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7619A - 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的底座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的底座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7619A
CN110267619A CN201880007515.0A CN201880007515A CN110267619A CN 110267619 A CN110267619 A CN 110267619A CN 201880007515 A CN201880007515 A CN 201880007515A CN 110267619 A CN110267619 A CN 110267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rtion
screw
substructure member
connecting hole
arm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75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7619B (zh
Inventor
齐宫康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ada Medical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ada Medical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ada Medical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ada Medical Suppl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67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7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6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93Features of im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C8/0096Implants for use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02Tools for manipulating or working with an orthodontic appli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0Devices having means to apply outwardly directed force, e.g. expan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12Brackets; Arch wires; Combinations thereof;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C7/20Arch wires
    • A61C7/22Tension adjus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48Connecting the upper structure to the implant, e.g. bridging bars
    • A61C8/005Connecting devices for joining an upper structure with an implant member, e.g. spacers
    • A61C8/0068Connecting devices for joining an upper structure with an implant member, e.g. spacers with an additional screw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底座构件,作为在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中,能够容易且确实地安装矫正器具的底座构件,固定于多个螺钉,所述多个螺钉埋入于口腔内的骨内,多个螺钉分别包括:螺纹部,埋入于骨内;以及多棱柱头部,在口腔内露出。关于底座构件,提供如下的底座构件:包括至少三个卡合孔,所述至少三个卡合孔设置为能够与多棱柱头部卡合,各自的中心不排列于同一直线上。

Description

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的底座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implant)装置的底座(base)构件。
背景技术
在牙科矫正时,对想要移动的牙齿赋予前后左右、倾斜、旋转等的三维矫正力而使牙齿排列整齐。为了对牙齿赋予矫正力,将托槽(bracket)固定于牙齿,在作为基准的牙齿的托槽与想要移动的牙齿的托槽之间安装线(wire)等,并将线不断勒紧。通过调整线的处理、紧固方法等,来朝向所期望的方向赋予矫正力。
在牙科矫正用的植入装置中,在口腔内的骨内埋入螺钉(screw)及锚固体(anchor),将所述螺钉等作为固定端而对所期望的牙齿赋予矫正力。将平板或线等固定于所埋入的螺钉等,经由所述平板或线等而对牙齿赋予矫正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6)。并且,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将固定部作为牙科矫正用支撑体固定于颌骨,使露出部在口腔内露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8)。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11-5192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表2009-5132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6-31441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4-9778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1-187071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表平10-507387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特开2004-174278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特开2004-1361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矫正器具的安装会给患者强加不少负担。并且,进行治疗的医生的操作负担的减轻,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并且实现准确而稳定的处置。因此,不但对医生,而且对患者造成的负担也得以减轻。在牙科矫正之中,尤其在植入装置中必须将螺钉等埋入于口腔内的骨内的处置,因而需要减轻负担及高确实性。特别重要的是抑制所埋入的螺钉的松动,还需要如下的技能:对应于因各个患者而不同的口腔内的形状或牙齿的状态,准确地安装线等器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构件,在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中,能够容易且确实地安装矫正器具。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底座构件,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固定于多个螺钉,所述多个螺钉埋入于口腔内的骨内。多个螺钉分别包括:螺纹部,埋入于骨内;以及多棱柱头部,在口腔内露出。底座构件包括至少三个卡合孔,设置为能够与多棱柱头部卡合。至少三个卡合孔的相对位置设定为成为如下配置:在至少三个卡合孔内分别插通并固定的三个螺钉在俯视时不排列于同一直线上。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通过至少三个卡合孔与螺钉的卡合,能够利用三点支撑将底座构件稳定地固定于口腔内。这时,螺钉的多棱柱头部与卡合孔卡合,而使螺钉的旋转得以抑制,因此不需要按压螺钉就能够将螺栓(bolt)紧固于多棱柱头部。
在所述底座构件中,也可以多个螺钉包括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及第三螺钉,底座构件包括第一底座部、第二底座部及第三底座部。第一底座部包括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一卡合孔设置为能够与第一螺钉的多棱柱头部卡合。第二底座部包括第二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孔设置为能够与第二螺钉的多棱柱头部卡合。第三底座部包括第三卡合孔,所述第三卡合孔不排列于连结第一卡合孔的中心与第二卡合孔的中心的直线上,设置为能够与第三螺钉的多棱柱头部卡合。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通过将第一卡合孔、第二卡合孔及第三卡合孔的各个与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及第三螺钉的各个加以卡合,可以利用三点支撑将底座构件稳定地固定于口腔内。
在所述底座构件中,也可以还包括连结部,所述连结部设置于第一底座部与第二底座部之间、及第一底座部与第三底座部之间的至少一者,并具有可挠性。因此,容易调整通过连结部而连接的两底座部的位置关系。即,能够按照复杂的口腔内的形状使底座构件的位置及角度相配合,而固定底座构件之后,使底座构件密接于口腔内,并牢牢地固定。
在所述底座构件中,连结部也可以包括:第一臂部分,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臂部分,与第一臂部分连接,在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因此,能够围绕着连结部的各臂部分的延伸方向上的轴,容易地进行朝向与所述轴正交的方向的变形。
在所述底座构件中,连结部也可以还包括第三臂部分,所述第三臂部分与第二臂部分连接,朝向第二臂部分连接着第一臂部分之侧延伸。因此,通过第一~第三臂部分的三个臂部分,能够以比两个臂部分的情况更多的轴为基准进行变形。
在所述底座构件中,第一卡合孔、第二卡合孔及第三卡合孔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形成为长孔。借由长孔,可以在长孔的方向及范围内吸收螺钉的位置偏离,从而确实地安装底座构件。
在所述底座构件中,也可以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第一底座部、第二底座部及第三底座部中的至少任一者连接,能够拆装地固定辅助用具。因此,能够维持着安装有底座构件的状态,只更换辅助用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底座构件,在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中,能够容易且确实地安装矫正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本实施方式的底座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例示本实施方式的底座构件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3(a)~(c)是说明植入装置的安装的示意图。
图4(a)~(c)是说明底座部的位置关系及旋转角度的示意图。
图5(a)~(c)是表示另一个底座构件的示例的示意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再者,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对已说明一次的构件适当省略其说明。
(植入装置及底座构件的结构)
图1是例示本实施方式的底座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在图1中,将植入装置(结构)100的分解立体图与底座构件1一并加以表示。
图2是例示本实施方式的底座构件的结构的平面图。
牙科矫正用的植入装置100包括:螺钉5,埋入于口腔P内的骨内;底座构件1,固定于所述螺钉5;以及辅助用具9,安装于底座构件1。本实施方式的底座构件1固定于多个螺钉5而使用。辅助用具9配合矫正方法而适当选择。例如,对于辅助用具9,可列举平板型的辅助用具9A或线型的辅助用具9B。
螺钉5包括:螺纹部51,埋入于口腔P内的骨内;以及多棱柱头部52,在口腔P内露出。螺纹部51例如呈螺钉形状,能够拧入于骨内。在螺钉5的材料中,作为生物亲和性优异的材料,可使用例如纯钛及钛合金等钛系材料或不锈钢合金等。
多棱柱头部52的外形呈正多棱柱(例如,六棱柱)。在多棱柱头部52的中心设置有凹螺纹,可使后述螺栓7紧固。在螺纹部51与多棱柱头部52之间设置有凸缘(flange)部53。当将螺钉5埋入于口腔P内的骨内时,将螺钉5埋设至如下的位置,即,凸缘部53的下表面抵接于口腔P的表面的位置为止。
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三个螺钉5埋入于口腔P内的骨内。至少三个螺钉5包括第一螺钉5A、第二螺钉5B及第三螺钉5C。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区分第一螺钉5A、第二螺钉5B及第三螺钉5C的情况下,称为螺钉5。
底座构件1固定于多个螺钉5。在底座构件1的材料中,与螺钉5同样地,作为生物亲和性优异的材料,可使用例如纯钛及钛合金等钛系材料或不锈钢合金等。在底座构件1,设置有至少三个卡合孔h。卡合孔h设置为能够与螺钉5的多棱柱头部52卡合。卡合孔h的开口形状只要是如下的形状即可:当多棱柱头部52嵌入时能够抑制多棱柱头部52的旋转。例如,形成为与多棱柱头部52的外形相对应的正多边形(例如,六边形)、或者长孔,所述长孔具有与多棱柱头部52的外形的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的间隔大致相等的间隔。至少三个卡合孔h配置成各自的中心不排列于同一直线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构件1包括第一底座部11、第二底座部12及第三底座部13。第一底座部11包括第一卡合孔11h,所述第一卡合孔11h设置为能够与第一螺钉5A的多棱柱头部52卡合。第二底座部12包括第二卡合孔12h,所述第二卡合孔12h设置为能够与第二螺钉5B的多棱柱头部52卡合。第三底座部13包括第三卡合孔13h,所述第三卡合孔13h设置为能够与第三螺钉5C的多棱柱头部52卡合。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区分第一卡合孔11h、第二卡合孔12h及第三卡合孔13h的情况下,称为卡合孔h。
在这里,将连结第一卡合孔11h的中心与第二卡合孔12h的中心的直线称为直线CL。第三卡合孔13h的中心未配置于所述直线CL上。即,第一卡合孔11h的中心、第二卡合孔12h的中心及第三卡合孔13h的中心这三点包含于同一平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沿直线CL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D1,将与第一方向D1正交的方向之一称为第二方向D2,将与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正交的方向称为第三方向D3。
底座构件1的多个卡合孔h之中至少一个形成为长孔。在本实施方式的底座构件1中,第二卡合孔12h及第三卡合孔13h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的长孔。第一卡合孔11h的开口形状是正六边形。
为了将底座构件1固定于螺钉5,可使用螺栓7。即,将多个螺钉5的各多棱柱头部52嵌入至底座构件1的各卡合孔h,将螺栓7紧固于在多棱柱头部52的中心设置的凹螺纹。因此,在螺钉5的凸缘部53与螺栓7之间夹入底座构件1。
这时,卡合孔h形成为长孔,从而即使埋入于口腔P内的骨内的螺钉5的位置产生有偏差,也能够通过长孔来吸收所述偏差而安装底座构件1。并且,当将螺钉5的多棱柱头部52嵌入至卡合孔h时,可抑制多棱柱头部52的旋转,因此能够不按压螺钉5,而只使螺栓7旋转来进行紧固。
在底座构件1中,在第一底座部11与第二底座部12之间、及第一底座部11与第三底座部13之间的至少一者,设置具有可挠性的连结部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底座部11与第二底座部12之间设置第一连结部21,在第一底座部11与第三底座部13之间设置第二连结部22。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区分第一连结部21及第二连结部22的情况下,称为连结部20。
通过连结部20具有可挠性,而使得连结部20比第一底座部11、第二底座部12及第三底座部13更容易挠曲。为了产生所述挠曲,连结部20设为规定的处理形状。因此,在由连结部20连结的两个底座部之间设置有间隙,没有直接(以最短距离)连接。
具体地说,连结部20包括第一臂部分201、第二臂部分202及第三臂部分203。第一臂部分201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第二臂部分202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第三臂部分203朝向第二臂部分202连接着第一臂部分201之侧延伸。通过所述第一臂部分201、第二臂部分202及第三臂部分203,连结部20沿第三方向D3观察时呈大致U字型弯曲。
在第一连结部21中,第一臂部分201从第一底座部11的侧面向第二方向D2延伸,第二臂部分202从第一臂部分201的前端向第一方向D1延伸。并且,第三臂部分203从第二臂部分202的前端向第二方向D2延伸而与第二底座部12的侧面连接。
在第二连结部22中,第一臂部分201从第一底座部11的与第一连结部21为相反侧的侧面向第二方向D2延伸,第二臂部分202从第一臂部分201的前端向第一方向D1延伸。并且,第三臂部分203从第二臂部分202的前端向第二方向D2延伸而与第三底座部13的侧面连接。
根据连结部20的宽度或截面形状、材料等,来设定弹性(可挠性)。通过第一连结部21及第二连结部22的可挠性,能够容易地调整第一底座部11与第二底座部12之间、及第一底座部11与第三底座部1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且,通过第一臂部分201、第二臂部分202及第三臂部分203的处理及弹性,能够容易地调整第二底座部12相对于第一底座部11的旋转角度、及第三底座部13相对于第一底座部11的旋转角度。关于所述位置关系及旋转角度的调整将在后文描述。
(辅助用具的安装)
辅助用具9安装于固定部30,所述固定部30设置于底座构件1。在本实施方式的底座构件1设置第一固定部31及第二固定部32。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区分第一固定部31及第二固定部32的情况下,称为固定部30。第一固定部31从第一底座部11朝向外方设置,第二固定部32从第二底座部12朝向外方设置。
固定部30包括凸部分301,所述凸部分301朝向第三方向D3突出。在凸部分301的外周形成有凹凸。所述凹凸的凸或凹的间距设为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凸部分301的中心以45度间隔形成凸或凹。并且,在凸部分301的中心设置凹螺纹。
在辅助用具9,设置与所述凸部分301的外形相对应的孔90h。在孔90h的内周,形成有与凸部分301的外周的凹凸相对应的凹凸。因此,通过将孔90h嵌入于凸部分301,而使得相互的凹凸咬合,而使辅助用具9相对于底座构件1的安装角度固定。辅助用具9的安装角度能够以凹凸的间距(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5度)为单位来改变。
在将孔90h嵌入于凸部分301的状态下,将螺栓7紧固于凸部分301的凹螺纹。由此,将辅助用具9夹于螺栓7与固定部30之间,而加以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的底座构件1中,将第一固定部31连接于第一底座部11,将第二固定部32连接于第二底座部12。能够根据矫正方法,选择需要的辅助用具9,以所期望的角度固定于第一固定部31或第二固定部32。再者,固定部3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以上所述。固定部30的形状只要是如下的结构即可:辅助用具9能够以不旋转的方式而拆装自如地固定。
(植入装置的安装)
图3(a)~(c)是对植入装置的安装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在图3中,表示了将植入装置100安装于硬口盖PL的示例。
首先,如图3(a)所示,将三个螺钉5埋入于硬口盖PL。将螺钉5的螺纹部51埋入于硬口盖PL的骨(上颌骨)内。螺钉5埋入至如下的位置,即,凸缘部53的下表面抵碰至硬口盖PL的口盖粘膜的位置为止。在硬口盖PL成为螺钉5的多棱柱头部52露出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硬口盖PL的前后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埋入第一螺钉5A及第二螺钉5B,在与第一螺钉5A及第二螺钉5B在左右方向上稍微隔开的位置埋入第三螺钉5C。第一螺钉5A、第二螺钉5B及第三螺钉5C的埋入位置是与底座构件1的第一卡合孔11h、第二卡合孔12h及第三卡合孔13h的位置大致相对应的位置。
其次,如图3(b)所示,将底座构件1安装于三个螺钉5,所述三个螺钉5埋入于硬口盖PL。即,将第一螺钉5A的多棱柱头部52嵌入于第一底座部11的第一卡合孔11h,将第二螺钉5B的多棱柱头部52嵌入于第二底座部12的第二卡合孔12h,将第三螺钉5C的多棱柱头部52嵌入于第三底座部13的第三卡合孔13h。
这时,即使三个螺钉5与各卡合孔h的位置关系稍微偏离,由于卡合孔h形成为长孔,也能够吸收所述位置偏离而嵌入。并且,即使位置偏离的方向与长孔的方向不同,也能够通过使连结部20挠曲,而使孔位置相配合。
将底座构件1安装于三个螺钉5之后,将螺栓7紧固于各螺钉5的多棱柱头部52。由此,使底座构件1确实地固定于三个螺钉5。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不排列于直线上的至少三个螺钉5来固定底座构件1,所以能够通过三点支撑来稳定地固定底座构件1。并且,在被螺钉5固定之前的状态下,通过利用三个螺钉5固定底座构件1,可以适当地降低第一臂部分201、第二臂部分202及第三臂部分203的变形自由度,所述第一臂部分201、第二臂部分202及第三臂部分203曾以如下的程度具有可挠性,即,能够确保第一底座部11、第二底座部12及第三底座部13的相对位置的设定自由度。
其次,如图3(c)所示,将辅助用具9固定于底座构件1的固定部30。在图示的示例中,将线型的辅助用具9B固定于第一固定部31,将平板型的辅助用具9A固定于第二固定部32。各辅助用具9通过将固定部30的凸部分301与孔90h加以嵌合而安装。而且,通过将螺栓7紧固于凸部分301,能够将辅助用具9固定于固定部30。
辅助用具9的使用方法并无限定。例如,线型的辅助用具9B紧固于带环(band)或托槽,所述带环或托槽安装于牙齿T。线型的辅助用具9B既可以使用刚性高的不锈钢合金系的线来固定牙齿T与底座构件1的相对位置,也可以使用弹性高的钛合金系的线,设为经适当弯曲的状态,而调整辅助用具9B所实施的矫正力(张力或按压力),以底座构件1为基准(固定源)对牙齿T施加最佳的力。
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底座构件1,可以使底座构件1仍然保持固定,而只更换辅助用具9。即,辅助用具9通过螺栓7而固定于固定部30,所以能够通过拆下螺栓7,而仍然保留着底座构件1,只拆下辅助用具9。当想要根据矫正的方法或进展状况而使用不同类型的辅助用具9时,不需要从底座构件1开始更换,而只要更换辅助用具9即可。因此,通过只选择及调整辅助用具9,就可以对牙齿T赋予各种各样的矫正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进行螺钉5的重新打入或底座构件1的替换,就能够替换辅助用具9,不会在矫正的过程中对患者强加过度的负担。并且,医生施行手术的工夫也能够大幅减轻。在这里,在底座构件1与辅助用具9为一体的情况下,在拆下辅助用具9时也必须拆下底座构件1,结果所述操作会使埋入于硬口盖PL的螺钉5的紧固力降低。因此,如果更换辅助用具9的次数增加,则底座构件1从硬口盖PL脱落的可能性就会升高。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仍然保留着底座构件1而只拆下辅助用具9,从而能够降低如上所述的螺钉5的紧固力下降所引起的底座构件1的脱落的风险。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底座构件1通过至少三个螺钉5而牢牢地固定,所述至少三个螺钉5不排列于直线上。因此,即使在经由辅助用具9而施加了矫正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底座构件1或螺钉5的松动的产生。通常是利用两个螺钉来固定底座构件,所以当朝向两个螺钉的排列方向以外的方向、或旋转方向施加力时,底座构件有时会移动。借由底座构件的移动或振动等,会引起螺钉的松动。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利用不排列于直线上的至少三个螺钉5来固定底座构件1,无论朝哪个方向施加矫正力,底座构件1都不会移动。因此,也能够抑制螺钉5的松动。
并且,由于能够牢牢地固定底座构件1,所以安装辅助用具9的固定部30的配置时的设计自由度升高。如本实施方式的底座构件1那样,当将固定部30配置于比利用螺钉5的固定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时,容易施加以螺钉5为中心的大的旋转力矩。特别是辅助用具9越长,对螺钉5施加越大的旋转力矩。因此,当利用两个螺钉来固定底座构件时,多数情况是在两个螺钉之间(例如,底座构件的中央附近)配置固定部。
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如果利用不排列于直线上的至少三个螺钉5来固定底座构件1,就可以使施加至一个螺钉5的旋转力矩有效分散。因此,即使在底座构件1的端部(比螺钉5更靠外侧)配置固定部30,也能够抑制底座构件1及螺钉5的松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30的布局(layout)的设计自由度提高。
(底座部的位置关系及旋转角度)
图4(a)~(c)是对底座部的位置关系及旋转角度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4(a)表示底座构件1的立体图,图4(b)表示沿第二方向D2观察的底座构件1的图,图4(c)表示沿第一方向D1观察的底座构件1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底座构件1中,在第一底座部11与第二底座部12之间设置第一连结部21,在第一底座部11与第三底座部13之间设置第二连结部22。借由所述第一连结部21的弹性,第一底座部11与第二底座部12的位置关系及旋转角度产生自由度。并且,借由第二连结部22的弹性,第一底座部11与第三底座部13的位置关系及旋转角度产生自由度。
构成连结部20的第一臂部分201、第二臂部分202及第三臂部分203分别朝与臂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挠曲,并且朝以臂为中心的旋转方向扭曲。即,连结部20的各臂部分在以一端为基准的情况下,分别具有三轴的自由度。在本实施方式的底座构件1中,能够通过连结部20而使各底座部的位置关系及旋转角度具有自由度,从而能够配合口腔P的各种形状准确地进行安装。
例如,口腔P内的硬口盖PL三维地弯曲,并且具有复杂的凹凸形状。所述形状因患者而各不同。当在如上所述的复杂形状的口腔P内固定底座构件1时,能够通过连结部20而使各底座部挠曲,因此能够对应于螺钉5的位置偏离或埋入角度,将各底座部嵌入至螺钉5。
例如,如图4(b)所示,当在弯曲的硬口盖PL内相互倾斜地埋入有第一螺钉5A及第二螺钉5B时,通过使第一连结部21挠曲,而使第一底座部11对准与第一螺钉5A的轴正交的方向,使第二底座部12对准与第二螺钉5B的轴正交的方向。
并且,例如,如图4(c)所示,即使第一螺钉5A及第三螺钉5C在彼此的高度或角度不同的状态下埋入,通过使第二连结部22挠曲或扭曲,也能够对应于第一螺钉5A及第三螺钉5C的各自的埋入方向,调整第一底座部11及第三底座部13的各自的位置及角度。
再者,图4(b)表示第一底座部11与第二底座部12的位置关系,图4(c)表示第一底座部11与第三底座部13的位置关系,其它底座部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是同样。
当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利用至少三个螺钉5来固定底座构件1时,必须配合口腔P内的三维形状进行安装。通过使用如上所述那样的连结部20的挠曲或扭曲,能够使第一底座部11、第二底座部12及第三底座部13的位置或角度追随于口腔P内的复杂的形状,而确实地固定底座构件1。
并且,在利用连结部20的挠曲或扭曲将底座构件1固定于口腔P内的状态下,对各螺钉5不会施加过分的力,因此不易产生固定后的螺钉5或螺栓7的松动、底座构件1的偏离。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底座构件1中,当安装至口腔P内时,能够配合口腔P内的形状自由地进行调整,能够减轻施行手术的负荷。并且,在固定后,可追随(密接)于口腔P的形状而安装,因此不易松动,能够减少安装的不适感。
再者,也可以在第一固定部31的与第一底座部11的连接部分、或第二固定部32的与第二底座部12的连接部分,设置缩颈部或沟槽(薄壁部分)。因此,容易使第一固定部31及第二固定部32相对于底座部弯曲,容易配合口腔P内的形状而调整第一固定部31及第二固定部32的角度。
(另一个底座构件的示例)
图5(a)~(c)是表示另一个底座构件的示例的示意平面图。
图5(a)所示的底座构件1B包括第一底座部11、第二底座部12,第三底座部13及第四底座部14。在各底座部设置卡合孔h。第一底座部11、第三底座部13及第四底座部14的卡合孔h形成为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的长孔。并且,第一固定部31与第一底座部11的外侧连接,第二固定部32设置于第一底座部11与第二底座部12之间。在第一底座部11与第三底座部13之间、及第一底座部11与第四底座部14之间,分别设置连结部20。
在所述底座构件1B中,在第一底座部11的一侧设置第三底座部13,在另一侧设置第四底座部14。底座构件1B通过对四个螺钉5的各个与第一底座部11、第二底座部12、第三底座部13及第四底座部14的各个进行固定,而固定于口腔P内。在底座构件1B中,与利用三个螺钉5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牢固地进行安装。
并且,第二固定部32设置于第一底座部11与第二底座部12之间,所以容易将已固定辅助用具9时所施加的矫正力,分散至固定第一底座部11的螺钉5及固定第二底座部12的螺钉5。因此,形成为适合于施加更强的矫正力的情况的结构。
在图5(b)所示的底座构件1C中,第三底座部13的延伸的方向成为第二方向D2。伴随于此,设置于第三底座部13的卡合孔h形成为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的长孔。因此,能够提高固定第三底座部13的螺钉5的位置在第二方向D2上偏离时的底座构件1C的安装余裕度。
并且,设置于第一底座部11与第三底座部13之间的连结部20包括第一臂部分201及第二臂部分202,所述第一臂部分201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所述第二臂部分202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第一臂部分201的长度长于第二臂部分202。即,所述连结部20沿第三方向D3观察时设置成大致L字型。由此,第三底座部13容易在第一方向D1及第三方向D3上移动。还存在如下的情况:根据口腔P内的形状,想要使第三底座部13的位置在第一方向D1及第三方向D3上大量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可有效利用底座构件1C。再者,螺钉5(5C)的安装位置的朝向第二方向D2的自由度通过如下的方式来确保,即,第三底座部13的卡合孔h具有在第二方向D2上较长的形状。
在图5(c)所示的底座构件1D中,设置于第一底座部11与第三底座部13之间的连结部20具有四个臂部分。四个臂部分分段地延伸。例如,四个臂部分从第一底座部11向第三底座部13,按照第二方向D2、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第一方向D1的顺序延伸。因此,与两个及三个臂部分延伸的结构相比,能够使第三底座部13的活动轴增多。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实施方式,能够提供相关的底座构件1、1B、1C及1D,其在牙科矫正用的植入装置100中,能够容易且确实地安装矫正器具。
再者,以上已说明本实施方式及其具体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示例。例如,即使至少三个卡合孔的中心排列于同一直线上,只要以成为如下配置的方式而设定至少三个卡合孔的相对位置即可:在至少三个卡合孔内分别插通并固定的三个螺钉5在俯视时不排列于同一直线上。并且,底座部的形状或个数、连结部20的处理形状等也可以是以上所说明以外的情况。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用于固定辅助用具9的固定部30与底座部连设,但是也可以与将底座部彼此相连的臂部分连设。并且,关于臂部分,从确保其可挠性的观点考虑,多数情况是具有大致U字型而使臂部分的长度增长,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底座部之间连成直线状,也可以具有大致L字型,还可以具有大致曲柄(crank)形状。设置于各底座部的卡合孔在俯视时具有多边形,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具有长圆形(将圆在一个方向上加以拉长的形状)。在螺钉5的多棱柱头部设置有凹螺纹,但也可以设置有凸螺纹。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使用螺母(nut)代替螺栓将底座部固定于螺钉5即可。同样地,设置于固定部30的凹螺纹也可以是凸螺纹。在所述情况下,只要使用螺母代替螺栓将辅助用具9固定于固定部30即可。在固定部30的凸部分的外周设置有凹凸,但是凸部分的外形为任意。在俯视时,既可以具有八边形状,也可以具有六边形状。
并且,只要具备本发明的主旨,则如下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所述实施方式或其具体例适当进行了构成元件的追加、删除、设计变更的方式、或将实施方式的特征加以适当组合的方式。
符号的说明
1、1B、1C、1D:底座构件
5:螺钉
5A:第一螺钉
5B:第二螺钉
5C:第三螺钉
7:螺栓
9、9A、9B:辅助用具
11:第一底座部
11h:第一卡合孔
12:第二底座部
12h:第二卡合孔
13:第三底座部
13h:第三卡合孔
14:第四底座部
20:连结部
21:第一连结部
22:第二连结部
30:固定部
31:第一固定部
32:第二固定部
51:螺纹部
52:多棱柱头部
53:凸缘部
100:植入装置
201:第一臂部分
202:第二臂部分
203:第三臂部分
301:凸部分
90h:孔
CL:直线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P:口腔
PL:硬口盖
T:牙齿
h:卡合孔

Claims (7)

1.一种底座构件,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固定于多个螺钉,所述多个螺钉埋入于口腔内的骨内,所述底座构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螺钉分别包括:螺纹部,埋入于所述骨内;以及多棱柱头部,在所述口腔内露出;
所述底座构件包括至少三个卡合孔,所述至少三个卡合孔设置为能够与所述多棱柱头部卡合,
所述至少三个卡合孔的相对位置设定为成为如下配置:在所述至少三个卡合孔内分别插通并固定的三个所述螺钉在俯视时不排列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的底座构件,其中
所述多个螺钉包括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及第三螺钉,
所述底座构件包括:
第一底座部,包括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一卡合孔设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螺钉的所述多棱柱头部卡合;
第二底座部,包括第二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孔设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二螺钉的所述多棱柱头部卡合;以及
第三底座部,包括第三卡合孔,所述第三卡合孔不排列于连结所述第一卡合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卡合孔的中心的直线上,设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三螺钉的所述多棱柱头部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的底座构件,其中还包括:连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部与所述第二底座部之间、及所述第一底座部与所述第三底座部之间的至少一者,并具有可挠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的底座构件,其中所述连结部包括:第一臂部分,在一个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臂部分,与所述第一臂部分连接,在与所述一个方向不同的另一个方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的底座构件,其中所述连结部还包括:第三臂部分,与所述第二臂部分连接,朝向所述第二臂部分连接着所述第一臂部分之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的底座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合孔及所述第三卡合孔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长孔。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的底座构件,其中还包括: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底座部、所述第二底座部及所述第三底座部中的至少任一者连接,能够拆装地固定辅助用具。
CN201880007515.0A 2017-01-19 2018-01-18 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的底座构件 Active CN1102676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7403 2017-01-19
JP2017-007403 2017-01-19
PCT/JP2018/001348 WO2018135567A1 (ja) 2017-01-19 2018-01-18 歯科矯正用インプラント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ベース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7619A true CN110267619A (zh) 2019-09-20
CN110267619B CN110267619B (zh) 2021-08-10

Family

ID=62909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7515.0A Active CN110267619B (zh) 2017-01-19 2018-01-18 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的底座构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547536B2 (zh)
EP (1) EP3572031B1 (zh)
JP (1) JP6770282B2 (zh)
KR (1) KR102291798B1 (zh)
CN (1) CN110267619B (zh)
CA (1) CA3050671C (zh)
SG (1) SG11201906613QA (zh)
WO (1) WO20181355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93905Y1 (ko) * 2018-11-01 2021-06-28 (주)쓰리디케이피 치열교정용 플레이트
JP6557887B1 (ja) * 2019-01-07 2019-08-14 修二 山口 歯移動器具
JP6835322B1 (ja) * 2020-06-19 2021-02-24 康寛 斉宮 歯科矯正用プライヤ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0856A1 (en) * 2001-04-12 2002-10-17 Payton Kevin L. Skeletal transmucosal orthodontic plate and method
CN101641055A (zh) * 2007-01-26 2010-02-03 齐宫康宽 齿列矫正用种植体结构
WO2012099439A2 (ko) * 2011-01-21 2012-07-26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치열교정용 구개 고정원
CN204379459U (zh) * 2015-01-06 2015-06-10 刘琳 口腔正畸前方牵引专用种植支抗装置
CN205359669U (zh) * 2016-02-05 2016-07-06 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 前牵引支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2930A (en) * 1989-11-22 1991-10-01 Lodde Jean Pierre Dental implant and method of implantation
IL115661A (en) 1994-10-21 1999-11-30 Straumann Inst Ag Oral implant
JP3706517B2 (ja) 1999-12-28 2005-10-12 デンツプライ三金株式会社 歯列矯正用支持体
US8251698B2 (en) * 2001-05-17 2012-08-28 Hugo De Clerck Orthodontic implant
JP2004097787A (ja) 2002-07-17 2004-04-02 Univ Nihon 歯列矯正用のインプラント
KR100507387B1 (ko) 2002-10-14 2005-08-10 주식회사 한일테크닉스 차량 출입 게이트
JP3928173B2 (ja) * 2003-12-26 2007-06-13 堀田 康記 歯科矯正用支持体
JP3816927B2 (ja) 2004-02-16 2006-08-30 デンツプライ三金株式会社 歯列矯正用支持体
JP3657952B2 (ja) 2004-02-16 2005-06-08 デンツプライ三金株式会社 歯列矯正用支持体
JP4706037B2 (ja) 2005-05-11 2011-06-22 学校法人日本大学 歯科矯正用インプラント
KR100608304B1 (ko) 2005-10-26 2006-08-02 주식회사 바이오머테리얼즈코리아 치아교정용 앵커
WO2009085560A1 (en) * 2007-12-31 2009-07-09 Marcus Jeffrey R Intermaxillary fix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8083521B2 (en) 2008-04-30 2011-12-27 Toads Llc Anchor apparatus for orthodontic appliances
ITVI20090084A1 (it) * 2009-04-17 2010-10-18 Hdc S R L Elemento di ancoraggio per dispositivi ortodontici
KR101083280B1 (ko) * 2009-06-24 2011-11-15 가톨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치열 교정용 지지 부재
US8764441B2 (en) * 2010-07-21 2014-07-01 John W. Polley Method and internal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final position of dentate skeleton in orthognathic surgery
WO2012046888A1 (ko) * 2010-10-05 2012-04-12 가톨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치열 교정용 지지 부재
JP5753691B2 (ja) * 2011-01-17 2015-07-22 康寛 斉宮 歯列矯正用の連結冶具
KR200458193Y1 (ko) * 2011-09-26 2012-01-30 가톨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다방향 교정이 가능한 치열 교정용 지지 부재
US8551143B2 (en) * 2011-10-11 2013-10-08 Brent Lane Norris Low profile periarticular tension band plating system with soft tissue neutralization cable tunnel/channel
TWI487508B (zh) * 2012-07-17 2015-06-11 義守大學 齒顎矯正錨定模組及其矯正板與手術導引裝置
KR101534622B1 (ko) * 2014-02-19 2015-07-09 박숙규 구강용 고정나사와 고정판, 및 그 고정나사와 구강판을 포함하는 구강용 고정장치
KR200474677Y1 (ko) * 2014-06-16 2014-10-13 가톨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경구개의 손상을 최소화한 치열 교정용 지지부재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0856A1 (en) * 2001-04-12 2002-10-17 Payton Kevin L. Skeletal transmucosal orthodontic plate and method
CN101641055A (zh) * 2007-01-26 2010-02-03 齐宫康宽 齿列矫正用种植体结构
WO2012099439A2 (ko) * 2011-01-21 2012-07-26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치열교정용 구개 고정원
CN204379459U (zh) * 2015-01-06 2015-06-10 刘琳 口腔正畸前方牵引专用种植支抗装置
CN205359669U (zh) * 2016-02-05 2016-07-06 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 前牵引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906613QA (en) 2019-08-27
US20190374315A1 (en) 2019-12-12
US11547536B2 (en) 2023-01-10
CN110267619B (zh) 2021-08-10
EP3572031A4 (en) 2020-09-30
CA3050671C (en) 2021-08-03
WO2018135567A1 (ja) 2018-07-26
JP6770282B2 (ja) 2020-10-14
CA3050671A1 (en) 2018-07-26
KR20190100973A (ko) 2019-08-29
EP3572031A1 (en) 2019-11-27
EP3572031B1 (en) 2022-06-15
JPWO2018135567A1 (ja) 2019-12-26
KR102291798B1 (ko) 2021-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78146A1 (en) Dental implant
CN104540470B (zh) 桥基系统和牙科方法
CN110267619A (zh) 用于牙科矫正用植入装置的底座构件
KR101236095B1 (ko) 치아 유지 시스템
KR101417980B1 (ko) 임플란트용 스캔 바디와 임플란트 어셈블리
KR20180019643A (ko) 치아 연결 어셈블리 및 치아 보철물을 생산하기 위한 방법
US20150313690A1 (en) Dental device fixing unit secured resiliently into implants and/or dental device fixing unit secured into implants enabling optional angular position adjustment
Sarmento et al. Elements of implant-supported rehabilitation planning in patients with bruxism
JP7059184B2 (ja) 顎置換のためのボアベクトル規定穴及び周囲プレートを備えた骨の補強のためのインプラント及びインプラントの製造方法
JP2012533377A (ja) 骨内歯科インプラント用の付加的安定化デバイス
KR20150036762A (ko) 임플란트 오버 덴처 시스템 및 임플란트
US20130052603A1 (en) Palate fixture for orthodontics
KR20110102865A (ko) 치열 교정용 지지 부재
KR20120001388U (ko) 치열 교정장치의 고정장치
KR101612671B1 (ko) 임플란트 식립 즉시 보철수복용 지대주 홀더
RU2563588C1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анения посттравматического энофтальма
CN109862848B (zh) 义齿保持杆和系统
KR101380919B1 (ko) 지대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치아 임플란트 장치
WO2012109405A2 (en) Narrowed implant body
US11298214B2 (en) Overdenture holder device
CN105266878B (zh) 固定骨板
US20130273489A1 (en) Adapter Device for Extension of Mini-Plates, Pliers for the Attachment Thereof and Method for Extension and Attachment of Mini-Plates
US20180028283A1 (en) Healing abutment assembly, healing abutment and selecting method thereof
KR20110002490U (ko) 일체형 임플란트
CN209916243U (zh) 矫正钉延伸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