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6402A - 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6402A
CN110236402A CN201910131768.5A CN201910131768A CN110236402A CN 110236402 A CN110236402 A CN 110236402A CN 201910131768 A CN201910131768 A CN 201910131768A CN 110236402 A CN110236402 A CN 110236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electric cooker
lid
cooking device
inn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17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广幸
中村达彦
田中稔
平川功
岩本雅之
村井隆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36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64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在打开了外盖时内盖表面的凝结水不在内胆、内胆周围垂下的烹调器。电饭煲(1)形成为:在将外盖(21)从电饭煲主体(3)取下时,内盖(22)维持在该电饭煲主体(3)的内胆(4)盖上了盖的状态。

Description

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调器,特别是涉及具备内胆且在内胆盖上盖而使用的烹调器。
背景技术
一般作为具备内胆并在内胆盖上盖而使用的烹调器有电饭煲。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饭煲那样,电饭煲的内盖安装于构成产品外廓的外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6562号公报(2008年9月11日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饭煲中,对内胆覆盖的内盖安装于外盖,内盖与外盖的打开联动而使内胆敞开。此时,存在内盖表面的凝结水向内胆、内胆周围垂下的担忧。换句话说,在打开外盖时,产生内盖表面的凝结水向内胆、内胆周围垂下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式目的在于实现在打开外盖时内盖表面的凝结水不向内胆、内胆周围垂下的烹调器。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包括:烹调器主体;内盖,其对上述烹调器主体的开口部盖上盖;以及外盖,其以覆盖上述内盖的方式可拆装地设置于上述烹调器主体,上述内盖形成为:在将上述外盖从上述烹调器主体取下时,维持在该烹调器主体的开口部盖上了盖的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能够实现在打开了外盖时内盖表面的凝结水不会在内胆、内胆周围垂下的烹调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外观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电饭煲的盖主体取下的状态的简要立体图。
图3是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电饭煲的盖主体的外盖和内盖的简要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饭煲的AA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饭煲的BB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电饭煲的盖主体侧的控制电路的简要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电饭煲的烹调器主体侧的控制电路的简要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盖主体的内盖的抓手部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图9是表示使外盖嵌合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盖主体的内盖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烹调器的概略)
图1是表示关闭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煲1(烹调器)的盖体2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打开了电饭煲1的盖体2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盖体2的分解立体图。图4以及图5是表示图1的电饭煲1的内部构造的纵剖视图。参照这些图,对电饭煲1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电饭煲1具备电饭煲主体(烹调器主体)3、和安装于该电饭煲主体3的上部的盖体2。如图2所示,盖体2能够从该电饭煲主体3完全分离。该电饭煲1构成为:不仅能够用于煮饭,还能够用于煮食、蒸食等之类的烹调。此外,虽未图示,但在电饭煲主体3设置有以能够引出的方式卷绕于卷线盘的电源线。
在盖体2设置有用于进行电饭煲1的煮饭操作的操作部23。操作部23由触摸面板式的液晶显示面板构成。由此,用户通过对显示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操作按钮等进行触摸操作,能够进行电饭煲1的煮饭操作。此外,也可以取代触摸面板式的液晶显示面板而使用触摸面板式的有机EL面板。另外,操作部23也可以在盖体2的表面设置操作按钮和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面板。
操作部23需要电力的供给以及用于控制电饭煲1的控制信号的收发。电力的供给从电饭煲主体3进行。另外,控制信号的收发在盖体2与电饭煲主体3之间进行。一般而言,上述电力供给和控制信号的收发通过有线来进行,但在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1中,如图2所示,构成为盖体2能够从电饭煲主体3完全分离,因此进行基于无线供电的供电、基于非接触通信的烹调信号等控制信号的收发。无线供电在盖体2的无线供电部5a与电饭煲主体3的无线供电部5b之间进行,非接触通信在盖体2的非接触通信部6a与电饭煲主体3的非接触通信部6b之间进行。无线供电、非接触通信的详细情况将后述。
这样,通过实现无线供电、非接触通信,能够使以往需要的布线消失,因此能够没有由布线引起的外观设计的限制。因此,能够实现外观设计优先的电饭煲1。
(盖体2)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盖体2由覆盖电饭煲主体3的上表面的外盖21、和在内胆4盖上盖的内盖22构成。此处,如图3所示,内盖22与外盖21完全独立地形成,在将该外盖21从电饭煲主体3取下时,如图2所示,维持在内胆4盖上盖的状态。
盖体2设置为:在电饭煲主体3盖上盖时,首先通过内盖22对内胆4盖上盖,然后通过外盖21覆盖该内盖22。在内盖22的表面形成有大致以圆柱状突起的抓手部22a,以便用户能够抓握。另外,在外盖21形成开口部21a,该开口部21a在内盖22以对内胆4盖上盖的状态设置于电饭煲主体3的规定的位置时,供该内盖22的抓手部22a嵌入。换句话说,在将盖体2设置于电饭煲主体3时,对内胆4盖上了盖的内盖22的抓手部22a嵌入外盖21的开口部21a。使该位置成为盖体2设置于电饭煲主体3的正确位置。
通常,若通过电饭煲1开始煮饭,则在内胆4内产生蒸气。为了使内胆4内产生的蒸气逸出,在盖体2设置有蒸气孔。具体而言,若在内盖22的抓手部22a形成蒸气口22c,则能够使蒸气从使抓手部22a露出的外盖21的开口部21a逸出。换句话说,在盖体2中,形成于外盖21的开口部21a作为电饭煲1的蒸气口发挥功能。
因此,如上述结构那样,通过在抓手部22a形成有用于使在内胆4产生的蒸气逸出的蒸气口21c,从而不需要在内盖22、外盖21另外设置用于使蒸气逸出的蒸气口,其中,上述抓手部22a设置于内盖22,并从形成于上述外盖21的开口部21a露出。
另外,能够减少形成于外盖的开口部的数量,因此烹调器主体外观变好看。
在盖体2的蒸气口亦即开口部21a的附近设置有:以液晶显示煮饭方式、烹调名等并通过触摸执行操作指示的操作部23。显示于该操作部23的信息以及触摸过的触摸信号的传送如上述那样通过盖体2与电饭煲主体3之间的非接触通信来进行。另外,电力向操作部23的供给如上述那样通过盖体2与电饭煲主体3之间的无线供电进行。
(无线供电、非接触通信)
为了实现无线供电,在盖体2设置有无线供电部5a,在电饭煲主体3设置有无线供电部5b。如图4所示,无线供电部5a和无线供电部5b设置成:能够在盖体2设置于电饭煲主体3的规定的位置的状态下从电饭煲主体3侧向盖体2供给电力的位置。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非接触通信,在盖体2设置有非接触通信部6a,在盖体2设置有非接触通信部6b。如图4所示,非接触通信部6a和非接触通信部6b设置成:能够在盖体2设置于电饭煲主体3的规定的位置的状态下在盖体2与电饭煲主体3之间进行信息的收发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无线供电使用电磁感应方式,作为非接触通信使用红外线通信(IR)发送方式。然而,作为无线供电、非接触通信,不限定于这些方式,只要是能够在盖体2设置于电饭煲主体3的规定的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无线适当地进行供电以及信息的收发的方式,则也可以是任何方式。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内胆4内设置有用于对该内胆4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线圈7。此外,感应线圈7是加热部的一个例子。
在内胆4收容有作为内容物的一个例子的米、水等。内胆4例如由铝等高导热率材料形成,并在其外表面贴附有使加热效率提高的例如不锈钢等磁性体,而在内表面涂布有用于防止内容物的附着的氟树脂。
(控制系统)
对电饭煲1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设置于盖体2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的框图。图7是表示设置于电饭煲主体3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首先,对盖体2的控制电路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盖体2作为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而具备CPU10、ROM(Read Only Memory)14、RAM(Random Access Memory)15。另外,CPU10连接有烹调控制部13、非接触通信部6a、无线供电部5a、通信状态判定部11、电力测定部12、操作部23。
CPU10通过执行储存于ROM14的控制程序,来控制各部。具体而言,CPU10实施:操作部23的显示控制;进行操作的接受、烹调控制向烹调控制部13的指示的控制;进行基于通信状态判定部11的非接触通信部6a的通信状态的判定、基于电力测定部12的无线供电部5a的供电状态的判定的控制等。
接下来,对电饭煲主体3的控制电路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电饭煲主体3作为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而具备CPU40、ROM44、RAM45。另外,CPU40连接有非接触通信部6b、无线供电部5b、通信状态判定部41、感应线圈7、强制停止部46。
CPU40通过执行储存于ROM44的控制程序,来控制各部。具体而言,CPU40通过由非接触通信部6b接受来自盖体2的烹调控制部13的指示信号,从而进行感应线圈7的接通/断开控制、基于通信状态判定部41的非接触通信部6b的通信状态的判定控制、无线供电部5b的供电控制、基于强制停止部46的强制停止控制等。
在无线供电部5b连接有电源42。电源42通过将以能够引出的方式卷绕于在电饭煲主体3内置的卷线盘的电源线插入家庭内的插座来实现。
另外,在强制停止部46连接有停止开关47。通过使停止开关47接通,从而在无法进行基于盖体2的操作部23的电饭煲主体3的控制的情况下,也能够强制停止烹调动作。该停止开关47与在电饭煲1的操作部23设置的电源的接通/断开用的开关分开独立设置,并形成于通常的使用中用户不容易触碰到的位置(例如电饭煲主体3的背侧等)。
(盖错位的通知)
在将盖体2安装于电饭煲主体3时,首先通过内盖22对收容于电饭煲主体3的内胆4盖上盖。而且,以覆盖内盖22的方式使外盖21位于电饭煲主体3的规定的位置。外盖21若相对于电饭煲主体3未适当地设置于规定的位置,则无法适当地进行非接触通信、无线供电。因此,如图6所示,在盖体2的控制电路设置有对非接触通信的通信状态进行判定的通信状态判定部11、对无线供电的供电状态进行判定的电力测定部12。这里,对于CPU(盖错位判定部)10而言,只要基于通信状态判定部11以及电力测定部12的判定结果全部为适当的内容则没有问题,若即使一部分判定结果为不适当的内容(通信错误、供电错误),则实施对用户传递该主旨的错误通知。具体而言,认为使操作部23显示错误显示、例如使“盖体不在适当的位置”这样的内容显示、通过语音广播上述的内容、通过警告声进行通知。
这里,在通信状态判定部11、电力测定部12中,均通过非接触通信部6a、无线供电部5a接收到的信号对通信状态、供电状态进行判定。因此,在非接触通信部6a、无线供电部5a的接收面、发送面附着有料理的汤汁等而受到污染的情况下,无法适当地进行信号的收发。换句话说,即使盖体2相对于电饭煲主体3而设置于适当的位置,也判定为基于通信状态判定部11、电力测定部12的判定结果不是适当的内容,对用户通知“盖体不在适当的位置”这样的通知。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盖体2的非接触通信部6a的发送部、接收部、无线供电部5a以离开距离的方式设置,与此匹配地,使电饭煲主体3的非接触通信部6b的发送部、接收部、无线供电部5b以离开距离的方式设置。由此,能够在三个位置进行盖体2错位的检测。
例如,若有三个位置中的一个位置的通信错误(供电错误),则判定为仅在该位置由于食材、汤菜而产生的污渍为原因的通信错误,若有两个位置以上的通信错误(供电错误),则判定为盖体2未设置于适当的位置,并将该主旨向用户通知。
(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饭煲1,在将盖体2从电饭煲主体3取下时,仅将外盖21从电饭煲主体3取下,维持内盖22对内胆4盖上盖的状态。因此,在打开了外盖21时,没有内盖22表面的凝结水在内胆4、内胆4周围垂下的担忧。
并且,根据上述结构的电饭煲1,在盖体2与电饭煲主体3之间不需要供电用布线、信号发送用布线,因此不产生由于布线的老化劣化而产生的断线等问题。另外,能够将盖体2从电饭煲主体3完全取下,能够使电饭煲1的清洁变容易。并且,不会如以往那样受到由盖体与电饭煲主体之间所需要的布线而引起的外观设计的制约,能够实现使外观设计优先的电饭煲。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内盖)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电饭煲的盖主体的内盖122的抓手部122a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如图8所示,抓手部122a形成折返部(凝结水泄漏防止部)122d,该折返部与形成于前端的蒸气口122c邻接并向与蒸气的喷出方向相反方向折返。在使内盖122的抓手部122a向下而载置于载置场所时,附着于该内盖122的内表面的凝结水存留于折返部122d。换句话说,在内盖122形成有作为凝结水泄漏防止部的折返部122d,该折返部122d在内盖122以与在上述抓手部122a形成的蒸气口122c的蒸气的喷出方向相反朝向载置于载置场所时,防止附着于该内盖122内表面的凝结水从该蒸气口122c泄漏。
根据上述结构,在烹调结束后,将外盖21取下的状态下,在将内盖122取下时,能够防止凝结水从设置于内盖122的用于使蒸气逸出的蒸气口122c泄漏。
此外,除了设置折返部122d的方法以外,也可以是使用球状件的方法,该球状件在将内盖122以与在抓手部122a形成的蒸气口122c的蒸气的喷出方向相反朝向载置于载置场所时,向蒸气口122c移动而盖上盖。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对防止凝结水从抓手部122a泄漏这点进行了说明,但在以下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对通过抓手部的形状而容易使外盖嵌入这点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内盖)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电饭煲的盖主体的内盖222的抓手部222a的简要结构剖视图。
如图9所示,抓手部222a形成有引导部(前端部)222b,该引导部222b以从前端朝向下方倾斜的方式以锥状形成。这样,通过在抓手部222a形成有锥形状的引导部222b,从而容易使该抓手部222a嵌入外盖221的开口部221a。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烹调器的一个例子对电饭煲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其他加热烹调器,另外也可以是不加热的烹调器,例如保温器。
〔基于软件的实现例〕
电饭煲1的控制块(特别是盖错位检测电路)可以通过在集成电路(IC芯片)等形成的逻辑电路(硬件)来实现,也可以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而通过软件来实现。
在后者的情况下,电饭煲1具备:执行实现各功能的软件亦即程序的命令的CPU;以计算机(或者CPU)能够读取的方式记录有上述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的ROM(Read OnlyMemory)或者存储装置(将这些称为“记录介质”);以及展开上述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Memory)等。而且,通过计算机(或者CPU)从上述记录介质读取并执行上述程序,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作为上述记录介质,能够使用“非临时有形介质”、例如磁带、磁盘、卡、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的逻辑电路等。另外,上述程序也可以经由能够传送该程序的任意的传送介质(通信网络、广播波等)而向上述计算机供给。此外,本发明也可在上述程序通过电子传送具体化而成的埋入载波的数据信号的形态下实现。
〔总结〕
本发明的方式1的烹调器的特征在于,包括:烹调器主体(电饭煲主体3);内盖22,其对上述烹调器主体(电饭煲主体3)的开口部(内胆4)盖上盖;以及外盖21,其以覆盖上述内盖22的方式可拆装地设置于上述烹调器主体(电饭煲主体3),上述内盖22形成为:在将上述外盖21从上述烹调器主体(电饭煲主体3)取下时,维持在该烹调器主体(电饭煲主体3)的开口部(内胆4)盖上了盖的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内盖形成为在将外盖从烹调器主体取下时,维持在该烹调器主体的开口部盖上了盖的状态,从而没有在打开了外盖时使内盖表面的凝结水在内胆、内胆周围垂下的担忧。
对于本发明的方式2的烹调器而言,也可以是,在上述方式1中,在上述内盖22设置有:从在上述外盖21形成的开口部21a露出的抓手部22a,在上述抓手部22a形成有:用于使在上述烹调器主体(电饭煲主体3)产生的蒸气放出的蒸气口22c。
通常,在烹调器主体产生的蒸气从形成于内盖的蒸气口、形成于外盖并与内盖的蒸气口连通的蒸气口向外部排出。因此,如上述结构那样,通过在设置于内盖并从形成于上述外盖的开口部露出的抓手部形成有用于使在内胆产生的蒸气放出的蒸气口,从而不需要在内盖、外盖另外设置用于使蒸气逸出的蒸气口。
另外,能够减少形成于外盖的开口部的数量,因此烹调器主体的外观变好看。
对于本发明的方式3的烹调器而言,也可以是,在上述方式2中,在上述内盖22形成有凝结水泄漏防止部(折返部122d),该凝结水泄漏防止部在上述内盖22以与在上述抓手部122a形成的蒸气口122c的蒸气的喷出方向相反朝向载置时,防止附着于该内盖122内表面的凝结水从该蒸气口122c泄漏。
根据上述结构,在烹调结束后,在取下了外盖的状态下,在取下内盖时,能够防止凝结水从用于使设置于内盖的蒸气逸出的开口部泄漏。
对于本发明的方式4的烹调器而言,也可以是,在上述方式2或者3中,上述抓手部222a的前端部(引导部222b)为锥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上述抓手部的前端部为锥形状,从而在内盖嵌合外盖时,容易使外盖的开口部与该抓手部的前端部嵌合。
对于本发明的方式5的烹调器而言,也可以是,在上述方式1~4中任一个方式中,上述外盖21具备盖错位判定部(CPU10),该盖错位判定部通过利用无线供电从上述烹调器主体(电饭煲主体3)被供给电源,利用非接触通信对来自该烹调器主体(电饭煲主体3)的烹调信息进行通信,并基于表示上述无线供电的供电状态的供电状态信息、和表示上述非接触通信的通信状态的通信状态信息,对上述外盖21是否相对于上述烹调器主体(电饭煲主体3)设置于适当的位置进行判定。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根据基于烹调器主体的无线供电的供电状态、和来自烹调器主体的烹调信息的非接触通信状态,对外盖是否相对于上述烹调器主体设置于适当的位置进行判定,从而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对外盖是否设置于从烹调器主体偏离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进行各种变更,针对在不同的实施方式分别适当地组合公开的技术手段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且,通过在各实施方式分别组合公开的技术手段,从而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附图标记说明
1...电饭煲(烹调器)
2...盖体
3...电饭煲主体(烹调器主体)
4...内胆
5a、5b...无线供电部
6a、6b...非接触通信部
7...感应线圈
10...CPU(盖错位判定部)
11...通信状态判定部
12...电力测定部
13...烹调控制部
21...外盖
21a...开口部
21c...蒸气口
22...内盖
22a...抓手部
22c...蒸气口
23...操作部
40...CPU
41...通信状态判定部
46...强制停止部
47...停止开关
122...内盖
122a...抓手部
122c...蒸气口
122d...折返部
221...外盖
221a...开口部
222...内盖
222a...抓手部
222b...引导部(前端部)

Claims (4)

1.一种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调器主体;
内盖,其对所述烹调器主体的开口部盖上盖;以及
外盖,其以覆盖所述内盖的方式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烹调器主体,
所述内盖形成为:在将所述外盖从所述烹调器主体取下时,维持在该烹调器主体的开口部盖上了盖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盖设置有从形成在所述外盖的开口部露出的抓手部,
在所述抓手部形成有用于使在所述烹调器主体产生的蒸气放出的蒸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盖形成有凝结水泄漏防止部,所述凝结水泄漏防止部在所述内盖以与形成在所述抓手部的蒸气口的蒸气的喷出方向相反朝向载置时,防止附着于该内盖内表面的凝结水从该蒸气口泄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抓手部的前端部为锥形状。
CN201910131768.5A 2018-03-09 2019-02-22 烹调器 Pending CN1102364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3215 2018-03-09
JP2018043215A JP7023749B2 (ja) 2018-03-09 2018-03-09 調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6402A true CN110236402A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82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1768.5A Pending CN110236402A (zh) 2018-03-09 2019-02-22 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23749B2 (zh)
CN (1) CN110236402A (zh)
TW (1) TW20193809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19017U (zh) * 1979-02-16 1980-08-22
JPS58117222U (ja) * 1982-02-03 1983-08-10 株式会社東芝 圧力保温釜
JPS61100321U (zh) * 1984-12-07 1986-06-26
CN1375257A (zh) * 2001-03-13 2002-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烹饪用具
CN2783892Y (zh) * 2005-04-13 2006-05-31 甘伟光 微波炉专用紫砂炊具
CN201409793Y (zh) * 2009-04-28 2010-02-24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电饭煲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1564Y2 (zh) * 1972-08-10 1976-03-29
JPS543906Y2 (zh) * 1974-11-29 1979-02-22
JPS5568333A (en) * 1978-11-15 1980-05-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Electric rice cooker
JPS5817825U (ja) * 1981-07-24 1983-02-03 株式会社日立ホームテック 圧力調理器
JPS5975212U (ja) * 1982-11-12 1984-05-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炊飯器
JPH0428487Y2 (zh) * 1984-11-30 1992-07-10
JP3056718U (ja) * 1998-08-13 1999-03-05 善宏 小川 炊飯米の保温器
JP3473551B2 (ja) * 2000-05-11 2003-12-08 タイガー魔法瓶株式会社 電気炊飯器の蒸気排出機構
KR20090000174U (ko) * 2007-07-03 2009-01-08 배수향 전기쿠커
CN203647125U (zh) * 2013-10-29 2014-06-1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煲盖和电饭煲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19017U (zh) * 1979-02-16 1980-08-22
JPS58117222U (ja) * 1982-02-03 1983-08-10 株式会社東芝 圧力保温釜
JPS61100321U (zh) * 1984-12-07 1986-06-26
CN1375257A (zh) * 2001-03-13 2002-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烹饪用具
CN2783892Y (zh) * 2005-04-13 2006-05-31 甘伟光 微波炉专用紫砂炊具
CN201409793Y (zh) * 2009-04-28 2010-02-24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电饭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8090A (zh) 2019-10-01
JP2019154653A (ja) 2019-09-19
JP7023749B2 (ja) 202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797178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hacer funcionar un sistema de cocción inductivo
US11477859B2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pairing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cooking utensil and an element of an induction cooktop
JP6849816B2 (ja) 加熱調理装置
CN105640299A (zh) 具有火力提示的智能炊具
KR102631230B1 (ko) 피가열체 구분 기능이 개선된 유도 가열 장치
CN206261445U (zh) 煮蛋器
CN110236402A (zh) 烹调器
KR101279547B1 (ko) 자체 발열 용기
JP2014128729A (ja) 炊飯器
JP2005242629A (ja) 非接触情報記憶媒体および調理機器
WO2015041232A1 (ja) 電気機器
JP7168036B2 (ja) 電気炊飯器
CN110236366A (zh) 烹调器
CN110236403A (zh) 烹调器
JP2005129337A (ja) 加熱調理装置
JP2005129337A5 (zh)
WO2020054515A1 (ja) 調理器
CN109864595A (zh) 烹饪器具的显示方法及烹饪器具
EP3919901B1 (en) Sensing device for a food storage container
CN110313820A (zh) 一种液体沸腾识别装置、方法、加热液体的设备及系统
JP2012000383A (ja) 炊飯器
CN108185830A (zh) 无线加热容器及装置
US2023040376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CN209047889U (zh) 用于蒸汽发生装置的水盒和具有其的蒸汽发生装置
JP2018086246A (ja) 炊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