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8500B - 高频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高频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8500B
CN110268500B CN201780085880.9A CN201780085880A CN110268500B CN 110268500 B CN110268500 B CN 110268500B CN 201780085880 A CN201780085880 A CN 201780085880A CN 110268500 B CN110268500 B CN 1102685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main body
base
insulating
shield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58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8500A (zh
Inventor
鹤巢哲朗
阿部正章
大久保刚
本田雄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68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8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5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0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9/00Miscellaneous
    • H01H2239/004High frequency adaptation or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频继电器(1)包含:具有绝缘性的外部壳体(10)、具有电磁铁部(22)与触点机构部(23)的继电器主体(20)、以及屏蔽部件(30)。继电器主体(20)具有板状的继电器端子(25、26、27),该继电器端子(25、26、27)设置成其板面沿着继电器主体(20)的第二面(212、213、214、215)延伸且其一板面从第二面(212、213、214、215)中的至少一个露出,在第二面(212、213、214、215)上,在继电器端子(25、26、27)的板面与屏蔽部件(30)之间,设置有可将继电器端子(25、26、27)与屏蔽部件(30)绝缘的绝缘部(40)。

Description

高频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频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继电器主体的高频继电器,该继电器主体其内部具有根据线圈的通电而切换触点状态的触点机构部,并且与触点机构部电连接的端子从底面突出。该高频继电器中,通过用包含具有接地功能的导体层的基座及盖体覆盖继电器主体,从而提高绝缘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2774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所述高频继电器旨在实现触点断开状态下的触点间的高频信号泄露程度即绝缘特性的提高,因此,未考虑其它高频特性的提高。因此,所述高频继电器中,难以抑制特性阻抗的偏差并实现高频特性的提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特性阻抗的偏差并具有优异的高频特性的高频继电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例的高频继电器具备:绝缘性的外部壳体,其包含具有继电器主体设置面的基座、及覆盖所述基座的所述继电器主体设置面的箱状外壳;继电器主体,其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并在所述基座的所述继电器主体设置面上,且具有能够供给电流的电磁铁部和通过向所述电磁铁部供给电流而开闭的触点机构部;屏蔽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并在所述基座的所述继电器主体设置面上,且覆盖所述继电器主体,所述继电器主体具有:第一面,其与所述基座的继电器主体设置面相对;多个的第二面,其沿与所述第一面交叉的方向延伸,且由所述屏蔽部件覆盖;至少一个板状的继电器端子,其从所述继电器主体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面,在与所述继电器主体设置面交叉的方向上贯通所述基座而延伸至所述外部壳体的外部,且与所述触点机构部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端子配置成其板面沿着所述继电器主体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面延伸,且一方的所述板面从所述第二面露出,在所述第二面,在所述继电器端子的板面与所述屏蔽部件之间,设置有能够将所述继电器端子与所述屏蔽部件绝缘的绝缘部。
发明效果
根据所述高频继电器,在继电器端子的板面与屏蔽部件之间设置有能够将继电器端子与屏蔽部件绝缘的绝缘部。即,继电器端子与屏蔽部件是通过绝缘部而绝缘且隔开间隔地配置。由此,可抑制特性阻抗的偏差,并提高高频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高频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图1的高频继电器拆下外壳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高频继电器的继电器主体的电磁铁部及触点机构部的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1的高频继电器的继电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1的高频继电器的绝缘部的其它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中,在必要时使用表示特定方向或位置的术语(例如,包括“上”、“下”、“右”、“左”的术语),但是使用这些术语是为了便于参照附图来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受这些术语的含义的限制。此外,以下说明本质上是示例,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其适用物、或其用途。进而,附图是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例等不一定与实际尺寸一致。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高频继电器1具备绝缘性的外部壳体10、设置在外部壳体10的内部的继电器主体20及屏蔽部件30。
如图2所示,外部壳体10具有:基座11,其具有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及外壳12,其覆盖基座11的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基座11及外壳12由绝缘性树脂构成,且由密封材料(未图示)密封。
如图2所示,基座11在沿着与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正交的方向上俯视时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在基座11的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两个边缘部的每一个(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边缘部)上,作为一例设置有四个第一端子槽112、及五个第二端子槽113。第一端子槽112及第二端子槽113在与基座11的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正交的方向上贯通基座11。此外,第一端子槽112及第二端子槽113配置成沿着在基座11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边呈一直线排列,且一个第一端子槽112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端子槽113之间。
另外,沿着与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正交的方向俯视时,各第一端子槽112及各第二端子槽113的沿基座11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即槽宽)大致相同,但第二端子槽113的沿基座1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即槽长)比第一端子槽112沿基座1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即槽长)长。
如图2所示,外壳12具有一面开口的矩形的中空箱状,并且可覆盖基座11的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
如图3所示,继电器主体20设置在外部壳体10的内部且在基座11的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上。该继电器主体20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内部壳体21、设置在内部壳体21内且能够供给电流的电磁铁部22、以及通过向电磁铁部22供给电流而开闭的触点机构部23。
电磁铁部22上电连接一对板状的线圈端子24(图3中仅示出其中一个),通过一对线圈端子24而被供给电流。若将继电器主体20的内部壳体21中与基座11的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相对的面设为第一面211、将与该第一面211交叉的四个面设为第二面212、213、214、215,则各线圈端子24是从四个第二面212、213、214、215中的在内部壳体21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面212、213,在与基座11的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交叉的方向上贯通基座11而延伸至外部壳体10的外部。另外,一对线圈端子24插入至在基座11的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配置的第一端子槽112。
如图4所示,触点机构部23在内部壳体21的上表面(即图4的上侧的面)具有:矩形板状的可动铁片231,其配置在内部壳体21的短边方向的大致中央且沿着内部壳体21的长边方向延伸;及一对矩形板状的可动接触片232,其分别配置在该可动铁片231的短边方向的两侧。
可动铁片231可通过向电磁铁部22供给电流而绕转动轴233为中心转动,转动轴233在内部壳体21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且沿着内部壳体21的短边方向延伸。通过可动铁片231的转动,可动接触片232以转动轴233为中心向与可动铁片231相同的方向转动。第一可动触点234及第二可动触点235分别设置在可动铁片231的在长边方向上与基座11相对的面的两端。
此外,触点机构部23具有三对板状的继电器端子25、26、27(图3中仅示出各对中的一对),其从内部壳体21的内部经由第二面212在与基座11的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交叉的方向上贯通基座11,并延伸至外部壳体10的外部,且分别配置在内部壳体21的短边方向的两侧。
如图4所示,各继电器端子25、26、27的板面沿着内部壳体21的长边方向(换句话说,与在内部壳体21的短边方向上相对的第二面212、213大致平行)上延伸,插入至基座11的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的对应的第一端子槽112。各继电器端子25、26、27的一方从第二面212露出。此外,各继电器端子25、26、27的前端在基座11的短边方向上弯折并向远离基座11的方向延伸。
在三对继电器端子25、26、27中,配置在线圈端子24附近的一对继电器端子25与固定触点(未图示)电连接,该固定触点与可动接触片232的第一可动触点234可接触或分离地相对。三对继电器端子25、26、27中配置得离线圈端子24最远的一对继电器端子27与固定触点(未图示)电连接,该固定触点与可动接触片232的第二可动触点235可接触或可分离地相对。此外,三对继电器端子25、26、27中位于中间的一对继电器端子26可动接触片232与电连接。即,各继电器端子25、26、27触点机构部23与电连接。
屏蔽部件30例如由金属制的板构成,如图2所示,具有覆盖继电器主体20的屏蔽主体31、及从屏蔽主体31在与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交叉的方向上贯通基座11而延伸至外部壳体10的外部的五对接地端子32。
屏蔽主体31具有沿着继电器主体20的内部壳体21的外形的中空的矩形板状。此外,接地端子32分别设置在屏蔽主体31的短边方向的两侧,并且分别与继电器端子25、26、27排列且相邻地配置。
此外,如图4所示,在继电器主体20的内部壳体21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面212、213,在继电器端子25、26、27(图4中仅示出继电器端子25)的板面与屏蔽部件30的屏蔽主体31之间,设置有能够将继电器端子25、26、27与屏蔽部件30绝缘的绝缘部40。
绝缘部40例如是由特氟龙(注册商标)组成的厚度为0.08mm的绝缘片41,如图5所示,以覆盖在内部壳体21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面212、213的方式配置。另外,绝缘片41的材料根据高频继电器1的设计等而确定。
根据所述高频继电器1,在继电器端子25、26、27的板面与屏蔽部件30的屏蔽主体31之间,设置于能够将继电器端子25、26、27与屏蔽部件30绝缘的绝缘部40。即,继电器端子25、26、27与屏蔽部件30通过绝缘部40而绝缘且至少隔开间隔D(图4所示)而配置。由此,可以通过调整绝缘部40的绝缘片41的厚度来调整间隔D,从而可以抑制特性阻抗的偏差,并能够提高高频特性。
此外,由于绝缘部40例如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绝缘片41,所以继电器端子25、26、27与屏蔽部件30可以容易地绝缘且隔开间隔D而配置。
另外,绝缘部40并不限于绝缘片41。例如,如图6所示,绝缘部40也可以是具有至少间隔D以上的间隙的绝缘空间42。在此情况下,可以在沿着不包括继电器端子25、26、27附近的内部壳体2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第二面212、213上设置间隔件(在此是绝缘片41),从而将继电器端子25、26、27与屏蔽部件30绝缘且隔开间隔D而配置。在此情况下,继电器端子25、26、27与屏蔽部件30之间的绝缘不需要设置绝缘片等,因此,可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生产率。
此外,虽然未示出,但绝缘部40也可以是设置在屏蔽部件30的屏蔽主体31的与继电器端子25、26、27的板面相对的内表面上,且具有大略固定厚度D的绝缘树脂层。在此情况下,例如将绝缘树脂层通过嵌入成型等而与屏蔽主体31一体地形成在屏蔽主体31的内表面上,从而无需安装绝缘片等,因此,可以减少制造工序并提高生产率。另外,除了嵌入成型外,绝缘树脂层也可以通过将树脂膜层压并涂覆在对屏蔽主体31的内表面上而形成,还可以通过用于FPC(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三维成型而形成于屏蔽主体31的内表面上,或者还可以使用3D打印机形成在屏蔽主体31的内表面上。
这样,绝缘部40只要能够将继电器端子25、26、27与屏蔽部件30绝缘且隔开间隔D而配置,则可以根据高频继电器1的设计等而采用任意构成。
此外,间隔D并不限定于0.1mm,根据高频继电器1的设计等而确定。此外,间隔D并不限于大致固定,例如也可以在0.1mm~0.2mm之间规则地或随机地变动。
继电器端子25、26、27及接地端子32分别至少有一个即可。根据高频继电器的设计等,可以设置任意数量的继电器端子及接地端子。
以上,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最后来说明本发明的各种方式。另外,以下说明中,作为一例记载时也附上了参照符号。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高频继电器1具备:
绝缘性的外部壳体10,其包含具有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的基座11、及覆盖所述基座11的所述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的箱状外壳12;
继电器主体20,其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10的内部并在所述基座11的所述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上,且具有能够供给电流的电磁铁部22、及通过向所述电磁铁部22供给电流而开闭的触点机构部23;
屏蔽部件30,其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10的内部并在所述基座11的所述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上,且覆盖所述继电器主体20;
所述继电器主体20具有:
第一面211,其与所述基座11的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相对;
多个的第二面212、213、214、215,其沿与所述第一面211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且由所述屏蔽部件30覆盖;
至少一个板状的继电器端子25、26、27,其从所述继电器主体20的所述第二面212、213、214、215中的至少一个,在与所述继电器主体设置面111交叉的方向上贯通所述基座11而延伸至所述外部壳体10的外部,且与所述触点机构部23电连接;
所述继电器端子25、26、27配置成其板面沿着所述继电器主体20的所述第二面212、213、214、215中的至少一个延伸,且一方的所述板面从所述第二面212、213、214、215露出,
在所述第二面212、213、214、215,在所述继电器端子25、26、27的板面与所述屏蔽部件30之间,设置有能够将所述继电器端子212、213、214、215与所述屏蔽部件30绝缘的绝缘部40。
在第一方式的高频继电器1中,在继电器端子25、26、27的板面与屏蔽部件30之间,设置有能够将继电器端子212、213、214、215与屏蔽部件30绝缘的绝缘部40。即,继电器端子25、26、27与屏蔽部件30通过绝缘部40而绝缘且隔开间隔而配置。由此,可抑制特性阻抗的偏差,并可提高高频特性。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高频继电器1中,
所述绝缘部40是绝缘片41,该绝缘片41覆盖所述继电器端子25、26、27的与所述屏蔽部件30相对的板面。
第二方式的高频继电器1中,继电器端子25、26、27与屏蔽部件30可容易地绝缘且隔开间隔D而配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高频继电器1中,
所述绝缘部40是设置在所述继电器端子25、26、27与所述屏蔽部件30之间的绝缘空间42。
第三方式的高频继电器1中,由于继电器端子25、26、27与屏蔽部件30之间的绝缘无需设置绝缘片等,所以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生产率。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高频继电器1中,
所述绝缘部40是设置在所述屏蔽部件30的与所述继电器端子25、26、27的板面相对的内表面的绝缘树脂层。
第四方式的高频继电器1中,例如通过将屏蔽部件30与绝缘树脂层一体形成而无需安装绝缘片41等,所以能够减少制造工序并提高生产率。
另外,通过将所述各种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的任意实施方式或变形例适当地组合,能够实现各自具有的效果。此外,可以实施方式彼此组合或实施例彼此组合或者实施方式与实施例组合,不同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的特征也能彼此组合。
本发明参考附图对相关实施方式进行了充分的记载,但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施加各种变形、修正。应理解为,这样的变化、修正只要未脱离的本发明请求项的范围就包含在其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高频继电器例如可应用于无线中继装置。
符号说明
1:高频继电器
10:外部壳体
11:基座
111:继电器主体设置面
112:第一端子槽
113:第二端子槽
12:外壳
20:继电器主体
21:内部壳体
211:第一面
212、213、214、215:第二面
22:电磁铁部
23:触点机构部
231:可动铁片
232:可动接触片
233:转动轴
234:第一可动触点
235:第二可动触点
24:线圈端子
25、26、27:继电器端子
30:屏蔽部件
31:屏蔽主体
32:接地端子
40:绝缘部
41:绝缘片
42:绝缘空间
D:间隔

Claims (1)

1.一种高频继电器,具备:
绝缘性的外部壳体,其包含具有继电器主体设置面的基座、覆盖所述基座的所述继电器主体设置面的箱状外壳;
继电器主体,其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并在所述基座的所述继电器主体设置面上,且具有能够供给电流的电磁铁部和通过向所述电磁铁部供给电流而开闭的触点机构部;
屏蔽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的内部并在所述基座的所述继电器主体设置面上,且覆盖所述继电器主体,
所述继电器主体具有:
第一面,其与所述基座的继电器主体设置面相对;
多个的第二面上,其沿与所述第一面交叉的方向延伸,且由所述屏蔽部件覆盖;
至少一个板状的继电器端子,其从所述继电器主体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面,在与所述继电器主体设置面交叉的方向上贯通所述基座而延伸至所述外部壳体的外部,且与所述触点机构部电连接;
所述继电器端子配置成其板面沿着所述继电器主体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面延伸,且一方的所述板面从所述第二面露出,
在所述第二面,在所述继电器端子的板面与所述屏蔽部件之间,设置有能够将所述继电器端子与所述屏蔽部件绝缘的绝缘部,
所述绝缘部是设置在所述继电器端子与所述屏蔽部件之间的绝缘空间。
CN201780085880.9A 2017-03-13 2017-12-14 高频继电器 Active CN1102685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47757 2017-03-13
JP2017047757A JP6753339B2 (ja) 2017-03-13 2017-03-13 高周波リレー
PCT/JP2017/044906 WO2018168134A1 (ja) 2017-03-13 2017-12-14 高周波リレ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8500A CN110268500A (zh) 2019-09-20
CN110268500B true CN110268500B (zh) 2021-07-13

Family

ID=63522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5880.9A Active CN110268500B (zh) 2017-03-13 2017-12-14 高频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70958B2 (zh)
JP (1) JP6753339B2 (zh)
CN (1) CN110268500B (zh)
DE (1) DE112017007236T5 (zh)
TW (1) TWI662576B (zh)
WO (1) WO2018168134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1330Y2 (zh) * 1979-12-29 1988-08-22
JPH10199388A (ja) * 1997-01-17 1998-07-31 Omron Corp 高周波用開閉器
JPH11144592A (ja) * 1997-11-07 1999-05-28 Nec Corp 電磁継電器
CN101373683A (zh) * 2007-03-14 2009-02-25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高频继电器、高频模块以及适配基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1560Y2 (ja) * 1979-12-29 1984-11-30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
EP0183867B1 (en) * 1984-12-05 1989-02-01 Sauer, Hans Relay for high-frequency circuits
JP2998680B2 (ja) * 1997-02-27 2000-01-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高周波リレー
DE60031223T2 (de) * 1999-11-25 2007-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Kadoma Hochfrequenzrelais
CN1254837C (zh) * 2000-04-28 2006-05-03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高频继电器
JP4058255B2 (ja) 2001-10-25 2008-03-0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高周波リレー
JP4052015B2 (ja) * 2002-05-23 2008-02-2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高周波リレー
US6876131B2 (en) * 2003-04-14 2005-04-05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High-frequency, liquid metal, latching relay with face contact
JP4466505B2 (ja) * 2005-08-12 2010-05-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4888094B2 (ja) * 2006-12-07 2012-02-2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高周波リレー及びその接続構造
JP2017054757A (ja) * 2015-09-11 2017-03-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磁気シールド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1330Y2 (zh) * 1979-12-29 1988-08-22
JPH10199388A (ja) * 1997-01-17 1998-07-31 Omron Corp 高周波用開閉器
JPH11144592A (ja) * 1997-11-07 1999-05-28 Nec Corp 電磁継電器
CN101373683A (zh) * 2007-03-14 2009-02-25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高频继电器、高频模块以及适配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2576B (zh) 2019-06-11
JP6753339B2 (ja) 2020-09-09
US11170958B2 (en) 2021-11-09
TW201833959A (zh) 2018-09-16
DE112017007236T5 (de) 2019-12-12
US20200020496A1 (en) 2020-01-16
WO2018168134A1 (ja) 2018-09-20
CN110268500A (zh) 2019-09-20
JP2018152247A (ja) 2018-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74182B1 (ko) 기판 접속용 전기 커넥터 장치
US9013253B2 (en) Relay
CN102474980B (zh) 信号线路
US8113884B2 (en) Connector
TWI571018B (zh) 連接器
US8228143B2 (en) Assembly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circuit board
EP3021341B1 (en) Contact mechanism
CN110277659B (zh) 连接件以及插座
JP2013222699A (ja) 電磁継電器
TWI632583B (zh) 電磁繼電器
CN110268500B (zh) 高频继电器
JP2014017929A (ja) プリント基板及びこのプリント基板を備えたモータ
CN109427508B (zh) 电磁继电器
JP5727765B2 (ja) コネクタ
JP2009200015A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用コネクタおよび電子装置
JP674647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9997209B (zh) 电磁继电器及智能仪表
TWI639173B (zh) High frequency relay
JP2019103232A (ja)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
JP2019032947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06222520A (ja) 非可逆回路素子
JP2017130570A (ja) 多層プリント基板及び多層プリント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15831568A (zh) 磁感应结构
CN115191021A (zh) 电磁继电器
US20040164816A1 (en) Nonreciprocal circuit element with reduced insertion loss and excellent manufactura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