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7308A -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7308A
CN110117308A CN201910295622.4A CN201910295622A CN110117308A CN 110117308 A CN110117308 A CN 110117308A CN 201910295622 A CN201910295622 A CN 201910295622A CN 110117308 A CN110117308 A CN 110117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e peony
preparation
solution
albumen
peon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56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17308B (zh
Inventor
谢瑞生
王世英
赵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kutang (guangd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kutang (guangd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kutang (guangd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kutang (guangd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56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173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17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7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17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73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 C07K1/107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precursor peptides
    • C07K1/1072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precursor peptides by covalent attachment of residues or functional groups
    • C07K1/1077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precursor peptides by covalent attachment of residues or functional groups by covalent attachment of residues other than amino acids or peptide residues, e.g. sugars, polyols, fatty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 C07K1/14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07K1/30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by precipi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21/00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 C12P21/06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produced by the hydrolysis of a peptide bond, e.g. hydrolysate produ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Zo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制备;S2用去离子水将制备的牡丹籽蛋白肽配置成质量分数为9%~14%的溶液;S3加入0.8~1.2mmol/L的亚硒酸盐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5~5.5,在55~60℃条件下搅拌50~90min;S4加入混合液体积2~3倍的乙醇与叔丁醇的混合液,乙醇与叔丁醇的体积比为1:3~5,静置24~36h,保留沉淀,于35~40℃真空干燥。采用牡丹肽与无机硒进行螯合,比其他蛋白肽与硒螯合相比,牡丹肽的螯合率更高。采用合理的pH提高了牡丹肽硒螯合物的产率。采用乙醇和叔丁醇进行醇析,牡丹肽硒螯合物的更容易析出。

Description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牡丹是毛莨科、芍药属植物,有“国色天香”之称。经牡丹籽开发的牡丹籽油是集营养和保健为一体的天然无公害食品。而压榨牡丹籽油的副产品之一的牡丹籽粕蛋白含量达到19.03%。
蛋白质是食品的重要组成成分,蛋白质经酶解后得到蛋白肽,其功能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与原有蛋白质有较大差别,如酶解后可改善蛋白质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功能特性,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制油后的牡丹籽粕产物,可以得到大量的牡丹蛋白,因此,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得到满足生活所需的牡丹蛋白肽,是现在的研究热点。
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微量元素在生物机体内利用率不超过20%。而小肽由于其肽链短,在体内具有吸收利用率高、排泄率低、消化稳定性好等特点。
目前的蛋白肽硒螯合物,一般存在生产纯度不高,而且对硒的螯合量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制备;S2用去离子水将制备的牡丹籽蛋白肽配置成质量分数为9%~14%的溶液; S3加入0.8~1.2mmol/L的亚硒酸盐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5~5.5,在55~60℃条件下搅拌50~90min;S4加入混合液体积2~3倍的乙醇与叔丁醇的混合液,乙醇与叔丁醇的体积比为1:3~5,静置24~36h,保留沉淀,于35~40℃真空干燥。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亚硒酸盐作为硒源与牡丹籽蛋白肽进行螯合。在pH为5~5.5的范围内,得到的硒螯合物的产率更高。采用乙醇和叔丁醇按照1:3~5更有利于硒螯合蛋白肽的析出。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溶液的pH为5.2。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乙醇与叔丁醇的体积比为1:4。
优选地,所述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S1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牡丹蛋白进行萃取;S13取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25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7~40℃,调节溶液的pH为8~10;S14 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3%,比例为1:2~2.5的菠萝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30~50min;S15将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15min,然后再恢复到50~55℃;S16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8%,比例为1:3~7的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1.5h,然后迅速煮沸;S17将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优选地,所述步骤S14中菠萝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比例为1:2.1。
优选地,所述步骤S14中酶解时间为40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S16中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的比例为1:4.2。
优选地,所述步骤S16中酶解时间为1.4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牡丹肽与无机硒进行螯合,比其他蛋白肽与硒螯合相比,牡丹肽的螯合率更高。采用合理的pH提高了牡丹肽硒螯合物的产率。采用乙醇和叔丁醇进行醇析,牡丹肽硒螯合物的更容易析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除特殊说明,本实施例、对比例以及实验例中所用的设备均为常规实验设备,所用的试剂均为市售可得。
实施例1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牡丹籽蛋白肽制备;
S2用去离子水将制备的牡丹籽蛋白肽配置成质量分数为9%的溶液;
S3加入0.8mmol/L的亚硒酸盐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5,在55℃条件下搅拌50min;
S4加入混合液体积2倍的乙醇与叔丁醇的混合液,乙醇与叔丁醇的体积比为1:3,静置24h,保留沉淀,于35℃真空干燥。
上述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1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13取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7℃,调节溶液的pH为8;
S14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比例为1:2的菠萝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30min;
S15将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16再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比例为1:3的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h,然后迅速煮沸;
S17将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实施例2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牡丹籽蛋白肽制备;
S2用去离子水将制备的牡丹籽蛋白肽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4%的溶液;
S3加入1.2mmol/L的亚硒酸盐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5.5,在55℃条件下搅拌90min;
S4加入混合液体积3倍的乙醇与叔丁醇的混合液,乙醇与叔丁醇的体积比为1:5,静置36h,保留沉淀,于40℃真空干燥。
上述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1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13取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40℃,调节溶液的pH为10;
S14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3%,比例为1:2.5的菠萝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50min;
S15将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5min,然后再恢复到55℃;
S16再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8%,比例为1:7的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5h,然后迅速煮沸;
S17将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实施例3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牡丹籽蛋白肽制备;
S2用去离子水将制备的牡丹籽蛋白肽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S3加入0.9mmol/L的亚硒酸盐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5.2,在55℃条件下搅拌60min;
S4加入混合液体积2倍的乙醇与叔丁醇的混合液,乙醇与叔丁醇的体积比为1:4,静置24h,保留沉淀,于37℃真空干燥。
上述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1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13取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8℃,调节溶液的pH为8;
S14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比例为1:2.1的菠萝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40min;
S15将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16再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比例为1:4.2的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4h,然后迅速煮沸;
S17将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对比例1
一种玉米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玉米蛋白肽制备;S2用去离子水将制备的玉米蛋白肽用去离子水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S3加入0.9mmol/L的亚硒酸盐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5.2,在55℃条件下搅拌60min;S4加入混合液体积2倍的乙醇与叔丁醇的混合液,乙醇与叔丁醇的体积比为1:4,静置24h,保留沉淀,于37℃真空干燥。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采用玉米肽替代牡丹肽。
对比例2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制备;S2用去离子水将制备的牡丹籽蛋白肽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S3加入0.9mmol/L的亚硒酸盐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4,在55℃条件下搅拌60min;S4加入混合液体积2倍的乙醇与叔丁醇的混合液,乙醇与叔丁醇的体积比为1:4,静置24h,保留沉淀,于37℃真空干燥。
上述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S1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牡丹蛋白进行萃取;S13取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8℃,调节溶液的pH为8;S14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比例为1:2.1的菠萝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40min;S15将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S16再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比例为1:4.2的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4h,然后迅速煮沸;S17将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步骤S3中pH低于本发明方案中步骤S3的pH范围。
对比例3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牡丹籽蛋白肽制备;
S2用去离子水将制备得到的牡丹籽蛋白肽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S3加入0.9mmol/L的亚硒酸盐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6,在55℃条件下搅拌60min;
S4加入混合液体积2倍的乙醇与叔丁醇的混合液,乙醇与叔丁醇的体积比为1:4,静置24h,保留沉淀,于37℃真空干燥。
上述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1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13取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8℃,调节溶液的pH为8;
S14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比例为1:2.1的菠萝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40min;S15将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S16再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比例为1:4.2的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4h,然后迅速煮沸;S17将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步骤S3中pH高于本发明方案中步骤S3的pH范围。
对比例4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牡丹籽蛋白肽制备;
S2离子水将制备的牡丹籽蛋白肽用去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S3加入0.9mmol/L的亚硒酸盐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5.2,在55℃条件下搅拌60min;
S4在步骤S3中加入混合液体积2倍的乙醇,静置24h,保留沉淀,于37℃真空干燥。
上述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1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13取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8℃,调节溶液的pH为8;
S14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比例为1:2.1的菠萝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40min;
S15将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16再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比例为1:4.2的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4h,然后迅速煮沸;S17将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步骤S4中只加入了乙醇。
对比例5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牡丹籽蛋白肽制备;
S2用去离子水将制备的牡丹籽蛋白肽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S3溶液中加入0.9mmol/L的亚硒酸盐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5.2,在55℃条件下搅拌60min;
S4加入混合液体积2倍的叔丁醇的混合液,静置24h,保留沉淀,于37℃真空干燥。
上述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1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13取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8℃,调节溶液的pH为8;
S14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比例为1:2.1的菠萝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40min;
S15将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16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比例为1:4.2的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4h,然后迅速煮沸;
S17将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与实施例3相比,本发明步骤S4只加入了叔丁醇。
对比例6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牡丹籽蛋白肽制备;
S2将用去离子水将牡丹籽蛋白肽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S3在步骤S2的溶液中加入0.9mmol/L的亚硒酸盐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5.2,在55℃条件下搅拌60min;
S4加入混合液体积2倍的乙醇与叔丁醇的混合液,乙醇与叔丁醇的体积比为1:4,静置24h,保留沉淀,于37℃真空干燥。
上述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1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13取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8℃,调节溶液的pH为8;
S14溶液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比例为1:2.1的菠萝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60min;
S15将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16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比例为1:4.2的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4h,然后迅速煮沸;S17将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步骤S14中酶解时间更长。
对比例7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牡丹籽蛋白肽制备;
S2用去离子水将牡丹籽蛋白肽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S3加入0.9mmol/L的亚硒酸盐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5.2,在55℃条件下搅拌60min;
S4加入混合液体积2倍的乙醇与叔丁醇的混合液,乙醇与叔丁醇的体积比为1:4,静置24h,保留沉淀,于37℃真空干燥。
上述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1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13取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8℃,调节溶液的pH为8;
S14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的菠萝蛋白酶,酶解时间40min;
S15将步骤S14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16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比例为1:4.2的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4h,然后迅速煮沸;
S17将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步骤S14中只加入了菠萝蛋白酶。
对比例8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牡丹籽蛋白肽制备;
S2用去离子水将牡丹籽蛋白肽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S3加入0.9mmol/L的亚硒酸盐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5.2,在55℃条件下搅拌60min;
S4加入混合液体积2倍的乙醇与叔丁醇的混合液,乙醇与叔丁醇的体积比为1:4,静置24h,保留沉淀,于37℃真空干燥。
上述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1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13取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8℃,调节溶液的pH为8;
S14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比例为1:2.1的菠萝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40min;
S15将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16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的木瓜蛋白酶,酶解时间1.4h,然后迅速煮沸;
S17将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步骤S16中只加入了木瓜蛋白酶。
实验例
配制1μg/mL的硒标准溶液,精确量取0.0、2.0、4.0、6.0、8.0、10.0mL的硒标准溶液,以去离子水加至10mL。加10mL混酸(硝酸:高氯酸=4:1)点加热炉上消解至澄清淡黄色状态。添加5mL1:1盐酸(浓盐酸:蒸馏水),电加热炉上继续消解至1mL。后加入10mL5%EDTA-2Na溶液,10mL盐酸羧胺溶液,混合后以1:1盐酸调节pH2~3之间。然后加入5‰DAB(3' 3 - 二氨基联苯胺),遮光静置30min,以40% NaOH调节溶液pH至6.8~7.0之间,以10mL 甲苯萃取反应产物10min。取有机层溶液,在420nm处检测吸光值。
对实施例1至3,对比例1至8所得的产品重复上述步骤,计算硒的螯合率。
螯合率(%)=(m1/m2)×100(m1为螯合物中硒元素的质量,m2为加入硒元素的质量)。
表1 硒螯合率情况表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当改变螯合的pH时对螯合蛋白肽的合同有影响。pH过高或过低螯合率都会下降。采用不同醇析,对螯合率也有影响,采用单纯的乙醇或单纯的叔丁醇的提纯效果都没有两者的混合的效果好,乙醇和叔丁醇混合产生协同作用更有利于螯合蛋白肽的析出。牡丹蛋白肽的合成对螯合率也有一定影响,牡丹肽在两步分解过程中水解程度太低,与硒螯合难度大,当水解程度过大,在醇析过程中又不易析出。
另外,如在此使用的,在以“至少一个”开始的项的列举中使用的“或”指示分离的列举,例如“A、B或C的至少一个”的列举意味着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此外,措辞“示例的”不意味着描述的例子是优选的或者比其他例子更好。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公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示例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8)

1.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牡丹籽蛋白肽制备;
S2:用去离子水将制备的牡丹籽蛋白肽配置成质量分数为9%~14%的溶液;
S3:加入0.8~1.2mmol/L的亚硒酸盐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为5~5.5,在55~60℃条件下搅拌50~90min;
S4:加入混合液体积2~3倍的乙醇与叔丁醇的混合液,乙醇与叔丁醇的体积比为1:3~5,静置24~36h,保留沉淀,于35~40℃真空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溶液的pH为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乙醇与叔丁醇的体积比为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牡丹籽蛋白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1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13:取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25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7~40℃,调节溶液的pH为8~10;
S14: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3%,比例为1:2~2.5的菠萝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30~50min;
S15:将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15min,然后再恢复到50~55℃;
S16: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8%,比例为1:3~7的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1.5h,然后迅速煮沸;
S17:将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中菠萝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比例为1: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中酶解时间为40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6中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的比例为1:4.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6中酶解时间为1.4h。
CN201910295622.4A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173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5622.4A CN110117308B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5622.4A CN110117308B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7308A true CN110117308A (zh) 2019-08-13
CN110117308B CN110117308B (zh) 2021-03-23

Family

ID=67521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562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17308B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1730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7865A (zh) * 2014-04-28 2014-07-23 李�杰 牡丹多肽,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03032A (zh) * 2016-03-30 2016-05-2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灵芝蛋白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695547A (zh) * 2016-03-30 2016-06-2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灰树花蛋白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779539A (zh) * 2016-03-30 2016-07-2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猴头菇蛋白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768086A (zh) * 2016-03-30 2016-07-2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食用菌蛋白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821104A (zh) * 2016-03-30 2016-08-0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食用菌蛋白肽-钙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342443A (zh) * 2018-04-25 2018-07-3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一种牡丹籽粕中提取抗氧化肽的方法
CN108740279A (zh) * 2018-06-25 2018-11-06 菏泽盛世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牡丹籽多肽的制备方法
CN109706208A (zh) * 2019-01-24 2019-05-03 山东贝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酶解法提取牡丹籽油和牡丹蛋白肽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7865A (zh) * 2014-04-28 2014-07-23 李�杰 牡丹多肽,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03032A (zh) * 2016-03-30 2016-05-2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灵芝蛋白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695547A (zh) * 2016-03-30 2016-06-2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灰树花蛋白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779539A (zh) * 2016-03-30 2016-07-2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猴头菇蛋白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768086A (zh) * 2016-03-30 2016-07-2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食用菌蛋白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821104A (zh) * 2016-03-30 2016-08-0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食用菌蛋白肽-钙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342443A (zh) * 2018-04-25 2018-07-3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一种牡丹籽粕中提取抗氧化肽的方法
CN108740279A (zh) * 2018-06-25 2018-11-06 菏泽盛世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牡丹籽多肽的制备方法
CN109706208A (zh) * 2019-01-24 2019-05-03 山东贝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酶解法提取牡丹籽油和牡丹蛋白肽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包怡红等: "大豆多肽硒螯合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分析_包怡红", 《食品科学》 *
阎震等: "酶解牡丹籽粕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7308B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5427A (zh)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70774A (zh)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花生蛋白多肽的方法
CN102994605B (zh) 一种通过酶解和微生物发酵生产高效生物肽的方法
CN101643767A (zh) 一种从杏仁粕中制备杏仁肽的方法
CN102028093A (zh) 玉米醒酒肽的制备方法
CN104263789A (zh)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制备绿鳍马面鲀鱼皮抗氧化肽液的方法
CN107858393A (zh) 一种从核桃粕中提取蛋白多肽的方法
CN100591226C (zh) 生物酶法从蚕蛹中提取复合氨基酸的方法
CN104095185A (zh) 一种提高花生粕利用及营养价值的方法
CN104745650B (zh) 用于改善仔猪肠道营养的结合态谷氨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4397321A (zh) 一种大豆蛋白深度酶解制备复合氨基酸的方法
CN114480544A (zh) 一种花生肽-钙、锌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004015A (zh) 一种盐地碱蓬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工艺
CN101979655B (zh) 一种酶法生产绿豆肽的方法
CN106086128A (zh) 一种金枪鱼蛋白胨的制备方法
CN110117308A (zh) 一种牡丹肽硒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4087637A (zh) 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作植物蛋白多肽的方法
CN107760735A (zh) 一种从电渗析淡水中分离l‑谷氨酸的方法
CN110129394A (zh) 一种抗疲劳牡丹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4404B (zh) 一种用复合酶水解乳清蛋白及制备蛋白胨的方法
CN105085605A (zh) 一种大米清蛋白和球蛋白混合蛋白的提取方法
CN110106210A (zh) 褪黑素在促进雨生红球藻生产γ-氨基丁酸中的应用
CN102776238A (zh) 鱿鱼墨天然黑色素的制备方法
CN105002228B (zh) 一种以精氨酸为原料制备l-鸟氨酸的方法
CN112125948B (zh) 一种从植物叶片中同步提取植物多酚和植物蛋白并制备植物蛋白水解肽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