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7387B - 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7387B
CN110167387B CN201880005155.0A CN201880005155A CN110167387B CN 110167387 B CN110167387 B CN 110167387B CN 201880005155 A CN201880005155 A CN 201880005155A CN 110167387 B CN110167387 B CN 110167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l
block
pump
skin cosmetic
sk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51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7387A (zh
Inventor
徐净银
金芝熏
李诚原
朴承勋
崔根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k Solutions Ltd
Amorepacif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nk Solutions Ltd
Amorepacif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k Solutions Ltd, Amorepacific Corp filed Critical Link Solution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67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7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7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7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4/00Other cosmetic or toiletry articles, e.g. for hairdressers' 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4/00Other cosmetic or toiletry articles, e.g. for hairdressers' rooms
    • A45D44/002Masks for cosmetic treatment of the 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44/00Other cosmetic or toiletry articles, e.g. for hairdressers' rooms
    • A45D44/22Face shaping devices, e.g. chin straps; Wrinkle removers, e.g. stretch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12Face 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4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8/042G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1/00Making pre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06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64/205Means for applying layers
    • B29C64/209Heads;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00Packaging plastic material, semiliquids, liquids or mixed solids and liquid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00Packaging plastic material, semiliquids, liquids or mixed solids and liquid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65B3/04Methods of, or means for, filling the material into the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00Packaging plastic material, semiliquids, liquids or mixed solids and liquid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65B3/04Methods of, or means for, filling the material into the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B65B3/10Methods of, or means for, filling the material into the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by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material
    • B65B3/12Methods of, or means for, filling the material into the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by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material mechanically, e.g. by pistons or p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3/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 B65B63/08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for heating or cool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facilitate pack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D
    • A45D2200/10Details of applicators
    • A45D2200/1009Applicators comprising a pad, tissue, sponge, or the like
    • A45D2200/1036Applicators comprising a pad, tissue, sponge, or the like containing a cosmetic substance, e.g. impregnated with liquid or containing a soluble solid subst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5Plastic
    • B65H2701/1752Polymer fil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及其制方法,所述制造装置可包括:壳体,具备用于选择性地开闭用于皮肤美容膜的成型的作业空间的门,维持制造皮肤美容膜所需的成型温度;工作台,包括被所述壳体的作业空间的底板支撑的基座,及用于加热排出至所述基座上的水凝胶的加热器;成型机,包括一个以上喷嘴模块,所述喷嘴模块在所述作业空间内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提供,所述喷嘴模块包括泵,所述泵接收被加热的水凝胶的供应并通过喷嘴排出至所述工作台;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喷嘴模块的移动及所述泵的工作,通过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工作,将所述基座的温度维持在已设定范围。

Description

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面膜是一种可向皮肤提供水分和营养的化妆品,可以较方便有效地进行如皮肤皱纹、皮肤弹性及光泽等的皮肤护理。
这种面膜通常基于用户的各年龄段的面部模型,考虑到脸部轮廓和眼睛、鼻子、嘴的位置而裁剪。另外,对于立体型面膜而言,为使紧密地贴在如额头、两侧脸颊、鼻子、下巴等脸部的各部位,可以由多个片部分构成。
面膜具有各种形态,如涂敷护肤水等液状的非纺织纤维材质的贴片产品、通过将精华液掺入到棉等布料中而提高使用感的面膜产品、或者利用水凝胶的面膜产品、或利用天然材质的生物纤维面膜产品等。其中,用水凝胶的面膜产品具有可选择性包含或配合用于皮肤美容的功能性成分的优点,因此,对水凝胶面膜的需求日益增加。
一方面,为了批量生产,制造商基于一般用户的面部模型而建立产品规格后,使用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面膜的工厂自动化设备而批量生产面膜,并将其供应至市场。
批量生产而提供的面膜以其相对较低的价格且具有一定的效果而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响,但是,由于批量生产系统的局限性,用户无法使用完全适合自己皮肤的面膜,因此,存在用户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感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近期正尝试为每个用户制造匹配型面膜。具体而言,已经提出了一种对用户的面部进行3D建模并使用它来生成符合用户的面部形状的面膜的技术,这种现有技术的特征是基于建模数据,将非纺织纤维或棉等片材按照用户的面部进行加工,或者考虑到用户的面部形状,在片材的特定区域涂敷用于皮肤美容的物质。
但是,上述匹配型面膜的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适用于具有片材的面膜,但无法适用于将近期需求量增加的水凝胶面膜制造为用户匹配型面膜。这是因为,水凝胶在室温下呈半固态,难以形成所需的形状,因此,为了成型需要加热水凝胶,但是在加热水凝胶时,其粘度降低,发生从排出水凝胶的喷嘴中泄漏水凝胶的问题。即,为了制造匹配型面膜,需要精准控制水凝胶的排出时间、排出位置、排出量,在现有的方法中,这种控制非常困难或实质上是无法实现的。
另外,为了防止上述问题而降低水凝胶的温度,则无法确保用于成型的充分的粘度,因此,面膜的生产率变得极低或最终产品的质量变得非常差。
与此相关,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7-0070699号(2017.06.22公开)提出了“3D-水凝胶面膜的制造方法”,这仅仅是为了优化水凝胶内容物,上述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不能成为用于制造匹配型水凝胶面膜的实际解决方案。
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对皮肤美容的关心增加,已经上市了不仅用于脸还用于手、胳膊、脚、腿等身体各部位的皮肤美容商品,这种皮肤美容商品也具有与上述面膜相同的限制,因此对于匹配型商品及以水凝胶为原料的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以水凝胶为原料的皮肤美容膜的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另外,还提供一种不仅以水凝胶为原料还可以迅速且精确地制造皮肤美容膜的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另外,还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高品质的水凝胶皮肤美容膜的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另外,还提供一种最适合使用者的身体特征且利用了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的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可提供一种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包括:壳体,具备用于选择性开闭用于成型皮肤美容膜的作业空间的门,并且维持制造皮肤美容膜所需的成型温度;工作台,包括由所述壳体的作业空间的底板支承的基座及用于加热排出到所述基座之上的水凝胶的加热器;成型机,包括一个以上喷嘴模块,所述喷嘴模块在所述作业空间内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提供,并且所述喷嘴模块包括接收加热的水凝胶的供应而通过喷嘴向所述工作台排出;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喷嘴模块的移动及所述泵的工作,并且通过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工作而将所述基座的温度维持在已设定范围。
另外,可以是,所述加热器是设置于所述基座下方的衬垫式或薄膜式加热器件。
另外,可以是,所述加热器具有与所述基座的底面相对应的平面面积。
另外,可以是,在所述基座之上安放有被排出水凝胶而成型皮肤美容膜的薄膜,所述基座由导热性材料形成,能够向通过所述薄膜成型的皮肤美容膜传递热量,所述加热器加热所述基座。
另外,可以是,在所述工作台提供用于测定所述基座或所述加热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部以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测定的值为基础来控制所述加热器。
另外,可以是,所述皮肤美容膜以一个或分为一个以上片段来制造,一个所述片段具有以相连的方式形成的多个部分,各个部分连续形成,当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非连续形成时,所述某一部分与所述另一部分在经过预定时间后连接。
另外,可以是,所述喷嘴模块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泵的泵马达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配置于所述泵马达的一侧的冷却风扇,利用在所述冷却风扇产生的气流来冷却所述泵马达,将从所述泵马达吸收热量的气流向所述作业空间排出。
另外,可以是,所述成型机使所述喷嘴模块向X轴、Y轴方向移动,所述工作台包括使所述基座向Z轴方向移动的Z轴线性驱动装置。
另外,可以是,所述Z轴线性驱动装置包括:底部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板;驱动马达,设置于所述底部块的一侧;滚珠螺杆轴,接收所述驱动马达的旋转力的传递,以能够以所述底部块为基础进行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底部块;多个导向杆,以所述滚珠螺杆轴为基准而分散配置于所述底部块的多个位置;以及,导向块,分别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导向杆。
另外,可以是,所述Z轴线性驱动装置包括:滚珠螺杆块,结合于所述滚珠螺杆轴,并且将所述滚珠螺杆轴的旋转力转换为输送力;以及,移动框,框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所述滚珠螺杆块,所述导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框的框体角位置。
另外,可以是,所述底部块包括:第一子块,设置有所述驱动马达;第二子块,从所述第一子块一体延伸,并且提供动力传递机构的配置空间;以及,第三子块,在所述第二子块的两侧一体形成,并且形成有槽部。
另外,可以是,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驱动滑轮,轴结合于所述驱动马达的轴;被动滑轮,轴结合于所述滚珠螺杆轴;以及,带子,相互连接所述驱动滑轮与所述被动滑轮。
另外,可以是,所述Z轴线性驱动装置包括:感应条,从所述移动框的侧方朝向所述底部块延伸;以及,位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部块的侧面,以便感应基于所述感应条的磁场变化。
另外,可以是,所述Z轴线性驱动装置包括:多个支承杆,以与导向块不重叠的位置为基准,被所述移动框支承;以及,所述支承杆设置在与所述导向杆之间位置对应的所述移动框的上面,所述基座结合于所述支撑杆的末端以被所述支撑杆支撑。
另外,可以是,所述Z轴线性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设置于所述移动框与所述加热器之间,并且结合于所述导向杆的末端。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可提供一种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部对成型皮肤美容膜的工作台与排出加热的水凝胶的成型机的相对运动进行控制,通过所述成型机提供的至少一个喷嘴模块将水凝胶向所述工作台侧排出,从而成型所述皮肤美容膜,并且,所述喷嘴模块包括蠕动泵(peristaltic pump),其中,所述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执行以下步骤:在与成型皮肤美容膜的加温条件相对应的温度范围内,控制所述喷嘴模块的主块的温度或经由所述主块的水凝胶的温度;控制所述工作台与所述成型机的相对运动;使所述蠕动泵工作,使得加热的水凝胶从所述喷嘴模块的喷嘴排出;通过所述工作台中提供的加热器,将被排出水凝胶的基座的温度维持在已设定范围;以及,完成皮肤美容膜的图案部之后,使所述工作台和所述成型机进行相对运动,使所述成型机向工作初期位置返回。
另外,可以是,所述基座的温度低于从所述喷嘴模块排出的水凝胶的温度。
另外,可以是,所述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使得在所述主块的一侧提供的冷却装置工作来冷却所述蠕动泵的马达,冷却所述蠕动泵的马达的气流向成型皮肤美容膜的作业空间排出。
另外,可以是,所述工作台包括Z轴线性驱动装置,
控制所述相对运动的步骤包括使所述基座向Z轴方向移动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的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可以生产以水凝胶为原料的皮肤美容膜的效果。
另外,具有不仅以水凝胶作为原料使用还可以迅速精确地生产皮肤美容膜的优点。
另外,具有可以生产高品质的水凝胶皮肤美容膜的优点。
另外,具有可以制造最适合使用者身体特性且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排出单元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排出单元的喷嘴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喷嘴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喷嘴模块的主视图。
图7是沿图6所示的C-C线切割的剖视图。
图8是图2所示的工作台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工作台的底面的立体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工作台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8所示的工作台的主视图。
图12是沿图11所示的D-D线切割的剖视图。
图13是由图1所示的装置制造的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并且,在说明本发明时,如果判断为相关的公知构成或功能的具体说明会混淆本发明的宗旨,则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排出单元的放大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10包括壳体100、工作台200、成型机300、及控制部400。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10是以水凝胶为原料来制造使用者贴敷于皮肤而使用的皮肤美容膜的装置,可以基于对使用者的脸部、手、胳膊、脚、腿等任意身体部位的建模数据而制造皮肤美容膜。在本实施例及以下说明中,作为皮肤美容膜以使用者贴敷于脸部的面膜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壳体100可以包括作为用于面膜的成型的排出单元H的移动空间的作业空间101及用于选择性地开闭作业空间101的门110。壳体100在门110被关闭的状态下能够维持制造面膜所需的成型温度。
工作台200被壳体100的作业空间101的底板102所支撑,工作台200具备被控制为向垂直方向移动的基座210。在这里,基座210可以由热导性材质形成,其向利用薄膜20来成型的皮肤美容膜传递热量。
并且,工作台200可以对应于对成型机300的相对运动来调整工作台200的基座210的变位(例,高度)。
以工作台200的上侧位置为准,成型机300可以设置于壳体100的作业空间101。成型机300可以将用于成型面膜的原料排出于工作台200上。例如,成型机300的作用是:在可放置或分离于工作台200的基座210的薄膜20上排出原料,以在薄膜20上成型面膜。在这里,原料在排出单元H的喷嘴模块310、350内可以处于加温条件状态,例如处于加热至约90度的状态。加温条件是由控制部400设定,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为此,如后述,成型机300可以设置有加热器及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成型用户匹配型面膜,原料存储于原料盒(未图示)或注射器,作为通过抽吸可以排出的原料或混合原料,在常温下具有半固体或胶状(gel)性质,一旦被加热则其粘性降低到一定标准以下,具有液体性质。
例如,原料可以是在水凝胶、凝胶状合成树脂、聚合物中包含功能性化妆品原料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以水凝胶为例进行说明。
控制部400包括输入输出显示装置(例,触摸屏幕)及与其连接的电子电路装置及电源供应装置。
控制部400可控制成型机300与工作台200的工作,接收成型面膜所需的设定值及根据使用者的匹配型建模CAD数据的输入,可显示工作状态,并设置于壳体100的侧部。即,控制部400可以控制工作台200与成型机300的相对运动。
在这里,控制部400可以计算或设定用于成型面膜的成型机300的移动路径、水凝胶的排出速度、排出量、排出时间点等。即,控制部400控制喷嘴模块310、350的水凝胶的排出。为此所需的基本数据通过有线/无线数据通信从外部传送,或通过USB等数据存储装置而传送。
并且,控制部400可以具备温度控制算法,所述温度控制算法用于从所述温度传感器反馈并控制成型机300的原料成型温度或加热器工作温度或配装于工作台200的基座210的底面的工作台加热器(图9的240)的工作温度。
并且,控制部400通过控制工作台200的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的驱动马达223,在对应于X轴线性驱动装置323及Y轴线性驱动装置321、322的相对运动过程中使得基座210移动(例,上升或下降)。也就是说,成型机300的喷嘴模块310、350与工作台200的基座210可以相互相对运动。
本实施例中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10采用了笛卡尔(Cartesian)式的3D打印驱动方式,所述笛卡尔式的3D打印驱动方式具备最适合制造基于加热成型的水凝胶面膜的结构。并且,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10可以通过如蠕动泵(peristaltic pump)的泵的挤压方式来排出原料,所述蠕动泵无需另设阀也可以防止水凝胶的泄露。本实施例中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10可以包括在以下说明的可迅速且准确地制造匹配型面膜的详细构成。
例如,壳体100具备箱式壁体结构。壳体100可以被适合于化妆品制造装置的外装件所包围,作为内装件可以具备设置于壁体内部的隔热件(未图示)。
如图2所示,壳体100包括背面壁103,所述背面壁103与作业空间101的边界位置对应地组装于底板102或立设于底板102。背面壁103的后侧设置有连接于控制部400的电源端的电源连接器(未图示)。
并且,壳体100可以包括连接于背面壁103的两侧并立设于底板102上的一对侧壁104、105。并且,壳体100可包括连接于一对侧壁104、105及背面壁103的上端的顶壁106,壳体100的正面可开放。在这里,壳体100的底板102可通过多个螺栓结合于背面壁103及侧壁104、105的底面。
并且,为了注射器的更换或面膜的排出,壳体100的正面及作业空间101对应于门110的开闭动作(例,以X轴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可选择性地关闭或开放。为此,壳体100可包括设置在铰接于顶壁106的门110与侧壁104的正面之间的拉伸气弹簧120。拉伸气弹簧120在门110旋转开放时支撑门110而维持开放状态,或帮助门110的平稳开闭。并且,拉伸气弹簧120可以减少门110关闭时的冲击。
并且,壳体100可包括控制部壳体107,所述控制部壳体107一体连接于右侧侧壁104的外侧,在罩体100的正面方向上露出所述控制部400的输入输出显示装置。
控制部壳体107可以是包括电源供应装置、控制用电子电路装置等的控制箱。并且,壳体100的右侧侧壁104设置有电缆通道部108,所述电缆通道部108从空间上连接控制部壳体107的内部空间与作业空间101。
并且,壳体100可包括设置于壳体100的底板102的驱动装置保护盖130,所述驱动装置保护盖130可以覆盖工作台200的线性驱动装置221的下方或成型机300的线性驱动装置321、322、323的下方。
驱动装置保护盖130可以是局部性具有贯通区域134、135的盖结构物,可以防止原料的一部分或异物进入线性驱动装置321、322、323的轨道或工作区域而引起的故障。
为此,驱动装置保护盖130的内部空间可以设置有分别位于Y轴线性驱动装置321、322及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的下方的部分(part)。相反,Y轴线性驱动装置321、322及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各自的运动部件及承载于所述运动部件的有效载荷物体(例,基座210、X轴线性驱动装置323、排出单元H)通过形成于驱动装置保护盖130的上面的贯通区域134、135设置于驱动装置保护盖130的上侧。
如上,两轴(例,X-Y轴)和一轴(例,Z轴)分开构成的线性驱动装置221、321、322、323相对增加排出单元H的重复移动精度,从而能够稳定地制造3D皮肤美容膜或面膜。
并且,驱动装置保护盖130的底面形成有用于与设置于底板102的螺栓结合的多个螺栓孔(未图示)。
并且,为了工作台200或成型机300的安装及维修,驱动装置保护盖130可以包括可分解组装的前盖部131及后盖部132。
前盖部131与后盖部132相互面对的两侧盖壁部可以形成有如凹凸状的可相互配合的槽部或突起部133。其结果,可紧密实现前盖部131与后盖部132的结合及接触。
尤其是,驱动装置保护盖130的前盖部131包括残留物回收桶137,所述残留物回收桶137具有向Z轴方向开放的入口,以回收清洗成型机300的喷嘴时产生的残留物。具体地,前盖部131的上面形成有设置孔136。残留物回收桶137可拆装地插入或设置于设置孔136。
使用者可以分离及清洗残留物回收桶137,可轻松实现维修及清洁。并且,可提前防止原料更换所带来的喷嘴的堵塞。
参照图1或图2,工作台200包括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所述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设置于壳体100的底板102,根据控制部400提供的控制信号而被驱动。在本实施例中,以为了3D打印而在工作台200设置有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的为例进行说明,但根据实施例,也可以是在成型机300设置有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
并且,工作台200通过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沿着Z轴方向升降,所述工作台200包括设置于壳体100的作业空间101的驱动装置保护盖130上方的基座210及多个薄膜夹具230。
基座210上放置多个(例,2个)薄膜20。薄膜20通过可以磁力贴合或拆开的多个薄膜夹具230而固定或分离于基座210。
例如,对应于使用者的头部的上部及下方,面膜分为两个片段(segment)时,图案部也可以是两个。即,各个薄膜20上可以形成有图案部。即,本实施例的优点是,对应于使用者的立体的脸部形状可以精密地制造出分割为多个图案部的水凝胶皮肤美容膜或面膜。
并且,面膜的成型所需的水凝胶的排出路径可以根据需要不连续设定。即,形成于一个薄膜20上的面膜的一个片段具有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多个部分,各个部分连续而形成,某一个部分与另一部分不连续形成时,某一个部分与另一部分在经过预定时间后连接。
图13是图1中的装置所制造的片段的俯视图。
例如,参照图13,最终具有一个形状的面膜的一个片段S可以分为不连续成型的A部分与B部分成型。此时,A部分与B部分分别连续成型。即,为了成型A部分,成型机300连续排出水凝胶后成型A部分,A部分成型结束后成型B部分,此时,并不是在作为A部分与B部分的界线的P1-P2线连续成型B部分,而是在非界线的B部分的另一位置,例如可以从P3位置开始成型。此时,B部分的成型可以在P1-P2线结束,由此,A部分与B部分相互连接,最终形成一体形的一个片段。在这里,作为A部分与B部分的界线的P1-P2线、P3位置等都仅是示例性的。
但是,成型机300排出的水凝胶被加热而粘性降低的状态,其从喷嘴模块310、350排出的瞬间开始被冷却,因此,水凝胶逐渐被凝固。此时,如上述,A部分与B部分不连续形成,在A部分成型之后经过预定时间(B部分的成型所需的时间)后A部分与B部分连接时,已成型的A部分相对来说更硬的状态,因此,会存在在P1-P2线上A部分与B部分不容易连接的问题。
为了防止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器240,以加热用于放置并成型水凝胶的基座210。即,加热器240用于防止排出于基座210上的水凝胶被凝固,或为了加热水凝胶而向基座210传递热量,作为一例,基座210的温度可以维持摄氏20度。在这里,基座210的温度低于从喷嘴模块310、350排出的水凝胶的温度。
由此,在A部分成型后,从P3位置开始成型B部分,直到以P1-P2线与A部分连接为止,A部分可以未充分硬化而维持一定程度的粘性,由此,A部分与B部分完全连接而获得一体化片段。
成型机300在X轴方向、Y轴方向上移动喷嘴模块310、350。
成型机300包括由前述的控制部400控制的两个Y轴线性驱动装置321、322及一个X轴线性驱动装置323,以与工作台200联动。这些线性驱动装置321、322、323可以是直线马达。
例如,用于成型机300的两个Y轴线性驱动装置321、322并列设置于工作台200的设置区域除外的壳体100的底板102。两个Y轴线性驱动装置321、322并列设置,因此,X轴线性驱动装置323的有效载荷及移动带来的惯性力被稳定支撑,从而能够实现精密的面膜的制造。
另外,用于成型机300的X轴线性驱动装置323可以通过Y轴线性驱动装置321、322移动。
另外,相当于排出单元H的至少一个喷嘴模块310、350可以基于X轴线性驱动装置323的移动板(未图示)及结合于其移动板的安装块327移动。
上述喷嘴模块310、350作为成型机300的排出单元H,其构成满足水凝胶排出装置的条件。在这里,水凝胶排出装置的条件可以是指原料的填充及更换便利性、用于水凝胶的溶融的注射器及套管及喷嘴的加热性能、定量挤压性能及维修便利性(例,洗涤及喷嘴更换)。
喷嘴模块310、350可以具备对称排列结构,其作用是将作为制造面膜的原料的水凝胶排出至所述工作台200侧。
图4是图3所示的排出单位的喷嘴模块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喷嘴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6是图4所示的喷嘴模块的主视图,图7是沿图6所示的C-C线切割的剖视图。
参照图3至图7,喷嘴模块310的角构件328可包括:附着板328a,其与安装块327的正面面接触,并具有多个设置孔;连接板328b,其与喷嘴模块310的主块330的侧面面接触,并具备多个连接孔;切口部328c,以所述连接孔之间为准形成于所述连接板328b上。
喷嘴模块310、350包括注射器312、喷嘴311、泵340。
喷嘴模块310、350可以左右对称而设置,在以下说明中为了避免重复说明,以位于右侧的喷嘴模块310为准说明其具体结构。
具体地,喷嘴模块310具备作为蠕动泵的泵340,所述泵340对于如水凝胶的原料以挤压方式进行超精准定量排出,从而在满足适合如水凝胶等原料的特性的加温条件的同时可以连续排出原料,并且可以防止粘度较低的原料从喷嘴311泄露,从而可以迅速且精密地制造面膜。
具体地,喷嘴模块310包括存储原料的注射器312及主块330。
首先,注射器312是可以拆装于喷嘴模块310的更换型盒,相当于原料存储工具。
并且,喷嘴模块310的喷嘴311间隔开而设置于注射器312的下侧。此时,喷嘴311可拆装地结合于主块330的原料排出口。如果喷嘴311的孔堵塞或需要更换时,喷嘴311可以被使用者或维修人员从主块330的原料排出口拆卸或安装。
主块330设置于喷嘴311与注射器312之间,可成为喷嘴311、注射器312及角构件328的支撑基板,提供原料流动路径331。
喷嘴模块310包括泵340,所述泵340设置于主块330而与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连通,所述泵340抽吸注射器312的原料而向喷嘴311供应。
在这里,泵340为了将泵马达346安装于主块330可以包括泵支架349,泵支架349成为泵马达346的管壳体344的支撑基板,并与冷却壳体510结合。
即,泵340通过泵支架349连接于主块330,可以接收主块330的热或加热器332的热。
泵支架349可以作为管壳体344的支撑基板或安装位置。作为一例,管壳体344可以通过多个安装螺栓(未图示),紧贴及结合于泵支架349。
为此,蠕动泵,即泵340可以设置于垂直于注射器312与喷嘴311的延伸方向(例,重力方向)的方向的主块330的水平方向的一侧。
并且,原料流动路径331被加热器332所加热。并且,所述控制部400控制加热器332,使得以下温度传感器333测量的主块330的温度维持在已设定的范围内。
并且,通过安装有一个加热器332的主块330,加热器332的热传递至泵340的管341、喷嘴311、注射器加热块334。由此,作为原料的水凝胶的温度可以稳定维持制造皮肤美容膜所需的条件值,可以增大热传递效率。
为了防止被加热器332加热状态的原料从喷嘴311泄露或为了满足上述水凝胶排出装置条件,泵340可以是蠕动泵(peristaltic pump)。即,泵340可以避免要传送的原料与泵340相互之间的污染,可实现完全的自吸式(self-priming)抽吸工作,泵340能够无损伤地空转(safe run-dry)。并且,泵340无需阀及密封(seal),因其工作柔和,非常适合作为对变形较敏感的原料的水凝胶的送出。
另外,在泵340停止工作时泵340本身执行暂时停止面膜的成型所需的原料的流动的作用,在泵340工作时,无需另设阀装置也可以防止原料逆流,可提前切断原料的泄露。即,本实施例可以提前防止如水凝胶的面膜制造用原料从泵340泄露的现象。
并且,用于产生原料的加温条件的或将热传送给原料的加热器332及温度传感器333设置于主块330。加热器332基本上加热主块330及连接于主块330的各种构成要件。例如,加热器332与主块330、喷嘴311、泵340的管341、注射器加热块334及注射器312一同,在挤压区间全区域以加温条件(例,摄氏70~95度)的温度加热工作,所述加温条件是为了降低如水凝胶的面膜制造用原料的粘度。
作为一例,加热器332用于加热注射器加热块334、主块330、注射器312、喷嘴311及喷嘴接头311。通过此,可以热量存留于容纳有原料的注射器312的后面部和原料的移送区间,可以维持最佳粘性。
如果,通过加热器332,原料加热至加温条件以下的温度,因相对较高的粘性力,无法执行挤压所需的移送作用,相反,加热至加温条件以上的温度,则因原料水分的汽化而产生气泡,可能会发生挤压不良。例如,原料可以在摄氏70度至95度温度下维持120CPS至2,500CPS粘度,由此可以通过喷嘴排出。但是,如果加热至100度以上,则会产生作为原料组成成分中的一种的水被汽化的问题,因此,为了安全性,原料的温度设定为95度以下为佳。
主块330相对于从各个方向上连接于主块330的注射器312、喷嘴311及泵340,位于三个方向的中心位置。因此,主块330的热可以均匀地传递至注射器312、喷嘴311及泵340。
特别是,通过加热器332,注射器312的下方会形成最高温状态,容纳于注射器312并以低粘度状态存在的水凝胶也在注射器312的下侧呈现最高温状态。由此,在注射器312内部水凝胶会对流,由此,注射器312内部的水凝胶整体以类似的加热状态存在。因此,通过注射器312排出的水凝胶的粘度几乎均匀地维持,由此,可以提高面膜的成型质量及最终产品的质量。
并且,可以提供冷却装置500,冷却装置500是防止通过传递至泵340侧的热而导致泵马达346被过热的过热防止工具。本实施例中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10可以设置于卖场每天连续工作数小时,此时,泵马达346会过热,由此,可能会发生泵340的误动作及故障。为了防止上述问题,泵340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装置500,冷却装置500根据已设定的算法工作而冷却泵马达346。具备主块330与泵340的喷嘴模块310在排出水凝胶的情况下也通过冷却装置500的帮助而维持适当的工作温度,特别是可以从热负荷保护泵340的泵马达346。
例如,冷却装置500可包括:冷却风扇520,其设置于主块330的一侧或泵马达346的一侧,向泵340产生气流(流动);及,风扇马达521,用于旋转冷却风扇520。在这里,通过冷却风扇520所产生的气流可以冷却泵马达346。并且,冷却装置500可以将从泵马达346吸收热的气流排出至作业空间101。
上述控制部400通过风扇马达521来调节冷却风扇520的旋转速度。
另外,温度传感器333以靠近加热器332的位置为准设置于主块330,通过温度传感器333测量并输入至控制部400的温度值可精密使用于原料的加温条件的掌握。
另外,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构成为将从上方的注射器312排出的原料转换至侧方而传送至泵340侧,从侧方的泵340排出的原料转换至下方而转换至喷嘴311,并与泵340的U字型柔性管341连接。
管341的两侧末端与原料流动路径331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管配置用快速连接器,可容易实现341的更换。
管341以泵340与辊342、343与管壳体344之间的缝隙为准安装于泵340,以被泵340的多个(例,10个)辊342、343挤压变形或恢复。
上述泵340包括连接于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并具有U字形区间的管341。
并且,泵340包括泵头347,所述泵头347被管341的U字形区间所围绕,与管341接触,并具备多个辊342、343,且具有辊342、343的间隔相对较窄的配置结构。
通过狭窄的配置结构的辊342、342,水凝胶可精密而迅速地从喷嘴311被排出,其结果可以在面膜制造过程中实现水凝胶的定量分配。
并且,泵340包括将用于旋转泵头347的轴346a结合于泵头347的泵马达346。泵马达346为一种伺服马达或步进马达,通过前述的控制部400可以细微地调整泵头347的旋转速度或旋转角度。
并且,泵340包括用于将泵马达346设置于主块330的泵支架349。
泵支架349的上方形成有具有紧固孔的多个第一安装突起部349a,通过这种第一安装突起部349a可将冷却装置500设置于泵马达346的上方位置。在这里,冷却装置500的作用是提前防止泵马达346因过热而受损或无法工作。
并且,泵支架349的底部形成有具有安装孔的多个第二安装突起部349b,通过这种第二安装突起部349b可以搭载冷却装置500的冷却壳体510。并且,泵支架349的侧部的第三安装突起部349c具备连接孔,通过缔结螺栓(未图示)结合于主块300侧。
如此,泵支架349可容易实现冷却装置500及泵340的搭载及分解,通过此也可以轻松执行维护。
例如,如果需要对泵340进行修理或维护,则可以仅更换管341,从而具有可以缩短修理时间及节省费用的效果。
并且,管壳体344包括在泵340中,所述管壳体344具有可以支撑或引导管的C字块形状。管壳体344的朝向管341的一侧部分被开放。管壳体344以管341的U字型区间为准设置于泵支架349。此时,管壳体344内侧的导向面可设置于管341的U字型区间的外侧。因此,在泵头347旋转时,管壳体344可以起到支承被辊342、343挤压的管341的作用。
在这里,管壳体344可以由特氟龙材料形成,由此,可以切断向外部的热传递,由此在加热器332产生的热不会传递至泵马达346。
上述泵340的泵头347包括第一圆盘347a,所述第一圆盘347a结合于泵马达346的轴346a,以避免与管壳体344的导向面接触。并且,泵头347包括:多个辊销347b,其在第一圆盘347a上沿着圆周方向排列,所述多个辊销347b沿着销的延伸方向层叠排列多个辊342、343,从而成为辊342、343的旋转基础;第二圆盘347c,其结合于所述辊销347b的末端,所述第二圆盘347c具有多个连接孔,并与第一圆盘347a具有相同的直径。
此时,各个辊342、343通过配置在辊内周的轴承343a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辊销347b。由此,即使辊342、343接触于管341旋转也能保证辊342、343的顺利旋转,可最小化辊342、343产生的旋转噪音。
并且,考虑到成型机300的工作速度,辊342、343的数量(例,10个)可以是最小化移送或押送如水凝胶等的面膜制造用原料时会产生的脉动的最佳值。
并且,管341的直径、管341的管壁的厚度等也可以对应于面膜制造用原料及辊342、343的数量及配置间隔而决定。
辊342、343的自转及公转将管341向着管341的直径方向上压缩,其结果,被压缩的管341的内部表面互相紧贴而会切断管341内的原料移动。泵340的泵马达346提供的泵头347的旋转力可以变换成水凝胶等原料的吸入力及流动力。
即,对应于泵头347的旋转,辊342、343可以沿着泵头347的旋转方向移动。根据这种辊342、343的移动,被压缩的管341恢复为原状,结果,因在管341内部产生的负压,可以实现原料的吸入及流动。
即,与辊342、343之间的空间相对应的流量的原料在管341内重复捕集,同时原料的流动可从注射器312的内部经由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以及管341向喷嘴311一侧构成。
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的上面孔与注射器312之间配设有注射器接头380。此时,为了易于更换注射器312,注射器接头380的上端与注射器312以能够分解组装的方式螺纹结合,注射器接头380的下端坚固地螺纹结合于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的上面孔。
另外,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的底面孔与喷嘴311之间设置有喷嘴接头381。此时,为了便于更换喷嘴311,喷嘴接头381的上端螺纹结合于主块330的原料流动路径331的底面孔,喷嘴接头381的下端与喷嘴311以单纯插设方式结合。由此,如果需要更换喷嘴311,则使用者可以将喷嘴311从喷嘴接头381拉拽,再将新的喷嘴(未图示)插设至喷嘴接头381而更换。
另外,喷嘴模块310包括注射器加热块334,其立设结合于主块330的上板330a而朝上延伸,所述注射器加热块334具备接触于注射器312的一侧外周面的第一半圆形槽部334a。
在这里,上板330a为U字型板材,上板330a的U字型空间内设置有注射器接头380。
另外,喷嘴模块310可以包括注射器盖块335,所述注射器盖块335以注射器312为准设置于注射器加热块334的相反侧,所述注射器盖块335具有接触于注射器312的另一侧外周面的第二半圆形槽部335a。
并且,喷嘴模块310可以包括:弹性部件337,所述弹性部件337产生的弹力使得注射器盖块335能够以注射器312为准向所述注射器加热块334侧移动(例,利用弹簧弹性力的间隔调整);结合部件338,其通过弹性部件337将注射器盖块335与注射器加热块334相互结合。弹性部件337的数量及结合部件338的数量与形成在注射器加热块334的拐角位置的引导孔的数量相同。
在这里,结合部件338可以是螺栓或紧固螺丝等。并且,弹性部件337可以是弹簧垫圈或线圈型压缩弹簧等。弹性部件337的弹性力可以通过结合部件338的紧固来调整。
为了调整上述通过紧固的弹性力,结合部件338的螺栓螺纹在贯通弹性部件337的弹簧孔和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引导孔后,紧固至注射器盖块335的螺纹孔。
其中,注射器盖块335的螺纹孔与注射器加热块334面对且分别形成在与引导孔相匹配的每个角部位上。
另外,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引导孔在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四个角中以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厚度方向为基准分别形成,在其引导孔的内部形成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端突(阶梯部)。
由此,弹性部件337插设至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引导孔之后可以被引导孔内部的端突支撑。并且,结合部件338的螺栓头及弹性部件337的直径相比于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引导孔,具有较小的直径。由此,结合部件338及弹性部件337可沿着注射器加热块334的引导孔而移动地设置于引导孔的内部。并且,设置于引导孔内的弹性部件337的左侧末端与结合部件338的螺栓头接触并被支持,弹性部件337的左侧末端与所述引导孔内部的端突接触并被支撑。
在这种状态下,某种外力(例,使用者的手指力或注射器312沿着倾斜向插入引起的力的分力)使得注射器盖块335向远离注射器加热块334的方向作用时,螺纹结合于注射器盖块335的结合部件338也与注射器盖块335一同移动。结果,结合部件338的螺栓头挤压弹性部件337产生反弹力。
如图4所示,结合部件338及弹性部件337要调整的间隙G是以紧贴于注射器312的状态为准的注射器盖块335与注射器加热块334之间的相隔空间。
由此,即使使用者未将注射器312的插入方向与Z轴对齐,倾斜地安装注射器312,所述间隙G可以通过上述结合部件338及弹性部件337来调整。
例如,根据注射器312的倾斜方向上的插入,注射器312的外表面与注射器盖块335的第二半圆形槽部335a的内周面上侧边缘接触,其结果注射器盖块335可以朝向远离注射器加热块334的方向移动。此时,结合部件338引导注射器盖块335的移动,同时,如上所述,弹性部件337被挤压而产生反弹力。
注射器312通过螺纹旋转而安装于注射器接头380,此时,注射器312的水凝胶等原料可以处于可经由注射器接头380流动到原料流动路径331侧的状态。
并且,在安装注射器312之后,根据弹性部件337的反弹力而恢复至原状,因此,结合部件338及注射器盖块335归位至靠近注射器加热块334侧的方向。其结果,注射器盖块335的第二半圆形槽部335a的内周面可以紧贴于注射器412的外表面。
由此,注射器312可轻松设置或安装在注射器加热块334的第一半圆形槽部334a与注射器盖块335的第二半圆形槽部335a之间的空间(例,注射器插入孔)。
即,使用者易于更换注射器312,更换后的注射器312也通过弹性部件337的弹性力或反弹力紧贴至注射器加热块334的第一半圆形槽部334a的内周面及注射器盖块335的第二半圆形槽部335a的内周面,因此,可有效实现从注射器加热块334到注射器312的热传递效果。
即,注射器盖块335与注射器加热块334在其内部形成有上述第一半圆形槽部334a及所述第二半圆形槽部335a构成的注射器插入孔,通过注射器插入孔插入或分离注射器312。其结果,可简单迅速地实现注射器312的更换。
尤其是,注射器盖块335还包括裙板部335b,所述裙板部335b从第二半圆形槽部335a的底面一体型延伸,以非接触状态保护主块330的正面。在这里,裙板部335b的优点是可以作为泵340或主块330的保护工具。
并且,注射器盖块335形成有在注射器盖块335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注射器312的原料余量确认用狭缝336。注射器312的壳体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通过使用者的肉眼可直接确认注射器312内的原料余量。即,狭缝336可以向使用者提供直观且显著的可视性。
在这里,为了使用者的安全,注射器盖块335可以用热导性较低的特氟龙材料形成。由此,可以更有效地保存注射器312内侧的热。
以下,对本实施例中的冷却装置500的具体结构及作用进行说明。
上述的喷嘴模块310在排出水凝胶的泵340的泵马达346上方设置有冷却风扇520。因冷却风扇520所发生的气流会使得泵马达346被冷却,因此,可长时间稳定地使用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10。在这里,从冷却装置500排出的气流经由泵马达346排出至壳体100的作业空间101。
冷却装置500具备设置于注射器加热块334的一旁、电连接于控制部400、用于旋转冷却风扇520的风扇马达521。在这里,风扇马达521可以是耐热性能显著的直流电源马达,可以根据冷却风扇520的旋转而自身冷却。并且,风扇马达521可以是脉冲宽度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马达或搭载马达速度控制用集成电路驱动芯片的变速马达。由此,对应于基于热交换时的温度变化的控制部400的工作信号,冷却风扇520可以高速或低速旋转或停止。
另外,冷却装置500包括壳体盖530,所述壳体盖530通过螺栓等紧固工具可拆装地连接于泵支架349的第一安装突起部349a。此时,风扇马达521设置于壳体盖530。并且,壳体盖530固定于冷却壳体510。并且,冷却风扇520在冷却壳体510与壳体盖530所形成的空间中可能会发生气流。此时,冷却风扇520容纳于冷却壳体510的内侧。
如上所述,冷却装置500可包括:壳体盖530,其设置有与第一安装突起部349a连接并发生流动的风扇马达521及冷却风扇520;冷却壳体510,用于提供容纳冷却风扇520而形成气流的空间,此时,壳体盖530结合于第一安装突起部349a,主块330可与第三安装突起部349c结合,冷却壳体510结合于第二安装突起部349b。
如图7所示,壳体盖530具备风扇孔531及多个螺栓孔532。在这里,风扇孔531具备可以通过风扇马达521的马达轴或冷却风扇520的大小。并且,螺栓孔532可用于在壳体盖530的外侧设置风扇马达521的状态下通过螺栓(未图示)安装或固定风扇马达521。
如此,包括在冷却装置500的风扇马达521可以以螺栓孔532为准安装于壳体盖530,在风扇孔531的中心设置风扇马达521的马达轴。
并且,冷却装置500具备结合于风扇马达521的马达轴、并间隔开设置于泵马达346上方的冷却风扇520。作为一例,冷却风扇520可以是在垂直于马达轴的方向上吸入或排出气体的离心风扇。此时,可以减小冷却装置500的整体尺寸,从而可以小型化喷嘴模块310及整体装置。
在冷却风扇520通过风扇马达521旋转时可以产生压缩气体。如此,从冷却风扇520产生的压缩气体经过泵马达346的外表面,同时与泵马达346的热或其周边的构件(例,主块330,注射器加热块334及注射器盖块335)进行热交换,从而起到冷却作用。
尤其是,冷却装置500可包括能够平稳引导通过压缩气体进行的热交换的冷却壳体510。即,冷却壳体510可以引导通过冷却装置500的冷却风扇520所形成的气流。
冷却壳体510在朝向壳体盖530的方向上连接于泵支架349的第二安装突起部349b。
例如,冷却壳体510覆盖泵马达346、冷却风扇520、主块330、注射器加热块334的部分区域及注射器盖块335的部分区域的同时,可以成为压缩气体的流动区域的界线。
泵马达346可容纳于冷却壳体510的内侧空间。
冷却壳体510可以引导压缩气体的流动F,使得从冷却风扇520产生的压缩气体从排气口511排出(A/OUT)。即,吸收泵马达346的热的气体通过排气口511排出至壳体100的作业空间101。在这里,排气口511可以朝向侧方开口。并且,排气口511与泵马达346相邻形成。
并且,除了排气口511、吸入口512或细缝,冷却壳体510可以覆盖泵马达346及冷却风扇520的周边空间,从而具有保护冷却风扇520的同时,可以降低冷却风扇520产生的风扇旋转噪音的优点。
冷却壳体510的排气口511可以以泵马达346为准朝向主块330的相反方向开放。因此,通过热交换相对被加热的压缩气体可以无障碍地迅速顺利地通过排气口511排出,因此具备优越的热交换效果。
另外,壳体盖530还可以包括多个连接端子部402,所述连接端子部402与从控制部400朝向喷嘴模块410侧延伸的电线401连接,以将风扇马达521、加热器332、泵马达346及温度传感器333连接于控制部400。在这里,连接端子部402可以是包括连接器、端口、连接销、电线连接端口等的通电装置或电连接装置。
连接端子部402的下端部在冷却风扇520的旋转区域以非接触地设置,被冷却风扇520的压缩气体冷却。因此,可以提前防止连接端子部402及与其连接的电线401的连接部位的过热现象。
壳体盖530为直角弯折的板材或结构物,所述壳体盖530可以包括设置有连接端子部402的水平板部533及在所述水平板部533一体弯折并设置有风扇马达521的垂直板部534。
壳体盖530的垂直板部534与泵支架349的作用是起到区分设置有泵头347及管341的一侧区域与设置有泵马达346及冷却风扇520的另一侧区域的隔壁作用。
由此,泵340的工作所需的一侧区域的热不会过度传递到冷却风扇520及泵马达346的另一侧区域。并且,在冷却风扇520产生的压缩气体可以有效冷却泵马达346。
壳体盖530利用螺栓或螺钉固定于冷却壳体510及泵支架349,或根据螺栓或螺钉的解开轻松分离。由此,可轻松实现对连接端子部402及风扇马达521的维修。
参照图5,冷却壳体510包括底部壁514,所述底部壁514具备紧贴于泵支架349的第二安装突起部349b的支撑肋513。支撑肋513形成有螺栓紧固孔,所述螺栓紧固孔与泵支架349的第二安装突起部349b的安装孔匹配。
并且,冷却壳体510包括在底部壁514的一侧末端向垂直方向延伸、并以对应于泵马达346的垂直高度的位置为准形成有排气口511的一侧壁515。一侧壁515上还形成有螺栓或螺丝紧固部515a。在这里,螺丝紧固部515a可紧固用于结合壳体盖530的垂直板部534和冷却壳体510的螺栓或螺丝,因此,其结果,使得冷却壳体510与壳体盖530之间的结合更加稳固。
并且,冷却壳体510包括从底部壁514的另一侧末端向垂直方向延伸、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512的另一侧壁516。例如,吸入口512可朝向上方开口。.
与冷却壳体510的内部相比,位于冷却壳体510的外部,因此,相对低温的气体可以通过吸入口512流入(A/IN)至冷却壳体510的内部。即,壳体100的作业空间101的气体通过吸入口512吸入至冷却壳体510内部的空间。
并且,冷却壳体510包括与底部壁514、一侧壁515与另一侧壁516的边缘一体连接的最终壁517。
并且,冷却壳体510可包括导向壁518,所述导向壁518从最终壁517朝向壳体盖530的垂直板部534一体型突出形成,用于引导从冷却风扇520产生的压缩气体的流动F(参照图7)。
导向壁518的作用是引导吸入至吸入口512的气体通过冷却风扇520从排气口511排出。
导向壁518包括翅翼518a(flap),所述翅翼518a是从上面壁519的底部朝向底部壁514延伸,并在导向壁518的末端朝向排气口511而倾斜的壁形状的构件。通过所述翅翼518a,压缩气体的流动F通过排气口511顺利被引导。
并且,导向壁518的端部与泵马达346间隔开而设置。并且,冷却壳体510的侧面与导向壁518及泵马达346之间形成有可供气体流动的空间。
在这里,以形成在冷却壳体510的导向壁518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导向壁518可以形成在壳体盖530。
并且,冷却壳体510可包括连接导向壁518的上部与另一侧壁512的上部的同时在最终壁517的上部一体形成的上面壁519。
另外,冷却壳体510可包括连接空间519a,所述连接空间519a以与上面壁519相同的水平(level)为准形成在一侧壁515的上方与导向壁518的上方之间,用于设置壳体盖530的水平板部533。
此时,连接空间519a的宽度可对应于壳体盖530的水平板部533的宽度而形成。因此,壳体盖530的水平板部533可精准地结合于位于冷却壳体510的上方的连接空间519a。
开口部519a的内部空间以非接触方式设置有冷却风扇520,导向壁518的右侧面与另一侧壁516的左侧面之间的空间从空间上与吸入口512连接,可形成相对于吸入口512的截面面积较大的气体储存空间。由此,相比于压缩气体温度较低的气体通过吸入口512从冷却壳体510的外部顺利而持续地被吸入,进入到冷却壳体510之后通过冷却风扇520被转变为压缩气体。如上所述,所述压缩气体在执行热交换后,可顺利地通过排气口511排出。结果,冷却装置500可以具备优越的热交换性能。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通过喷嘴模块310的冷却装置400,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调整或维持泵340的热负荷,从而可以持续地制造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
并且,通过冷却装置500产生的气流通过冷却壳体510的排气口511排出至作业空间101,这会产生作业空间101内的对流。水凝胶具有在预定温度以下迅速变硬的特性,因此,作业空间101内部需要维持预定温度,为此,特别是工作台200可设置有加热器(图9的240)。但是,形成在工作台200的加热器240只能向成型于薄膜20上的面膜的底面传递热,因此,面膜的上面,尤其是表面部有可能会微微硬化。但是,如本实施例,如果根据从冷却装置500排出的气流,在作业空间101内发生对流,则作业空间101整体可以维持高温状态,由此可以防止水凝胶硬化的显像。特别是,从冷却装置500排出的气体吸收了泵马达346的热,因此,上述效果可以更突出实现。
再者,上述冷却装置500可以根据已设定的控制算法而被驱动。例如,冷却装置500以预定时间间隔驱动,或在泵340连续驱动的时间超过已设定标准时驱动冷却装置500。另外,还可根据另行提供的用于测定泵马达346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测定值、另行提供的用于测定作业空间101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测定值或者在主块330提供的温度传感器333的测定值等,控制冷却装置500的驱动。
即,可根据已设定的条件来驱动冷却装置500,其中,对于根据已设定的条件可理解为,根据如下情况中的一个以上来进行控制:以已设定的时间间隔来驱动的情况、蠕动泵即泵340连续驱动的时间超出已设定的范围的情况、蠕动泵的马达即泵马达346的温度超出已设定的范围的情况、成型皮肤美容膜的作业空间101的温度超出已设定的范围的情况以及主块330的温度超出已设定的范围的情况。
在以下,对工作台200进行详细说明。
图8是图2所示的工作台的放大立体图,图9是图8所示的工作台的底面的立体图。图10是图8所示的工作台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图8所示的工作台的主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所示的D-D线切割的剖视图。
参照图8及图12,工作台200包括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所述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通过基座210支撑用于排出水凝胶(未图示)的薄膜20,所述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相对于成型机300的动作进行相对运动的同时移动(例,上升或下降)设置于水凝胶、薄膜20、基座210、设置于基座210的底面的加热器240。
即,工作台200的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包括水平设置于图2所示的壳体100的底板102的底部块222。
底部块222包括为设置驱动马达223向底部块222的侧面方向突出的第一子块222c、从第一子块222c一体延伸的第二子块222d、在第二子块222d的两侧一体形成的U字截面形状的第三子块222e。
第一子块222c形成有用于设置驱动马达223的多个孔。
第二子块222d形成有用于设置滚珠螺杆轴224用轴承222a的轴承安装部。并且,第二子块222d的底面形成有动力传递装置的配置空间222b。在这里,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驱动马达223用驱动滑轮223a、传送带223b、被动滑轮223c。并且,配置空间222b具有可以减少底部块222的重量或厚度的优点。
第三子块222e形成有用于立设固定导向杆225的多个孔。
第三子块222e的设置有导向杆225的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容纳导向块226的槽部(groove)。通过此,可以实现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具备简单结构、减少导向块226与第三子块222e之间的干涉来确保移动框250的行程(stroke)的效果。
第三子块222e及第二子块222d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用于通过用于减少底部块222的重量或维修的工具等。
并且,底部块222的第三子块222e的底面紧贴于壳体100的底板102,可以坚固地维持底部块222与底板102的结合。
工作台200的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包括:驱动马达223,其设置于底部块222的一侧;滚珠螺杆轴224,其接收驱动马达223的旋转力R,基于底部块222可旋转地结合;多个导向杆225,以滚珠螺杆轴224为准分散设置于底部块222的多个位置;导向块226,其分别可滑动地与导向杆225结合。
导向杆225的两侧末端分别形成有结合孔。通过结合孔及螺栓,导向杆225的两侧末端结合于底部块222与固定框270之间。
驱动马达223可以是调整滚珠螺杆轴224的旋转角度的步进马达或伺服马达。
驱动马达223的轴与驱动滑轮223a轴结合。滚珠螺杆轴224轴结合于被动滑轮223c。带子223b连接驱动滑轮223a与被动滑轮223c。
并且,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包括结合于滚珠螺杆轴224的滚珠螺杆块227及滚珠螺杆块227设置于框体中心位置的移动框250。多个(例,4个)导向块226在分别设置于移动框250的框体角落位置的状态下可以与导向杆225结合。
移动框250通过多个导向块226相对于底部块222维持平行状态。并且,移动框250的移动通过多个导向块226向导向杆225的延伸方向(例,Z轴方向)被引导。
并且,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包括:感应条261,其在移动框250的侧部向底部块222延伸;变位传感器260,设置于底部块222的侧面以感应因感应条261的磁场变化。在这里,感应条261向下延伸而包括于变位传感器260的感测区域。
并且,变位传感器260可以是连接于控制部400的电位计或霍尔传感器。变位传感器260对应于感应条261靠近或远离变位传感器260的感测区域而磁场变化的变形量,测量安装有感应条261的移动框250的变位(例,高度),将变位测量值输入至控制部400。
基座210的移动与移动框250的移动相同地进行。
控制部400通过变位传感器260,与变位测量值对应地精准控制连接于移动框250的基座210的Z轴方向高度。
并且,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包括多个支撑杆251,所述支撑杆251以不与导向块226重叠的位置为准,以立设于移动框250的状态被支撑。支撑杆251的两侧末端分别形成有紧固孔。通过紧固孔及螺栓,支撑杆251的两侧末端结合于移动框250与基座210之间。
例如,支撑杆251为共4个,都具有相同的高度。因此,多个支撑杆251支撑加热器240及基座210,以与移动框250平行。
并且,支撑杆251设置在对应于导向杆225之间的位置的移动框250的上面。即,支撑杆251与导向杆225为依次设置结构或之字设置结构,互不重叠,因此,工作台200发挥稳定的支撑力及移送力的同时可以具备紧凑的装置结构。
并且,支撑杆251的末端在与基座210的底面的工作台200用加热器240接触的状态下通过螺栓结合于基座210。
加热器240通过螺栓结合方式或粘着方式或双射出方式结合于基座210的底面。
加热器240可以加热基座210。例如,加热器240可以是具有对应于基座210的底面的平面面积的衬垫型加热元件或膜型加热元件。由此,可以向整体基座210传递均匀的热,使得排出至薄膜20上的水凝胶均匀被加热。在本实施例中,以加热器240为板状的衬垫型或膜型部件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思想并不限于此。例如,基座210可以由可导热的金属材料成型,加热器可以是连接于基座210的一侧的导热元件。
加热器240根据控制部400的控制信号(例,施加或切断加热器电源)重复进行加热或不加热基座210。即,控制部400控制喷嘴模块310、350的移动和泵340的工作,通过控制加热器240的工作将基座210的温度维持在已设定范围内。其结果,在加热器240产生的热通过基座210上的薄膜20将薄膜20上的水凝胶的温度维持在已设定范围内。
加热器240具备连接端子241及电缆242并与控制部400连接。例如,连接端子241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43,所述温度传感器243通过电缆242与控制部400连接而测量加热器240的温度或基座210的温度。即,控制部400基于在温度传感器243所测量的值来控制加热器240。
例如,通过接收到温度传感器243的温度测量值的控制部400,基座210维持已设定温度。当然,用于维持基座210为已设定温度的加热器240的输出温度可以与上述已设定温度相同或大于上述已设定温度。
并且,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包括设置于移动框250与工作台200用加热器240之间并结合于导向杆225的末端的固定框270。
此时,固定框270的中心位置的轴承271可以结合于滚珠螺杆轴224的末端(例,上端)。并且,滚珠螺杆轴224相反侧的末端(例,下端)对齐轴承轴心而结合于位于底部块222的轴承222a。
并且,以固定框270的中心位置为准,固定框270的四个侧面设置有凹座272。凹座272可以是凹槽形状、孔状或U字形切口形状,起到以非接触于支撑杆251的状态通过支撑杆251。
工作台200将沿着工作台200的垂直方向间隔开并相互平行设置的固定框270与底部块222用多个导向杆225连接而形成骨骼型框体结构,从而可毫无晃动地支撑移动框250及基座210,通过此来提高皮肤美容膜制造的精密度。
以下,对工作台200的工作方法进行说明。
控制部400通过控制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的驱动马达223,以对上述成型机300进行相对运动。
根据上述控制部400的控制,驱动马达223产生对应于正转或逆转的旋转力R。驱动马达223的旋转力R通过驱动滑轮223a、带子223b及被动滑轮223c传递至滚珠螺杆轴224。传递至滚珠螺杆轴224的旋转力R通过滚珠螺杆块227变换为垂直方向(例,Z轴方向)的移送力M。
传递至滚珠螺杆块227的移送力M可以移动(例,上升或下降)移动框250、支撑杆251、加热器240及基座210,使得工作台200对于成型机300进行相对运动。
上述基座210的移动可以调整排出或层叠于薄膜20上的水凝胶的厚度或以水凝胶形成的面膜用图案部的厚度。
尤其是,多个导向块226以对应于移动框250的框体的角落位置的对角线方向为准设置,多个支撑杆251以导向块226之间的Y轴方向及X轴方向为准设置。
由此,移动框250可以无晃动或无偏心地向Z轴方向上升或下降,被移动框250的支撑杆251所支撑的基座210也与移动框250维持平行的同时上升或下降。
并且,工作台200用加热器240加热基座240,其结果向成型于薄膜20上的面膜的下面传递热量。此时,热作用于从喷嘴模块310、350的喷嘴311排出后在薄膜20上以面膜用图案部的形态形成的水凝胶,从而可以防止水凝胶的过度硬化。其结果,面膜用图案部上不会生成不均匀部分,从而可以成型高品质的面膜。
以下,对如上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控制部400可以控制如下的一系列过程,即,将壳体100内部的工作台200的基座210移动至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或停止、移动成型机300的X轴线性驱动装置323及Y轴线性驱动装置321、322,通过成型机300的至少一个喷嘴模块310、350将作为面膜制造用原料的水凝胶排出至工作台200侧而成型面膜。上述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三轴移动控制过程可以理解为与普通的3D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类似。
例如,控制部400可以控制成型皮肤美容膜的工作台200与排出被加热的水凝胶的成型机300的相对运动。并且,通过形成在成型机300的至少一个喷嘴模块310、350,水凝胶排出至工作台200侧。
并且,控制部400使设置于主块330的加热器332动作,在对应于皮肤美容膜成型的加温条件的温度范围内控制所述主块330的温度或经由所述主块330的水凝胶的温度。
并且,控制部400可以控制工作台200与成型机300的相对运动。在此过程中,控制部400使蠕动泵动作,通过喷嘴模块310、350的喷嘴311排出被加热的水凝胶。即,控制部400使得作为蠕动泵的泵340正转,从喷嘴模块310、350的喷嘴311排出被加热器332加热的水凝胶。
并且,控制部400在排出水凝胶之前或在Z轴线性驱动装置221的工作等待状态下,根据已设定条件通过工作台200的加热器240直接加热工作台200的基座210。即,通过设置于工作台200的加热器240可以将排出水凝胶的基座210的温度维持在已设定的范围内。
并且,控制部400对应于喷嘴模块310、350的变位而使驱动马达223动作,从而可以调整工作台200的基座210的高度变位。
并且,在喷嘴模块310、350的面膜制造工作结束时,控制部400可以停止加热器240的加热。
并且,控制部400根据已设定的条件来使设置于主块330一侧的冷却装置500动作,从而可以冷却蠕动泵的马达,即可以冷却泵340的泵马达346。并且,冷却泵马达346的气流排出至成型皮肤美容膜的作业空间101。并且,在完成皮肤美容膜的图案部之后,控制部400使得工作台200与成型机300相对运动,将成型机300归位至工作初期的位置。在这里,通过控制部400来控制相对运动的步骤可以包括将基座210向Z轴方向移动的步骤。
并且,控制部400向驱动马达223传送归位控制信号,将基座210归位至工作等待位置。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的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即使在使用者匹配型皮肤美容膜的制造中将水凝胶作为原料使用,也可以防止水凝胶从喷嘴311泄露的问题,从而可以顺利生产皮肤美容膜。
并且,通过主块330的加热器332同时加热主块330自身、注射器312、泵340及喷嘴311,从而可以排出稳定的加温条件的水凝胶,从而可以将水凝胶作为原料迅速精准地生产出皮肤美容膜。
并且,可以防止水凝胶的泄露,作为泵340使用蠕动泵而可以进行定量控制,从而可以获得具备一定厚度、收尾处理干净的高质量水凝胶皮肤美容膜。
并且,控制部400接收使用者匹配型建模CAD数据,基于此排出水凝胶而生产皮肤美容膜,从而可以获得最适合使用者身体特征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
以上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作为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这仅是示例,本发明不限于此,应解释为具有基于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基础思想的最大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公开的实施例组合、替换而实现未记载的形状的形态,这也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除此之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对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例进行变更或变形,这种变更或变形也属于本发明范围。
工业可应用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化妆品产业。

Claims (19)

1.一种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包括:
壳体,具备用于选择性开闭用于成型皮肤美容膜的作业空间的门,并且维持制造皮肤美容膜所需的成型温度;
工作台,包括由所述壳体的作业空间的底板支承的基座及用于加热排出到所述基座之上的水凝胶的加热器;
成型机,包括一个以上喷嘴模块,所述喷嘴模块在所述作业空间内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提供,并且所述喷嘴模块包括接收加热的水凝胶的供应而通过喷嘴向所述工作台排出的泵;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喷嘴模块的移动及所述泵的工作,并且通过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工作而将所述基座的温度维持在已设定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器是设置于所述基座下方的衬垫式或薄膜式加热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器具有与所述基座的底面相对应的平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
在所述基座之上安放有被排出水凝胶而成型皮肤美容膜的薄膜,
所述基座由导热性材料形成,能够向通过所述薄膜成型的皮肤美容膜传递热量,
所述加热器加热所述基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
在所述工作台提供用于测定所述基座或所述加热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以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测定的值为基础来控制所述加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皮肤美容膜以一个或分为一个以上片段来制造,
一个所述片段具有以相连的方式形成的多个部分,各个部分连续形成,
当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非连续形成时,所述某一部分与所述另一部分在经过预定时间后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喷嘴模块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泵的泵马达的冷却装置,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配置于所述泵马达的一侧的冷却风扇,利用在所述冷却风扇产生的气流来冷却所述泵马达,将从所述泵马达吸收热量的气流向所述作业空间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成型机使所述喷嘴模块向X轴、Y轴方向移动,
所述工作台包括使所述基座向Z轴方向移动的Z轴线性驱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Z轴线性驱动装置包括:
底部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板;
驱动马达,设置于所述底部块的一侧;
滚珠螺杆轴,接收所述驱动马达的旋转力的传递,以能够以所述底部块为基础进行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底部块;
多个导向杆,以所述滚珠螺杆轴为基准而分散配置于所述底部块的多个位置;以及,
导向块,分别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导向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Z轴线性驱动装置包括:
滚珠螺杆块,结合于所述滚珠螺杆轴,并且将所述滚珠螺杆轴的旋转力转换为输送力;以及,
移动框,框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所述滚珠螺杆块,
所述导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框的框体角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底部块包括:
第一子块,设置有所述驱动马达;
第二子块,从所述第一子块一体延伸,并且提供动力传递机构的配置空间;以及,
第三子块,在所述第二子块的两侧一体形成,并且形成有槽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
驱动滑轮,轴结合于所述驱动马达的轴;
被动滑轮,轴结合于所述滚珠螺杆轴;以及,
带子,相互连接所述驱动滑轮与所述被动滑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Z轴线性驱动装置包括:
感应条,从所述移动框的侧方朝向所述底部块延伸;以及,
位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部块的侧面,以便感应基于所述感应条的磁场变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Z轴线性驱动装置包括:
多个支撑杆,以与导向块不重叠的位置为基准,被所述移动框支承;以及,
所述支撑杆设置在与所述导向杆之间位置对应的所述移动框的上面,
所述基座结合于所述支撑杆的末端以被所述支撑杆支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Z轴线性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设置于所述移动框与所述加热器之间,并且结合于所述导向杆的末端。
16.一种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部对成型皮肤美容膜的工作台与排出加热的水凝胶的成型机的相对运动进行控制,通过所述成型机提供的至少一个喷嘴模块将水凝胶向所述工作台侧排出,从而成型所述皮肤美容膜,并且,所述喷嘴模块包括蠕动泵,
其中,所述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执行以下步骤:
在与成型皮肤美容膜的加温条件相对应的温度范围内,控制所述喷嘴模块的主块的温度或经由所述主块的水凝胶的温度;
控制所述工作台与所述成型机的相对运动;
使所述蠕动泵工作,使得加热的水凝胶从所述喷嘴模块的喷嘴排出;
通过所述工作台中提供的加热器,将被排出水凝胶的基座的温度维持在已设定范围;以及,
完成皮肤美容膜的图案部之后,使所述工作台和所述成型机进行相对运动,使所述成型机向工作初期位置返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基座的温度低于从所述喷嘴模块排出的水凝胶的温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使得在所述主块的一侧提供的冷却装置工作来冷却所述蠕动泵的马达的步骤,
冷却所述蠕动泵的马达的气流向成型皮肤美容膜的作业空间排出。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工作台包括Z轴线性驱动装置,
控制所述相对运动的步骤包括使所述基座向Z轴方向移动的步骤。
CN201880005155.0A 2017-09-25 2018-09-27 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1673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23807 2017-09-25
KR1020170123807A KR101891514B1 (ko) 2017-09-25 2017-09-25 하이드로겔을 이용한 피부 미용 팩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PCT/KR2018/011469 WO2019059747A1 (ko) 2017-09-25 2018-09-27 하이드로겔을 이용한 피부 미용 팩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7387A CN110167387A (zh) 2019-08-23
CN110167387B true CN110167387B (zh) 2022-05-03

Family

ID=63721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5155.0A Active CN110167387B (zh) 2017-09-25 2018-09-27 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9798B2 (zh)
KR (1) KR101891514B1 (zh)
CN (1) CN110167387B (zh)
WO (1) WO20190597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04969B1 (ko) * 2018-10-19 2020-04-27 (주)아모레퍼시픽 피부 미용 팩 제조 장치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7184A (zh) * 2011-06-16 2012-01-25 安美得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水凝胶涂布工艺
CN203844364U (zh) * 2014-02-20 2014-09-24 天津瑞康巴布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水凝胶面膜涂布成型机
KR101556078B1 (ko) * 2015-03-17 2015-09-25 이지숙 피부상태 확인을 위한 휴대용단말기가 구비된 마스크팩 제조장치
KR101561476B1 (ko) * 2015-06-25 2015-10-20 이영도 마스크팩 제조장치
CN105193635A (zh) * 2015-10-23 2015-12-30 陈军山 一种凝胶美容贴膜制作装置、制作方法和凝胶美容贴膜
CN105473200A (zh) * 2014-07-23 2016-04-06 科丝美诗株式会社 包含大量的油分,皮肤改善效果优秀的水凝胶面膜的制备方法,及利用其制备的水凝胶组合物
CN106012052A (zh) * 2016-08-03 2016-10-12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结合生物打印和静电纺丝技术制造人工血管的装置
KR101668310B1 (ko) * 2015-12-18 2016-10-28 이재유 마스크팩 제조장치
KR20160126628A (ko) * 2015-04-24 2016-11-02 박종철 온도조절 장치가 구비된 마스크팩 제조장치
CN106420368A (zh) * 2016-11-01 2017-02-22 东华大学 一种敷贴式水凝胶基底面膜的制备方法
CN106667791A (zh) * 2015-11-06 2017-05-17 乐天精密化学株式会社 干燥水凝胶薄片的制造方法及由其制造的干燥水凝胶薄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5960A (en) * 1997-03-19 1998-07-28 Elizabeth Arden Co., Division Of Conopco,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ustomizing dermatological foundation products
JP4223531B2 (ja) * 2003-06-11 2009-02-12 ザ プロクター アンド ギャンブル カンパニー 予備成形ヒドロゲル製品を含む使用時調製デバイス
US20070059459A1 (en) * 2005-09-12 2007-03-15 Haixin Yang Ink jet printable hydrogel for sensor electrode applications
US20110180449A1 (en) * 2006-08-16 2011-07-28 Rubin Patti D Hair care composition
US8372130B2 (en) * 2009-01-23 2013-02-12 Forever Young International, Inc. Temperature controlled facial mask with area-specific treatments
JP5572263B2 (ja) * 2011-06-14 2014-08-13 株式会社 資生堂 ヒアルロン酸またはその誘導体の担持薄膜および薄膜化粧料
KR101437850B1 (ko) * 2012-08-07 2014-09-04 한국기계연구원 융합형 세포배양지지체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세포배양지지체
JP2018505707A (ja) * 2014-12-10 2018-03-01 アモライフサイエン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美容パ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076473B2 (en) * 2016-02-15 2018-09-18 C&Tech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ried gel sheet and gel sheet or beauty pack manufactured by the same
CN109982826B (zh) * 2016-09-22 2021-11-09 Lg电子株式会社 水凝胶吐出设备
KR101928401B1 (ko) * 2017-09-25 2018-12-12 (주)아모레퍼시픽 하이드로겔을 이용한 피부 미용 팩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936940B1 (ko) * 2017-09-25 2019-01-14 (주)아모레퍼시픽 하이드로겔을 이용한 피부 미용 팩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943968B1 (ko) * 2017-09-25 2019-01-30 (주)아모레퍼시픽 하이드로겔을 이용한 피부 미용 팩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040403B1 (ko) * 2018-07-05 2019-11-04 서민호 혼합물의 잔량없이 배출가능한 마스크팩 제조기기
US11396461B2 (en) * 2019-04-07 2022-07-26 Light tree Mask maker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7184A (zh) * 2011-06-16 2012-01-25 安美得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水凝胶涂布工艺
CN203844364U (zh) * 2014-02-20 2014-09-24 天津瑞康巴布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水凝胶面膜涂布成型机
CN105473200A (zh) * 2014-07-23 2016-04-06 科丝美诗株式会社 包含大量的油分,皮肤改善效果优秀的水凝胶面膜的制备方法,及利用其制备的水凝胶组合物
KR101556078B1 (ko) * 2015-03-17 2015-09-25 이지숙 피부상태 확인을 위한 휴대용단말기가 구비된 마스크팩 제조장치
KR20160126628A (ko) * 2015-04-24 2016-11-02 박종철 온도조절 장치가 구비된 마스크팩 제조장치
KR101561476B1 (ko) * 2015-06-25 2015-10-20 이영도 마스크팩 제조장치
CN105193635A (zh) * 2015-10-23 2015-12-30 陈军山 一种凝胶美容贴膜制作装置、制作方法和凝胶美容贴膜
CN106667791A (zh) * 2015-11-06 2017-05-17 乐天精密化学株式会社 干燥水凝胶薄片的制造方法及由其制造的干燥水凝胶薄片
KR101668310B1 (ko) * 2015-12-18 2016-10-28 이재유 마스크팩 제조장치
CN106012052A (zh) * 2016-08-03 2016-10-12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结合生物打印和静电纺丝技术制造人工血管的装置
CN106420368A (zh) * 2016-11-01 2017-02-22 东华大学 一种敷贴式水凝胶基底面膜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91514B1 (ko) 2018-09-28
US20200222289A1 (en) 2020-07-16
WO2019059747A1 (ko) 2019-03-28
US11419798B2 (en) 2022-08-23
CN110167387A (zh) 2019-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7388B (zh) 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60278B (zh) 打印头模块
CN110167390B (zh) 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67387B (zh) 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67389B (zh) 利用水凝胶的皮肤美容膜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53254A (zh) 3d打印机及3d打印方法
CN113059772A (zh) 一种注塑模具散热设备
JP7043318B2 (ja) 射出成形機
KR101934894B1 (ko) 하이드로겔을 이용한 피부 미용 팩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10308688U (zh) 一种热成型泡棉多工位热压水冷成型装置
KR101957294B1 (ko) 하이드로겔을 이용한 피부 미용 팩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08645831U (zh) 一种手机背光胶框用高精度注塑成型设备
CN217414790U (zh)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塑胶模架
CN217169624U (zh) 一种用于橡胶制备的注塑机的合模装置
CN218464040U (zh) 一种具有防烫伤机构的过塑机
CN215825974U (zh) 一种基于熔融沉积3d打印恒温装置
CN220459624U (zh) 一种牙齿修复材料生产用热熔机
CN221012288U (zh) 一种具有雾化功能的头发造型装置
CN216100251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CN215847385U (zh) 一种精密螺丝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08177749U (zh) 一种壳体自动点胶机
CN109049524A (zh) 一种多喷嘴小型注塑模具
CN218749266U (zh) 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
CN108454120A (zh) 镜腿加工设备
CN219466983U (zh) 一种用于吸塑成型机的模具冷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