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4947A - 具有可分隔框架的导缆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分隔框架的导缆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14947A CN110114947A CN201780072985.0A CN201780072985A CN110114947A CN 110114947 A CN110114947 A CN 110114947A CN 201780072985 A CN201780072985 A CN 201780072985A CN 110114947 A CN110114947 A CN 1101149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parating element
- chock
- lath
- longitudinal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2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through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e.g. into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缆器,包括:可分隔框架,所述可分隔框架具有至少两个纵向板条和至少两个腰侧板条,它们共同位于垂直于引导电缆的走向的平面内;立于纵向板条之间的分隔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分隔元件与相邻的分隔元件或其中一个腰侧板条之间形成中间空间,所述中间空间构造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索环,所述索环又具有用于导引电缆穿过的至少一个通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中每个纵向板条至少在其面向相应另一个纵向板条的一侧具有多个通孔或凹槽;每个分隔元件至少在其至少一个端面末端的区域内对应于纵向板条中的通孔或凹槽,使得分隔元件能横向于引导电缆的走向插入通孔或凹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详尽定义类型的具有可分隔框架的导缆器。
背景技术
这类导缆器或电缆夹紧器用于收纳并保持插入索环中的数根电缆或其他绞索。框架就此可分隔并设计为例如U形。这样,所述框架就具有两个腰侧板条以及使这两个腰侧板条相互连接的纵向板条。第二纵向板条或第二U形框架作为顶盖封闭这一结构。框架内部设置有分隔壁,在分隔壁之间容纳索环。能容纳在框架内的索环具有至少一个使电缆穿过的通孔。索环由弹性材料制成。各个索环通常具有狭缝,使得索环能够展开或张开以简单地插入电缆。这样就能插入已经设有插头的电缆。之后,将装配有电缆的索环插入框架的内部并将内部填满。然后,用顶盖封闭框架。这会对索环施加压力,使得整个装配有电缆的索环在框架内承压,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
WO 01/42046 A2示出具有两分式或多分式框架的这种结构能够通过螺接来封闭。EP 2 746 634 A1示出能够通过夹紧封闭的框架。WO 2014/180993 A1中也描述了类似的结构。DE 10 2011 001 868 A1中描述了所述结构的另一种变型方案。
US 2 417 260描述了一种类似的实施方式,人们从中可以认识到,顶盖搁置在U形框架的腰侧上并且通过螺丝与腰侧固定连接。在组装状态下,随着将电缆插入索环再度将索环夹紧。
另外,WO 2016/0177364 A1示出一种引导多缆穿壁的布置。这种布置具有在横向于电缆走向的平面内不可分的框架,其中索环从各个分隔壁插入现有的十字形或双十字形元件中。然后,将插入的电缆连同索环和双十字形元件一起插入不可分的框架,即沿电缆的走向。然后,依次再用分开的端盖沿插入电缆的走向封闭框架。这在组装中相当繁复。
DE 10 2007 060 100 A1中也已揭示一种基本上相似的技术。这里,各个元件沿电缆走向插入未分隔的框架并夹紧在框架上。这样就能省除上述国际公布文件中必需的沿电缆走向封闭框架的顶盖。
大多数现有技术文件的缺陷在于,须根据所使用的索环制造沿电缆走向插入的各个框架或者十字或双十字。如果在组装期间采用不同的索环,例如当组装到现场搭建的配电柜时,则装配工须携带大量不同的框架或者十字或双十字才能满足组装导缆器的相应需求。随之而来的是装配工需在物流方面付出相当大的工作量。通常,通过注塑成型工艺生产零件,因此必然需要成本不菲的刀具来制造注塑零件,导致这种生产需要相当大的工作量并耗费高昂的成本。如果制造若干单个注塑零件,则刀具成本极高并且所生产的框架相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导缆器,使得所述导缆器更简便且更高效地组装。
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缆器。有利的实施方案和改进方案参阅从属权利要求。
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比较,根据本发明的导缆器提供由至少两个纵向板条和至少两个腰侧板条形成的可分隔框架。纵向板条和腰侧板条共同跨越垂直于引导电缆的走向的平面。分隔元件立于纵向板条之间,其中至少一个分隔元件在其与相邻的分隔元件或其中一个腰侧板条之间形成中间空间。所述中间空间构造成容纳至少一个索环,现有技术中已揭示这一点。所述索环通常由弹性材料构成并且具有用于引导电缆的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索环还可以在通孔与周边之间设置有狭槽,以便能够使其展开而简便又高效地插入电缆,特别是也能容纳预装插头的电缆。
实践中,这些索环作为其格距拟标准化的元件。这样就能在框架内使用不同的索环。原先,这需要具有不同布置的分隔元件的框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本发明提出,此时其中每个纵向板条至少在其面向相应另一个纵向板条的一侧具有多个通孔或凹槽。在此情形下,每个分隔元件至少在其至少一个端面末端的区域内对应于纵向板条中的通孔或凹槽,使得分隔元件能横向于引导电缆的走向插入通孔或凹槽。
在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导缆器中,其中一个或多个分隔元件就能插入框架中,所述框架不必预先具有任何分隔元件。然后,在通孔或凹槽中,分隔元件能够沿着倾斜于或优选平行于腰侧板条的方向插入纵向板条中。由于可能有多数个通孔或凹槽,分隔元件可以相对于框架的宽度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即,彼此相距不同的距离或者距分隔的框架的腰侧板条不同的距离。这样就能在组装期间现场调整分隔元件之间和/或分隔元件与腰侧板条之间的中间空间,从而能够可靠地容纳相应的索环。工人为此仅需携带框架和一定数目的分隔元件,而分隔元件原则上全部相同或者根据本构思的有利改进方案构造成不同的长度。实践中仅需几个单独的零件就能现场完成任何组装任务,并且能够非常简便又高效地将各种不同类型的索环容纳在导缆器中。
在此情形下,一种导缆器的十分有利的实施方案提出,每个分隔元件在其面向纵向板条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插销或插条,这些插销或插条分别对应于纵向板条中的通孔或凹槽。因此,作为将整个分隔元件插入相应的凹槽或通孔的替代方案,分隔元件也可以具有插销或插条,使得分隔元件能够以这些插销或插条插入通孔或凹槽中。这样通常就能使承载插销或插条的实际端面贴靠到纵向板条上,从而无论通孔或凹槽的深度如何,都能确保可靠地在高度上定位分隔元件。
根据本构思的有利改进方案提出,纵向板条中的通孔或凹槽设计成使得通孔或凹槽与纵向板条的两个外缘之间沿引导电缆的走向留有纵向板条的材料。通孔就置于纵向板条的材料内,或者凹槽例如设计成非开边槽的形式。这就确保分隔元件仅能沿横向于电缆走向的插入方向插入。一方面,非开边的通孔和凹槽允许非常良好地密封这种结构,从而通过所述框架,将索环插入其中并在框架内承压,可靠地密封设置用于导缆器的开口,例如,配电柜壁部中的开口。另一方面,在两个方向上非开边的通孔或凹槽也允许良好的应变消除,特别是当如公知的常用索环通过形状配合方式抵接腰侧板条和分隔元件时,同时经由索环实现应变消除。有别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本发明中未开边的凹槽和通孔可靠地确保分隔元件不会在电缆的走向上移动,即不会在其轴向方向上移动。
另一种导缆器的十分有利的实施方案还提出,通孔构造为盲孔,或者凹槽构造为未贯通纵向板条材料的凹槽。这样就能保证所述结构横向于电缆的走向保持密封,并且未贯通的槽、孔等就其密封而言至关重要。
另一种导缆器的十分有利的实施方案提出,相对应的各端面、插销和通孔或者插条和凹槽的几何尺寸或形状构造成使得插入的分隔元件在其中一个纵向板条中具有紧配合。这种实施方案例如通过将尺寸选为存在过盈配合意义上的紧配合,既允许良好的密封,又允许将分隔元件插入其中一个纵向板条并稍后将索环和电缆引入所述结构中,而不存在分隔元件在组装期间又从其插入位置松脱的风险,否则会显著增加组装的工作量。分隔元件在另一个纵向板条中具有间隙配合意义上的松配合。这样,当释放其中一个纵向板条以便例如再将已组装电缆的一部分拆开时,能够确保分隔元件在另一个纵向板条中通过紧配合保持就位,从而可以相应简便地拆卸并重新组装所述结构,例如,而不会在组装期间从框架的“内在结构”掉落出来。
根据进一步十分有利的实施方案,作为补充或替代方案提出,通过密封元件实现紧配合,除机械固定之外,所述密封元件还在组装期间确保相应的密封,这在整体结构的紧密性方面存在更多优点。
所述构思的特殊有利的改进方案还提出,腰侧板条之间、两个分隔元件之间或其中一个腰侧板条与其中一个分隔元件之间设置有中间基板。这样的中间基板可以松动地插入,例如,当为框架装配索环时,在宽度上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并且当框架闭合时,使施加于索环的压力均匀地分布到全部索环上,从而实现极好的密封。
根据所述构思的十分有利的改进方案特别是提出,中间基板如此构造在两个分隔元件之间或者其中一个腰侧板条与其中一个分隔元件之间,使得这些中间基板至少沿插入电缆的走向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与分隔元件或者与分隔元件和腰侧板条相互作用。这样就不会使它们在电缆的走向上从已组装的框架中拉出,因此理想地满足框架在对插入的电缆消除应变方面的要求。
另一种实施方案也可以提出,中间基板设置在腰侧板条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基板理想地与腰侧板条固定连接或特别是与腰侧板条一体制成。于是,这些中间基板就形成例如可以相应插入U形框架底部和U形框架顶盖之间的中间框架,并且其原理可参阅前述文件WO 01/42046 A2,例如参见图9/图10。在根据本发明的变型方案中,中间基板此时构成一种另外的纵向板条,然后所述中间基板中至少在面向相应其他纵向板条的相反两侧上设置有凹槽或通孔,以便能够插入分隔元件并且完成本发明意义上的框架结构。
另外,根据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分隔元件可以在其设置有插销或插条的端面上具有密封件。这样,不仅确保插销与通孔之间或者插条与凹槽之间的密封性,而且确保分隔元件与纵向板条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能够在结构密封方面具有更多优点,即实现相应的高度密封性,例如防护等级IP65以上。
导缆器原则上可以设计成具有可分隔的框架,使得其例如设计有两个或三个纵向板条,这些纵向板条经由四个或六个腰侧板条相互连接。纵向板条和腰侧板条就能作为单独的构件,使得框架实际上仅在组装期间现场搭建。但根据一种十分有利的实施方案,索环设计成其中每个纵向板条上设置有一个腰侧板条,使得纵向板条与腰侧板条形成L形,或者替代地,相应至少一个纵向板条的两端各自设置有其中一个腰侧板条,使得纵向板条与腰侧板条形成U形。第一种结构是腰侧板条与纵向板条形成L形的变型方案。在此情形下,两个相似的构件可以相互连接,例如通过螺接或夹紧方式。这种替代方案提出,例如,两个U形部分相互连接,这同样允许使用通用件。另外,还能提供一种U形框架,然后借用其中一个纵向板条作为顶盖封闭所述U形框架。在各种不同的变型方案中,例如在U形框架顶部和U形框架底部或者U形框架顶部与直线形顶盖的变型方案中,能够插入具有纵向板条和侧腰的另外中间元件,然后这些中间元件可能相应地呈H形、呈U形或者在框架的各个部分设计为L形的情况下呈水平Z形,其中腰侧板条与纵向板条之间成直角过渡。
所述构思的另一种十分有利的实施方案还提出,分隔元件的高度不等。分隔元件就能使用并保持在不同的高度。这样就能例如并排使用两个格距为1:1的较小索环及其上方一个例如格距为2:2或2:1的较大索环。此外,这个区域能够通过相应较高的分隔元件来封闭,所述分隔元件在高度的格距为2或3,然后还能在其旁边定位另外的索环。在上述具有松动地插入中间基板的有利实施方案中,这个区域能够通过高度较短的分隔元件向上封闭,或者当反向安装时也能优选借助这样一个中间基板向下封闭。为了能够在中间基板上又使用其中一个高度较短的分隔元件,可以提出,根据所述构思的有利改进方案,中间基板在至少一侧具有多个类似于纵向板条中的那些的凹槽或通孔。
不同高度的分隔元件就能提高灵活性。由于各个索环在其中一个纵向板条中的紧配合,即使缩短分隔元件的上端面仅抵靠在另一个索环或平坦的中间基板的区域内而不引入上方纵向板条的凹槽或通孔中,通常也足以确保索环和纵向板条的端面分别在插入电缆的走向上的相应深度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这里,设置有凹槽或通孔的中间基板当然还能带来更多优点。
在此情形下,根据一种十分有利的改进方案提出,高度对应于框架内部高度的分隔元件在两个端面上具有插销或插条,并且高度较短的分隔元件仅在其中一个端面上具有插销或插条。由此,较短的分隔元件在其未经插入连接到纵向板条的一侧平坦,因此能够在与其中一个索环的底侧或顶侧或者平坦的中间基板接触时确保充分的密封。
根据所述构思的十分有利的改进方案进一步提出,分隔元件沿插入电缆的走向收腰形成至少一个凹陷。它们相应形成收腰结构的具体方式例如是,设置分隔元件的双T形轮廓。也可以设想其他变型方案,例如双十字形轮廓等。由此,除了将弹性索环的材料压配到分隔元件上,通常还配置相当轮廓的索环来获得形状配合连接,从而确保对索环的可靠应变消除,同时确保结构的高度密封性。
根据所述构思的有利改进方案可以提出,分隔元件在其收腰的至少一个凹陷中设置有弹性密封材料。这样,分隔元件本身也能具有密封材料。这一点可能有利的是,例如,索环并非由弹性材料制成,而是由相应更坚硬的材料制成。还特别有利的是,根据格距将一定数目的索环插入框架中。如果提供例如宽度上格距为5的框架,并且在正常情况下引入4个分隔元件,使得每格占有一个格距为1:1的索环,则在实践中,当使用例如两个格距为2:2的索环以及一个格距为1:1的索环时,框架宽度上仍留有安装空间,因为安装空间在总体宽度上能使用四个单独的分隔元件,而此时仅使用了两个分隔元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2×2紧邻并置的分隔元件,能够非常简便且高效地又完全填充总体宽度,而不必设置特殊的索环或特殊的分隔元件。对于这种情况特别有利的是,分隔元件在其收腰的凹陷中设置有弹性密封材料。这种弹性密封材料可以直接设置在分隔元件上,例如在制造过程中注塑成型。但也可以由装配工在组装期间非常简便且高效地现场施加粘贴到收腰凹陷中的密封带。并置的分隔元件则能在它们直接接触的区域内确保充分的密封,这种密封同分隔元件与弹性索环接触的区域相当。这会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灵活性并确保整体结构在每种组装情况下的高度密封。
根据替代的有利实施方案,分隔元件也可以构造为侧凸。这些侧凸同样提供与各个索环建立形状配合的接触的可能性。侧凸的分隔元件沿插入电缆的走向居中定位在相应纵向板条上还允许索环的材料在最大限度上包围分隔元件并且具有最小的间隙或相互抵接,这样确保结构极其高度的密封,因为这样就能主要通过索环的弹性材料来完成密封。
在分隔元件的另一种十分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还可以提出,其中每个分隔元件沿插入电缆的走向由至少两个单独元件构成。代替上述双T形轮廓,能够仅用两个单独元件作为分隔元件,例如矩形杆或圆棒。相对于例如根据最近所述变型方案可能构造为圆棒的单个分隔元件的优点在于,将为应变消除施力与密封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这样就能将力更均匀地引入纵向板条并因此引入导缆器本身。
原则上可以设想,分隔元件倾斜地插入,以便例如容纳针对特殊应用倾斜成形的索环。但在实践中,这将发挥次要作用。确切而言,至关有利的是,分隔元件平行于腰侧板条,而腰侧板条又垂直于纵向板条。总而言之,实现一种组装状态下构件相互垂直的结构,这会相应简化组装以及使用预制的分隔元件和索环。
如前述现有技术中已知,侧腰可以相互螺接或夹紧或者与纵向板条中作为顶盖的那个螺接或夹紧。
另外还可以设想,例如在框架极宽的情况下,除了能插入的分隔元件,还设置至少一个例如中间分隔壁形式的固定分隔元件。于是,这个固定分隔元件可以承担例如螺接,从而能够通过强力而非常均匀地压缩索环来实现高度稳定性和高度密封性。
根据本发明的导缆器的其他有利实施方案和改进方案参阅其余从属权利要求并根据实施例阐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所述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各图中: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导缆器的三维视图。
图2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导缆器处于接合状态的替代实施方式。
图3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导缆器的另一替代实施方式。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缆支架的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5示出图2的物体的侧视图。
图6示出图2的物体的俯视图。
图7示出沿图5中剖面线VII-VII的剖视图。
图8示出一种替代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9示出类似图7的剖视图结合图8的替代实施方式的结构。
图10示出替代变型方案的其中一个纵向板条插有两分式分隔元件的局部细节图。
图11示出沿图10中的线XI-XI的原理剖视图。
图12示出沿图15中的线XII-XII的原理剖视图,其中具有分隔元件的另一替代实施方式。
图13示出沿图15中的线XII-XII的原理剖视图,其中具有分隔元件的又一替代实施方式。
图14示出导缆器的第一组装方案的透视图。
图15示出类似图14中实施方式的替代变型方式的正视图。
图16示出类似图15中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型方式,其中具有不同的框架结构。
图17示出类似图15中实施方式的又一替代变型方式。
图18示出类似图15和图17中实施方式的还一替换变型方式。
图19示出沿图17和图18中线XIX-XIX的原理剖视图,其中不具有索环。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的图示中可以看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导缆器100的三维视图。在本图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缆器具有带框架底部1和顶盖2的分离框架。框架底部1包括一个纵向板条1.3以及两个腰侧板条1.1和1.2。框架的顶盖2实际上构成第二纵向板条2.3。在腰侧板条1.1与1.2之间,在U形框架底部1中可以看出分隔壁30,在本现有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壁与框架底部1一体成型并就此固定连接到纵向板条1.3。分隔壁30与相应的腰侧板条1.1和1.2之间是中间空间,在本图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空间相应设置有索环4,即总共十个单个的索环4。在相应叠置的索环对4之间还布置有平行于分隔壁30延伸的尺寸较小的分隔壁30。但在图1的图示中难以看出这些分隔壁。
每个索环4具有贯通孔4.2,其中相应地容纳穿过导缆器100的电缆5。在此情形下,只有少数几个索环4和电缆5标有附图标记。
在图2的图示中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已揭示的另一种结构。有别于图1中的结构,在图2的图示中仅示例性绘出两个索环4。因此,本图中可以看出每一个分隔壁30。另外可以看出,索环4均具有用于容纳电缆的贯通孔4.2。此外可以看出,贯通孔4与相应索环4的外周之间用4.1标记的狭缝。这样可以使索环4展开,从而即使带插头的电缆5也能很容易且高效地插入索环4的贯通孔4.2中。在图2的变型方案中,作为框架的其中一个纵向板条2.3的顶盖2并未如图1所示那样螺接,而是采用夹紧方式。这种结构也可参阅现有技术。穿过导缆器100的电缆的走向L垂直于如图2所示的页面。
在图3的图示中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变型方案,其基本上类似于如图1所述的方案。区别之处在于,本图中未示出电缆5和索环4。而仅示出框架底部1,其中在不考虑分隔壁30的情况下,腰侧板条1.1和1.2与纵向板条1.3基本上形成U形。顶盖2在此采用类似设计并且与其腰侧板条2.1和2.2基本上同样形成倒U形。此外,所述结构中与图1所示结构的区别在于,可以看出框架中间部分20,在不考虑分隔壁30的情况下,所述框架中间部分作为基本上H形的构件又由两个腰侧板条20.1、20.2和一个纵向板条20.3组成,所述纵向板条又称中间基板11。这种结构也可参阅前述现有技术。
在图4的图示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导缆器200的框架底部1。框架底部1在此设计成U形并且在下方又具有优选采用单件式设计的纵向板条1.3以及在两侧垂直于竖立于其上的腰侧板条1.1和1.2。顶盖2(图中未示出)作为第二纵向板条2.3例如与纵向板条1.3相比可能只是缺少腰侧板条1.1和1.2。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与框架底部1螺接。
在框架底部1中,可以看出两个分隔元件3、3’。一个分隔元件3的高度大于另一个分隔元件3’的高度。
高度较高的分隔元件3在两个端面具有插条3.2,所述插条的横截面呈双T形并且在其背向端面3.3的一侧形成倒棱。对应于这些插条3.2,框架底部1的纵向板条1.3以及作为顶盖2的纵向板条2.3(在此未示出)具有凹槽6。如图4所示,多个这样的凹槽6并置,这样通过将分隔元件3插入不同的凹槽6,可以相应地改变例如那个较高分隔元件3与腰侧板条1.2之间的中间空间Z的宽度。
在图4左侧示出尚未插入凹槽6的那个较短分隔元件3’在其朝向下方的端面3.3同样具有插条3.2。所述分隔元件在其另一端面3.3(在图4的图示中朝向上方)设计为平坦。如后文将详细说明,相对于框架的内部空间的整体高度缩短分隔元件3’存在优势。
在图5的图示中再次示出类似于图4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其中较短的分隔元件3’尚未完全插入。在图6的图示中可以再次看出自上而下观察同一结构的俯视图。本图中还可以看出纵向板条1.3以及腰侧板条1.1和1.2区域内的各个凹槽6。分隔元件3、3’在此相应插入并且沿后续引导电缆5的走向L具有与两个腰侧板条1.1和1.2相同的深度。图7示出沿图5中的线VII-VII截取的纵向板条1.3已插有分隔元件3的原理剖视图。图中可以看出,最终构成凹槽6的槽设计成使得后续引导电缆5的走向L上和如图6所示的高度上均围绕凹槽6留有纵向板条1.3的材料。这样很容易就能实现密封,并且用于沿电缆走向L消除电缆5应变的索环4理想地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与分隔元件3、3’的收腰轮廓连接时,所述索环将消除应变的作用力经由分隔元件3、3’传递到纵向板条1.3的材料,从而确保可靠的应变消除。在开边凹槽6的情况下,例如通槽,这一点就无法实现。
如前所述,插条3.2配备有基本上双T形的轮廓。这些分隔元件设计成使得它们以插条3.2紧配合在纵向板条1.3的凹槽6中,从而在组装期间,当向索环4插入电缆5时,分隔元件3、3’不会脱落。通过在插条3.2背离端面3.3的一侧形成倒棱,能够轻松又可靠地进行插入。可以对表面进行相应的加工,例如,粗糙化或设置横向槽和/或密封元件,以便支持这种紧配合。就此而言,紧配合尤指一种过盈配合形式的配合,而所述配合设计成能够实现徒手插接。而在另一个纵向板条2.3上(在此即为未示出的顶盖2)则优选松配合,例如以间隙配合形式,使得插条3.2能够可靠地容纳在凹槽6中,但在重新拆卸的情况下在另一个插条1.3中保持紧配合,并且可以移除顶盖2而不会使分隔元件3、3’仍插在其上。这一点实现特别简单的拆卸,以例如更换单个索环4和/或电缆5。然后还能简便且高效地进行随后的重新组装。
在图8的图示中示出一种替代实施方式,但基本上类似于如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再度可以看出导缆器200的三维视图,其中还结合用作第二纵向板条2.3的顶盖2。第一点区别在于,本图中设置通孔7代替凹槽6,所述通孔相应地与分隔元件3、3’上的对应插销3.1相互作用。
另外,在图8的图示中可以看出,用11标示的中间基板沿电缆5的走向L以形状配合方式与侧腰1.2和其中一个分隔元件3、3’的收腰结构相互作用。稍后将在图14中的组装细节中更详细地解释说明这一点。如图所示,中间基板11可以设计为具有光滑表面,使得其与如前所述构造为高度较短的分隔元件3’及其光滑端面3.1相互作用。同样可以设想,将中间基板11设置成类似于具有凹槽6或通孔7的纵向板条1.3、2.3,使得分隔元件3、3’也可以插入中间基板11中。
图9再度示出基本上类似于图7但针对参照图8的导缆器200的变型方案的原理剖视图。在此情形下,通孔7优选构造为盲孔,使得整个通孔7围绕纵向板条1.3的材料,从而形成一种密封并且特别是在沿插入线缆5的走向L消除应变方面能承受高负荷的结构。为了确保纵向板条1.3与(例如较短的)分隔元件3’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可以任选地在某个端面3.3的区域内设置密封件,或者在较长的分隔元件3中,在两个端面3.3的区域内都设置密封件。这种密封件原则上如图9所示并且标有附图标记8。
在图10的图示中可以看出类似于如图6所示的另一变型方案的局部细节。本图中设置两个例如圆角矩形形状的凹槽来代替例如图6所示的双T形槽形式的连续凹槽6以及如图8和图9所示的通孔7。在这些凹槽6中插入两个相互分隔的杆条形式的单个元件3.4,它们共同形成分隔元件3、3’。分隔元件3、3’就可以沿插入电缆5的走向L由两个或更多个零件组成。在图11中沿图10的线XI-XI截取的剖视图中可以再次看出,分隔元件3的单个元件3.4既不具有插条3.2也不具有插销3.1。确切而言,棒杆3.4构造成使得它们直接配合到凹槽6中并因此以它们的端面末端直接插入到凹槽6中,所述凹槽至少在单个元件的端面末端区域内对应于单个元件的形状。这一点也能相应地转移到如前图所示的单件式分隔元件3和3’。这样尤其是大幅简化分隔元件3、3’的结构,因为它们不再必须具有插销3.1或插条3.2。例如,在图10和图11的实施方案中,使用基本上矩形的简单杆条作为单个元件3.4。由于端面3.3未设置插条3.2或插销3.1,可能导致缺乏止挡,因此凹槽6必须全部制成相同的深度,以便在分隔元件3、3’的单个元件3.4的端面抵达时形成止动。
图12和图13示出分隔元件3、3’的其他替代方案,它们分别位于其中两个索环4之间并且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并因索环4的弹性材料以摩擦配合的方式与索环相互租用。索环4最大限度地包围分隔元件3、3’的整个轮廓,使得它们仿佛消失在相应的索环4内。这在将框架装配不同尺寸的索环4时对各个索环4的不同格距而言具有决定性优势,因为在这种结构中,框架的宽度仅取决于索环4的格距,而不取决于分隔元件3、3’的宽度和数目。在图12的图示中,分隔元件3、3’的结构设计为基本上球根形,即采用与收腰设计相同的原理,但索环4与分隔元件3、3’之间的形状颠倒。这同样适用于图13中设计非常简单的分隔元件3、3’,所述分隔元件仅构造为圆棒并且特别是可以位于纵向板条1.3中沿引导电缆的走向L居中的通孔7内。
在图14的图示中示出具有多个不同索环4的导缆器200的示例性装柜的第一应用例。在如图所示的组装的变型方案中,为清楚起见并未示出电缆5,本图再度示出U形框架底部1,其中纵向板条2.3作为顶盖。导缆器200作为整体经由两侧的安装孔10和布置于其中的螺丝与所示配电柜的壁部12螺接并且密封配电柜的壁部12中的开口(图中不可见),应当引导电缆5(图中未示出)穿过所述开口再插入索环4。如图14所示的组装结构在此显示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索环,包括不具有贯通孔的所谓盲环4’。框架底部1与顶盖2之间插入两个具有导缆器200的框架内部高度的分隔构件3以及两个高度明显不同的缩短分隔元件3’。在缩短分隔元件3’上方均有一个中间基板11位于下一个索环4之前,以便尽量均匀地分布压缩力并且对所有索环4尽量均匀地施力。这样就能实现非常紧密地密封导缆器200的结构。
在图15的图示中再度示出相当结构的纯粹俯视图,图中未示出配电柜的壁部12。所述结构应基本上使用如图12和13所示的分隔元件3、3’。在此情形下,各个索环4相互紧密靠近,几乎无法看出其间的分隔元件3、3’,如图15所示的各个索环4之间的间隙甚至比实际情况更大,为清楚显示才绘出所述间隙。这些容纳在索环4宽度内的分隔元件3、3’使得导缆器200内能够使用不同数目的分隔元件3、3’,而不必调整各个索环4的外测格距。在此情形下,顶盖2与框架底部1可以采用例如螺接或夹紧方式。
图16示出一种框架底部1与其两个侧腰1.1和1.2以及纵向板条1.3形成U形的结构。这同样适用于顶盖2与其腰侧板条2.1和2.2以及其纵向板条2.3。类似于如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这两者之间存在中间部分20与其侧腰20.1和20.2以及另外的纵向板条20.3,所述另外的纵向板条与侧腰20.1和20.2一体制成并在其上下或者在此可能以凹槽6或通孔7的形式相应地插入分隔元件3、3’。
在下图16的组装变型方案中,示出两个在框架的整个高度上均具有一定高度的分隔元件3以及一个较短的分隔元件3’,图16中为布置在最左侧的分隔元件3’。从右到左进行组装,首先使用一个格距为2:2的索环4,然后使用一个分隔元件3,然后使用两个上下叠置的格距为1:1的索环4,然后再使用一个分隔元件3。在下方区域内,再跟着一个格距为1:1的索环4、一个缩短分隔元件3’和另外一个格距为1:1的索环4。在上方与两个索环4和缩短分隔元件3’的端面3.3接触的是另外一个索环4”,其例如构想用于容纳扁平电缆并且在此例外地偏离栅维,因为所述索环在其宽度上额外还包含其中一个分隔元件3的宽度。导缆器200连同任选的附加密封条可以再通过侧向安装孔10螺接到例如配电柜中围绕引导电缆5穿过的开口的壁部12(图中未示出)。在图16中的导缆器200的上半部分中,以镜像对称的方式再次实施相同的结构。与图14中的图示相比,在此未设置中间基板11或者中间部分20的另外一个纵向板条20.3构成这样的中间基板11。在上方和下方的缩短分隔元件3、3’处不存在中间基板11,这在原理上也可设想。
作为替代方案,如图17所示,可以看出一种图16中用4”标示的索环4也保持在格距内并且格距为2:1的结构。剩余空间由另外一个缩短分隔元件3’来补偿,所述分隔元件3’插入作为顶盖2的纵向板条2.3并且紧接中间的分隔元件3之后。这样额外使用紧邻较高分隔元件3’的缩短分隔元件3的优势在于,类似于图15中的替代方案,但不再需要偏离格距的索环4。
在图17的图示中还使用框架底部1和顶盖2都具有U形设计的框架。特别是,顶盖2和框架底部1可以实施为相同的构件,例如,它们在一侧自上而下地并在另一侧自下而上地相互螺接或夹紧。这样就能进一步节省生产和加工例如注塑成型的框架底部1和顶盖2的成本。
在图18的图示中可以看出另一种变型方案。这种方案在框架底部1和顶盖2方面也与前述变型方案有所不同,因为框架底部1和顶盖2在此都基本上呈L形,这样框架底部就承载纵向板条1.3和侧腰板条1.1,同样地,框架顶部(即顶盖2)承载纵向板条2.3和侧腰板条2.1。
所述结构从右到左在开始时如图17中的结构那样装配。然后跟随两个上下叠置的格距为1:1的索环4,两个较高的分隔元件3和另外一个格距为2:2的较大索环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较大索环具有四个贯通孔4.2。同样,为了补偿调整总体宽度,合理地并置两个分隔元件3,这样就无需再提供专用的索环4。
在例如图17和图18所述结构中的相邻分隔元件3、3’中,为了保证对导缆器200的充分密封,可以在两个相邻的分隔元件3、3’之间嵌入密封材料9,从而当这两个比索环4更硬的塑料制成的分隔元件相互贴靠时,能够可靠地密封分隔元件3、3’。这一点可以参见图2。当分隔元件3、3’的塑料表面单纯相贴时,就无法或仅能部分实现这样的密封。分隔元件3之间的弹性密封材料9(例如在组装期间可以作为密封条粘合)具有极佳的密封,因此尽管分隔元件具有高度的柔韧性,也能实现导缆器200在整体上非常紧密的结构,这是至关重要的优势。
当然,框架、索环4和分隔元件3、3’的不同变型方案也能视需要彼此组合,尤其是彼此混合使用。
Claims (22)
1.一种导缆器(200),包括:
1.1可分隔框架,所述可分隔框架具有至少两个纵向板条(1.3、2.3、20.3)和至少两个腰侧板条(1.1、1.2、2.1、2.2、20.1、20.2),它们共同位于垂直于引导电缆(5)的走向(L)的平面内,
1.2立于所述纵向板条(1.3、2.3、20.3)之间的分隔元件(3、3’),其中至少一个分隔元件与相邻的分隔元件(3、3’)或其中一个腰侧板条(1.1、1.2、2.1、2.2、20.1、20.2)之间形成中间空间(Z),所述中间空间构造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索环(4),所述索环又具有用于导引所述电缆(5)穿过的至少一个通孔(4.2);
其特征在于,
1.3其中每一个纵向板条(1.3、2.3、20.3)至少在其面向相应另一个纵向板条(1.3、2.3、20.3)的一侧具有多个通孔(7)或凹槽(6);
1.4每个分隔元件(3、3’)至少在其至少一个端面末端的区域内对应于所述纵向板条(1.3、2.3、20.3)中的通孔(7)或凹槽(6),使得所述分隔元件(3、3’)能横向于引导电缆(5)的走向(L)插入所述通孔(7)或凹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每个分隔元件(3、3’)在其至少一个面向所述纵向板条(1.3、2.3、20.3)的端面设置有插销(3.1)或插条(3.2),所述插销或插条分别对应于所述纵向板条(1.3、2.3、20.3)中的通孔(7)或凹槽(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板条(1.3、2.3、20.3)中的通孔(7)或凹槽(6)设计成使得所述通孔(7)或凹槽(6)与所述纵向板条(1.3、2.3、20.3)的两个外缘之间沿引导电缆(5)的走向(L)留有所述纵向板条(1.3、2.3、20.3)的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构造为盲孔,或者所述凹槽(6)构造为未贯穿所述纵向板条(1.3、2.3、20.3)材料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3、3’)的相对应端面末端、插销(3.1)和通孔(7)或者插条(3.2)和凹槽(6)的几何尺寸或形状构造成使得插入的分隔元件(3、3’)在一个纵向板条(1.3、2.3、20.3)中具有紧配合而在另一个纵向板条(1.3、2.3、20.3)中具有松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应的插销(3.1)和通孔(7)或者插条(3.2)和凹槽(6)具有至少一个密封元件,使得插入的分隔元件(3、3’)在其中一个纵向板条(1.3、2.3、20.3)中具有紧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腰侧板条(1.1、1.2、2.1、2.2、20.1、20.2)之间或者其中两个所述分隔元件(3、3’)之间或者其中一个所述腰侧板条(1.1、1.2、2.1、2.2、20.1、20.2)与其中一个所述分隔元件(3、3’)之间设置有中间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基板(11)类似于所述纵向板条(1.3、2.3、20.3)具有凹槽(6)或通孔(7)。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基板(11)在所述腰侧板条(20.1、20.2)之间与其固定连接并形成另外的纵向板条(20.3),所述另外的纵向板条至少在面向相应其他纵向板条(1.3、2.3)的相反两侧上具有凹槽(6)或通孔(7)。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基板(11)如此形成在所述两个分隔元件(3、3’)之间或者其中一个腰侧板条(1.1、1.2、2.1、2.2、20.1、20.2)与其中一个分隔元件(3、3’)之间,使得所述中间基板沿所述电缆(5)的走向(L)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与所述分隔元件(3、3’)或者与所述分隔元件(3、3’)和所述腰侧板条(1.1、1.2、2.1、2.2、20.1、20.2)相互作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纵向板条(1.3、2.3)的一端设置有腰侧板条(1.1、2.1),使得所述纵向板条(1.3、2.3)与所述腰侧板条(1.1、2.1)形成L形,或者相应至少一个纵向板条(1.3、2.3)的两端各自设置有腰侧板条(1.1、1.2、2.1、2.2),使得所述纵向板条(1.3、2.3)与所述腰侧板条(1.1、1.2、2.1、2.2)形成U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3、3’)的高度不等。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9或12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高度对应于框架内部高度的分隔元件(3)在两个端面(3.3)上具有插销(3.1)或插条(3.2),并且高度较短的分隔元件(3’)在其中一个端面(3.3)上具有插销(3.1)或插条(3.2)。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3、3’)沿插入电缆(5)的走向(L)收腰形成至少一个凹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3、3’)在其收腰的至少一个凹陷中设置有弹性密封材料(9)。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3、3’)沿插入电缆(5)的走向(L)侧凸。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分隔元件(3、3’)沿插入电缆(5)的走向(L)由至少两个单独元件(3.4)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随着插入电缆(5)的走向(L)延伸的尺寸大于垂直和平行于所述纵向板条(1.3、2.3、20.3)的尺寸。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构造为双T形。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3、3’)、所述插销(3.1)和所述插条(3.2)在其面向所述通孔(7)或所述凹槽(6)的一侧形成倒棱。
21.根据权利要求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3、3’)在其设置有插销(3.1)或插条(3.2)的端面上具有密封件(8)。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缆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腰侧板条(1.1、1.2、2.1、2.2、20.1、20.2)垂直竖立在所述纵向板条(1.3、2.3、20.3)上,并且所述分隔元件(3、3’)平行于所述腰侧板条(1.1、1.2、2.1、2.2、20.1、20.2)。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6223425.0A DE102016223425A1 (de) | 2016-11-25 | 2016-11-25 | Kabelhalter mit Trennwänden und einer Anzahl von Tüllen zum Hindurchführen von Kabeln |
DE102016223425.0 | 2016-11-25 | ||
PCT/EP2017/080484 WO2018096136A1 (de) | 2016-11-25 | 2017-11-27 | Kabeldurchführung mit einem teilbaren rahme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14947A true CN110114947A (zh) | 2019-08-09 |
CN110114947B CN110114947B (zh) | 2022-08-05 |
Family
ID=60480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72985.0A Active CN110114947B (zh) | 2016-11-25 | 2017-11-27 | 具有可分隔框架的导缆器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71382B2 (zh) |
EP (2) | EP3545595B1 (zh) |
JP (1) | JP7080244B2 (zh) |
KR (1) | KR102513684B1 (zh) |
CN (1) | CN110114947B (zh) |
DE (1) | DE102016223425A1 (zh) |
DK (1) | DK3545595T3 (zh) |
ES (1) | ES2984668T3 (zh) |
PL (1) | PL3545595T3 (zh) |
WO (1) | WO201809613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19100887U1 (de) | 2019-02-18 | 2020-05-19 | Wiska Hoppmann Gmbh | Kabeldurchführungsvorrichtung zur Konfiguration einer Kabeldurchführungsanordnung |
US20220395692A1 (en) * | 2019-11-19 | 2022-12-15 | Biotronik Se & Co. Kg | In Situ Welding for Feedthrough Pad Attachment |
DE102020110826B4 (de) * | 2020-04-21 | 2024-06-20 | Schott Ag | Durchführung für Anwendungen bei hohem Druck |
DE102020208235A1 (de) | 2020-07-01 | 2022-01-05 | Icotek Project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von Strängen |
DE102020126444B4 (de) | 2020-10-08 | 2023-07-27 | Pflitsch Gmbh & Co. Kg | Leitungsdurchführung mit einem Grundrahmen und mit einer Mehrzahl an Leitungsdurchführungsmodulen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Montage |
US20220224097A1 (en) * | 2021-01-14 | 2022-07-14 | Quanta Computer Inc. | Cable-entry device for an electronic chassis |
DE102021201300B3 (de) * | 2021-02-11 | 2022-03-24 | Icotek Project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von Strängen |
IT202100006518A1 (it) * | 2021-03-18 | 2022-09-18 | Detas S P A | Assieme di passacavo per il passaggio e la guida di un cavo |
CN113438853B (zh) * | 2021-07-01 | 2022-10-25 | 太原科思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压智能型电动机保护器 |
DE102021121353B3 (de) | 2021-08-17 | 2023-02-16 | Conta-Clip Verbindungstechnik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Anordnung mit einer Kabelwanddurchführung für mehrere Kabel und Steckverbinder |
DE102021126007A1 (de) | 2021-10-07 | 2023-04-13 | Icotek Project Gmbh & Co. Kg | Kabeldurchführung |
DE102023101036B3 (de) | 2023-01-17 | 2024-03-21 | Pflitsch Gmbh & Co. Kg | Leitungsdurchführung, Verwendung einer Leitungsdurchführung und Verfahren zur Bestückung einer Leitungsdurchführung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33976A (en) * | 1913-11-12 | 1915-03-30 | James Kraus | Cable-rack. |
JPS52126910A (en) * | 1976-04-16 | 1977-10-25 | Kawai Setsukai Kougiyou Kk | Improvement material for poor subsoil |
JPS60167655U (ja) * | 1984-04-13 | 1985-11-07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金型磨き装置 |
DE3610353A1 (de) * | 1985-04-26 | 1986-11-06 | Rudolf Döpfl GmbH, Wien | Einrichtung zur brandgedaemmten durchfuehrung von kabeln durch durchbruechen hindurch |
WO2001042046A2 (de) * | 1999-12-08 | 2001-06-14 | Bruno Ehmann | Kabeldurchführung |
JP2004096983A (ja) * | 2002-07-08 | 2004-03-25 | Yazaki Corp | 配線ユニットケーブル用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 |
TWM253134U (en) * | 2004-03-12 | 2004-12-11 | Gwo-Yuh Shyr | Wall mounting case |
DE102005002597B3 (de) * | 2005-01-20 | 2006-08-03 | Bimed Teknik A.S., Büyükcekmece | Leitungsdurchführung |
CN101416363A (zh) * | 2006-03-30 | 2009-04-22 | 西门子公司 | 开关柜分隔壁板 |
CA2715515A1 (en) * | 2009-09-30 | 2011-03-30 |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 Cable tray support assembly |
DE102011011868A1 (de) * | 2011-02-21 | 2012-08-23 | Icotek Project Gmbh & Co. Kg | Halterung zur Verwendung bei einer Energieführungskette |
JP2016177364A (ja) * | 2015-03-18 | 2016-10-0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紙媒体への撮像で得られるデータのデータ構造 |
WO2016177364A1 (de) * | 2015-05-05 | 2016-11-10 | Conta-Clip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 Anordnung mit einer wanddurchführung für mehrere kabel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und bausatz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32226A (en) * | 1956-01-24 | Brattberg | ||
US2417260A (en) | 1942-08-18 | 1947-03-11 | Adel Prec Products Corp | Sectional support for conduits |
DE2850586C2 (de) | 1978-11-22 | 1982-05-27 | Battelle-Institut E.V., 6000 Frankfurt | Einlage zur Endoprothesenverankerung |
SE415619B (sv) * | 1979-01-18 | 1980-10-13 | Lyckeaborgs Bruk Ab | Genomforing for brandseker forleggning av elektriska kablar genom en oppning i en vegg eller liknande |
US4249353A (en) * | 1979-02-27 | 1981-02-10 | Crouse-Hinds Company | Fire barrier assembly for electrical cable |
US4419535A (en) * | 1981-07-31 | 1983-12-06 | Hara Robert J O | Multi-cable conduit for floors and walls |
JPS6278028U (zh) * | 1985-10-31 | 1987-05-19 | ||
JP2514093Y2 (ja) * | 1990-06-22 | 1996-10-16 | 株式会社北澤電機製作所 | 電磁障害対策用電線貫通金物 |
US5416271A (en) * | 1991-10-29 | 1995-05-16 | General Signal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able penetration seal with compliant module |
JP3525333B2 (ja) * | 1998-09-11 | 2004-05-10 |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 杆体取付型配線案内装置 |
DK1782514T3 (da) | 2004-08-24 | 2009-08-17 | Mct Brattberg Ab | Brandværnsindretning til en installation i en skillevæg |
DE102005056215B4 (de) * | 2005-11-25 | 2013-05-23 | Rittal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zum Führen von Kabeln oder Leitungen |
DE102007012189B3 (de) * | 2007-03-14 | 2008-09-25 | Pflitsch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von Kabeln |
SE532027C2 (sv) * | 2008-02-15 | 2009-10-06 | Roxtec Ab | Genomföringsram med integrerad kompressionsenhet |
JP5409501B2 (ja) | 2010-04-27 | 2014-02-05 |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 シールチェーン |
DE102010037463A1 (de) * | 2010-09-10 | 2012-03-15 |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 Rahmen eines Kabeleinführungssystems und Kabeltülle hierfür |
ES2871406T3 (es) * | 2012-12-21 | 2021-10-28 | Icotek Project Gmbh & Co Kg | Portacables con un bastidor en forma de U y varios pasamuros para el paso de cables |
US9594227B2 (en) * | 2013-05-09 | 2017-03-14 | CommScope Connectivity Belgium BVBA | Sealing block with stackable sealing elements |
DE202016103494U1 (de) * | 2016-06-30 | 2017-07-06 | Conta-Clip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 Kabelwanddurchführung und Bausatz |
-
2016
- 2016-11-25 DE DE102016223425.0A patent/DE102016223425A1/de active Pending
-
2017
- 2017-11-27 WO PCT/EP2017/080484 patent/WO2018096136A1/de unknown
- 2017-11-27 KR KR1020197018243A patent/KR10251368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11-27 EP EP17804892.2A patent/EP3545595B1/de active Active
- 2017-11-27 PL PL17804892.2T patent/PL3545595T3/pl unknown
- 2017-11-27 JP JP2019548764A patent/JP7080244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1-27 ES ES17804892T patent/ES2984668T3/es active Active
- 2017-11-27 US US16/464,140 patent/US11271382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1-27 CN CN201780072985.0A patent/CN110114947B/zh active Active
- 2017-11-27 DK DK17804892.2T patent/DK3545595T3/da active
- 2017-11-27 EP EP24179819.8A patent/EP4404404A3/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33976A (en) * | 1913-11-12 | 1915-03-30 | James Kraus | Cable-rack. |
JPS52126910A (en) * | 1976-04-16 | 1977-10-25 | Kawai Setsukai Kougiyou Kk | Improvement material for poor subsoil |
JPS60167655U (ja) * | 1984-04-13 | 1985-11-07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金型磨き装置 |
DE3610353A1 (de) * | 1985-04-26 | 1986-11-06 | Rudolf Döpfl GmbH, Wien | Einrichtung zur brandgedaemmten durchfuehrung von kabeln durch durchbruechen hindurch |
WO2001042046A2 (de) * | 1999-12-08 | 2001-06-14 | Bruno Ehmann | Kabeldurchführung |
JP2004096983A (ja) * | 2002-07-08 | 2004-03-25 | Yazaki Corp | 配線ユニットケーブル用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 |
TWM253134U (en) * | 2004-03-12 | 2004-12-11 | Gwo-Yuh Shyr | Wall mounting case |
DE102005002597B3 (de) * | 2005-01-20 | 2006-08-03 | Bimed Teknik A.S., Büyükcekmece | Leitungsdurchführung |
CN101416363A (zh) * | 2006-03-30 | 2009-04-22 | 西门子公司 | 开关柜分隔壁板 |
CA2715515A1 (en) * | 2009-09-30 | 2011-03-30 |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 Cable tray support assembly |
DE102011011868A1 (de) * | 2011-02-21 | 2012-08-23 | Icotek Project Gmbh & Co. Kg | Halterung zur Verwendung bei einer Energieführungskette |
JP2016177364A (ja) * | 2015-03-18 | 2016-10-0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紙媒体への撮像で得られるデータのデータ構造 |
WO2016177364A1 (de) * | 2015-05-05 | 2016-11-10 | Conta-Clip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 Anordnung mit einer wanddurchführung für mehrere kabel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und bausatz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K3545595T3 (da) | 2024-07-22 |
KR102513684B1 (ko) | 2023-03-27 |
ES2984668T3 (es) | 2024-10-30 |
WO2018096136A1 (de) | 2018-05-31 |
US11271382B2 (en) | 2022-03-08 |
US20200295554A1 (en) | 2020-09-17 |
KR20190084321A (ko) | 2019-07-16 |
PL3545595T3 (pl) | 2024-10-14 |
JP7080244B2 (ja) | 2022-06-03 |
EP4404404A3 (de) | 2024-10-09 |
EP3545595A1 (de) | 2019-10-02 |
EP3545595B1 (de) | 2024-07-03 |
EP4404404A2 (de) | 2024-07-24 |
DE102016223425A1 (de) | 2018-05-30 |
CN110114947B (zh) | 2022-08-05 |
JP2020513727A (ja) | 2020-05-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14947A (zh) | 具有可分隔框架的导缆器 | |
US8783629B2 (en) | Attachment system for lines, in particular for cables for wind turbines | |
JP6228506B2 (ja) | スクリーン装置 | |
US20020017839A1 (en) | Frame structure of playing machine | |
CA2895965C (en) | Movable contact of electric switch | |
DE102009058118A1 (de) | Anschlussdose für Solarmodule | |
ES2818150T3 (es) | Borna de resorte | |
JP5671160B2 (ja) | 太陽電池ウェーハカセット | |
CA2537848A1 (en) | Modular storage shed system | |
DE202013007655U1 (de) | Kühlbox mit Akkumulator | |
JP2014509788A5 (zh) | ||
CN104641519B (zh) | 用于将例如电气设备尤其是布置在开关柜中的装配系统 | |
WO2018024605A1 (de) | Ro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sowie elektrische maschine | |
DE19945817C2 (de) | Sammelanschlußleiste | |
DE3925010C2 (de) | Kabelkanal | |
CN1674811A (zh) | 存物装置 | |
EP0139220A2 (en) | Structure incorporating stabilising means | |
EP2188885B1 (de) | Stator für einen linearmotor | |
EP2994966A1 (en) | Sealing block with stackable sealing element | |
FI114256B (fi) | Modulijärjestelmä peitekehyksiä varten | |
US20220006421A1 (en) | System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photovoltaic panels | |
CN107431292A (zh) | 蜂房式组合件 | |
EP3139714B1 (de) | Gehäuse für eine elektronische baugruppe | |
EP2572414B1 (de) | Blendrahmen | |
DE102016105899A1 (de) | Elektrischer Stromverteiler und damit ausgestattetes Fahrzeug-Bordnetz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