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4525B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4525B
CN110234525B CN201880008821.6A CN201880008821A CN110234525B CN 110234525 B CN110234525 B CN 110234525B CN 201880008821 A CN201880008821 A CN 201880008821A CN 110234525 B CN110234525 B CN 1102345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ssage
hot air
heat exchanger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88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4525A (zh
Inventor
金本英之
永冈修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34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4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4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4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不仅向前座乘坐者也向后座乘坐者供给调和空气的情况下,抑制向各吹出口供给的调和空气的温度变得过高或过低,来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在壳体(10)的内部布置有包括热风引导部(51)和冷风引导部(55)的挡板(50),所述热风引导部(51)用于将从热风通路(31)的下游端流出的热风向后座用通路(37)引导,所述冷风引导部(55)用于将从冷风通路(33)的下游端流出的冷风向热通路(36)引导。

Description

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例如汽车等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尤其是属于构成为通过分别生成热风和冷风后加以混合而得到调和空气的这一构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冷却空气调节用空气的冷却用热交换器、加热空气调节用空气的加热用热交换器、决定热风与冷风的混合比的空气混合风门、以及吹出方向切换风门等,车辆用空调装置构成为:将热风和冷风混合起来,以达到由空气混合风门决定好的混合比,从而生成调和空气,并通过吹出方向切换风门的动作,将已生成的调和空气向车室的前挡风玻璃附近、乘坐者的上半身、脚边等供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在专利文献1中,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供绕过了加热用热交换器的空气流动的冷风通路和供通过了加热用热交换器的空气流动的热风通路,在冷风通路和热风通路汇合的部位,布置有空气调节用挡板。在空气调节用挡板上设有通路部和通风部,所述通路部用于将已由加热用热交换器加热了的热风从热风通路输送至上半身用吹出开口部附近,所述通风部将绕过了加热用热交换器后的冷风从冷风通路输送至除霜用吹出开口部和脚部吹出开口部附近。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布置在壳体内部的、冷风与热风的混合区域的送风导向件。送风导向件具有热风引导筒、调节板和整流板。供给到空气混合空间的热风的一部分通过在热风引导筒中流通而不使冷风与热风混合地被引导到除霜吹出口侧。供给到空气混合空间的冷风的送风方向被调节板引导为朝向热风侧。进而,供给到空气混合空间的冷风被整流板整流。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319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3257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以想到的是:如专利文献1、2所述,通过将空气调节用挡板、送风导向件布置在壳体的内部,由此能够根据各吹出模式分别将冷风和热风向所期望的方向引导。
但是,有的车辆用空调装置构成为也向后座乘坐者供给调和空气。也向后座乘坐者供给调和空气,则需要在壳体上形成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出口,不仅壳体的构造,空气在壳体内的流动也会发生大幅度变化。因此,若仅单纯地在壳体内部设置了专利文献1所述的包括热风用通路部、冷风用通风部的空气调节用挡板、专利文献2所述的包括热风引导筒、调节板以及整流板的送风引导件,则有时会难以向各吹出口供给所期望温度的调和空气。
例如,因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出口与冷风通路的下游端之间的位置关系,有时冷风容易流向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出口,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温度容易降低。并且,为了设置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出口,有时向脚边供给的调和空气的出口与热风通路的下游端较为接近,如此,向脚边供给的调和空气的温度容易升高。这些都会成为降低乘坐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希望消除掉,但是即使欲使用专利文献1、2所述的空气调节用挡板、送风导向件进行消除,由于它们并非是以向后座乘坐者供给调和空气为前提的,因此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不仅向前座乘坐者也向后座乘坐者供给调和空气的情况下,抑制向各吹出口供给的调和空气的温度变得过高或过低,来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通过利用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挡板将热风积极地向后座用通路引导,由此能够实现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温度适当化,并且通过利用挡板将冷风积极地向脚边供给用通路引导,由此也能够使脚边用调和空气的温度实现适当化。
第一方面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包括冷却用热交换器、加热用热交换器、空气混合风门以及空调壳体,所述冷却用热交换器冷却空气调节用空气,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加热空气调节用空气,所述空气混合风门决定已由所述冷却用热交换器冷却后的冷风与已由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加热后的热风之间的混合比,所述空调壳体收纳所述冷却用热交换器、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以及所述空气混合风门,所述车辆用空调装置构成为:将热风和冷风混合起来,以达到由所述空气混合风门决定好的混合比,从而生成调和空气,将已生成的调和空气向车室的各部供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热风通路、冷风通路、后座用通路以及脚边供给用通路,所述热风通路供已由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加热后的热风流通,所述冷风通路设置在所述热风通路的下方且供已由所述冷却用热交换器冷却后的冷风流通,所述后座用通路设置在所述空调壳体的下部并用于向后座乘坐者供给调和空气,所述脚边供给用通路设置在所述后座用通路的上方并用于向乘坐者的脚部附近供给调和空气,在所述空调壳体的内部布置有包括热风引导部和冷风引导部的挡板,所述热风引导部用于将从所述热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出的热风向所述后座用通路引导,所述冷风引导部用于将从所述冷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出的冷风向所述脚边供给用通路引导。
根据该构成方式,由于冷风通路设置在热风通路的下方,因此冷风容易流向空调壳体的下部,由于在该空调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后座用通路,因此冷风容易流向后座用通路,但是由于利用挡板的热风引导部将从热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出的热风向后座用通路引导,因此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温度变得适当。
另外,热风通路设置于冷风通路的上方,脚边供给用通路设置于后座用通路的上方,因此构成为热风容易流向脚边供给用通路,但是由于利用挡板的冷风引导部将从冷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出的冷风向脚边供给用通路引导,因此脚边用调和空气的温度也变得适当。
第二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所述冷风引导部布置成截断从所述热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向所述脚边供给用通路的热风流。
根据该构成方式,由于从热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向脚边供给用通路的热风流由挡板的冷风引导部截断,因此能够抑制脚边用调和空气的温度升高。
第三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所述热风引导部布置成使从所述冷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向所述后座用通路的冷风量降低。
根据该构成方式,由于因挡板的热风引导部使得从冷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向后座用通路的冷风量降低,因此能够抑制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温度降低。
第四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所述冷风引导部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热风通路的下游端相向布置的对置壁部,所述对置壁部形成为越接近上侧,则越远离所述热风通路的下游端。
根据该构成方式,在挡板的冷风引导部的对置壁部与热风通路的下游端之间,形成用于供热风流出的间隙。
第五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所述热风引导部和所述冷风引导部在车宽方向上交替地布置,当从车宽方向观看时,由所述热风引导部引导热风的引导方向与由所述冷风引导部引导冷风的引导方向相交叉。
根据该构成方式,能够将热风的引导方向与冷风的引导方向互不干扰地设定为任意方向,因此容易使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温度和脚边用调和空气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
第六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壳体的上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向前座乘坐者的上半身供给调和空气的中央上半身用吹出口,所述挡板的所述冷风引导部设置在所述空调壳体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并将冷风向上方引导。
根据该构成方式,能够利用挡板的冷风引导部使冷风朝向中央上半身用吹出口流动。由此,从中央上半身用吹出口吹出的冷风量增加。
第七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所述热风引导部在车宽方向上留出间隔地设置有多个。
根据该构成方式,由于热风分散地流入后座用通路中,因此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温度难以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第八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壳体的车宽方向中央部设置有中间板,所述挡板与所述中间板形成为一体。
根据该构成方式,通过在空调壳体的车宽方向中央部设置中间板,从而能够在例如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生成不同温度的调和空气并进行供给。通过使该中间板与挡板形成为一体,而使得部件数量减少。
第九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为供安装于车辆上的发动机的冷却水流动的加热器芯、电加热器以及制冷剂冷凝器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该构成方式,能够根据车辆的种类使用适当的热源。
第十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挡板上设有被压入所述空调壳体的所述冷风通路中的固定用板部。
根据该构成方式,通过将挡板的固定用板部压入到冷风通路中,而能够事先将挡板暂时固定在空调壳体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发明,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包括热风引导部和冷风引导部的挡板,所述热风引导部用于将从热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出的热风向后座用通路引导,所述冷风引导部用于将从冷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出的冷风向脚边供给用通路引导,因此能够使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温度和脚边用调和空气的温度实现适当化,从而能够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根据第二方面发明,挡板的冷风引导部截断从热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向脚部供给用通路的热风流,由此能够抑制脚边用调和空气的温度上升。
根据第三方面发明,挡板的热风引导部使从冷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向后座用通路的冷风量降低,由此能够抑制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温度降低。
根据第四方面发明,由于能够在挡板的冷风引导部的对置壁部与热风通路的下游端之间形成用于供热风流出的间隙,因此能够减小热风的流通阻力。
根据第五方面发明,在车宽方向上交替地布置挡板的热风引导部和冷风引导部,并使由热风引导部引导热风的引导方向与由冷风引导部引导冷风的引导方向相交叉,因此能够将热风的引导方向与冷风的引导方向互不干扰地设定为任意方向。由此,容易使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温度和脚边用调和空气的温度成为目标温度。
根据第六方面发明,由于能够通过挡板的冷风引导部将冷风向中央上半身用吹出口引导,因此能够增加从中央上半身用吹出口吹出的冷风量,尤其能够提高乘坐者在夏季的舒适性。
根据第七方面发明,由于热风分散地流入后座用通路中,因此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温度难以出现不均匀的现象,能够进一步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根据第八方面发明,通过使中间板和挡板形成为一体,而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根据第九方面发明,能够根据车辆使用适当的热源。
根据第十方面发明,在制造车辆用空调装置时,能够事先将挡板暂时固定在空调壳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后方观看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所得到的立体图。
图2是从后方观看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所得到的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右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左视图。
图6是沿图2中的VI-V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2中的VII-V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8是从左侧观看右侧壳体构成部件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IX部放大图。
图10是从后方观看挡板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11是从后方观看挡板而得到的图。
图12是挡板的左视图。
图13是挡板的俯视图。
图14是说明将右侧挡板构成部件组装在右侧壳体构成部件上的要领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将右侧挡板构成部件组装在右侧壳体构成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将右侧挡板构成部件和中间板组装在右侧壳体构成部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板和挡板的立体图。
图18是从后方观看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板和挡板而得到的图。
图19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板和挡板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本质上仅为举例说明而已,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其应用物或其用途。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的图。车辆用空调装置1例如以收纳在设置于汽车的车室内的仪表板(未图示)的内部的状态安装在车体上。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送风单元,不过并未图示出来。送风单元构成为:选择并引入车室内空气和车室外空气中的一者,并且通过送风机进行送风。送风单元能够布置在车宽方向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车辆前侧简称为“前”,将车辆后侧简称为“后”,将车辆左侧简称为“左”,将车辆右侧简称为“右”。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处于已将车辆用空调装置1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来对前后左右进行定义。
如图6和图7所示,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冷却用热交换器2、加热用热交换器3、电加热器4、上侧空气混合风门5、下侧空气混合风门6以及空调壳体10(示于图1等中),冷却用热交换器2冷却空气调节用空气,加热用热交换器3和电加热器4加热空气调节用空气,上侧空气混合风门5和下侧空气混合风门6决定已由冷却用热交换器2冷却后的冷风与已由加热用热交换器3和电加热器4加热后的热风的混合比,空调壳体10收纳冷却用热交换器2、加热用热交换器3、电加热器4以及空气混合风门5、6。
亦如图1~图5所示,空调壳体10构成为能够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分割开。空调壳体10的前侧部分构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割开,其具有上侧壳体构成部件11和下侧壳体构成部件12。空调壳体10的后侧部分构成为能够在左右方向的中间部分割开,其具有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和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上侧壳体构成部件11、下侧壳体构成部件12、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以及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彼此之间经由紧固部件等紧固起来而实现一体化。
如图6所示,冷却用热交换器2收纳在上侧壳体构成部件11和下侧壳体构成部件12的内部。在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和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的内部收纳有加热用热交换器3、电加热器4及空气混合风门5、6。
另外,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有除霜风门20、上半身用风门21、热风门22以及后座上半身用风门23,除霜风门20、上半身用风门21、热风门22以及后座上半身用风门23收纳于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和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的内部。除霜风门20、上半身用风门21、热风门22和后座上半身用风门23是用于切换调和空气的吹出方向的吹出方向切换风门。也就是说,车辆用空调装置1构成为:将热风和冷风混合起来,以达到由上侧空气混合风门5和下侧空气混合风门6决定好的混合比,从而生成调和空气,并且与除霜风门20、上半身用风门21、热风门22和后座上半身用风门23的动作相应地将已生成的调和空气向车室的各部进行供给。
进而,车辆用空调装置1还具备挡板50,详情后述。该挡板50是用于通过将冷风和热风朝所期望的方向引导而使调和空气的温度实现适当化的部件,其布置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
如图4所示,在空调壳体10的右侧壁部的前部形成有用于导入空气调节用空气的空气导入口24。空气导入口24呈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形状。送风单元与空气导入口24相连接。
如图1等所示,在空调壳体10的上壁部(上部)形成有用于吹出调和空气的除霜吹出口25。该除霜吹出口25呈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从除霜吹出口25吹出的调和空气被朝着车辆的前挡风玻璃(未图示)的内表面供给。能够将除霜导管(未图示)连接在除霜吹出口25上。
在空调壳体10的上壁部的比除霜吹出口25靠后侧的部分,形成有左侧上半身用吹出口26a、右侧上半身用吹出口26b以及中央上半身用吹出口26c。左侧上半身用吹出口26a在空调壳体10的左侧部分敞开,从左侧上半身用吹出口26a吹出的调和空气被朝着就座于左前侧座位的乘坐者的上半身供给。右侧上半身用吹出口26b在空调壳体10的右侧部分敞开,从右侧上半身用吹出口26b吹出的调和空气被朝着就座于右前侧座位的乘坐者的上半身供给。中央上半身用吹出口26c在空调壳体10的上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即左侧上半身用吹出口26a与右侧上半身用吹出口26b之间敞开。从中央上半身用吹出口26c吹出的调和空气主要被朝着就座于前座的乘坐者的上半身供给。能够将上半身用导管(未图示)连接在左侧上半身用吹出口26a、右侧上半身用吹出口26b以及中央上半身用吹出口26c上。
如图6等所示,在空调壳体10的后壁部且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热吹出口27。从热吹出口27吹出的调和空气被朝着乘坐者的脚部附近供给。不仅能将从热吹出口27吹出的调和空气供给到前座乘坐者的脚部附近,也能将该调和空气供给到后座乘坐者的脚部附近。能够将热导管(未图示)连接在热吹出口27上。
在空调壳体10的后壁部的比热吹出口27靠下侧的部分,形成有后座用吹出口28。从后座用吹出口28吹出的调和空气被朝着就座于后座上的乘坐者(后座乘坐者)的例如上半身供给。后座用吹出口28呈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并位于空调壳体1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能够将延伸到后座附近的后座用导管(未图示)连接在后座用吹出口28上。
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供冷却用热交换器2布置的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热风通路31、上侧冷风通路32、下侧冷风通路(空气通路)33、除霜通路34、上半身用通路35、热通路(脚边供给用通路)36以及后座用通路37。
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形成在前部。空气导入口24与该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的上游端连通,从送风单元送出的空气调节用空气全部被导入到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中。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的纵截面从空调壳体10的上部跨越到下部并从空调壳体10的左侧跨越到右侧,成为较大的截面。
布置在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中的冷却用热交换器2由制冷循环的蒸发器(蒸发装置)构成。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成为空气通过面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形态。形成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的上部部件由上侧壳体构成部件11保持,另一方面,形成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的下部部件由下侧壳体构成部件12保持。经减压阀(未图示)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入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通过该制冷剂与空气调节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使得空气调节用空气得到冷却。空气调节用空气冷却时所产生的冷凝水从形成于下侧壳体构成部件12的排水部10a(示于图2等中)被朝着空调壳体10的外部排出。
热风通路31是供已由加热用热交换器3加热后的热风流通的通路,在该实施方式中,也供已由电加热器4加热后的热风流通。热风通路31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形成于上下方向中间部,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热风通路31的纵截面设定得比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的纵截面窄。
热风通路31的上游端与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的下游端的上下方向中间部连通。在热风通路31中布置有加热用热交换器3和电加热器4。加热用热交换器3由供安装在车辆上的发动机(未图示)的冷却水流动的加热器芯构成。通过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中流动的发动机的冷却水与空气调节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使得空气调节用空气得到加热。电加热器4具有通过接受例如车辆的电池(未图示)等的供电而发热的发热元件(未图示),并利用该发热元件发出的热来加热空气调节用空气。需要说明的是,电加热器4也可以省略。另外,可以使用电加热器4,也可以使用对制冷剂进行冷凝的制冷剂冷凝器来取代加热用热交换器3。这些热源能够任意组合使用,例如也能够同时使用制冷剂冷凝器和电加热器4。就电动汽车而言,由于没有发动机,因此能够使用制冷剂冷凝器、电加热器4。
上侧冷风通路32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设置于热风通路31的上方。上侧冷风通路32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上侧冷风通路32的上游端与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的下游端的上部连通。
下侧冷风通路33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设置于热风通路31的下方。下侧冷风通路33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上游端与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的下游端的下部连通。下侧冷风通路33沿空调壳体10的底壁部向后方延伸后,再向上方弯曲。
已由冷却用热交换器2冷却后的冷风向上侧冷风通路32和下侧冷风通路33流动。已流经上侧冷风通路32和下侧冷风通路33的冷风便绕过热风通路31进行流动。
除霜通路34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设置于上侧冷风通路32的上方,并沿上下方向延伸。除霜通路34的上游端(下端部)位于上侧冷风通路32的上游端附近。除霜通路34的下游端(上端部)与除霜吹出口25连接。
上半身用通路35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设置于上侧冷风通路32的上方,并沿上下方向延伸。上半身用通路35的上游端(下端部)位于上侧冷风通路32的上游端附近。上半身用通路35的下游端(上端部)与左侧上半身用吹出口26a、右侧上半身用吹出口26b、中央上半身用吹出口26c连接。
后座用通路37设置于空调壳体10的下部,其是用于向后座乘坐者供给调和空气的通路。后座用通路37沿前后方向延伸。后座用通路37的上游端(前端部)位于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下游端附近。后座用通路37的下游端(后端部)与后座用吹出口28连接。
热通路36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设置于上侧冷风通路32的下方且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上方。也就是说,热通路36设置于后座用通路37的上方。热通路36用于向乘坐者的脚部附近供给调和空气。
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在与加热用热交换器3分离开的靠前侧的部分,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纵壁部10b。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在与中间纵壁部10b分离开的靠上侧的部分,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侧纵壁部10c。进而,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在与中间纵壁部10b分离开的靠下侧的部分,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下侧纵壁部10d。
在上侧纵壁部10c的下端部与中间纵壁部10b的上端部之间形成有上侧开口部10e,在下侧纵壁部10d的上端部与中间纵壁部10b的下端部之间形成有下侧开口部10f。上侧空气混合风门5在上侧开口部10e内动作,来改变从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流入上侧冷风通路32的冷风量与从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流入热风通路31的上侧的冷风量的比率。
也就是说,上侧空气混合风门5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5a、和沿转动轴5a的径向延伸的板部5b。转动轴5a以能够相对于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和右侧壁部转动的方式被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和右侧壁部支承住。当上侧空气混合风门5绕转动轴5a向上方转动至最大限度时,从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流入上侧冷风通路32的冷风量为0,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中的冷风从上侧开口部10e流入热风通路31的上侧。另一方面,当上侧空气混合风门5绕转动轴5a向下方转动至最大限度时,从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流入热风通路31的冷风量为0,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中的冷风从上侧开口部10e流入上侧冷风通路32。
当上侧空气混合风门5位于中间转动位置时,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中的冷风从上侧开口部10e流入上侧冷风通路32和热风通路31。流入上侧冷风通路32的冷风量与流入热风通路31而被加热的冷风量之间的比率因上侧空气混合风门5的转动位置不同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上侧空气混合风门5用于决定已由冷却用热交换器2冷却后的冷风与已由加热用热交换器3(和电加热器4)加热后的热风之间的混合比。
下侧空气混合风门6在下侧开口部10f内动作,来改变从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流入下侧冷风通路33的冷风量与从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流入热风通路31的下侧的冷风量之间的比率。
也就是说,下侧空气混合风门6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6a和沿转动轴6a的径向延伸的板部6b。转动轴6a以能够相对于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和右侧壁部转动的方式被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和右侧壁部支承住。当下侧空气混合风门6绕转动轴6a向下方转动至最大限度时,从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流入下侧冷风通路33的冷风量变为0,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中的冷风从下侧开口部10f流入热风通路31的下侧。另一方面,当下侧空气混合风门6绕转动轴6a向上方转动至最大限度时,从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流入热风通路31的冷风量为0,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中的冷风从下侧开口部10f流入下侧冷风通路33。
当下侧空气混合风门6位于中间转动位置时,冷却用热交换器布置通路30中的冷风从下侧开口部10f流入下侧冷风通路33和热风通路31。流入下侧冷风通路33的冷风量与流入热风通路31而被加热的冷风量之间的比率因下侧空气混合风门6的转动位置不同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下侧空气混合风门6用于决定已由冷却用热交换器2冷却后的冷风与已由加热用热交换器3(和电加热器4)加热后的热风的混合比。
在除霜通路34中布置有用于打开、关闭除霜通路34的除霜风门20。除霜风门20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20a和沿转动轴20a的径向延伸的板部20b。转动轴20a以能够相对于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和右侧壁部转动的方式被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和右侧壁部支承住。除霜风门20绕转动轴20a转动,由此来打开、关闭除霜通路34。
在上半身用通路35中布置有用于打开、关闭上半身用通路35的上半身用风门21。上半身用风门21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21a、和以在径向上与转动轴21a分离开的状态被该转动轴21a支承住的板部21b。转动轴21a以能够相对于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和右侧壁部转动的方式被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和右侧壁部支承住。上半身用风门21绕转动轴21a转动,由此来打开、关闭上半身用通路35。
在热通路36中布置有用于打开、关闭热通路36的热风门22。热风门22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22a和沿转动轴22a的径向延伸的板部22b。转动轴22a以能够相对于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和右侧壁部转动的方式被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和右侧壁部支承住。热风门22绕转动轴22a转动,由此来打开、关闭热通路36。
在后座用通路37中布置有用于打开、关闭后座用通路37的后座上半身用风门23。后座上半身用风门23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23a和从转动轴23a沿径向延伸的板部23b。转动轴23a以能够相对于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和右侧壁部转动的方式被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和右侧壁部支承住。后座上半身用风门23绕转动轴23a转动,由此来打开、关闭后座用通路37。
(挡板50的结构)
挡板50由树脂材料制成,如图10等所示,由右侧挡板构成部件50A和左侧挡板构成部件50B组合而成,并且如图6等所示的那样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的后侧布置于下部。需要说明的是,挡板50也可以不是由右侧挡板构成部件50A和左侧挡板构成部件50B这两个部件构成的,而为一体成形件。
挡板50具有右侧热风引导部51、左侧热风引导部52、右侧冷风引导部53、左侧冷风引导部54以及中央冷风引导部55。右侧热风引导部51和左侧热风引导部52是用于将从热风通路31的下游端流出的热风向后座用通路37引导的部分。如图6等所示,右侧热风引导部51和左侧热风引导部52形成从热风通路31的下游端的下侧向后侧倾斜地向下延伸的通路。右侧热风引导部51和左侧热风引导部52的下游端与后座用通路37的上游端的上侧连接。如图10所示,在挡板50的左右方向靠中央的部分,在左右方向上彼此之间留出间隔地布置有右侧热风引导部51和左侧热风引导部52。
如图7所示,右侧冷风引导部53、左侧冷风引导部54以及中央冷风引导部55是用于将从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下游端流出的冷风向热通路36引导的部分。右侧冷风引导部53、左侧冷风引导部54以及中央冷风引导部55形成从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下游端向上方、即向热通路36的上游端延伸的通路。右侧冷风引导部53、左侧冷风引导部54以及中央冷风引导部55的下游端位于热通路36的上游端附近。
如图10所示,右侧冷风引导部53设置于挡板50的右端,并形成为向右侧敞开。该右侧冷风引导部53的右侧敞开部分由空调壳体10的右侧壁部的内表面封住,而形成向热通路36的上游端延伸的通路。
左侧冷风引导部54设置于挡板50的左端,并形成为向左侧敞开。该左侧冷风引导部54的左侧敞开部分由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的内表面封住,而形成向热通路36的上游端延伸的通路。
中央冷风引导部55设置于挡板5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并且是通过将右侧挡板构成部件50A与左侧挡板构成部件50B组合起来而形成的。在该中央冷风引导部55的右侧布置有右侧热风引导部51,在中央冷风引导部55的左侧布置有左侧热风引导部52。因此,挡板50的热风引导部51、52和冷风引导部53、54、55在车宽方向上交替地布置,当从车宽方向(左右方向)观看时,由热风引导部51、52引导热风的引导方向与由冷风引导部53、54、55引导冷风的引导方向相交叉。中央冷风引导部55设置于空调壳体10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并且将冷风向上方引导。
如图7所示,挡板50的冷风引导部53、54、55布置为截断从热风通路31的下游端流向热通路36的热风流。也就是说,构成冷风引导部53、54、55的前侧壁部53a、54a、55a(亦在图10中示出)为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热风通路31的下游端的下侧相向地布置而成的对置壁部,这些前侧壁部53a、54a、55a布置在热风通路31的下游端与热通路36之间,由此从热风通路31的下游端流出的热风难以直接流向热通路36。由此,挡板50的冷风引导部53、54、55截断从热风通路31的下游端流向热通路36的热风流,由此能够抑制脚边用调和空气的温度上升。
冷风引导部53、54、55的前侧壁部53a、54a、55a形成为越接近上侧,则越远离热风通路31的下游端。由此,能够在挡板50的冷风引导部53、54、55的前侧壁部53a、54a、55a与热风通路31的下游端之间形成用于供热风流出的间隙,从而能够减小热风的流通阻力。
挡板50的热风引导部51、52布置为使从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下游端流向后座用通路37的冷风量降低。也就是说,例如如图6所示,热风引导部51、52的下壁部51a、52a(亦在图10中示出)以越接近后侧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并与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下游端相向地布置。而且,从下侧冷风通路33流出的冷风碰撞到下壁部51a、52a,由此难以向后座用通路37流动。
如图10所示,在挡板50的位于右侧热风引导部51与右侧冷风引导部53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右侧开口部56。进而,在挡板50的位于左侧热风引导部52与左侧冷风引导部54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左侧开口部57。空气向右侧开口部56和左侧开口部57流动。
挡板50具有被压入空调壳体10的下侧冷风通路33中的作为压入部的右侧固定用板部58和左侧固定用板部59。右侧固定用板部58从右侧挡板构成部件50A向下方延伸,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进而沿下侧冷风通路33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右侧固定用板部58的上缘部与形成在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上的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上表面抵接,右侧固定用板部58的下缘部与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下表面抵接,由此右侧固定用板部58被压入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下游侧。
左侧固定用板部59从左侧挡板构成部件50B向下方延伸,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进而沿下侧冷风通路33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左侧固定用板部59的上缘部与形成于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上的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上表面抵接,左侧固定用板部59的下缘部与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下表面抵接,由此左侧固定用板部59被压入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下游侧。也就是说,能够将右侧挡板构成部件50A暂时固定在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上,能够将左侧挡板构成部件50B暂时固定在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上。
(挡板的定位结构)
如图9所示,在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上,形成有用于将挡板50的右侧挡板构成部件50A以暂时固定状态进行定位的定位用凹部(卡合部)13d。定位用凹部13d形成在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的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下表面上。右侧固定用板部58的下缘部的一部分通过嵌入定位用凹部13d中而与该定位用凹部13d卡合。在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也能够设置相同的定位结构。
(挡板的组装要领)
下面,对挡板50的组装要领进行说明。将右侧挡板构成部件50A暂时固定在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上,并且将左侧挡板构成部件50B暂时固定在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上之后,将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与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组合起来。
也就是说,如图14所示,在将右侧挡板构成部件50A暂时固定在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上时,将右侧挡板构成部件50A的右侧固定用板部58压入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的下侧冷风通路33中。压入后的状态如图15所示。当右侧固定用板部58压入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的下侧冷风通路33中时,右侧固定用板部58的下缘部与定位用凹部13d卡合而被定位。同样地,将左侧挡板构成部件50B的左侧固定用板部59压入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的下侧冷风通路33中,将左侧挡板构成部件50B暂时固定在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上。将加热用热交换器3、电加热器4、空气混合风门5、6等组装在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或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上。
如图16所示,将中间板60组装在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上。中间板60是用于将空调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划分成左侧空间和右侧空间的部件,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中间板60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比中间板60靠右侧的空间是用于生成向车室的右侧区域供给的调和空气的空间,而在空调壳体10的内部,比中间板60靠左侧的空间是用于生成向车辆的左侧区域供给的调和空气的空间。也就是说,通过设置中间板60,而能够实现左右独立温度控制型车辆用空调装置1。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省略中间板60。
之后,若将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与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组合起来,则右侧挡板构成部件50A和左侧挡板构成部件50B便结合起来构成挡板50。在将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和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组合起来时,右侧挡板构成部件50A和左侧挡板构成部件50B被暂时固定住,所以在组合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和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的过程中,右侧挡板构成部件50A和左侧挡板构成部件50B不会落下,也不会发生位置偏移。由此,组装作业性提高。
(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由于下侧冷风通路33设置于热风通路31的下方,因此冷风容易流向空调壳体10的下部,由于在该空调壳体10的下部设置有后座用通路37,因此冷风容易流向后座用通路37,但是由于利用挡板50的右侧热风引导部51和左侧热风引导部52将从热风通路31的下游端流出的热风向后座用通路37引导,因此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温度变得适当。
另外,由于热风通路31设置于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上方,热通路36设置于后座用通路37的上方,因此构成为热风容易流向热通路36,但是由于利用挡板50的右侧冷风引导部53、左侧冷风引导部54及中央冷风引导部55,将从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下游端流出的冷风向热通路36引导,因此脚边用调和空气的温度也变得适当。由此,能够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由于挡板50的右侧冷风引导部53、左侧冷风引导部54以及中央冷风引导部55截断从热风通路31的下游端流向热通路36的热风流,由此能够抑制脚边用调和空气的温度上升。
由于挡板50的右侧热风引导部51和左侧热风引导部52使从下侧冷风通路33的下游端流向后座用通路37的冷风量降低,由此能够抑制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温度下降。
由于能够在挡板50的右侧冷风引导部53、左侧冷风引导部54以及中央冷风引导部55的对置壁部53a、54a、55a与热风通路31的下游端之间,形成用于供热风流出的间隙,因此能够减小热风的流通阻力。
在车宽方向上交替布置了挡板50的右侧热风引导部51、左侧热风引导部52、右侧冷风引导部53、左侧冷风引导部54以及中央冷风引导部55,并且使由热风引导部51、52引导热风的引导方向与由冷风引导部53、54、55引导冷风的引导方向相交叉,因而能够将热风的引导方向与冷风的引导方向互不干扰地设定为任意方向。由此,容易将后座乘坐者用调和空气的温度和脚边用调和空气的温度设定为目标温度。
在挡板50上设置右侧固定用板部58和左侧固定用板部59,在制造车辆用空调装置1时事先将挡板50暂时固定在空调壳体10上,因此组装作业性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图17~图19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的一部分。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空调壳体10的车宽方向中央部设置有中间板60,挡板50与中间板60形成为一体,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他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都相同,所以以下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于相同部分的说明,而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中间板60的下部,一体成形有挡板50,该挡板50向左右方向突出。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收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并且通过将中间板60组装在右侧壳体构成部件13或左侧壳体构成部件14上,由此也能够同时组装挡板50。另外,通过使挡板50与中间板60形成为一体,而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仅为简单的示例,而不应做限制性解释。此外,属于权利要求书的等同范围内的变形、变更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例如能够安装在汽车上。
-符号说明-
1 车辆用空调装置
2 冷却用热交换器
3 加热用热交换器
5 上侧空气混合风门
6 下侧空气混合风门
10 空调壳体
31 热风通路
33 下侧冷风通路
36 热通路(脚边供给用通路)
37 后座用通路
50 挡板
51 右侧热风引导部
52 左侧热风引导部
53 右侧冷风引导部
53a 前侧壁部(对置壁部)
54 左侧冷风引导部
54a 前侧壁部(对置壁部)
55 中央冷风引导部
55a 前侧壁部(对置壁部)
58、59 固定用板部
60 中间板。

Claims (9)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包括冷却用热交换器、加热用热交换器、空气混合风门以及空调壳体,
所述冷却用热交换器冷却空气调节用空气,
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加热空气调节用空气,
所述空气混合风门决定已由所述冷却用热交换器冷却后的冷风与已由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加热后的热风之间的混合比,
所述空调壳体收纳所述冷却用热交换器、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以及所述空气混合风门,
所述车辆用空调装置构成为:将热风和冷风混合起来,以达到由所述空气混合风门决定好的混合比,从而生成调和空气,将已生成的调和空气向车室的各部供给,所述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调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热风通路、冷风通路、后座用通路以及脚边供给用通路,所述热风通路供已由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加热后的热风流通,所述冷风通路设置在所述热风通路的下方且供已由所述冷却用热交换器冷却后的冷风流通,所述后座用通路设置在所述空调壳体的下部并用于向后座乘坐者供给调和空气,所述脚边供给用通路设置在所述后座用通路的上方并用于向乘坐者的脚部附近供给调和空气,
在所述空调壳体的内部布置有包括热风引导部和冷风引导部的挡板,所述热风引导部用于将从所述热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出的热风向所述后座用通路引导,所述冷风引导部用于将从所述冷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出的冷风向所述脚边供给用通路引导,
所述挡板的所述冷风引导部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热风通路的下游端相向布置的对置壁部,
所述对置壁部形成为越接近上侧,则越远离所述热风通路的下游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的所述冷风引导部布置成截断从所述热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向所述脚边供给用通路的热风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的所述热风引导部布置成使从所述冷风通路的下游端流向所述后座用通路的冷风量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的所述热风引导部和所述冷风引导部在车宽方向上交替地布置,
当从车宽方向观看时,由所述热风引导部引导热风的引导方向与由所述冷风引导部引导冷风的引导方向相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调壳体的上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向前座乘坐者的上半身供给调和空气的中央上半身用吹出口,
所述挡板的所述冷风引导部设置在所述空调壳体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并将冷风向上方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的所述热风引导部在车宽方向上留出间隔地设置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调壳体的车宽方向中央部设置有中间板,
所述挡板与所述中间板形成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为供安装于车辆上的发动机的冷却水流动的加热器芯、电加热器以及制冷剂冷凝器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挡板上设有被压入所述空调壳体的所述冷风通路中的固定用板部。
CN201880008821.6A 2017-02-17 2018-02-14 车辆用空调装置 Active CN1102345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7934A JP6909009B2 (ja) 2017-02-17 2017-02-17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7-027934 2017-02-17
PCT/JP2018/005071 WO2018151149A1 (ja) 2017-02-17 2018-02-14 車両用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4525A CN110234525A (zh) 2019-09-13
CN110234525B true CN110234525B (zh) 2022-06-10

Family

ID=6316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8821.6A Active CN110234525B (zh) 2017-02-17 2018-02-14 车辆用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09009B2 (zh)
CN (1) CN110234525B (zh)
WO (1) WO2018151149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02250A (ja) * 2000-06-16 2002-01-08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20070101006A (ko) * 2006-04-10 2007-10-16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03534113A (zh) * 2011-05-17 2014-01-22 株式会社电装 车用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22975B2 (ja) * 1997-04-07 2007-12-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DE10052135A1 (de) * 2000-10-20 2002-05-02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Luftführungsgehäuse
FR2829064B1 (fr) * 2001-08-30 2005-01-14 Valeo Climatisation Dispositif de generation d'un flux d'air a temperature reglee pour l'habitacl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et appareil de chauffage et/ou de climatisation comportant ce dispositif
JP4830771B2 (ja) * 2006-10-10 2011-12-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424409B2 (ja) * 2007-11-02 2010-03-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5447701B2 (ja) * 2013-01-29 201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02250A (ja) * 2000-06-16 2002-01-08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20070101006A (ko) * 2006-04-10 2007-10-16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03534113A (zh) * 2011-05-17 2014-01-22 株式会社电装 车用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4525A (zh) 2019-09-13
JP2018131150A (ja) 2018-08-23
JP6909009B2 (ja) 2021-07-28
WO2018151149A1 (ja) 2018-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0073B2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US20160221414A1 (en) Air conditioning unit
US6736190B2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US20200307348A1 (en) Air conditioner
JP2007125955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WO2014058009A1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914333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6182835A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JP683786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0234525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US20180272833A1 (en) Vehicle hvac system with sliding door
JP2008087576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4058940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8144532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9070685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20210094372A (ko) 블로어 유닛이 구비된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2004203179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WO2023182220A1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WO2018084259A1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空調ユニットおよび第1空調ユニットと第2空調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200425604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4125116A (ja) 車載用空調装置
WO2017065101A1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JP2005225445A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WO2023171503A1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8222024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