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4892B - 紧固元件 - Google Patents

紧固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4892B
CN110234892B CN201880009447.1A CN201880009447A CN110234892B CN 110234892 B CN110234892 B CN 110234892B CN 201880009447 A CN201880009447 A CN 201880009447A CN 110234892 B CN110234892 B CN 110234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holes
engagement portion
fastening elemen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94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4892A (zh
Inventor
阿南塔·拉玛·克里希纳·拉克希米·纳拉亚纳·阿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vo Truc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olvo Truc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vo Truck Corp filed Critical Volvo Truc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34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4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4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4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assembled from readily detachabl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7/0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 F16B7/18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using screw-thread elements
    • F16B7/185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using screw-thread elements with a node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 B60G2204/14Mounting of suspension arms
    • B60G2204/143Mounting of suspension arms on the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40Auxiliary suspension parts; Adjustment of suspensions
    • B60G2204/43Fittings, brackets or knuckles
    • B60G2204/4302Fittings, brackets or knuckles for fixing suspension arm on the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60Subframe construction
    • B60G2206/604Subframe construction with two parallel beams connected by cross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6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 F16B5/0607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 F16B5/0614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in angled relationshi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7/0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 F16B7/18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using screw-thread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固元件(100),用于将第一部件(6)紧固到第二部件(4)。紧固元件(100)包括主体(102),所述主体包括在第一侧(106)上的第一接合部(104),其中第一接合部(104)包括凹进或凸起,所述凹进或凸起用于与第一部件的互补形状接合部匹配。主体(102)还包括用于接收紧固件的第一组通孔(110),其中第一组通孔以如下方式定位:主体的第一接合部(104)和第一部件的互补形状接合部能够经由紧固件而以接合状态保持彼此抵靠。

Description

紧固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第一部件紧固到第二部件的紧固元件。可以使用该紧固元件来将部件紧固到车辆底盘部件。
背景技术
用于卡车的典型底盘包括U形轮廓的两个伸长且平行的框架侧构件。诸如用于燃料和其它流体的容器、电池、排气后处理装置等的部件可以通过这些紧固元件(可能通过支架)紧固到框架侧构件。此外,卡车底盘包括连接框架侧构件的多个框架横向构件,其中框架横向构件在框架侧构件的纵向方向上间隔布置。这种框架横向构件可以通过这些紧固元件而紧固到框架侧构件。此外,可以使用这种紧固元件来将部件(可能通过支架)紧固到这种框架横向构件。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重型车辆,诸如卡车、公共汽车和建筑设备(诸如轮式装载机、铰接式运输机、挖掘机和反铲装载机形式的工作机)。尽管将针对卡车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特定车辆,而是本发明还可以用在如上所述的其它车辆/机器中以及用在诸如乘用车的其它应用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固元件,该紧固元件为两个部件的低重量紧固连接创造条件,尤其是在连接经受振动和/或高负载的应用中,例如在车辆/机器中。
该目的通过如下所述的紧固元件来实现。因而,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将第一部件紧固到第二部件的紧固元件来实现,其中该紧固元件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在第一侧上的第一接合部,其中第一接合部包括凹进或凸起,该凹进或凸出用于与第一部件的互补形状接合部匹配,其中主体还包括第一组通孔,该第一组通孔用于接收紧固件,其中第一组通孔以如下方式定位:主体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一部件的互补形状接合部能够经由紧固件而以接合状态保持彼此抵靠。
更具体地,主体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一部件的互补形状接合部可以适于形成形状配合。在将接合部布置成接合之后进行的对紧固件的收紧建立了形状配合连接,其中接合部被推入或迫使进入接合状态,在该接合状态中,主体和第一部件在收紧期间彼此锁定。紧固件可以例如由螺栓/螺钉或铆钉形成。
这种设计为在与紧固元件相邻的第一部件的区域中(诸如在相关的支架中)的应力减小创造了条件,这又为该装置的较长寿命创造了条件。
此外,经由互补形状的凹进和凸起的特定类型的接合为利用接合中的摩擦创造了条件,这为紧固元件的尺寸减小和/或如铆钉和螺栓的紧固件的数量减少创造了条件。此外,紧固元件的小尺寸、更具体地是小厚度为低生产成本创造了条件。
此外,这种设计为时间高效的组装操作创造了条件,因为第一部件/支架经由所述紧固件且可能仅经由所述紧固件而连接到紧固元件。
第一组通孔可以被定位成与第一接合部的接合方向平行,用于与第一部件的互补形状接合部接合。
更具体地,第一组通孔以这样的方式定位:即在收紧紧固件期间,主体和第一部件在朝向接合状态的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其中主体和第一部件的面对的接合表面在收紧期间移动成刚性连接。
更具体地,第一组通孔中的每一个孔优选具有与凹进/凸起的深度/高度方向平行的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接合部具有伸长形状。优选地,第一接合部具有直的延伸。更具体地,第一组通孔中的每一个孔优选具有相对于凹进/凸起的纵向方向垂直的延伸。
这种设计为以安全方式紧固相当大尺寸和重量的部件创造了条件。特别地,第一部件的互补形状接合部可以被设计成具有伸长形状(和尺寸),其形成与第一接合部的至少大致重叠,并且第一部件的互补形状接合部优选具有与紧固元件的第一接合部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第一接合部沿着第一接合部的纵向方向在间隔开的位置中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更具体地,第一接合部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均匀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对于现有解决方案,这种设计为紧固元件的重量减轻创造了条件。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第一接合部延伸了在主体的相反端之间的完整距离。这种设计为紧固元件的成本有效的生产创造了条件,诸如通过挤出然后加工通孔来生产紧固元件。这种设计为成本有效的生产创造了进一步的条件,因为挤出成本相对较低并且最终加工成本相对较低。此外,可以以容易的方式生产任何长度的紧固元件。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第一接合部包括凹进。因而,第一部件的互补形状接合部包括凸起。这种设计为以安全方式接收紧固件的第一端创造了条件。更具体地,在紧固件形成螺栓的情况下,这种设计为以安全方式接收螺栓头或对应的螺母创造了条件。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第一接合部包括平坦表面。通孔优选被设置成穿过平坦表面,其中通过适当的尺寸设计,可以存在用于待以适当的方式收紧的对应紧固件的空间。优选地,在第一接合部是伸长的情况下,平坦表面也是伸长的,并且平坦表面平行于第一接合部的纵向方向延伸。优选地,平坦表面在第一接合部的完整延伸上延伸。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第一组通孔在主体的第一侧和主体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之间延伸。这种设计为将第一部件牢固固定到紧固元件创造了条件。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第一组通孔中的至少一个通孔延伸穿过主体的在第一侧上的第一接合部。优选地,通孔延伸穿过形成凹进的底部(或凸起的顶部)的平坦表面,其中通过将通孔布置成穿过平坦表面,可以将紧固件牢固收紧。为了避免一些应用中的松动问题,可能需要以高扭矩收紧紧固件。平坦表面的横向于其纵向方向的延伸对于紧固件的收紧应是足以进入的。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第一组通孔中的孔彼此平行地布置且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更具体地,第一组通孔中的孔可以沿着直线以间隔关系布置。在第一接合部/凹进的伸长形状的情况下,孔的第一方向可以与第一接合部/凹进的纵向方向平行。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主体包括第二接合部,该第二接合部在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其中第二接合部包括凹进或凸起。这种设计为以安全方式接收紧固件的第二端创造了条件。更具体地,在紧固件形成螺栓的情况下,这种设计为以安全方式接收螺栓头或对应螺母创造了条件。
此外,在主体的第二侧上的第二接合部可以被设计用于与第二部件的互补形状接合部接合,优选地经由形状配合而接合。
具有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的这种设计为使用单个底盘接口来安装多个底盘部件创造了条件。
此外,在主体的第二侧上的第二接合部可以具有与在主体的第一侧上的第一接合部类似或完全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换句话说,主体可以关于在主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中心平面对称。因而,第二接合部可以具有伸长形状、优选是直的延伸。此外,第二接合部可以沿着第二接合部的纵向方向在间隔开的位置中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此外,第二接合部可以具有与第一接合部相同的截面形状。此外,第二接合部可以延伸了在主体的相反端之间的完整距离。此外,第二接合部平行于第一接合部延伸。换句话说,第二接合部的纵向方向平行于第一接合部的纵向方向延伸。此外,第二接合部可以包括凹进。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紧固元件包括用于接收紧固件的第二组通孔,该第二组通孔用于将紧固元件紧固到第二部件。第二组通孔可以被布置成与第一组通孔间隔开。优选地,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的每一组包括布置成一排的多个通孔,并且每隔一个的孔来自第一组。根据一个示例,第二组通孔在主体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之间延伸。此外,根据另一个变体,主体的第三侧和第四侧中的至少一侧包括平面表面。将孔布置成穿过平面表面并且孔优选具有相对于平面表面垂直的延伸为以安全方式收紧对应紧固件创造了条件。
此外,这种设计也为在困难位置(诸如在框架侧构件的两侧)进行部件的便利组装创造了条件。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第二组通孔中的至少一个孔的延伸方向不同于第一组通孔中的至少一个孔的延伸方向。根据一个示例,第二组通孔中的至少一个孔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第一组通孔中的至少一个孔垂直。根据一个示例,第二组通孔中的孔彼此平行地布置且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主体具有伸长形状。根据一个示例,伸长的第一接合装置平行于伸长主体的纵向方向延伸。这种设计为成本有效的生产创造了条件,诸如通过挤出然后加工通孔来生产。因而,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主体沿着主体的纵向方向在间隔开的位置中具有相同的外截面形状。根据一个实例,通过挤出形成主体,然后加工孔。根据另一个示例,伸长的第二接合装置平行于伸长主体的纵向方向延伸。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主体由铝或铝合金形成。这种设计为轻质紧固件元件创造了条件,并且为通过挤出来成形创造了条件。此外,铝具有宽强度范围、高强度重量比,并且铝通过简单有效的阳极氧化过程而不易腐蚀,不需要额外的表面处理,这减轻了总安装重量并且摩擦特性良好。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第二部件是车辆底盘部件。这种底盘部件又可以由卡车中的伸长框架侧构件或横向构件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底盘装置,其中该底盘装置包括第一车辆底盘部件、第二车辆底盘部件以及根据前述实施例、示例和变体中的任一项的紧固元件,其中第一车辆底盘部件经由紧固元件紧固到第二车辆底盘部件。根据一个示例,底盘装置包括两个伸长且平行的框架侧构件,其中第二车辆底盘部件由所述伸长框架侧构件中的一个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其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根据上文的底盘装置。
在以下描述中和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有利特征。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下面是作为示例引用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更详细描述。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卡车的透视前视图,其中该卡车包括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底盘装置,该底盘装置又包括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紧固元件,
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了图1中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紧固元件的透视图和侧视图,
图2c和图2d分别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紧固元件的透视图和侧视图,
图2e和图2f分别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紧固元件的透视图和侧视图,
图2g和图2h分别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紧固元件的透视图和侧视图,
图2i和图2j分别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紧固元件的透视图和侧视图,
图3a示出了根据图1的底盘装置的放大图,
图3b示出了根据图3a的底盘装置的分解图,
图4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底盘装置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底盘装置的从上方观察的局部剖视透视图,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底盘装置的从相反侧观察的透视图,
图7a和图7b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底盘装置的从相反侧观察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底盘装置的从上方观察的透视图。
图9a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底盘装置的从上方观察的透视图。
图9b示出了根据图9a的底盘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0和图11示出了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底盘装置的从相反侧观察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卡车1形式的车辆的前透视图。卡车1包括驾驶室2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底盘装置3。底盘装置3包括两个伸长且平行的框架侧构件4、5。框架侧构件4、5中的每一个具有U形截面形状。此外,两个框架侧构件4、5被布置成使得“U”的开口侧彼此面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对相同的紧固元件100被布置用于将形式为用于电池盒的支架结构的第一车辆部件6紧固到第二车辆部件,该第二车辆部件在此由框架侧构件4中的一个例示。
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紧固元件100中的一个的透视图和侧视图。紧固元件100包括主体102,该主体102包括在第一侧106上的第一接合部104。第一接合部104包括抵靠表面。此外,第一接合部104包括凹进108,该凹进108用于与第一部件6的互补形状接合部(凸起)匹配。因而,第一部件6的互补形状接合部(凸起)包括抵靠表面。此外,主体102还包括适于接收紧固件(未示出)的第一组通孔110,其中第一组通孔110以这样的方式定位:即主体102的第一接合部104和第一部件6的互补形状接合部可以经由紧固件而以接合状态保持彼此抵靠。更具体地,第一组通孔110中的至少一个通孔延伸穿过在主体的第一侧106上的第一接合部104。
换句话说,紧固元件100适于相对于第一部件6的形状配合。此外,孔110的位置和方向以及相关的紧固件的设置被布置用于建立所述形状配合,其中经由紧固件的施加/收紧来迫使接合部接合。更具体地,第一组通孔110被定位成与第一接合部104的接合方向平行,以与第一部件的互补形状接合部接合。紧固件可以是适于经由收紧而逐渐接合的类型,其中紧固件可以具有外螺纹,诸如是螺钉,其中接合部被相对于彼此朝向接合状态推动。因而,通孔也可以设有用于接合的互补形状的螺纹。
第一接合部104具有伸长形状。更具体地,第一接合部104具有直的延伸方向。此外,第一接合部104沿着第一接合部的纵向方向111在间隔开的位置中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更具体地,第一接合部104在其纵向方向上沿着其整个延伸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更具体地,第一接合部104延伸了主体102的相反端112、114之间的完整的距离。
此外,第一接合部104包括平坦表面116,该平坦表面116是伸长的并且平行于第一接合部104的纵向方向延伸。平坦表面116形成第一接合部104的中心区段,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平坦表面116是凹进中的底部。此外,第一接合部104包括在第一接合部104的一侧处的伸长过渡区域126,其中伸长过渡区域126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与平坦表面116相邻的凹倒圆形状,该第二表面具有与第一凹表面相邻的凸倒圆形状且在相对于平坦表面的相反侧。具有凸倒圆形状的第二表面的半径比具有凹倒圆形状的第一表面的半径小。此外,第一接合部104包括在第一接合部104的相反侧处的另外的伸长过渡区域129,其中另外的伸长过渡区域129具有与过渡区域126类似的形状。更具体地,第一接合部104具有关于主体102的第二对称平面131对称的形状,该第二对称平面131垂直于主体102的第一对称平面122。
此外,第一组通孔110在主体102的第一侧106和主体102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118之间延伸。此外,第一组通孔110被设置成穿过平坦表面且相对于平坦表面的延伸平面垂直,其中紧固件可以被牢固地连接和断开。为了避免松动问题,可能需要以高扭矩收紧紧固件。
第一组通孔110中的孔彼此平行布置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一接合部104的纵向方向111平行。
主体102包括在第二侧118的第二接合部120,其中第二接合部120包括凹进。第二接合部120具有伸长形状。更具体地,第二接合部120具有直的延伸方向。此外,第二接合部120沿着第二接合部的纵向方向111在间隔开的位置中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更具体地,第二接合部120在其纵向方向上沿着其整个延伸具有相同的形状。更具体地,第二接合部120延伸了主体102的相反端112、114之间的完整的距离。更具体地,第二接合部120的纵向方向与第一接合部104的纵向方向平行。更具体地,第二接合部120具有与第一接合部104相同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主体102具有关于在第一侧106和第二侧118之间的中心平面122对称的形状。
第一组通孔110中的孔延伸穿过第二接合部120,更具体地是穿过第二接合部120的平坦底表面124。第一侧106的平面表面116在与第二侧118的平面表面124的延伸平面平行的平面中延伸。第二接合部120适于接收紧固件的端部,诸如螺钉头或螺母。此外,第二接合部120被设计用于实现形状配合,以与另一个部件的互补形状接合部相匹配。
此外,紧固元件100包括用于接收紧固件的第二组通孔130,该第二组通孔130用于将紧固元件100紧固到第二部件4(侧框架构件中的一个)。第二组通孔130在主体102的第三侧132和与第三侧132相反的第四侧134之间延伸。此外,第二组通孔130包括彼此平行布置的多个间隔开的孔130。此外,孔130沿着直线间隔开,该直线与主体102的纵向方向111平行。主体102的第三侧132和第四侧134中的每一侧包括平面表面136、138,并且孔130延伸穿过平面表面136、138。第三侧132的平面表面136在与第四侧134的平面表面138的延伸平面平行的平面中延伸。主体102的第三侧132和第四侧134的平面表面136、138被布置成相对于第一接合部104和第二接合部118的平面表面116、124垂直。此外,第二组通孔130相对于第一组通孔110垂直延伸。
因而,主体102沿纵向方向11具有伸长形状。第一接合部106和第二接合部118中的每一个的纵向方向平行于伸长主体102的纵向方向延伸。伸长主体102具有关于第一对称平面122和第二对称平面131中的每一个对称的形状。此外,伸长主体102沿着主体的纵向方向在间隔开的位置中具有相同的外截面形状。更具体地,伸长主体102沿着其纵向方向111具有均匀的截面形状,这为通过挤出来成形创造了条件(然后是加工孔)。此外,主体102可以由铝或铝合金形成。此外,伸长主体102具有用于减轻重量的内腔140,该内腔140平行于主体102的纵向方向111延伸。
图2c和图2d分别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紧固元件200的透视图和侧视图。为了便于呈现,将仅相对于第一实施例描述主要差异。相对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紧固元件100,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紧固元件200在其纵向方向211上具有较短的长度。此外,对应于该较短的长度,第一组孔210和第二组孔230中的通孔的数量分别减小。此外,主体202没有任何伸长的内腔。换句话说,除了第一组孔210和第二组孔230之外,主体202是实心的。
此外,主体202的中心平面233相对于第一接合部204的中心平面232偏移,其中垂直于第一接合部204的纵向方向,主体在第一接合部204的一侧上具有比在第一接合部204的另一侧上的延伸部252长的延伸部250。
图2e和图2f分别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紧固元件300的透视图和侧视图。为了便于呈现,将仅相对于第二实施例描述主要差异。垂直于第一接合部的纵向方向,主体302在第一接合部304的所述一侧具有比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在第一接合部204的所述一侧上的延伸部250长的延伸部350。更具体地,延伸部350是主体302的与主体的纵向方向垂直的完整延伸的约50%。
图2g和图2h分别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紧固元件400的透视图和侧视图。为了便于呈现,将仅相对于第二实施例描述主要差异。垂直于第一接合部的纵向方向,主体402在第一接合部404的所述一侧具有比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在第一接合部204的所述一侧上的延伸部250长的延伸部450。此外,相对于第二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主体402在凹进的第一接合部404和第二接合部420的最内表面之间的厚度相对较小。此外,相对于第二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第一组通孔410中的孔的数量从四个减少到三个。
图2i和图2j分别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紧固元件500的透视图和侧视图。为了便于呈现,将仅相对于第一实施例描述主要差异。相对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紧固元件100,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紧固元件500在其纵向方向511上具有较短的长度。此外,对应于该较短的长度,第一组通孔510和第二组通孔530中的通孔的数量分别减小。此外,主体502包括第三组通孔560,该第三组通孔560适于接收紧固件或其它形式的匹配凸起,诸如定位销。通孔560在主体的相反端512、514之间平行于主体502的纵向方向511延伸。
图3a示出了根据图1的底盘装置3的放大图。底盘装置3包括框架侧构件4。一对紧固元件100被布置用于将支架结构6紧固到框架侧构件4。支架结构6包括用于支撑电池盒的装置10。支撑装置10由板状构件形成。支架结构6还包括在支撑装置10的每一侧各一个的两个侧壁12、14。支架结构6可以由片金属形成。侧壁12、14在与板状构件10的延伸平面垂直的平面中延伸。每一个侧壁12、14的一个伸长直边缘16、18经由所述一对紧固元件100连接到框架侧构件4。此外,框架侧构件4是伸长的且具有主延伸部20。每一个紧固元件100被布置成使得其纵向方向111垂直于框架侧构件4的延伸方向20延伸。
底盘装置3包括布置在第一组通孔110中的第一组紧固件22,该第一组紧固件22用于将侧壁12的互补形状接合部24连接到紧固元件100的第一接合部104。更具体地,侧壁12具有端区域,该端区域弯曲而形成伸长凸起,该凸起又形成互补形状接合部24。此处,紧固件22由螺钉形成,其中螺母28与每一个螺钉相关,参见图3b。
此外,底盘装置3包括布置在第二组通孔130中的第二组紧固件26,该第二组紧固件26用于将紧固元件100连接到框架侧构件4。框架侧构件4设有与第二组通孔130相称的孔样式30,以接收所述紧固件26。
此外,在紧固元件100的第二侧118的第二接合部120是可进入的,以附接另外的部件。
图3b示出了根据图3a的底盘装置的分解图。
图4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底盘装置30的局部分解透视图。根据图2c和图2d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底盘装置30包括框架横向构件32,该框架横向构件32适于经由两个支架34、36和四个紧固元件200刚性连接到框架侧构件4、5中的一个。更具体地,框架横向构件32包括下部伸长板状部38和上部伸长板状部40,该下部伸长板状部38和该上部伸长板状部40被布置成平行间隔关系。所述支架中的第一支架34被布置在上部板状部40的顶部上并且以平行关系刚性连接到上部板状部40。此外,支架34包括两个接合部42、44,每一个接合部42、44相对于相关的紧固元件100的第一接合部104互补成形。此外,在框架侧构件4的横向方向上,支架34具有比框架侧构件4长的延伸,使得互补形状接合部42、44在框架侧构件4的每一侧是可进入的。此外,互补形状接合部42、44中的每一个具有伸长形状并且它们彼此平行地延伸。此外,互补形状接合部42、44中的每一个形成凸起,该凸起用于与紧固元件200的相关的凹进的第一接合部204接合。此外,支架34相对于横向构件32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即互补形状接合部42、44相对于横向构件32的纵向方向垂直地延伸。
此外,互补形状接合部42、44中的每一个包括与第一组通孔210相称的孔样式,使得支架34可以经由第一组通孔210中的多个紧固件46和互补形状接合部42、44中的相称孔样式而紧固到紧固元件200。另外,第二组通孔230是可进入的,以经由另一组紧固件将紧固元件200紧固到框架侧构件。
以类似的方式,所述支架中的第二支架36被布置在下部板状部38的下方并且刚性连接到下部板状部38,其中第二支架36适于以与上文已经关于第一支架34描述的类似的方式经由紧固元件200将框架横向构件32刚性连接到相关的框架侧构件。
图5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驾驶室悬挂锚固架形式的底盘装置50的从上方观察的透视图。底盘装置50包括一对竖直框架构件52、54。竖直框架构件52、54中的每一个适于刚性连接到所述框架侧构件4、5中的一个。此外,底盘装置50包括横向构件56,该横向构件56桥跨竖直框架构件52、54之间的距离。此外,底盘装置50包括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两个紧固元件300。所述紧固元件300中的一个紧固元件被布置成将横向构件56的第一端刚性连接到竖直框架构件中的第一竖直框架构件52,并且所述紧固元件300中的第二个紧固元件被布置成将横向构件56的第二端刚性连接到竖直框架构件中的第二竖直框架构件54。横向构件56的每一端包括伸长凸起形式的接合部58、59,该接合部58、59相对于相关的紧固元件300的凹进的第一接合部304互补成形。更具体地,互补形状接合部58、59中的每一个是伸长的并且相对于横向构件56的主延伸方向垂直地延伸。此外,互补形状接合部58、59中的每一个包括与紧固元件300中的第一组通孔相称的孔样式。此外,竖直侧构件52、54中的每一个包括与紧固元件300中的第二组通孔相称的孔样式。
以与上文已经关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描述的类似的方式,紧固元件300经由第一组通孔中的紧固件和横向构件56中的相称孔样式而刚性连接到横向构件56。此外,同样以与上述类似的方式,紧固元件300经由第二组通孔中的紧固件和竖直侧构件52、54中的相称孔样式而刚性连接到竖直侧构件52、54。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底盘装置60的从相反侧且从上方观察的透视图。底盘装置60包括所述两个框架侧构件4、5。此外,底盘装置50包括横向构件62,该横向构件62桥跨框架侧构件4、5之间的距离。横向构件62具有U形截面形状。此外,横向构件62具有足够的长度以被容纳在每一个端部处的U形框架侧构件4、5中。此外,底盘装置60包括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两对紧固元件400。
此外,横向构件62包括上部伸长板状构件64和下部伸长板状构件66,该上部伸长板状构件64和该下部伸长板状构件66彼此平行地布置成间隔关系并且与横向构件62的纵向方向平行。上部伸长板状构件64的每一端包括互补形状接合部68、70。互补形状接合部68、70中的每一个包括伸长凸起,该伸长凸起的纵向方向垂直于横向构件62的纵向方向。两个凸起68、70都面向上。以类似的方式,下部伸长板状构件66的每一端包括互补形状接合部72、74。互补形状接合部72、74中的每一个包括伸长凸起,该伸长凸起的纵向方向垂直于横向构件62的纵向方向。两个凸起72、74都面向下。此外,上部伸长板状构件64和下部伸长板状构件66中的每一个在互补形状接合部68、70、72、74中包括与相关的紧固元件400的第一组通孔410相称的孔样式。
四个紧固元件400中的每一个被布置成使得:凹进的接合部404与四个凸起68、70、72、74中的相关的一个凸起接合,并且凹进的接合部404经由紧固件紧固到伸长板状构件64、66中的相应的一个伸长板状构件。
此外,框架侧构件4、5中的每一个在主侧壁84、86中包括与相关的紧固元件400的第二组通孔430相称的孔样式76、78、80、82。此外,横向构件62经由孔样式76、78、80、82中的每一个相称孔中的紧固件和紧固元件400的第二组通孔430而紧固到框架侧构件4、5。
图7a和图7b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底盘装置90的从相反侧且从上方观察的透视图。第五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变体。为了便于呈现,下面将仅描述主要差异。横向构件92包括上部伸长板状构件93和下部伸长板状构件94,该上部伸长板状构件93和该下部伸长板状构件94彼此平行地布置成间隔关系并且与横向构件92的纵向方向平行。上部伸长板状构件94的每一端包括互补形状接合部95、96。互补形状接合部95、96中的每一个包括伸长凸起,该伸长凸起的纵向方向垂直于横向构件92的纵向方向。两个凸起95、96都面向下。以类似的方式,下部伸长板状构件94的每一端包括互补形状接合部97、98。互补形状接合部97、98中的每一个包括伸长凸起,该伸长凸起的纵向方向垂直于横向构件92的纵向方向。两个凸起97、98都面向上。
图8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底盘装置150的从上方观察的透视图。底盘装置150包括所述框架侧构件中的一个框架侧构件4以及部件152,该部件152经由根据第五实施例的两个紧固元件500附接到框架侧构件4的外侧。更具体地,部件152包括两个伸长支架154、156,所述两个伸长支架154、156以间隔的平行关系延伸。伸长支架154、156中的每一个包括凸起形式的互补形状接合部158、160,该互补形状接合部158、160用于与相关的紧固元件500的凹进形式的第一接合部504接合。此外,两个凸起158、160都面向下,其中紧固元件500被布置成使得每一个紧固元件的上侧与相关的伸长支架接合。此外,伸长支架154、156中的每一个以类似于上文所述的方式经由紧固件紧固到相关的紧固元件500,并且紧固元件500以类似于上文所述的方式经由紧固件紧固到框架侧构件4。
图9a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底盘装置162的从上方观察的透视图。图9b示出了根据图9a的底盘装置162的局部剖视图。第七实施例是第六实施例的变体。为了便于呈现,下面将仅描述主要差异。底盘装置162包括单个支架164,该单个支架164与两个紧固元件500接合,这两个紧固元件500彼此以间隔关系在顶部上紧固到侧框架构件4。支架164具有钩的形状,其中钩的第一端166包括凸起形式的互补形状接合部168,该互补形状接合部168用于与在上部紧固元件500的上侧的凹进形式的第一接合部504接合。钩的第二端170包括凸起形式的互补形状接合部172,该互补形状接合部172用于与在下部紧固元件500的上侧的凹进形式的第一接合部504接合。此外,支架164包括背对框架侧构件4的抵靠表面174。抵靠表面174具有弯曲形状并且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方向上在钩的主要部分上延伸。此外,支架164以类似于上文所述的方式经由紧固件紧固到相关的紧固元件500,并且紧固元件500以类似于上文所述的方式经由紧固件紧固到框架侧构件4。
图10示出了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底盘装置180的从上方观察的分解透视图。第八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体。底盘装置180包括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紧固元件600,该第六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体。更具体地,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紧固元件600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紧固元件100的不同之处在于,紧固元件600包括第三组孔660,该第三组孔660平行于主体602的纵向方向611延伸。第三组孔660至少在主体602的第一端612处开口。主体602的第一端612进一步适于在被施加到框架侧构件时面向上。在所示的示例中,孔660是通孔,其中孔660也在主体602的第二端614处开口。
底盘装置180还包括支架结构形式的第一部件182,该第一部件18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支架结构6的变体。支架结构182包括两个侧壁184、186。侧壁184、186中的每一个包括定位销形式的一组凸起188,所述一组凸起188刚性连接到相应的侧壁184、186并且被布置用于匹配并被容纳在第三组孔660中。因而,支架结构182可以经由被接收在孔660中的凸起188而悬挂到紧固元件600上。因此,在组装期间,可以首先经由在第二组通孔664中的第一紧固件(未示出)将紧固元件附接到框架侧构件,然后在第二步骤中,将支架结构182悬挂到紧固元件600上,然后在第三步骤中,经由在第一组通孔666中的另外的紧固件190将支架结构182紧固到紧固元件600。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化底盘装置的组装并且更节省时间,因为操作者可以在收紧紧固件之前悬挂支架结构。
图11示出了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底盘装置150的从下方观察的分解透视图。支架结构包括板形式的止挡件192,该止挡件192包括与第三组通孔660相称的孔样式194,用于经由紧固件196将止挡件192附接在紧固元件600下方,使得止挡件192在紧固元件600的纵向方向上与侧壁184重叠。可以在没有图11中的止挡件192的情况下使用图10中的悬挂特征,反之亦然。
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上文所述以及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
例如,紧固元件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凸起形式的一个或多个接合部,并且相关的部件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凹进形式的互补形状接合部。根据另一个替选方案,紧固元件可以设有凹进形式的第一接合部以及凸起形式的第二接合部。

Claims (15)

1.一种车辆(1),所述车辆(1)包括底盘装置(3),所述底盘装置(3)包括两个伸长且平行的框架侧构件(4、5),其中所述底盘装置还包括第一车辆底盘部件(6)和至少一个紧固元件(100),其中所述第一车辆底盘部件(6)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紧固元件(100)紧固到所述框架侧构件(4、5)中的至少一个框架侧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元件(100)包括主体(102),所述主体(102)包括在第一侧(106)上的第一接合部(104),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104)包括凹进或凸起,所述凹进或凸起与布置在所述第一车辆底盘部件(6)上的互补形状接合部匹配,其中所述主体(102)还包括第一组通孔(110),所述第一组通孔(110)用于接收紧固件,其中所述第一组通孔以如下方式定位: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接合部(104)和所述第一车辆底盘部件的所述互补形状接合部能够经由所述紧固件而以接合状态保持彼此抵靠,
其中所述第一组通孔(110)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106)和所述主体的第二侧(118)之间延伸,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反,
其中所述紧固元件(100)包括用于接收紧固件的第二组通孔(130),所述第二组通孔(130)用于将所述紧固元件紧固到所述框架侧构件(4),
其中所述第二组通孔(130)在所述主体的第三侧(132)和第四侧(134)之间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三侧(132)和所述第四侧(134)中的至少一侧包括平面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1),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104)具有伸长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1),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104)沿着所述第一接合部的纵向方向(111)在间隔开的位置中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1),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104)延伸了在所述主体的相反端(112、114)之间的完整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1),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104)包括凹进。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1),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104)包括平坦表面(116)。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1),其中所述第一组通孔(110)中的至少一个通孔延伸穿过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106)上的所述第一接合部(10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1),其中所述第一组通孔(110)中的孔彼此平行地布置且在第一方向(111)上彼此间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1),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在与所述第一侧(106)相反的第二侧(118)上的第二接合部(120),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120)包括凹进或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1),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120)具有伸长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1),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120)沿着所述第二接合部的纵向方向(111)在间隔开的位置中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1),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120)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合部(104)相同的截面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120)平行于所述第一接合部(104)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1),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120)包括凹进。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1),其中所述底盘装置(3)包括框架横向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车辆底盘部件由所述框架横向构件形成。
CN201880009447.1A 2017-01-31 2018-01-10 紧固元件 Active CN1102348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N201741003582 2017-01-31
IN201741003582 2017-01-31
PCT/EP2018/050499 WO2018141513A1 (en) 2017-01-31 2018-01-10 A fastening 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4892A CN110234892A (zh) 2019-09-13
CN110234892B true CN110234892B (zh) 2021-08-17

Family

ID=61024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9447.1A Active CN110234892B (zh) 2017-01-31 2018-01-10 紧固元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8717B2 (zh)
EP (1) EP3577349B1 (zh)
CN (1) CN110234892B (zh)
WO (1) WO20181415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25808A1 (en) * 2020-06-16 2021-12-22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Chassis arrangement for electrified heavy vehicle and electrified heavy vehicle
EP3925807B1 (en) 2020-06-16 2024-01-24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Battery module support arrangem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92323A (en) * 1965-10-23 1966-12-20 Leo F Hagan Extruded and apertured construction members
DE202004014808U1 (de) * 2004-09-23 2004-11-18 Sikla Gmbh & Co. Kg Baukasten zum Erstellen einer Halterung, insbesondere für Rohrleitungen
CN101888946A (zh) * 2007-12-06 2010-11-17 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 用于重型车辆的梁
CN203570814U (zh) * 2013-11-11 2014-04-30 贵州航晟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异型螺母
CN105283376A (zh) * 2013-06-11 2016-01-27 沃尔沃卡车集团 用于将部件安装到车架梁的横向构件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14866A1 (de) 1972-03-30 1974-02-14 Straub Siegfried Verbindungssystem
SE505648C2 (sv) * 1996-08-30 1997-09-22 Scania Cv Ab Anordning vid ett fordon för monterbar anfästning av en förarplatsmodul
BE1012863A3 (nl) * 1999-09-07 2001-04-03 Henschel Engineering S A Nv Nv Verbeterde bevestiging van een laadbak of dergelijke op een onderbouw van een voertuig.
US7549660B2 (en) 2005-02-01 2009-06-23 Hendrickson Usa, L.L.C. Frame or subframe for tractor-trailers
US7600785B2 (en) 2006-03-16 2009-10-13 Hendrickson Usa, L.L.C. Frame for heavy-duty vehicles
DE102006051390A1 (de) 2006-10-27 2008-04-30 Elkamet Kunststofftechnik Gmbh Kunststoffbehälter
SE534749C2 (sv) * 2010-04-08 2011-12-06 Scania Cv Ab Upphängningsanordning för fordon
DE102011012435A1 (de) 2011-02-25 2012-08-30 C E S Control Enclosure Systems Gmbh Eckverbinder für Hohlprofile
CA2890064C (en) * 2014-04-30 2022-08-16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Trapeze hanger system including twist-locking fitting
CN107250501B (zh) 2014-12-03 2019-08-30 福特汽车萨纳伊股份有限公司 悬挂支架
SE1550337A1 (en) * 2015-03-20 2016-09-21 Cargotec Patenter Ab Lorry with subframe
WO2017104034A1 (ja) * 2015-12-16 2017-06-22 ボルボ トラック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バッテリ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92323A (en) * 1965-10-23 1966-12-20 Leo F Hagan Extruded and apertured construction members
DE202004014808U1 (de) * 2004-09-23 2004-11-18 Sikla Gmbh & Co. Kg Baukasten zum Erstellen einer Halterung, insbesondere für Rohrleitungen
CN101888946A (zh) * 2007-12-06 2010-11-17 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 用于重型车辆的梁
CN105283376A (zh) * 2013-06-11 2016-01-27 沃尔沃卡车集团 用于将部件安装到车架梁的横向构件和方法
CN203570814U (zh) * 2013-11-11 2014-04-30 贵州航晟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异型螺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48717B2 (en) 2021-10-19
CN110234892A (zh) 2019-09-13
EP3577349A1 (en) 2019-12-11
EP3577349C0 (en) 2024-03-27
EP3577349B1 (en) 2024-03-27
US20190382050A1 (en) 2019-12-19
WO2018141513A1 (en) 2018-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04884B1 (en) Joint structure for extruded members
CN110234892B (zh) 紧固元件
RU2302963C2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держатель
CN204547703U (zh) 车门组件、门结构、门组件
EP3757009B1 (en) Hybrid support rail for receiving fixtures in a cabin of a vehicle
WO2019114663A1 (zh) 门槛梁总成、侧后车身总成、车身总成以及汽车
CN215475354U (zh) 前横梁连接支架及前横梁总成
CN215436611U (zh) 一种横梁总成、车架及车辆
US20050168057A1 (en) Axle housing with suspension flange
CN210799597U (zh) 安装组件及包括该组件的机器
US6503035B1 (en) Automotive vehicle having a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system for vehicle transport
CA3020668C (en) Frame unit
CN217705964U (zh) 一种三向固定件及用于汽车顶部的工件固定结构
CN110091920B (zh) 横梁、前部组件、车架组件和机动车辆
CN102991465A (zh) 刮水器部件—固定装置和刮水器装置
CN111300485A (zh) 用于挂轨机器人的挂架、悬挂装置及悬挂装置安装方法
CN220742962U (zh) 护栏固定装置及钻机
CN217005872U (zh) 一种固定装置
CN220974360U (zh) 厢式车辆
CN220267443U (zh) 用于锁扣的加强件和车辆
CN219506108U (zh) 翼子板连接支架及翼子板安装结构
CN212230711U (zh) 防松脱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RU6843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цистерны к раме шасси
CN210337914U (zh) 贯通道顶板的安装装置及包括其的贯通道和车辆
CN215331348U (zh) H型梁操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