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7424B -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7424B
CN114237424B CN202111534122.5A CN202111534122A CN114237424B CN 114237424 B CN114237424 B CN 114237424B CN 202111534122 A CN202111534122 A CN 202111534122A CN 114237424 B CN114237424 B CN 1142374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ortions
adjacent
touch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41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37424A (zh
Inventor
方亮
丁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341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7424B/zh
Priority to US17/623,219 priority patent/US20240036674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40228 priority patent/WO202310873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7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7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37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7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包括触控走线,触控走线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子部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子部;第一子部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走线子部、和连接相邻第一走线子部的第一连接子部,与一第一走线子部相连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和/或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子部之间的两个相连的第一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第二子部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走线子部、和连接相邻第二走线子部的第二连接子部,与一第二走线子部相连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和/或相邻两个第二走线子部之间的两个相连的第二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本发明可以减小触控走线在显示透光过程中的差异,改善触控显示面板显示不均的现象。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具有该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控显示技术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在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相对于电阻式触控显示面板,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具有寿命长、透光率高、可以支持多点触控等优点,成为触控显示技术的热点。
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分为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目前,在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中,设置引线的方式包括与电极同层设置金属网格结构,然后对金属网格结构进行横向打断以及纵向打断,以形成横向引线与竖向引线,且各引线电性连接于各电极。但是,相关技术中对于金属网格结构的打断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形成的横向引线与纵向引线之间的图案化差异明显,例如打断过程中形成的分隔线在光透过时,纵向分隔线为以竖线,而横向分隔线为一横线,两者在显示亮度上差异明显,容易产生显示不均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减小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触控走线与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触控走线之间的图案化差异,改善显示不均的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
基板;
发光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且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的多个发光像素;
触控层,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的触控电极、和多条与所述触控电极对应设置的触控走线;
其中,所述触控走线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子部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子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异;
所述第一子部包括:多个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并设置在所述发光像素一侧的第一走线子部、和多个连接相邻所述第一走线子部的第一连接子部,与一所述第一走线子部相连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和/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走线子部之间的两个相连的所述第一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
所述第二子部包括:多个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并设置在所述发光像素一侧的第二走线子部、和多个连接相邻所述第二走线子部的第二连接子部,与一所述第二走线子部相连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和/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走线子部之间的两个相连的所述第二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子部中,其中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与另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围绕同一所述发光像素设置,其中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的所述第一连接子部与另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
或者,其中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向着另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一凸起结构,相邻两条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宽度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连接于一所述第一走线子部同一侧的两条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长度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连接于其中一所述第一走线子部的一条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长度与连接于另一所述第一走线子部且相对设置的一条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长度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一子部中,其中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与另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的宽度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子部中,其中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与另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围绕同一所述发光像素设置,其中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的所述第二连接子部与另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
或者,其中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向着另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二凸起结构,相邻两条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宽度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连接于一所述第二走线子部同一侧的两条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长度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连接于其中一所述第二走线子部的一条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长度与连接于另一所述第二走线子部且相对设置的一条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长度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子部中,其中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与另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的宽度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多条所述触控走线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触控走线、第二触控走线、以及第三触控走线;
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中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围绕同一所述发光像素设置,且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中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向着所述第三触控走线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一凸起结构;
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中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围绕同一所述发光像素设置,且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中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向着所述第三触控走线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二凸起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子部中将与一第一走线子部相连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的宽度设置为不相同,和/或,将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子部之间的两个相连的第一连接子部的宽度设置为不相同;以及在第二子部中与一第二走线子部相连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和/或,将相邻两个第二走线子部之间的两个相连的第二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进而在相邻的两条第一子部之间,以及在相邻的两条第二子部之间,可以形成折线形的隔断通道,使得第一子部与第二子部中的隔断通道同时具有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延伸的部分,进而可以减小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排列的触控走线的图案化差异,以减小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排列的触控走线在显示透光过程中的差异,改善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不均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触控层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走线部的隔断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走线部的隔断结构示意图;
图3A为相关技术中纵向触控走线的隔断结构示意图;
图3B为相关技术中横向触控走线的隔断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走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走线部的隔断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走线部的隔断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走线部的隔断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走线部的隔断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走线部的隔断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走线部的隔断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一走线部的隔断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走线部的隔断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走线部的隔断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走线部的隔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请参照图1、图2A以及图2B,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发光层以及触控层,且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BA。
其中,发光层设置于基板的一侧,且发光层包括设置于显示区中的多个发光像素12;触控层包括设置于显示区AA中的多个触控电极11、和多条与触控电极11对应设置的触控走线20。
触控走线20包括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一子部21以及沿第二方向Y设置的第二子部22,且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异。
进一步地,第一子部21包括:沿第一方向X并设置在发光像素12一侧的第一走线子部211、和连接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的多个第一连接子部212,与一第一走线子部211相连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不相同,和/或,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的相连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不相同。
第二子部22包括:沿第二方向Y并设置在发光像素12一侧的第二走线子部221、和连接相邻第二走线子部221的第二连接子部222,与一第二走线子部221相连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相同,和/或,相邻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的相连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相同。
在实施应用过程中,请参照图3A以及图3B,在相关技术中,将触控面板的触控电极块与触控引线设置于同一层,具体地,可在触控电极块的同层设置呈行列排布的多个连接单元,且每个连接单元包括中间体1以及连接于中间体1四周的连接体2,且各中间体1通过连接体2与相邻的中间体1连接,且相关技术中通过将各中间体1与连接体2沿横向以及纵向进行打断,形成纵向断口3和横向断口4,进而可以形成多个独立的触控引线,且各触控引线与触控电极块进行搭接,以实现触控功能。但是,在相关技术中,纵向断口3与横向断口4皆为直线打断,形成的断口的延伸方向单一,在触控显示面板进行显示过程中,纵向断口3透光形成的为一竖线,而横向断口4透光形成的为一横线,导致触控显示面板在纵向断口3处与横向断口4处的透光亮度差异明显,容易产生显示不均的现象。而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子部21中将与一第一走线子部211相连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设置为不相同,和/或,将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的两个相连的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设置为不相同;以及在第二子部22中与一第二走线子部221相连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相同,和/或,将相邻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的两个相连的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相同,进而在相邻的两条第一子部21之间,以及在相邻的两条第二子部22之间,可以形成折线形的隔断通道,使得第一子部21与第二子部22中的隔断通道同时具有沿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延伸的部分,进而可以减小沿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排列的触控走线的图案化差异,以减小沿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排列的触控走线在显示透光过程中的差异,改善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不均的现象。
具体地,请继续参照图1、图2A以及图2B,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以及非显示区BA,且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发光层和触控层。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仅对设置于触控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层进行展开说明,而设置于触控显示面板上的其他显示器件以及膜层皆可参照常规工艺实现;例如触控显示面板可为液晶显示面板,则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液晶层以及彩膜基板,则触控层可外挂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外,或内设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内;又例如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则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层、发光层以及封装层,则触控层可设置于封装层上或设置于封装层下。且本发明实施例仅以上述为例,但并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发光层以及设置于发光层上的触控层,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区AA以及非显示区BA,且发光层包括设置于显示区AA内的多个发光像素12,触控层包括设置于显示区AA内的多个触控电极11以及连接于每一触控电极11设置的触控走线20。
触控层包括沿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呈行列分布于显示区AA内的多个触控电极11,以及一端延伸至显示区AA内连接于各触控电极11,另一端延伸至非显示区BA并连接于端子部30的触控走线20。
需要说明的是,端子部30设置于非显示区BA内,且端子部30内设置有用于绑定的多个金属端子;其中包括用于传输触控信号的触控端子部31,其内分布有用于传输触控信号的触控金属端子。
进一步地,触控走线20包括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一子部21以及沿第二方向Y设置的第二子部22,其中,在第一子部21中,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以及沿第一方向X连接于每一第一走线子部211两侧的第一连接子部212,且相邻的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通过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相连接,其中,连接于同一第一走线子部211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不同,和/或,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相连接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不同。
此外,第二子部22中,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以及沿第二方向Y连接于每一第二走线子部221两侧的第二连接子部222,且相邻的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通过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相连接,其中,连接于同一第二走线子部221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同,和/或,相邻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相连接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同。
如图4所示,以第一子部21中的结构为例,其中,包括相邻的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以及连接于各第一走线子部211两侧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于左侧第一走线子部211上方的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为L1,连接于左侧第一走线子部212下方的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为L3,连接于右侧第一走线子部211上方的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为L2,连接右侧第一走线子部211下方的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为L4,其中,L1可等于L4,L2可等于L3;连接于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上方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之间的间距为W1,连接于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下方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之间的间距为W2,其中,W1可等于W2,以使得相邻两条第一子部21之间相隔断形成的第一隔断通道201为折线形。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部21为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触控走线20,而第二子部22为沿第二方向Y设置的触控走线2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方面,非显示区BA包括弯折区CA,通过弯折区CA进行弯折,以将端子部30弯折至触控显示面板的背面,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另一方面,将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触控走线20设置于显示区AA内,进而可以节省非显示区BA内的空间,以进一步实现窄边框显示。
承上,触控走线20为分布于显示区AA内的多个如图2A所示网格结构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进行隔断所形成的,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对连接子部的宽度进行差异化设置,以使得触控走线20的隔断通道为折线形,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具体地,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述,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皆仅示出四条第一子部21,以及每条第一子部21包括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以及连接于各第一走线子部211的第一连接子部212为例,同理,本发明实施例中皆仅示出四条第二子部22,以及每条第二子部22包括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以及连接于各第二走线子部221的第二连接子部222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2A以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子部21中,连接于同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不相同,且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相连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相同,以使得相邻两条第一子部21之间形成的第一隔断通道201为折线形,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进一步地,从左至右,第一条第一子部21与第二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第一条第一子部21的第一走线子部211与相邻的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而第三条第一子部21与第四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第三条第一子部21的第一走线子部211与相邻的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进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触控走线20设置于显示区AA中,但是并不会遮挡发光像素12的发光,即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和出光效果。
此外,每一第一走线子部211沿第二方向Y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213,例如,在第二条第一子部21和第三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一条第一子部21中的每一第一走线子部211朝向相邻的另一条第一子部21中的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且第二条第一子部21上的第一凸起结构213与第三条第一子部21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起结构213相间隔设置。
其中,连接于同一第一走线子部211且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不同,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相同,连接于同一走线子部211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二子部22,连接于同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相同,且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相连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相同,以使得相邻两条第二子部22之间形成的第二隔断通道202为折线形,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进一步地,从上至下,第一条第二子部22与第二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第一条第二子部21的第二走线子部221与相邻的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而第三条第二子部22与第四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第三条第二子部22的第二走线子部221与相邻的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进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触控走线20设置于显示区AA中,但是并不会遮挡发光像素12的发光,即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和出光效果。
此外,每一第二走线子部221沿第一方向X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223,例如,在第二条第二子部22和第三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一条第二子部22中的每一第二走线子部221朝向相邻的另一条第二子部22中的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且第二条第二子部22上的第二凸起结构223与第三条第二子部22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起结构223相间隔设置。
其中,连接于同一第二走线子部221且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不同,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相同,连接于同一第一走线子部211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不相同。
承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一子部21与至少一第二子部22相连接,以形成各连接于触控电极11的触控走线20,请结合图1以及图2A所示,触控走线20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触走线2011、第二触控走线2012以及第三触控走线2013;其中,第二触控走线2012中的第一走线子部211与第一触控走线2011中相邻的第一走线子部211围绕同一发光像素12设置,且第二触控走线2012中的第一走线子部211,向着第三触控走线2013中相邻的第一走线子部211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第二触控走线2012中的第二走线子部221与第一触控走线2011中相邻的第二走线子部221围绕同一发光像素12设置,且第二触控走线2012中的第二走线子部221,向着第三触控走线2013中相邻的第二走线子部221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子部21还可包括第三走线子部以及连接第三走线子部两侧的第三连接子部,且连接于同一第三走线子部两侧的两个第三连接子部的宽度相等,或相邻的两个第三走线子部之间相连接的两个第三连接子部的宽度相等,以形成直线形隔断通道;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提高改善效果,则第一子部21中第一走线子部211的数量需要大于第三走线子部的数量。同理,第二子部22中也可包括第四走线子部以及连接第四走线子部两侧的第四连接子部,且连接于同一第四走线子部两侧的两个第四连接子部的宽度相等,或相邻的两个第四走线子部之间相连接的两个第四连接子部的宽度相等,以形成直线形隔断通道,且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提高改善效果,则第二子部22中第二走线子部221的数量需要大于第三走线子部的数量。
承上,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子部21之间可形成折线形的第一隔断通道201,以及相邻的第二子部22之间可形成折线形的第二隔断通道202,进而在形成沿第一方向X的第一子部21,以及在形成沿第二方向Y的第二子部22时,不仅仅只有竖向透光,同时还有横向透光,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在图案化触控走线20时竖向与横向之间的透光差异,进而可以有效改善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不均现象,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请继续参照图1、图5A以及图5B,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子部21中,连接于同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不相同,且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相连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也不相同,以使得相邻两条第一子部21之间形成的第一隔断通道201为折线形,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进一步地,从左至右,第一条第一子部21与第二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第一条第一子部21的第一走线子部211与相邻的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而第三条第一子部21与第四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第三条第一子部21的第一走线子部211与相邻的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进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触控走线20设置于显示区AA中,但是并不会遮挡发光像素12的发光,即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和出光效果。
此外,每一第一走线子部211沿第二方向Y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213,例如,在第二条第一子部21和第三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一条第一子部21中的每一第一走线子部211朝向相邻的另一条第一子部21中的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且第二条第一子部21上的第一凸起结构213与第三条第一子部21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起结构213相间隔设置。
其中,连接于同一第一走线子部211且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不相同,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不相同,连接于同一走线子部211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二子部22,连接于同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相同,且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相连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相同,以使得相邻两条第二子部22之间形成的第二隔断通道202为折线形,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进一步地,从上至下,第一条第二子部22与第二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第一条第二子部21的第二走线子部221与相邻的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而第三条第二子部22与第四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第三条第二子部22的第二走线子部221与相邻的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进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触控走线20设置于显示区AA中,但是并不会遮挡发光像素12的发光,即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和出光效果。
此外,每一第二走线子部221沿第一方向X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223,例如,在第二条第二子部22和第三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一条第二子部22中的每一第二走线子部221朝向相邻的另一条第二子部22中的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且第二条第二子部22上的第二凸起结构223与第三条第二子部22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起结构223相间隔设置。
其中,连接于同一第二走线子部221且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不同,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相同,连接于同一第一走线子部211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不相同。
承上,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子部21之间可形成折线形的第一隔断通道201,以及相邻的第二子部22之间可形成折线形的第二隔断通道202,进而在形成沿第一方向X的第一子部21,以及在形成沿第二方向Y的第二子部22时,不仅仅只有竖向透光,同时还有横向透光,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在图案化触控走线20时竖向与横向之间的透光差异,进而可以有效改善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不均现象,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1、图6A以及图6B,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子部21中,连接于同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不相同,且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相连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相同,以使得相邻两条第一子部21之间形成的第一隔断通道201为折线形,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进一步地,从左至右,第一条第一子部21与第二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第一条第一子部21的第一走线子部211与相邻的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而第三条第一子部21与第四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第三条第一子部21的第一走线子部211与相邻的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进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触控走线20设置于显示区AA中,但是并不会遮挡发光像素12的发光,即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和出光效果。
此外,每一第一走线子部211沿第二方向Y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213,例如,在第二条第一子部21和第三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一条第一子部21中的每一第一走线子部211朝向相邻的另一条第一子部21中的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且第二条第一子部21上的第一凸起结构213与第三条第一子部21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起结构213相间隔设置。
其中,连接于同一第一走线子部211且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不相同,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相同,连接于同一走线子部211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走线子部211沿第二方向Y设置有第三隔断通道203,且第三隔断通道203设置于连接该第一走线子部211同一侧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之间,以将第一子部21分隔为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段,以在触控走线20中形成与触控电极11连接的信号走线、以及和信号走线间隔设置的虚拟走线,且虚拟走线与信号走线的结构相同,进而可以在显示过程中具有相同的透光,以提高显示面板在各触控走线20中的透光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二子部22,连接于同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相同,且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相连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相同,以使得相邻两条第二子部22之间形成的第二隔断通道202为折线形,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进一步地,从上至下,第一条第二子部22与第二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第一条第二子部21的第二走线子部221与相邻的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而第三条第二子部22与第四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第三条第二子部22的第二走线子部221与相邻的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进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触控走线20设置于显示区AA中,但是并不会遮挡发光像素12的发光,即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和出光效果。
此外,每一第二走线子部221沿第一方向X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223,例如,在第二条第二子部22和第三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一条第二子部22中的每一第二走线子部221朝向相邻的另一条第二子部22中的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且第二条第二子部22上的第二凸起结构223与第三条第二子部22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起结构223相间隔设置。
其中,连接于同一第二走线子部221且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不同,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相同,连接于同一第一走线子部211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走线子部221沿第一方向X设置有第四隔断通道204,且第四隔断通道204设置于连接该第二走线子部221同一侧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之间,以将第二子部22分隔为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段,以在触控走线20中形成与触控电极11连接的信号走线,以及和信号走线间隔设置的虚拟走线,且虚拟走线与信号走线的结构相同,进而可以在显示过程中具有相同的透光,以提高显示面板在各触控走线20中的透光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承上,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子部21之间可形成折线形的第一隔断通道201,以及相邻的第二子部22之间可形成折线形的第二隔断通道202,进而在形成沿第一方向X的第一子部21,以及在形成沿第二方向Y的第二子部22时,不仅仅只有竖向透光,同时还有横向透光,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在图案化触控走线20时竖向与横向之间的透光差异,进而可以有效改善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不均现象,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1、图7A以及图7B,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子部21中,连接于同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不相同,且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相连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不相同,以使得相邻两条第一子部21之间形成的第一隔断通道201为折线形,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进一步地,从左至右,第一条第一子部21与第二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第一条第一子部21的第一走线子部211与相邻的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而第三条第一子部21与第四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第三条第一子部21的第一走线子部211与相邻的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进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触控走线20设置于显示区AA中,但是并不会遮挡发光像素12的发光,即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和出光效果。
此外,每一第一走线子部211沿第二方向Y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213,例如,在第二条第一子部21和第三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一条第一子部21中的每一第一走线子部211朝向相邻的另一条第一子部21中的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且第二条第一子部21上的第一凸起结构213与第三条第一子部21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起结构213相间隔设置。
其中,连接于同一第一走线子部211且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不相同,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相同,连接于同一走线子部211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走线子部211沿第二方向Y设置有第三隔断通道203,且第三隔断通道203设置于连接该第一走线子部211同一侧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之间,以将第一子部21分隔为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段,以在触控走线20中形成与触控电极11连接的信号走线、以及和信号走线间隔设置的虚拟走线,且虚拟走线与信号走线的结构相同,进而可以在显示过程中具有相同的透光,以提高显示面板在各触控走线20中的透光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二子部22,连接于同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相同,且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相连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相同,以使得相邻两条第二子部22之间形成的第二隔断通道202为折线形,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进一步地,从上至下,第一条第二子部22与第二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第一条第二子部21的第二走线子部221与相邻的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而第三条第二子部22与第四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第三条第二子部22的第二走线子部221与相邻的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进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触控走线20设置于显示区AA中,但是并不会遮挡发光像素12的发光,即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和出光效果。
此外,每一第二走线子部221沿第一方向X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223,例如,在第二条第二子部22和第三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一条第二子部22中的每一第二走线子部221朝向相邻的另一条第二子部22中的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且第二条第二子部22上的第二凸起结构223与第三条第二子部22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起结构223相间隔设置。
其中,连接于同一第二走线子部221且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不同,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相同,连接于同一第一走线子部211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走线子部221沿第一方向X设置有第四隔断通道204,且第四隔断通道204设置于连接该第二走线子部221同一侧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之间,以将第二子部22分隔为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段,以在触控走线20中形成与触控电极11连接的信号走线,以及和信号走线间隔设置的虚拟走线,且虚拟走线与信号走线的结构相同,进而可以在显示过程中具有相同的透光,以提高显示面板在各触控走线20中的透光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承上,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子部21之间可形成折线形的第一隔断通道201,以及相邻的第二子部22之间可形成折线形的第二隔断通道202,进而在形成沿第一方向X的第一子部21,以及在形成沿第二方向Y的第二子部22时,不仅仅只有竖向透光,同时还有横向透光,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在图案化触控走线20时竖向与横向之间的透光差异,进而可以有效改善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不均现象,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1、图8A以及图8B,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子部21中,连接于同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不相同,且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相连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相同,以使得相邻两条第一子部21之间形成的第一隔断通道201为折线形,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进一步地,从左至右,第一条第一子部21与第二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第一条第一子部21的第一走线子部211与相邻的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而第三条第一子部21与第四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第三条第一子部21的第一走线子部211与相邻的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进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触控走线20设置于显示区AA中,但是并不会遮挡发光像素12的发光,即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和出光效果。
此外,每一第一走线子部211沿第二方向Y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213,例如,在第二条第一子部21和第三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一条第一子部21中的每一第一走线子部211朝向相邻的另一条第一子部21中的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且第二条第一子部21上的第一凸起结构213与第三条第一子部21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起结构213相间隔设置。
其中,连接于同一第一走线子部211且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不相同,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相同,连接于同一走线子部211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不相同,连接于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同一侧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长度不相同,第二条第一子部21中的各第一凸起结构213的长度与第三条第一子部21中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起结构213的长度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走线子部211沿第二方向Y设置有第三隔断通道203,且第三隔断通道203设置于连接该第一走线子部211同一侧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之间,以将第一子部21分隔为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段,以在触控走线20中形成与触控电极11连接的信号走线、以及和信号走线间隔设置的虚拟走线,且虚拟走线与信号走线的结构相同,进而可以在显示过程中具有相同的透光,以提高显示面板在各触控走线20中的透光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二子部22,连接于同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相同,且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相连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相同,以使得相邻两条第二子部22之间形成的第二隔断通道202为折线形,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进一步地,从上至下,第一条第二子部22与第二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第一条第二子部21的第二走线子部221与相邻的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而第三条第二子部22与第四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第三条第二子部22的第二走线子部221与相邻的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进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触控走线20设置于显示区AA中,但是并不会遮挡发光像素12的发光,即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和出光效果。
此外,每一第二走线子部221沿第一方向X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223,例如,在第二条第二子部22和第三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一条第二子部22中的每一第二走线子部221朝向相邻的另一条第二子部22中的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且第二条第二子部22上的第二凸起结构223与第三条第二子部22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起结构223相间隔设置。
其中,连接于同一第二走线子部221且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不同,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相同,连接于同一第二走线子部221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不相同,连接于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同一侧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长度不相同,第二条第二子部22中的各第二凸起结构223的长度与第三条第二子部22中且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起结构223的长度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走线子部221沿第一方向X设置有第四隔断通道204,且第四隔断通道204设置于连接该第二走线子部221同一侧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之间,以将第二子部22分隔为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段,以在触控走线20中形成与触控电极11连接的信号走线,以及和信号走线间隔设置的虚拟走线,且虚拟走线与信号走线的结构相同,进而可以在显示过程中具有相同的透光,以提高显示面板在各触控走线20中的透光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承上,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子部21之间可形成折线形的第一隔断通道201,以及相邻的第二子部22之间可形成折线形的第二隔断通道202,进而在形成沿第一方向X的第一子部21,以及在形成沿第二方向Y的第二子部22时,不仅仅只有竖向透光,同时还有横向透光,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在图案化触控走线20时竖向与横向之间的透光差异,进而可以有效改善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不均现象,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1、图9A以及图9B,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子部21中,连接于同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不相同,且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相连的两个第一连接子部212的宽度不相同,以使得相邻两条第一子部21之间形成的第一隔断通道201为折线形,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进一步地,从左至右,第一条第一子部21与第二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第一条第一子部21的第一走线子部211与相邻的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而第三条第一子部21与第四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第三条第一子部21的第一走线子部211与相邻的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进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触控走线20设置于显示区AA中,但是并不会遮挡发光像素12的发光,即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和出光效果。
此外,每一第一走线子部211沿第二方向Y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213,例如,在第二条第一子部21和第三条第一子部21之间,其中一条第一子部21中的每一第一走线子部211朝向相邻的另一条第一子部21中的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且第二条第一子部21上的第一凸起结构213与第三条第一子部21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起结构213相间隔设置。
其中,连接于同一第一走线子部211且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不相同,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子部211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不相同,连接于同一第一走线子部211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不相同,连接于一个第一走线子部211同一侧的两条第一凸起结构213的长度不相同,第二条第一子部21中的各第一凸起结构213的长度与第三条第一子部21中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起结构213的长度不相同。
进一步地,连接于第二条第一子部21左侧的第一凸起结构213中,其中部分第一凸起结构213的宽度可呈不均一变化,例如,靠近其连接的第一走线子部211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第一走线子部211一侧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二子部22,连接于同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相同,且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相连的两个第二连接子部222的宽度不相同,以使得相邻两条第二子部22之间形成的第二隔断通道202为折线形,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进一步地,从上至下,第一条第二子部22与第二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第一条第二子部21的第二走线子部221与相邻的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而第三条第二子部22与第四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第三条第二子部22的第二走线子部221与相邻的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围绕一个发光像素12设置,进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触控走线20设置于显示区AA中,但是并不会遮挡发光像素12的发光,即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和出光效果。
此外,每一第二走线子部221沿第一方向X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223,例如,在第二条第二子部22和第三条第二子部22之间,其中一条第二子部22中的每一第二走线子部221朝向相邻的另一条第二子部22中的方向上设置有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且第二条第二子部22上的第二凸起结构223与第三条第二子部22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起结构223相间隔设置。
其中,连接于同一第二走线子部221且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不同,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二走线子部221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不相同,连接于同一第一走线子部211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不相同,连接于一个第二走线子部221同一侧的两条第二凸起结构223的长度不相同,第二条第二子部22中的各第二凸起结构223的长度与第三条第二子部22中且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起结构223的长度不相同。
进一步地,连接于第二条第二子部22下侧的第二凸起结构223中,其中部分第二凸起结构223的宽度可呈不均一变化,例如,靠近其连接的第二走线子部221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第二走线子部221一侧的宽度。
承上,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第一子部21之间可形成折线形的第一隔断通道201,以及相邻的第二子部22之间可形成折线形的第二隔断通道202,进而在形成沿第一方向X的第一子部21,以及在形成沿第二方向Y的第二子部22时,不仅仅只有竖向透光,同时还有横向透光,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在图案化触控走线20时竖向与横向之间的透光差异,进而可以有效改善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不均现象,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
基板;
发光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且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的多个发光像素;
触控层,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的触控电极、和多条与所述触控电极对应设置的触控走线;
其中,所述触控走线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子部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子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异;
所述第一子部包括:多个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并设置在所述发光像素一侧的第一走线子部、和多个连接相邻所述第一走线子部的第一连接子部,与一所述第一走线子部相连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和/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走线子部之间的两个相连的所述第一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
所述第二子部包括:多个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并设置在所述发光像素一侧的第二走线子部、和多个连接相邻所述第二走线子部的第二连接子部,与一所述第二走线子部相连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和/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走线子部之间的两个相连的所述第二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子部中,其中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与另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围绕同一所述发光像素设置,其中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的所述第一连接子部与另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
或者,其中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向着另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一凸起结构,相邻两条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宽度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连接于一所述第一走线子部同一侧的两条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长度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连接于其中一所述第一走线子部的一条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长度与连接于另一所述第一走线子部且相对设置的一条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长度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一子部中,其中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与另一条所述第一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的宽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子部中,其中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与另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围绕同一所述发光像素设置,其中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的所述第二连接子部与另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子部的宽度不相同;
或者,其中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向着另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二凸起结构,相邻两条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宽度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连接于一所述第二走线子部同一侧的两条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长度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连接于其中一所述第二走线子部的一条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长度与连接于另一所述第二走线子部且相对设置的一条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长度不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子部中,其中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与另一条所述第二子部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的宽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触控走线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触控走线、第二触控走线、以及第三触控走线;
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中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围绕同一所述发光像素设置,且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中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向着所述第三触控走线中相邻的所述第一走线子部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一凸起结构;
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中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围绕同一所述发光像素设置,且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中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向着所述第三触控走线中相邻的所述第二走线子部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二凸起结构。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2111534122.5A 2021-12-15 2021-12-15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2374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4122.5A CN114237424B (zh) 2021-12-15 2021-12-15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7/623,219 US20240036674A1 (en) 2021-12-15 2021-12-21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21/140228 WO2023108736A1 (zh) 2021-12-15 2021-12-21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4122.5A CN114237424B (zh) 2021-12-15 2021-12-15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7424A CN114237424A (zh) 2022-03-25
CN114237424B true CN114237424B (zh) 2023-06-30

Family

ID=80756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4122.5A Active CN114237424B (zh) 2021-12-15 2021-12-15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6674A1 (zh)
CN (1) CN114237424B (zh)
WO (1) WO20231087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7133B (zh) * 2021-12-21 2023-07-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CN114625287A (zh) * 2022-04-01 2022-06-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2571A (zh) * 2018-05-31 2018-11-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9118967A (zh) * 2018-09-30 2019-01-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860123A (zh) * 2021-03-19 2021-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82187A (zh) * 2020-02-20 2021-08-20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5955B (zh) * 2008-11-28 2017-06-0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光感測器及顯示裝置
JP2019078977A (ja) * 2017-10-27 2019-05-2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412232B1 (ko) * 2017-11-17 2022-06-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0165069A (zh) * 2018-06-28 2019-08-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08263B (zh) * 2018-08-06 2020-09-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0888565A (zh) * 2019-12-20 2020-03-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20173B (zh) * 2021-05-28 2024-01-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2571A (zh) * 2018-05-31 2018-11-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9118967A (zh) * 2018-09-30 2019-01-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82187A (zh) * 2020-02-20 2021-08-20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860123A (zh) * 2021-03-19 2021-05-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36674A1 (en) 2024-02-01
WO2023108736A1 (zh) 2023-06-22
CN114237424A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7748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14237424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18577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08172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6930442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2198990B (zh)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90746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062442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958539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9400299B2 (en) Single layer two-dimensional touch sensor and touch control terminal
CN108549170B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N109445646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201109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0369258C (zh) 有源元件阵列基板
CN107741796B (zh) 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10345946B2 (en)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avoiding mura for improving the display effect of the touch panel
CN103185999A (zh) 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及其扫描线结构
CN111708466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090359B (zh) 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2086015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50139695A (ko) 액정 렌즈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1948859A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968221B (zh)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080054788A1 (en) Display panel with electrode wires
US20160349876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