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5427A -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5427A
CN110105427A CN201910295624.3A CN201910295624A CN110105427A CN 110105427 A CN110105427 A CN 110105427A CN 201910295624 A CN201910295624 A CN 201910295624A CN 110105427 A CN110105427 A CN 110105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e peony
albumen
oxidant
peptide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56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英
赵欣
谢瑞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kutang (guangd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kutang (guangd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kutang (guangd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kutang (guangd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56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054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5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54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9/00General protective or antinoxious agents
    • A61P39/06Free radical scavengers or antioxid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7/00Peptides having 5 to 20 amino acids in a fully defined sequence;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7/04Linear peptides containing only normal peptide links
    • C07K7/06Linear peptides containing only normal peptide links having 5 to 11 amino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21/00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 C12P21/06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produced by the hydrolysis of a peptide bond, e.g. hydrolysate produ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氧化牡丹肽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牡丹肽包括6~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本发明利用两步分解法,选用特异性不高的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复合先把牡丹籽粕蛋白中主要的谷氨酸处的肽键断裂,形成蛋白肽片段。然后利用少量无特异性的菠萝蛋白酶和有特异性的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尽量保留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在肽链分子中,增加蛋白肽的抗氧化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氧化牡丹肽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牡丹是毛莨科、芍药属植物,有“国色天香”之称。经牡丹籽开发的牡丹籽油是集营养和保健为一体的天然无公害食品。而压榨牡丹籽油的副产品之一的牡丹籽粕蛋白含量达到19.03%。
蛋白质是食品的重要组成成分,蛋白质经酶解后得到蛋白肽,其功能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与原有蛋白质有较大差别,如酶解后可改善蛋白质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功能特性,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炼油后的牡丹籽粕产物,可以得到大量的牡丹蛋白,因此,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得到满足生活所需的牡丹蛋白肽,是现在的研究热点。
目前牡丹肽采用蛋白酶水解的方法获得,得到的蛋白肽具有丰富的氨基酸残基,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但是目前得到的牡丹肽多数仅仅依靠氨基酸残基的抗氧化能力,因此得到的牡丹肽的抗氧化能力不高,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抗氧化牡丹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所述牡丹肽包括6~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牡丹蛋白水解得到牡丹蛋白肽,牡丹蛋白肽含有氨基酸残基,具有抗氧化能力。牡丹肽中含有6~9个氨基酸,牡丹肽的分子量在600Da-1000Da之间,具有很好的水溶性,提高牡丹肽的应用范围。而且采用特定的水解方法,牡丹肽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这些氨基酸本身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因此牡丹肽整体的抗氧化性要比目前得到的牡丹肽的抗氧化能力更好。
一种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S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步骤S1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S3取步骤S2的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25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7~40℃,调节溶液的pH为8~10;S4在步骤S3的溶液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3%,比例为1:2~2.5的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30~50min;S5将步骤S4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15min,然后再恢复到50~55℃;S6再在步骤S5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8%,比例为1~3:2~3:3~7的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1.5h,然后迅速煮沸;S7将步骤S6的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S8将S7冻干得到的蛋白肽再次溶解再加入环糊精包埋,然后喷雾干燥。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采用两步分解的方法。牡丹籽粕蛋白中含有近25%的谷氨酸,首先采用无特异性的无花果蛋白酶和谷草杆菌蛋白酶对牡丹籽蛋白进行水解。水解之后将牡丹籽蛋白水解为许多小片段;然后再采用少量无特性菠萝蛋白酶尽可能的将第一步水解中得到的下片段中的谷氨酸水解掉,具有特异性的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进行水解,菠萝蛋白酶水解牡丹籽蛋白中的精氨酸和精氨酸、精氨酸和赖氨酸之间的肽键。这样能够尽可能的让肽链中保留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再控制好两步分解加入的酶量和酶解时间,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产物的抗氧化能力。
牡丹蛋白本身具有一定的辛辣味,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牡丹蛋白进行萃取可以祛除牡丹蛋白的辛辣味,再利用环糊精将最终得到牡丹蛋白多肽进行包埋,可以更加有效地去处牡丹蛋白的辛辣味。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调节溶液的pH为10。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加入蛋白酶的量为牡丹蛋白质量的2.5%。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比例为1:2,酶解时间为40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的比例为2:3:7。
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加入蛋白酶的量为牡丹蛋白质量的7%。
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酶解时间为1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及其制备方法,利用两步酶解的方法,先利用无特异性的蛋白酶将牡丹籽蛋白水解为小链肽,然后再利用特异性的蛋白酶,进一步水解。水解得到的蛋白肽具有更好的抗氧化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除特殊说明,本实施例、对比例以及实验例中所用的设备均为常规实验设备,所用的试剂均为市售可得。
实施例1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所述牡丹肽包括6~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
一种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步骤S1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3:取步骤S2的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7℃,调节溶液的pH为8;
S4:在步骤S3的溶液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比例为1:2的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30min;
S5:将步骤S4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6:再在步骤S5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比例为1:2:3的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h,然后迅速煮沸;
S7:将步骤S6的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S8:将S7冻干得到的蛋白肽再次溶解再加入环糊精包埋,然后喷雾干燥。
实施例2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所述牡丹肽包括6~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
一种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步骤S1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3:取步骤S2的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5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40℃,调节溶液的pH为10;
S4:在步骤S3的溶液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3%,比例为1:2.5的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50min;
S5:将步骤S4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5min,然后再恢复到55℃;
S6:再在步骤S5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比例为3:3:7的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5h,然后迅速煮沸;
S7:将步骤S6的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S8:将S7冻干得到的蛋白肽再次溶解再加入环糊精包埋,然后喷雾干燥。
实施例3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所述牡丹肽包括6~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
一种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步骤S1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3:取步骤S2的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2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9℃,调节溶液的pH为10;
S4:在步骤S3的溶液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5%,比例为1:2的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40min;
S5:将步骤S4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6:再在步骤S5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7%,比例为2:3:7的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2h,然后迅速煮沸;
S7:将步骤S6的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S8:将S7冻干得到的蛋白肽再次溶解再加入环糊精包埋,然后喷雾干燥。
对比例1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所述牡丹肽包括6~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
一种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步骤S1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3:取步骤S2的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2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9℃,调节溶液的pH为10;
S4:在步骤S3的溶液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5%,比例为1:2的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60min;
S5:将步骤S4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6:再在步骤S5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7%,比例为2:3:7的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2h,然后迅速煮沸;
S7:将步骤S6的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S8:将S7冻干得到的蛋白肽再次溶解再加入环糊精包埋,然后喷雾干燥。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步骤S4中酶解时间更长。
对比例2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所述牡丹肽包括6~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
一种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步骤S1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3:取步骤S2的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2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9℃,调节溶液的pH为10;
S4:在步骤S3的溶液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5%,比例为1:2的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20min;
S5:将步骤S4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6:再在步骤S5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7%,比例为2:3:7的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2h,然后迅速煮沸;
S7:将步骤S6的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S8:将S7冻干得到的蛋白肽再次溶解再加入环糊精包埋,然后喷雾干燥。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步骤S4中酶解时间较短。
对比例3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所述牡丹肽包括6~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
一种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步骤S1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3:取步骤S2的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2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9℃,调节溶液的pH为10;
S4:在步骤S3的溶液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5%,比例为1:2的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40min;
S5:将步骤S4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6:再在步骤S5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7%,比例为2:3:7的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0.5h,然后迅速煮沸;
S7:将步骤S6的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S8:将S7冻干得到的蛋白肽再次溶解再加入环糊精包埋,然后喷雾干燥。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步骤S6中的酶解时间较短。
对比例4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所述牡丹肽包括6~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
一种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步骤S1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3:取步骤S2的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2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9℃,调节溶液的pH为10;
S4:在步骤S3的溶液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5%,比例为1:2的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40min;
S5:将步骤S4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6:再在步骤S5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7%,比例为2:3:7的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8h,然后迅速煮沸;
S7:将步骤S6的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S8:将S7冻干得到的蛋白肽再次溶解再加入环糊精包埋,然后喷雾干燥。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步骤S6中酶解时间较长。
对比例5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所述牡丹肽包括6~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
一种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步骤S1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3:取步骤S2的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2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9℃,调节溶液的pH为10;
S4:在步骤S3的溶液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5%,比例为1:3的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40min;
S5:将步骤S4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6:再在步骤S5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7%,比例为2:3:7的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2h,然后迅速煮沸;
S7:将步骤S6的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S8:将S7冻干得到的蛋白肽再次溶解再加入环糊精包埋,然后喷雾干燥。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步骤S4中加入的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比例较高。
对比例6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所述牡丹肽包括6~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
一种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步骤S1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3:取步骤S2的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2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9℃,调节溶液的pH为10;
S4:在步骤S3的溶液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5%,比例为1:2的无花果蛋白酶和链霉蛋白酶,酶解时间40min;
S5:将步骤S4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6:再在步骤S5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7%,比例为2:3:7的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2h,然后迅速煮沸;
S7:将步骤S6的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S8:将S7冻干得到的蛋白肽再次溶解再加入环糊精包埋,然后喷雾干燥。
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步骤S4中加入的酶不同。
对比例7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所述牡丹肽包括6~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
一种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步骤S1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3:取步骤S2的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2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9℃,调节溶液的pH为10;
S4:在步骤S3的溶液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5%,比例为1:2的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40min;
S5:将步骤S4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6:再在步骤S5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7%,比例为2:7:3的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2h,然后迅速煮沸;
S7:将步骤S6的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S8:将S7冻干得到的蛋白肽再次溶解再加入环糊精包埋,然后喷雾干燥。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步骤S6中加入酶的比例不同。
对比例8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所述牡丹肽包括6~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
一种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步骤S1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3:取步骤S2的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2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9℃,调节溶液的pH为10;
S4:在步骤S3的溶液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5%,比例为1:2的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40min;
S5:将步骤S4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min,然后再恢复到50℃;
S6:再在步骤S5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7%,比例为2:3:7的胶原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2h,然后迅速煮沸;
S7:将步骤S6的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
S8:将S7冻干得到的蛋白肽再次溶解再加入环糊精包埋,然后喷雾干燥。
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步骤S6采用的蛋白酶不同。
实验例
按照以下方法测定实施例1至3,对比例1至8各组得到的牡丹肽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取各组牡丹肽配置为133.3mg/L的溶液,取2mL牡丹肽溶液加入2mL 0.1mmol/L DPPH溶液,混匀,室温下避光反应30min,于517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1;取同组牡丹肽溶液2mL加入2mL去离子水,测定吸光度至A2;另外测定2mLDPPH和2mL去离子水,用无水乙醇调零,测定吸光度为A0。按照计算公式计算DPPH的清除率α。
α=(1-(A1-A2)/A0)×100%
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牡丹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从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利用两步分解法,选用特异性不高的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复合先把牡丹籽粕蛋白中主要的谷氨酸处的肽键断裂,形成蛋白肽片段。然后利用少量无特异性的菠萝蛋白酶和有特异性的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尽量保留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在肽链分子中,增加蛋白肽的抗氧化能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另外,如在此使用的,在以“至少一个”开始的项的列举中使用的“或”指示分离的列举,例如“A、B或C的至少一个”的列举意味着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此外,措辞“示例的”不意味着描述的例子是优选的或者比其他例子更好。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公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示例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8)

1.一种抗氧化牡丹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牡丹肽包括6~9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酪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牡丹籽粕提取牡丹蛋白;
S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步骤S1得到的牡丹蛋白进行萃取;
S3:取步骤S2的牡丹蛋白,按照质量比为1:20~25加入蒸馏水溶解牡丹蛋白,调节温度在37~40℃,调节溶液的pH为8~10;
S4:在步骤S3的溶液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2%~3%,比例为1:2~2.5的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时间30~50min;
S5:将步骤S4酶解后的溶液升温到100℃,保持10~15min,然后再恢复到50~55℃;
S6:在步骤S5中加入牡丹蛋白质量的6%~8%,比例为1~3:2~3:3~7的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酶解时间1~1.5h,并煮沸;
S7:将步骤S6的溶液离心分离,将上清液冻干;S8将S7冻干得到的蛋白肽再次溶解再加入环糊精包埋,然后喷雾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调节溶液的pH为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加入蛋白酶的量为牡丹蛋白质量的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无花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比例为1:2,酶解时间为40min。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内肽酶Glu-C的比例为2:3: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加入蛋白酶的量为牡丹蛋白质量的7%。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氧化牡丹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酶解时间为1h。
CN201910295624.3A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1054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5624.3A CN110105427A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5624.3A CN110105427A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5427A true CN110105427A (zh) 2019-08-09

Family

ID=67485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5624.3A Pending CN110105427A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0542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1788A (zh) * 2019-11-13 2020-04-17 中山维朗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苹果果酱的制备方法
CN111187343A (zh) * 2020-03-16 2020-05-22 西北大学 一种牡丹类2s白蛋白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12438395A (zh) * 2019-09-05 2021-03-05 汪建民 一种杜仲肽泡腾含化片
CN116869893A (zh) * 2023-08-21 2023-10-13 甄萃(广东)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牡丹籽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8395A (zh) * 2019-09-05 2021-03-05 汪建民 一种杜仲肽泡腾含化片
CN111011788A (zh) * 2019-11-13 2020-04-17 中山维朗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苹果果酱的制备方法
CN111187343A (zh) * 2020-03-16 2020-05-22 西北大学 一种牡丹类2s白蛋白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11187343B (zh) * 2020-03-16 2022-02-25 西北大学 一种牡丹类2s白蛋白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16869893A (zh) * 2023-08-21 2023-10-13 甄萃(广东)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牡丹籽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869893B (zh) * 2023-08-21 2024-03-05 甄萃(广东)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牡丹籽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5427A (zh) 一种抗氧化牡丹肽及其制备方法
Su et al. Comparison of hydrolysis characteristics on defatted peanut meal proteins between a protease extract from Aspergillus oryzae and commercial proteases
Kong et al.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molecular binding mechanism of dipeptidyl peptidase IV inhibitory peptides derived from walnut (Juglans regia L.) protein
Cumby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canola protein hydrolysates
CN102048022B (zh) 一种无水解味、无苦味的大豆多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arbonaro et al. Solubility− digestibility relationship of legume proteins
CN103146791A (zh) 多种蛋白酶水解蛋清蛋白的方法
CN101773194A (zh) 一种从大豆粕提取大豆多肽的方法
Li et al.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acid protease from a fusant by Aspergillus oryzae and Aspergillus niger
Huang et al. Enzymes-depend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weet apricot kernel protein hydrolysates
Liao et al. A trypsin inhibitor from Cassia obtusifolia seeds: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ctivity against Pieris rapae
CN108893515B (zh) 高f值寡肽及其制备方法
ES2378377T3 (es) Método para la producción de un hidrolizado de caseína
CN109730291A (zh) 一种热反应牛肉风味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Fan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zyme, peptides, amino acids, ion composition, and bitterness of the hydrolysates of Alaska pollock frame
CN103589705B (zh) 一种角蛋白酶及其编码基因
CN110129394A (zh) 一种抗疲劳牡丹肽及其制备方法
Guo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 intracellular aspartic protease (PsAPA) from Penicillium sp. XT7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llagen extraction
CN103114119A (zh) 利用蛋白酶水解鸡蛋清蛋白的方法
Zhang et al. Debittering effect of partially purified proteases from soybean seedlings on soybean protein isolate hydrolysate produced by alcalase
CN105385732B (zh) 一种双酶复合酶解制备谷朊粉短肽的方法
Ruan et al. Coix lacryma-jobi chymotrypsin inhibitor displays antifungal activity
Aoki et al. Aspartic protease from Aspergillus (Eurotium) repens strain MK82 is involved in the hydrolysis and decolourisation of dried bonito (Katsuobushi)
CN101487002A (zh) 碱性蛋白酶
Gao et al. 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derived from cottonseed protein hydrolys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