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5916A - 一种在rGO上生长的氧化铟纳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rGO上生长的氧化铟纳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5916A
CN110215916A CN201910333775.3A CN201910333775A CN110215916A CN 110215916 A CN110215916 A CN 110215916A CN 201910333775 A CN201910333775 A CN 201910333775A CN 110215916 A CN110215916 A CN 110215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go
grown
nanocatalyst
reacti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37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5916B (zh
Inventor
张志荣
曾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to CN2019103337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5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5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5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5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5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08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gallium, indium or thall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3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1/00Electrodes; Manufacture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25B11/04Electrodes; Manufacture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3/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 C25B3/20Processes
    • C25B3/25Redu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催化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及复合在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表面的In2O3纳米带。该催化剂以In2O3纳米带原位、均匀地生长在rGO纳米片衬底上,既实现了异相结构,使催化剂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收集再利用,又能基于二维材料具有的高效原子利用率与衬底较强的耦合作用,使其在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在‑0.7V以后,对甲酸和一氧化碳的选择性超过90%;在‑1.2V下对甲酸选择性高达84.6%。在‑1.2V下工作10h后,仍保留初始活性,表明其在长时间催化反应后仍可重复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在rGO上生长的氧化铟纳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铟基催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加剧,利用含碳无机物通过电化学反应制备小分子有机物的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进行安全,高效的反应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二氧化碳具有室温稳定性和良好的水溶性,是理想的反应原料。二氧化碳电还原的反应所需电压较低,产物为一氧化碳、羧酸、低碳烃醇等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可通过使用不同的催化剂或改变还原电压等条件来控制主要产物,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传统的铟基催化剂由于尺寸过大、原子利用率低、对二氧化碳吸附弱等因素,催化活性较差,难以进行商业化推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催化剂在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及复合在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表面的In2O3纳米带。
优选地,所述In2O3纳米带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质量比为3~5:2~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油酸钠、四水合三氯化铟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水热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在rGO 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
将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烧结,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与油酸钠、四水合三氯化铟、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75~85)mg:(260~290)mg:(85~95)mg:(35~45) mL。
优选地,所述搅拌的时间为25~35min。
优选地,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40~16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2.5~3.5h。
优选地,所述烧结的温度为380~420℃;烧结的时间为4~6min。
优选地,所述洗涤的过程包括:
将反应产物离心,离心分离所得产物用极性溶剂超声洗涤,再次进行离心分离和超声洗涤,每次超声洗涤的时间为1~2min,每次离心分离的转速为 7000~8000rpm,每次离心分离的时间为5~7min。
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方式为真空冷冻干燥;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温度为 -18℃~-2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电还原化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将乙醇、全氟化树脂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混合,超声后得到均匀分散的催化剂墨水;
将所述催化剂墨水涂布在碳纸上,干燥后作为工作电极置于二氧化碳饱和的0.1mol/L KHCO3溶液中进行电还原反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及复合在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表面的In2O3纳米带。本发明提供的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以In2O3纳米带原位、均匀地生长在 rGO纳米片衬底上,既实现了异相结构,使催化剂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收集再利用,又能够基于二维材料具有的高效原子利用率与衬底较强的耦合作用,使其在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测试电压在-0.7 V以后,对甲酸和一氧化碳的选择性超过90%;在-1.2V下对甲酸的选择性高达84.6%,其活性、对甲酸选择性、本征活性远远超过氧化铟纳米催化剂。使用恒电压模式测量其稳定性,在-1.2V下工作10h后,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仍保留初始活性,表明其在长时间催化反应后仍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与氧化铟催化剂相比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的电压-法拉第效率数据图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与氧化铟催化剂相比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的电压-活性数据图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与氧化铟催化剂相比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的电压-本征活性数据图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与氧化铟催化剂相比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的时间-活性和法拉第效率数据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及复合在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表面的In2O3纳米带。
本发明提供的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以In2O3纳米带原位、均匀地生长在rGO纳米片衬底上,既实现了异相结构,使催化剂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收集再利用,又能够基于二维材料具有的高效原子利用率与衬底较强的耦合作用,使其在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本发明提供的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rGO)。所述rGO作为衬底。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尺寸为几百到几微米不等;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rGO购买自上海昂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发明提供的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包括复合在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表面的In2O3纳米带。在本发明中,所述In2O3纳米带原位、均匀地生长在rGO纳米片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In2O3纳米带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质量比为 3~5:2~4。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中In2O3质量分数为59.2%、57.6%、58.5%或56.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油酸钠、四水合三氯化铟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水热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在rGO 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
将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烧结,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得到高负载量且In2O3纳米带均匀生长的复合催化剂。该方法所需特殊设备少,产物易于分离。
本发明将油酸钠、四水合三氯化铟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在本发明中,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与油酸钠、四水合三氯化铟、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优选为(75~85)mg:(260~290)mg:(85~95)mg:(35~45)mL。该反应物质量体积比可以保证得到高负载量且In2O3纳米带均匀分散的复合催化剂。所述搅拌的方式优选为磁力搅拌。
在本发明中,所述油酸钠、四水合三氯化铟、去离子水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搅拌的时间优选为25~35min。
得到混合液后,本发明将所述混合液水热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在本发明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优选为140~160℃,水热反应的时间优选为2.5~3.5h。水热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既可以保证反应能够进行,又可以保证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的形貌和尺寸。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45℃、150℃、155℃或16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2.5h、3h或3.5h。
在本发明中,所述洗涤的过程优选包括:
将反应产物离心,离心分离所得产物用极性溶剂超声洗涤,再次进行离心分离和超声洗涤,每次超声洗涤的时间为1~2min,每次离心分离的转速为 7000~8000rpm,每次离心分离的时间为5~7min。
上述洗涤能够保证充分去除残余杂离子和配体。每次离心分离既可以保证充分去除残余杂离子和配体,又可以保证In2O3纳米带不会脱离rGO纳米片。每次超声洗涤既可以保证充分去除残余杂离子和配体,又可以保证In2O3纳米带不会脱离rGO纳米片。在本发明中,所述极性溶剂优选选自乙醇;乙醇能够充分溶解杂质,且易于与所得的催化剂分离。
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方式优选为真空冷冻干燥;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温度为-18℃~-22℃。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9℃、 -21℃、-20℃或-22℃。真空干燥的温度能够保证rGO纳米片不会团聚。
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后,本发明将所述在rGO上生长的 In(OH)3纳米带烧结,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本发明优选在马弗炉中进行烧结。在本发明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优选为380~420℃;烧结的时间为4~6min。所烧烧结温度和时间下能够保证烧结反应充分进行,且不破坏In(OH)3纳米带的形貌。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烧结的温度具体为380℃、 410℃、395℃或400℃;烧结的时间具体为5min、6min或4min。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电还原化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将乙醇、全氟化树脂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混合,超声后得到均匀分散的催化剂墨水;
将所述催化剂墨水涂布在碳纸上,干燥后作为工作电极置于二氧化碳饱和的0.1mol/L KHCO3溶液中进行电还原反应。
在本发明中,所述催化剂的质量、乙醇的体积和全氟化树脂的体积比为 5mg:2mL:0.0375mL。超声的时间优选为50~70min,更优选为55~65min;最优选为60min。
本发明采取恒电压法进行测试;相对可逆氢电极,选取-0.5V~-1.2V为测试电压。
该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长时间催化反应后仍保留初始活性,可以重复使用。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比较例
In2O3纳米催化剂的制备
(1)在常温搅拌下依次将油酸钠与四水合三氯化铟溶解到去离子水中, 油酸钠的质量为260mg,四水合三氯化铟的质量为95mg,去离子水的体积为40mL,搅拌25min后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6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2.5h,然后冷却至室温。将冷却至室温的固体物料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转速为7200转/min,离心分离的时间为5min;将离心所得产物用极性溶剂进行超声洗涤2min,然后继续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转速为 7200转/min,离心分离的时间为5min;再将离心所得产物用极性溶剂进行超声洗涤2min。最后在-22℃真空冷冻干燥过夜,得到在In(OH)3纳米带;
(2)将In(OH)3纳米带在马弗炉中进行烧结反应,反应温度为380℃,反应时间为5min,反应后即得到In2O3纳米催化剂。
实施例1
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的制备
(1)在常温搅拌下依次将还原氧化石墨烯、油酸钠与四水合三氯化铟溶解到去离子水中,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质量为75mg,油酸钠的质量为260mg,四水合三氯化铟的质量为95mg,去离子水的体积为40mL,搅拌25min后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6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2.5h,然后冷却至室温。将冷却至室温的固体物料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转速为7200 转/min,离心分离的时间为5min;将离心所得产物用极性溶剂进行超声洗涤2min,然后继续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转速为7200转/min,离心分离的时间为5min;再将离心所得产物用极性溶剂进行超声洗涤2min。最后在 -22℃真空冷冻干燥过夜,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
(2)将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在马弗炉中进行烧结反应,反应温度为380℃,反应时间为5min,反应后即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
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中In2O3质量分数为59.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像;从图1可以看出:In2O3纳米带均匀的分散到rGO上,In2O3纳米带的尺寸为宽100-300nm,长几百纳米到几微米不等,并且有小孔均匀的分布在In2O3纳米带上。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谱图。
本发明将所述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测试: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4所制得的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进行二氧化碳电还原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测试。
将5mg实施例1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加入到2mL乙醇和0.0375mL全氟化树脂混合溶液中,超声1h得到均匀分散的催化剂墨水,然后取0.32mL墨水均匀涂布于1cm×1cm的碳纸之上,干燥之后作为工作电极并在二氧化碳饱和的0.1mol/L KHCO3溶液中测定它作为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的活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与氧化铟催化剂相比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的电压-法拉第效率数据图像。从图3可以看出:与In2O3相比,生长在rGO上In2O3纳米催化剂展现了较高的法拉第效率,尤其是在-1.2V测试电压下,生长在rGO上In2O3纳米催化剂产甲酸的法拉第效率是In2O3产甲酸法拉第效率的1.8倍。
相对可逆氢电极,选取-0.5V、-0.6V、-0.7V、-0.8V、-0.9V、-1.0V、 -1.1V、-1.2V为测试电压,采取恒电压方法。气相产物由气相色谱检测,液相产物由核磁共振氢谱检测,计算产物浓度对应的库伦量,根据电化学工作站记录的总库伦量得到催化的选择性、活性等数据。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与氧化铟催化剂相比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的电压-活性数据图像;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与氧化铟催化剂相比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的电压-本征活性数据图像;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与氧化铟催化剂相比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的时间 -活性和法拉第效率数据图像。参照图4和图5,并结合图6,本发明所得在rGO 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催化效果优异,催化活性高。本发明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测试电压在-0.7V以后,对甲酸和一氧化碳的选择性超过90%;在-1.2V下对甲酸的选择性高达84.6%,其活性、对甲酸选择性、本征活性远远超过氧化铟纳米催化剂。使用恒电压模式测量其稳定性,在-1.2V下工作10h后,在rGO 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仍保留初始活性,表明其在长时间催化反应后仍可重复利用。
实施例2
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的制备
(1)在常温搅拌下将还原氧化石墨烯、油酸钠与四水合三氯化铟溶解到去离子水中,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质量为80mg,油酸钠的质量为270mg,四水合三氯化铟的质量为85mg,去离子水的体积为40mL,搅拌30min后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45℃,水热反应的时间为2.5h,然后冷却至室温。将冷却至室温的固体物料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转速为7600转 /min,离心分离的时间为5min;将离心所得产物用极性溶剂进行超声洗涤2 min,然后继续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转速为7600转/min,离心分离的时间为7min;再将离心所得产物用极性溶剂进行超声洗涤1min。最后在-19℃真空冷冻干燥过夜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
(2)将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在马弗炉中进行烧结反应,反应温度为400℃,反应时间为4min,反应后即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
经检测,本实施例2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中In2O3质量分数为57.6%。
本实施例2制备的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与实施例1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无明显差别。
实施例3
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的制备:
(1)在常温搅拌下将还原氧化石墨烯、油酸钠与四水合三氯化铟溶解到去离子水中,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质量为78mg,油酸钠的质量为280mg,四水合三氯化铟的质量为90mg,去离子水的体积为39mL,搅拌35min后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5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3h,然后冷却至室温。将冷却至室温的固体物料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转速为7800转 /min,离心分离的时间为5min;将离心所得产物用极性溶剂进行超声洗涤2 min,然后继续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转速为7800转/min,离心分离的时间为8min;再将离心所得产物用极性溶剂进行超声洗涤2min。最后在-21℃真空冷冻干燥过夜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
(2)将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在马弗炉中进行烧结反应,反应温度为395℃,反应时间为6min,反应后即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
经检测,本实施例3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中In2O3质量分数为58.5%。
本实施例3制备的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与实施例1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无明显差别。
实施例4
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的制备:
(1)在常温搅拌下依次将还原氧化石墨烯、油酸钠与四水合三氯化铟溶解到去离子水中,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质量为85mg,油酸钠的质量为270mg,四水合三氯化铟的质量为85mg,去离子水的体积为41mL,搅拌35min后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55℃,水热反应的时间为3.5h,然后冷却至室温。将冷却至室温的固体物料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转速为8000 转/min,离心分离的时间为6min;将离心所得产物用极性溶剂进行超声洗涤1min,然后继续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转速为8000转/min,离心分离的时间为6min;再将离心所得产物用极性溶剂进行超声洗涤1min。最后在-20℃真空冷冻干燥过夜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
(2)将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在马弗炉中进行烧结反应,反应温度为410℃,反应时间为6min,反应后即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
经检测,本实施例4所得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中In2O3质量分数为56.1%。
本实施例4制备的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与实施例1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无明显差别。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及复合在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表面的 In2O3纳米带。本发明提供的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以In2O3纳米带原位、均匀地生长在rGO纳米片衬底上,既实现了异相结构,使催化剂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收集再利用,又能够基于二维材料具有的高效原子利用率与衬底较强的耦合作用,使其在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测试电压在-0.7V以后,对甲酸和一氧化碳的选择性超过90%;在-1.2 V下对甲酸的选择性高达84.6%,其活性、对甲酸选择性、本征活性远远超过氧化铟纳米催化剂。使用恒电压模式测量其稳定性,在-1.2V下工作10h后,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仍保留初始活性,表明其在长时间催化反应后仍可重复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及复合在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表面的In2O3纳米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In2O3纳米带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质量比为3~5:2~4。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油酸钠、四水合三氯化铟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水热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
将在rGO上生长的In(OH)3纳米带烧结,得到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与油酸钠、四水合三氯化铟、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75~85)mg:(260~290)mg:(85~95)mg:(35~45)m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的时间为25~35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40~16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2.5~3.5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的温度为380~420℃;烧结的时间为4~6min。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的过程包括:
将反应产物离心,离心分离所得产物用极性溶剂超声洗涤,再次进行离心分离和超声洗涤,每次超声洗涤的时间为1~2min,每次离心分离的转速为7000~8000rpm,每次离心分离的时间为5~7min。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方式为真空冷冻干燥;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温度为-18℃~-22℃。
10.一种二氧化碳电还原化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将乙醇、全氟化树脂和权利要求1~2任一项或权利要求3~9任一项制备方法制备的在rGO上生长的In2O3纳米催化剂混合,超声后得到均匀分散的催化剂墨水;
将所述催化剂墨水涂布在碳纸上,干燥后作为工作电极置于二氧化碳饱和的0.1mol/LKHCO3溶液中进行电还原反应。
CN201910333775.3A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在rGO上生长的氧化铟纳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10215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3775.3A CN110215916B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在rGO上生长的氧化铟纳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3775.3A CN110215916B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在rGO上生长的氧化铟纳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5916A true CN110215916A (zh) 2019-09-10
CN110215916B CN110215916B (zh) 2021-10-01

Family

ID=67819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3775.3A Active CN110215916B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在rGO上生长的氧化铟纳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591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1418A (zh) * 2013-12-21 2014-04-02 海安县吉程机械有限公司 介孔三氧化二铟/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CN103979599A (zh) * 2014-05-16 2014-08-13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双组分氧化物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CN107381622A (zh) * 2017-06-28 2017-11-24 济南大学 一种rGO‑In2O3 纳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480656A (zh) * 2018-03-13 2018-09-0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厚度可控的铋纳米片及其合金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47373A (zh) * 2018-11-28 2019-04-19 天津大学 黑色氧化铟超薄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光热催化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1418A (zh) * 2013-12-21 2014-04-02 海安县吉程机械有限公司 介孔三氧化二铟/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CN103979599A (zh) * 2014-05-16 2014-08-13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双组分氧化物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CN107381622A (zh) * 2017-06-28 2017-11-24 济南大学 一种rGO‑In2O3 纳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480656A (zh) * 2018-03-13 2018-09-0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厚度可控的铋纳米片及其合金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47373A (zh) * 2018-11-28 2019-04-19 天津大学 黑色氧化铟超薄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光热催化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IWEN MOU ETAL.: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to formate with in-situ grown indium-based catalysts in an aqueous electrolyte", 《ELECTROCHIMICA ACTA》 *
MINGYAN WANG ETAL.: "Co3O4 nanorods decorat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composite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alkaline electrolyte",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
YUN-XIANG PAN ETAL.: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by Carbon-Coated Indium-Oxide Nanobelts",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5916B (zh) 2021-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ng et al. α-MnO2 nanorods supported on porous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as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s for lithium-air batteries
US20190186029A1 (en) Graphene material inlaid with single metal atoms and prepar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Zhu et al. Hydrophilic cobalt sulfide nanosheets as a bifunctional catalyst for oxygen and hydrogen evolution in electrolysis of alkaline aqueous solution
Zhang et al. Pt support of multidimensional active sites and radial channels formed by SnO2 flower-like crystals for methanol and ethanol oxidation
CN102824910B (zh) 一种铂-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三元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Wu et al. Engineering 2D multi-hetero-interface in the well-designed nanosheet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with broad electron-transfer channels for highly-efficient solar-to-fuels conversion
CN105185604B (zh) 一种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296970B (zh) 制备氮掺杂石墨烯与硫化镍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2323089B (zh) 一种全固相熔融盐合成掺杂碳纳米片催化剂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10970630B (zh) 一种CuO纳米片及其自上而下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Sayed et al. Co-Fe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decorated titanate nanowires for overall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CN110172711A (zh) 铜基三维自支撑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Huang et al. Photocatalytic H2 production over S-scheme Co3Se4/TiO2 nanosheet with super-hydrophilic surface
Zhang et al. Fabrication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novel urchin-like Co3O4
CN104993158B (zh) 一种石墨烯量子点‑MnO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798118A (zh) 一种二氧化锰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362001A (zh) 二氧化锰/石墨烯/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
WO2021104087A1 (zh) 一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Hsu et al. Green synthesis of nano-Co3O4 by Microbial Induced Precipitation (MIP) process using Bacillus pasteurii and its application as supercapacitor
Tu et al. Carbon nitride coupled with Ti3C2-Mxene derived amorphous Ti-peroxo heterojunction fo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and tetracycline
Wang et al. Biomass derived the V-doped carbon/Bi2O3 composite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sts
Yuniasari et al. A graphene-modified Co-BD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o-MOF) for electrochemical non-enzymatic glucose sensing
Madadi et al. CuCo2O4 supported graphene quantum dots as a new and promising catalyst for methanol oxidation reaction
CN109037717A (zh) 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的铁基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0215916A (zh) 一种在rGO上生长的氧化铟纳米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