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反光材料加工的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反光材料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 反光材料加工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反光材料的生产加工中,需要对反光带的加工基材进行搬运, 将加工基材安装至输送架上进行送料和加工,加工基材的置料处于输 送架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搬运和安装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且安 装起来也十分的费劲。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送料和安装的用 于反光材料加工的上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反光材 料加工的上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基材的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 第三输送辊、用于驱动该装置的驱动箱、驱动轴、用于控制驱动轴转 动的控制模块及用于支撑该装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还包括 用于放置成卷的基材的置料装置和用于自动安装成卷的基材的上料 装置,所述置料装置和上料装置之间设有两个送料板;通过上述结构 的设置,使得上述基材可以通过置料装置和上料装置的配合,进行有 效的自动输送,且可以通过送料板进行快速的移动,避免了安装基材 时的费劲和麻烦,提高了对基材的上料效率,同时减少了对基材进行搬运时的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对基材的送料效率。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底部设有固定底板,所述第一输 送辊、第二输送辊及第三输送辊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活动 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一端设 有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三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 块;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基材可以通过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 辊及第三输送辊之间的配合实现输送的效果,可以增加在输送时对基 材的紧固力,避免基材在输送时发生滑动,保证了对基材进行输送时 的稳定可靠性,而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的设置,可以加强对 基材的输送效果。
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的输出轴上分别设有与第一 传动件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 与第三传动件啮合连接的第四传动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上均设有可转动的固定轴,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固定轴与第四传动件 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第一传动件可以对第二传 动件进行驱动,以便于稳定的输送基材,且可以对第一输送辊的转动 进行控制,以便于控制基材的输送,而第二传动件的设置,可以对第 四传动件进行驱动,使得固定轴从而可以转动,完成对基材的输送。
所述置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成卷的基材的第一传送件和第二传 送件、多个用于支撑第一传送件和第二传送件的支撑架及多个分别设 有第一传送件和第二传送件上的置料柱,所述置料柱上设有穿设于成 卷的基材上的支撑轴和分别设于支撑轴的两侧的连接轴,所述置料柱 上设有用于支撑固定连接轴的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通过上述结 构的设置,使得基材可以在置料柱上通过第一传送件和第二传送件的 控制,实现升降送料的效果,以便于持续的对基材进行输送,避免了 搬运基材的麻烦,而连接轴的设置,以便于辅助基材移动和上料,提 高基材的输送和上料的效率,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可以对连接轴 形成阻挡,避免基材在置料柱上发生掉落而发生危险,且影响对基材 的输送。
所述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上分别设有与连接轴相配合的弧 形槽,所述第二阻挡块上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置料柱上设有用于供 第二阻挡块伸缩运动的伸缩槽,所述伸缩槽上设有与第二阻挡块固定 连接的第一弹性件和与第一磁性件相配合的第一控制件;通过上述结 的设置,使得上述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可以通过弧形槽对连接轴 进行阻挡限位,避免连接轴的脱离,而第一磁性件和第一控制件的配 合,使得基材在置料柱上可以得到可靠的阻挡限位,加强了对基材的 限位效果,且可以控制第二阻挡块的移动,以便于自动对基材进行放 松输送,而第一弹性件的设置,可以加强第二阻挡块的收缩力度,避 免第二阻挡块收缩失效而影响对基材的输送。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与固定轴固定连接的固定盘和用于对连接轴 安装固定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 的内壁上均设有多个卡槽,所述连接轴上设有多个与卡槽相配合的卡 条和用于容纳卡条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上设有多个与卡条固定连接 的第二弹性件;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 持块通过卡槽和卡条的配合,实现对连接轴的固定,避免第一夹持块 和第二夹持块在转动时,连接轴发生滑动,而导致基材无法转动,影 响对基材的输送,而第二弹性件的设置,使得上述卡条可以对第一夹 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施加作用力,加强连接轴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 块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连接轴的松脱。
所述第一夹持块通过一转动轴和第二夹持块活动连接,所述转动 轴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夹持块翻转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二夹持块的 切面呈朝着中心点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块上设有第二磁性 件,所述第二夹持块上设有与第二磁性件相配合的第二控制件;通过 上述第三弹性件的设置,使得上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可以实现 自动翻转的效果,以便于对基材进行更换和再次安装,而第二夹持块 的倾斜设置,使得连接轴可以直接滚动至第二夹持块内,而第二磁性 件和第二控制件的配合设置,以便于对连接轴进行紧固和限位,避免 连接轴的脱离,同时可以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对基材进行输送。
所述第二夹持块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控制件的第三控制件、用于 驱动第三控制件启停第二控制件的驱动柱及用于供驱动柱移动的移 动槽,所述移动槽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驱动柱上设有与第一限位 块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固设有第 四弹性件;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第三控制和驱动柱的配合, 可以对第二控制件进行驱动,使得连接柱在第二夹块内后可以直接启 动第二控制件,使得第二控制件与第二磁性件相配合,实现对第一夹 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驱动,从而可以对连接轴进行固定,有效的加强 了对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控制性。
所述送料板上设有用于辅助连接轴移动至第二夹持块上的送料 槽,所述送料槽的顶部设有可移动的连接板和设于连接板的一端上的 滚动件,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辅助连接轴移动的固定板,所 述固定板上倾斜设有弯折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三磁性 件和第四磁性件,所述送料槽的一端设有与第三磁性件相配合的第四 控制件,所述送料槽的另一端设有与第四磁性件相配合的第五控制 件;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连接轴在送料槽上可以通过固定板的 支撑进行辅助移动,避免连接轴上的卡条卡在送料槽内,而影响对连 接轴的输送,保证连接轴带动基材输送时的顺畅性,而第三磁性件和 第四控制件的设置,固定板可以固定在送料槽的端部,以便于对基材 进行输送,而第四磁性件和第五控制件的设置,使得固定板在输送基 材后,可以通过第四控制件的控制,直接自动输送至原位,以便于对 基材进行下一次的辅助输送。
所述送料槽的底部设有与固定板相配合的移动板和用于辅助移 动板移动的辅助滑槽,所述移动板上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设有 第五磁性件和第六磁性件,所述辅助滑槽上设有与第五磁性件相配合 的第七磁性件和与第六磁性件相配合的第六控制件,所述移动板的端 部呈弧形设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移动板可以通过辅助 滑槽的设置,实现移动的效果,以便于与固定板之间相互配合,实现 对基材的输送,而第五磁性件和第七磁性件的设置,以便于对移动板 进行固定,避免移动板的脱离,而第六磁性件和第六控制件的配合设 置,以便于在基材输送结束后,可以对移动板进行驱动,使得移动板可以自动回到原位,进行下一次的基材输送。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用于反光材料加工的上料装置通过上述 结构的设置,使得基材可以在置料装置上进行稳定可靠的固定,且可 以在需要送料时,自动放开基材,使得基材可以通过送料板自动输送 至上料装置处,减少了搬运基材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基材的输送效率, 从而可以通过上料装置对基材进行自动固定,提高了对基材的安装固 定效率,且避免了基材发生脱离,保证了基材输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连接轴和置料柱配合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的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1的立体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6中的D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8为图5中的E处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一种用于反光材料加工的上料装置,包括用于输 送基材的第一输送辊1、第二输送辊2、第三输送辊3、用于驱动该 装置的驱动箱4、驱动轴5、用于控制驱动轴5转动的控制模块51 及用于支撑该装置的第一支撑板52和第二支撑板53,还包括用于放置成卷的基材的置料装置和用于自动安装成卷的基材的上料装置,所 述置料装置和上料装置之间设有两个送料板6,通过上述结构的设 置,使得上述基材可以通过置料装置和上料装置的配合,进行有效的 自动输送,且可以通过送料板进行快速的移动,避免了安装基材时的 费劲和麻烦,提高了对基材的上料效率,同时减少了对基材进行搬运 时的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对基材的送料效率;上述送料板分别设于固 定底板两侧,上述送料板设于置料装置和上料装置之间。
所述第一支撑板52和第二支撑板53的底部设有固定底板531, 所述第一输送辊1、第二输送辊2及第三输送辊3分别与第一支撑板 52和第二支撑板5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52上设有第三支撑 板54,所述第一输送辊3的一端设有第一传动件31,所述第三支撑板54上设有第一驱动模块541和第二驱动模块542,通过上述结构 的设置,使得基材可以通过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及第三输送辊之 间的配合实现输送的效果,可以增加在输送时对基材的紧固力,避免 基材在输送时发生滑动,保证了对基材进行输送时的稳定可靠性,而 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的设置,可以加强对基材的输送效果; 所述第一驱动模块541和第二驱动模块542的输出轴上分别设有与 第一传动件31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件543和第三传动件544,所述 第一支撑板52上设有与第三传动件544啮合连接的第四传动件521, 所述第一支撑板52和第二支撑板53上均设有可转动的固定轴55, 所述第一支撑板52上的固定轴55与第四传动件521固定连接,通 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第一传动件可以对第二传动件进行驱 动,以便于稳定的输送基材,且可以对第一输送辊的转动进行控制, 以便于控制基材的输送,而第二传动件的设置,可以对第四传动件进 行驱动,使得固定轴从而可以转动,完成对基材的输送。
上述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第三传动件及第四传动件均采用 齿轮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 动模块用于分别控制第一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的转动,当输送基材 时,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驱动第一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转 动,使得基材可以顺着第三输送辊、第二输送辊及第一输送辊进行移 动。
所述置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成卷的基材的第一传送件71和第二 传送件72、多个用于支撑第一传送件71和第二传送件72的支撑架 73及多个分别设有第一传送件71和第二传送件72上的置料柱74, 所述置料柱74上设有穿设于成卷的基材上的支撑轴75和分别设于 支撑轴75的两侧的连接轴751,所述置料柱74上设有用于支撑固定 连接轴751的第一阻挡块741和第二阻挡块742,通过上述结构的 设置,使得基材可以在置料柱上通过第一传送件和第二传送件的控 制,实现升降送料的效果,以便于持续的对基材进行输送,避免了搬运基材的麻烦,而连接轴的设置,以便于辅助基材移动和上料,提高 基材的输送和上料的效率,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可以对连接轴形 成阻挡,避免基材在置料柱上发生掉落而发生危险,且影响对基材的 输送;所述第一阻挡块741和第二阻挡块742上分别设有与连接轴 751相配合的弧形槽743,所述第二阻挡块742上设有第一磁性件 744,所述置料柱74上设有用于供第二阻挡块742伸缩运动的伸缩 槽745,所述伸缩槽745上设有与第二阻挡块742固定连接的第一 弹性件746和与第一磁性件744相配合的第一控制件747,通过上 述结的设置,使得上述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可以通过弧形槽对连 接轴进行阻挡限位,避免连接轴的脱离,而第一磁性件和第一控制件 的配合,使得基材在置料柱上可以得到可靠的阻挡限位,加强了对基 材的限位效果,且可以控制第二阻挡块的移动,以便于自动对基材进 行放松输送,而第一弹性件的设置,可以加强第二阻挡块的收缩力度, 避免第二阻挡块收缩失效而影响对基材的输送。
上述第一传送件和第二传送件均采用传送带设置,为现有技术, 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第一弹性件采用螺旋弹簧设置,为现有技术,此 处不再赘述,上述第一磁性件采用磁铁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 赘述,上述第一控制件采用通电线圈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 述;当基材放置在置料柱上时,连接轴卡在弧形槽内,第二阻挡块对 连接轴进行阻挡限位,此时,第一控制件启动,保持与第一磁性件的 磁场方向相同的磁场方向,将第二阻挡块顶起,保持对连接轴的阻挡 状态,当需要输送基材时,第一控制件停止,第一弹性件收缩,对第 二阻挡块进行拉动,使得第二阻挡块进入伸缩槽内,连接轴失去阻挡, 基材从而可以直接滑动至送料板上。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与固定轴55固定连接的固定盘81和用于对 连接轴751安装固定的第一夹持块82和第二夹持块83,所述第一夹 持块82和第二夹持块83的内壁上均设有多个卡槽821,所述连接轴 751上设有多个与卡槽821相配合的卡条752和用于容纳卡条752的容纳槽753,所述容纳槽753上设有多个与卡条752固定连接的 第二弹性件754,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 夹持块通过卡槽和卡条的配合,实现对连接轴的固定,避免第一夹持 块和第二夹持块在转动时,连接轴发生滑动,而导致基材无法转动,影响对基材的输送,而第二弹性件的设置,使得上述卡条可以对第一 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施加作用力,加强连接轴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 持块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连接轴的松脱;所述第一夹持块82通过 一转动轴822和第二夹持块83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822上设有用 于控制第一夹持块82翻转的第三弹性件823,所述第二夹持块83 的切面呈朝着中心点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块82上设有第 二磁性件824,所述第二夹持块83上设有与第二磁性件824相配合 的第二控制件831,通过上述第三弹性件的设置,使得上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可以实现自动翻转的效果,以便于对基材进行更换和 再次安装,而第二夹持块的倾斜设置,使得连接轴可以直接滚动至第 二夹持块内,而第二磁性件和第二控制件的配合设置,以便于对连接 轴进行紧固和限位,避免连接轴的脱离,同时可以带动连接轴进行转 动,对基材进行输送。
上述第二弹性件采用螺旋弹簧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第三弹性件采用扭簧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第 二磁性件采用永磁体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第二控 制件采用通电线圈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当基材通过送 料板滑动至第二夹持块上时,连接轴滚动至第二夹持块内,卡条受到 挤压收缩至容纳槽内,然后转动固定盘,使得固定盘带动第一夹持块 和第二夹持块转动,从而使得连接轴上的卡条可以转动至第一夹持块 和第二夹持块上的卡槽内,从而完成对连接轴的卡位固定。
在连接轴移动至第二夹持块内后,第二控制件启动,产生与第二 磁性件的磁场方向相同的磁场方向,对第二磁性件吸引,使得第一夹 持块可以翻转至第二夹持块上,与第二夹持块为相接触,从而完成对 连接轴的固定,在需要拿开使用完毕的基材时,第二控制件会断开, 使得第一夹持块可以通过第二弹性件的作用自动向上翻转。
所述第二夹持块83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控制件831的第三控制 件832、用于驱动第三控制件832启停第二控制件831的驱动柱833 及用于供驱动柱833移动的移动槽834,所述移动槽834上设有第 一限位块835,所述驱动柱833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块835相配合的 第二限位块836,所述第一限位块835和第二限位块836之间固设 有第四弹性件837,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第三控制和驱动 柱的配合,可以对第二控制件进行驱动,使得连接柱在第二夹块内后 可以直接启动第二控制件,使得第二控制件与第二磁性件相配合,实现对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驱动,从而可以对连接轴进行固定, 有效的加强了对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控制性;上述第三控制件 采用微动开关,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第四弹性件采用螺 旋弹簧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当连接轴滚动至第二夹持 块内后,会顶动移动柱,使得移动柱顶动第三控制件,第三控制件启 动第二控制件,使得第二控制件对第二磁性件进行吸引,第一夹持块 与第二夹持块相接触,在一定时间后,此时基材刚好输送完毕,第三 控制件停止启动第二控制件,使得第一夹持块自动翻转,从而可以取 出基材,而移动柱在第四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回到原位。
所述送料板6上设有用于辅助连接轴751移动至第二夹持块83 上的送料槽61,所述送料槽61的顶部设有可移动的连接板62和设 于连接板62的一端上的滚动件621,所述连接板62的另一端设有用 于辅助连接轴751移动的固定板63,所述固定板63上倾斜设有弯折部631,所述连接板62的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三磁性件622和第四磁 性件623,所述送料槽61的一端设有与第三磁性件622相配合的第 四控制件611,所述送料槽61的另一端设有与第四磁性件623相配 合的第五控制件612,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连接轴在送料槽上 可以通过固定板的支撑进行辅助移动,避免连接轴上的卡条卡在送料 槽内,而影响对连接轴的输送,保证连接轴带动基材输送时的顺畅性, 而第三磁性件和第四控制件的设置,固定板可以固定在送料槽的端 部,以便于对基材进行输送,而第四磁性件和第五控制件的设置,使 得固定板在输送基材后,可以通过第四控制件的控制,直接自动输送 至原位,以便于对基材进行下一次的辅助输送;所述送料槽6的底部 设有与固定板63相配合的移动板64和用于辅助移动板64移动的辅 助滑槽65,所述移动板64上设有滑动块641,所述滑动块641上设 有第五磁性件642和第六磁性件643,所述辅助滑槽65上设有与第 五磁性件642相配合的第七磁性件643和与第六磁性件643相配合 的第六控制件644,所述移动板64的端部呈弧形设置,通过上述结 构的设置,使得上述移动板可以通过辅助滑槽的设置,实现移动的效 果,以便于与固定板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对基材的输送,而第五磁性 件和第七磁性件的设置,以便于对移动板进行固定,避免移动板的脱 离,而第六磁性件和第六控制件的配合设置,以便于在基材输送结束 后,可以对移动板进行驱动,使得移动板可以自动回到原位,进行下 一次的基材输送。
上述滚动件采用滚轮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第 三磁性件、第四磁性件、第五磁性件、第六磁性件及第七磁性件均采 用永磁体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第四控制件、第五 控制件及第六控制件均采用通电线圈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 述。
常态下,固定板处于向上倾斜状态,滚动件在送料槽的顶部可自 由移动,滑动块可以在辅助滑槽内自由移动,此时固定板上的第三磁 性件与第四控制件相互吸引,对固定板固定,而移动板上的第五磁性 件和第七磁性件相互吸引,当连接轴移动至送料槽内后,基材自身的 重力,会带动固定板脱离第四控制件,移动板脱离第七磁性件,使得 基材从而顺着送料槽滑动至第二夹持块内,在基材移动至第二夹持块 内后,固定板呈倾斜状态,第五控制件此时启动,产生与第三磁性件 相反的磁场方向,对固定板产生排斥,使得固定板迅速被弹射至第四 控制件处重新对固定板进行固定,而移动板则与第六控制件相接触,被第六控制件弹射至第七磁性件上,对移动板进行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