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6064A - 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56064A
CN110156064A CN201910369714.2A CN201910369714A CN110156064A CN 110156064 A CN110156064 A CN 110156064A CN 201910369714 A CN201910369714 A CN 201910369714A CN 110156064 A CN110156064 A CN 110156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crystallographic plane
low indices
polyhedral particles
obta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97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雅慧
张瑞
刘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k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k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k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k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697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560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56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60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3/00Compounds of copper
    • C01G3/02Oxides; Hyd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2Sub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0.1-1 microme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调节铜源的种类、加入碱溶液的量和反应时间来对Cu2O多面体形貌进行准确调控,制备出物相均匀、纯度高、单分散、低晶面指数暴露的Cu2O多面体颗粒;该方法操作步骤少,设备简单,工艺简便,制备所需的原料种类少,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本发明原理可靠,不需要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避免表面活性剂残留在某些表面而改变催化反应时的活性中心,便于对Cu2O复合其它材料时的机理进行解释。

Description

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制备技术,涉及一种简单、形貌可控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制备方法,可用于催化、污水处理和生产清洁能源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多面体金属氧化物的合成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众多领域的关注,金属氧化物的表面条件(表面能和电子结构)决定了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类型的晶面具有不同的原子端部特征,在催化和传感领域表现出很大的性能差异(Energy Environ.Sci.2014,7,1369);虽然具有大量不饱和活性中心的高指数面在催化和传感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这些高指数面往往由于表面能过高而不稳定,而且很难用传统的化学方法来获得。因此,能够稳定存在的且与材料催化和传感性能有关的主要为低指数面,也就是{100}、{110}和{111}晶面族(Small 2012,8,2802)。
在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中,Cu2O是一种价格低廉、无毒、来源丰富的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尤其是在催化应用中(如气体氧化、CO2还原、光催化、电催化、传感器等等)具有独特的形貌依赖性,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相比于Cu2O纳米线、纳米管、空心球和高晶面指数的Cu2O,低晶面指数的Cu2O颗粒有着制备简单且可以大规模生产的优势。至今,低晶面指数的Cu2O多面体常用的合成方法为电解法、化学沉淀法、水热法、溶剂热法等。电解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制备方法,其优点是流程短、成本低,工艺简单、纯度大,但此法耗电高、产量低,难以工业生产;水热法和溶剂热法需要在水热条件下,或者需要在二元、三元溶剂中进行反应,大批量生产的成本较高,且不利于环境保护;而目前大多数方法都通过调节添加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和量来控制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合成(RSCAdv.2014,4,30610),这种方法导致表面活性剂残留在某些表面而改变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和性能,并导致对Cu2O参与反应的真正机理产生误解。因此,从简化制备工艺、降低成本、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尊重客观反应机理的角度出发,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形貌可控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制备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形貌可控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铜源的种类、加入碱溶液的量和反应时间来调控Cu2O形貌,在水相条件下制备出具有低晶面指数暴露面的Cu2O多面体颗粒,其工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无表面活性剂添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可溶性铜盐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2min得到均匀的铜盐溶液I;
2)在步骤1)得到的铜盐溶液I中,逐滴滴加碱性水溶液,搅拌2~15min得到悬浮液II;
3)在步骤2)得到的悬浮液II中,加入还原剂,反应1h后得到含有氧化亚铜沉淀的悬浮液III;
4)将步骤3)得到的含有氧化亚铜颗粒的悬浮液III老化1h,然后进行分离、洗涤、真空70℃干燥12h,得到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
所述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和3)均在70℃的温度下进行;
所述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可溶性铜盐包括二水氯化铜、五水硫酸铜或三水硝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量浓度为0.1~0.5mol/L。
所述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碱性水溶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溶液,浓度为25~50g/L。
所述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还原剂为葡萄糖、抗坏血酸、柠檬酸钠或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浓度为3~10g/L。
所述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可以为立方体、八面体、十四面体或二十六面体,暴露的晶面包括{100}面、{110}面和{111}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步骤少,设备简单,工艺简便,可制备出物相均匀、纯度高、单分散、具有低晶面指数暴露面的Cu2O多面体颗粒,Cu2O多面体颗粒直径为500nm~3μm;制备所需的原料种类少,不需要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物活性;本发明原理可靠,制得的Cu2O颗粒可以方便地与其它材料进一步复合,便于对Cu2O复合其它材料时的机理进行解释。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Cu2O多面体SEM图;
图2实施例1的Cu2O多面体XRD图;
图3实施例2的Cu2O多面体SEM图;
图4实施例2的Cu2O多面体XRD图;
图5实施例3的Cu2O多面体SEM图;
图6实施例3的Cu2O多面体XRD图;
图7实施例4的Cu2O多面体SEM图;
图8实施例4的Cu2O多面体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所限定。
实施例1:
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水浴加热70mL水溶液至70℃,加入0.05mol五水硫酸铜,搅拌2min得到均匀的铜盐溶液;
2)在步骤1)得到的铜盐溶液I中,逐滴加入30mL氢氧化钠水溶液(含氢氧化钠3.2g),搅拌8min得到悬浮液;
3)在步骤2)得到的悬浮液中,加入0.2g柠檬酸钠和0.8g碳酸钠,反应1h后得到含有氧化亚铜沉淀的悬浮液;
4)将步骤3)得到的含有氧化亚铜颗粒的悬浮液老化1h,然后进行分离、洗涤、真空70℃干燥12h,得到Cu2O立方体。
实施例1所获得的Cu2O多面体的形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可以看到所获得的Cu2O为立方体。
实施例1所获得的Cu2O多面体的物相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可以看到物相为纯相的Cu2O。
实施例2:
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水浴加热75mL水溶液至70℃,加入0.05mol二水氯化铜,搅拌2min得到均匀的铜盐溶液;
2)在步骤1)得到的铜盐溶液中,逐滴加入25mL氢氧化钠水溶液(含氢氧化钠2.6g),搅拌5min得到悬浮液;
3)在步骤2)得到的悬浮液中,加入0.9g葡萄糖,反应1h后得到含有氧化亚铜沉淀的悬浮液;
4)将步骤3)得到的含有氧化亚铜颗粒的悬浮液老化1h,然后进行分离、洗涤、真空70℃干燥12h,得到Cu2O八面体。
实施例2所获得的Cu2O多面体的形貌采用SEM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可以看到所获得的Cu2O为八面体。
实施例2所获得的Cu2O多面体的物相采用XRD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可以看到物相为纯相的Cu2O。
实施例3:
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水浴加热45mL水溶液至70℃,加入0.02mol五水硫酸铜,搅拌2min得到均匀的铜盐溶液;
2)在步骤1)得到的铜盐溶液中,逐滴加入5mL氢氧化钠水溶液(含氢氧化钠1.5g),搅拌15min得到悬浮液;
3)在步骤2)得到的悬浮液中,加入0.6g葡萄糖,反应1h后得到含有氧化亚铜沉淀的悬浮液;
4)将步骤3)得到的含有氧化亚铜颗粒的悬浮液老化1h,然后进行分离、洗涤、真空70℃干燥12h,得到Cu2O十四面体。
实施例3所获得的Cu2O多面体的形貌采用SEM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说明书附图5所示。可以看到所获得的Cu2O为十四面体。
实施例3所获得的Cu2O多面体的物相采用XRD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说明书附图6所示。可以看到物相为纯相的Cu2O。
实施例4:
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水浴加热150mL水溶液至70℃,加入0.08mol三水硝酸铜,搅拌2min得到均匀的铜盐溶液;
2)在步骤1)得到的铜盐溶液中,逐滴加入50mL氢氧化钠水溶液(含氢氧化钠9.6g),搅拌10min得到悬浮液;
3)在步骤2)得到的悬浮液中,加入2g葡萄糖,反应1h后得到含有氧化亚铜沉淀的悬浮液;
4)将步骤3)得到的含有氧化亚铜颗粒的悬浮液老化1h,然后进行分离、洗涤、真空70℃干燥12h,得到Cu2O二十六面体。
实施例4所获得的Cu2O多面体的形貌采用SEM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说明书附图7所示。可以看到所获得的Cu2O为二十六面体。
实施例4所获得的Cu2O多面体的物相采用XRD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说明书附图8所示。可以看到物相为纯相的Cu2O。
以上说明已经充分展示了本发明所涉及到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制备方法,应该强调,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一些修饰和润色,这些修饰和润色也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可溶性铜盐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2min得到均匀的铜盐溶液I;
2)在步骤1)得到的铜盐溶液I中,逐滴滴加碱性水溶液,搅拌2~15min得到悬浮液II;
3)在步骤2)得到的悬浮液II中,加入还原剂,反应1h后得到含有氧化亚铜沉淀的悬浮液III;
4)将步骤3)得到的含有氧化亚铜颗粒的悬浮液III老化1h,然后进行分离、洗涤、真空70℃干燥12h,得到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和3)均在70℃的温度下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可溶性铜盐包括二水氯化铜、五水硫酸铜或三水硝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量浓度为0.1~0.5mol/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碱性水溶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溶液,浓度为25~50g/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还原剂为葡萄糖、抗坏血酸、柠檬酸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浓度为3~10g/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可以为立方体、八面体、十四面体或二十六面体,暴露的晶面包括{100}面、{110}面和{111}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910369714.2A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1560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9714.2A CN110156064A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9714.2A CN110156064A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6064A true CN110156064A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33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9714.2A Pending CN110156064A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5606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0298A (zh) * 2019-11-29 2020-03-06 南开大学 金属/多晶面Cu2O复合可调控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8601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山东大学 一种二氧化碳还原制乙烯的催化剂、电极及方法
CN114804185A (zh) * 2022-04-01 2022-07-29 南开大学 以含铜元素的废旧手机线路板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亚铜的方法
CN115140758A (zh) * 2022-07-04 2022-10-04 西北大学 一种凹面立方体的Cu2O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259207A (zh) * 2022-08-30 2022-11-0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十四面体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8275A (zh) * 2008-09-11 2009-01-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多面体状氧化亚铜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2653412A (zh) * 2011-03-04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氧化亚铜五十面体微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129835A (zh) * 2015-08-06 2015-12-0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二十六面体氧化亚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5152199A (zh) * 2015-08-06 2015-12-16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十四面体氧化亚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5621473A (zh) * 2014-11-06 2016-06-0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纳米氧化亚铜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形貌和粒径调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8275A (zh) * 2008-09-11 2009-01-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多面体状氧化亚铜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2653412A (zh) * 2011-03-04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氧化亚铜五十面体微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621473A (zh) * 2014-11-06 2016-06-0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纳米氧化亚铜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形貌和粒径调控方法
CN105129835A (zh) * 2015-08-06 2015-12-0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二十六面体氧化亚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5152199A (zh) * 2015-08-06 2015-12-16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十四面体氧化亚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N SHAODONG 等: "Unique polyhedral 26-facet CuS hollow architectures decorated with nanotwinned, mesostructural and single crystalline shells", 《CRYSTENGCOMM》 *
张亚兰 等: "氧化亚铜微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0298A (zh) * 2019-11-29 2020-03-06 南开大学 金属/多晶面Cu2O复合可调控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8601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山东大学 一种二氧化碳还原制乙烯的催化剂、电极及方法
CN114804185A (zh) * 2022-04-01 2022-07-29 南开大学 以含铜元素的废旧手机线路板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亚铜的方法
CN115140758A (zh) * 2022-07-04 2022-10-04 西北大学 一种凹面立方体的Cu2O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140758B (zh) * 2022-07-04 2023-03-31 西北大学 一种凹面立方体的Cu2O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259207A (zh) * 2022-08-30 2022-11-0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十四面体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
CN115259207B (zh) * 2022-08-30 2024-02-2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十四面体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6064A (zh) 一种低晶面指数Cu2O多面体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3535376B (zh) 一种具有抗菌与吸附功能的纳米氧化锌-竹炭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1624215B (zh) 纳米氧化镍的制备方法
CN106041120B (zh) 一种铜/氧化亚铜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29835B (zh) 一种二十六面体氧化亚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2515244B (zh) 一种空心氧化亚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00031250A (ko) 구리 나노입자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른 구리 나노입자
CN106861692B (zh) 脱氧化物制备纳米多孔氧化物-贵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8807905A (zh) 一种可调空腔结构的氧化铁@氧化钛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054357B (zh) 一种含铈复合氧化物模拟酶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731517A (zh) 一种氧化铜花状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3633B (zh) 一种氧化锌/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417572B (zh) 一种p‑n型SnO2/CuO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4308073A (zh) 一种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155958A (zh) 一种绣球状Cu2-xSe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616840B (zh) 由剥离纳米片制备暴露特定晶面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单晶的方法
CN104192914A (zh) 一种钨酸锰单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9485084A (zh) 一种形态可控合成氧化亚铜粉体的方法及应用
CN102962470A (zh) 常温下制备球形超细镍粉的方法
CN105944720B (zh) Ag纳米片/SnO2纳米棒纳米材料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787402B (zh) 一种氧化亚铜纳米线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698498A (zh) 一种纳米氧化亚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JP4194833B2 (ja) 可視光応答性を有する光触媒複合粉体
CN106268831B (zh) 一种模板法合成Cu2O@Zn(OH)2异质结结构的方法
CN104562177A (zh) 一种五氧化二钒/氧化钨共沉积立方晶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