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8709B -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8709B
CN110058709B CN201811327250.0A CN201811327250A CN110058709B CN 110058709 B CN110058709 B CN 110058709B CN 201811327250 A CN201811327250 A CN 201811327250A CN 110058709 B CN110058709 B CN 1100587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ouch electrode
display device
connection portion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72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58709A (zh
Inventor
黄旷兆
金相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58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8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58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8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52Details of colour pixel setup, e.g. pixel composed of a red, a blue and two green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9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by monitoring one or more pixels in the display panel, e.g. by monitoring a fixed reference pixel
    • G09G2320/0295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by monitoring one or more pixels in the display panel, e.g. by monitoring a fixed reference pixel by monitoring each display pix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4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43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the effects of age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93Calibration of display syste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透明基板,透明基板包括多个发光区域;电路单元,电路单元设置在透明基板上并且包括分别对应于多个发光区域的多个电路区域;多个触摸电极行,其中多个触摸电极行中的一个触摸电极行包括多个子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一连接部,多个子触摸电极设置成与多个发光区域重叠,多个第一连接部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连接多个子触摸电极;和触摸配线,触摸配线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配置成给多个触摸电极行中的一个子触摸电极提供触摸信号。还提供了一种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Description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7年11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54343号的优先权,为了所有目的通过参考将该专利申请结合在此,如同在此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在此公开的各方面涉及一种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需求以各种形式逐渐增加,正在利用诸如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显示装置和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之类的各种显示装置。
在上述显示装置之中,作为自发光装置的OLED装置近来成为焦点,因为OLED装置在响应速度、视角、色再现性等方面优异,并且可较薄地实现。
此外,显示装置可通过接收经由诸如键盘或鼠标之类的各种输入装置输入的用户指令进行操作,作为显示装置的输入装置,已开发了触摸面板,通过触摸显示装置的屏幕,触摸面板能够直观且方便地输入用户指令。触摸面板可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屏幕上,当用户触摸显示装置的屏幕上的特定点时,显示装置可接收用户指令的输入。此外,触摸面板嵌入显示装置中从而与显示装置集成。与显示装置集成的触摸面板可称为触摸传感器单元。
近年来,由于设计等的原因,已对用于将显示装置的边缘的宽度变窄的窄边框技术进行了积极研究。此外,当触摸传感器单元与显示装置集成时,在显示装置的边缘中设置用于驱动显示装置的信号配线和用于驱动触摸传感器单元的信号配线,这使得不可能较窄地实现边框。
当触摸传感器单元与显示装置集成时,显示装置的电路与触摸传感器单元的电路之间的距离可减小。此外,当触摸传感器单元采取静电容方案时,传输至显示装置的信号可由于触摸传感器单元中的电容器而失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图像质量劣化的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此外,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可应用于窄边框的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在一个方面中,在此公开的各方面能够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包括多个发光区域;电路单元,所述电路单元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并且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区域的多个电路区域;多个触摸电极行,其中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中的一个触摸电极行包括多个子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多个子触摸电极设置成与所述多个发光区域重叠,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连接所述多个子触摸电极;和触摸配线,所述触摸配线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配置成给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中的一个子触摸电极提供触摸信号。
在另一个方面中,在此公开的各方面能够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触摸电极行,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以预定间隔设置;和多条触摸配线,所述多条触摸配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触摸驱动信号被传输至所述触摸配线。在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之中,一个触摸电极行包括多个子触摸电极和比所述子触摸电极窄的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多条触摸配线设置成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重叠,并且在所述多条触摸配线之中,一条触摸配线在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中与触摸电极行接触。
在另一个方面中,在此公开的各方面能够提供一种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在透明基板上形成触摸电极并将触摸配线连接至所述触摸电极的点,所述触摸电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以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触摸电极行;在所述触摸配线上形成多个晶体管和给所述多个晶体管施加信号的多条配线;形成与所述多个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晶体管连接的发光元件;和在所述发光元件上形成封装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图像质量劣化的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此外,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可提供一种可应用于窄边框的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附图说明
本公开内容上述和其他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将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各方面的包括触摸传感器单元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构造的示图;
图2是图解图1中所示的感测单元与子像素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概念图;
图3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各方面的子像素的电路图;
图4是图解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剖面图;
图5A是图解设置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触摸电极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5B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各方面的触摸电极行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6是图解其中设置有图5A中所示的触摸电极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7是沿图5A中的线A-A’截取的触摸电极的剖面图;
图8是沿图5A中的线B-B’截取的触摸电极的剖面图;
图9A是图解设置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触摸电极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9B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各方面的触摸电极行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10是图解其中设置有图9A中所示的触摸电极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11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各方面的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在通过参考标记指代图的要素时,尽管相同的要素显示在不同的图中,但仍由相同的参考标记指代相同的要素。此外,在本公开内容下面的描述中,当结合在此的已知功能和构造的详细描述反而会使本公开内容的主题不清楚时,将省略其描述。
此外,在描述本公开内容的部件时,可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之类的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相应部件的特性、顺序、次序等不被相应的术语限制。在描述一特定结构要素“连接至”、“耦接至”或“接触”另一结构要素的情形中,应当解释为另一结构要素可“连接至”、“耦接至”或“接触”这些结构要素,以及该特定结构要素直接连接至或直接接触该另一结构要素。
图1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各方面的包括触摸传感器单元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构造的示图,图2是图解图1中所示的感测单元与子像素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概念图。
参照图1和2,显示装置100可包括:配置成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配置成感测显示面板上的触摸点的触摸传感器单元115、配置成驱动显示面板的多个驱动驱动器120、和配置成驱动触摸传感器单元115的多个感测驱动器130。
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未示出)并且能够通过与栅极信号对应传输的数据信号显示图像。显示面板可以是LCD装置或OLED装置。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
触摸传感器单元115包括多个触摸电极TE,触摸传感器单元115可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多个触摸电极TE能够利用由触摸导致的电容变化来感测触摸。在此,触摸可指用手或触控笔触摸显示面板,并且触摸可包括靠近显示面板的悬停(hovering)以及直接触摸。多个触摸电极TE的数量可对应于显示面板的尺寸。
如图2中所示,在一个触摸电极TE下方可设置多个子像素R、G、B和W。多个子像素R、G、B和W可发射对应于数据信号和栅极信号的光。在此,子像素R、G、B和W被图解为发射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和白色光的全部,但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
此外,触摸传感器单元115可包括多条触摸配线M3。多条触摸配线M3的每一条可连接至一个触摸电极TE。触摸配线M3可设置在与触摸电极TE不同的层上并且可设置成与触摸电极TE重叠。此外,一条触摸配线M3可通过设置在触摸电极TE的至少一个点处的接触孔CNT1连接至触摸电极TE。
多个驱动驱动器12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下端并且可给显示面板提供包括数据信号和栅极信号的驱动信号。多个驱动驱动器120可包括数据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每个数据驱动器配置成传输数据信号,每个栅极驱动器配置成传输栅极信号。栅极驱动器可以是多个驱动驱动器之中的设置在最左侧和最右侧的驱动器。多个感测驱动器130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顶端并且可通过触摸配线M3将触摸信号传输至触摸电极TE/从触摸电极TE接收触摸信号。触摸信号可包括触摸驱动信号和触摸感测信号。此外,多个感测驱动器130可将触摸驱动信号传输至触摸电极TE并且可从触摸电极TE接收触摸感测信号。
多个驱动驱动器12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并且可给显示面板传输包括栅极信号和数据信号的驱动信号。此外,多个感测驱动器13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上方并且可传输和接收触摸信号。在显示面板的左侧和右侧可不设置用于施加信号的端子。由于设置在显示面板上的触摸电极能够通过一条触摸配线传输/接收触摸信号,所以可减少传输/接收触摸信号所需的端子的数量。因此,可减少从感测驱动器130输出的信号的数量,并且可使用相较于触摸配线M3的数量而言具有更小尺寸的感测驱动器130。因此,可减小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上端的感测驱动器130的尺寸并且在显示面板的左侧和右侧不存在端子。因而,可以以较窄的宽度实现显示面板的其中设置配线的边框区域。
此外,可通过经由第一板102从外部接收信号来驱动多个驱动驱动器120,并且可通过经由第二板103从外部接收信号来驱动多个感测驱动器130。在此,可对应于显示面板的尺寸和分辨率确定多个驱动驱动器120和多个感测驱动器130的数量。此外,驱动驱动器120和感测驱动器130各自可包括集成电路。
图3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各方面的子像素的电路图。
参照图3,子像素101可包括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OLED、第一到第三晶体管T1到T3和电容器C1。在此,第一晶体管T1可以是驱动流入OLED中的驱动电流的驱动晶体管。
第一晶体管T1可具有连接至第一电源线VL1以接收第一电压EVDD的第一电极、连接至第二节点N2的第二电极、和连接至第一节点N1的栅极电极。此外,第二晶体管T2可具有连接至数据线DL的第一电极、连接至第一节点N1的第二电极、和连接至第一栅极线GL1的栅极电极。此外,第三晶体管T3可具有连接至第二节点N2的第一电极、连接至基准电源线VL2的第二电极、和连接至第二栅极线GL2的栅极电极。第一电源线VL1可接收第一电压EVDD,并且基准电源线VL2可接收基准电压Vref。
OLED可具有连接至第二节点N2的阳极电极和被传输第二电压EVSS的阴极电极。阴极电极可连接至公共电源,公共电源配置成提供第二电压EVSS。第二电压EVSS可以是地电压。因此,通过第一晶体管T1提供的驱动电流可流入OLED中。此外,电容器C1可连接在第一节点N1与第二节点N2之间并且可保持施加至第一节点N1的电压。
当第二晶体管T2响应于传输至第一栅极线GL1的栅极信号导通时,通过数据线DL传输的数据信号可传输至第一节点N1。数据信号可具有对应于灰阶(gradation)的预定电压。第一晶体管T1通过数据信号能够使驱动电流流向第二节点N2。电容器C1可配置成保持第一节点N1的电压。
当第三晶体管T3通过传输至第二栅极线GL2的栅极信号导通时,基准电压Vref可传输至第二节点N2。此外,第二节点N2的电压可用于感测流过OLED的驱动电流的大小。可通过感测第二节点N2的电压来感测第一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
图4是图解图1中所示的包括触摸传感器单元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剖面图。
参照图4,显示装置100可包括透明基板100a上的透明电极101a。设置在透明基板100a上的透明电极101a可形成为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或类似物的透明电极。透明电极101a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触摸电极TE。在透明基板100a中,偏振层100b可设置在与其上形成有透明电极101a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在透明电极101a上设置第一绝缘膜102a之后,金属配线103a可被构图并设置在第一绝缘膜102a上。当设置金属配线103a时,在第一绝缘膜102a中形成接触孔并且在接触孔中形成第一通路(via)V1,使得金属配线103a能够经由第一通路V1在一个点处与透明电极101a接触。金属配线103a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触摸配线M3。可在其上设置有金属配线103a的第一绝缘膜102a上设置第二绝缘膜104a,并且金属层105a可被构图并设置在第二绝缘膜104a上。可在金属层105a上设置第三绝缘膜106a。
在设置第三绝缘膜106a之后,可在第三绝缘膜106a上设置有源层107a并且可在有源层107a上设置栅极绝缘膜108a。可通过在栅极绝缘膜108a上构图并设置栅极金属而在栅极绝缘膜108a上设置栅极电极109a。可在其上设置有栅极电极109a的栅极绝缘膜108a上设置层间绝缘膜110a。可通过在层间绝缘膜110a上构图并设置源极漏极金属而在层间绝缘膜110a上设置源极电极111a和漏极电极111b。在层间绝缘膜110a和栅极绝缘膜108a中形成接触孔,源极电极111a和漏极电极111b可通过形成在接触孔中的第二通路V2连接至有源层107a。在此,图解了由于设置两个有源层107a、两个栅极电极109a、两个源极电极111a和两个漏极电极111b,所以设置了两个薄膜晶体管。然而,这仅仅是为了解释,可在显示装置100中设置多个薄膜晶体管。此外,在此示出的两个薄膜晶体管可以是图3中所示的第一晶体管T1和第三晶体管T3。此外,金属层105a可设置在与对应于图3中所示的第一晶体管T1的有源层107a、源极电极111a和漏极电极111b重叠的位置处。此外,金属层105a可执行防止通过透明基板100a传输的光传输至图3中所示的第一晶体管T1的有源层的功能。金属层105a可称为遮光层。
可在源极电极111a和漏极电极111b上沉积平坦化膜112a。可在平坦化膜112a上设置滤色器113a。滤色器113a可设置在与透明电极101a对应的位置处。此外,滤色器113a可设置在与透明电极101a重叠的位置处。可在其上设置有滤色器113a的平坦化膜112a上设置钝化层114a,并且可在钝化层114a上设置阳极电极115a。阳极电极115a可以是透明电极。在平坦化膜112a和钝化层114a中形成接触孔并且通过接触孔形成第三通路V3,使得阳极电极115a可通过第三通路V3连接至漏极电极111b。
可在阳极电极115a上设置堤部116a。堤部116a可包括设置在与滤色器113a对应的区域中的腔Ca。此外,腔Ca可设置在与滤色器113a重叠的区域中。由于腔Ca,阳极电极115a可不被堤部116a覆盖。可在堤部116a上以及腔Ca中的阳极电极115a上设置有机发光层117a。在此,有机发光层117a可仅设置在腔Ca中的阳极电极115a上。此外,可在有机发光层117a上设置阴极电极118a。阴极电极118a可以是公共电极。阴极电极118a可以是透明电极。可在阴极电极118a上形成粘合剂层119a并且封装部120a可结合至阴极电极118a。粘合剂层119a可包括环氧树脂。封装部120a可包括金属。此外,封装部120a可以是不透明的。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可通过封装部120a防止湿气和/或异物渗透到有机发光层117a中。此外,阳极电极115a、有机发光层117a和阴极电极118a可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并且有机发光层117a可响应于从阳极电极115a流到阴极电极118a的电流而发光。
在如上所述实现的显示装置100中,从有机发光层117a发射的光可朝向存在滤色器113a的一侧传播。此外,穿过滤色器113a的光可通过透明电极101a和透明基板100a发射到外部。因此,可根据滤色器113a的颜色确定发射到外部的光的颜色。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有机发光层117a根据相应的子像素能够发射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和白色光,使得可确定通过有机发光层117a发射到外部的光的颜色。此外,可不需要滤色器113a。透明基板100a上的设置有透明电极101a的区域可称为发光区域,其他区域可称为电路区域。
上述显示装置允许在显示装置中包括触摸传感器单元。
图5A是图解设置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触摸电极的示例的平面图,图5B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各方面的触摸电极行的示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5A和5B,显示装置100可包括多个触摸电极TE。在此,为了便于解释,作为示例将描述位于同一列中的三个触摸电极TE。触摸电极TE1、TE2和TE3的每一个可包括以预定间隔布置的多个触摸电极行TER。尽管在该示例中图解了一个触摸电极TE包括七个触摸电极行TER,但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触摸电极行TER可包括多个子触摸电极sTE和用于在第一方向上连接多个子触摸电极sTE的第一连接部Br1。此外,触摸电极TE1、TE2和TE3可与多条触摸配线M3重叠。
多条触摸配线M3可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可在第一方向上以规则间隔设置。此外,触摸配线M3可与触摸电极行TER的第一连接部Br1重叠。在此,与触摸电极TE1、TE2和TE3的每一个重叠的多条触摸配线M3的数量是六条,但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第一连接部Br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可小于子触摸电极sTE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第一连接部Br1可与一条重叠的触摸配线形成寄生电容。通过将第一连接部Br1的宽度形成为比子触摸电极sTE的宽度窄,可减小形成在第一连接部Br1与一条触摸配线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大小。
三个触摸电极TE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可称为第一触摸电极TE1、第二触摸电极TE2和第三触摸电极TE3,六条触摸配线M3在从左到右的方向上可称为第一触摸配线TL1、第二触摸配线TL2、第三触摸配线TL3、第四触摸配线TL4、第五触摸配线TL5和第六触摸配线TL6。第一触摸电极TE1连接至第四触摸配线TL4,第二触摸电极TE2连接至第五触摸配线TL5,第三触摸电极TE3连接至第六触摸配线TL6。第一到第三触摸配线TL1到TL3可连接至其他未示出的触摸电极。
第一触摸电极TE1可通过接触孔CNT1连接至设置在与第一连接部Br1重叠的位置处的第四触摸配线TL4,第二触摸电极TE2可通过接触孔CNT1连接至设置在与第一连接部Br1重叠的位置处的第五触摸配线TL5,并且第三触摸电极TE3可通过接触孔CNT1连接至设置在与第一连接部Br1重叠的位置处的第六触摸配线TL6。因此,形成一个触摸电极TE的多个触摸电极行TER的每一个能够通过同一触摸配线传输/接收触摸信号。在此,由于可在单个工艺中形成用于连接触摸电极和触摸配线的接触孔CNT1,所以对其赋予同一标号。
参照图5B,触摸电极行TER的第一连接部Br1可包括第一区域Br1a和第二区域Br1b,第一区域Br1a与触摸配线TL1、TL2或TL3重叠,第二区域Br1b连接至位于同一行中的相邻子触摸电极sTE。第一区域Br1a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Wa2可大于第二区域Br1b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Wa3。第一区域Br1a可被设置有连接至触摸配线TL1的接触孔CNT1。因此,在第一连接部Br1中确保了要被设置接触孔CNT1的区域,并且可有利于触摸配线TL1与第一区域Br1a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方面,多条触摸配线M3可连接至一个多路复用器MUX。多路复用器MUX可通过选择信号选择待传输至多个端子的信号,并可将选择的信号输出至一个端子,并且多路复用器MUX可通过选择信号选择多个端子之一,并可将待输入至一个端子的信号输出至选择的端子。由此,通过多路复用器MUX,图1中所示的感测驱动器130的一个输出级OUT能够按顺序输出多个触摸信号,并且能够将多个触摸信号传输至不同的触摸配线M3。
感测驱动器130的一个输出级OUT能够在不同的时间通过多路复用器MUX接收从多条触摸配线M3传输的多个触摸信号。在显示装置100中,可通过使用多路复用器MUX减少感测驱动器130的输出级OUT的数量。因此,显示装置100能够使用相较于触摸配线M3的数量而言尺寸更小的感测驱动器130,使得可减小与显示装置100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
图6是图解其中设置有图5A中所示的触摸电极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6,显示装置100可包括多个发光区域以及电路区域,电路区域包括分别对应于多个发光区域的多个电路单元1011到1014。多个发光区域和多个电路单元可设置在透明基板100a上。电路单元1011到1014可对应于图3中所示的子像素的像素电路。然而,电路单元1011到1014的配置不限于此。
在发光区域中,子触摸电极sTE1、sTE2、sTE3和sTE4与阳极电极115a可设置成彼此重叠。一个子触摸电极sTE1可通过第一连接部Br1连接至相邻的子触摸电极sTE2。当子触摸电极sTE1、sTE2、sTE3和sTE4通过第一连接部Br1连接时,可形成一个触摸电极行TER。子触摸电极sTE1、sTE2、sTE3和sTE4可以是图4中所示的透明电极101a。
电路区域可包括:配置成给阳极电极115a提供驱动电流的电路单元1011到1014;以及配置成给电路单元1011到1014施加电力和信号的第一电源线VL1、基准电源线VL2、数据线DL1到DL4、以及栅极线GL1和GL2。此外,可在与电路单元1011、1012、1013和1014重叠的区域中设置遮光膜LS1、LS2、LS3和LS4。遮光膜LS1、LS2、LS3和LS4可以是图4中所示的金属层105a。
此外,显示装置100的四个子像素对应于一个像素并且分别对应于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一个子像素可对应于一个阳极电极115a和一个电路单元。
图6图解了一个像素的平面图,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在从左到右的方向上顺序设置。第一子像素可对应于蓝色,第二子像素可对应于白色,第三子像素可对应于红色,并且第四子像素可对应于绿色。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此外,两条第一电源线VL1、一条基准电源线VL2、第一到第七触摸配线TL1到TL7以及第一到第四数据线DL1到DL4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可在第一方向上以预定间隔设置。
第一条第一电源线VL1和第一触摸配线TL1可设置在第一子像素的左侧。第一数据线DL1、第二数据线DL2、第二触摸配线TL2和第三触摸配线TL3可设置在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之间。基准电源线VL2和第四触摸配线TL4可设置在第二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之间。第三数据线DL3、第四数据线DL4、第五触摸配线TL5和第六触摸配线TL6可设置在第三子像素与第四子像素之间。此外,第七触摸配线TL7和第二条第一电源线VL1可设置在第四子像素的右侧。此外,阳极电极115a可设置在子像素的上部,并且电路单元1011到1014可设置在子像素的下部。此外,第一栅极线GL1和第二栅极线GL2可设置在电路单元1011到1014下方。在此,第一数据线DL1传输对应于蓝色的数据信号,第二数据线DL2传输对应于白色的数据信号,第三数据线DL3传输对应于红色的数据信号,并且第四数据线DL4传输对应于绿色的数据信号。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
此外,电路单元1011到1014可设置在图5A中所示的一个触摸电极行与另一触摸电极行之间。触摸电极行布置在对应于发光区域的阳极区域上,电路单元1011到1014布置在对应于非发光区域的位置,由此防止显示装置的开口率降低。
通过使子像素共用第一电源线VL1和基准电源线VL2,第一电源线VL1和基准电源线VL2的数量可少于电路单元1011到1014的数量,使得可增大显示装置100的开口率。在该情形中,由于第一电源线VL1与第一子像素相邻设置,所以第一电路单元1011可通过连接至第一电源线VL1被提供第一电压EVDD。然而,由于第二电路单元1012不与第一电源线VL1相邻,所以第二电路单元1012由于第一电路单元1011而不能直接连接至第一电源线VL1。为此,第二电路单元1012可使用第一跳接线GPL1连接至第一电源线VL1。
由于基准电源线VL2不与第一子像素相邻而是与第二子像素相邻,所以第一电路单元1011由于第二子像素而不能直接连接至基准电源线VL2。为了将第一电路单元1011连接至基准电源线VL2,可使用第二跳接线GPL2。此外,由于第二电路单元1012与基准电源线VL2相邻,所以基准电源线VL2可直接连接至第二电路单元1012。第三子像素的第三电路单元1013和第四子像素的第四电路单元1014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连接至第一电源线VL1和基准电源线VL2。此外,电路区域可设置成对应于图5A中所示的触摸电极行TER之间的间隔。
第一跳接线GPL1和第二跳接线GPL2可由图4中所示的金属层105a形成。因此,第一跳接线GPL1和第二跳接线GPL2可与遮光膜LS1、LS2、LS3和LS4一起形成。此外,第一跳接线GPL1和第二跳接线GPL2可包括与遮光膜LS1、LS2、LS3和LS4相同的材料。第一跳接线GPL1和第二跳接线GPL2可通过接触孔连接至第一电源线VL1和基准电源线VL2,第一跳接线GPL1可连接至第二电路单元1012和第三电路单元1013,第二跳接线GPL2可连接至第一到第四电路单元1011到1014。此外,遮光膜LS1、LS2、LS3和LS4能够防止光发射到电路单元1011到1014。
在此,尽管第一电源线VL1、第一到第四数据线DL1到DL4以及基准电源线VL2被示出为平行于第一到第七触摸配线TL1到TL7设置,但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第一触摸配线TL1和第七触摸配线TL7可分别与不同的第一电源线VL1重叠,第二触摸配线TL2和第三触摸配线TL3可与第一数据线DL1和第二数据线DL2重叠,第四触摸配线TL4可与基准电源线VL2重叠。此外,第五触摸配线TL5和第六触摸配线TL6可设置成与第三数据线DL3和第四数据线DL4重叠。第一电源线VL1的厚度可比第一触摸配线TL1或第七触摸配线TL7的厚度厚。此外,基准电源线VL2的厚度可比第四触摸配线TL4的厚度厚。此外,设置在第一子触摸电极的左侧的第一连接部Br1可通过接触孔CNT1连接至第一触摸配线TL1。在此,尽管第一连接部Br1被示出为通过接触孔CNT1连接至第一触摸配线TL1,但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根据触摸电极的位置,可不同地设定与接触孔CNT1重叠的触摸配线,第一连接部Br1还可通过接触孔CNT1连接至其他触摸配线,而非除第一触摸配线TL1。
图7是沿图5A中的线A-A’截取的触摸电极的剖面图,图8是沿图5A中的线B-B’截取的触摸电极的剖面图。
参照图7,示出了显示装置的线A-A’的剖面。在该情形中,由于触摸电极101a和触摸配线103a通过第一通路V1连接,所以在触摸电极101a与触摸配线103a之间可不形成寄生电容。因此,由于设置第三绝缘膜106a和栅极绝缘膜108a而在栅极电极109a与触摸配线103a之间形成的电容由下面的等式1表示。
等式1
Cpl=Cl
在此,Cp1表示线A-A’的剖面中的寄生电容,C1表示触摸配线与设置在显示面板上的配线之间形成的电容。
参照图8,示出了显示装置的线B-B’的剖面。在该情形中,由于在触摸电极101a和触摸配线103a中未形成通路,所以触摸电极101a和触摸配线103a未彼此连接,因而可形成寄生电容。因此,由于设置第三绝缘膜106a和栅极绝缘膜108a而在栅极电极109a与触摸配线103a之间形成的电容由下面的等式2表示。
等式2
Cp2=Cl+((C2+C3)/C2C3)
在此,Cp2表示线B-B’的剖面中的寄生电容,C1表示触摸配线与设置在显示面板上的配线之间形成的电容,C2和C3的每一个表示形成在触摸电极与触摸配线之间的电容。
就是说,由于触摸电极导致的电容偏差,在不同位置上产生不同的RC延迟,因而信号可失真。
在此,尽管寄生电容被描述为形成在触摸配线103a与栅极电极109a之间,但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寄生电容还可形成在触摸配线103a与源极电极、漏极电极和数据线之间。
图9A是图解设置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触摸电极的示例的平面图。图9B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各方面的触摸电极行的示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9A和9B,显示装置100可包括多个触摸电极TE。触摸电极TE1、TE2和TE3的每一个可包括以预定间隔布置的多个触摸电极行TER。尽管在该示例中图解了一个触摸电极TE包括七个触摸电极行TER,但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触摸电极行TER可包括多个子触摸电极sTE和用于在第一方向上连接多个子触摸电极sTE的第一连接部Br1。此外,触摸电极TE1、TE2和TE3可与多条触摸配线M3重叠。
多条触摸配线M3可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可在第一方向上以规则间隔设置。此外,触摸配线M3可与触摸电极行TER的第一连接部Br1重叠。在此,与触摸电极TE1、TE2和TE3的每一个重叠的多条触摸配线M3的数量是六条,但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第一连接部Br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可小于子触摸电极sTE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第一连接部Br1可与一条重叠的触摸配线形成寄生电容。通过将第一连接部Br1的宽度形成为比子触摸电极sTE的宽度窄,可减小形成在第一连接部Br1与一条触摸配线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大小。
触摸电极行TER的第一连接部Br1可包括第一区域Br1a和第二区域Br1b,第一区域Br1a与触摸配线TL1、TL2或TL3重叠,第二区域Br1b连接至位于同一行中的相邻子触摸电极sTE。第一区域Br1a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Wa2可大于第二区域Br1b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Wa3。第一区域Br1a可被设置有连接至触摸配线TL1的接触孔CNT1。因此,在第一连接部Br1中确保了要被设置接触孔CNT1的区域,并且可有利于触摸配线TL1与第一连接部Br1之间的连接。
此外,一个触摸电极行TER1可包括第二连接部Br2,触摸电极行TER1通过第二连接部Br2连接至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相邻触摸电极行TER2。第二连接部Br2可设置在其他触摸电极行TER2中,而非设置在所述一个触摸电极行TER1中,使得一个触摸电极行TER1连接至其他触摸电极行TER2。多条触摸配线M3可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可在第一方向上以规则间隔设置。一个触摸电极中包括的所有触摸电极行可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因此,通过将触摸电极行TER并联连接,可减小包括多个触摸电极行TER的触摸电极TE1、TE2和TE3的内部电阻大小。当触摸电极TE1、TE2和TE3的内部电阻的大小较小时,RC延迟的大小较小,使得即使发生电容偏差,仍可减小传输至显示面板的信号的失真。因此,可减小由于触摸电极TE1、TE2和TE3而产生的信号的失真。
三个触摸电极TE1、TE2和TE3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可称为第一触摸电极TE1、第二触摸电极TE2和第三触摸电极TE3,六条触摸配线M3在从左到右的方向上可称为第一触摸配线TL1、第二触摸配线TL2、第三触摸配线TL3、第四触摸配线TL4、第五触摸配线TL5和第六触摸配线TL6。第一触摸电极TE1连接至第四触摸配线TL4,第二触摸电极TE2连接至第五触摸配线TL5,第三触摸电极TE3连接至第六触摸配线TL6。第一到第三触摸配线TL1到TL3可连接至其他未示出的触摸电极。
第一触摸电极TE1可通过接触孔CNT1连接至设置在与第一连接部Br1重叠的位置处的第四触摸配线TL4,第二触摸电极TE2可通过接触孔CNT1连接至设置在与第一连接部Br1重叠的位置处的第五触摸配线TL5,并且第三触摸电极TE3可通过接触孔CNT1连接至设置在与第一连接部Br1重叠的位置处的第六触摸配线TL6。因此,形成一个触摸电极TE的多个触摸电极行TER的每一个能够通过同一触摸配线传输/接收触摸信号。在此,由于可在单个工艺中形成用于连接触摸电极和触摸配线的接触孔CNT1,所以对其赋予同一标号。
参照图9B,触摸电极行TER的第一连接部Br1可包括第一区域Br1a和第二区域Br1b,第一区域Br1a与触摸配线TL1、TL2或TL3重叠,第二区域Br1b连接至位于同一行中的相邻子触摸电极sTE。第一区域Br1a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Wa2可大于第二区域Br1b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Wa3。第一区域Br1a可被设置有连接至触摸配线TL1的接触孔CNT1。因此,在第一连接部Br1中确保了要被设置接触孔CNT1的区域,并且可有利于触摸配线TL1与第一区域Br1a之间的连接。然而,由于在第二连接部Br2中不设置接触孔,所以第二连接部Br2的宽度可以是恒定的。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第二连接部Br2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Wb2可比子触摸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Wb1窄,以便减小与电路单元重叠的面积。
在一个方面中,多条触摸配线M3可连接至一个多路复用器MUX。多路复用器MUX可通过选择信号选择待传输至多个端子的信号,并可将选择的信号输出至一个端子,并且多路复用器MUX可通过选择信号选择多个端子之一,并可将待输入至一个端子的信号输出至选择的端子。由此,通过多路复用器MUX,图1中所示的感测驱动器130的一个输出级OUT能够按顺序输出多个触摸信号,并且能够将多个触摸信号传输至不同的触摸配线M3。
感测驱动器130的一个输出级OUT能够在不同的时间通过多路复用器MUX接收从多条触摸配线M3传输的多个触摸信号。在显示装置100中,可通过使用多路复用器MUX减少感测驱动器130的输出级OUT的数量。因此,显示装置100能够使用相较于触摸配线M3的数量而言尺寸更小的感测驱动器130,使得可减小与显示装置100的边缘部分对应的边框。
图10是图解其中设置有图9A中所示的触摸电极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10,显示装置100可包括多个发光区域以及电路区域,电路区域包括分别对应于多个发光区域的多个电路单元1011到1018。多个发光区域和多个电路单元可设置在透明基板100a上。电路单元1011到1018可对应于图3中所示的子像素的像素电路。然而,电路单元1011到1018的配置不限于此。
图10图解了两个像素布置在第二方向上。在发光区域中,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子触摸电极sTE1、sTE2、sTE3和sTE4与阳极电极115a可设置成彼此重叠。在发光区域中,对应于另一个像素的子触摸电极sTE5、sTE6、sTE7和sTE8与阳极电极115a可设置成彼此重叠。一个子触摸电极sTE1可通过第一连接部Br1连接至相邻的子触摸电极sTE2。当子触摸电极sTE1、sTE2、sTE3和sTE4通过第一连接部Br1连接时,可形成图9B中所示的一个触摸电极行TER1。当子触摸电极sTE5、sTE6、sTE7和sTE8通过第一连接部Br1连接时,可形成图9B中所示的另一个触摸电极行TER2。一个触摸电极行TER1中包括的子触摸电极sTE1、sTE2、sTE3和sTE4以及另一个触摸电极行TER2中包括的子触摸电极sTE5、sTE6、sTE7和sTE8可以是透明电极101a。
电路区域可包括:配置成给阳极电极115a提供驱动电流的第一电路单元1011到1014;以及配置成给第一电路单元1011到1014施加电力和信号的第一电源线VL1、基准电源线VL2、数据线DL1到DL4、以及栅极线GL1和GL2。此外,电路区域可包括:配置成给阳极电极115a提供驱动电流的第二电路单元1015到1018;以及配置成给第二电路单元1015到1018施加电力和信号的栅极线GL3和GL4。此外,第二电路单元1015到1018可通过第一电源线VL1、基准电源线VL2、以及数据线DL1到DL4接收电力和信号。
第一电路单元1011到1014和第二电路单元1015到1018可以以与图6相同的方式连接至第一电源线VL1、基准电源线VL2、数据线DL1到DL4、以及栅极线GL1到GL4,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11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各方面的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参照图11,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在透明基板上形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具有预定间隔的多个触摸电极行;以及将多个触摸电极行之一在其一个点处连接至触摸配线(S111)。触摸电极行可包括透明电极。透明电极可由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铟锌(IZO)任意之一形成。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
在一个方面中,一个触摸电极行可包括多个子触摸电极和用于在第一方向上连接子触摸电极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可比子触摸电极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窄。因此,可减小第一连接部和与第一连接部重叠的触摸配线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大小。
此外,一个触摸电极行可包括第二连接部,每个第二连接部连接至相邻触摸电极行的子触摸电极。第二连接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可比子触摸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窄。因此,可减小第二连接部和与第二连接部重叠的触摸配线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大小。
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包括与用于子触摸电极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
此外,可在触摸配线上方形成多个晶体管和配置成给多个晶体管施加信号的配线(S112)。施加至多个晶体管的信号可以是数据信号、栅极信号、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基准电压。第二电压可以是地电压。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此外,为了防止光发射到晶体管,可在与晶体管重叠的区域中设置金属膜。与金属膜重叠的晶体管可以是图3中所示的第一晶体管。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此外,金属膜可用于形成跳接线,所述跳接线用于给多个晶体管传输第一电压和基准电压。
此外,可设置与多个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的发光元件(S113)。发光元件可包括阳极电极、阴极电极、以及设置在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阳极电极可连接至晶体管的漏极。阴极电极可以是公共电极。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可以是透明电极。
可在发光元件上设置封装部(S114)。发光元件能够被封装部保护。可通过在阴极电极上施加粘合剂层然后结合封装部来在发光元件上设置封装部。粘合剂层可包括环氧树脂。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封装部可由金属材料制成。封装部可以是不透明的。
尽管为了举例说明的目的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修改、增加和替换是可能的。因此,为了简便和清楚起见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方面。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应当基于所附权利要求以如下方式进行解释:包括在与权利要求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均属于本公开内容。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包括多个发光区域;
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公共电极;
电路单元,所述电路单元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上且包括对应于所述多个发光区域的多个电路区域;
多个触摸电极行,其中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中的每一个触摸电极行包括多个子触摸电极、包括第一区域的多个第一连接部、和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多个子触摸电极设置成与所述多个发光区域重叠,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子触摸电极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将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之中的相邻触摸电极行连接;和
触摸配线,所述触摸配线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的第一连接部重叠,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每一个包括连接至所述触摸配线的第一区域和连接至所述子触摸电极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宽,
其中,在与所述触摸配线重叠的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的第一连接部中,所述触摸配线通过接触孔与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中的一个触摸电极行的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区域连接以提供触摸信号,并且不与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中的另一触摸电极行的第一连接部连接,
其中每一个所述电路区域设置在相邻的触摸电极行之间,
其中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设置在与所述公共电极不同的层中,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子触摸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子触摸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恒定宽度而不包括接触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与所述多个发光区域重叠的发光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的封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发光层之间并且与所述发光区域重叠的滤色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电路区域之间以与所述多个电路区域重叠的金属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N个触摸电极行构成一个触摸电极,所述触摸配线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触摸配线重叠处与所述一个触摸电极中的所述N个触摸电极行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传输数据信号、栅极信号和第一电压并且连接至所述电路单元的多条配线,其中所述多条配线设置成与所述触摸配线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电路单元的上端并且包括将传输所述第一电压的配线和所述电路单元的上端跳接的跳接线。
11.一种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透明基板上形成触摸电极,并将触摸配线连接至所述触摸电极的点,所述触摸电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以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触摸电极行;
在所述触摸电极和所述触摸配线上形成绝缘膜;
在所述绝缘膜上形成多个晶体管和给所述多个晶体管施加信号的多条配线;
在所述多个晶体管上形成与所述多个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晶体管连接的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公共电极;和
在所述发光元件上形成封装部,
其中每一个触摸电极行包括多个子触摸电极、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每一个包括连接至所述触摸配线的第一区域和连接至所述子触摸电极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宽,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至相邻触摸电极行的子触摸电极,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子触摸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窄,
其中所述触摸配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的第一连接部重叠,
其中,在与所述触摸配线重叠的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的第一连接部中,所述触摸配线通过接触孔与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中的一个触摸电极行的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区域连接以提供触摸信号,并且不与所述多个触摸电极行中的另一触摸电极行的第一连接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比所述多个子触摸电极窄的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恒定宽度而不包括接触孔。
CN201811327250.0A 2017-11-17 2018-11-08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058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54343 2017-11-17
KR1020170154343A KR102412232B1 (ko) 2017-11-17 2017-11-17 터치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8709A CN110058709A (zh) 2019-07-26
CN110058709B true CN110058709B (zh) 2022-07-22

Family

ID=66534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7250.0A Active CN110058709B (zh) 2017-11-17 2018-11-08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1632B2 (zh)
KR (1) KR102412232B1 (zh)
CN (1) CN1100587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8485A1 (ja) * 2017-09-21 2019-03-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デバイス
CN108091676B (zh) * 2017-12-14 2022-02-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其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761901A (zh) * 2018-04-28 2018-11-0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KR102573641B1 (ko) 2018-07-02 2023-09-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9637414B (zh) * 2018-12-28 2022-07-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KR20200113065A (ko) * 2019-03-20 2020-10-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11213A (ko) * 2019-07-22 2021-02-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CN110718575B (zh) * 2019-10-22 2022-08-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ol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CN210442782U (zh) * 2019-11-22 2020-05-01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KR20220042888A (ko) * 2020-09-28 2022-04-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091080A (ko) * 2020-12-23 2022-06-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표시장치
KR20220096760A (ko) 2020-12-31 2022-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CN114237424B (zh) * 2021-12-15 2023-06-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3433A (zh) * 2015-01-30 2016-08-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75484B2 (en) * 2009-06-02 2015-07-07 Pixart Imaging Inc. Sensor patterns for mutual capacitance touchscreens
KR102004924B1 (ko) * 2012-12-09 2019-10-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터치 인식 방법
KR102057660B1 (ko) * 2013-03-07 2019-1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패널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4345997B (zh) * 2013-07-23 2017-08-2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KR101696511B1 (ko) * 2014-05-19 2017-01-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내장형 액정 표시장치
US10775913B2 (en) * 2014-06-30 2020-09-15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sensor integrate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719397B1 (ko) * 2014-08-14 2017-03-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내장형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4820321B (zh) * 2015-05-08 2020-04-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KR102380960B1 (ko) * 2015-09-30 2022-04-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410661B1 (ko) * 2015-11-13 2022-06-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6959780B (zh) * 2017-03-29 2020-04-2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20180308902A1 (en) * 2017-04-19 2018-10-25 Superc-Touch Corporation Ole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7256871B (zh) * 2017-06-27 2019-09-2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3433A (zh) * 2015-01-30 2016-08-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8709A (zh) 2019-07-26
KR20190056921A (ko) 2019-05-27
US10761632B2 (en) 2020-09-01
KR102412232B1 (ko) 2022-06-23
US20190155430A1 (en) 2019-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8709B (zh)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172019A1 (en) Display device for preventing arcing between boundary surface of mask for covering pad area and pad electro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465495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reduced bezel width
US9710084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US20160132148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US1097684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touch sensor
US11600673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dummy metal layer in non-display area
CN107785392B (zh) 显示装置
KR20190107255A (ko) 표시장치
CN111971733B (zh) 显示装置
CN111937489B (zh) 显示装置
US992922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200066500A (ko) 표시장치
KR102382761B1 (ko) 터치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11751444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23081291A (ja) 電源供給回路およびこれを含む表示装置
CN115769296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9286829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2596381B1 (ko) 표시장치
KR20240057845A (ko) 표시 장치
KR20210079684A (ko)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230030125A (ko) 표시 장치
KR20230143234A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KR20200076102A (ko) 터치센서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16419627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