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0316B - 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及其監控攝影設備 - Google Patents

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及其監控攝影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0316B
TWI740316B TW108146948A TW108146948A TWI740316B TW I740316 B TWI740316 B TW I740316B TW 108146948 A TW108146948 A TW 108146948A TW 108146948 A TW108146948 A TW 108146948A TW I740316 B TWI740316 B TW I7403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xposure parameter
day
mode switching
mode
n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6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6025A (zh
Inventor
王翔生
陳世軒
Original Assignee
晶睿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晶睿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晶睿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6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40316B/zh
Priority to US17/105,653 priority patent/US11310421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126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6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0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031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2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compensation contr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種應用於監控攝影設備或濾光片切換模組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能於日夜模式之間進行切換。該監控攝影設備電連接補光設備,用以進行補光,該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包含有取得該監控攝影設備之等效曝光參數,該監控攝影設備處於該夜間模式時判斷該等效曝光參數是否符合第一模式切換條件,該等效曝光參數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時計算該監控攝影設備所取得影像內容的補光曝光參數,利用該補光曝光參數取得補償參數將該等效曝光參數調整為預估曝光參數,以及判斷該預估曝光參數是否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以切換該監控攝影設備的操作模式。

Description

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及其監控攝影設備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日夜模式切換方法與監控攝影設備,尤指一種能有效匹配於各種場景的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及其監控攝影設備。
傳統的監控設備通常會備配置光感測器,以偵測環境光線來判斷是否切換攝影設備之日監模式或夜間模式。但光感測器無法適用在所有場景。例如監控設備安裝在建物屋簷下時,雖然白天陽光普照,但監控攝影設備因屋簷陰影的遮擋,光感測器可能誤判環境亮度而切換到夜間模式,這時監控攝影機所搭配的補光設備會開啟並對環境補光,但因為此時環境當中光線是充足的,此時監控設備所擷取到的影像內容會參雜過多來自於補光設備的光,因而致使影像顏色失真或有所缺漏。若是在夜間,可能遇到的情況是過路車輛的路燈恰好照射到監控攝影設備,光感測器也可能誤判環境亮度而切換到日間模式,這時監控攝影機所搭配的補光設備會停止對環境補光,這會造成影像因亮度不足而細節失真。因此在監控攝影設備配置光感測器,其缺點是無法適用在所有場景,且光感測器需耗費額外的硬體成本,亦需承擔硬體損壞之風險。故如何設計出一種能正確辨識監控影像內來自於補光設備的光之比例,俾能正確判斷監控攝影設備欲切換為日間模式或夜間模式的日夜模式切換方法,以軟體解決方案有效降低成本,即為監控產業的發展目標之一。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能有效匹配於各種場景的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及其監控攝影設備,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係揭露一種應用於一監控攝影設備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能於一日間模式與一夜間模式之間進行切換。該監控攝影設備電性連接一補光設備,該補光設備用以發射特定光譜頻段之光以對監控環境進行補光,該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包含有取得該監控攝影設備之一等效曝光參數,該監控攝影設備處於該夜間模式時,判斷該等效曝光參數是否符合一第一模式切換條件,該等效曝光參數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時,計算該監控攝影設備所取得之影像內容的一補光曝光參數,利用該補光曝光參數取得之一補償參數將該等效曝光參數調整為一預估曝光參數,以及判斷該預估曝光參數是否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並依據判斷結果決定該監控攝影設備係維持在該夜間模式、或切換至該日間模式。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一種應用於一濾光片切換模組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能根據關聯於該濾光片切換模組之一等效曝光參數於一日間模式與一夜間模式之間進行切換。該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包含有於該夜間模式時判斷該等效曝光參數是否符合一第一模式切換條件,該等效曝光參數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時計算關連於該濾光片切換模組之一補光曝光參數,利用該補光曝光參數取得之一補償參數將該等效曝光參數調整為一預估曝光參數,以及判斷該預估曝光參數是否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並依據判斷結果決定該濾光片切換模組係維持在該夜間模式、或切換至該日間模式。
本發明之一種監控攝影設備,包含有一影像取得器以及一運算處理器。該影像取得器用來取得關聯於一監控場景的影像內容。該運算處理器電連接該影像取得器,用來取得該監控攝影設備之一等效曝光參數,該監控攝影設備處於該夜間模式時,判斷該等效曝光參數是否符合一第一模式切換條件,該等效曝光參數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時,計算該監控攝影設備所取得之影像內容的一補光曝光參數,利用該補光曝光參數取得之一補償參數將該等效曝光參數調整為一預估曝光參數,以及判斷該預估曝光參數是否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並依據判斷結果決定該監控攝影設備係維持在該夜間模式、或切換至該日間模式。
本發明的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及其監控攝影設備係用於評估環境光源是否足夠、是否需切換夜間模式、或日間模式以開啟監控攝影機所搭配的補光設備進行補光、以及評估影像內容中的混合光源有多少比例是補光設備所貢獻。監控攝影設備常會安裝在建物屋簷下,雖然白天陽光普照,但監控攝影設備因屋簷陰影的遮擋,光感測器可能誤判環境亮度而切換到夜間模式,這時影像中的亮度會參雜過多比例由補光設備所貢獻的光,致使影像顏色失真或有所缺漏;因此本發明設計一種能有效匹配於各種場景的日夜模式切換方法,能精準偵測及分析影像內容的補光燈源的特徵,相應切換至夜間模式或日間模式,確保監控攝影設備不會因誤判而切換到不適合所處場景的操作模式。
10:監控攝影設備
12:影像取得器
14:運算處理器
16:濾光片切換模組
18:補光設備
IRP:補光分佈值的機率
IRP_regression:補光分佈函數
S100、S102、S104、S106、S108、S110、S112、S114、S116、S118、S120、S122:步驟
S200、S202、S204、S206、S208、S210、S212、S214、S216:步驟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監控攝影設備之功能方塊圖。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之流程圖。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進行曝光參數轉換之流程圖。
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補光分佈模型之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補光分佈函數之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至第3圖,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監控攝影設備10之功能方塊圖,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之流程圖,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進行曝光參數轉換之流程圖。第2圖與第3圖所述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可適用於第1圖所示之監控攝影設備10。監控攝影設備10可包含電連接在一起的影像取得器12與運算處理器14。影像取得器12係用來取得關聯於監控攝影設備10之監控場景的影像內容。運算處理器14則用來分析影像內容,並執行本發明的日夜模式切換方法。
監控攝影設備10可以設置在戶外或室內環境,並電性連接補光設備18,當環境亮度不足時可用以補光。本實施例以不可見光之紅外線為補光光源,然實際應用不限於此;舉例來說,於其他實施例中,補光燈之光源也可以是其他光譜頻段之光源,其變化端視設計需求而定。在日間模式下,監控攝影設備10接收可見光以取得影像內容;夜間模式時,監控攝影設備10會透過補光設備18發射紅外線進行補光以取得清晰的影像內容。本發明的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可應用於監控攝影設備10,意即根據日間與夜間模式之切換判斷結果,決定監控攝影設備10的光學接收器是否接收紅外線。從另一角度來看,因本實施例以不可見光之紅外線為補光之光源,監控攝影設備10可選擇性包含紅外線濾光片切換模組16。於其他實施例中,若補光燈採用其他光譜頻段之光源,則監控攝影 設備10可選擇性包含其他光譜頻段之濾光片切換模組16。本發明的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可應用於紅外線濾光片切換模組16,其係根據日間與夜間模式之切換判斷結果,決定要開啟或關閉紅外線濾光片切換模組16,亦能達到接收或濾除紅外線之目的。
換句話說,監控攝影設備10的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可關閉紅外線濾光片切換模組16,例如將紅外線濾光片移到紅外線光源與光學接收器之間光路徑以外的位置,光學接收器能夠接收紅外線,使監控攝影設備10切換到夜間模式;或者,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可開啟紅外線濾光片切換模組16,意即將紅外線濾光片移到紅外線光源與光學接收器之間的光路徑上,紅外線濾光片濾除紅外線使光學接收器無法接收,表示監控攝影設備10切換到日間模式。
關於日夜模式切換方法,首先執行步驟S100與步驟S102,取得監控攝影設備10的等效曝光參數G1,並判斷監控攝影設備10係處於日間模式或夜間模式。若監控攝影設備10處於夜間模式,例如關閉紅外線濾光片切換模組16以使紅外線可通過,執行步驟S104,判斷等效曝光參數G1是否符合第一模式切換條件。若等效曝光參數G1不符合第一模式切換條件,執行步驟S106,監控攝影設備10維持在夜間模式,並取得下一筆等效曝光參數G1。若等效曝光參數G1符合第一模式切換條件,執行步驟S108,將等效曝光參數G1轉換為預估曝光參數G2。
其中,等效曝光參數G1可以是選自當前曝光值Current_gain、曝光補償值Expo_com、光圈補償值Iris_com與亮度補償值Bri_com其中之一或其組合的運算結果,如公式一。曝光補償值Expo_com可為最大曝光值Max_expo與當前曝 光值Current_expo的運算結果,如公式二。光圈補償值Iris_com可為當前光圈單位Cur_fn與最大光圈單位Max_fn的運算結果,如公式三。亮度補償值Bri_com可為當前亮度均值Cur_bright_avg與亮度目標值Bright_target的運算結果,如公式四。
G1=Current_gain-(Expo_com+Iris_com+Bri_com) 公式一
Expo_com=20×log10(Max_expo/Current_expo) 公式二
Iris_com=20×log10[(Cur_fn×Cur_fn)/(Max_fn×Max_fn) 公式三
Bri_com=20×log10(Cur_bright_avg/Bright_target) 公式四
步驟S104、S106與S108中,第一模式切換條件係為夜間模式轉換為日間模式的切換門檻。若等效曝光參數G1大於或等於此切換門檻,表示環境亮度不需進行調整,監控攝影設備10的夜間模式可以維持不變;若等效曝光參數G1小於此切換門檻,表示環境亮度不符需求,可能需進行調整,但監控攝影設備10會先利用本發明的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分析取得影像內容裡可見光與紅外線的比例,再據以判斷是否要切換監控攝影設備10的操作模式。
因此,完成步驟S108後,會接續執行步驟S110,判斷預估曝光參數G2是否符合第一模式切換條件。如預估曝光參數G2不符合第一模式切換條件,執行步驟S106;如預估曝光參數G2符合第一模式切換條件,執行步驟S112,記錄預估曝光參數G2符合第一模式切換條件之次數,並將符合次數與計數門檻相比較。若符合次數沒有超出計數門檻,表示監控攝影設備10之監控場景係受到暫時性影響,例如強光閃爍或突發物短暫遮擋鏡頭等,執行步驟S106。若符合次數達標或超出計數門檻,認定監控攝影設備10所處環境亮度有顯著且持續性 改變,故執行步驟S114,可將監控攝影設備10切換到日間模式,並開啟紅外線濾光片切換模組16以阻擋紅外線通過;同時間亦會選擇性將符合次數歸零,並取得監控攝影設備10接續時間點的下一筆等效曝光參數G1,判斷要維持在日間模式獲切回夜間模式。
若步驟S102判斷監控攝影設備10處於日間模式,則執行步驟S116,判斷等效曝光參數G1是否符合第二模式切換條件。如等效曝光參數G1不符合第二模式切換條件,表示環境亮度充足不需進行調整,故執行步驟S118,監控攝影設備10維持在日間模式,並取得下一筆等效曝光參數G1。如等效曝光參數G1符合第二模式切換條件,表示環境亮度不符需求需進行調整,故接續執行步驟S120,記錄等效曝光參數G1符合第二模式切換條件之次數,並將符合次數與計數門檻相比較。若符合次數沒有超出計數門檻,接續執行步驟S118;若符合次數達標或超出計數門檻,則執行步驟S122,切換監控攝影設備10至夜間模式,並關閉紅外線濾光片切換模組16以使紅外線得以通過;同時間亦會選擇性將符合次數歸零,接續取得監控攝影設備10的下一筆等效曝光參數G1。
步驟S108所記載之等效曝光參數G1與預估曝光參數G2的轉換過程可進一步通過第3圖所述流程完成,並請參照第4圖與第5圖,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補光分佈模型IRP_model之示意圖,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補光分佈函數IRP_regression之示意圖。首先,執行步驟S200,以實驗方法建立監控攝影設備10在多等筆色溫下相對於各個色域的補光分佈模型IRP_model。本發明係以影像內容的紅綠藍(RGB)三色光色域為基礎,計算第一色域(G)和第二色域(R)的第一運算值R_gain、以及計算第一色域(G)和第三色域(B)的第二運算值B_gain,並且選擇紅綠藍(RGB)三色光色域和第一色溫6500K、第二色溫4200K、第三色溫 4000K與第四色溫2700K等四筆色溫,取得第一運算值R_gain、第二運算值B_gain與補光分佈值IRP在四筆色溫下的關係建立補光分佈模型IRP_model。
接著,執行步驟S202,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利用第一運算值R_gain和第二運算值B_gain取得第三運算值R_div_B,取得關聯於第三運算值R_div_B與補光分佈值IRP的補光分佈函數IRP_regression。本發明的實施例以第一運算值R_gain和第二運算值B_gain分別作為補光分佈模型IRP_model的橫軸單位與縱軸單位,以第三運算值R_div_B作為補光分佈函數IRP_regression的橫軸單位,然實際應用不限於此;舉例來說,第一運算值可以是第三色域(B)與第一色域(G)轉換得來,這時第二運算值即為第三色域(B)與第二色域(R)轉換取得,第三運算值則屬第一色域(G)和第二色域(R)的關連式,其變化端視設計需求而定。此外,本發明依實際需求選定四筆色溫建立補光分佈模型IRP_model與補光分佈函數IRP_regression,然色溫值與色溫筆數亦不限於前揭的實施態樣。
接下來,執行步驟S204,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偵測環境亮度下每一筆色溫裡的紅外線成分,以取得出各色溫的轉移參數Shift_gain。舉例來說,轉移參數Shift_gain係為監控攝影設備10從日間模式切換到夜間模式所造成的亮度增加量,或者可解讀為環境亮度中原本色溫裡的紅外線成分或比例。再來,執行步驟S206與S208,日夜模式切換方法計算監控攝影設備10在不同色溫下所取得影像內容的第三運算值R_div_B,套用至補光分佈函數IRP_regression取得補光分佈值IRP,並利用轉移參數Shift_gain與補光分佈值IRP以公式五取得補光曝光參數IR_gain。前段說明提及了本發明定義四筆色溫,故此步驟可相應計算出四個轉移參數Shift_gain與四個補光曝光參數IR_gain。
IR_gain=20×log10(1/(1-IRP))+Shift_gain 公式五
請參照第4圖的補光分佈模型IRP_model,以第四色溫2700K為例,十個x形符號自下而上可分別代表補光分佈值IRP(100%)、IRP(90%)、IRP(80%)、IRP(70%)、IRP(60%)、IRP(50%)、IRP(40%)、IRP(30%)、IRP(20%)、IRP(10%)、IRP(0%)的分佈機率。監控攝影設備10在該色溫取得影像內容套入補光分佈模型IRP_model所得到的補光分佈值IRP,各將此補光分佈值IRP與其色溫下的分佈機率極值進行比較,執行步驟S210得到角度參數Ang;如以下所載公式六,可利用內插法或其它運算方法計算出角度參數Ang的值。其中,第一運算值R_gain與第二運算值B_gain為前所述,符號PuR_gain係表示第一色域(G)和第二色域(R)在全紅外線環境下的值,符號PuB_gain則表示第一色域(G)和第三色域(B)在全紅外線環境下的值。
Ang=acos[(R_gain-PuR_gain)/sqrt((R_gain-PuR_gain)2+(B_gain-PuB_gain)2)]×180/π 公式六
接著,執行步驟S212,取得補光分佈模型IRP_model裡各色溫下的最大分佈值Angle_max與最小分佈值Angle_min,並利用角度參數Ang、最大分佈值Angle_max和最小分佈值Angle_min計算出補光權重IR_weighting,如公式七。最後,執行步驟S214與S216,利用補光曝光參數IR_gain與補光權重IR_weighting的運算結果作為補償參數IR_com,如公式八,即能利用補償參數IR_com將等效曝光參數G1轉換為預估曝光參數G2,如公式九。
IR_weighting=1-(Angle_min-Ang)/(Angle_max-Angle_min) 公式七
IR_com=(ΣIR_weighting×IR_gain)/ΣIR_weighting 公式八
G2=G1+IR_com 公式九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及其監控攝影設備係用於評估環境光源是否足夠、是否需切換夜間模式、或日間模式以開啟監控攝影機所搭配的補光設備進行補光、以及評估影像內容中的混合光源有多少比例是補光設備所貢獻。監控攝影設備常會安裝在建物屋簷下,雖然白天陽光普照,但監控攝影設備因屋簷陰影的遮擋,可能誤判環境亮度而切換到夜間模式,這時影像內容會參雜過多比例的補光設備所貢獻的光,致使影像細節失真或有所缺漏;因此本發明設計一種能有效匹配於各種場景的日夜模式切換方法,能精準偵測及分析影像內容的補光燈源的特徵,相應切換至夜間模式或日間模式,確保監控攝影設備不會因補光燈的干擾,切換到不適合所處場景的操作模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S100、S102、S104、S106、S108、S110、S112、S114、S116、S118、S120、S122:步驟

Claims (17)

  1. 一種應用於一監控攝影設備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能於一日間模式與一夜間模式之間進行切換,該監控攝影設備電性連接一補光設備,該補光設備用以發射特定光補頻段之光以對環境進行補光,該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包含有:取得該監控攝影設備之一等效曝光參數;該監控攝影設備處於該夜間模式時,判斷該等效曝光參數是否符合一第一模式切換條件;該等效曝光參數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時,計算該監控攝影設備所取得之影像內容關連於該補光設備之光譜頻段的一補光曝光參數;利用該補光曝光參數取得之一補償參數將該等效曝光參數調整為一預估曝光參數;判斷該預估曝光參數是否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並依據判斷結果決定該監控攝影設備係維持在該夜間模式、或切換至該日間模式;記錄該預估曝光參數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之次數;判斷該次數是否超出一計數門檻;以及該次數超出該計數門檻時,切換該監控攝影設備到該日間模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其中該日夜模式切換方法係濾除不可見光以切換至該日間模式,或是接收該不可見光以切換至該夜間模式。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另包含有:該等效曝光參數不符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時,維持在該夜間模式並取得下一筆等效曝光參數。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其中該次數沒有超出該計數門檻時,維持在該夜間模式並取得下一筆等效曝光參數。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其中該等效曝光參數係選自一當前曝光值、一曝光補償值、一光圈補償值與一亮度補償值其中之一或其組合的運算結果。
  6. 一種應用於一濾光片切換模組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能根據關聯於該濾光片切換模組之一等效曝光參數於一日間模式與一夜間模式之間進行切換,該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包含有:該濾光片切換模組處於該夜間模式時,判斷該等效曝光參數是否符合一第一模式切換條件;該等效曝光參數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時,計算關聯於該濾光片切換模組之一補光曝光參數;利用該補光曝光參數取得之一補償參數將該等效曝光參數調整為一預估曝光參數;判斷該預估曝光參數是否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並依據判斷結果決定該濾光片切換模組係維持在該夜間模式、或切換至該日間模式;記錄該預估曝光參數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之次數;判斷該次數是否超出一計數門檻;以及 該次數超出該計數門檻時,切換該監控攝影設備到該日間模式。
  7. 一種應用於一監控攝影設備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能於一日間模式與一夜間模式之間進行切換,該監控攝影設備電性連接一補光設備,該補光設備用以發射特定光補頻段之光以對環境進行補光,該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包含有:取得該監控攝影設備之一等效曝光參數;該監控攝影設備處於該夜間模式時,判斷該等效曝光參數是否符合一第一模式切換條件;該等效曝光參數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時,計算該監控攝影設備所取得之影像內容關連於該補光設備之光譜頻段的一補光曝光參數;利用該補光曝光參數取得之一補償參數將該等效曝光參數調整為一預估曝光參數;判斷該預估曝光參數是否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並依據判斷結果決定該監控攝影設備係維持在該夜間模式、或切換至該日間模式;判斷該監控攝影設備切換至該日間模式時,判斷該等效曝光參數是否符合一第二模式切換條件;該等效曝光參數符合該第二模式切換條件時,記錄條件符合之次數;以及該次數超出一計數門檻時,切換該監控攝影設備到該夜間模式。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其中該等效曝光參數不符合該第二模式切換條件時,維持在該日間模式並取得下一筆等效曝光參數。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其中該次數沒有超出該計數門檻時,維持在該日間模式並取得下一筆等效曝光參數。
  10. 一種應用於一監控攝影設備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能於一日間模式與一夜間模式之間進行切換,該監控攝影設備電性連接一補光設備,該補光設備用以發射特定光補頻段之光以對環境進行補光,該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包含有:取得該監控攝影設備之一等效曝光參數;該監控攝影設備處於該夜間模式時,判斷該等效曝光參數是否符合一第一模式切換條件;該等效曝光參數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時,計算該監控攝影設備所取得之影像內容關連於該補光設備之光譜頻段的一補光曝光參數;建立該補光設備所具有之光譜頻段分別在不同色溫下相對各色域的一補光分佈模型;利用該補光分佈模型取得各色溫的該補光曝光參數以及對應的一補光權重;取得該補光曝光參數與該補光權重之一運算結果作為一補償參數;利用該補償參數將該等效曝光參數調整為一預估曝光參數;以及判斷該預估曝光參數是否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並依據判斷結果決定該監控攝影設備係維持在該夜間模式、或切換至該日間模式。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其中該監控攝影設備所取得之該影像內容具有一第一色域、一第二色域以及一第三色域,該日夜 模式切換方法係計算該第一色域與該第二色域之一第一運算值和該第一色域與該第三色域之一第二運算值,取得該第一運算值、該第二運算值與一補光分佈值之關係以建立該補光分佈模型。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其中該日夜模式切換方法係根據該第一運算值與該第二運算值取得一第三運算值,並取得關聯於該第三運算值與該補光分佈值的一分佈函數。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其中該日夜模式切換方法計算該影像內容之一轉移參數,將該影像內容套入該分佈函數取得該補光分佈值,再利用該轉移參數與該補光分佈值取得該補光曝光參數。
  14.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其中該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取得該影像內容套入該補光分佈模型所得之該補光分佈值,計算該補光分佈值相對於該補光分佈模型之一最大分佈值及一最小分佈值的一角度參數,再利用該角度參數、該最大分佈值與該最小分佈值取得該補光權重。
  15. 一種應用於一濾光片切換模組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能根據關聯於該濾光片切換模組之一等效曝光參數於一日間模式與一夜間模式之間進行切換,該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包含有:該濾光片切換模組處於該夜間模式時,判斷該等效曝光參數是否符合一第一模式切換條件;該等效曝光參數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時,計算關聯於該濾光片切換 模組之一補光曝光參數;建立該補光設備所具有之光譜頻段分別在不同色溫下相對各色域的一補光分佈模型;利用該補光分佈模型取得各色溫的該補光曝光參數以及對應的一補光權重;取得該補光曝光參數與該補光權重之一運算結果作為一補償參數;利用該補償參數將該等效曝光參數調整為一預估曝光參數;以及判斷該預估曝光參數是否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並依據判斷結果決定該濾光片切換模組係維持在該夜間模式、或切換至該日間模式。
  16. 一種應用於一濾光片切換模組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能根據關聯於該濾光片切換模組之一等效曝光參數於一日間模式與一夜間模式之間進行切換,該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包含有:該濾光片切換模組處於該夜間模式時,判斷該等效曝光參數是否符合一第一模式切換條件;該等效曝光參數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時,計算關聯於該濾光片切換模組之一補光曝光參數;利用該補光曝光參數取得之一補償參數將該等效曝光參數調整為一預估曝光參數;以及判斷該預估曝光參數是否符合該第一模式切換條件,並依據判斷結果決定該濾光片切換模組係維持在該夜間模式、或切換至該日間模式;判斷該監控攝影設備處於該日間模式時,判斷該等效曝光參數是否符合一第二模式切換條件;該等效曝光參數符合該第二模式切換條件時,記錄條件符合之次數;以 及該次數超出一計數門檻時,切換該監控攝影設備到該夜間模式。
  17. 一種監控攝影設備,包含有:一影像取得器,用來取得關聯於一監控場景的影像內容;以及一運算處理器,電連接該影像取得器,用來執行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16的任一項所述之日夜模式切換方法。
TW108146948A 2019-12-20 2019-12-20 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及其監控攝影設備 TWI740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6948A TWI740316B (zh) 2019-12-20 2019-12-20 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及其監控攝影設備
US17/105,653 US11310421B2 (en) 2019-12-20 2020-11-27 Day-mode-night-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related monitoring camera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6948A TWI740316B (zh) 2019-12-20 2019-12-20 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及其監控攝影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6025A TW202126025A (zh) 2021-07-01
TWI740316B true TWI740316B (zh) 2021-09-21

Family

ID=76438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6948A TWI740316B (zh) 2019-12-20 2019-12-20 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及其監控攝影設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0421B2 (zh)
TW (1) TWI7403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30307B1 (en) * 2020-06-25 2022-06-01 Axis AB A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video camera
CN113473026B (zh) * 2021-07-08 2023-04-07 厦门四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的日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57747B (zh) * 2021-12-24 2024-01-23 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2038A (zh) * 2013-12-31 2014-04-0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阈值进行自动昼夜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77340A (zh) * 2018-05-10 2018-08-07 杭州雄迈集成电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gb-ir传感器日夜模式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71550B2 (ja) * 2010-02-10 2014-04-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386230B1 (en) * 2015-06-12 2016-07-05 Google Inc. Day and night detection based on one or more of illuminant detection, lux level detection, and tiling
CN106231179B (zh) * 2016-07-29 2019-05-2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日夜双滤光片切换器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0180615B2 (en) * 2016-10-31 2019-01-15 Google Llc Electrochromic filtering in a camera
JP7057221B2 (ja) * 2018-05-24 2022-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0057869A (ja) * 2018-09-28 2020-04-09 パナソニックi−PROセンシング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2038A (zh) * 2013-12-31 2014-04-0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阈值进行自动昼夜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77340A (zh) * 2018-05-10 2018-08-07 杭州雄迈集成电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gb-ir传感器日夜模式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6025A (zh) 2021-07-01
US11310421B2 (en) 2022-04-19
US20210195108A1 (en) 2021-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0316B (zh) 日夜模式切換方法及其監控攝影設備
US7728880B2 (en) Automatic white balance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912279B2 (en) Automatic white balance statistics collection
CN109151426B (zh) 一种白平衡调整方法、装置、相机及介质
US20160227100A1 (en) Dual camer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pid 3a convergence and high dynamic range exposure metering
WO2021109620A1 (zh) 一种曝光参数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US739448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 white balance compensation of images
JP3607654B2 (ja) 白バランスを得るための照明光の色推定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3227928B (zh) 白平衡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JP5162905B2 (ja) 撮像装置
US20100321523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pixels for automatic white balance processing
JP5482850B2 (ja) 撮像装置
WO2016184167A1 (zh) 一种实现自动白平衡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EP1615451B1 (en) Digital video camera with automatic white balance and a method thereof
CN107231549A (zh) 自动白平衡检测系统
JP2008219838A (ja) 撮像装置、ホワイトバランス調整装置およびホワイトバランス調整方法
US20200029016A1 (en) Moving object monitoring device and moving object monitoring system
JP2003333616A (ja) ホワイトバランス調整方法及び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7166028A (ja) 露出量制御装置および露出量制御方法
JP2015204532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H05344530A (ja) ホワイトバランス制御装置
JP3958700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H07284118A (ja) ビデオカメラのホワイトバランス装置
JP3466167B2 (ja) 白バランスの光源色推定方法およびその推定方法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WO2024043037A1 (ja) 照度推定方法、照明制御方法、照度推定プログラム、制御装置、及び照明制御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