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8118A - 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8118A
CN110078118A CN201910257525.6A CN201910257525A CN110078118A CN 110078118 A CN110078118 A CN 110078118A CN 201910257525 A CN201910257525 A CN 201910257525A CN 110078118 A CN110078118 A CN 110078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o
cladding
preparation
dispersion liquid
nan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75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德善
西田充志
竹子川
朴贤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dustri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dustri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dustri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dustri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25752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81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8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81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61K8/25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61K8/29Titanium;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7/00Barrier preparations; Preparations brought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kin for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external influences, e.g. sunlight, X-rays or other harmful rays, corrosive materials, bacteria or insect stings
    • A61Q17/04Topical preparations for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sunlight or other radiation; Topical sun tanning prepa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3/00Compounds of titanium
    • C01G23/04Oxides; Hydroxides
    • C01G23/047Titanium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8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 C01P2002/84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by UV- or VIS- dat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4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TEM, STEM, STM or AF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80Particles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inorganic phases
    • C01P2004/82Particles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inorganic phases two phases having the same anion, e.g. both oxidic phases
    • C01P2004/84Particles consisting of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inorganic phases two phases having the same anion, e.g. both oxidic phases one phase coated with the oth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rd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分散液,所述分散液包括TiO2颗粒、分散剂和溶剂;在分散液中加入硅源,将TiO2颗粒进行SiO2包覆处理;在产物中加入硅烷,进行硅烷包覆处理。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包覆二氧化钛材料具有优良的光屏蔽效率和紫外光吸收效果,在不降低(有提高)TiO2本分身防紫外效果的前提下,明显降低了其光学活性,在包覆厚度约为8nm的情况下,屏蔽光催化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在表面包覆层厚度占30%以上的情况下,对于紫外光吸收效果有非常显著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化妆品中,作为防紫外材料可以分为有机物体系和无机体系。其中有机体系,主要以分子单元吸收紫外线,产生化学结构的变化而实现防紫外效果。但因有机物本身对皮肤的负担较大会产生其他副作用。
相反,无机体系主要通过无机物的紫外线吸收实现防紫外效果。因无机物体系不发生化学变化,只是通过吸收散射紫外线,光能转化为热能所以紫外线本身对肌肤几乎不产生副作用。但是,无机体系也有(1)无机物(TiO2等)本身的表面活性具有催化氧化作用,而对皮肤有负担,引起对皮肤的刺激;(2)因为无机物有亲水作用而不容易在化妆品种的有机物质体系中很好分散,防紫外效应减弱或者化妆品容易脱落;(3)无机物本身的平滑性差等引起的化妆品涂覆性差等问题导致使用相应无机物体系时限制了添加量和配方组合等。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
A)提供分散液,所述分散液包括TiO2颗粒、分散剂和溶剂;
B)在步骤A)所提供的分散液中加入硅源,将TiO2颗粒进行SiO2包覆处理;
C)在步骤B)所提供的产物中加入硅烷,进行硅烷包覆处理。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中,分散液中TiO2颗粒的含量为1~60wt%。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TiO2颗粒的一次粒径为10~400nm,优选为10~100nm。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中,分散剂的质量为TiO2颗粒的5~80wt%,优选为30~50wt%。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中,分散剂选自阳离子体系分散剂、阴离子体系分散剂、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选自N-十二烷基-N,N-二甲基-苯甲基氯化铵、N-十二烷基-N,N-二甲基-苯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硫酸钠,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Na6P6O18、Na5P3O10、Na4P2O7、K3PO4、Na2HPO4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中,溶剂选自水和/或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优选醇类溶剂、醚类溶剂、卤代烷基类溶剂、芳香族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氯仿、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等卤化碳氢、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二氧芑、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中,分散液中还包括添加剂。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中,添加剂选自胺类添加剂,优选选自三乙胺、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中,相对于分散液的总重量计,添加剂的用量范围为≤5wt%。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B)中,硅源选自无机硅源,优选选自硅酸钠、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B)中,按质量计,硅源的用量为TiO2用量的10~300%。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B)中,SiO2包覆处理的反应温度为30~95℃。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C)中,所述硅烷选自(R-SiO1.5)n,优选选自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C)中,按质量计,硅烷的用量为TiO2用量的5~100%。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C)中,硅烷包覆处理的反应温度为30~95℃。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将步骤C)所得产物固液分离、干燥。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将固相物粒径调整。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材料,由所述的纳米包覆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纳米包覆二氧化钛材料在制备功能性纳米材料领域的用途。
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性纳米材料选自紫外防护功能性纳米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示意图纳米TiO2的电镜照片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紫外光吸收效果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制备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发明人经过大量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纳米包覆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通过所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纳米包覆二氧化钛具有更加优良的光屏蔽效率和紫外光吸收效果,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
A)提供分散液,所述分散液包括溶剂,所述溶剂中分散有TiO2颗粒和分散剂;
B)在步骤A)所提供的分散液中加入硅源,将TiO2颗粒进行SiO2包覆处理;
C)在步骤B)所提供的产物中加入硅烷,进行硅烷包覆处理。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提供分散液,所述分散液包括TiO2颗粒、分散剂和溶剂。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散液中,溶剂通常均匀地分散有TiO2颗粒和分散剂。所述分散液中,TiO2颗粒的一次粒径可以为10~400nm、10~400nm、10~50nm、50~100nm、100~200nm、200~300nm、300~400nm,优选可以为10~100nm,TiO2颗粒的含量可以为1~60wt%、1~5wt%、5~10wt%、10~20wt%、20~30wt%、30~40wt%、40~50wt%、50~60wt%,优选可以为30~50wt%。所述分散液中,所述分散剂可以是树脂型分散剂,具体的,所述分散剂可以选自阳离子体系分散剂、阴离子体系分散剂、各种磷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更具体的,所述阳离子体系分散剂可以选自N-十二烷基-N,N-二甲基-苯甲基氯化铵、N-十二烷基-N,N-二甲基-苯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阴离子体系分散剂可以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硫酸钠,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磷酸盐可以选自Na6P6O18、Na5P3O10、Na4P2O7、K3PO4、Na2HPO4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分散剂的质量可以为TiO2颗粒的5~80wt%、5~10wt%、10~20wt%、20~30wt%、30~40wt%、40~50wt%、50~60wt%、或60~80wt%,优选可以为10~50%nm,所述分散剂主要用于帮助溶剂中的组分(例如,TiO2颗粒等)充分分散或溶解于溶剂中,分散剂的量过少将不利于TiO2在溶剂中的分散,过多将不利于后续的包覆处理。所述分散液中,溶剂主要用于充分分散TiO2颗粒等组分,所述溶剂可以是水和/或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可以醇类溶剂(例如,多元醇类溶剂)、醚类溶剂(例如,多元醚类溶剂)、卤代烷基类溶剂、芳香族溶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更具体可以是甲醇、乙醇、异丙醇、氯仿、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等卤化碳氢、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二氧芑、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分散液中还可以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主要用于增加TiO2的润湿性,从而可以提高TiO2的分散效应。所述分散液中,添加剂可以胺类添加剂,具体可以是三乙胺、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酰胺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相对于分散液的总重量计,添加剂的用量范围可以为不大于5wt%、不大于4wt%、不大于3wt%、不大于2wt%、或不大于1wt%,优选为不大于1wt%。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将分散液中各组分充分混合,以提供均匀分散的分散液的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该是已知的,例如,可以使用砂磨机等器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提升分散液的稳定效果,例如,还可以使用搅拌机、辊磨机等器械进行预混合和/或预分散处理,再例如,可以在砂磨分散后,在加热状态下保存一段时间以进行后处理,加热温度可以为30~80℃,保存时间可以为数小时~1周,再例如,还可以对分散液使用超声波和/或冲撞型分散机进行后处理。通常来说,分散液的粘度在100cp以下,无沉降等现象。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步骤A)所提供的分散液中加入硅源,将TiO2颗粒进行SiO2包覆处理。所述SiO2包覆处理通常指选用合适的硅源对颗粒进行包覆,从而获得表面包覆有SiO2层的颗粒的处理方法。所述硅源可以是本领域各种适用于SiO2包覆处理的硅源,所述硅源通常可以选用无机硅源,优选的,所述硅源可以选自硅酸钠、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选择的材料,适当调整SiO2包覆处理的条件,例如,按质量计,硅源的用量可以是TiO2使用量的10%~300%、10%~30%、30%~50%、50%~100%、100%~150%、150%~200%、200%~250%、或250%~300%,再例如,SiO2包覆处理的反应温度可以为30~95℃、30~40℃、40~50℃、50~65℃、65~80℃、或80~95℃。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步骤B)所提供的产物中加入硅烷,进行硅烷包覆处理。所述硅烷包覆处理通常指选用合适的有机硅烷对颗粒进行包覆,从而获得表面包覆有硅烷的颗粒的处理方法。所述硅烷可以是本领域各种适用于硅烷包覆处理的硅烷,优选的,所述硅烷可以是(R-SiO1.5)n,优选选自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选择的材料,适当调整硅烷包覆处理的条件,例如,按质量计,硅烷的用量可以是TiO2使用量的5%~100%、5%~10%、10%~20%、20%~40%、40%~60%、60%~80%、或80%~100%,再例如,硅烷包覆处理的反应温度可以为30~95℃。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步骤C)所得产物固液分离、干燥,从而可以获得纳米包覆二氧化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步骤C)所得产物进行后处理,例如,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固液分离,再例如,可以对产物进行适当清洗,再例如,可以在80~300℃的条件下进行干燥。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固相物粒径调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需产物的粒径,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固相物进行粒径调整,例如,可以对固相物进行粉碎,再例如,可以按具体需求对粉体按粒径进行分级处理。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材料,由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纳米包覆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所述纳米包覆二氧化钛材料的粒径通常可以为10~100nm、10~20nm、20~40nm、40~60nm、60~80nm、或80~100nm,颗粒中,SiO2包覆层的厚度可以为5~100nm、5~10nm、10~20nm、20~40nm、40~60nm、60~80nm、或80~100nm,硅烷包覆层的厚度可以为1~500nm、1~10nm、10~20nm、20~30nm、30~50nm、50~100nm、100~300nm、或300~500nm。由于制备过程中在反应体系中存在分散剂,所以在制备获得的颗粒的包覆层中,通常含有分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含量通常为0.1~30wt%、0.1~1wt%、1~3wt%、3~5wt%、5~10wt%、10~20wt%、或20~30wt%。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提供的纳米包覆二氧化钛材料在制备功能性纳米材料领域的用途。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包覆二氧化钛材料具有优良的光屏蔽效率和紫外光吸收效果,在不降低(有提高)TiO2本分身防紫外效果的前提下,明显降低了其光学活性,在包覆厚度约为8nm的情况下,屏蔽光催化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在表面包覆层厚度占30%以上的情况下,对于紫外光吸收效果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从而可以被用作紫外防护功能性纳米材料,更具体可以被添加于化妆品等产品中。除此之外二氧化钛作为功能材料也常用于电子领域,如在墨粉中为了控制流动性和带电性,湿气等问题也需要添加一些经过二氧化钛,相应领域所用二氧化钛对平滑性耐湿性等也有很高的要求。而本发明所提供的纳米包覆二氧化钛材料在降低TiO2催化活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其润滑性、平滑性、和在溶剂中的分散性,从而可以被用于电子领域,例如被添加于墨粉中。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须知,下列实施例中未具体注明的工艺设备或装置均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设备或装置。
此外应理解,本发明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步骤前后还可以存在其他方法步骤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步骤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方法步骤,除非另有说明;还应理解,本发明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装置之间的组合连接关系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设备/装置前后还可以存在其他设备/装置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两个设备/装置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设备/装置,除非另有说明。而且,除非另有说明,各方法步骤的编号仅为鉴别各方法步骤的便利工具,而非为限制各方法步骤的排列次序或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的情况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实施例中使用的二氧化钛为市售产品(石原TTO-55),一次粒径为20-50nm,分散剂为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
分散液的制备:将二氧化钛(100g)、纯水(50g)、有机溶剂(异丙醇,50g)与分散剂混合(20g),用砂磨机进行分散,砂磨机进行分散之前可以用搅拌机、辊磨机等进行混合或预分散处理,在砂磨分散后,在30~80℃的加温状态下保存数小时~1周的后处理,或使用超声波或冲撞型分散机后处理。
表面SiO2包覆处理:在体系中加入50g异丙醇,50g纯水,以及200g上述分散液,进行搅拌并将温度提高的80℃保持,再加入20g二乙醇胺,7.5g醋酸,以及100g纯水,70g正硅酸乙酯后继续在80℃反应0.5小时,反应制备获得SiO2包覆的TiO2
疏水化处理:在上述过程制备获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以及异丙醇,在80℃下反应1小时,得到疏水化处理的纳米TiO2。最终获得的纳米TiO2表面包覆的SiO2厚度最终在8nm以上,纳米TiO2的电镜照片参见图1。
实施例2
这样既能保证让可见光透过,也能很好的防止TiO2与皮肤表层物质有光催化反应,屏蔽光催化效率达到90%以上,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准备两个在300ml反应器,分别加入200ml,浓度为10mg/L的甲基橙溶液,以及原材料TiO2和进行无机-有机包覆的TiO2(浓度都调整为500mg/L),在20W紫外光照射下搅拌进行反应5小时后取样,用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甲基橙的含量分析。相对于放入原材料TiO2的溶液中甲基橙100%分解,加入进行无机-有机包覆的TiO2的溶液中甲基橙浓度基本未变。
进一步的,对颗粒的紫外光吸收效果进行测试,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对于未处理的原材料TiO2、进行无机TiO2包覆、以及无机-有机包覆的TiO2分别进行紫外可见光吸收(UV-VIS分光光度计)分析,使用UV-VIS分析专用圆柱形放样槽,将粉体样品放入槽中覆盖满,压实后测试,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最终表面包覆层厚度占30%以上的情况下,对于紫外光吸收效果有显著提高,特别是表面在做有机处理以后。
实施例3
实施例中使用的二氧化钛为市售产品(石原TTO-55),一次粒径为20-50nm,添加剂为二甲基乙酰胺,分散剂为十六烷基硫酸钠。
分散液的制备:将二氧化钛(100g)、添加剂、纯水(50g)、有机溶剂(乙醇,40g)与分散剂混合(20g),用砂磨机进行分散,砂磨机进行分散之前可以用搅拌机、辊磨机等进行混合或预分散处理,在砂磨分散后,在30~80℃的加温状态下保存数小时~1周的后处理,或使用超声波或冲撞型分散机后处理。
表面SiO2包覆处理:在所得分散液中加入40g乙醇,50g纯水,以及200g上述分散液,进行搅拌并将温度提高的80度保持,再加入20g二乙醇胺,7.5g醋酸,以及100g纯水,65g硅酸钠后继续在80度反应0.5小时,反应制备获得SiO2包覆的TiO2。
疏水化处理:在上述过程制备获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甲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及乙醇,在80℃下反应1小时,得到疏水化处理的纳米TiO2。
实施例4
将实施例3获得的纳米TiO2材料进行性能检测,方法参照实施例2,结果如下:
相对于放入原材料TiO2的溶液中甲基橙100%分解,加入进行无机-有机包覆的TiO2的溶液中甲基橙浓度基本未变。
紫外光吸收效果测试结果与实施例1制备的材料相近。
实施例5
实施例中使用的二氧化钛为市售产品(界化学STR-100N),一次粒径为10-100nm,添加剂为二甲基乙酰胺,分散剂为十六烷基硫酸钠。
分散液的制备:将二氧化钛(100g)、纯水(50g)、有机溶剂(异丙醇,40g)与分散剂混合(20g),用砂磨机进行分散,砂磨机进行分散之前可以用搅拌机、辊磨机等进行混合或预分散处理,在砂磨分散后,在30~80℃的加温状态下保存数小时~1周的后处理,或使用超声波或冲撞型分散机后处理。
表面SiO2包覆处理:在所得分散液中加入40g异丙醇,50g纯水,以及200g上述分散液,进行搅拌并将温度提高的80度保持,再加入20g二乙醇胺,7.5g醋酸,以及100g纯水,80g正硅酸乙酯后继续在80度反应1小时,反应制备获得SiO2包覆的TiO2。
疏水化处理:在上述过程制备获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及异丙醇,在80℃下反应1小时,得到疏水化处理的纳米TiO2。
实施例6
将实施例3获得的纳米TiO2材料进行性能检测,方法参照实施例2,结果如下:
相对于放入原材料TiO2的溶液中甲基橙100%分解,加入进行无机-有机包覆的TiO2的溶液中甲基橙浓度基本未变。
紫外光吸收效果测试结果与实施例1制备的材料相近。
实施例7
实施例中使用的二氧化钛为市售产品(界化学STR-100N),一次粒径为10-100nm,添加剂为三乙胺,分散剂为N-十二烷基-N,N-二甲基-苯甲基氯化铵。
分散液的制备:将二氧化钛(150g)、添加剂、纯水(50g)、有机溶剂(异丙醇,40g)与分散剂混合(20g),用砂磨机进行分散,砂磨机进行分散之前可以用搅拌机、辊磨机等进行混合或预分散处理,在砂磨分散后,在30~80℃的加温状态下保存数小时~1周的后处理,或使用超声波或冲撞型分散机后处理。
表面SiO2包覆处理:在所得分散液中加入40g异丙醇,50g纯水,以及200g上述分散液,进行搅拌并将温度提高的75度保持,再加入20g二乙醇胺,7.5g醋酸,以及100g纯水,75g正硅酸乙酯后继续在75度反应1小时,反应制备获得SiO2包覆的TiO2。
疏水化处理:在上述过程制备获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及异丙醇,在75℃下反应1小时,得到疏水化处理的纳米TiO2。
实施例8
将实施例3获得的纳米TiO2材料进行性能检测,方法参照实施例2,结果如下:
相对于放入原材料TiO2的溶液中甲基橙100%分解,加入进行无机-有机包覆的TiO2的溶液中甲基橙浓度基本未变。
紫外光吸收效果测试结果与实施例1制备的材料相近。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
A)提供分散液,所述分散液包括TiO2颗粒、分散剂和溶剂;
B)在步骤A)所提供的分散液中加入硅源,将TiO2颗粒进行SiO2包覆处理;
C)在步骤B)所提供的产物中加入硅烷,进行硅烷包覆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分散液中TiO2颗粒的含量为1~60wt%;
和/或,所TiO2颗粒的一次粒径为10~400nm,优选为10~100nm;
和/或,所述步骤A)中,分散剂的质量为TiO2颗粒的5~80wt%,优选为30~50wt%;
和/或,所述步骤A)中,分散剂选自阳离子体系分散剂、阴离子体系分散剂、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选自N-十二烷基-N,N-二甲基-苯甲基氯化铵、N-十二烷基-N,N-二甲基-苯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硫酸钠,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Na6P6O18、Na5P3O10、Na4P2O7、K3PO4、Na2HPO4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步骤A)中,溶剂选自水和/或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优选醇类溶剂、醚类溶剂、卤代烷基类溶剂、芳香族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氯仿、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等卤化碳氢、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二氧芑、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步骤A)中,分散液中还包括添加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添加剂选自胺类添加剂,优选选自三乙胺、三乙醇胺、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步骤A)中,相对于分散液的总重量计,添加剂的用量范围为≤5w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硅源选自无机硅源,优选选自硅酸钠、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步骤B)中,按质量计,硅源的用量为TiO2用量的10~300%;
和/或,所述步骤B)中,SiO2包覆处理的反应温度为30~9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硅烷选自(R-SiO1.5)n,优选选自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步骤C)中,按质量计,硅烷的用量为TiO2用量的5~100%;
和/或,所述步骤C)中,硅烷包覆处理的反应温度为30~9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步骤C)所得产物固液分离、干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固相物粒径调整。
8.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材料,由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纳米包覆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包覆二氧化钛材料在制备功能性纳米材料领域的用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纳米材料选自紫外防护功能性纳米材料。
CN201910257525.6A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 Pending CN1100781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7525.6A CN110078118A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7525.6A CN110078118A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8118A true CN110078118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3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7525.6A Pending CN110078118A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811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6485A (zh) * 2019-10-09 2020-01-07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天然抗菌防皱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CN113234336A (zh) * 2021-05-18 2021-08-10 浙江天女集团制漆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复合紫外线吸收剂的制备方法
CN115557779A (zh) * 2022-10-21 2023-01-03 苏州璋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天候自清洁蓄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4263A (zh) * 2006-04-21 2006-10-11 江苏镇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易分散及高耐候性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CN102352135A (zh) * 2011-08-15 2012-02-15 无锡豪普钛业有限公司 包覆硅氧化物的二氧化钛颜料及包覆工艺
CN104801264A (zh) * 2015-03-30 2015-07-29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多孔SiO2包覆纳米TiO2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6311199A (zh) * 2016-08-24 2017-01-11 河南大学 一种稳定分散且光催化活性可控的SiO2@TiO2核壳结构、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084494A (zh) * 2017-12-08 2018-05-2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表面接枝抗氧剂分子的功能化纳米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7941A (zh) * 2015-07-27 2018-06-08 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多功能的经包覆的粉末和高固体物分散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4263A (zh) * 2006-04-21 2006-10-11 江苏镇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易分散及高耐候性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CN102352135A (zh) * 2011-08-15 2012-02-15 无锡豪普钛业有限公司 包覆硅氧化物的二氧化钛颜料及包覆工艺
CN104801264A (zh) * 2015-03-30 2015-07-29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多孔SiO2包覆纳米TiO2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8137941A (zh) * 2015-07-27 2018-06-08 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多功能的经包覆的粉末和高固体物分散体
CN106311199A (zh) * 2016-08-24 2017-01-11 河南大学 一种稳定分散且光催化活性可控的SiO2@TiO2核壳结构、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084494A (zh) * 2017-12-08 2018-05-2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表面接枝抗氧剂分子的功能化纳米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超等: "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的研究", 《无机材料学报》 *
邹建: "纳米TiO2的表面改性及机理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6485A (zh) * 2019-10-09 2020-01-07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天然抗菌防皱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CN113234336A (zh) * 2021-05-18 2021-08-10 浙江天女集团制漆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复合紫外线吸收剂的制备方法
CN115557779A (zh) * 2022-10-21 2023-01-03 苏州璋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天候自清洁蓄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57779B (zh) * 2022-10-21 2023-10-10 苏州璋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天候自清洁蓄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l-Naggar et al.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SiO2 coated ZnO nanoparticles for multifunctional cotton fabrics
CN110078118A (zh) 一种纳米包覆二氧化钛
Yang et al. Sol–gel synthesis of TiO2 nanoparticles an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in aqueous TiO2 suspensions
Zhai et al. Core/shell structured ZnO/SiO2 nanoparticle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y
Jiang et al. Synthesi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morphous silica particles via sol–gel process with tetraethylorthosilicate
CN101293669B (zh) 锐钛矿和金红石可控相比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5228954A (zh) 氧化硅包覆氧化锌和其制造方法及含有氧化硅包覆氧化锌的组合物以及化妆材料
CN102500287B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二氧化钛纳米溶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Guo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pherical silica nanoparticles by modified Stöber process assisted by slow-hydrolysis catalyst
KR102176830B1 (ko) 산화규소 피복 산화아연과 그 제조 방법 및 산화규소 피복 산화아연 함유 조성물 및 화장료
Wu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n–f codoped and molecularly imprinted tio2 for enhancing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target contaminants
CN107286705A (zh) 纳米无机复合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Rejania et al. Structur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polyindole-manganese oxide nanocomposite
Heidari Ag nanoparticle/nanofibrillated cellulose composite as an effective and green catalyst for reduction of 4-nitrophenol
CN103381486A (zh) 一种表面改性的核壳结构Cu@SiO2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JP2016000836A (ja) 二酸化チタン顔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印刷インキ組成物
Li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ly dispersed TiO 2 nanocrystal colloids by microwave-assisted hydrothermal method
Sun et al. Preparation of a microsphere SiO2/TiO2 composite pigment: The mechanism of improving pigment properties by SiO2
Perveen et al. Ti 0.85 Sn 0.15 O 2 nanocomposite: an efficient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 for degradation of pesticides under solar light
KR102613596B1 (ko) 이산화 티탄 수성 분산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heepborisutikul et al. Suppressing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tania by precisely controlled silica coating
CN101948127B (zh) 无氧化性氧化铈纳米粒子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Raileanu et al. Fe~ 2O~ 3-SiO~ 2 nanocomposites obtained by different sol-gel routes
CN103842065A (zh) 稳定的奈米粒子悬浮液及其制造方法
JP4256133B2 (ja) 針状二酸化チタン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