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2794A - 用于电梯系统的多楔形件式端部封端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梯系统的多楔形件式端部封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72794A CN110072794A CN201780076614.XA CN201780076614A CN110072794A CN 110072794 A CN110072794 A CN 110072794A CN 201780076614 A CN201780076614 A CN 201780076614A CN 110072794 A CN110072794 A CN 1100727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dge piece
- elevator
- belt
- opposite
- w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66B7/08—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for connection to the cars or cages, e.g. couplings
- B66B7/085—Belt termination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梯系统(2)的端部封端(4),端部封端包括:至少两个相对的外板(14a、14b),其相互连接;至少两个相对的引导元件(24a、24b),其保持在外板之间;和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件(32),其在引导元件之间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将电梯带夹(8)在其之间。当将带拉力施加到电梯带上时,楔形件朝向彼此变形以增加电梯带上的夹紧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与电梯系统一起使用的端部封端,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与电梯系统一起使用的多楔形件式端部封端。
背景技术
常规电梯系统包括轿厢、至少一个配重、将轿厢和配重相互连接的两个或多个绳索、用于移动轿厢和配重的马达装置、以及用于绳索的在与建筑物、轿厢、配重和/或马达装置的框架的连接点处的每个端部的端部封端。绳索传统上由铺设的或绞合的钢丝形成,钢丝容易且可靠地由压缩端部封端端接。然而,目前,该行业已经朝着使用具有小横截面的线绳和聚合物护套的扁平绳索或带的方向发展。因此,目前需要用于在与使用以下扁平绳索或带的电梯系统一起使用的端部封端,其中,该扁平绳索或带优化了行业中当前使用的柔性扁平绳索或带的封端和负载传递。
端部封端是电梯系统中的重要部件,这是因为端部封端在带端部和结构元件或移动部件(例如电梯轿厢和/或配重)之间传递负载。端部封端的故障可能对电梯造成严重损坏并对乘客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如果带在端部封端滑动或断裂,则连接到封端的带是松动的并且不能在轿厢和配重之间传递负载。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带端部封端之间的负载传递应该尽可能平滑。可以使用楔型端部封端,其中带围绕单个楔形件布置。楔形件和带一起保持在楔形壳体中。然而,通过使用这种楔型端部封端装置,难以在每种操作情况下实现平滑且限定的负载传递。由于利用单个楔型端部封端装置进行的负载传递通常是可变的且不可预测的,因此难以精确地实现期望的负载传递。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内容,需要一种端部封端,其在轿厢和配重之间提供平滑的负载传递。还需要一种端部封端,其易于调节并提供易于调节的负载传递曲线,该曲线适合于当前使用的用于电梯系统的带类型。还需要一种端部封端,其通过在夹紧的带长度上提供可调节的带夹紧力来提供限定的负载传递曲线。
根据一方面,用于电梯系统的端部封端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相对的外板、保持在外板之间的至少两个相对的引导元件、以及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件,楔形件在引导元件之间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将电梯带夹在其之间。当将带拉力施加到电梯带上时,楔形件朝向彼此变形,以增加电梯带上的夹紧力。
每个外板可以限定空腔并且包括两个相对的内侧边缘,内侧边缘相对于端部封端的纵向轴线倾斜。引导元件各自均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倾斜延伸构件,每个倾斜延伸构件与外板中的一个的倾斜的内侧边缘中的一个接触。当将带拉力施加到电梯带上时,引导元件可以在外板的空腔中轴向移动。引导元件的移动可以在楔形件的相对端部上施加力,以使楔形件朝向彼此变形,从而基于带拉力调节夹紧力在电梯带上的分布,以便于允许电梯带在端部封端内可逆地滑动。每个楔形件在其第一侧上的厚度可以大于在其第二侧上的厚度。楔形件可以定位在电梯带的相对侧上,使得第一楔形件的第一侧面与第二楔形件的第二侧面相对地定位。每个楔形件可以包括顶部构件和与顶部构件相对的底部构件,顶部构件和底部构件将气隙限定在其之间。还可以设置第一多个楔形件和第二多个楔形件。第一多个楔形件和第二多个楔形件可以位于电梯带的相对侧并且沿电梯带纵向地分布。每个引导元件可以限定槽以容纳每个楔形件的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电梯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梯轿厢和至少一个端部封端,该电梯轿厢由电梯带提升和降低,该端部封端可操作地连接到电梯带和电梯轿厢。端部封端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相对的外板,保持在外板之间的至少两个相对的引导元件,和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件,楔形件在引导元件之间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将电梯带夹在其之间。当将带拉力施加到电梯带上时,楔形件可以朝向彼此变形,以增加电梯带上的夹紧力。
每个外板可以限定空腔并且包括两个相对的内侧边缘,内侧边缘相对于端部封端的纵向轴线倾斜。引导元件每一者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倾斜延伸构件,每个倾斜延伸构件与外板中的一个的倾斜的内侧边缘中的一个接触。在将带拉力施加到电梯带上时,引导元件可以在外板的空腔中轴向移动。引导元件的移动可以在楔形件的相对端部上施加力,以使楔形件朝向彼此变形,从而基于带拉力调节夹紧力在电梯带上的分布,以便于允许电梯带在端部封端内可逆地滑动。每个楔形件在其第一侧上的厚度可以大于在其第二侧上的厚度。楔形件可以定位在电梯带的相对侧上,使得第一楔形件的第一侧面与第二楔形件的第二侧面相对地定位。每个楔形件可以包括顶部构件和与顶部构件相对的底部构件,顶部构件和底部构件将气隙限定在其之间。还可以设置第一多个楔形件和第二多个楔形件。第一多个楔形件和第二多个楔形件可以位于电梯带的相对侧并且沿电梯带纵向地分布。每个引导元件可以限定槽以容纳每个楔形件的一端。
现在将在以下编号的条款中描述其他方面。
条款1:一种用于电梯系统的端部封端,该端部封端包括:至少两个相对的外板,其相互连接;至少两个相对的引导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板之间;和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件,其在所述引导元件之间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将电梯带夹在其之间,其中,在将带拉力施加到所述电梯带上时,所述楔形件朝向彼此变形,以增加所述电梯带上的夹紧力。
条款2:根据条款1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每个所述外板限定空腔并且包括两个相对的内侧边缘,所述内侧边缘相对于所述端部封端的纵向轴线倾斜。
条款3:根据条款1或条款2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所述引导元件各自均包括至少两个倾斜延伸构件,每个所述倾斜延伸构件与所述外板中的一个的倾斜的所述内侧边缘中的一个接触。
条款4:根据条款2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当将带拉力施加到所述电梯带上时,所述引导元件在所述外板的所述空腔中轴向移动。
条款5:根据条款4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所述引导元件的移动在所述楔形件的相对端部上施加力,以使所述楔形件朝向彼此变形,从而基于带拉力调节夹紧力在所述电梯带上的分布,以便于允许所述电梯带在所述端部封端内可逆地滑动。
条款6:根据条款1-5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每个楔形件在其第一侧上的厚度大于在其第二侧上的厚度。
条款7:根据条款6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所述楔形件定位在所述电梯带的相对侧上,使得第一楔形件的第一侧面与第二楔形件的第二侧面相对地定位。
条款8:根据条款1-7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每个楔形件包括顶部构件和与所述顶部构件相对的底部构件,所述顶部构件和所述底部构件将气隙限定在其之间。
条款9:根据条款1-8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封端,还包括第一多个楔形件和第二多个楔形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多个楔形件和所述第二多个楔形件位于所述电梯带的相对侧并且沿所述电梯带纵向地分布。
条款10:根据条款1-9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每个引导元件限定槽以容纳每个楔形件的一端。
条款11:一种电梯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电梯轿厢,其由电梯带提升和降低;和至少一个端部封端,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电梯带和所述电梯轿厢,所述端部封端包括:至少两个相对的外板,其相互连接;至少两个相对的引导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板之间;和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件,其在所述引导元件之间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将电梯带夹在其之间,其中,当将带拉力施加到所述电梯带上时,所述楔形件朝向彼此变形,以增加所述电梯带上的夹紧力。
条款12:根据条款1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每个外板限定空腔并包括两个相对的倾斜内边缘。
条款13:根据条款1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引导元件各自均包括至少两个倾斜延伸构件,每个所述倾斜延伸构件与所述外板中的一个的所述倾斜内边缘中的一个接触。
条款14:根据条款1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在将带拉力施加到所述电梯带上时,所述引导元件在所述外板的所述空腔中轴向移动。
条款15:根据条款1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引导元件的移动在所述楔形件的相对端部上施加力,以使所述楔形件朝向彼此变形,从而基于带拉力调节夹紧力在所述电梯带上的分布,以便于允许所述电梯带在所述端部封端内可逆地滑动。
条款16:根据条款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每个楔形件在其第一侧上的厚度大于在其第二侧上的厚度。
条款17:根据条款16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楔形件定位在所述电梯带的相对侧上,使得第一楔形件的第一侧面与第二楔形件的第二侧面相对地定位。
条款18:根据条款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每个楔形件包括顶部构件和与所述顶部构件相对的底部构件,所述顶部构件和所述底部构件将气隙限定其之间。
条款19:根据条款1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还包括第一多个楔形件和第二多个楔形件,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多个楔形件和所述第二多个楔形件位于所述电梯带的相对侧并且沿所述电梯带纵向地分布。
条款20:根据条款1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每个引导元件限定槽以容纳每个楔形件的一端。
从以下结合附图阅读的详细描述中将理解进一步的细节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包括至少一个端部封端的电梯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梯系统中使用的端部封端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端部封端的侧视立体图;
图4是图2的端部封端的侧视图;
图5是图2的端部封端的俯视图;
图6是图2的端部封端的分解图;
图7是图2的端部封端中使用的楔形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外框架构件被移除的图2的端部封端的立体图;
图9是图2的端部封端的俯视立体图;
图10是图2的端部封端的主视图,其示出了端部封端在带上施加的力;
图11是示出与图2的端部封端中使用的楔形件对相对应的负载传递曲线的示意图;
图12a是根据本发明的处于未变形位置的楔形构件的前视立体图;和
图12b是图12a的楔形构件的处于变形位置的前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出于以下描述的目的,所使用的空间方位术语应与参考实施例相关,正如其在附图、图式中定向或者在以下详细描述中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一样。然而,应该理解,下文描述的实施例可以采用许多替代变型和构造。还应该理解,在附图、图式中示出的或本文中以其他方式描述的特定部件、装置、特征和操作顺序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视为限制性的。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电梯系统的端部封端,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电梯系统的多楔形件式端部封端。端部封端的部件的某些优选和非限制性方面在图1-图11中示出。
参照图1,示出了利用至少一个端部封端4的电梯系统2。电梯系统2可以包括电梯轿厢6和配重,可以使用提升和/或降低电梯轿厢6的多个带8使配重在电梯井道3内移动。在一个方面,电梯系统2包括构造为使电梯轿厢6和配重在电梯井道内移动的四个带8。每个带8的每个端部可以保持在在电梯系统2的另一个部件上保持的单独的端部封端4中。电梯系统2的另一个部件可以是电梯轿厢6、电梯轿厢6和/或配重的支撑梁或结构10、电梯井道的一部分或配重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个方面,电梯系统2利用八个单独的端部封端4来控制电梯轿厢6和配重之间的负载传递。马达装置12可以配置成驱动带8以升高和降低电梯轿厢6。
参照图2-图10,示出并描述了端部封端4。在一个方面,端部封端4可以是具有可调负载传递函数的多楔形件式端部封端4。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端部封端4的操作和使用。端部封端4可以包括前外楔形件板14a和后外楔形件板14b(也称为外板),前外楔形件板14a和后外楔形件板14b利用多个紧固件16保持在一起以容纳端部封端4的内部部件。在一个方面,外楔形件板14a、14b通过紧固件16可移除地相互固定,以允许操作者拆卸外楔形件板14a、14b,从而更换端部封端4的任何内部部件。紧固件16可以是螺栓、螺钉、或者可以用于将外楔形件板14a、14b保持在一起的任何其他类似类型的机械紧固件。还可以想到,外楔形件板14a、14b可以焊接在一起或形成为整体结构。在一个方面,外楔形件板14a、14b可以是大致矩形的形状,并且可以限定空腔18a、18b。每个空腔18a、18b的内侧表面或边缘可以相对于端部封端4的纵向轴线略微倾斜。
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外楔形件板14a、14b的底端可以连接到杆保持件20。杆保持件20可以包括从电梯系统2的另一个部件延伸的杆22。在一个方面,电梯系统2的该另一个部件是电梯轿厢6的支撑结构10。杆保持件20可包括开口,以引导具有可变长度的松散带端部穿过端部封端4的开口。紧固件16可延伸穿过外楔形件板14a、14b的底端并且穿过杆保持件20,以将外楔形件板14a、14b连接到杆保持件20。
如图2-图6所示,端部封端4还可包括构造成相对于外部楔形件板14a、14b移动的至少两个引导元件24a、24b。每个引导元件24a、24b可以包括基座构件26a、26b和至少两个倾斜延伸构件28a、28b、28c、28d。当组装端部封端4时,引导元件24a、24b可以保持在外楔形件板14a、14b之间,使得延伸构件28a-28d延伸到由外部楔形件板14a、14b限定的空腔18a、18b中。在这种布置中,延伸构件28a-28d的倾斜表面接触空腔18a、18b中的相应倾斜侧表面。倾斜延伸构件28a-28d可以包括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的宽度从引导元件24a、24b的顶部到引导元件24a、24b的底部增加。在一个方面,倾斜表面可以以相对于端部封端4的纵向轴线的角度β延伸。角度β可以在0.1度与10度的范围内。换句话说,延伸构件28a-28d的在每个引导元件24a、24b顶部处的宽度小于延伸构件28a-28d的在每个引导元件24a、24b底部处的元件宽度。每个引导构件24a、24b可以限定槽30a、30b以容纳端部封端4的其他部件,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在端部封端4中可以设置至少两个楔形件32,以有助于在电梯轿厢6和带8之间产生平滑且稳定的负载传递。在一个方面,一组至少两个楔形件32可以在端部封端4中设置封端带8的一侧上,而另一组至少两个楔形件32可以在端部封端4中设置封端带8的相对侧上。如下面更详细地说明的,每个楔形件32的一部分可以构造成在电梯系统2的操作期间向内抵靠带8移动,以在带8上产生夹紧力。在一个方面,每个楔形件32的一部分可保持在由引导元件24a、24b限定的槽30a、30b内。在端部封端4的组装状态下,带8被保持在由引导元件24a、24b限定的槽30a、30b中的楔形件32之间。在一个方面,七个楔形件32可以保持在带8的一侧上,并且七个楔形件32可以保持在端部封端4内的带8的相应的相对侧上。在一个方面,楔形件32可以在端部封端4内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堆叠。在另一个方面,楔形件32彼此堆叠在一起,使得一个楔形件32的底表面搁置在相邻楔形件32的上表面上。在端部封端4的最上部位置的楔形件32靠在每个槽30a、30b的上端处的鼻部上。
参照图7,更详细地描述楔形件32。楔形件32可以由允许每个楔形件32的至少一部分弯曲的柔性材料制成。在一个方面,楔形件32可以具有209,000N/mm2的弹性模量和0.3的泊松比(碳钢)。然而,想到的是,弹性模量可以在150,000至250,000N/mm2的范围内。在一个方面,楔形件32可以由金属(例如弹簧钢)、碳钢或其他复合材料制成。每个楔形件32可以包括顶表面或构件34a,底表面或构件34b,以及两个侧表面或端部34c、34d。每个楔形件32还可以限定空腔36。在一个方面,顶表面34a和底表面34b可以具有从楔形件32的中心弯曲的大致弓形形状。在另一方面,顶表面34a和底表面34b可以基本上是平面的。楔形件32的侧表面34c、34d可以基本上是平面的。在一个方面,楔形件32的一侧34e可以具有比楔形件32的相对侧34f更大的厚度。楔形件32的厚度从楔形件32的一侧到楔形件32的相对侧可以以楔角α增加。在一个方面,楔角α可以是0.1度至15度。还可以想到,根据以下因素将其他各种楔角用于楔形件32:被端接的带或绳索的类型、楔形件32的材料或形状、电梯系统2内的部件的布置、以及电梯系统2的行进高度。每个楔形件32的锥形方向可以正交于或垂直于带8的方向延伸。每个楔形件32还可包括至少两个突出部38a、38b,该突出部从楔形件32的内表面延伸到由楔形件32限定的空腔36中。突出部38a、38b从楔形件32的中心延伸。然而,突出部38a、38b可以不朝向彼此延伸得那么远以至于彼此接触。相反,在两个突出38a、38b之间建立气隙40。为了限定气隙40,突起部38a、38b在空腔36内不相互接触。在一个方面,设置气隙40,以在向带8施加拉力时允许楔形件32在来自负载的、由楔形件32下方的压力所导致的压力下向内弯曲。在一个方面,气隙40可以在0.1mm至2mm的范围内。可以调节气隙40的长度以改变楔形件32向内移动的距离。例如,在气隙40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气隙40中的额外长度,所以允许楔形件32向内弯曲到更大的程度。相反,当气隙40较小时,楔形件32的向内弯曲减小。通过改变楔形件32中的气隙40的长度,也可以调节由设置在带8的两侧上的一对楔形件32施加到带8上的夹紧压力的量。如图5所示,当端部封端4完全组装时,带8的第一侧上的一组楔形件32可以对齐,使得楔形件32的较宽侧定位在带8的第一边缘上,并且在带8的第二侧上的一组楔形件32可以对齐,使得楔形件32的较宽侧定位在带8的相对的第二边缘上。在这种布置中,每组楔形件32中的楔形件32的较宽部分设置在带8的相对侧和边缘上。楔形件32可以定位在端部封端4中,使得每个楔形件32的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于带8的纵向轴线延伸。
参照图2-图10,描述了端部封端4的操作和使用。在电梯系统2中安装了端部封端4之后,端部封端4可以用于在带8和电梯系统2的另一个部件之间产生平滑的负载传递。引导构件24a、24b可以保持在外楔形件板14a、14b之间。楔形件32可以保持在由引导构件24a、24b限定的槽30a、30b内,使得楔形件32定位在延伸穿过端部封端4的带8的两侧。如图10所示,带拉力F拉作用在带8上,允许带8相对于端部封端4内的一些楔形件32略微滑动。当带拉力F拉减小时,发生反向滑动并且带8开始相对于端部封端4内的一些楔形件32返回其初始方位。又如图10所示,在施加带拉力F拉时,引导元件24a、24b开始相对于外楔形件板14a、14b移动,使得外楔形件法向力F法向施加到引导元件24a、24b。引导元件24a、24b的倾斜延伸构件28a-28d沿着限定在外楔形件板14a、14b中的空腔18a、18b的倾斜内边缘滑动。如图9所示,当倾斜延伸构件28a-28d沿着空腔18a、18b的倾斜内边缘滑动时,楔形件激活力F总被施加到端部封端4中的楔形件32上。楔形件激活力F总在带8的两侧施加到楔形件32的侧面34c、34d,以使楔形件32向内朝向彼此变形,从而将夹紧力施加到带8。在一个方面,楔形件32朝向彼此弹性变形。由延伸构件28a-28d在楔形件32上产生的向内的楔形件激活力F总对端部封端4中的每对相对的楔形件产生楔形件激活力F楔形件对x。楔形件激活力F楔形件对x由此在楔形件32上产生侧向负载Fs(如图7所示)以施加带夹紧力。如图12b所示,在带拉力F拉和受控滑动的影响下,楔形件32中的气隙40变小。侧向负载Fs使每个楔形件32的至少一部分向内移动,以与相对的楔形件32一起在带8上产生夹紧力。
参照图11,通过使用用于端部封端4的多楔形件装置,每个楔形件32可以提供不同量的夹紧力,这允许制订端部封端4和带8之间的负载传递函数。端部封端4中的每一对楔形件32可以设计成具有特定的尺寸,以实现端部封端4和带8之间的期望的负载传递曲线,如图11中的示例1和示例2所示。制订负载传递曲线的另一种方法是相对于楔形件32的改进的槽表面。例如,改进的槽允许每个楔形件对的不同侧向移动以达到期望的夹紧力分布。楔形件32的弹性允许比传统的楔形件和端部封端更好的负载传递,并且在电梯系统2中发生冲击负载(例如,配重在电梯系统2内跳跃之后的冲击)情况下提供受控且可逆的滑动。负载传递函数可以被制订或设计成相对于带8的冲击表面具有高度轮廓,以实现每个特定电梯系统2期望的负载传递函数。如图11中的高度轮廓所示,楔形件对可以设计成实现期望的负载传递函数。如示例1所示,通过设计第一楔形件对来提供较低的楔形件对夹紧力F夹紧n并且设计第六楔形件对来提供较高的楔形件对夹紧力F夹紧n,从而可以实现更平缓且变化的负载传递。如示例2所示,通过等量地调节每个楔形件对之间的楔形件对夹紧力F夹紧n,可以实现更平滑且更线性的负载传递。楔形件32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或不同的形状和构造,利用多楔形件端部封端4可以实现多个不同的负载传递函数。当使用多个楔形件对时,具有v个楔形件对的端部封端4的总夹紧力是F夹紧,总=Σvn=1F夹紧,n。至少在端部封端4的底部位置的楔形件对不允许滑动,这允许整个带8在端部封端4中的移动是可逆的。
尽管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上文中详细描述了端部封端4的若干方面,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并且容易地做出其他方面。因此,前面的描述旨在说明而不是限制。上面描述的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且落入权利要求书的等同物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对本发明的所有改变都包含在其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电梯系统的端部封端,所述端部封端包括:
至少两个相对的外板,其相互连接;
至少两个相对的引导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板之间;和
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件,其在所述引导元件之间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将电梯带夹在其之间,
其中,当将带拉力施加到所述电梯带上时,所述楔形件朝向彼此变形,以增加所述电梯带上的夹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每个外板限定空腔并且包括两个相对的内侧边缘,所述内侧边缘相对于所述端部封端的纵向轴线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所述引导元件各自均包括至少两个倾斜延伸构件,每个所述倾斜延伸构件与所述外板中的一个的倾斜的所述内侧边缘中的一个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当将带拉力施加到所述电梯带上时,所述引导元件在所述外板的空腔中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所述引导元件的移动在所述楔形件的相对端部上施加力,以使所述楔形件朝向彼此变形,从而基于带拉力调节夹紧力在所述电梯带上的分布,以便于允许所述电梯带在所述端部封端内可逆地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每个楔形件在其第一侧上的厚度大于在其第二侧上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所述楔形件定位在所述电梯带的相对侧上,使得第一楔形件的第一侧面与第二楔形件的第二侧面相对地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每个楔形件包括顶部构件和与所述顶部构件相对的底部构件,所述顶部构件和所述底部构件将气隙限定在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封端,还包括第一多个楔形件和第二多个楔形件,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多个楔形件和所述第二多个楔形件位于所述电梯带的相对侧并且沿所述电梯带纵向地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封端,其中,每个引导元件限定槽以容纳每个楔形件的一端。
11.一种电梯系统,其包括:
至少一个电梯轿厢,其由电梯带提升和降低;和
至少一个端部封端,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电梯带和所述电梯轿厢,所述端部封端包括
至少两个相对的外板,其相互连接;
至少两个相对的引导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板之间;和
至少两个相对的楔形件,其在所述引导元件之间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将所述电梯带夹在其之间,
其中,当将带拉力施加到所述电梯带上时,所述楔形件朝向彼此变形,以增加所述电梯带上的夹紧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每个外板限定空腔并且包括两个相对的倾斜内边缘。
13.根据权利要求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引导元件各自均包括至少两个倾斜延伸构件,每个所述倾斜延伸构件与所述外板中的一个的所述倾斜内边缘中的一个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当将带拉力施加到所述电梯带上时,所述引导元件在所述外板的所述空腔中轴向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引导元件的移动在所述楔形件的相对端部上施加力,以使所述楔形件朝向彼此变形,从而基于带拉力调节夹紧力在所述电梯带上的分布,以便于允许所述电梯带在所述端部封端内可逆地滑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每个楔形件在其第一侧上的厚度大于在其第二侧上的厚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楔形件定位在所述电梯带的相对侧上,使得第一楔形件的第一侧面与第二楔形件的第二侧面相对地定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每个楔形件包括顶部构件和与所述顶部构件相对的底部构件,所述顶部构件和所述底部构件将气隙限定其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还包括第一多个楔形件和第二多个楔形件,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多个楔形件和所述第二多个楔形件位于所述电梯带的相对侧并且沿所述电梯带纵向地分布。
20.根据权利要求1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中,每个引导元件限定槽以容纳每个楔形件的一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5/376,140 | 2016-12-12 | ||
US15/376,140 US10183841B2 (en) | 2016-12-12 | 2016-12-12 | Multi-wedge end termination for an elevator system |
PCT/EP2017/081806 WO2018108689A1 (en) | 2016-12-12 | 2017-12-07 | Multi-wedge end termination for an elevator system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72794A true CN110072794A (zh) | 2019-07-30 |
Family
ID=60582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76614.XA Pending CN110072794A (zh) | 2016-12-12 | 2017-12-07 | 用于电梯系统的多楔形件式端部封端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83841B2 (zh) |
EP (1) | EP3551566B1 (zh) |
KR (1) | KR20190091333A (zh) |
CN (1) | CN110072794A (zh) |
WO (1) | WO201810868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17384B (zh) * | 2016-12-14 | 2021-07-06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具有约束的电梯系统悬挂构件端接 |
US20210245996A1 (en) * | 2018-07-20 | 2021-08-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Elevator rope terminal structure |
US20210347608A1 (en) * | 2018-09-04 | 2021-11-11 | Tk Elevator Innovation And Operations Gmbh | Elevator tension member end termination |
US12091287B1 (en) * | 2023-08-01 | 2024-09-17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onnector with angled interfac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1414A (ja) * | 1994-07-05 | 1996-01-23 |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 制御ケーブル支持具 |
JP2009051650A (ja) * | 2007-08-29 | 2009-03-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主索端末装置 |
WO2010000330A1 (de) * | 2008-07-04 | 2010-01-07 | Inventio Ag | Tragmittelendverbindung mit einem formbaren körper |
CN103912632A (zh) * | 2012-12-30 | 2014-07-09 | 通力股份公司 | 绳索端子组件和电梯 |
CN105579379A (zh) * | 2013-09-24 | 2016-05-11 | 通力股份公司 | 绳索端头组件和电梯 |
CN105731216A (zh) * | 2014-12-30 | 2016-07-06 | 通力股份公司 | 绳索端子组件和提升器械 |
CN106241553A (zh) * | 2015-06-08 | 2016-12-21 | 通力股份公司 | 绳索端头装置和电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39961A (en) * | 1994-10-18 | 1996-07-30 | Fargo Mfg. Company Inc. | Spring-loaded wedge dead end |
US6256841B1 (en) | 1998-12-31 | 2001-07-10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Wedge clamp type termination for elevator tension member |
US6820726B1 (en) * | 1998-12-22 | 2004-11-23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Traction enhanced controlled pressure flexible flat tension member termination device |
US6484368B1 (en) | 2000-01-11 | 2002-11-26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Flexible flat tension member termination device |
US7875056B2 (en) * | 2005-07-22 | 2011-01-25 | Anpa Medical, Inc. | Wedge operated retainer device and methods |
GB0525941D0 (en) * | 2005-12-21 | 2006-02-01 | Muro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 Clamp |
WO2008020842A1 (en) * | 2006-08-16 | 2008-02-21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belt installation assembly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a belt |
EP2077971B1 (en) * | 2006-08-29 | 2014-01-08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load bearing termination assembly |
US8001660B2 (en) * | 2007-10-31 | 2011-08-23 |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 Cable gripping device |
KR20090066048A (ko) | 2007-12-18 | 2009-06-23 | 코앤전자산업 주식회사 | 엘리베이터용 케이블 정착 유닛 |
US8375527B1 (en) * | 2009-08-07 | 2013-02-19 | The Crosby Group, Inc. | Actuated wedge socket assembly |
EP2354073A1 (de) | 2010-02-10 | 2011-08-10 | Inventio AG | Tragmittelbefestigungseinrichtung einer Aufzugsanlage |
EP2860142B1 (en) * | 2013-10-10 | 2016-09-14 | KONE Corporation | A rope terminal assembly and an elevator |
EP2878563B1 (en) * | 2013-11-29 | 2017-03-22 | KONE Corporation | A rope terminal assembly and an elevator |
EP3028979A1 (en) * | 2014-12-01 | 2016-06-08 | KONE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al contact arrangement and arrangement |
WO2016100775A1 (en) | 2014-12-19 | 2016-06-23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Termination for elevator belt |
EP3127850A1 (en) * | 2015-08-07 | 2017-02-08 | Kone Corporation | A method a rope terminal arrangement and an elevator |
-
2016
- 2016-12-12 US US15/376,140 patent/US1018384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
- 2017-12-07 CN CN201780076614.XA patent/CN110072794A/zh active Pending
- 2017-12-07 WO PCT/EP2017/081806 patent/WO201810868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12-07 KR KR1020197019481A patent/KR2019009133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7-12-07 EP EP17809315.9A patent/EP3551566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1414A (ja) * | 1994-07-05 | 1996-01-23 |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 制御ケーブル支持具 |
JP2009051650A (ja) * | 2007-08-29 | 2009-03-1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主索端末装置 |
WO2010000330A1 (de) * | 2008-07-04 | 2010-01-07 | Inventio Ag | Tragmittelendverbindung mit einem formbaren körper |
CN103912632A (zh) * | 2012-12-30 | 2014-07-09 | 通力股份公司 | 绳索端子组件和电梯 |
CN105579379A (zh) * | 2013-09-24 | 2016-05-11 | 通力股份公司 | 绳索端头组件和电梯 |
CN105731216A (zh) * | 2014-12-30 | 2016-07-06 | 通力股份公司 | 绳索端子组件和提升器械 |
CN106241553A (zh) * | 2015-06-08 | 2016-12-21 | 通力股份公司 | 绳索端头装置和电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551566A1 (en) | 2019-10-16 |
EP3551566B1 (en) | 2020-07-08 |
KR20190091333A (ko) | 2019-08-05 |
US10183841B2 (en) | 2019-01-22 |
WO2018108689A1 (en) | 2018-06-21 |
US20180162696A1 (en) | 2018-06-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72794A (zh) | 用于电梯系统的多楔形件式端部封端 | |
EP0269270B1 (en) | Belt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 |
EP1802548B1 (de) | Aufzug mit flachriemen als tragmittel | |
DE112017006769B4 (de) | Seil und ein solches seil verwendender aufzug | |
EP3470356B1 (en) | Compact belt termination assembly | |
KR102226492B1 (ko) | 2차전지 젤리롤용 테이프 부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테이프 부착방법 | |
WO2013047649A1 (ja) | 段差付き角パイプの製造方法 | |
CN108435977A (zh) | 一种可调式钢筋矫直机 | |
RU2550980C2 (ru) | Обтяж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пособ обтяжной вытяжки заготовки и полученная обтяжной вытяжной деталь | |
CN109862972A (zh) | 用于压弯机的可调节压模 | |
CN101074076A (zh) | 电梯用紧急制动装置以及电梯 | |
CN110774493A (zh) | 一种用于可调节式汽车遮阳帘的手柄弯曲加工的模具 | |
US5213246A (en) | Paper gui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11198168B2 (en) | B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 |
CN1311599C (zh) | 电缆导向装置 | |
CN109641254B (zh) | 用于使材料弯曲的设备和包括该设备的系统 | |
CN211841890U (zh) | 升降工作台 | |
CN210274156U (zh) | 一种具有可变形钢板的伸缩屏产品构造 | |
KR20170047052A (ko) | 곡률 반경을 향상시킨 유연한 성형 롤러 성형 장치 | |
CN106807840A (zh) | 一种折弯冲压装置 | |
US4950357A (en) | Apparatus for making light transfer devices | |
DE102020106097B3 (de) | Kabelführungs- und Verlege-Hilfsvorrichtung | |
US10047848B2 (en) | Sheave with structured web | |
WO2015101659A1 (en) | Basic material for a transverse segment for a drive belt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blanking method using it | |
KR20240141494A (ko) | 그립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