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5257B - 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摄像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摄像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5257B
CN110225257B CN201910613342.3A CN201910613342A CN110225257B CN 110225257 B CN110225257 B CN 110225257B CN 201910613342 A CN201910613342 A CN 201910613342A CN 110225257 B CN110225257 B CN 1102252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day
night
photosensitive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33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25257A (zh
Inventor
李俊英
单海婧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33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252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25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5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25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5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摄像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和/或,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其中,第一和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以及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均基于光敏值、并进一步结合摄像感光和红外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加以判决。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准确确定日夜模式的切换的问题,提高了日夜模式的切换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摄像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摄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摄像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日夜模式自动切换是前端摄像装置必备功能之一。前端摄像装置根据场景中光照强度或图像画质等因素,可以确定当前是采用白天模式,还是夜晚模式,并在确定模式应当发生改变时进行日夜模式的自动切换。
对应不同的模式,摄像装置可以被设置为使用不同的滤光片。例如,可以在白天模式使用IRCut的滤光片,优先保证图像的色彩还原性;可以夜晚模式使用全透的滤光片,提升夜晚相机的感光度。
日夜模式切换的时机,影响摄像装置最优效果的显示。因此,如何准确确定日夜模式的切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摄像装置和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如何准确确定日夜模式的切换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包括: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和/或,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光敏单元探测的光敏值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且摄像感光参数满足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且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自动白平衡统计信息,判断当前场景是否为所述非红外场景。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自动白平衡统计信息,判断当前场景是否为所述非红外场景包括:计算所述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中每个自动白平衡分块的色差亮度比CBRatio;根据所述每个自动白平衡分块的CBRatio计算所述图像的色差亮度比平均值meanCBRatio;判断所述meanCBRatio是否小于红外判断阈值isIrThr,若所述meanCBRatio小于所述isIrThr,则当前场景不是所述非红外场景;若所述meanCBRatio不小于所述isIrThr,则当前场景为所述非红外场景。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还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大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其中,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小于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判断满足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比较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与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和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在所述光敏值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但大于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是否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在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判断当前场景是否为所述非红外场景;在当前场景为所述非红外场景的情况下,判断满足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判断满足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比较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与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在所述光敏值大于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是否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在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判断满足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判断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包括:比较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与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在所述光敏值小于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是否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在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判断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感光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图像增益、图像亮度;相应地,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图像增益小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增益阈值T5、所述图像亮度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亮度阈值T4;所述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图像增益不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增益阈值T6、所述图像亮度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亮度阈值T2。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若判断满足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所述日间模式包括:若判断连续N次采样都满足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连续M次采样都满足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所述日间模式,其中,N、M为大于1的正整数;若判断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所述夜间模式包括:若判断连续L次采样都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所述夜间模式,其中,L为大于1的正整数。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日夜模式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模式切换模块,设置为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和/或,第二模式切换模块,设置为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光敏单元探测的光敏值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且摄像感光参数满足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且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还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大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其中,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小于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光敏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光敏单元设置为探测光敏值;所述处理单元设置为:在所述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和/或,在所述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且摄像感光参数满足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且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所述摄像头包括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和滤光片切换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滤光片具有红外截止特性,所述第二滤光片具有红外透射特性,所述滤光片切换机构设置为根据所述处理单元所切换后的当前日夜模式,执行对所述第一滤光片和所述第二滤光片的切换。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滤光片切换机构设置为:在所述处理单元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将当前工作的滤光片从所述第二滤光片切换到所述第一滤光片;在所述处理单元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将当前工作的滤光片从所述第一滤光片切换到所述第二滤光片。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和/或,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其中,第一和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以及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均基于光敏值、并进一步结合摄像感光和红外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加以判决。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准确确定日夜模式的切换的问题,提高了日夜模式的切换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和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中,在通过光敏值进行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的基础上,添加了摄像感光参数(例如,摄像头所拍摄图像的图像亮度、摄像头所拍摄图像的图像增益等)的判断,使得光敏值跟图像中所能体现的摄像感光都匹配的情况下才进行日夜模式切换,较单纯基于光敏或亮度进行模式切换的方法更稳定,更符合人眼对于图像效果的需要。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中,在通过光敏值进行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于光敏值较低,摄像感光较高情况下的二次判断,在二次判断中实现了对红外场景的判断。这种处理方式改善了基于光敏的模式切换方法在走廊,监狱,会议室等室内场景下,光敏感光同摄像机感光不一致的情况下,很难切日间模式的问题。此外,通过采用光敏加红外场景判断的方法,光敏判断为主,红外场景判断为辅,因为光敏不受滤光片切换值影响,对于环境亮度的判断更准确,精确,因此在来回切换、或很晚切换的问题上,切换的时机把握的更稳定、准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光敏电阻感光的日夜模式切换方案的一种特殊场景示意图;
图2是基于曝光值及红外判定的日夜模式切换方案的一种特殊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摄像装置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日夜模式切换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日夜模式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红外场景判断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于日夜模式切换,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考虑了以下几种方案:
(1)基于图像亮度的日夜模式切换方案。首先设定日间到夜间切换及夜间到日间切换的亮度阈值t1及t2;若当前日夜模式为Day(日间模式),比较当前图像亮度Y同日间到夜间切换的亮度阈值t1做比较,若连续N帧都满足Y<t1,则日夜模式切换为Night,若当前日夜模式为Night(夜间模式),比较当前图像亮度Y同夜间到日间切换的亮度阈值,若连续N帧都满足Y>t2,则日夜模式切换为Day。该方案考虑了日夜模式同图像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是未考虑到IRCut滤光片的切换及红外补光对于摄像机感光的影响。日间模式使用IRCut的滤光片,红外光是截止的;夜间模式使用全透滤光片,可见光、红外光是全透的。IRCut同全透滤光片之间的切换,会导致图像亮度的变化,若场景中红外成分较多时,全透滤光片下图像亮度会增加很多,会存在日夜模式来回切换的问题。
(2)基于图像增益的日夜模式切换方案。同基于图像亮度的日夜模式切换方案类似,只是比较的变量换成了增益而已。该方案只是考虑了日夜模式同增益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是未考虑到IRCut滤光片的切换及红外补光对于摄像机感光的影响。同基于图像亮度的日夜模式切换方案一样,红外场景下,会存在日夜模式来回切的问题。
(3)基于光敏电阻感光的日夜模式切换方案。同基于图像亮度的日夜模式切换方案类似,只是比较的变量换成了表征摄像机周围环境亮度的光敏电压,摄像机需要增加光敏电阻。该方案考虑了日夜模式同环境亮度,环境亮度同光敏电压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是未考虑到光敏电阻只能感知到光敏周围小范围的环境亮度,而摄相机则可以感知到更广范围的环境亮度。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光敏电阻感光的日夜模式切换方案的一种特殊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走廊,监狱,会议室等室内场景下,摄像机一般都是装在角落的,而灯光的照射一般都是向下的,会存在光敏感知的环境亮度同摄像机感知的环境亮度不一致的情况。实际环境亮度很高,而光敏值很低,会导致相机过早切晚上模式,过晚切日间模式,或不能切日间模式的问题。
(4)基于曝光值及红外判定的日夜模式切换方案。曝光值可以是亮度、曝光、增益或几者组合起来的一个表征环境亮度的量。红外判定是根据传感器对于可见光,红外光的不同感光,来预估当前是否红外场景,场景中红外光对图像亮度的贡献度等。该方案考虑到了IRCUT滤光片的切换及红外补光对于摄像机感光的影响,但该方案对于场景中红外光对图像亮度的贡献度上,是否红外场景的判定上,都只是预估的,在准确率上可能会存在较大误差。图2是基于曝光值及红外判定的日夜模式切换方案的一种特殊场景示意图。如图2所示,红外光-可见光混合光源下,若场景中存在近距离强红外反射物体,由于传感器对红外光更敏感,会更多的识别为红外场景,导致误判。卤素灯,钠灯等低色温光源中,红外成分较多,由于传感器对于红外光更敏感,也容易被误识别为红外场景。由此导致该方案下红外场景判定的阈值很难设定,存在要么容易来回切,要么容易晚切的问题。
参照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日夜模式切换的时机的判断往往会存在误差,因光敏值和环境实际亮度不一致可能导致切换不准确,例如,走廊,监狱,会议室等室内场景下,光敏感光同摄像机感光不一致,导致很难切日间模式;或者,在红外光和可见光混合光源下,因滤光片的切换以及红外补光对于摄像装置感光的影响,导致日夜模式要么来回切,要么很晚切,这也会引起日夜模式切换不准确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敏、红外判定算法的摄像机日夜模式切换方法。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摄像装置中执行,其中,摄像装置可以包括安防监控系统中的摄像模块,或者其他装置中因其他目的而提供的摄像模块等等。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摄像装置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摄像装置30可以包括:摄像头301、光敏单元302和处理单元303,其中,
所述光敏单元302设置为探测光敏值;
所述处理单元303设置为:
在所述摄像装置30的当前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和/或,
在所述摄像装置30的当前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
其中,
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光敏单元302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且摄像感光参数满足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
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光敏单元302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且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
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光敏单元302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
所述摄像头301包括第一滤光片3011、第二滤光片3012和滤光片切换机构3013,其中,所述第一滤光片3011具有红外截止特性,所述第二滤光片3012具有红外透射特性,所述滤光片切换机构3013设置为根据所述处理单元303所切换后的当前日夜模式,执行对所述第一滤光片3011和所述第二滤光片3012的切换。
所述滤光片切换机构3013设置为:在所述处理单元303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将当前工作的滤光片从所述第二滤光片3012切换到所述第一滤光片3011;在所述处理单元303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将当前工作的滤光片从所述第一滤光片3011切换到所述第二滤光片3012。
其中,处理单元303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图3中仅示出一个)。该摄像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304,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305以及输入输出设备3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摄像装置30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摄像装置30还可包括比图3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3所示不同的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摄像装置30中的摄像头301可以包括更多的组件,例如感光装置等等。
存储器3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单元303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3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3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单元303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摄像装置3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305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摄像装置3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305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305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日夜模式切换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至少之一:
步骤S402,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光敏单元探测的光敏值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且摄像感光参数满足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且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
步骤S404,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
通过上述步骤,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和/或,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其中,第一和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以及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均基于光敏值、并进一步结合摄像感光和红外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加以判决。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准确确定日夜模式的切换的问题,提高了日夜模式的切换的准确性。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摄像装置30中的处理单元303等,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步骤S402和步骤S404可以单独存在,分别用来实现夜间到日间切换和日间到夜间切换的切换判决。当然,摄像装置30进行日夜模式判决时也可以同时使用这两个判决,也就是,按照步骤S402执行夜间到日间切换的切换判决,而按照步骤S404执行日间到夜间切换的切换判决,具体流程走到步骤S402还是步骤S404取决于当前日夜模式。
以下分别针对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以及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进行说明。
(1)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所述摄像装置的光敏单元探测的光敏值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且摄像感光参数满足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
本条件中,在光敏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摄像感光参数判断(例如,判断图像亮度和图像增益),从而综合考虑光敏值和摄像头的感光情况,防止出现因光敏感知的环境亮度同摄像机感知的环境亮度不一致导致的误切换,提升光敏跟图像亮度匹配度。
以上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的判断,理论上来说并没有特定的判断顺序,然而,基于各个条件值在实际应用中的分布特性,从减少系统处理负荷出发,本实施例给出了优选的判定顺序。在实际情况中,夜间到日间切换时亮度条件一般在光敏条件之前满足,为了减少计算量,可以优选先判断光敏,再判断亮度。因此,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判断满足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
比较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与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
在所述光敏值大于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是否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
在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判断满足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
(2)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且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
本条件中,在光敏值低于夜间到日间的切换水平,然而摄像感光参数满足夜间到日间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进一步判定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的情况下才进行夜间到日间的切换,从而防止由于红外光贡献较大导致感光较强,判定切换到日间模式又因为红外截止特性导致感光较大幅度变弱因而需要切回到夜间模式的情况。也就是说,该条件的设置,解决了在红外光和可见光混合光源下,因滤光片的切换以及红外补光对于摄像装置感光的影响,导致日夜模式要么来回切,要么很晚切的问题。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还可以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大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其中,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小于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增设这一条件,也就是将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中的光敏值相关条件从光敏值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进一步限定为光敏值大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但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这种进一步限定的条件,能够防止在光敏值较小(光敏值不但不大于T3,也不大于T1)时,根据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进行夜间到日间的切换之后,因光敏值不大于T1而再次从日间切回夜间所导致的乒乓切换问题。
以上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的判断,理论上来说并没有特定的判断顺序,然而,基于各个条件值在实际应用中的分布特性,从减少系统处理负荷出发,本实施例给出了优选的判定顺序。鉴于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的判断过程中,摄像感光参数(增益、亮度等)条件的加入是为了更准确判定当前图像亮度是否为高的,方便提前退出,因此,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红外场景判定的计算,可以将红外场景的判断放在摄像感光参数的判断之后,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判断满足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可以包括:
比较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与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和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
在所述光敏值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但大于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是否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
在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判断当前场景是否为所述非红外场景;
在当前场景为所述非红外场景的情况下,判断满足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
在该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中,涉及到对非红外场景的判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清楚,非红外场景的判定可以有多种方法来实现,例如,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是根据自动白平衡统计信息,判断当前场景是否为所述非红外场景。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自动白平衡统计信息,判断当前场景是否为所述非红外场景包括:计算所述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中每个自动白平衡分块的色差亮度比CBRatio;根据所述每个自动白平衡分块的CBRatio计算所述图像的色差亮度比平均值meanCBRatio;判断所述meanCBRatio是否小于红外判断阈值isIrThr,若所述meanCBRatio小于所述isIrThr,则当前场景不是所述非红外场景;若所述meanCBRatio不小于所述isIrThr,则当前场景为所述非红外场景。
(3)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
本条件中,在光敏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摄像感光参数判断(例如,判断图像亮度和图像增益),从而综合考虑光敏值和摄像头的感光情况,防止出现因光敏感知的环境亮度同摄像机感知的环境亮度不一致导致的误切换,提升光敏跟图像亮度匹配度。
以上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的判断,理论上来说并没有特定的判断顺序,然而,基于各个条件值在实际应用中的分布特性,从减少系统处理负荷出发,本实施例给出了优选的判定顺序。在实际情况中,夜间到日间切换时亮度条件一般在光敏条件之前满足,为了减少计算量,可以优选先判断光敏,再判断亮度。因此,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判断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包括:
比较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与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
在所述光敏值小于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是否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
在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判断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
在上述各个条件的判断中,都涉及摄像感光参数的判断。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感光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图像增益、图像亮度;相应地,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图像增益小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增益阈值T5、所述图像亮度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亮度阈值T4;所述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图像增益不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增益阈值T6、所述图像亮度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亮度阈值T2。
为了判定的稳定性,可以设置多次判定结果均一致的情况下才确定执行日夜模式的切换。例如,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若判断满足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所述日间模式包括:若判断连续N次采样都满足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连续M次采样都满足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所述日间模式,其中,N、M为大于1的正整数。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若判断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所述夜间模式包括:若判断连续L次采样都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所述夜间模式,其中,L为大于1的正整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日夜模式切换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日夜模式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模式切换模块52,设置为: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和/或,
第二模式切换模块54,设置为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光敏单元探测的光敏值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且摄像感光参数满足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且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
在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还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大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其中,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小于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光敏单元探测的光敏值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且摄像感光参数满足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且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
S2,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
可选地,步骤S1和步骤S2可以单独存在,分别用来实现夜间到日间切换和日间到夜间切换的切换判决。当然,摄像装置30进行日夜模式判决时也可以同时使用这两个判决,也就是,按照步骤S1执行夜间到日间切换的切换判决,而按照步骤S2执行日间到夜间切换的切换判决,具体流程走到步骤S1还是步骤S2取决于当前日夜模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或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光敏单元探测的光敏值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且摄像感光参数满足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所述第二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且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
S2,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敏及红外判定算法的摄像机日夜模式切换方法,使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通过红外判定算法进行二次判断,优化传统光敏方案存在的光敏值同摄像机感光不一致,导致很难切日间模式的问题;通过光敏方案,解决基于曝光值及红外判定方案容易来回切,或很晚切的问题。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整体流程图,结合流程图,描述方案整体实现流程如下:
S601,获取当前日夜模式,光敏值,图像增益,亮度,及自动白平衡(AutomaticWhite Balance,简称为AWB)统计信息。
S602,判断当前日夜模式是否为日间模式,是,则跳转到S603,进行日间到夜间切换的相关判定;否,则跳转到S612,进行夜间到日间切换的相关判定。
S603,判断当前光敏值是否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记为Day2Night光敏阈值T1),是,则跳转到S604,进行亮度阈值的判断;否,则退出,结束本轮日夜模式切换判断。
S604,判断当前画面亮度是否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亮度阈值(记为Day2Night亮度阈值T2),是,则跳转到S605,进行连续稳定性条件判断;否,则退出,结束本轮日夜模式切换判断。
S605,若连续N次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判定条件(即,连续N次,S603和/或S604中的判定结果均为“是”),则切换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并结束本轮日夜模式切换判断。其中N为预先设定的,表征连续、稳定性的一个值。
S612,判断当前光敏值是否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记为Night2Day光敏阈值T3),是,则跳转到S613,进行亮度阈值的判断;否,则跳转到S622,进行结合红外判定的二次判断。
S613,判断当前画面亮度是否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亮度阈值(记为Night2Day亮度阈值T4),是,则跳转到S614,进行连续稳定性条件判断;否,则退出,结束本轮日夜模式切换判断。
S614,若连续N次满足夜间到日间切换判定条件(即,连续N次,S612和/或S613中的判定结果均为“是”),则切换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并结束本轮日夜模式切换判断。其中N为预先设定的,表征连续、稳定性的一个值
S622,判断当前光敏值是否大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记为Day2Night光敏阈值T1),是,则跳转到S623,进行增益条件的判断;否,则退出,结束本轮日夜模式切换判断。
S623,判断当前的增益值是否小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增益阈值(记为Night2Day增益阈值T5),是,则跳转到S624,进行亮度阈值的判断;否,则退出,结束本轮日夜模式切换判断。
S624,判断当前画面亮度是否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亮度阈值(记为Night2Day亮度阈值T4),是,则跳转到S625,进行红外场景判定;否,则退出,结束本轮日夜模式切换判断。
S625,根据AWB统计信息,判断当前是否为非红外场景,是,则跳转到S626,进行连续稳定性条件判断;否,则退出,结束本轮日夜模式切换判断。其中红外判定的具体流程,参见后边流程图及说明。
S626,同S614相同,若连续N次满足夜间到日间切换判定条件,则切换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并结束本轮日夜模式切换判断。
PS:上述,S602跟S603,S612跟S613,光敏和亮度阈值的判断,先后顺序上没有要求,考虑到实际情况,夜间到日间切换时亮度条件一般在光敏条件之前满足,减少计算量,优选先判断光敏,再判断亮度。上述S623,S624增益及亮度条件的加入,是为了更准确判定当前图像亮度是否为高的,方便提前退出,减少红外场景判定的计算;上述流程中,用到的日夜模式切换光敏阈值T1,T3,亮度阈值T2,T4,增益阈值T5,稳定性条件N,都是根据实际需要的日夜模式切换时机来测试确定的。
步骤S625中涉及到红外场景判断,以下给出一个红外场景判断的具体示例。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红外场景判断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701,判断当前日夜模式是否为夜间模式,是,则跳转到S702进行红外场景的进步判断;否,则跳转到S706,直接返回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
S702,参考RGB2YCbCr计算公式,ColorBrightnessRatio=(|Cb|+|Cr|)/Y计算公式,计算每一AWB分块的色差亮度比CBRatio。
S703,计算所有AWB分块,色差亮度比的平均值meanCBRatio。
S704,判断色差亮度比的平均值meanCBRatio是否小于红外判断阈值isIrThr,是,则跳转到S705,判断为红外场景;否,则调转到S706,判断为非红外场景。
S705,返回当前场景为强红外场景状态,退出红外场景判定。
S706,返回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状态,退出红外场景判定。
上述红外场景判定的基本原理是SENSOR在850~1000nm近红外波段下,R,G,B分量的感光强度是一致的,体现在图像上就是图像颜色分量很少。计算量考虑,方案中使用了上述简单红外场景判定方法,强红外场景下判定还是比较准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定满足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和/或,
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
其中,
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大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且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其中,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小于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
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自动白平衡统计信息,判断当前场景是否为所述非红外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自动白平衡统计信息,判断当前场景是否为所述非红外场景包括:
计算所述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中每个自动白平衡分块的色差亮度比CBRatio;
根据所述每个自动白平衡分块的CBRatio计算所述图像的色差亮度比平均值meanCBRatio;
判断所述meanCBRatio是否小于红外判断阈值isIrThr,若所述meanCBRatio小于所述isIrThr,则当前场景不是所述非红外场景;若所述meanCBRatio不小于所述isIrThr,则当前场景为所述非红外场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
比较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与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和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
在所述光敏值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但大于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是否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
在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判断当前场景是否为所述非红外场景;
在当前场景为所述非红外场景的情况下,判断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包括:
比较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与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
在所述光敏值小于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是否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
在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判断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感光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图像增益、图像亮度;
相应地,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图像增益小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增益阈值T5、所述图像亮度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亮度阈值T4;所述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图像增益不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增益阈值T6、所述图像亮度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亮度阈值T2。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判断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所述日间模式包括:
若判断连续M次采样都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所述日间模式,其中,M为大于1的正整数;
若判断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所述夜间模式包括:
若判断连续L次采样都满足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所述夜间模式,其中,L为大于1的正整数。
8.一种日夜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式切换模块,设置为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和/或,
第二模式切换模块,设置为在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
其中,
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大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且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其中,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小于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
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
9.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光敏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光敏单元设置为探测光敏值;
所述处理单元设置为:
在所述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和/或,
在所述摄像装置的当前日夜模式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若判断满足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则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
其中,
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大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不大于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所述夜间到日间亮度切换条件、且当前场景为非红外场景,其中,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小于所述夜间到日间切换光敏阈值T3;
所述日间到夜间切换条件包括:所述光敏单元探测的所述光敏值小于日间到夜间切换光敏阈值T1、且所述摄像感光参数满足日间到夜间亮度切换条件;
所述摄像头包括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和滤光片切换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滤光片具有红外截止特性,所述第二滤光片具有红外透射特性,所述滤光片切换机构设置为根据所述处理单元所切换后的当前日夜模式,执行对所述第一滤光片和所述第二滤光片的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切换机构设置为:
在所述处理单元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日间模式的情况下,将当前工作的滤光片从所述第二滤光片切换到所述第一滤光片;
在所述处理单元将当前日夜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的情况下,将当前工作的滤光片从所述第一滤光片切换到所述第二滤光片。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1910613342.3A 2019-07-09 2019-07-09 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摄像装置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2252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3342.3A CN110225257B (zh) 2019-07-09 2019-07-09 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摄像装置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3342.3A CN110225257B (zh) 2019-07-09 2019-07-09 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摄像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5257A CN110225257A (zh) 2019-09-10
CN110225257B true CN110225257B (zh) 2021-09-17

Family

ID=67812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3342.3A Active CN110225257B (zh) 2019-07-09 2019-07-09 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摄像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252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3078B (zh) * 2020-02-04 2021-11-0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535870B (zh) * 2020-06-08 2021-12-14 苏州麟琪程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脚踝检测的软垫供应系统及方法
EP3930307B1 (en) * 2020-06-25 2022-06-01 Axis AB A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video camera
CN112351191B (zh) * 2020-09-14 2021-11-23 中标慧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侦测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954202B (zh) * 2021-01-29 2023-01-17 成都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白天黑夜模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5596B (zh) * 2021-03-16 2023-01-17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ipc的自动夜视切换方法
CN114184275B (zh) * 2021-12-18 2024-02-13 杭州视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硬光敏结合的判断白天夜晚的方法
CN116437201B (zh) * 2023-06-13 2023-10-10 深圳比特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防持续明暗震荡方法、装置和摄像头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1616A (zh) * 2014-10-31 2015-01-21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的日切夜和夜切日模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580896A (zh) * 2014-12-25 2015-04-29 深圳市锐明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6454099A (zh) * 2016-10-25 2017-02-22 武汉烽火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进型摄像机日夜模式切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2038B (zh) * 2013-12-31 2017-04-1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阈值进行自动昼夜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49731B (zh) * 2015-08-26 2017-11-2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摄像装置及其摄录模式切换方法
CN106101549B (zh) * 2016-07-07 2019-04-30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昼夜自动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48521B (zh) * 2017-12-01 2019-12-27 深圳市同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e和awb统计信息的摄像机日夜模式切换系统
CN108401116B (zh) * 2018-04-28 2020-07-24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式切换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02566A (zh) * 2018-11-22 2019-02-01 深圳市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拍摄模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743500A (zh) * 2019-01-14 2019-05-10 深圳市同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摄像机日夜模式的校准、切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1616A (zh) * 2014-10-31 2015-01-21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的日切夜和夜切日模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580896A (zh) * 2014-12-25 2015-04-29 深圳市锐明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6454099A (zh) * 2016-10-25 2017-02-22 武汉烽火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进型摄像机日夜模式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5257A (zh) 2019-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5257B (zh) 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摄像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0812733B2 (en) Control method, control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8111843B (zh) 一种移动式滤光片摄像模组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CN103379281A (zh) 用于进行图像合成的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WO2020062276A1 (zh) 昼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227928A (zh) 白平衡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9788206B (zh) 测光方法、装置、拍摄设备和存储介质
TWI740316B (zh) 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及其監控攝影設備
JPH10253449A (ja) カメラの測光装置
CN109302566A (zh) 一种确定拍摄模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093183B (zh) 一种摄像机日夜模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JP5740147B2 (ja) 光源推定装置及び光源推定方法
US2017015005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11263078B (zh) 摄像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905194B (zh) 一种曝光比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723619A (zh) 移动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489340B (zh) 闪光灯故障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510636B (zh) 光亮度评价值的获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H08334678A (ja) 測距装置
JP4413385B2 (ja) 測光装置
CN111432136B (zh) 透镜灯板的电流值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3747082A (zh) 一种自动日夜切换及快速自动曝光的检测方法
CN112817108B (zh) 一种滤光片间切换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526494A (zh) 测距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2770021A (zh) 摄影机与滤片切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