、农贸市场垃圾资源化处理厌氧发酵系统及方法 | |
CN103372564B (zh) | 密闭卧式双层筒体好氧发酵罐 | |
CN108714619A (zh) | 一种城市有机垃圾高效发酵处理装置 | |
CN109264271A (zh) | 一种垃圾收集系统及垃圾收集方法 | |
CN108889767A (zh) | 新型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及利用方法 | |
CN105665409A (zh) | 餐厨垃圾分选制浆装置及方法 | |
CN208994430U (zh) | 一种垃圾收集系统的气路结构 | |
CN210474945U (zh) | 一种应用于多层建筑物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 |
CN204769850U (zh) | 餐厨垃圾分选制浆装置 | |
CN206152915U (zh) | 一种可即时处理可发酵固体有机质垃圾的生态环保装置 | |
CN202377259U (zh) | 小型餐厨垃圾回收装置 | |
CN207013435U (zh) | 生活固体垃圾综合处理分选设备 | |
CN207357763U (zh) | 一种垃圾生化处理综合一体机 | |
CN209506738U (zh) | 一种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及对接装置 | |
CN206871792U (zh) | 建筑负压系统 | |
CN209139463U (zh) | 湿垃圾处置装置 | |
CN206854338U (zh) |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系统 | |
CN211564004U (zh) |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5 Address after: No.256 chuyou South Road, Chumen Town, Yuhuan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yish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Shuangliu Airport, No. four, No. 2666, No. 5, 102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ISHUNT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