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8818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8818A
CN110168818A CN201780082190.8A CN201780082190A CN110168818A CN 110168818 A CN110168818 A CN 110168818A CN 201780082190 A CN201780082190 A CN 201780082190A CN 110168818 A CN110168818 A CN 110168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terminal
component
temporarily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21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8818B (zh
Inventor
松井元
大森康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68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8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8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8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2Intermediate parts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in parallel, e.g. split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003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the coupling part being secured only to wire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4Securing in base or case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insulating parts having at least one resilient insulat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使得能够在狭窄地折弯的空间内布线导电路。连接器(A)具备:端子零件(37F、37S、37T),其具有端子基部(38)和从端子基部(38)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延出的三根突片(39F、39D、39R);以及壳体(10),其具有收纳端子基部(38)的主体部(11)和将三根突片(39F、39D、39R)单独地包围的三个罩部(12F、12D、12R)。当将三条导电路(61F、61D、61R)的端部连接到三根突片(39F、39D、39R)时,由两根突片(39F、39R)和两条导电路(61F、61R)构成干线(52M),并且由一根突片(39D)和一条导电路(61D)构成分支线(52S)。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将多条电线捆扎的导电路(线束)中,使电线的一部分以分支的方式折弯,通过缠绕胶带而将该折弯部分保持为折弯状态。这样将电线的折弯部分用胶带固定的技术也使用于对两条电线进行接头连接并使一方电线折弯而使其分支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143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为电线的芯线为金属制,弯曲刚性高,所以当将电线强制地以较小的曲率半径折弯时,有可能会断线。因此,难以将电线用较小的曲率半径折弯,电线的折弯部鼓起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折弯的电线的条数越多,曲率半径越大,折弯部分的体积也增大。在折弯部分鼓起的情况下,例如在汽车的车身立柱的内部这样的狭窄地折弯的空间内难以布线导电路。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使得能够在狭窄地折弯的空间内布线导电路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端子零件,其具有端子基部和从所述端子基部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延出的三根突片;以及
壳体,其具有收纳所述端子基部的主体部和将所述三根突片单独地包围的三个罩部。
发明效果
当将三条导电路的端部连接到三根突片时,由两根突片和两条导电路构成干线,并且由一根突片和一条导电路构成分支线。分支线从干线分支的部分由端子零件的端子基部和突片的基端部构成,所以当将突片的基端部设为直线形状时,能够将干线和分支线的分支部分的曲率半径减小。当使用本发明的连接器时,能够在狭窄地折弯的空间内布线导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是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6是图3的C-C线剖视图。
图7是表示将壳体分离成三个分割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由三个临时保持部件临时保持多个端子零件而构成的端子模块的立体图。
图9是端子模块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将端子模块分离成三个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临时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将三种端子零件分离地排列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短路模块的立体图。
图14是短路单元的立体图。
图15是短路单元的主视图。
图16是短路单元的后视图。
图17是绝缘板的立体图。
图18是短路板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连接器的组装过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连接器也可以为,在将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三个罩部分隔的三个隔壁部形成有将所述突片定位的定位孔。根据此结构,能够利用三个定位孔将一个端子零件稳定地定位。
本发明的连接器也可以为,所述壳体为将多个分割体合体的形态,所述分割体使构成所述主体部的收纳部和一个所述罩部一体化。根据此结构,通过使多个收纳部合体,从而能够将端子基部收纳于主体部内。
本发明的连接器具备临时保持部件,所述临时保持部件在上表面形成有多个保持槽,且所述临时保持部件形成有在上下贯穿的多个贯穿孔,所述三根突片从所述端子基部向前方、后方以及下方延出,多个所述端子零件以将所述端子基部安装于所述保持槽并且使向下方延出的所述突片在所述贯穿孔中贯穿的状态安装于所述临时保持部件。根据此结构,能够利用一个临时保持部件预先将多个端子零件定位而对其临时保持。
本发明的连接器也可以为,多个所述临时保持部件组装成在上下层积的状态。根据此结构,能够将向前方延出的突片彼此在上下排列地配置,并且能够将向后方延出的突片彼此在上下排列地配置。
本发明的连接器也可以为,在上下层积的所述多个临时保持部件全都是相同的形状,具有以成为在层积状态下相互在前后方向错位的位置关系的方式嵌合的嵌合部。根据此结构,能够将向下方延出的多个突片彼此相互不干涉地以在前后排列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连接器也可以为,关于向所述下方延出的突片的从所述端子基部算起的延出尺寸,安装于上层侧的所述临时保持部件的所述端子零件比安装于下层侧的所述临时保持部件的所述端子零件设定得长。根据此结构,能够使向下方延出的突片的下端的高度对齐。
本发明的连接器也可以为,关于向前方延出的所述突片的从所述端子基部算起的延出尺寸,安装于后侧的所述临时保持部件的所述端子零件比安装于前侧的所述临时保持部件的所述端子零件设定得长。根据此结构,能够使向前方延出的突片的延出端的位置对齐。
本发明的连接器也可以为,关于向后方延出的所述突片的从所述端子基部算起的延出尺寸,安装于前侧的所述临时保持部件的所述端子零件比安装于后侧的所述临时保持部件的所述端子零件设定得长。根据此结构,能够使向后方延出的突片的延出端的位置对齐。
本发明的连接器也可以为,在一个所述壳体安装有多个所述端子零件,在所述壳体设置有短路部件,所述短路部件通过与所述突片接触,从而使所述多个端子零件彼此短路。根据此结构,能够使端子零件彼此短路。
本发明的连接器也可以为,所述短路部件具备使所述突片以接触状态贯穿的导通孔和使所述突片以非接触状态贯穿的非接触孔。根据此结构,通过适当地设定导通孔和非接触孔的配置,能够仅使期望的端子零件短路。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图9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3~5中的右方定义为前方。关于上下方向,将图1、2、4、6~19表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上方、下方。
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A使用于例如在汽车的车身立柱的内部那样的狭窄地折弯的空间内将线束60布线的情况,具有对构成线束60的多个导电路61F、61D、61R进行中继而使其分支的功能。连接器A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壳体10、设置于壳体10内的一个端子模块30、以及设置于壳体10内的三个短路模块40。
<壳体10>
壳体10为内部成为收纳空间的箱形的主体部11、和使方筒状的向前罩部12F(权利要求记载的罩部)、方筒状的向后罩部12R(权利要求记载的罩部)以及方筒状的向下罩部12D(权利要求记载的罩部)从主体部11突出的形态,壳体10的侧视形状呈大致T字形。壳体10的俯视形状为在前后方向长的长方形。如图7所示,壳体10通过使前侧分割体13F(权利要求记载的分割体)、后侧分割体13R(权利要求记载的分割体)以及下侧分割体13D(权利要求记载的分割体)合体而构成。
前侧分割体13F是具备从向前罩部12F的后端向后方延出的方筒状的前侧收纳部14F和将向前罩部12F的后端和前侧收纳部14F的前端分隔的隔壁部15的单一部件。后侧分割体13R是具备从向后罩部12R的前端向前方延出的方筒状的后侧收纳部14R和将向后罩部12R的前端和后侧收纳部14R的后端分隔的隔壁部15的单一部件。
下侧分割体13D是具备从向下罩部12D的上端向下方延出的方筒状的下侧收纳部14D和将向下罩部12D的上端和下侧收纳部14D的下端分隔的隔壁部15的单一部件。在前侧分割体13F和后侧分割体13R的隔壁部15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贯穿的多个定位孔16,在下侧分割体13D的隔壁部15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穿的多个定位孔16。
如图1所示,前侧分割体13F和后侧分割体13R通过使在前侧分割体13F的上表面后端缘形成的锁定臂17和锁定孔18分别与在后侧分割体13R的上表面前端缘形成的锁定孔18和锁定臂17卡止,从而在前后相邻地保持为合体的状态。在前侧分割体13F的后表面的开口缘部形成的左右一对连结肋19和在后侧分割体13R的前表面的开口缘部形成的左右一对连结肋19成为在前后合体的状态。
在下侧分割体13D形成有从其上表面的开口缘的左右两端部向上方突出的一对槽形臂部20。当将下侧分割体13D从下方组装到前后两个分割体13F、13R时,左右的连结肋19嵌合到左右的槽形臂部20内,如图7所示,通过连结肋19的锁定突起21与槽形臂部20的锁定接受臂22卡止,从而三个分割体13F、13D、13R锁定为合体状态。在三个分割体13F、13D、13R合体的状态下,由前侧收纳部14F、后侧收纳部14R以及下侧收纳部14D构成主体部11,在主体部11内可构成侧视为T字形的收纳空间。
<端子模块30>
如图8~10所示,端子模块30由三个临时保持部件31、多个第1端子零件37F(权利要求记载的端子零件)、多个第2端子零件37S(权利要求记载的端子零件)以及多个第3端子零件37T(权利要求记载的端子零件)构成。
三个临时保持部件31是形状及尺寸相同的部件。如图11所示,临时保持部件31在整体上呈在左右方向长的俯视为大致方形的板状。在临时保持部件31的上表面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嵌合凸部32(权利要求记载的嵌合部)。在临时保持部件31的下表面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嵌合凹部33(权利要求记载的嵌合部)。如图9所示,嵌合凹部33配置于比嵌合凸部32向后方偏移的位置。
三个临时保持部件31以在上下层积的方式组装。在组装状态下,通过使上侧的临时保持部件31的嵌合凹部33和下侧的临时保持部件31的嵌合凸部32嵌合,从而两个临时保持部件31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被定位。因为嵌合凸部32位于比嵌合凹部33靠前方,所以上层的临时保持部件31位于最前侧,下层的临时保持部件31位于最后侧。
在临时保持部件31的上表面中的嵌合凸部32的右方区域及左方区域,左右并列地形成有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多个保持槽34。保持槽34中比前后方向中央稍微靠后方的部分成为使宽度向左右方向的一个方向扩大的形态的拓宽部35。在临时保持部件31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穿临时保持部件31的多个贯穿孔36。在各保持槽34以对应的方式配置有前后排列的三个贯穿孔36。三个贯穿孔36中的后端的贯穿孔36位于拓宽部35的前端部。三个贯穿孔36中的前端和中央的两个贯穿孔36以相邻的方式位于保持槽34中比拓宽部35靠前方的区域位置。
各端子零件37F、37S、37T是对金属板材弯曲加工的单一部件,由端子基部38、从端子基部38的前端缘向前方呈直线状延出的向前突片39F、以及从端子基部38的后端缘向后方呈直线状延出的向后突片39R、以及从端子基部38向下方呈直线状延出的向下突片39D构成。端子基部38、向前突片39F以及向后突片39R在前后方向连成一条直线状。向下突片39D从端子基部38的前端缘中相对于向前突片39F的基端部(与端子基部38相连的后端部)向侧方偏移的位置相对于前后两突片39F、39R呈直角地延出。
在各临时保持部件31以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定位的状态临时保持有多个端子零件37F、37S、37T。在临时保持状态下,向下突片39D在拓宽部35的贯穿孔36中插通,端子基部38嵌入到保持槽34的拓宽部35内,向前突片39F的基端部和向后突片39R的基端部(前端部)嵌入到保持槽34。在临时保持部件31和端子零件37F、37S、37T没有设置用于使端子零件37F、37S、37T从临时保持部件31向上方脱离的单元。
如图10所示,在上层的临时保持部件31临时保持有第1端子零件37F,在中层的临时保持部件31临时保持有第2端子零件37S,在下层的临时保持部件31临时保持有第3端子零件37T。第1端子零件37F的向下突片39D不仅插通于上层的临时保持部件31的贯穿孔36,也插通于中层的临时保持部件31的贯穿孔36和下层的临时保持部件31的贯穿孔36。第2端子零件37S的向下突片39D不仅插通于中层的临时保持部件31的贯穿孔36,也插通于下层的临时保持部件31的贯穿孔36。
考虑到在将临时保持有端子零件37F、37S、37T的三个临时保持部件31层积的状态下,上层的临时保持部件31位于最前侧,下层的临时保持部件31位于最后侧,如图12所示,关于向前突片39F的从端子基部38算起的突出尺寸,第1端子零件37F设定得最短,第3端子零件37T设定得最长。通过该尺寸设定,如图4、5、9所示,在前后方向上,所有的端子零件37F、37S、37T的所有的向前突片39F的前端位置对齐。
另外,关于向后突片39R的从端子基部38算起的突出尺寸,第1端子零件37F设定得最长,第3端子零件37T设定得最短。通过该尺寸设定,如图4、5、9所示,在前后方向上,所有的端子零件37F、37S、37T的所有的向后突片39R的后端位置对齐。而且,关于向下突片39D的从端子基部38算起的突出尺寸,第1端子零件37F设定得最长,第3端子零件37T设定得最短。通过该尺寸设定,如图4、6所示,在上下方向上,所有的端子零件37F、37S、37T的所有的向下突片39D的下端位置对齐。
<短路模块40>
如图13所示,短路模块40通过将多个短路单元41层积而构成。如图14~18所示,一个短路单元41通过将一片金属制的短路板42(权利要求记载的短路部件)和一片合成树脂制的绝缘板47组装而构成。
短路板42是主视形状呈横向较长的方形的板状部件。在短路板42的外周缘中的一个长边部形成有防止误组装凹部43。在短路板42以与突片39F、39D、39R的配置对应的方式纵横排列地形成有多个非接触孔44和多个导通孔45。非接触孔44的开口形状为方形。非接触孔44的各边的尺寸设定得比突片39F、39D、39R的高度尺寸及宽度尺寸大。
导通孔45以呈横置的H字形的方式开口,具有以相互对置的方式向内突出的一对弹性接触片46。一对弹性接触片46能够弹性变形,一对弹性接触片46没有弹性变形的自由状态下的一对弹性接触片46的最小间隔设定得比突片39F、39D、39R的宽度尺寸小。因此,贯穿于导通孔45的突片39F、39D、39R成为能够与短路板42导通的状态。这些导通孔45和非接触孔44根据要短路的突片39F、39D、39R彼此的组合而适当地配置。
绝缘板47是主视形状呈比短路板42大一圈的横向较长的方形的板状部件。在绝缘板47的外周缘中的一个长边部形成有向正面侧突出的接纳肋48。在短路板42的正面形成有防止误组装突起49,防止误组装突起49为从接纳肋48突出的形态,与防止误组装凹部43嵌合。
在绝缘板47的外周缘中的一对短边部形成有向正面侧突出的支承肋50。在支承肋50形成有用于使短路板42的外周缘中的一对短边部嵌合的安装槽51。在绝缘板47以与非接触孔44及导通孔45对应的方式纵横排列地形成有沿绝缘板47的板厚方向贯穿的多个导孔52。导孔52呈方形开口。导孔52的一边的尺寸是比非接触孔44的一边小且与突片的高度及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
<连接器A的内部结构>
在连接器A的内部,三个短路模块40以单独地收纳于各分割体13F、13D、13R的收纳部14F、14D、14R内并抵接于隔壁部15的状态安装于主体部11内。短路板42的正面与隔壁部15对置,绝缘板47的背面成为面对收纳部14F、14D、14R的开口侧的朝向。端子模块30也收纳于主体部11内。
向前突片39F在前侧分割体13F内的短路模块40的导孔52、非接触孔44、导通孔45、隔壁部15的定位孔16贯穿。向后突片39R在后侧分割体13R内的短路模块40的导孔52、非接触孔44、导通孔45、隔壁部15的定位孔16贯穿。向下突片39D在下侧分割体13D内的短路模块40的导孔52、非接触孔44、导通孔45、隔壁部15的定位孔16贯穿。在向前罩部12F内收纳有多个向前突片39F的前端部,在向后罩部12R内收纳有多个向后突片39R的后端部,在向下罩部12D内收纳有多个向下突片39D的下端部。
多个向前突片39F中在各短路板42的多个导通孔45中贯穿的向前突片彼此成为通过该短路板42能够短路的状态。向前突片39F中贯穿非接触孔44的向前突片39F与形成有该非接触孔44的短路板42不导通。因为向前突片39F贯穿导通孔45的配置不同的多片短路板42,所以向前突片39F的短路模式能够仅设定与构成一个短路模块40的短路板42的片数相同的数量。向后突片39R彼此和向下突片39D彼此也与向前突片39F同样,能够用多个模式短路。
<实施例1的作用及效果>
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A具备:端子零件37F、37S、37T,其具有端子基部38和从端子基部38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延出的三根突片39F、39D、39R;以及壳体10,其具有收纳端子基部38的主体部11和将三根突片39F、39D、39R单独地包围的三个罩部12F、12D、12R。如图4所示,在各罩部12F、12D、12R嵌合有构成线束60的三条导电路61F、61D、61R的末端部。导电路61F、61D、61R由与端子零件37F、37S、37T同数的电线(省略图示)构成,各电线通过阴形端子(省略图示)与各突片39F、39D、39R单独地连接。
与向前罩部12F嵌合的前侧导电路61F和与向后罩部12R嵌合的后侧导电路61R通过借助向前突片39F、端子基部38以及向后突片39R,从而构成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干线52M。与向下罩部12D嵌合的下侧导电路61D和向下突片39D构成从干线M呈大致直角地向下分支的分支线52S。干线M和分支线52S构成线束60。
分支线52S从干线M分支的部分由端子基部38和三根突片39F、39D、39R的基端部构成。在此,各突片39F、39D、39R的基端部呈直线形状,构成干线M的向前突片39F的基端部(后端部)和端子基部38以及向后突片39R的基端部(前端部)连成一条直线状。构成分支线52S的向下突片39D从端子基部38(干线M)以较小的曲率半径大致呈垂直地折弯而分支。这样构成干线M和分支线52S的端子零件37F、37S、37T的侧视形状为T字形,收纳该端子零件37F、37S、37T的壳体10的侧视形状也为T字形。因此,当使用本实施例的连接器A时,能够在狭窄地折弯的空间内对线束60(导电路61F、61D、61R)进行布线。
另外,因为在将主体部11和三个罩部12F、12D、12R分隔的三个隔壁部15形成有将突片39F、39D、39R定位的定位孔16,所以能够利用三个定位孔16将一个端子零件37F、37S、37T稳定地定位。另外,壳体10为将多个分割体13F、13D、13R合体的形态,多个分割体13F、13D、13R为使构成主体部11的收纳部14F、14D、14R和一个罩部12F、12D、12R一体化的形态。根据此结构,通过使多个收纳部14F、14D、14R合体,能够将端子零件37F、37S、37T的端子基部38收纳于主体部11内。
另外,本实施例的连接器A具备临时保持部件31。在临时保持部件31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保持槽34,在临时保持部件31形成有在上下贯穿的多个贯穿孔36。三根突片39F、39D、39R从端子基部38向前方、后方以及下方延出,在将端子基部38安装于保持槽34并且使向下方延出的向下突片39D在贯穿孔36中贯穿的状态下,多个端子零件37F、37S、37T安装于临时保持部件31。根据此结构,能够利用一个临时保持部件31预先将多个端子零件37F、37S、37T定位而临时保持。
另外,多个临时保持部件31能够组装成在上下层积的状态,所以能够使向前方延出的向前突片39F彼此上下排列地配置,并且能够使向后方延出的向后突片39R彼此上下排列地配置。而且,在上下层积的多个临时保持部件31全都为相同的形状,具有以成为在层积状态下相互在前后方向错位的位置关系的方式嵌合的嵌合凸部32和嵌合凹部33。根据此结构,能够使向下方延出的多个向下突片39D彼此相互不干涉地以在前后排列的方式配置。
另外,关于向下突片39D的从端子基部38算起的延出尺寸,安装于上层侧的临时保持部件31的第1端子零件37F或者第2端子零件37S比安装于下层侧的临时保持部件31的第2端子零件37S或者第3端子零件37T设定得长。根据此结构,能够使向下突片39D的下端的高度对齐。
另外,关于向前突片39F的从端子基部38算起的延出尺寸,安装于在层积状态下位于后侧的临时保持部件31的第2端子零件37S或者第3端子零件37T比安装于在层积状态下位于前侧的临时保持部件31的第1端子零件37F或者第2端子零件37S设定得长。根据此结构,能够使向前突片39F的前端(延出端)的位置对齐。
另外,关于向后突片39R的从端子基部38算起的延出尺寸,与安装于在层积状态下位于后侧的临时保持部件31的第2端子零件37S或者第3端子零件37T相比,安装于前侧的临时保持部件31的第1端子零件37F或者第2端子零件37S设定得长。根据此结构,能够使向后突片39的后端(延出端)的位置对齐。
另外,在一个壳体10安装有多个端子零件37F、37S、37T,在壳体10设置有通过与突片39F、39D、39R接触而使多个端子零件37F、37S、37T彼此短路的短路板42。根据此结构,能够使端子零件37F、37S、37T彼此短路。而且,短路板42具备使突片39F、39D、39R以接触状态贯穿的导通孔45和使突片39F、39D、39R以非接触状态贯穿的非接触孔44。根据此结构,通过适当地设定导通孔45和非接触孔44的配置,能够仅使期望的端子零件37F、37S、37T短路。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例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例中,形成于一个端子零件的突片的条数为三根,但是形成于一个端子零件的突片的根数也可以为四根以上。
(2)在上述实施例中,端子零件的侧视形状为T字形,但是端子零件的侧视形状也可以为K字形、X字形、Y字形等。
(3)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三个(与端子零件的种类数同数)的分割体构成壳体,但是构成壳体的分割体的数量既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四个以上。在该情况下,端子零件的种类数和分割体的数量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端子零件以临时保持于临时保持部件的状态组装到壳体,但是端子零件也可以不使用临时保持部件而直接安装于壳体。
(5)在上述实施例中,将从端子基部算起的突片的延出尺寸不同的三种端子零件安装于一个壳体,但是安装于一个壳体的端子零件的种类数既可以为两种以下,也可以为四种以上。
(6)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短路板使多个端子零件彼此短路,但是也可以设为不使端子零件彼此短路的形态。
附图标记说明
A:连接器
10:壳体
11:主体部
12F:向前罩部(罩部)
12D:向下罩部(罩部)
12R:向后罩部(罩部)
13F:前侧分割体(分割体)
13D:下侧分割体(分割体)
13R:后侧分割体(分割体)
15:隔壁部
16:定位孔
31:临时保持部件
32:嵌合凸部(嵌合部)
33:嵌合凹部(嵌合部)
34:保持槽
36:贯穿孔
37F:第1端子零件(端子零件)
37S:第2端子零件(端子零件)
37T:第3端子零件(端子零件)
38:端子基部
39F:向前突片(突片)
39D:向下突片(突片)
39R:向后突片(突片)
42:短路板(短路部件)
44:非接触孔
45:导通孔

Claims (11)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端子零件,其具有端子基部和从所述端子基部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延出的三根突片;以及
壳体,其具有收纳所述端子基部的主体部和将所述三根突片单独地包围的三个罩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三个罩部分隔的三个隔壁部形成有将所述突片定位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使多个分割体合体的形态,所述分割体使构成所述主体部的收纳部和一个所述罩部一体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临时保持部件,所述临时保持部件在上表面形成有多个保持槽,且所述临时保持部件形成有在上下贯穿的多个贯穿孔,
所述三根突片从所述端子基部向前方、后方以及下方延出,
多个所述端子零件以将所述端子基部安装于所述保持槽并且使向下方延出的所述突片在所述贯穿孔中贯穿的状态安装于所述临时保持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临时保持部件能够以在上下层积的状态组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层积的所述多个临时保持部件全都是相同的形状,具有以成为在层积状态下相互在前后方向错位的位置关系的方式嵌合的嵌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关于向所述下方延出的突片的从所述端子基部算起的延出尺寸,安装于上层侧的所述临时保持部件的所述端子零件比安装于下层侧的所述临时保持部件的所述端子零件设定得长。
8.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关于向前方延出的所述突片的从所述端子基部算起的延出尺寸,安装于后侧的所述临时保持部件的所述端子零件比安装于前侧的所述临时保持部件的所述端子零件设定得长。
9.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关于向后方延出的所述突片的从所述端子基部算起的延出尺寸,安装于前侧的所述临时保持部件上的所述端子零件比安装于后侧的所述临时保持部件的所述端子零件设定得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壳体安装有多个所述端子零件,
在所述壳体设置有短路部件,所述短路部件通过与所述突片接触,从而使所述多个端子零件彼此短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部件具备使所述突片以接触状态贯穿的导通孔和使所述突片以非接触状态贯穿的非接触孔。
CN201780082190.8A 2017-01-06 2017-12-18 连接器 Active CN1101688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1077 2017-01-06
JP2017001077A JP6790838B2 (ja) 2017-01-06 2017-01-06 コネクタ
PCT/JP2017/045258 WO2018128069A1 (ja) 2017-01-06 2017-12-18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8818A true CN110168818A (zh) 2019-08-23
CN110168818B CN110168818B (zh) 2020-08-11

Family

ID=62791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2190.8A Active CN110168818B (zh) 2017-01-06 2017-12-1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9301B2 (zh)
JP (1) JP6790838B2 (zh)
CN (1) CN110168818B (zh)
DE (1) DE112017006752T5 (zh)
WO (1) WO20181280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88985B2 (en) * 2021-05-07 2023-06-27 Cummins Inc.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CN215955513U (zh) * 2021-06-07 2022-03-0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总线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9371A (en) * 1978-07-31 1983-08-16 Dual-Lite, Inc. Modular wiring systems
JP2004311223A (ja) * 2003-04-08 2004-11-0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05038737A (ja) * 2003-07-16 2005-02-10 Yazaki Corp 天井照明用配線接続構造及び配線接続方法
CN104078804A (zh) * 2013-03-28 2014-10-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08028A (en) 1963-04-30 1965-09-21 Ind Electronic Hardware Corp Multilayer circuitry with interrupted lines
US3701964A (en) 1970-09-04 1972-10-31 Lockheed Aircraft Corp Flat cable electrical wiring system
DE2523164C3 (de) * 1975-05-24 1980-08-07 Ibm Deutschland Gmbh, 7000 Stuttgart Elektrische Zwischensteckvonichtung
JPS5330925B1 (zh) 1976-02-25 1978-08-30
FR2405564A1 (fr) * 1977-10-07 1979-05-04 Alsthom Cgee Dispositif de securite du positionnement d'un clip sur une languette de connecteur
US4487464A (en) * 1982-09-07 1984-12-11 At&T Bell Laboratories Electrical socket connector construction
US4556274A (en) * 1983-12-21 1985-12-03 Motorola, Inc. Fuse and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application
FR2644302A1 (fr) * 1989-03-13 1990-09-14 Amp France Assemblage d'interconnexion electrique
FR2650707B1 (fr) * 1989-08-07 1991-10-11 Labinal Dispositif de shuntage pour faisceaux de conducteurs electriques
JPH0749750Y2 (ja) * 1990-06-27 1995-11-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分岐回路構成体
US5073120A (en) * 1991-01-25 1991-12-17 Amp Incorporated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US5414587A (en) 1991-04-29 1995-05-09 Trw Inc. Surge suppression device
JPH05114315A (ja) 1991-10-18 1993-05-07 Yazaki Corp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配索治具及び配索方法
JP2587911Y2 (ja) * 1993-07-07 1998-12-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とミニヒューズ用バスバーの固定構造
US5503565A (en) * 1993-07-14 1996-04-02 Mccoy; Phillip A. Receptacle assembly
JP3038116B2 (ja) * 1994-02-02 2000-05-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H1012338A (ja) * 1996-06-24 1998-01-16 Yazaki Corp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03059598A (ja) 2001-08-21 2003-02-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WO2008081620A1 (ja) * 2006-12-28 2008-07-10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接続部材及びハーネス接続体
JP5330925B2 (ja) 2009-08-04 2013-10-30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ジャンクションコネクタ
JP5229507B2 (ja) * 2010-03-30 2013-07-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距離センサ
JP5790619B2 (ja) * 2012-10-29 2015-10-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698550B2 (en) * 2015-04-06 2017-07-04 Norman R. Byrne Electrical power outlet housing assembly
KR101734656B1 (ko) * 2015-06-26 2017-05-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조인트 커넥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9371A (en) * 1978-07-31 1983-08-16 Dual-Lite, Inc. Modular wiring systems
JP2004311223A (ja) * 2003-04-08 2004-11-0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05038737A (ja) * 2003-07-16 2005-02-10 Yazaki Corp 天井照明用配線接続構造及び配線接続方法
CN104078804A (zh) * 2013-03-28 2014-10-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8818B (zh) 2020-08-11
US10749301B2 (en) 2020-08-18
DE112017006752T5 (de) 2019-09-19
JP2018113098A (ja) 2018-07-19
JP6790838B2 (ja) 2020-11-25
WO2018128069A1 (ja) 2018-07-12
US20190334301A1 (en)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35526B1 (en) Hybrid socket connector integrated with power supply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functions
US7189088B2 (en) Card connector with anti-mismating device
JP5424003B2 (ja) トレイ式カードコネクタ
KR20160003557A (ko) 개선된 터미널을 가진 전자카드 커넥터
CN103311855A (zh) 电连接箱
JP2004343887A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ブロック
US8398422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CN103311854A (zh) 电连接箱
CN110168818A (zh) 连接器
CN102832508A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US7179103B2 (en) Card connector
JP3141137U (ja) コネクタ用導電端子
JP3147848U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101242046B (zh) 电连接器
CN106532306A (zh) 电连接器
US7128612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765487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provided with alignment slot
CN102035104B (zh) 电连接器
US8388373B2 (en) Connector with movable soldering attachments
JP2008277293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03192990U (zh) 电连接器
CN110168819A (zh) 接头连接器
JP2009016345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組立体
JP3115049U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5939270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リ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