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3845B - 风机及空调单元 - Google Patents

风机及空调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3845B
CN110273845B CN201810209790.2A CN201810209790A CN110273845B CN 110273845 B CN110273845 B CN 110273845B CN 201810209790 A CN201810209790 A CN 201810209790A CN 110273845 B CN110273845 B CN 1102738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ute
impeller
introduction
port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97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73845A (zh
Inventor
叶克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097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738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73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3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73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38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57Ventilation unit, e.g. combined with a radiator
    • B60H1/00471The ventilator being of the radial type, i.e. with radial expulsion of th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04D29/427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suction ey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078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 B60H2001/00085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of air inta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机及空调单元。其中风机包括蜗壳、送风部及进风部。蜗壳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一蜗壳设置有进风口;送风部包括叶轮,以及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叶轮内的第一隔离件;至少部分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蜗壳内,另一部分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蜗壳内,所述第一隔离件能够使得流入送风部内的流体分两部分吹向所述叶轮;所述进风部包括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二隔离件设置于所述进风部内,能够将所述进风部分割为至少两个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一隔离件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一隔离件的外部空间。

Description

风机及空调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及空调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主机厂和消费者对乘坐舒适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对车内环境温度的要求。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调节蜗壳的扩压段和压风段的方式,来调整吹向换热器的风量情况。而这种调节方法调节时间长,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机,所述风机包括:
蜗壳,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一蜗壳设置有进风口;
送风部,包括叶轮,以及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叶轮内的第一隔离件;至少部分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蜗壳内,另一部分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蜗壳内,所述第一隔离件能够使得流入送风部内的流体分两部分吹向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蜗壳一侧的进风部,所述进风部包括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二隔离件设置于所述进风部内,能够将所述进风部分割为至少两个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一隔离件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一隔离件的外部空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件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而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开口的横截面面积。
可选的,所述叶轮包括周向设置的多个叶片,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向外延伸并抵接所述叶轮内壁面,将所述叶片分割成上下两段,所述第一开口不低于所述叶轮上端面设置,所述第一隔离件与所述叶轮同步转动。
可选的,沿第一开口向第二开口的方向,所述侧壁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第一腔的底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腔的底壁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围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进风部还包括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第一导入部和第二导入部;所述第一导入部包括至少两个导入口,所述第二导入部包括至少两个导入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入部包括第一导入口,第二导入口和第三导入口,所述第二隔离件将所述第二导入口与所述第一导入口、第三导入口隔离,能够使得所述第二导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腔,第一导入口、第三导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腔。
可选的,所述第二导入部包括第四导入口,第五导入口和第六导入口,所述第二隔离件将所述第五导入口与所述第四导入口、第六导入口隔离,能够使得所述第五导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腔,第四导入口、第六导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腔。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隔离件的连接处开设有与第二蜗壳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连接口;所述进风部下端还设置有与蜗壳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蜗壳的连接处开设有与第一蜗壳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二连接口的截面面积相等。
可选的,所述叶轮包括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在同一驱动下同步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叶轮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叶轮的高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蜗壳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蜗壳本体部和第一蜗壳送风部,所述第一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蜗壳本体部内;
所述第二蜗壳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蜗壳本体部和第二蜗壳送风部,所述第二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蜗壳本体部内。
可选的,所述风机还包括将所述蜗壳隔离为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的第三隔离件,所述第三隔离件包括隔离所述第一蜗壳本体部和第二蜗壳本体部的第一段和隔离所述第一蜗壳送风部和第二蜗壳送风部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设置有安装所述送风部的安装口。
可选的,所述风机还包括切换部,调节所述第一连接口及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导入部连通,或所述第一连接口及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导入部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单元,所述空调单元包括换热器以及上述风机,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风机的第一蜗壳送风部及第二蜗壳送风部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三隔离件延伸至所述换热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通过在送风部中设置第一隔离件,使得进入送风部内的流体分为两部分吹向叶轮,通过至少部分套设在叶轮内的第一隔离件及蜗壳对应分层的设计,使得被叶轮分割开的两部分流体进入蜗壳形成的两个不同腔内。
通过控制第三隔离件的位置,控制进入不同蜗壳的进风量,进而达到控制吹向换热器不同位置的风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
附图说明
图1至图10是本申请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本申请中所提到的“多个”均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本申请中提到的“大体平行”或者“大体与…平行”等,既包含“平行”的情形;也包含“虽不绝对平行但近乎于平行”的情形,只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其可产生几乎等同于“平行”、的效果即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至图10是本申请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风机的结构示意图。该风机适用于空调单元,尤其适用于汽车空气单元。
请参照图1至图10,该风机包括蜗壳7、送风部10及设置于蜗壳7的一侧的进风部部6。
所述蜗壳7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蜗壳71和第二蜗壳72。所述第一蜗壳71设置有进风口7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713可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71的背离所述第二蜗壳72的一侧。当然所述进风口713也可设置于其他位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
所述送风部10包括叶轮11。至少部分所述叶轮11设置于所述第一蜗壳71内,另一部分所述叶轮11设置于所述第二蜗壳72内。
进一步,所述送风部10包括至少部分套设于叶轮11内的第一隔离件103,以使流入送风部10内的流体分两部分吹向所述叶轮。所述第一隔离件103与所述叶轮11可一体成型,也可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
所述进风部6包括第二隔离件66,所述第二隔离件66设置于所述进风部6内,能够将所述进风部6分割为至少两个相互隔离的第一腔610和第二腔620。所述第一腔610连通所述第一隔离件103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二腔620连通所述第一隔离件103的外部空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离件103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开口1032,位于下端的第二开口1033,及一端连接第一开口1032而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口1033的侧壁1031。其中第一开口1032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开口1033的截面面积。可选的,沿第一开口1032向第二开口1033的方向,所述侧壁1031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即所述侧壁1031内腔的截面面积增大。比如,沿第一开口1032向第二开口1033的方向,所述侧壁1031内腔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以形成侧壁1031较为平滑并且整体呈“喇叭”状的第一隔离件103(结合图8和图9),可减小风阻,有利于空气的流动。
当然,所述第一隔离件也可为其他形状,比如,沿第一开口1032向第二开口1033的方向,所述侧壁1031内腔的截面面积呈阶梯型增大。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11包括周向设置的多个叶片,所述第二开口1033的边沿向外延伸并抵接所述叶轮11内壁面,将所述叶片分割成上下两段,所述第一开口1032不低于叶轮11的上端面设置。所述第一隔离件103与所述叶轮11同步转动(结合图8)。
进一步,所述第一腔610的底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8,所述第二腔620的底壁设置有第二连接部6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68沿所述第二隔离件66底端向下延伸。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68抵接所述第一隔离件103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部69抵接所述进风口713。
所述第一连接部68与第一隔离件103的抵接处开设有与第二蜗壳72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连接口681。所述第二连接部69与所述进风口713的抵接处开设有与第一蜗壳71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二连接口693。
所述进风部6包括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至少两个导入口;所述至少两个导入口中的至少一个导入口与第一连接口681连通,至少一个导入口与第二连接口693连通。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69围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8的外侧。
比如,所述第一连接部68为中空结构,其内部的空间实际为流通空气的第一流道64,并且该第一流道64通过第一连接口681而与第二蜗壳72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68上端开设有可与上述至少一个导入口连通的第三连接口(未示出)。沿所述第三连接口向所述第一连接口681的方向,所述第一流道64的截面面积逐渐变小。
所述第二连接部69为中空结构,其内部空间被第一连接部68分隔为第一连接部68内侧的第一流道64,及位于第一连接部68外侧的第二流道65。则第二流道65通过第二连接口693与第一蜗壳71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第一流道64与上方的第一腔610连通,第二流道65与上方的第二腔620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69可包括连接于导入部的第一部691和连接于第一蜗壳71的第二部692。其中,所述第一部691和第二部692可一体成型,也可通过焊接等方式拼接。进一步,第二部692包括连接于蜗壳71的收缩段6922及连接于第一部691的延伸部6921。沿第一部691向第一蜗壳71的方向,所述收缩段6922的壳体整体呈收缩趋势,使得沿第一部691向第一蜗壳71的方向,第二流道65的截面面积呈减小趋势。可选的,所述第一部691和第二部692的延伸部6921大致呈长方形。(结合图7)当然,所述第二连接部69还可为其他形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
相应地,所述第二流道65位于所述第一流道64的外围。
进一步,上述导入部包括第一导入部61和第二导入部62。其中,所述第一导入部61包括至少两个导入口,所述第二导入部62包括至少两个导入口。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入部61包括用于流进空气的三个导入口,分别为第一导入口611、第二导入口612及第三导入口613。所述第二隔离件66将所述第二导入口612与所述第一、三导入口611、613隔离,能够使得所述第二导入口612连通所述第一腔610,第一、三导入口611、613连通所述第二腔620。具体地,所述第二隔离件66的个数为两个,相应地可隔离出位于所述第一腔610两侧的两个第二腔620。其中,第二导入口612可依次通过第一腔610和第一流道64与第一连接口681连通,第二导入口612和第三导入口613可依次通过第二腔620和第二流道65与第二连接口693连通。
所述第二导入部62同样包括三个导入口,分别为第四导入口621、第五导入口622及第六导入口623。所述第二隔离件66将所述第五导入口622与所述第四、六导入口621、623隔离,能够使得所述第五导入口622连通所述第一腔610,第四、六导入口621、623连通所述第二腔620。具体地,第五导入口622可同样依次通过第一腔610和第一流道64与第一连接口681连通,第四导入口621和第六导入口623可同样依次通过第二腔620和第二流道65与第二连接口693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部10包括第一叶轮101和第二叶轮102(可结合图7和图8)。所述第一叶轮101和第二叶轮102为分体式结构。而所述第一叶轮101和第二叶轮102在同一驱动下同步转动。
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叶轮101的高度105和第二叶轮102的高度106,可调整所述第一叶轮101和第二叶轮102分别向第一蜗壳71和第二蜗壳72的送风能力,包括送风的风量及风速。可选的,所述第一叶轮101的高度105和第二叶轮102的高度106大致相等。当然所述第一叶轮101的高度105和第二叶轮102的高度106也可不相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
通过调整第一连接口681和第二连接口693的大小,可调整经第一流道64向第二叶轮102所述第二蜗壳72内第二叶轮102处进风的风量,以及经第二流道65向第一蜗壳71内的第一叶轮101处进风的风量。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口681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二连接口693的截面面积相等。当然第一连接口681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二连接口693的截面面积也可不相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还包括驱动电机8,在所述风机工作时驱动所述送风部10。所述驱动电机8包括驱动轴81。以所述送风部10为分层式叶轮11为例,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分层式叶轮11开设有用于所述驱动轴81穿过的通孔104。所述驱动轴81穿过所述通孔104设置于所述分层式叶轮11内部,以驱动所述分层式叶轮11工作。其中,所述第一叶轮101和第二叶轮102在所述驱动轴81的驱动下同步转动。通过调节所述驱动电机8的转动速度可控制所述分层式叶轮11的转动速度,从而调整风机的进风风速及出风风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蜗壳71包括第一本体部711和第一送风部712,所述第一叶轮101设置于所述第一蜗壳本体部711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蜗壳72包括第二本体部721和第二送风部722,所述第二叶轮102设置于所述第二蜗壳本体部722内。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蜗壳71和第二蜗壳72隔离开的第三隔离件73。可选的,第三隔离件73为隔板。所述第三隔离件73包括用于隔离所述第一蜗壳本体部711和第二蜗壳本体部721的第一段731、用于隔离所述第一蜗壳送风部712和第二蜗壳送风部722的第二段732、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段731的安装口733。所述安装口733用于安装所述送风部10。通过调整第三隔离件73在蜗壳7中的位置,可调整所述第一蜗壳71和第二蜗壳72的大小,以调整风机的进风风量和出风风量的分配比例。可选的,所述第三隔离件73设置于所述蜗壳7的中间位置,以使得所述第一蜗壳71和第二蜗壳72的大小相同。当然,所述第三隔离件73也可不设置于所述蜗壳7的中间位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蜗壳7也可以由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蜗壳71和第二蜗壳72组合而成。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还包括切换部(未示出)。所述切换部用于调节的进风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所述切换部使所述第一连接口681和第二连接口693与所述第一导入部61连通,此时所述第二导入部62处于关闭状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所述切换部使第一连接口681和第二连接口693与所述第二导入部62的连通,此时所述第一导入部61处于关闭状态。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所述第一导入部61和第二导入部62均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
当该风机应用于汽车空调时,第一导入部61可视为风机与汽车外界的空气接口。该风机工作时,第一导入部61与所述第一腔610及第二腔620连通,以通过第一导入部61向风机中通风时,汽车空调处于外循环状态(可结合图1、图2及图5)。这种情况下,自所述第二导入口612导入的空气气流,依次经第一腔610、第一流道64、第一连接口681,进入第二叶轮102中。经第二叶轮102的扩压后进入第二蜗壳72的第二蜗壳本体部721,进而进入第二蜗壳送风部722,最后通过第二蜗壳送风部722送出,参照图1所示虚线91。自所述第一导入口611和第三导入口613导入的空气气流,依次经第二腔620、第二流道65、第二连接口693,进入第一叶轮101中。经第一叶轮101的扩压后进入第一蜗壳71的第一蜗壳本体部711,进而进入第一蜗壳送风部712,最后通过第一蜗壳送风部712送出,参照图2所示虚线92及93。
相应地,第二导入部62可视为风机与汽车内部空间的空气接口。第二导入部62与所述第一腔610及第二腔620连通,以通过第二导入部61向风机中通风时,汽车空调处于内循环状态。(可结合图3及图6)。这种情况下,自所述第五导入口622导入的空气气流,依次经第一腔610、第一流道64、第一连接口681,进入第二叶轮102中。经第二叶轮102的扩压后进入第二蜗壳72的第二蜗壳本体部721,进而进入第二蜗壳送风部722,最后通过第二蜗壳送风部722送出,参照图3所示虚线94。自所述第四导入口621和第六导入口623导入的空气气流,依次经第二腔620、第二流道65、第二连接口693,进入第一叶轮101中。经第一叶轮101的扩压后进入第一蜗壳71的第一蜗壳本体部711,进而进入第一蜗壳送风部712,最后通过第一蜗壳送风部712送出。
发明人(们)结合自身积累的生产加工工艺经验,得出当所述第一叶轮101的高度105和第二叶轮102的高度106相等,第一连接口681的截面面积和第二连接口693的截面面积相等,并且所述第一蜗壳71与第二蜗壳72大小相同时,能够适当提高风机进风风量和出风风量的均匀性,以及进风风速和出风风速的均匀性。
本发明提供的风机,通过送风部及蜗壳对应分层的设计,使得风机可通过不同导入口分别向不同蜗壳送风,通过控制导入口的开口面积,控制进入不同蜗壳的进风量,进而达到控制吹向换热器不同位置的风量。具体通过调整风机中所述第一叶轮101的高度105、第二叶轮102的高度106、第一连接口681的大小以及第二连接口693的大小,可按比例分配该风机的进风风量和出风风量,以及进风风速和出风风速,从而有利于提高该风机的进风风量和出风风量的均匀性,以及进风风速和出风风速的均匀性。另外,将进风部设置于蜗壳的同一侧,使得第一导入部和第二导入部均位于所述蜗壳的同一侧,以使风机处于不同空气循环时,空气均从所述蜗壳的同一侧导入,有利于减少风机的体积。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单元。其中,空调单元包括换热器。所述空调单元还包括上述的风机。该换热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换热器可用于实现换热系统内的换热介质与换热系统外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风机与换热器配合,以提供舒适的温度环境。
以汽车空调单元为例,所述换热器通常设置于所述风机的第一蜗壳送风部712及第二蜗壳送风部722的出风口处,以使风机向所述换热器送风。其中,所述第三隔离件73也延伸至所述换热器,且所述换热器被分割为分别与第一蜗壳送风部712和第二蜗壳送风部722相对应的两个相互隔离的换热区域。从而使得所述换热器可与所述第一蜗壳送风部712和第二蜗壳送风部722送来的空气分别进行热量交换,并在热量交换后,经对应的管路(未示出)向汽车内部的不同空间进行供冷或供暖。比如第一蜗壳送风部712送来的空气气流经换热器换热后,可通过管路(未示出)通向汽车前部空间,以为汽车前部空间提供冷气或暖气。而第二蜗壳722送来的空气气流经换热器换热后,可通过管路(未示出)通向汽车后部空间,以为汽车后部空间内的乘客提供冷气或暖气。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单元中,可通过调节风机中所述第一叶轮101的高度105和第二叶轮102的高度106、第一连接口681和第二连接口693的大小、及换热器用于分别与第一蜗壳送风部712和第二蜗壳送风部722对应的两个换热区域的尺寸,以调整空调单元的进风风量和出风风量的均匀性以及进风风速和出风风速的均匀性,从而为汽车内前部和后部提供较为合适的风量分配比例。比如对于有后出风口的汽车,可通过调整风量比例,将风量比例较大的部分连接后出风口,以为汽车后部提供较为充足的风量,从而提高乘客的舒适性。
发明人(们)结合自身积累的生产加工工艺经验,得出在所述空调单元中,所述换热器用于分别与第一蜗壳送风部712和第二蜗壳送风部722对应的两个换热区域尺寸相等,比如两个换热区域的迎风面积相等,且风机中所述第一叶轮101的高度105和第二叶轮102的高度106相等,第一连接口681的截面面积和第二连接口693的截面面积相等,较有利于空调单元实现对换热器的充分利用,使得出风温度更加均匀。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
蜗壳(7),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蜗壳(71)和第二蜗壳(72),所述第一蜗壳(71)设置有进风口(713);
送风部(10),包括叶轮(11),以及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叶轮(11)内的第一隔离件(103);所述叶轮(11)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蜗壳(71)内,所述叶轮(11)的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蜗壳(72)内,所述第一隔离件(103)能够使得流入送风部(10)内的流体分成两部分吹向所述叶轮(11);设置于所述蜗壳(7)一侧的进风部(6),所述进风部(6)包括第二隔离件(66),所述第二隔离件(66)设置于所述进风部(6)内,能够将所述进风部(6)分割为至少两个相互隔离的第一腔(610)和第二腔(620);所述第一腔(610)连通所述第一隔离件(103)的内侧壁面围设而成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二腔(620)连通所述第一隔离件(103)的外部空间;所述第一腔(610)的底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8),所述第一连接部(68)沿所述第二隔离件(66)底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68)抵接所述第一隔离件(103);所述第一隔离件(103)包括第二开口(1033);所述第一隔离件(103)的第二开口(1033)的边沿向外延伸并抵接所述叶轮(11)的内壁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件(103)包括第一开口(1032)及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1032)而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1033)的侧壁(1031),其中,所述第一开口(103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开口(1033)的横截面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1)包括周向设置的多个叶片,所述第二开口(1033)的边沿向外延伸并抵接所述叶轮(11)内壁面,将所述叶片分割成上下两段,所述第一开口(1032)不低于所述叶轮(11)上端面设置,所述第一隔离件(103)与所述叶轮(11)同步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沿第一开口(1032)向第二开口(1033)的方向,所述侧壁(1031)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620)的底壁设置有第二连接部(69),所述第二连接部(69)围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8)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6)还包括导入部,所述导入部包括第一导入部(61)和第二导入部(62);所述第一导入部(61)包括至少两个导入口,所述第二导入部(62)包括至少两个导入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入部(61)包括第一导入口(611),第二导入口(612)和第三导入口(613),所述第二隔离件(66)将所述第二导入口(612)与所述第一导入口(611)、第三导入口(613)隔离,能够使得所述第二导入口(612)连通所述第一腔(610),第一导入口(611)、第三导入口(613)连通所述第二腔(62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入部(62)包括第四导入口(621),第五导入口(622)和第六导入口(623),所述第二隔离件(66)将所述第五导入口(622)与所述第四导入口(621)、第六导入口(623)隔离,能够使得所述第五导入口(622)连通所述第一腔(610),第四导入口(621)、第六导入口(623)连通所述第二腔(62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8)与第一隔离件(103)的连接处开设有与第二蜗壳(72)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连接口(681);所述进风部(6)下端还设置有与蜗壳(7)连接的第二连接部(69),所述第二连接部(69)与蜗壳(7)的连接处开设有与第一蜗壳(71)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二连接口(693);所述第一连接口(681)的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二连接口(693)的截面面积相等。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1)包括第一叶轮(101)和第二叶轮(102),所述第一叶轮(101)和第二叶轮(102)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叶轮(101)和第二叶轮(102)在同一驱动下同步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101)的高度(105)和所述第二叶轮(102)的高度(106)相等。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壳(7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蜗壳本体部(711)和第一蜗壳送风部(712),所述第一叶轮(101)设置于所述第一蜗壳本体部(711)内;
所述第二蜗壳(7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蜗壳本体部(721)和第二蜗壳送风部(722),所述第二叶轮(102)设置于所述第二蜗壳本体部(721)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还包括将所述蜗壳(7)隔离为第一蜗壳(71)和第二蜗壳(72)的第三隔离件(73),所述第三隔离件(73)包括隔离所述第一蜗壳本体部(711)和第二蜗壳本体部(721)的第一段(731)和隔离所述第一蜗壳送风部(712)和第二蜗壳送风部(722)的第二段(732),所述第一段(731)设置有安装所述送风部(10)的安装口(733)。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还包括切换部,调节所述第一连接口(681)及第二连接口(693)与所述第一导入部(61)连通,或所述第一连接口(681)及第二连接口(693)与所述第二导入部(62)连通。
15.一种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单元包括换热器,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14任一项中所述的风机。
16.一种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单元包括换热器,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机,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风机的第一蜗壳送风部(712)及第二蜗壳送风部(722)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三隔离件(73)延伸至所述换热器。
CN201810209790.2A 2018-03-14 2018-03-14 风机及空调单元 Active CN1102738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9790.2A CN110273845B (zh) 2018-03-14 2018-03-14 风机及空调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9790.2A CN110273845B (zh) 2018-03-14 2018-03-14 风机及空调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3845A CN110273845A (zh) 2019-09-24
CN110273845B true CN110273845B (zh) 2022-02-01

Family

ID=67958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9790.2A Active CN110273845B (zh) 2018-03-14 2018-03-14 风机及空调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738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7767A (zh) * 2020-10-30 2021-02-02 湖南行必达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内外循环箱、空调系统及汽车
JP7410896B2 (ja) * 2021-02-01 2024-01-10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遠心送風機
CN113580878A (zh) * 2021-08-19 2021-11-02 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模块和车辆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1019A (en) * 1959-08-10 1963-03-12 Garden City Fan Co Fan
JP2000203235A (ja) * 1998-12-30 2000-07-25 Valeo Climatisation 暖房、通気および/または空調装置
JP2017227213A (ja) * 2016-06-21 2017-12-28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ための遠心送風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9445A (ja) * 2000-07-10 2002-01-23 Sanden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843928B2 (ja) * 2002-10-15 2006-11-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遠心式送風機
FR3020993B1 (fr) * 2014-05-16 2016-05-20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pou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JP6479977B2 (ja) * 2014-10-30 2019-03-06 ヴァレオ システム テルミク 流れセパレータを有する遠心送風機
CN107246398A (zh) * 2017-06-05 2017-10-13 梁世欢 双风道风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1019A (en) * 1959-08-10 1963-03-12 Garden City Fan Co Fan
JP2000203235A (ja) * 1998-12-30 2000-07-25 Valeo Climatisation 暖房、通気および/または空調装置
JP2017227213A (ja) * 2016-06-21 2017-12-28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ための遠心送風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3845A (zh) 201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66016B1 (ko) 개방형 아키텍처를 갖는 hvac 모듈
CN110273845B (zh) 风机及空调单元
JP5627922B2 (ja) フロント−リア統合型hvac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シール及び排出構造
CN105509149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1129804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9442573B (zh)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10594860A (zh) 风管机
CN201110602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13019969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JP6174339B2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086138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US11427051B2 (en) Ultra-low profile HVAC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CN115788955A (zh) 离心风机、汽车座椅以及汽车
CN110864365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CN105890101A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111594924A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EP2695755A2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for vehicle
JP2016203823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3019968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17917528U (zh) 适用于大空间车辆的房车空调机组
CN211011633U (zh) 一体式风管机
CN218721860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3400894B (zh) 一种汽车用小型化空调箱总成、车用空调控制方法及汽车
CN216199245U (zh) 离心风机、汽车座椅、以及汽车
WO2021103404A1 (zh) 整体式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