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5537A - 车身的上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的上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5537A
CN110065537A CN201910047011.8A CN201910047011A CN110065537A CN 110065537 A CN110065537 A CN 110065537A CN 201910047011 A CN201910047011 A CN 201910047011A CN 110065537 A CN110065537 A CN 110065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side rail
vehicle
superstructure
roof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70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千叶健二
安田佳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65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55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的上部构造。上边梁(12)具有由梁外侧部件(18)和梁内侧部件(20)形成的封闭截面构造。在上边梁(12)与车顶横梁(14)结合的位置处,在封闭截面构造内配置有加固部件(24)。加固部件(24)具有:基部(56),接合于梁外侧部件(18);相对板(58),与梁内侧部件(20)相对;以及支承壁(60),竖立设置于基部(56),对相对板(58)进行支承。

Description

车身的上部构造
参照文献
在2018年1月23日提交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及说明书摘要的日本特愿2018-008950号作为参照而被导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身的上部构造,尤其涉及在车顶的左右在车辆的纵长方向上延伸的上边梁的加固构造。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车顶的左右在车辆的纵长方向上延伸的上边梁具有封闭截面构造,提高了刚性和强度。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具有形成封闭截面构造的梁内板(16)和梁外加强件(20)的上边梁(12)。在封闭截面构造的内部配置加固补片(40)以抑制上边梁(12)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变形。此外,上述的()内的标号是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标号,与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标号无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688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侧面碰撞中,若上边梁的封闭截面构造压溃,则存在无法将碰撞载荷经由上边梁充分地向其他的框架构件(frame member)传递的情况。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抑制上边梁的封闭截面构造的压溃变形。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涉及的车身的上部构造具备:上边梁,在车辆的车顶的左右在车辆的纵长方向上延伸;车顶横梁,两端结合于左右的上边梁从而架设于左右的上边梁;以及加固部件,在上边梁与车顶横梁结合的位置处,配置于上边梁内。上边梁具有位于车辆的横向外侧的梁外侧部件和位于横向内侧的梁内侧部件,梁外侧部件与梁内侧部件形成封闭截面构造。梁外侧部件具有以朝向横向外侧凸的方式弯折配置的外侧上壁和外侧下壁,在外侧上壁与外侧下壁的交界形成在纵长方向上延伸的棱线。在由梁外侧部件和梁内侧部件形成的封闭截面构造的内侧空间配置加固部件。
加固部件具有:基部,接合于梁外侧部件的外侧上壁和外侧下壁;相对板,与梁内侧部件相对;以及支承壁,竖立设置于基部,对相对板进行支承。相对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通过外侧上壁和外侧下壁中的作为棱线的对边的2个边缘的平面靠车辆的横向内侧的位置。
加固部件的相对板配置于梁内侧部件的附近,当要在车辆的横向上将该封闭截面构造压溃的载荷作用于上边梁时,被支承于支承壁的相对板抵接于车顶内部部件而能够抵抗封闭截面构造的压溃变形。
另外,加固部件的相对板可以由在车辆的纵长方向上排列的2个支承壁支承。由此,与由1个支承壁支承的情况相比,加固部件相对于封闭截面构造的车辆的横向的压溃变形的强度变高。
进而,加固部件的相对板可以在上边缘和下边缘中的任一方连接于基部。由此,与相对板仅由2个支承壁支承的情况相比,加固部件相对于封闭截面构造的车辆的横向的压溃变形的强度变高。
另外,加固部件可以具有多个所述相对板。由此,加固部件相对于封闭截面构造的车辆的横向的压溃变形的强度变高。
另外,所述加固部件可以配置于所述上边梁与竖立设置于车辆的侧部的立柱结合的位置。由此,从立柱向上边梁输入的载荷经由加固部件向车顶横梁传递。
发明的效果
能够抑制上边梁的封闭截面形状的压溃变形并且将碰撞载荷向车顶横梁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车辆的框架的大致构成的图。
图2是车身的上部构造的、向图1中的箭头A方向观察到的向视放大图。
图3是示出框架10的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上边梁的内部的图。
图5是示出加固部件的图。
图6是图2中的B-B线的剖视图,是示出车身的上部构造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7是图6中的C-C线的剖视图,是示出车身的上部构造的主要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车辆的框架10的大致构成的图。由图中的箭头FR所示的朝向表示车辆前方,由箭头UP所示的朝向表示车辆的上方,由箭头LH所示的朝向表示车辆左方。在以后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方向和朝向的语句,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都表示与车辆相关的方向和朝向。另外,车辆的前后方向记为纵长(longitudinal)方向,左右方向记为横(lateral)向。另外,在车辆的横向上,离车辆的在纵长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近的一侧记为车辆内侧,远的一侧记为车辆外侧。
框架10包括在车顶的左右在纵长方向上延伸设置的2根上边梁12。进而,框架10包括以架设于左右的上边梁12的方式在横向上延伸配置的多个车顶横梁14。各车顶横梁14的两端分别结合于左右的上边梁12。上边梁12和车顶横梁14是构成车身的上部构造的部件的一部分。在框架10的左右侧面,在纵长方向的大致中央设置有中立柱16。左右的中立柱16的上端结合于上边梁12。
图2是从图1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车辆的右侧的上部构造,尤其是车顶横梁14和中立柱16结合于上边梁12的部分而得到的向视放大图。另外,图3是将构成上边梁12、车顶横梁14及中立柱16的主要的部件分解示出的图。图中的箭头OUT所示的方向表示车辆的横向外侧。左侧的构造表现为与右侧的构造左右对称,所以省略说明。
上边梁12包括在横向上位于外侧的梁外侧部件18和位于内侧的梁内侧部件20。梁外侧部件18与梁内侧部件20通过焊接等方法而接合,形成负责刚性和强度的封闭截面构造的梁骨架部件22。在梁骨架部件22的内部空间,尤其是车顶横梁14和中立柱16结合于上边梁12的位置配置加固部件24。关于加固部件24,将在后面进行详细描述。
车顶横梁14包括在横向上延伸的梁部件26和结合于梁部件26和上边梁12的车顶横向角撑件28。梁部件26与车顶横向角撑件28、以及车顶横向角撑件28与上边梁12通过焊接等方法而接合。
中立柱16包括在横向上位于外侧的立柱外侧部件30和位于内侧的立柱内侧部件32。立柱外侧部件30与立柱内侧部件32通过焊接等方法而接合,形成负责刚性和强度的封闭截面构造的立柱骨架部件34。
在梁骨架部件22和立柱骨架部件34的车辆外侧,以将它们覆盖的方式配置纵梁外侧部件36。纵梁外侧部件36通过焊接等方法接合于梁骨架部件22和立柱骨架部件34,从而形成完成了的车辆的表面。纵梁外侧部件36具有覆盖梁骨架部件22的梁罩部38,梁罩部38与梁骨架部件22一起形成上边梁12。纵梁外侧部件36具有覆盖立柱骨架部件34的立柱罩部40,与立柱骨架部件34一起构成中立柱16。
图4是去除了梁内侧部件20和车顶横梁14而示出封闭截面构造的梁骨架部件22的内部,尤其是加固部件24的图。图5是单独示出加固部件24的图。图6是图2所示的B-B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C-C线的剖视图。
加固部件24配置于梁骨架部件22的内部,通过焊接等方法接合于梁外侧部件18的内壁面。
如图6所示,梁骨架部件22具有大致四边形的封闭截面形状,四边形的车辆内侧的1边由梁内侧部件20形成,剩余的3边由梁外侧部件18形成。将形成封闭截面形状的车辆内侧的1边的壁记为内侧壁42。内侧壁42由梁内侧部件20形成。将形成剩余的3边的壁中的大致朝向车辆外侧的2个壁记为外侧上壁44、外侧下壁46,将剩余的朝向上方的壁记为顶壁48。外侧上壁44和外侧下壁46以朝向车辆外侧凸的方式弯折配置,外侧上壁44与外侧下壁46在它们的交界形成有在车辆的纵长方向上延伸的棱线50。
立柱外侧部件30通过焊接等方法接合于梁外侧部件18的车辆外侧。立柱内侧部件32以由梁外侧部件18与梁内侧部件20的下缘夹着的方式配置,通过焊接等方法而与它们接合。
加固部件24具有主要用于抑制梁骨架部件22的压溃变形的压溃加固部52和主要用于抑制弯折的弯折加固部54。
压溃加固部52具有基部56,该基部56通过焊接等方法接合于梁外侧部件18的外侧上壁44和外侧下壁46。另外,压溃加固部52具有相对板58,该相对板58与内侧壁42,即梁内侧部件20相对。相对板58在该加固部件24中为平板状,另外在纵长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2个。相对板58由竖立设置于基部56的支承壁60支承。在该加固部件24,2个相对板58分别由在纵长方向上的两端缘在纵长方向上排列的2个支承壁60支承。
加固部件24的基部56例如在外侧上壁44的2个部位、在外侧下壁46的3个部位进行点焊而接合于梁外侧部件18。相对于外侧上壁44的焊接位置可以设为2个相对板58的前方和后方的与它们相邻的位置。相对于外侧下壁46的焊接位置可以设为2个相对板58的前方和后方的与它们相邻的位置以及2个相对板58之间的位置。在图4中用“×”示出点焊点的一例。
相对板58靠近梁骨架部件22的内侧壁42而配置。具体而言,相对板58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由外侧上壁44的上边缘62与外侧下壁46的下边缘64规定的平面P靠车辆内侧的位置。外侧上壁44具有作为棱线50的对边的上边缘62,外侧下壁46具有作为棱线50的对边的下边缘64。通过该上边缘62和下边缘64的平面为平面P。在该加固部件24中,相对板58的上边缘66位于比平面P靠近内侧壁42的位置。另外,相对板58的下边缘68连接于基部56,相对板58在下边缘68中,不经由支承壁60,而由基部56直接支承。也可以将相对板58的配置上下颠倒,也就是说,使下边缘68比平面P靠近内侧壁42,将上边缘66连接于基部56。另外,也可以使上边缘66和下边缘68均比平面P靠近内侧壁42,使相对板58整体比平面P靠近内侧壁42。
在侧面碰撞时等碰撞载荷作用于梁骨架部件22时,相对板58和支承壁60抵抗该碰撞载荷,抑制梁骨架部件22的截面的变形。另外,基部56在棱线50的附近对外侧上壁44和外侧下壁46进行加固,抑制纵长方向上的梁骨架部件22的弯折或折断。像这样,加固部件24包括相对板58和支承壁60,具有竖立设置于基部56的支承体,支承体比上述的平面P向车辆内侧突出。由该支承体接受碰撞载荷,抑制梁骨架部件22的剖面的压溃变形。
在侧面碰撞中,来自车辆外侧的碰撞载荷由车顶横梁14接受。因此,上边梁12在结合有车顶横梁14的位置大幅变形。通过在该位置配置加固部件24,尤其是压溃加固部52能够有效地抑制上边梁12的变形。另外,在侧面碰撞时,向中立柱16输入的碰撞载荷的一部分向上边梁12传递。因此,结合有中立柱16的位置也是有可能大幅变形的位置。通过在该位置配置加固部件24,尤其是压溃加固部52能够有效地抑制上边梁12的变形。
梁骨架部件22的、与由压溃加固部52加固了的位置相邻的位置的强度相对地降低,在接受到碰撞载荷时存在上边梁12在该部分弯折的情况。为了抑制该弯折,可以在加固部件24设置弯折加固部54。弯折加固部54对梁骨架部件22的顶壁48和外侧上壁44进行加固。弯折加固部54可以设置于压溃加固部52的前方与后方中的一方或两方。另外,压溃加固部52和弯折加固部54可以不是一体而设为相分离。在上边梁12的强度足够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弯折加固部54。
附图标记说明
10:框架、12:上边梁、14:车顶横梁、16:中立柱、18:梁外侧部件、20:梁内侧部件、22:梁骨架部件、24:加固部件、26:梁部件、28:车顶横向角撑件、30:立柱外侧部件、32:立柱内侧部件、34:立柱骨架部件、36:纵梁外侧部件、38:梁罩部、40:立柱罩部、42:内侧壁、44:外侧上壁、46:外侧下壁、48:顶壁、50:棱线、52:压溃加固部、54:弯折加固部、56:基部、58:相对板、60:支承壁、62:(外侧上壁的)上边缘、64:(外侧下壁的)下边缘、66:(相对板的)上边缘、68:(相对板的)下边缘。

Claims (5)

1.一种车身的上部构造,具备:
上边梁,具有位于车辆的横向外侧的梁外侧部件和位于横向内侧并与所述梁外侧部件一起形成封闭截面构造的梁内侧部件,在车辆的车顶的左右在纵长方向上延伸;
车顶横梁,两端结合于左右的所述上边梁从而架设于左右的所述上边梁;以及
加固部件,在所述上边梁与所述车顶横梁结合的位置处,配置于所述上边梁的所述封闭截面构造内,
所述梁外侧部件具有以朝向横向外侧凸的方式弯折配置且在彼此的交界形成在纵长方向上延伸的棱线的外侧上壁和外侧下壁,
所述加固部件具有:基部,接合于所述外侧上壁和所述外侧下壁;相对板,与所述梁内侧部件相对;以及支承壁,竖立设置于所述基部,对所述相对板进行支承,
所述相对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通过所述外侧上壁和所述外侧下壁中的作为所述棱线的对边的2个边缘的平面靠横向内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的上部构造,
所述相对板由在纵长方向上排列的2个所述支承壁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的上部构造,
所述相对板在其上边缘和下边缘中的任一方连接于所述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的上部构造,
所述加固部件具有多个所述相对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的上部构造,
所述加固部件配置于所述上边梁与竖立设置于车辆的侧部的立柱结合的位置。
CN201910047011.8A 2018-01-23 2019-01-18 车身的上部构造 Pending CN1100655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8950 2018-01-23
JP2018008950A JP2019127099A (ja) 2018-01-23 2018-01-23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5537A true CN110065537A (zh) 2019-07-30

Family

ID=65228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7011.8A Pending CN110065537A (zh) 2018-01-23 2019-01-18 车身的上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3753B2 (zh)
EP (1) EP3527466B1 (zh)
JP (1) JP2019127099A (zh)
CN (1) CN11006553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54033B2 (ja) * 2017-11-15 2021-10-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ボディ骨格構造
JP2019127099A (ja) * 2018-01-23 2019-08-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7021655B2 (ja) * 2019-03-14 2022-02-1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上部構造
CN112249053B (zh) * 2020-10-09 2023-07-18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内装车顶骨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07222B2 (en) * 2006-02-27 2008-08-05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2012121368A (ja) * 2010-12-06 2012-06-2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自動車のルーフサイド骨格フレーム
CN105377674B (zh) * 2013-05-17 2017-09-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上部结构
US9764769B2 (en) * 2015-02-09 2017-09-19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frame structural member assembly and method
JP6135699B2 (ja) 2015-03-11 2017-05-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側部構造
JP6256429B2 (ja) * 2015-08-17 2018-01-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6706432B2 (ja) * 2016-04-25 2020-06-1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ルーフサイドメンバ
JP6673163B2 (ja) * 2016-11-28 2020-03-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中央部構造
JP6481700B2 (ja) * 2017-02-21 2019-03-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6919406B2 (ja) * 2017-08-10 2021-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側部構造
US10300957B2 (en) * 2017-10-09 2019-05-28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s and vehicle roof structures including front header extensions
JP2019127099A (ja) * 2018-01-23 2019-08-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US10577023B2 (en) * 2018-05-10 2020-03-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oof frame bracket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27466B1 (en) 2020-07-29
EP3527466A1 (en) 2019-08-21
JP2019127099A (ja) 2019-08-01
US10773753B2 (en) 2020-09-15
US20190225277A1 (en) 2019-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5537A (zh) 车身的上部构造
KR101722870B1 (ko) 자동차의 차체 측부 구조
US9809258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2632927B (zh) 车体后部构造
CN103180198B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105984505B (zh) 车身结构
CN100537329C (zh) 车身结构
JP6135699B2 (ja) 車両側部構造
CN105813925A (zh) 用于改进侧面碰撞价值的具有加强b 形柱构件的两部分的车辆侧部结构
JP5711313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2470899A (zh) 汽车的上部车身构造
US9868470B2 (en)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CN105324296A (zh) 具有结点增强构件和行李舱盖窗框架铰链增强构件的车辆车身
US10336369B2 (e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US10059375B2 (en)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CN105473422B (zh) 车辆侧部构造
CN103118926A (zh) 车身结构
EP2623399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7054474A (zh) 车身前部结构
US8899670B2 (en) Roof side rail
CN103958327A (zh) 车体侧部结构
KR101734580B1 (ko) 자동차용 센터필러 패널
CN107235080A (zh) 车身构造
US9180815B2 (en) Vehicle door
CN111674468B (zh) 车辆前部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