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3384B -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3384B
CN110053384B CN201910344429.5A CN201910344429A CN110053384B CN 110053384 B CN110053384 B CN 110053384B CN 201910344429 A CN201910344429 A CN 201910344429A CN 110053384 B CN110053384 B CN 110053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shell
terminal device
grooves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44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53384A (zh
Inventor
张维
林四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44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53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53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3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53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3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设备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图案区域,每个图案区域内设置有图案单元,每个所述图案单元均设置有并排分布的多个凹槽,同一个所述图案区域内,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图案单元上的所述凹槽之间形成预设角度。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的壳体制作方法。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终端设备的壳体存在视觉感受单一的缺陷。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终端设备的性能持续在优化,消费者对终端设备的外观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终端设备的重要构件,壳体是体现终端设备外观性能的主要部件。当前的终端设备的壳体具有良好的视觉感受,但是仍然存在视觉感受较为单一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设备的壳体,以解决目前终端设备的壳体存在视觉感受较为单一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图案区域,每个图案区域内设置有图案单元,每个所述图案单元均设置有并排分布的多个凹槽,同一个所述图案区域内,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图案单元上的所述凹槽之间形成预设角度。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文所述的壳体。
一种终端设备的壳体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模具,所述模具上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图案区域,每个所述图案区域内设置有图案单元,每个所述图案单元均设置有并排分布的多个凹槽,同一个所述图案区域内,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图案单元上的所述凹槽之间形成预设角度;
将所述模具上的所述图案区域转印到壳体原材上;
采用转印有所述图案区域的所述壳体原材,制作壳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壳体中,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图案区域,各图案区域中的图案单元均设置有并排分布的多个凹槽,凹槽具有良好的光反射作用,同一个图案区域内,任意相邻的两个图案单元的凹槽之间形成预设角度时,每个图案单元的凹槽的光反射效果存在差异,此种情况下,当在一个视角下观看壳体时会存在明暗不均的视觉效果;当在另一个视角下,会存在另一种明暗不均的视觉效果,在壳体转动的过程中会出现连贯的动态闪耀效果,从而能够使得终端设备的壳体呈现较为丰富的视觉感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电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池盖上的单个图案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分别为同一个图案区域内的两个图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光学镀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壳体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图案区域、110-图案单元、111-凹槽、120-图案单元、121-凹槽、A-侧边、B-侧边、
200-光学镀膜层、210-氧化硅层、220-氧化钛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5,本发明实施公开一种终端设备的壳体,所公开的壳体上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图案区域100,每个图案区域100内设置有图案单元(例如图案单元110、图案单元120等),每个图案单元均设置有并排分布的多个凹槽(例如凹槽111、凹槽121),也就是说,每个图案单元内的每个凹槽延伸方向一致,任意两个凹槽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此种情况下,每个图案单元的凹槽会对光线产生方向一致的反射,从而形成特定方向的反射光效。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壳体中,同一个图案区域100内,任意相邻的两个图案单元上的凹槽之间形成预设角度。也就是说,任意相邻的两个图案单元的凹槽的贯通方向均不同,例如图3和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凹槽之间的夹角,指的是凹槽的贯通方向之间的夹角。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壳体中,通过在壳体设置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图案区域100,各图案区域100中的图案单元均设置有并排分布的多个凹槽,凹槽具有良好的光反射作用,同一个图案区域100内,任意相邻的两个图案单元的凹槽之间形成预设角度时,每个图案单元的凹槽的光反射效果存在差异,此种情况下,当在一个视角下观看壳体时会存在明暗不均的视觉效果;当在另一个视角下,会存在另一种明暗不均的视觉效果,在壳体转动的过程中会出现连贯的动态闪耀效果,从而能够使得终端设备的壳体呈现较为丰富的视觉感受。
通常情况下,每个图案单元内的凹槽均为直线槽,即凹槽沿着直线方向贯通,例如图3中的凹槽111为直线凹槽,再例如图4中的凹槽121也为直线凹槽。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案区域100的外轮廓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为了形成较为规则的外观视觉,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图案区域100的外轮廓的形状可以为规则形状,例如三角形、菱形等。当然,图案区域100的外轮廓的形状也可以为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轮廓形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图案区域100的外轮廓的形状。在图案区域100的外轮廓的形状为菱形的情况下,壳体在转动的过程中观看时,能够呈现动态闪耀的菱格效果,无疑具有较好的视觉新颖性,有利于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
在图案区域100的外轮廓的形状为菱形的前提下,图案区域100的外轮廓的相邻的两条侧边可以相垂直,例如,图2中的侧边A与侧边B相垂直,图案区域100内可以填充有呈阵列分布的图案单元,从而实现更为规整的排布。具体的,沿着图案区域100的四个侧边排列的图案单元的数量可以相等,从而使得图案区域100在多个方向均为对称结构,此种情况下,无疑能够提高壳体在视觉上的连续性,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请再次参考图2,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沿图案区域100的四个侧边排列的图案单元的数量均可以为9个。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图案单元的具体数量。
如上文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壳体中,每个图案单元均设置有并排分布的多个凹槽,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每个凹槽的槽口的相对边缘之间的间隙可以为衍射间隙,所述的边缘沿凹槽的贯通方向延伸。此种情况下,衍射间隙可以认为一条狭缝,可见光在射入衍射间隙的过程中会发生衍射现象,从而使得壳体视觉上呈现一种幻彩效果。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图案单元的凹槽中,每个凹槽的所述的间隙宽度可以为300nm-500nm,进而能够确保较多波段的可见光发生衍射,更有利于提高壳体的幻彩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壳体可以是终端设备的电池盖,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前盖,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壳体的所有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视觉体验,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壳体还可以包括光学镀膜层200,如图5所示,光学镀膜层200覆盖在壳体的外侧表面上。光学镀膜层200有利于提高壳体的抗损坏能力,避免跌落或磕碰过程中对凹槽产生损坏。
光学镀膜层200的种类可以有多种,光学镀膜层200不会影响凹槽对光线的反射效果。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光学镀膜层200可以包括氧化硅层210以及两个氧化钛层220。两个氧化钛层220可以分别设置在氧化硅层210两侧的表面上,如图5所示。此种结构的光学镀膜层200,能够使得壳体带有强烈的金属反射质感,无疑能够进一步提高壳体的视觉性能。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壳体,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所公开的终端设备包括上文实施例中描述的壳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游戏机、智能手表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终端设备的具体种类。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壳体,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的壳体制作方法,请一并参考图1-图6,所公开的制作方法包括:
S101、制作模具。
在模具上设置成阵列分布的多个图案区域,每个图案区域内设置有图案单元,每个所述图案单元均设置有并排分布的多个凹槽,同一个所述图案区域内,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图案单元上的凹槽之间形成预设角度,即每个图案单元的凹槽的贯通方向均不同。
步骤S101可以采用激光加工的方式在模具上新城上述图案区域。具体的,模具的整体尺寸及形状可以依据壳体的尺寸及形状设计,不同的终端设备,模具的形状及尺寸通常不同。
S102、将模具上的图案区域转印到壳体原材上。
本步骤采用转印设备,将步骤S101制成的模具上的图案区域的图案转印到壳体原材上,从而使得壳体原材具备多个图案区域。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图案区域的尺寸,例如,图案区域的轮廓形状可以是30mm×30mm的菱形。本实施例中,壳体原材可以是高分子复合板材,也可以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
S103、采用转印有图案区域的壳体原材,制作壳体。
本步骤中,可以依据壳体的预设形状和尺寸,采用转印有图案区域的壳体原材,制作壳体。具体的,可以采用CNC(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控技术)机加工的方式对壳体原材进行切割,进而得到壳体,再或者,对壳体原材依据壳体的预设尺寸切割后,再进行热压等工序形成壳体的预设形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壳体制作方法,能够形成上文实施例所述的壳体,具体产生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文壳体部分的描述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01中,将模具上的图案区域转印到壳体原材上,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A1、通过UV转印机,采用UV胶将图案区域转印到壳体原材上。
步骤A2、采用光照的方式固化UV胶。
通过UV胶(即光敏胶)将图案区域转印到壳体原材上,UV胶能实现最终得到的壳体上图案区域的设置,采用光照的方式使得携带有图案区域的UV胶固化在壳体原材上。此种方式操作简单,能够较好地确保图案区域的完整性。具体的,光照的过程中,光照的能量可以是800mj-1100mj。
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在步骤S102之后可以包括:在壳体原材的内侧表面设置遮光油墨层,遮光油墨层不但能够起到提升壳体原材的强度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实现一定的遮光效果。特别是,壳体原材为玻璃壳体原材的情况下,遮光油墨层能够避免用户通过最终制成的壳体看到终端设备的内部,进而能够确保终端设备的外观视觉。
在壳体原材的内侧表面设置遮光油墨层的方式有多种,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壳体原材的内侧表面设置遮光油墨层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在壳体原材的内侧表面设置至少两层油墨层。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油墨层的层数为三层,每层油墨层的厚度可以为7μm-9μm。此种采用至少两层油墨层形成遮光油墨层的方式,无疑能够逐步实现遮光油墨层,进而能够提高遮光油墨层的稳定性。
步骤B2、对油墨层进行烘烤以形成遮光油墨层。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烘烤温度可以为80℃±5℃,烘烤时间可以为25分钟-35分钟。优选的方案中,烘烤时间可以为30分钟,进而能够确保油墨层固化的同时,又能够确保烘烤温度适中。
当然,还可以采用贴遮光膜的方式来替代遮光油墨层,同样能够起到类似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原材的内侧表面,指的是壳体原材在制成壳体后,能够朝向终端设备的内腔的表面。壳体原材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壳体原材的内侧表面相背分布。
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在步骤S102之后可以包括:在壳体原材的外侧表面上设置光学镀膜层,其中:在所述壳体原材的外侧表面上设置光学镀膜层包括:
在真空条件下,将氧化硅和氧化钛作为靶材通过直接加热或间接加热后蒸发形成沉积在壳体的外侧表面的金属膜层,金属膜层为光学镀膜层,具体的,加热温度可以为60℃-70℃。在制作的过程中,对氧化硅和氧化钛作为靶材进行加热,使之融化然后蒸发或者直接使得靶材升华为气体,在辉光放电的作用下,获得足够能量的原子或者分子沉积在壳体原材的外侧表面。
该金属膜层为透光膜层,进而不会影响图案区域100的显示。此种情况下,能够形成如图5所示的光学镀膜层200,该光学镀膜层200包括氧化硅层210以及分别设置在氧化硅层210两侧的表面上的两个氧化钛层220。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氧化硅层210的厚度可以是143.3nm,两个氧化钛层220的厚度均可以是168.2nm。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终端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图案区域,每个图案区域内设置有图案单元,每个所述图案单元均设置有并排分布的多个凹槽,同一个所述图案区域内,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图案单元上的所述凹槽之间形成预设角度;每个所述图案单元的多个所述凹槽中,每个所述凹槽的槽口的相对边缘之间的间隙为衍射间隙,所述边缘沿所述凹槽的贯通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区域的外轮廓的形状为菱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区域的外轮廓的相邻两条侧边相垂直,所述图案区域内填充有呈阵列分布的所述图案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外轮廓的四个所述侧边排列的所述图案单元数量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图案单元的所述凹槽中,每个凹槽的所述间隙的宽度为300nm-5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电池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光学镀膜层,所述光学镀膜层覆盖在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镀膜层包括氧化硅层以及两个氧化钛层,两个所述氧化钛层分别设置在所述氧化硅层两侧的表面上。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10.一种终端设备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作模具,所述模具上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图案区域,每个所述图案区域内设置有图案单元,每个所述图案单元均设置有并排分布的多个凹槽,同一个所述图案区域内,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图案单元上的所述凹槽之间形成预设角度,其中,每个所述图案单元的多个所述凹槽中,每个所述凹槽的槽口的相对边缘之间的间隙为衍射间隙,所述边缘沿所述凹槽的贯通方向延伸;
将所述模具上的所述图案区域转印到壳体原材上;
采用转印有所述图案区域的所述壳体原材,制作壳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模具上的所述图案区域转印到所述壳体原材上,包括:
通过UV转印机,采用UV胶将所述图案区域转印到所述壳体原材上;
采用光照的方式固化所述UV胶,光照能量为800mj-1100mj。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模具上的所述图案区域转印到所述壳体原材上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壳体原材的内侧表面设置遮光油墨层,其中:在所述壳体原材的内侧表面设置遮光油墨层包括:
在所述壳体原材的内侧表面设置至少两层油墨层;
对所述油墨层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80℃±5℃,烘烤时间为25分钟-35分钟。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模具上的所述图案区域转印到壳体原材上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壳体原材的外侧表面上设置光学镀膜层,其中:在所述壳体原材的外侧表面上设置光学镀膜层包括:
在真空条件下,将氧化硅和氧化钛作为靶材通过直接加热或间接加热后蒸发形成沉积在所述外侧表面的金属膜层,所述金属膜层为所述光学镀膜层。
CN201910344429.5A 2019-04-26 2019-04-26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0053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4429.5A CN110053384B (zh) 2019-04-26 2019-04-26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4429.5A CN110053384B (zh) 2019-04-26 2019-04-26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3384A CN110053384A (zh) 2019-07-26
CN110053384B true CN110053384B (zh) 2020-11-20

Family

ID=67321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4429.5A Active CN110053384B (zh) 2019-04-26 2019-04-26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533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4663A (zh) * 2021-04-27 2021-07-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电子设备及盖板的制备方法
CN117202548A (zh) * 2022-05-31 2023-12-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0354A (zh) * 2014-11-24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电子装置及壳体的制作方法
CN106218196A (zh) * 2016-07-26 2016-12-14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3d视觉纹理及其在玻璃表面的处理方法
CN107458058A (zh) * 2017-08-31 2017-12-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外壳的制作方法及终端设备外壳、终端设备
CN109605893A (zh) * 2018-12-25 2019-04-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膜片、终端壳体以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7242A1 (en) * 2006-09-05 2008-03-06 David Jasper Tai Wai Wong Co-moulding polymers in injection stretch blow mould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0354A (zh) * 2014-11-24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电子装置及壳体的制作方法
CN106218196A (zh) * 2016-07-26 2016-12-14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3d视觉纹理及其在玻璃表面的处理方法
CN107458058A (zh) * 2017-08-31 2017-12-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外壳的制作方法及终端设备外壳、终端设备
CN109605893A (zh) * 2018-12-25 2019-04-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膜片、终端壳体以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3384A (zh) 2019-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3384B (zh)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WO2019154020A1 (zh) 光学装饰膜、制备方法及消费电子产品盖板
CN112040701B (zh) 膜片、膜片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1926648B1 (ko) 외장용 복합 패턴 시트, 외장용 복합 패턴 시트를 구비하는 복합 패턴 몰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복합 패턴 시트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커버 필름
CN109017102B (zh) 壳体表面处理工艺、壳体及移动终端
CN106154672A (zh) 电致变色装置
CN105794002A (zh) 带有集成光伏元件的背后照明显示装置
KR100299905B1 (ko) 반사장치및그제조방법그리고이반사장치를사용한표시장치
CN112172281B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0996580A (zh) 壳体、电子设备及壳体的制备方法
CN111716951A (zh) 壳体的制作工艺、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4021715A1 (zh) 装饰件、电子设备的外壳以及电子设备
CN211880742U (zh) 装饰膜片、盖板及电子设备
KR20150114182A (ko) 전자 기기용 카바글라스의 데코레이션 필름
CN109507763A (zh) 光学薄膜和电子设备盖板
CN109475055B (zh) 一种装饰片、模具及电子设备盖板
CN112937196B (zh) 装饰板的制备方法、装饰板和电子设备
CN210168077U (zh) 装饰膜和终端
CN109445196B (zh) 一种2d-3d显示切换光学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475054B (zh) 一种装饰薄膜、模具及电子设备盖板
CN207281316U (zh) 光学片
CN110922070A (zh) 一种玻璃盖板及其制作工艺
CN114683630A (zh) 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055555B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加工方法
CN209787223U (zh) 装饰膜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