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4253A - 连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连接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4253A
CN110224253A CN201810312741.1A CN201810312741A CN110224253A CN 110224253 A CN110224253 A CN 110224253A CN 201810312741 A CN201810312741 A CN 201810312741A CN 110224253 A CN110224253 A CN 110224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
female connector
contact
contact element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127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24253B (zh
Inventor
町田健吾
田中泰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24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4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24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4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in the socke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连接端子包括:端子主体(10),具有设置有插入有阳型连接体(Tm1)的内部空间(31)的阴型连接体(30);以及触点部件(20),被收纳在阴型连接体的内部空间,触点部件具有:第1触点部(21),在沿着阴型连接体的内周面(32)形成的弧状的外周面(21a)侧与阴型连接体电气连接;第2触点部(22),在与第1触点部连结,并且利用了内部空间的阳型连接体朝向径方向的外侧按动,从而与阳型连接体电气连接;以及抑制浮起部(23),将与伴随着沿着阴型连接体的内周面的周方向形成的弧状的曲率的变化的弹力相对应的按压力作用于阴型连接体。

Description

连接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包括:端子主体,其具有设置有插入有对方侧的阳端子的阳型连接体的柱状的内部空间的阳型连接体;以及触点部件,其收纳在该内部空间,分别与阴型连接体和阳型连接体电气连接。关于这种连接端子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以及2中被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61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5792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该连接端子中,触点部件具有弹性并且成形为沿着阴型连接体的内周面的筒状,在该筒状的内部插入有阳型连接体时,利用该弹力实现与阴型连接体和阳型连接体的电气连接。因此,在该连接端子中,触点部件有可能相对于阴型连接体的内周面浮起。另外,在以往的连接端子中,例如在缩小了直径的状态下将圆筒状的触点部件插入内部空间时,使该触点部件形变至可塑性区,使相对于阴型连接体的内周面的弹力降低,随着该弹力的降低,有使相对于阴型连接体的内周面的触点部件的浮起产生的可能性。以往的连接端子由于像那样的触点部件的浮起在阳型连接体插入时与触点部件碰撞,担心会引起耐久性的降低、阳型连接体的插入作业性的降低等。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触点部件相对于阴型连接体的内周面浮起的连接端子。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主体,其由导电性材料构成,具有:阴型连接体,设置有供对方侧阳端子的阳型连接体插入的圆柱状的内部空间;和电线连接体,其电气连接有电线的导体部;以及触点部件,其由导电性材料构成,沿着所述阴型连接体的内周面收纳在所述内部空间,且与所述阴型连接体电气连接,并且与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阳型连接体电气连接。而且,所述触点部件具有:第1触点部,其沿着所述阴型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面的周方向形成为弧状,且在该弧状的外周面侧与所述阴型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面电气连接;第2触点部,其在与所述第1触点部连结的状态下被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并且被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阳型连接体朝向所述内部空间的径方向的外侧按动,且与所述阳型连接体电气连接;以及抑制浮起部,其沿着所述阴型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面的所述周方向形成为弧状,并且将与伴随着该弧状的曲率的变化而产生的弹力相对应的按压力作用于所述阴型连接体,并且通过抵抗所述按压力的来自所述阴型连接体的反作用力被输入,从而产生朝向所述阴型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面侧的按压方向的力,利用该按压方向的力,抑制所述第1触点部相对于所述阴型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面浮起。
此处,优选的是,所述触点部件至少具有两个沿着所述阴型连接体的轴线方向相互隔着间隔地配置的所述第1触点部,并且具有作为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触点部连结的连结部的多个所述第2触点部,所述第2触点部以在被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阳型连接体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按动时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弯曲的方式,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触点部之间朝向所述径方向的内侧形成为凸的弧状。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触点部件至少具有各一个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第1被卡止部和第2被卡止部,所述阴型连接体具有:插入方向卡止部,其将所述第1被卡止部在所述阳型连接体相对于所述内部空间的插入方向卡止;以及拔出方向卡止部,其将所述第2被卡止部在所述阳型连接体相对于所述内部空间的拔出方向卡止。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阴型连接体具有:第1接受部,其将所述抑制浮起部的所述周方向的一端的第1力点部卡止,从所述第1力点部接受所述按压力,并且使抵抗该按压力的所述反作用力作用于所述第1力点部;以及第2接受部,其将所述抑制浮起部的所述周方向的另一端的第2力点部卡止,从所述第2力点部接受所述按压力,并且使抵抗该按压力的所述反作用力作用于所述第2力点部。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抑制浮起部具有从所述周方向的所述一端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所述第1力点部;以及从所述周方向的所述另一端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所述第2力点部,所述抑制浮起部在使所述曲率变小并使所述弹力产生的状态下被收纳在所述内部空间,从所述第1力点部和所述第2力点部对所述第1接受部和所述第2接受部作用各所述周方向的所述按压力。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抑制浮起部以相对于弧的中心角为比180度还大的方式形成,具有:所述第1力点部,其从所述周方向的所述一端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突出;以及所述第2力点部,其从所述周方向的所述另一端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突出,所述抑制浮起部在使所述曲率变大并使所述弹力产生的状态下被收纳在所述内部空间,从所述第1力点部和所述第2力点部对所述第1接受部和所述第2接受部作用各所述周方向的所述按压力。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抑制浮起部以相对于弧的中心角为比180度还大的方式形成,具有:所述第1力点部,其在所述周方向的所述一端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膨出;以及所述第2力点部,其在所述周方向的所述另一端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膨出,所述抑制浮起部在使所述曲率变大并使所述弹力产生的状态下被收纳在所述内部空间从所述第1力点部和所述第2力点部对所述第1接受部和所述第2接受部作用各朝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的所述按压力。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端子能够抑制触点部件相对于阴型连接体的内周面浮起,因此,在将阳型连接体向阴型连接体的内部空间插入时,能够避免触点部件与该阳型连接体的碰撞,并能够进行该阳型连接体向第2触点部的径方向的外侧的按压动作。因此,该连接端子不仅能够分别电气连接阴型连接体与触点部件之间以及阳型连接体与触点部件之间,也能够提高触点部件的耐久性。而且,该连接端子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耐久性也能够提高阳型连接体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触点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变形例1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变形例1的连接端子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变形例1的连接端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6的X1-X1线截面图。
图10是示出图6的X2-X2线截面图。
图11是示出变形例2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变形例2的连接端子的主视图。
图13是示出变形例2的连接端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图11的Y-Y线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3:连接端子
10:端子主体
20:触点部件
21a:外周面
21b:触点
21:第1触点部
22:第2触点部
23:抑制浮起部
23a:第1力点部
23b:第2力点部
25:第1被卡止部
26:第2被卡止部
30:阴型连接体
31:内部空间
31a:开口
32:内周面
33a:第1接受部
33b:第2接受部
35:插入方向卡止部
36:拔出方向卡止部
40:电线连接体
C:电线
Cw:导电部
Tm:阳端子
Tm1:阳型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端子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14,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端子的实施方式的一个。
图1~图4的附图标记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1是所谓的阴端子,被构筑为在与对方侧的阳端子Tm(图2)之间物理并且电气连接。该连接端子1包括端子主体10和触点部件20,通过将这些相互组装而形成。
端子主体10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构成。该示例的端子主体10将导电性的金属板作为母材,进行切断、弯曲等冲压加工而成形。该端子主体10具有阴型连接体30、电线连接体40以及连结体50。
阴型连接体30是为了使阳端子Tm的阳型连接体Tm1插入而形成为阴型的部位,随着该插入使相互电气连接。此处,阴型连接体30与成形为柱状的阳型连接体Tm1相对应地成形为具有柱状的内部空间31的筒状。阳型连接体Tm1进行从该筒体的一端的开口31a相对于内部空间31的插入和拔出。在该示例中,将阴型连接体30的内部空间31与阳型连接体Tm1成形为圆柱状。虽然该示例的阴型连接体30不限于其外形,但成形为至少具有圆柱状的内部空间31的部件,并沿着该轴线进行阳型连接体Tm1的插入和拔出。此处,通过将板状的母材弯曲加工从而将阴型连接体30成形为圆筒状,从而在该内部形成圆柱状的内部空间31。
电线连接体40是电气连接有电线C的导电部Cw(图2)的部位。该连接例如可以是通过铆接等压接加工、熔接、焊接等任何一种方式的连接。在该示例中,将母材弯曲加工从而形成U字状的电线连接体40。该电线连接体40具有相互对置的两个筒片部41,通过将各个筒片部41卷绕在作为导电部Cw的电线C的芯线,并与该导电部Cw压接,从而与该导电部Cw物理且电气连接。
连结体50是存在于阴型连接体30与电线连接体40之间的部位,并将这些连结。
触点部件20是形成为沿着该端子主体10的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图4)的部件,从作为插入口的开口31a被收纳在内部空间31。该触点部件20在该插入状态下与阴型连接体30电气连接,并且,从作为插入口的开口31a与插入到内部空间31的阳型连接体Tm1电气连接。该触点部件20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构成。该示例的触点部件20将导电性的金属板作为母材,进行切断、弯曲等冲压加工而成形。
该触点部件20具有:第1触点部21,其与阴型连接体30电气连接;以及第2触点部22,其与插入到内部空间31的阳型连接体Tm1电气连接。
第1触点部21是沿着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的周方向形成为弧状的部件,在该弧状的外周面21a(图5)侧与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电气连接。该第1触点部21在周方向的至少半周大小的范围内与该内周面32接触。在该示例中,在该半周大小的范围内使第1触点部21与内周面32接触。在该示例的第1触点部21在外周面21a的该范围内形成朝向径方向的外侧膨出的多个球面状的触点21b。各个触点21b沿着周方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被配置。第1触点部21经由各个触点21b与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接触。
第2触点部22以与第1触点部21连结的状态配置在内部空间31。该第2触点部22利用插入了该内部空间31的阳型连接体Tm1朝向内部空间31的径方向的外侧(内周面32侧)按动。该第2触点部22在该按动部分(被按动部)与阳型连接体Tm1接触,因此,该被按动部成为触点,与阳型连接体Tm1电气连接。
该触点部件至少包括各一个该第1触点部21和第2触点部22。例如,触点部件20具有沿着阴型连接体30的轴线方向(插拔方向)相互隔着间隔地配置的至少两个第1触点部21,并且,具有作为将相邻的两个第1触点部21连结的连结部的多个第2触点部22。各个第1触点部21以与内部空间31同心上并且使相互在轴线方向偏移那样的状态进行配置。而且,各个第2触点部22在利用插入了内部空间31的阳型连接体Tm1朝向内部空间31的径方向的外侧按动时,以向径方向的外侧弯曲的方式形成。此处,在相邻的两个第1触点部21之间朝向径方向的内侧并形成为凸的弧状,该凸状的径方向的内侧的顶点部分成为作为触点的被按动部。
然而,优选的是,该触点部件20在阳型连接体Tm1插入内部空间31前的状态下使第1触点部21的触点21b与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接触。换言之,优选的是,触点部件20在该插入前的状态下通过抑制从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的第1触点部21的浮起,从而预先抑制相对于该内周面32的整体的浮起。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1设置有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浮起的抑制浮起构造。该抑制浮起构造由在触点部件20设置的后述的抑制浮起部23和在阴型连接体30设置的后述的第1以及第2接受部33a、33b构成(图3)。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部件20设置有抑制第1触点部21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浮起的抑制浮起部23。该抑制浮起部23在与阴型连接体30的第1以及第2接受部33a、33b的关系中,抑制第1触点部21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浮起,因此,是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该内周面32浮起的部位。
本实施方式的抑制浮起部23以沿着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的周方向形成为弧状,并且,以随着该弧状的曲率的变化而产生弹力的方式形成。而且,该抑制浮起部23通过使与该弹力相对应的按压力作用于阴型连接体30,并且,来自抵抗该按压力的阴型连接体30的反作用力被输入,从而以产生朝向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侧的按压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该抑制浮起部23利用该按压方向的力抑制第1触点部21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浮起。因此,抑制浮起部23以能够将该按压方向的力相对于第1触点部21传达的方式配置在能够传达该力的位置。例如,抑制浮起部23可以与第1触点部21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也可以与第1触点部21一体化。
该抑制浮起部23具有将该按压力作用于阴型连接体30并且输入有该反作用力的两个力点部(第1力点部23a和第2力点部23b)。第1力点部23a设置在抑制浮起部23的周方向的一端。另外,第2力点部23b设置在抑制浮起部23的周方向的另一端。
阴型连接体30具有与该第1力点部23a相关的第1接受部33a和与该第2力点部23b相关的第2接受部33b。第1接受部33a是将第1力点部23a卡止的部位,从该第1力点部23a接受按压力(与随着抑制浮起部23的曲率的变化的弹力相对应的力)并且使抵抗该按压力的反作用力作用于第1力点部23a。第2接受部33b是将第2力点部23b卡止的部位,从该第2力点部23b接受按压力(与随着抑制浮起部23的曲率的变化的弹力相对应的力)并且使抵抗该按压力的反作用力作用于第2力点部23b。
该抑制浮起部23利用该各个反作用力使朝向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侧的按压方向的力产生。由此,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1能够抑制第1触点部21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浮起,因此,随此也能够抑制第2触点部22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浮起,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浮起。
因此,该连接端子1在将阳型连接体Tm1插入阴型连接体30的内部空间31时,避免触点部件20与该阳型连接体Tm1碰撞,从而使向基于该阳型连接体Tm1的第2触点部22的径方向的外侧的按压动作成为可能。因此,该连接端子1不仅能够分别电气连接阴型连接体30与触点部件20之间以及阳型连接体Tm1与触点部件20之间,也能够提高触点部件20的耐久性。而且,该连接端子1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耐久性也能够提高阳型连接体Tm1的耐久性。
进而,该连接端子1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的浮起,因此,即使在阴型连接体30不覆盖盖部件等,也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从阴型连接体30脱落。因此,该连接端子1能够提高阳型连接体Tm1的插入作业性。
如上所述,关于触点部件20的浮起的抑制效果以及与其附带的效果,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1能够由端子主体10和触点部件20这样的必要最小限的元件构成。因此,该连接端子1能够实现自身的生产性的提高和原价的减少,并且,在与被插入的阳端子Tm的关系中也能够实现生产性的提高和原价的减少。
此外,在该连接端子1中,抑制浮起部23的第1力点部23a与第2力点部23b分别在周方向使相反的方向的按压力作用,因此,能够通过该第1力点部23a、第2力点部23b、第1接受部33a以及第2接受部33b从而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在周方向的位置偏移。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阴型连接体30是与内部的触点部件20对置的壁面,在配置有该触点部件20的位置设置多个触点部34(图3)。该触点部34是作为在内部空间31向径方向的内侧膨出的膨出部形成的部件。插入了内部空间31的阳型连接体Tm1被触点部件20与各个触点部34挟持,利用该触点部件20与触点部34确保内部空间31的保持力。因此,该阳型连接体Tm1与阴型连接体30的电气连接经由触点部件20间接形成,并且利用触点部34直接形成。
另外,在该连接端子1中,设置有抑制相对于随着阳型连接体Tm1的插入以及拔出的阴型连接体30的触点部件20的轴线方向的位置偏移的抑制位置偏移构造。因此,触点部件20至少具有各一个向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第1被卡止部25和第2被卡止部26(图3以及图4)。而且,阴型连接体30具有:插入方向卡止部35,其将第1被卡止部25在阳型连接体Tm1相对于内部空间31的插入方向卡止;以及拔出方向卡止部36,其将第2被卡止部26在相对于阳型连接体Tm1的拔出方向卡止。即,在该连接端子1中构成有利用第1被卡止部25与插入方向卡止部35抑制阳端子插入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并且,构成有利用第2被卡止部26与拔出方向卡止部36抑制阳端子拔出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
抑制阳端子插入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在触点部件20从开口31a插入内部空间31时,第1被卡止部25被插入方向卡止部35卡止,因此,能够预先将触点部件20收纳在内部空间31的指定位置并在该位置卡止。而且,该抑制位置偏移构造在向内部空间31的阳型连接体Tm1插入时,即使触点部件20由于与阳型连接体Tm1的摩擦力等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移动,也能够利用第1被卡止部25与插入方向卡止部35之间的卡止作用将触点部件20预先卡止在内部空间31的指定位置。因此,该抑制位置偏移构造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内部空间31在轴线方向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持续保持阴型连接体30与阳型连接体Tm1之间的电气连接状态。
抑制阳端子拔出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在从内部空间31向阳型连接体Tm1的开口31a侧拔出时,即使触点部件20由于与阳型连接体Tm1的摩擦力等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移动,第2被卡止部26被拔出方向卡止部36卡止,因此,也能够将触点部件20预先卡止在内部空间31的指定位置。因此,该抑制位置偏移构造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内部空间31在轴线方向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在再次插入有阳型连接体Tm1时将阴型连接体30与阳型连接体Tm1之间电气连接。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1中,即使这些抑制位置偏移构造与之前的触点部件20的抑制浮起构造互相结合并在阴型连接体30不覆盖盖部件等,也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从阴型连接体30脱落。
以下说明关于连接端子1的触点部件20与阴型连接体30的具体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触点部件20配置在内部空间31的底部侧(换言之,与连接各个筒片部41的底部连接的部分所存在的侧)。但是,该触点部件20的内部空间31的周方向的配置未必限于本示例的方式,也可以是该周方向的任何位置。该触点部件20包括两个第1触点部21和连接这些的六个第2触点部22。在内部空间31中,各个第1触点部21的一个配置在开口31a侧,另一个配置在连结体50侧。而且,各个第2触点部22分别沿着各个第1触点部21的周方向大致等间隔地被配置。
在该触点部件20中,作为使开口31a侧的第1触点部21与抑制浮起部23相互一体化的一个弧状体24进行设计。因此,在该弧状体24中,在该外周面21a设置有第1触点部21的多个触点21b,并且,在该周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抑制浮起部23的第1以及第2力点部23a、23b。第1力点部23a作为从弧状体24的周方向的一端向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片部形成。另一方面,第2力点部23b作为从弧状体24的周方向的另一端向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片部形成。
此处,该触点部件20一边收缩一边使轴线方向(沿着向内部空间31的插入方向的方向)的各位置的曲率适当变化,在使该各位置变小的状态下插入内部空间31。然而,该触点部件20像以往的触点部件那样在阴型连接体的内部空间成为圆筒状的情况下,有该插入时的曲率的变化量变大,并且,使耐久性降低的可能性。进而,在成为像那样的圆筒状的触点部件的情况下,轴线方向的各外置的曲率的变化量变大,因此,有向阴型连接体的内部空间的触点部件的插入作业很难进行的可能性。另外,即使在代替该插入作业将随着向阴型连接体的圆筒状的弯曲成形的触点部件包在内部的情况下,该触点部件也必须在收缩成圆筒状的状态下配置在阴型连接体的母材上。因此,以往的连接端子在耐久性和生产性方面存在提高的余地。
因此,该触点部件20以沿着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的周方向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该外观形状。在该触点部件20中,为了相对于弧的中心角比180度大从而形成弧状体24,并且,为了相对于弧的中心角成为大致180度从而形成连结体50侧的第1触点部21。弧状体24的弧的大小在不是圆环的范围内设定中心角。因此,关于该触点部件20的比弧状体24更靠近连结体50侧的体格,相对于弧的中心角成为大致180度,而不是圆筒状。因此,在该连接端子1中,在与圆筒状的以往的触点部件比较,很小地抑制了曲率的变化量的状态下,能够将触点部件20插入内部空间31。因此,该触点部件20能够将该插入时的曲率的变化阻止在弹性区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提高该耐久性。进而,该连接端子1也能够通过该触点部件20提高该生产性。
具体而言,在该连接端子1中,在将触点部件20向内部空间31收纳时,例如在将连结体50侧的第1触点部21的曲率变大从而收缩的状态下,将该第1触点部21从开口31a插入,然后,在使具有作为抑制浮起部23的功能的弧状体24的曲率变小并使弹力产生的状态下,将该弧状体24从开口31a插入。因此,弧状体24在向内部空间31的收纳后,为了返回原来的形状曲率变大,从第1力点部23a与第2力点部23b对于第1接受部33a与第2接受部33b使各个周方向的按压力作用。从图3的视点观察,该弧状体24从第1力点部23a使顺时针方向的按压力作用,并从第2力点部23b使逆时针方向的按压力作用。即,该弧状体24从第1力点部23a与第2力点部23b分别在周方向对于第1接受部33a与第2接受部33b使相反的方向的按压力作用。
阴型连接体30是与第1力点部23a与第2力点部23b的各个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在能够接受像那样的按压力的位置设置第1接受部33a与第2接受部33b。该第1接受部33a与第2接受部33b是从阴型连接体30的开口31a侧的端部沿着轴线方向切开的切口,并将该切口的周方向的一侧的侧壁进行利用。此处,从图3的视点观察,将与第1力点部23a相对应地配置的切口的周方向的两个侧壁中、顺时针侧所存在的侧壁作为第1接受部33a利用,并将与第2力点部23b相对应地配置的切口的周方向的两个侧壁中、逆时针侧所存在的侧壁作为第2接受部33b利用。因此,第1力点部23a与第1接受部33a以在形成第1接受部33a的切口收纳有第1力点部23a的方式形成。而且,第2力点部23b与第2接受部33b以在形成第2接受部33b的切口收纳有第2力点部23b的方式形成。
抵抗按压力的反作用力从第1接受部33a对于第1力点部23a作用于弧状体24,并且,抵抗按压力的反作用力从第2接受部33b对于第2力点部23b作用于弧状体24。即,从该第1接受部33a与第2接受部33b对于第1力点部23a与第2力点部23b分别在周方向使相反的方向的反作用力作用。由此,在该弧状体24产生朝向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侧的按压方向的力。因此,在该触点部件20中,弧状体24(开口31a侧的第1触点部21与抑制浮起部23)相对于该内周面32的浮起被抑制,随此,第2触点部22和连结体50侧的第1触点部21相对于内周面32的浮起也被抑制。因此,在该连接端子1中,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内周面32的浮起。
此处,该示例的阴型连接体30在没有配置有内周面32的触点部件20的场所包括四个触点部34。具体而言,在开口31a侧的端部在周方向隔着间隔地包括两个触点部34,并且在连结体50侧的端部在周方向隔着间隔地包括两个触点部34(图1~图4)。开口31a侧的触点部34是比内周面32更向径方向的内侧膨出的球面状的膨出部。連結体50侧的触点部34是比内周面32更向径方向的内侧膨出的弧状的膨出部,并向轴线方向延伸。
进而,在该示例中,将抑制阳端子插入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与抑制阳端子拔出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如下地构成。
在抑制阳端子插入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中,第1被卡止部25设置在触点部件20的弧状体24侧的端部。该示例的第1被卡止部25是在被收纳在内部空间31的触点部件20中比弧状体24更靠近开口31a侧的片部,并在周方向隔着间隔地配置两个。另一方面,将该第1被卡止部25卡止的插入方向卡止部35是与各个第1被卡止部25的配置相对应的位置,在阴型连接体30的开口31a侧的端部在周方向隔着间隔地设置两个。该示例的插入方向卡止部35是从阴型连接体30的开口31a侧的端部沿着轴线方向切开的切口,并将该切口的轴线方向的底壁进行利用。因此,第1被卡止部25与插入方向卡止部35以在该切口收纳有第1被卡止部25的方式形成。如上所述,该抑制阳端子插入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通过像这样的构成,从而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在轴线方向的位置偏移。进而,该抑制位置偏移构造通过分别将该切口的周方向的各个侧壁与第1被卡止部25之间的间隔缩小,从而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在周方向的位置偏移。
另外,在抑制阳端子拔出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中,第2被卡止部26设置在触点部件20的弧状体24侧的端部。该示例的第2被卡止部26是在被收纳在内部空间31的触点部件20中比弧状体24更靠近开口31a侧的片部,并在周方向隔着间隔地配置两个。另一方面,将该第2被卡止部26卡止的拔出方向卡止部36是与各个第2被卡止部26的配置相对应的位置,在阴型连接体30的开口31a侧的端部在周方向隔着间隔地设置两个。该示例的拔出方向卡止部36是将第1接受部33a与第2接受部33b相关的上述切口的另一侧的壁部的一部分进一步向周方向切开的切口,并将该切口的轴线方向的开口31a侧的侧壁进行利用。因此,第2被卡止部26与拔出方向卡止部36以在该切口收纳有第2被卡止部26的方式形成。如上所述,该抑制阳端子拔出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通过像这样的构成,从而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在轴线方向的位置偏移。进而,该抑制位置偏移构造通过分别将该切口的周方向的各个底壁与第2被卡止部26之间的间隔缩小,从而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在周方向的位置偏移。
[变形例1]
接下来,使用图6~图10对触点部件20与阴型连接体30的具体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此处,为了方便说明,将该变形例相关的连接端子称作连接端子2。
本变形例的阴型连接体30具有收纳有圆柱状的阳型连接体Tm1的大致圆柱状的内部空间31,并形成为筒状。该阴型连接体30至少具有由中心角比180度还大的弧构成的内周面32,并配置有包括相对于该内周面32的触点21b的本变形例的触点部件20(图6~图8)。该阴型连接体30在与该内周面32面对的内部的壁面设置有多个触点部34(图7以及图10)。在该示例中,设置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的具体例子相同的四个触点部34,被插入内部空间31的阳型连接体Tm1通过触点部件20与各个触点部34被挟持。
本变形例的触点部件20包括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具体例子的触点部件20同样的两个第1触点部21和六个第2触点部22。但是,本变形例的触点部件20在被收纳在内部空间31时的开口31a侧,并且,在比开口31a侧的第1触点部21更靠近开口31a侧包括抑制浮起部23(图8)。
在该触点部件20中,以相对于弧的中心角成为大致180度的方式形成各个第1触点部21,另一方面,以相对于弧的中心角比180度还大的方式形成抑制浮起部23。抑制浮起部23的弧的大小在不成为圆环的范围内设定中心角。此处,以成为缺口环形状的方式形成抑制浮起部23。因此,关于该触点部件20的比抑制浮起部23更靠近连结体50侧的体格,相对于弧的中心角成为大致180度,而不是圆筒状。因此,在该连接端子2中,在以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具体例子的连接端子1相同的方式较小地抑制了曲率的变化量的状态下,能够将触点部件20插入内部空间31。因此,该连接端子2能够提高该耐久性和生产性。
具体而言,在该连接端子2中,在将触点部件20向内部空间31收纳时,例如在将连结体50侧的第1触点部21的曲率变大从而收缩的状态下,将该第1触点部21从开口31a插入,然后,在使开口31a侧的第1触点部21的曲率变大从而收缩的状态下,将该第1触点部21从开口31a插入。而且,在该连接端子2中,在使抑制浮起部23的曲率变大并使弹力产生的状态下将该抑制浮起部23从开口31a插入。因此,浮上抑制部23在向内部空间31的收纳后,为了返回原来的形状曲率变小,从第1力点部23a与第2力点部23b对于第1接受部33a与第2接受部33b使各个周方向的按压力作用。从图9的视点观察,本变形例的抑制浮起部23从第1力点部23a使逆时针方向的按压力作用,并且,从第2力点部23b使顺时针方向的按压力作用。即,该抑制浮起部23从第1力点部23a与第2力点部23b分别在周方向对于第1接受部33a与第2接受部33b使相反的方向的按压力作用。
阴型连接体30是与第1力点部23a与第2力点部23b的各个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在能够接受像那样的按压力的位置设置第1接受部33a与第2接受部33b。本变形例的阴型连接体30在比开口31a侧的端面更靠近轴线方向在内侧设置有形成为缺口环形状的缺口环状部37。第1接受部33a与第2接受部33b将该缺口环状部37的切口的各个侧壁进行利用。此处,从图9的视点观察,将与该各个侧壁中、逆时针侧所存在的侧壁作为第1接受部33a利用,并且,将顺时针侧所存在的侧壁作为第2接受部33b利用。因此,第1力点部23a、第2力点部23b、第1接受部33a以及第2接受部33b以第1力点部23a与第2力点部23b被收纳在缺口环状部37的切口的方式形成。
抵抗按压力的反作用力从第1接受部33a对于第1力点部23a作用于抑制浮起部23,并且,抵抗按压力的反作用力从第2接受部33b对于第2力点部23b作用于抑制浮起部23。即,从该第1接受部33a与第2接受部33b对于第1力点部23a与第2力点部23b分别在周方向使相反的方向的反作用力作用。由此,在该抑制浮起部23产生朝向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侧的按压方向的力。因此,在该触点部件20中,抑制浮起部23相对于该内周面32的浮起被抑制,随此,与该抑制浮起部23连接的开口31a侧的第1触点部21相对于内周面32的浮起也被抑制。因此,在该触点部件20中,第2触点部22和连结体50侧的第1触点部21相对于内周面32的浮起也被抑制。因此,在该连接端子2中,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内周面32的浮起。
此处,本变形例的连接端子2包括如下那样的抑制阳端子插入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和抑制阳端子拔出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抑制阳端子插入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以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具体例子的连接端子1相同的方式构成,包括触点部件20的两个第1被卡止部25和阴型连接体30的两个插入方向卡止部35。另一方面,抑制阳端子拔出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由在触点部件20设置的第2被卡止部26与在阴型连接体30设置的拔出方向卡止部36如下地构成。
本变形例的第2被卡止部26是从抑制浮起部23在径方向的外侧并且向内部空间31的收纳时的开口31a侧突出的片部。在本变形例的阴型连接体30在开口31a侧的端部形成有使内部和外部连通的贯通孔38(图8)。在该示例中,将该贯通孔38的开口31a侧的侧壁作为拔出方向卡止部36利用。因此,第2被卡止部26与拔出方向卡止部36以在该贯通口插入有第2被卡止部26的方式形成。如上所述,该抑制阳端子拔出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通过像这样的构成,从而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在轴线方向的位置偏移。进而,该抑制位置偏移构造通过分别将该贯通口的周方向的各个侧壁与第2被卡止部26之间的间隔缩小,从而也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在周方向的位置偏移。
[变形例2]
接下来,使用图11~图14对触点部件20与阴型连接体30的具体方式的其他变形例进行说明。此处,为了方便说明,将该变形例相关的连接端子称作连接端子3。
本变形例的阴型连接体30以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具体例子的阴型连接体30相同的方式形成为圆筒状(图11~图13)。该阴型连接体30在没有配置有内周面32的触点部件20的场所包括四个触点部34(图12以及图14)。在该示例中,设置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的具体例子相同的四个触点部34,被插入了内部空间31的阳型连接体Tm1通过触点部件20与各个触点部34被挟持。
本变形例的触点部件20是在内部空间31中在周方向在实施方式的具体例子的相反侧(大致偏离了180度的位置)配置的部件,包括两个第1触点部21和连接这些的四个第2触点部22。在内部空间31中,各个第1触点部21的一个配置在开口31a侧,另一个配置在连结体50侧。而且,各个第2触点部22分别沿着各个第1触点部21的周方向大致等间隔地被配置。在该触点部件20中,作为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具体例子的触点部材20相同地使开口31a侧的第1触点部21与抑制浮起部23相互一体化的一个弧状体24进行设计(图13)。需要说明的是,该触点部件20的内部空间31的周方向的配置未必限于本变形例的方式,也可以是与该实施方式相同的配置。
在本变形例的弧状体24的外周面21a设置有除第1触点部21的多个触点21b之外的抑制浮起部23的第1以及第2力点部23a、23b。本变形例的第1以及第2力点部23a、23b作为从外周面21a向径方向的外侧膨出的球面状的膨出部而形成。本变形例的弧状体24以如后所述地相对于弧的中心角比180度大的方式形成,在周方向的一端设置第1力点部23a,并且,在周方向的另一端设置第2力点部23b。在本变形例中,设置有像这样的第1以及第2力点部23a、23b,因此,与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的第1力点部23a的触点部分成为第1接受部33a,并且,与该内周面32的第2力点部23b的触点部分成为第2接受部33b(图12)。在弧状体24中,例如,设定连接该中心与第1接受部33a的第1假设线段和连接该中心与第2接受部33b的第2假设线段,以第1假设线段与第2假设线段的形成角度比180度还大的方式形成第1以及第2力点部23a、23b。进而,第1力点部23a与第2力点部23b以能够分别使按压力对于第1接受部33a与第2接受部33b作用的方式,例如,设定该膨出量。
在该触点部件20中,为了相对于弧的中心角比180度大从而形成弧状体24,并且,为了相对于弧的中心角成为大致180度从而形成连结体50侧的第1触点部21。弧状体24的弧的大小在不是圆环的范围内设定中心角。因此,关于该触点部件20的比弧状体24更靠近连结体50侧的体格,相对于弧的中心角成为大致180度,而不是圆筒状。因此,在该连接端子3中,在以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具体例子的连接端子相同的方式较小地抑制了曲率的变化量的状态下,能够将触点部件20插入内部空间31。因此,该连接端子3能够提高该耐久性和生产性。
具体而言,在该连接端子3中,在将触点部件20向内部空间31收纳时,例如,在将连结体50侧的第1触点部21的曲率变大从而收缩的状态下,将该第1触点部21从开口31a插入,然后,在使具有作为抑制浮起部23的功能的弧状体24的曲率变大并使弹力产生的状态下,将该弧状体24从开口31a插入。因此,弧状体24在向内部空间31的收纳后,为了返回原来的形状曲率变小,从第1力点部23a与第2力点部23b对于第1接受部33a与第2接受部33b使朝向各个径方向的外侧的按压力作用。
抵抗按压力的反作用力从第1接受部33a对于第1力点部23a作用于弧状体24,并且,抵抗按压力的反作用力从第2接受部33b对于第2力点部23b作用于弧状体24。由此,在该弧状体24产生朝向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侧的按压方向的力。因此,在该触点部件20中,弧状体24(开口31a侧的第1触点部21与抑制浮起部23)相对于该内周面32的浮起被抑制,随此,第2触点部22和连结体50侧的第1触点部21相对于内周面32的浮起也被抑制。因此,在该连接端子3中,能够抑制相对于触点部件20的内周面32的浮起。
此处,本变形例的连接端子3包括如下那样的抑制阳端子插入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和抑制阳端子拔出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抑制阳端子插入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是以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具体例子的连接端子1相同的方式构成的构造。但是,在本变形例中,在触点部件20设置有三个第1被卡止部25,并且,在阴型连接体30设置有与该三个第1被卡止部25相对应的三个插入方向卡止部35。另一方面,抑制阳端子拔出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由在触点部件20设置的第2被卡止部26与在阴型连接体30设置的拔出方向卡止部36如下地构成。
本变形例的第2被卡止部26设置在触点部件20的连结体50侧的端部。在该示例中,将相对于连结体50侧的第1触点部21在轴线方向隔着间隔地配置的弧状部作为第2被卡止部26进行利用(图13)。另一方面,本变形例的阴型连接体30在连结体50侧的端部包括向径方向的内侧倾倒的倾倒部39。在该示例中,将该倾倒部39的连结体50侧的端面作为拔出方向卡止部36进行利用。因此,本变形例的触点部件20在连结体50侧的第1触点部21与第2被卡止部26之间包括在向触点部件20的内部空间31的收纳后插入有倾倒部39的贯通孔27。该抑制阳端子拔出时的触点部件20的位置偏移构造在从内部空间31向阳型连接体Tm1的开口31a侧拔出时,即使触点部件20由于与阳型连接体Tm1的摩擦力等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移动,作为第2被卡止部26的弧状部也能够在倾倒部39的连结体50侧的端面(拔出方向卡止部36)被卡止,因此,能够将触点部件20预先阻止在内部空间31的指定位置。因此,该抑制位置偏移构造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内部空间31在轴线方向的位置偏移。进而,该抑制位置偏移构造通过分别将该贯通口27的周方向的各个侧壁与倾倒部39之间的间隔缩小,从而能够抑制触点部件20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在周方向的位置偏移。

Claims (7)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子主体,其由导电性材料构成,具有:阴型连接体,设置有供对方侧阳端子的阳型连接体插入的圆柱状的内部空间;和电线连接体,其电气连接有电线的导体部;以及
触点部件,其由导电性材料构成,沿着所述阴型连接体的内周面收纳在所述内部空间,且与所述阴型连接体电气连接,并且与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阳型连接体电气连接,
所述触点部件具有:
第1触点部,其沿着所述阴型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面的周方向形成为弧状,且在该弧状的外周面侧与所述阴型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面电气连接;
第2触点部,其在与所述第1触点部连结的状态下被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并且被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阳型连接体朝向所述内部空间的径方向的外侧按动,且与所述阳型连接体电气连接;以及
抑制浮起部,其沿着所述阴型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面的所述周方向形成为弧状,并且将与伴随着该弧状的曲率的变化而产生的弹力相对应的按压力作用于所述阴型连接体,并且通过抵抗所述按压力的来自所述阴型连接体的反作用力被输入,从而产生朝向所述阴型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面侧的按压方向的力,利用该按压方向的力,抑制所述第1触点部相对于所述阴型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面浮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点部件至少具有两个沿着所述阴型连接体的轴线方向相互隔着间隔地配置的所述第1触点部,并且具有作为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触点部连结的连结部的多个所述第2触点部,
所述第2触点部以在被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的所述阳型连接体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按动时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弯曲的方式,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触点部之间朝向所述径方向的内侧形成为凸的弧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点部件至少具有各一个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第1被卡止部和第2被卡止部,
所述阴型连接体具有:插入方向卡止部,其将所述第1被卡止部在所述阳型连接体相对于所述内部空间的插入方向卡止;以及拔出方向卡止部,其将所述第2被卡止部在所述阳型连接体相对于所述内部空间的拔出方向卡止。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型连接体具有:
第1接受部,其将所述抑制浮起部的所述周方向的一端的第1力点部卡止,从所述第1力点部接受所述按压力,并且使抵抗该按压力的所述反作用力作用于所述第1力点部;以及
第2接受部,其将所述抑制浮起部的所述周方向的另一端的第2力点部卡止,从所述第2力点部接受所述按压力,并且使抵抗该按压力的所述反作用力作用于所述第2力点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抑制浮起部具有从所述周方向的所述一端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所述第1力点部;以及从所述周方向的所述另一端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所述第2力点部,
所述抑制浮起部在使所述曲率变小并使所述弹力产生的状态下被收纳在所述内部空间,从所述第1力点部和所述第2力点部对所述第1接受部和所述第2接受部作用各所述周方向的所述按压力。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抑制浮起部以相对于弧的中心角为比180度大的方式形成,具有:所述第1力点部,其从所述周方向的所述一端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突出;以及所述第2力点部,其从所述周方向的所述另一端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突出,
所述抑制浮起部在使所述曲率变大并使所述弹力产生的状态下被收纳在所述内部空间,从所述第1力点部和所述第2力点部对所述第1接受部和所述第2接受部作用各所述周方向的所述按压力。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抑制浮起部以相对于弧的中心角为比180度大的方式形成,具有:所述第1力点部,其在所述周方向的所述一端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膨出;以及所述第2力点部,其在所述周方向的所述另一端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膨出,
所述抑制浮起部在使所述曲率变大并使所述弹力产生的状态下被收纳在所述内部空间,从所述第1力点部和所述第2力点部对所述第1接受部和所述第2接受部作用各朝向所述径方向的外侧的所述按压力。
CN201810312741.1A 2018-03-01 2018-04-09 连接端子 Active CN1102242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6065A JP6721622B2 (ja) 2018-03-01 2018-03-01 接続端子
JP2018-036065 2018-03-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4253A true CN110224253A (zh) 2019-09-10
CN110224253B CN110224253B (zh) 2020-09-29

Family

ID=67622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12741.1A Active CN110224253B (zh) 2018-03-01 2018-04-09 连接端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1384B1 (zh)
JP (1) JP6721622B2 (zh)
CN (1) CN110224253B (zh)
DE (1) DE10201820530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4822A (zh) * 2018-05-25 2021-01-08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继电器的母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5905B (zh) * 2020-05-29 2024-03-29 庆虹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器装置及连接器浮动模块
JP7446982B2 (ja) 2020-11-24 2024-03-1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端子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7310A (ja) * 1997-08-11 1999-03-09 Yazaki Corp 大電流充電用端子
DE19848344A1 (de) * 1997-10-21 1999-04-29 Yazaki Corp Abgeschirmte Steckbuchse
JP2007026705A (ja) * 2005-07-12 2007-02-0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コネクタ
US7387532B1 (en) * 2007-04-30 2008-06-17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ower connector
JP2011204607A (ja) * 2010-03-26 2011-10-13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1776A (en) * 1973-01-15 1975-01-21 Multilam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lock means
US5088942A (en) 1990-09-07 1992-02-18 Itt Corporation Closed entry socket contact assembly
EP0476848B1 (en) 1990-09-07 1995-12-13 ITT INDUSTRIES,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Closed entry socket contact assembly
CA2272458C (en) 1998-06-25 2008-03-18 Leslie Laszlo Kerek Hoodless electrical socket connector
CA2463153C (en) * 2001-10-18 2008-01-29 Konnektech,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grid anch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7462078B2 (en) 2007-04-26 2008-12-09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ower connectors
AT507878B1 (de) 2009-02-06 2011-07-15 Fronius Int Gmbh Strombuchse für ein schweissgerät
JP5579213B2 (ja) 2012-03-12 2014-08-2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雌端子、及び接続構造
US9236682B2 (en) * 2013-02-15 2016-01-12 Lear Corporation Cylindrical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biased contact
JP6053613B2 (ja) * 2013-06-07 2016-12-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雌端子
DE102013217256B3 (de) 2013-08-29 2015-03-05 Robert Bosch Gmbh Buchse sowie Hochstromsteckverbindung, die eine solche Buchse aufweist
JP2015076199A (ja) 2013-10-07 2015-04-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雌端子金具
JP6210965B2 (ja) 2014-10-31 2017-10-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雌端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7310A (ja) * 1997-08-11 1999-03-09 Yazaki Corp 大電流充電用端子
DE19848344A1 (de) * 1997-10-21 1999-04-29 Yazaki Corp Abgeschirmte Steckbuchse
JP2007026705A (ja) * 2005-07-12 2007-02-0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コネクタ
US7387532B1 (en) * 2007-04-30 2008-06-17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ower connector
JP2011204607A (ja) * 2010-03-26 2011-10-13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4822A (zh) * 2018-05-25 2021-01-08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继电器的母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21622B2 (ja) 2020-07-15
US10411384B1 (en) 2019-09-10
DE102018205307A1 (de) 2019-09-05
JP2019153399A (ja) 2019-09-12
US20190273335A1 (en) 2019-09-05
CN110224253B (zh)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3504A (zh) 连接端子
US9748685B2 (en) Multi-contact terminal
CN110224253A (zh) 连接端子
US9379472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ccommodating shorting terminal
US7794257B2 (en) Hermaphroditic electrical contact
EP1469561B1 (en) Terminal
CN100479264C (zh) 多极连接器
US8317530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having a packing with exterior ridges of different heights
CN110311247A (zh) 连接器
CN102447185A (zh) 连接器
US5449304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contacts
CN110224254A (zh) 连接端子
CN103457084A (zh) 连接器
JPH0613119A (ja) ソケット型電気端子
US5611716A (en) Electrical contact having improved secondary locking surfaces
JP2011228141A (ja) コネクタ
WO2021005362A1 (en) Female contact with stamped beam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7919564A (zh) 连接器
JPH0883636A (ja) 雌端子金具
US9614326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erminal
EP1811608B1 (en) A terminal fitting and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CN215418680U (zh) 大电流快插连接器
CN109196727A (zh) 阴端子零件
US2738484A (en) Solderless terminal
CN110224252A (zh) 连接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