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4313B - 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4313B
CN110254313B CN201910479624.9A CN201910479624A CN110254313B CN 110254313 B CN110254313 B CN 110254313B CN 201910479624 A CN201910479624 A CN 201910479624A CN 110254313 B CN110254313 B CN 1102543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rod
arc
passenger
slid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96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54313A (zh
Inventor
周彦轩
廖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Di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Di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Di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Di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96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4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4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4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54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4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85Head-rests provided with side-re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靠枕,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让乘客更好的休息、能够避免乘客脖子酸痛的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包括有安装杆、滑杆、滑套、摆动杆、橡胶块、第一弹片、靠枕本体等;安装杆底部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杆,两个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套,左侧的滑套左侧固接有形状为三角形的连接块,右侧的滑套右侧也固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形状为弧形的摆动杆,两个摆动杆上部均连接有可增大摩擦力的橡胶块。本发明通过靠枕本体可将乘客的头部支撑住,从而能够让乘客更好的休息,并且能够避免乘客脖子酸痛。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靠枕,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
背景技术
乘客长时间乘坐汽车上时,难免会感到疲劳,为了缓解疲劳,乘客会靠在汽车座椅的头垫上休息,但是乘客想要侧靠着休息时,乘客的头部没有什么支撑,导致乘客不方便休息,且乘客的脖子容易酸痛;为了避免脖子酸痛,并且为了能够更好的休息,乘客会将头部靠在汽车的座椅上,这样乘客容易从汽车座椅上摔下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乘客想要侧靠着休息时,乘客的头部没有什么支撑,导致乘客不方便休息,且乘客的脖子容易酸痛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让乘客更好的休息、能够避免乘客脖子酸痛的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包括有安装杆、滑杆、滑套、摆动杆、橡胶块、第一弹片、靠枕本体、连接块和固定机构,安装杆底部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杆,两个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套,左侧的滑套左侧固接有形状为三角形的连接块,右侧的滑套右侧也固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形状为弧形的摆动杆,两个摆动杆上部均连接有可增大摩擦力的橡胶块,两个橡胶块分别与两个滑杆接触,摆动杆和滑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滑套内侧连接有靠枕本体,滑杆后端设有固定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弹簧、弧形杆、橡胶板和橡胶条,两个滑杆后端均开有形状为方形的凹槽,凹槽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连接有起固定作用的弧形杆,弧形杆与凹槽配合,橡胶板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弧形杆前侧,两个滑杆上部均固接有橡胶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滑轨、滑块、第二弹簧、齿条、导轨、导块、弧形板、卡杆、第三弹簧、拉杆、弹性绳和限位块,安装杆顶部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轨,两个滑轨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滑块与滑轨后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滑块之间安装有齿条,导轨安装于安装杆前侧,导轨上滑动式设有两个导块,起限位作用的弧形板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导块前侧,导块顶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卡杆,卡杆与齿条配合,卡杆与导块顶部后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两个导块顶部后侧均固接有可将卡杆挡住的限位块,限位块与卡杆接触,左侧的弧形板与左侧的滑杆之间连接有弹性绳,右侧的弧形板与右侧的滑杆之间也连接有弹性绳,形状为L形的拉杆连接在齿条后侧左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铁杆、L形杆、磁铁和遮阳布,安装杆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铁杆,两个滑轨位于两个铁杆之间,左侧的滑杆左侧上部和右侧的滑杆右侧上部均转动式连接有L形杆,两个L形杆后端均安装有可吸住铁杆的磁铁,L形杆和铁杆之间连接有遮阳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压杆、第二弹片和保护套,两个靠枕本体上下两侧均开有形状为方形的安装槽,左侧的安装槽内左侧转动式连接有起固定作用的压杆,右侧的安装槽内右侧也转动式连接有压杆,压杆与安装槽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片,两个靠枕本体上均套有保护套,压杆将保护套压住。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靠枕本体可将乘客的头部支撑住,从而能够让乘客更好的休息,并且能够避免乘客脖子酸痛;通过限位机构能够避免本装置左右移动导致影响乘客休息;通过遮阳布能够为乘客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照射在乘客身上;通过保护套可对靠枕本体起保护作用,避免靠枕本体变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安装杆,2…滑杆,3…滑套,4…摆动杆,5…橡胶块,6…第一弹片,7…靠枕本体,71…连接块,8…固定机构,81…凹槽,82…第一弹簧,83…弧形杆,84…橡胶板,85…橡胶条,9…限位机构,91…滑轨,92…滑块,93…第二弹簧,94…齿条,95…导轨,96…导块,97…弧形板,98…卡杆,99…第三弹簧,910…拉杆,911…弹性绳,912…限位块,10…铁杆,11…L形杆,12…磁铁,13…遮阳布,14…安装槽,15…压杆,16…第二弹片,17…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如图1-3所示,包括有安装杆1、滑杆2、滑套3、摆动杆4、橡胶块5、第一弹片6、靠枕本体7、连接块71和固定机构8,安装杆1底部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杆2,两个滑杆2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套3,左侧的滑套3左侧固接有形状为三角形的连接块71,右侧的滑套3右侧也固接有连接块71,滑套3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连接块71连接,两个连接块71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形状为弧形的摆动杆4,两个摆动杆4上部均连接有可增大摩擦力的橡胶块5,摆动杆4通过胶水连接的方式与橡胶块5连接,两个橡胶块5分别与两个滑杆2接触,摆动杆4和滑套3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6,滑套3内侧连接有靠枕本体7,滑套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靠枕本体7连接,滑杆2后端设有固定机构8。
实施例2
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如图1-3所示,包括有安装杆1、滑杆2、滑套3、摆动杆4、橡胶块5、第一弹片6、靠枕本体7、连接块71和固定机构8,安装杆1底部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杆2,两个滑杆2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套3,左侧的滑套3左侧固接有形状为三角形的连接块71,右侧的滑套3右侧也固接有连接块71,两个连接块71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形状为弧形的摆动杆4,两个摆动杆4上部均连接有可增大摩擦力的橡胶块5,两个橡胶块5分别与两个滑杆2接触,摆动杆4和滑套3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6,滑套3内侧连接有靠枕本体7,滑杆2后端设有固定机构8。
固定机构8包括有第一弹簧82、弧形杆83、橡胶板84和橡胶条85,两个滑杆2后端均开有形状为方形的凹槽81,凹槽81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82,第一弹簧82上连接有起固定作用的弧形杆83,第一弹簧82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弧形杆83连接,弧形杆83与凹槽81配合,橡胶板84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弧形杆83前侧,橡胶板84通过胶水连接的方式与弧形杆83连接,两个滑杆2上部均固接有橡胶条85。
实施例3
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如图1-6所示,包括有安装杆1、滑杆2、滑套3、摆动杆4、橡胶块5、第一弹片6、靠枕本体7、连接块71和固定机构8,安装杆1底部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杆2,两个滑杆2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套3,左侧的滑套3左侧固接有形状为三角形的连接块71,右侧的滑套3右侧也固接有连接块71,两个连接块71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形状为弧形的摆动杆4,两个摆动杆4上部均连接有可增大摩擦力的橡胶块5,两个橡胶块5分别与两个滑杆2接触,摆动杆4和滑套3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6,滑套3内侧连接有靠枕本体7,滑杆2后端设有固定机构8。
固定机构8包括有第一弹簧82、弧形杆83、橡胶板84和橡胶条85,两个滑杆2后端均开有形状为方形的凹槽81,凹槽81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82,第一弹簧82上连接有起固定作用的弧形杆83,弧形杆83与凹槽81配合,橡胶板84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弧形杆83前侧,两个滑杆2上部均固接有橡胶条85。
还包括有限位机构9,限位机构9包括有滑轨91、滑块92、第二弹簧93、齿条94、导轨95、导块96、弧形板97、卡杆98、第三弹簧99、拉杆910、弹性绳911和限位块912,安装杆1顶部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轨91,两个滑轨91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92,滑块92与滑轨91后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93,滑块92与滑轨91均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二弹簧93连接,两个滑块92之间安装有齿条94,滑块92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齿条94连接,导轨95安装于安装杆1前侧,导轨95上滑动式设有两个导块96,起限位作用的弧形板97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导块96前侧,导块96顶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卡杆98,卡杆98与齿条94配合,卡杆98与导块96顶部后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99,两个导块96顶部后侧均固接有可将卡杆98挡住的限位块912,导块96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限位块912连接,限位块912与卡杆98接触,左侧的弧形板97与左侧的滑杆2之间连接有弹性绳911,右侧的弧形板97与右侧的滑杆2之间也连接有弹性绳911,形状为L形的拉杆910连接在齿条94后侧左部。
实施例4
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如图1-6所示,包括有安装杆1、滑杆2、滑套3、摆动杆4、橡胶块5、第一弹片6、靠枕本体7、连接块71和固定机构8,安装杆1底部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杆2,两个滑杆2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套3,左侧的滑套3左侧固接有形状为三角形的连接块71,右侧的滑套3右侧也固接有连接块71,两个连接块71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形状为弧形的摆动杆4,两个摆动杆4上部均连接有可增大摩擦力的橡胶块5,两个橡胶块5分别与两个滑杆2接触,摆动杆4和滑套3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6,滑套3内侧连接有靠枕本体7,滑杆2后端设有固定机构8。
固定机构8包括有第一弹簧82、弧形杆83、橡胶板84和橡胶条85,两个滑杆2后端均开有形状为方形的凹槽81,凹槽81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82,第一弹簧82上连接有起固定作用的弧形杆83,弧形杆83与凹槽81配合,橡胶板84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弧形杆83前侧,两个滑杆2上部均固接有橡胶条85。
还包括有限位机构9,限位机构9包括有滑轨91、滑块92、第二弹簧93、齿条94、导轨95、导块96、弧形板97、卡杆98、第三弹簧99、拉杆910、弹性绳911和限位块912,安装杆1顶部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轨91,两个滑轨91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92,滑块92与滑轨91后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93,两个滑块92之间安装有齿条94,导轨95安装于安装杆1前侧,导轨95上滑动式设有两个导块96,起限位作用的弧形板97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导块96前侧,导块96顶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卡杆98,卡杆98与齿条94配合,卡杆98与导块96顶部后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99,两个导块96顶部后侧均固接有可将卡杆98挡住的限位块912,限位块912与卡杆98接触,左侧的弧形板97与左侧的滑杆2之间连接有弹性绳911,右侧的弧形板97与右侧的滑杆2之间也连接有弹性绳911,形状为L形的拉杆910连接在齿条94后侧左部。
还包括有铁杆10、L形杆11、磁铁12和遮阳布13,安装杆1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铁杆10,安装杆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铁杆10连接,两个滑轨91位于两个铁杆10之间,左侧的滑杆2左侧上部和右侧的滑杆2右侧上部均转动式连接有L形杆11,两个L形杆11后端均安装有可吸住铁杆10的磁铁12,L形杆11和铁杆10之间连接有遮阳布13。
实施例5
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如图1-6所示,包括有安装杆1、滑杆2、滑套3、摆动杆4、橡胶块5、第一弹片6、靠枕本体7、连接块71和固定机构8,安装杆1底部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杆2,两个滑杆2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套3,左侧的滑套3左侧固接有形状为三角形的连接块71,右侧的滑套3右侧也固接有连接块71,两个连接块71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形状为弧形的摆动杆4,两个摆动杆4上部均连接有可增大摩擦力的橡胶块5,两个橡胶块5分别与两个滑杆2接触,摆动杆4和滑套3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6,滑套3内侧连接有靠枕本体7,滑杆2后端设有固定机构8。
固定机构8包括有第一弹簧82、弧形杆83、橡胶板84和橡胶条85,两个滑杆2后端均开有形状为方形的凹槽81,凹槽81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82,第一弹簧82上连接有起固定作用的弧形杆83,弧形杆83与凹槽81配合,橡胶板84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弧形杆83前侧,两个滑杆2上部均固接有橡胶条85。
还包括有限位机构9,限位机构9包括有滑轨91、滑块92、第二弹簧93、齿条94、导轨95、导块96、弧形板97、卡杆98、第三弹簧99、拉杆910、弹性绳911和限位块912,安装杆1顶部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轨91,两个滑轨91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92,滑块92与滑轨91后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93,两个滑块92之间安装有齿条94,导轨95安装于安装杆1前侧,导轨95上滑动式设有两个导块96,起限位作用的弧形板97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导块96前侧,导块96顶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卡杆98,卡杆98与齿条94配合,卡杆98与导块96顶部后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99,两个导块96顶部后侧均固接有可将卡杆98挡住的限位块912,限位块912与卡杆98接触,左侧的弧形板97与左侧的滑杆2之间连接有弹性绳911,右侧的弧形板97与右侧的滑杆2之间也连接有弹性绳911,形状为L形的拉杆910连接在齿条94后侧左部。
还包括有铁杆10、L形杆11、磁铁12和遮阳布13,安装杆1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铁杆10,两个滑轨91位于两个铁杆10之间,左侧的滑杆2左侧上部和右侧的滑杆2右侧上部均转动式连接有L形杆11,两个L形杆11后端均安装有可吸住铁杆10的磁铁12,L形杆11和铁杆10之间连接有遮阳布13。
还包括有压杆15、第二弹片16和保护套17,两个靠枕本体7上下两侧均开有形状为方形的安装槽14,左侧的安装槽14内左侧转动式连接有起固定作用的压杆15,右侧的安装槽14内右侧也转动式连接有压杆15,压杆15与安装槽14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片16,压杆15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二弹片16连接,两个靠枕本体7上均套有保护套17,压杆15将保护套17压住。
通过固定机构8将本装置固定在汽车座椅上,当乘客想要侧靠在汽车座椅上休息时,乘客可向右拨动左侧的摆动杆4,带动左侧的橡胶块5向左移动与左侧的滑杆2脱离,此时左侧的第一弹片6被挤压,乘客即可向上推动左侧的滑套3,带动左侧的靠枕本体7向上移动,当左侧的靠枕本体7向上移动至合适位置时,乘客松开左侧的摆动杆4,在左侧第一弹片6的作用下,左侧的摆动杆4向右复位,左侧的橡胶块5随之向右复位与左侧的滑杆2紧密接触,从而可将左侧的靠枕本体7固定,乘客即可侧靠在左侧的靠枕本体7上休息,左侧的靠枕本体7可将乘客的头部支撑住,从而能够让乘客更好的休息,并且能够避免乘客脖子酸痛,如果乘客想要侧靠在右侧的靠枕本体7上休息,乘客可向左拨动右侧的摆动杆4,使右侧的橡胶块5与右侧的滑杆2脱离,右侧的第一弹片6被挤压,然后向上推动右侧的滑套3,带动右侧的靠枕本体7向上移动,当右侧的靠枕本体7向上移动至合适位置时,乘客松开右侧的摆动杆4,在右侧第一弹片6的作用下,右侧的摆动杆4向左复位,右侧的橡胶块5随之向左复位与右侧的滑杆2紧密接触,将右侧的靠枕本体7固定。
乘客向后拉动弧形杆83,第一弹簧82被拉伸,然后将滑杆2放在汽车座椅上,再松开弧形杆83,在第一弹簧82的作用下,弧形杆83向前复位,将汽车座椅夹住,橡胶板84与汽车座椅紧密接触,从而可将本装置固定在汽车座椅上。
本装置固定在汽车座椅上之后,乘客可向内移动导块96,在第三弹簧99的作用下,卡杆98在齿条94上滑动,导块96向内移动带动弧形板97向内移动,弹性绳911被拉伸。当弧形板97向内移动与汽车座椅的头垫接触时,乘客停止移动导块96,如此,能够避免本装置左右移动导致影响乘客休息。当需要将本装置取下时,乘客可向后拉动拉杆910,带动齿条94向后移动,从而带动滑块92向后移动,第二弹簧93被压缩,当齿条94向后移动与卡杆98脱离时,在弹性绳911的作用下,弧形板97向外复位,乘客即可松开拉杆910,在第二弹簧93的作用下,滑块92向前复位,齿条94随之向前复位与卡杆98配合。
乘客可向下拉动L形杆11,使磁铁12与铁杆10脱离,将遮阳布13展开,遮阳布13能够为乘客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照射在乘客身上。当不需要遮挡阳光时,乘客向上拨动L形杆11,使磁铁12将铁杆10吸住,将遮阳布13收起。
保护套17可对靠枕本体7起保护作用,避免靠枕本体7变脏,当需要更换保护套17时,乘客拨动向右左侧的压杆15,将左侧的保护套17松开,此时,左侧的第二弹片16被挤压,然后将左侧的保护套17取下,再将一个新的保护套17套在左侧的靠枕本体7上,套好之后,乘客松开左侧的压杆15,在左侧第二弹片16的作用下,左侧的压杆15向右摆动复位,将新的保护套17压住,然后向左拨动右侧的压杆15,将右侧的保护套17松开,然后将右侧的保护套17取下,再将一个新的保护套17套在右侧的靠枕本体7上,套好之后,乘客松开右侧的压杆15,在右侧第二弹片16的作用下,右侧的压杆15向左摆动复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包括有安装杆(1)、滑杆(2)和滑套(3),安装杆(1)底部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杆(2),两个滑杆(2)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套(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摆动杆(4)、橡胶块(5)、第一弹片(6)、靠枕本体(7)、连接块(71)和固定机构(8),左侧的滑套(3)左侧固接有形状为三角形的连接块(71),右侧的滑套(3)右侧也固接有连接块(71),两个连接块(71)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形状为弧形的摆动杆(4),两个摆动杆(4)上部均连接有可增大摩擦力的橡胶块(5),两个橡胶块(5)分别与两个滑杆(2)接触,摆动杆(4)和滑套(3)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6),滑套(3)内侧连接有靠枕本体(7),滑杆(2)后端设有固定机构(8);固定机构(8)包括有第一弹簧(82)、弧形杆(83)、橡胶板(84)和橡胶条(85),两个滑杆(2)后端均开有形状为方形的凹槽(81),凹槽(81)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82),第一弹簧(82)上连接有起固定作用的弧形杆(83),弧形杆(83)与凹槽(81)配合,橡胶板(84)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弧形杆(83)前侧,两个滑杆(2)上部均固接有橡胶条(85);还包括有限位机构(9),限位机构(9)包括有滑轨(91)、滑块(92)、第二弹簧(93)、齿条(94)、导轨(95)、导块(96)、弧形板(97)、卡杆(98)、第三弹簧(99)、拉杆(910)、弹性绳(911)和限位块(912),安装杆(1)顶部左右两侧均栓接有起导向作用的滑轨(91),两个滑轨(91)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92),滑块(92)与滑轨(91)后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93),两个滑块(92)之间安装有齿条(94),导轨(95)安装于安装杆(1)前侧,导轨(95)上滑动式设有两个导块(96),起限位作用的弧形板(97)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导块(96)前侧,导块(96)顶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卡杆(98),卡杆(98)与齿条(94)配合,卡杆(98)与导块(96)顶部后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99),两个导块(96)顶部后侧均固接有可将卡杆(98)挡住的限位块(912),限位块(912)与卡杆(98)接触,左侧的弧形板(97)与左侧的滑杆(2)之间连接有弹性绳(911),右侧的弧形板(97)与右侧的滑杆(2)之间也连接有弹性绳(911),形状为L形的拉杆(910)连接在齿条(94)后侧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铁杆(10)、L形杆(11)、磁铁(12)和遮阳布(13),安装杆(1)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铁杆(10),两个滑轨(91)位于两个铁杆(10)之间,左侧的滑杆(2)左侧上部和右侧的滑杆(2)右侧上部均转动式连接有L形杆(11),两个L形杆(11)后端均安装有可吸住铁杆(10)的磁铁(12),L形杆(11)和铁杆(10)之间连接有遮阳布(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压杆(15)、第二弹片(16)和保护套(17),两个靠枕本体(7)上下两侧均开有形状为方形的安装槽(14),左侧的安装槽(14)内左侧转动式连接有起固定作用的压杆(15),右侧的安装槽(14)内右侧也转动式连接有压杆(15),压杆(15)与安装槽(14)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片(16),两个靠枕本体(7)上均套有保护套(17),压杆(15)将保护套(17)压住。
CN201910479624.9A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 Active CN110254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9624.9A CN110254313B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9624.9A CN110254313B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4313A CN110254313A (zh) 2019-09-20
CN110254313B true CN110254313B (zh) 2020-09-08

Family

ID=67916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9624.9A Active CN110254313B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431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3221A (zh) * 2010-11-09 2011-02-16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头枕
KR20140064586A (ko) * 2012-11-19 2014-05-28 정진 차량 시트의 머리받침대용 베개
CN109044612A (zh) * 2018-10-15 2018-12-21 唐钦弘 一种辅助滴眼药水支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0262A1 (en) * 2001-04-02 2002-10-03 Jenny Ossandon Head protector
US20180312092A1 (en) * 2017-05-01 2018-11-01 Shugla Karzai Head Rest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3221A (zh) * 2010-11-09 2011-02-16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头枕
KR20140064586A (ko) * 2012-11-19 2014-05-28 정진 차량 시트의 머리받침대용 베개
CN109044612A (zh) * 2018-10-15 2018-12-21 唐钦弘 一种辅助滴眼药水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4313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36600U (ja) スライドレール自動収納装置
DE60111474D1 (de) Rückenlehnenrahmen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CN201506275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CN110254313B (zh) 一种汽车乘客休息侧靠枕
JP2003341401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
JP5910429B2 (ja) シートバック
CN101712290B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CN110485785B (zh) 基于棘齿联动原理的坡道停车防溜车装置
CN115635895A (zh) 一种具有座框角度调节功能的汽车座椅
CN208119087U (zh) 一种车门线束防止磨损保护装置
KR200479758Y1 (ko) 차량용 시트 브라켓 및 이를 구비한 차량용 시트
CN214189413U (zh) 一种四向调节汽车头枕骨架
WO2011087506A1 (en) Stroller basket
KR101033493B1 (ko) 헤드레스트 폴딩장치
CN211075760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209921135U (zh) 一种汽车座椅可调式双腿托
CN210212592U (zh) 一种自行车坐凳
JP2003514715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装置
KR101108272B1 (ko) 헤드레스트 이동장치
KR100461324B1 (ko) 자동차 헤드레스트 폴딩장치
KR102362323B1 (ko) 자동차 실내 튜닝용 의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승합차 개조 방법
CN218558640U (zh) 一种后排座椅骨架
CN220429935U (zh) 一种翻转式汽车座椅腿托机构
CN219927535U (zh) 一种轻型汽车腿托滑轨结构
JP3646257B2 (ja) 電動車用ルー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Yanxuan

Inventor after: Liao Jun

Inventor before: Liao Ju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4

Address after: 325600 no.215, wei17 Road, Yueq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u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enzhou Di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44 Beijing City, Shijingshan District Jin Yuan Zhuang Road No. 5,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pplicant before: Liao Ju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