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5849B - 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5849B
CN110045849B CN201811382286.9A CN201811382286A CN110045849B CN 110045849 B CN110045849 B CN 110045849B CN 201811382286 A CN201811382286 A CN 201811382286A CN 110045849 B CN110045849 B CN 1100458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ignal
electrode
gate
thi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822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5849A (zh
Inventor
金龙哲
柳世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45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5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5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5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66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7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291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in which the data driver supplies a variable data voltage for setting the current through, or the voltage across,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6Details of a shift regis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具有像素的显示区域和在显示区域的外侧的非显示区域;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被设置为互相交叉且彼此电绝缘的多个第一和第二触摸电极;栅极驱动器,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产生依序供给至像素的栅极信号;开关单元,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根据栅极信号而被控制;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将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开关单元;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将经由开关单元输出的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以及多条第二触摸路由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感测多个第二触摸电极。

Description

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以多种形式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的需求已经增大。例如,比笨重的阴极射线管(CRT)更薄、更轻且更大并且能够代替CRT的平板显示器(FPD)已被快速地研发。作为这种FPD,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场发射显示器(FED)和电泳显示器(ED)之类的各种FPD已被研发并使用。
这些电子设备已被用于各种电子产品,比如TV、电脑屏幕、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冰箱的显示单元、个人数字助理和自动柜员机等。通常,这些显示设备利用诸如键盘、鼠标、数字转换器等之类的各种输入装置配置与用户交互的界面。然而,诸如键盘和鼠标之类的单独输入装置的使用导致用户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它并导致诸如占用空间之类的不便,使得难以改进产品的完整性。因此对方便、简单且能够减少故障的输入装置的需求正不断增大。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已提出允许用户通过用手、笔等接触屏幕来输入信息的触摸屏。
触摸屏可根据结构而分类为外置(add-on)型、单元上(on-cell)型和集成型。
在外置型触摸屏中,显示设备和触摸面板被分别制造,然后触摸面板被粘附至显示设备的上部板。
在单元上型触摸屏中,构成触摸屏的元件直接形成在显示设备的顶板表面上。
在集成型触摸屏中,构成触摸屏的元件形成在显示设备的顶板的内侧上。
这些触摸屏可应用于各种显示设备。特别地,当触摸屏应用于电致发光显示设备时,构成电致发光显示设备的元件可形成在封装膜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以用于保护电致发光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发光单元。
图1是绘示相关技术的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的图。
参照图1,示出构成触摸屏的触摸驱动信号发送通道的触摸驱动电极Tx1至Tx6和构成触摸识别信号接收通道的触摸感测电极Rx1至Rx4形成在单独的触摸屏面板的显示区域DA中且随后被粘附至显示面板的封装膜ENC的上表面,或者触摸驱动电极Tx1至Tx6和触摸感测电极Rx1至Rx4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的封装膜ENC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
在具有此种配置的显示设备中,分别与触摸驱动电极Tx1至Tx6和触摸感测电极Rx1至Rx4连接的触摸驱动路由线(routing line)TW1至TW6和触摸感测路由线RW1至RW4布置在显示面板的封装膜ENC上的非显示区域NDA中。这里,由于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封装膜ENC之下的显示元件不一定在布置有触摸驱动路由线TW1至TW6和触摸感测路由线RW1至RW4(以下简称为“触摸路由线”)的非显示区域NDA的封装膜ENC之下的区域中,因此,从显示区域DA的外侧的非显示区域NDA朝向显示面板的外端的区域具有陡峭梯度。
因此,设置在显示区域DA外侧的非显示区域NDA的封装膜ENC中的触摸路由线具有根据与显示区域DA的距离而不同的寄生电容。例如,在设置在显示区域的左侧非显示区域中的触摸路由线当中,触摸路由线TW5被定位为最靠近显示区域DA,触摸路由线TW3和TW1被定位为依次远离显示区域DA,当形成在触摸路由线TW5中的寄生电容是C5且形成在触摸路由线TW3和TW1中的寄生电容是C3和C1时,由于电容的大小与距离成反比,因此形成在触摸路由线TW5、TW3和TW1中的寄生电容的大小的相对关系是C5<C3<C1。
因此,在相关技术的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设备中,由于取决于触摸路由线的位置的阶差(step difference),触摸路由线之间的寄生电容是不均匀的,这使得触摸精度劣化。
此外,相关技术的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设备必须具有用于将触摸路由线布置在左侧和/或右侧非显示区域中的附加区域,从而导致非显示区域增大的问题。
此外,在相关技术的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设备中,由于触摸路由线必须从触摸电极延伸至显示面板的一端从而与触摸驱动电路连接,因此线的长度增大,进而增大电阻并导致信号延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显示设备通过使触摸路由线之间的寄生电容差异最小化而具有增强的触摸精度,并且消除了由于触摸路由线和线长度而使得非显示区域增大从而导致的信号延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具有像素的显示区域和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的非显示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被设置为互相交叉且彼此电绝缘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栅极驱动器,所述栅极驱动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产生依序供给至所述像素的栅极信号;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根据所述栅极信号而被控制;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将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开关单元;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将经由所述开关单元输出的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以及多条第二触摸路由线,所述多条第二触摸路由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感测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的非显示区域;薄膜晶体管(TFT),所述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包括半导体层、栅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触摸信号供给线,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且在覆盖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的层间绝缘膜上,并且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电极连接;第一触摸路由线,所述第一触摸路由线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且在所述层间绝缘膜上,所述第一触摸路由线与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间隔开并且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电极连接;及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在覆盖所述薄膜晶体管、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和所述第一触摸路由线的保护膜上从所述显示区域延伸到所述非显示区域,并且布置在互相交叉的方向中且使得交叉处彼此电绝缘。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由于与第一触摸电极连接的第一触摸路由线设置在第一触摸电极下方,因此所有第一触摸路由线在非显示区域中具有基本相同的长度,并且通过在与第一触摸路由线交叉的方向中定位的触摸信号供给线而被供给触摸驱动信号。因此,可避免由于基于触摸路由线的位置的台阶覆盖率而导致的寄生电容的非均匀性,以提高触摸精度,并且防止了由于第一触摸路由线的长度增大而导致的信号延迟。
另外,由于仅需要供给触摸驱动信号的一条或少许触摸信号供给线,因此无需在非显示区域中设置与第一触摸电极的数目对应形成的第一触摸路由线的附加垂直部分(即第一触摸路由线的布置在与数据线平行的方向中的部分),因而显著减小了非显示区域的增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以上及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而更加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解释相关技术的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的问题的图;
图2是绘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
图3是示意地绘示图2中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的图;
图4是示意地绘示包括在图2的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中的一个像素电路的图;
图5是绘示施加至图4的像素电路的包括扫描信号和发光信号的栅极信号的示例的波形图;
图6是绘示由包括在图2的栅极驱动器中的扫描驱动器控制触摸驱动信号的供给的配置的图;
图7是绘示由包括在图2的栅极驱动器中的发光驱动器控制触摸驱动信号的供给的配置的图;
图8是示意地绘示供给触摸驱动信号的第一触摸路由线与第一触摸电极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9是绘示将从栅极驱动器输出的扫描信号供给至触摸阵列的配置和使用扫描信号作为控制信号而将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第一触摸电极的配置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绘示将从栅极驱动器输出的发光信号供给至触摸阵列的配置和使用发光信号作为控制信号而将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第一触摸电极的配置的示例的图;
图11是示意地绘示触摸信号供给线的配置的各种示例的图,其中(a)绘示配置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的示例,(b)绘示配置两条触摸信号供给线的示例,及(c)绘示配置四条触摸信号供给线的示例;
图12是绘示在提供两条触摸信号供给线的情形中供给至开关单元的触摸信号开关薄膜晶体管(TFT)的扫描信号和通过触摸信号供给线供给至与一个第一触摸电极连接的第一触摸路由线的触摸驱动信号的图;
图13是绘示将从栅极驱动器输出的发光信号供给至触摸阵列的配置和使用发光信号作为控制信号而将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第一触摸电极的配置的示例的图;及
图14是绘示在根据图2的实施方式的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中第一触摸路由线与第一触摸电极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其实现方法将通过以下参照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而阐明。然而,本发明可实现为不同形式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于本文阐述的实施方式。而使,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发明全面和完整,并向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范围。此外,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定。
图中公开的用于描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形状、大小、比例、角度、数量等是说明性的,不限制于本发明中所绘示的这些。整个说明书中相似标号表示相相似元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确定对已知现有技术的详细描述可能不必要地使本发明的要点模糊不清,那么将省略该详细描述。在本发明中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包含”等时,只要没有使用“仅”,就可增加其他部分。
在解释要素时,虽然没有明确描述,但要素被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例如,当两部分被描述为“~上”、“~上方”、“~之下”或“~在……侧”时,一个或多个其他部分可定位在这两部分之间,除非使用了“紧接”或“直接”。
将理解,虽然本文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不同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在本发明中,形成在显示面板的基板上的像素电路和栅极驱动器可由具有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结构的薄膜晶体管(TFT)实现,但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不限于此。TFT是包括栅极、源极和漏极的三电极元件。源极是供给载流子至晶体管的电极。在TFT中,载流子从源极开始流动。漏极是载流子通过其离开TFT的电极。也就是说,在MOSFET中,载流子从源极流到漏极。在p型TFT(PMOS)的情形中,由于载流子是空穴,因此源极电压高于漏极电压,使得空穴可从源极流到漏极。在p型TFT中,由于空穴从源极流到漏极,因此电流从源极流到漏极。应注意,MOSFET的源极和漏极不是固定的。例如,MOSFET的源极和漏极可根据施加的电压而变化。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源极和漏极的任何一个可被称为第一电极,源极和漏极的另一个可被称为第二电极。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特征可部分地或全部地彼此联结或结合,且可如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充分地理解的那样彼此多方面地互相操作及技术驱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互相独立地实施或以相互依赖的关系一起实施。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包括触摸屏的显示设备。整个说明书中相同标号表示基本相同的部件。在下面的描述中,当确定对相关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会使本发明的要点不必要地模糊不清时,将省略或简要地描写该详细描述。
以下,将参照图2至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图2是示意地绘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图3是示意地绘示图2中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的图。图4是示意地绘示包括在图2的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中的一个像素电路的图。图5是绘示施加至图4的像素电路的包括扫描信号和发光信号的栅极信号的示例的波形图。图6是绘示由包括在图2的栅极驱动器中的扫描驱动器控制触摸驱动信号的供给的配置的图。图7是绘示由包括在图2的栅极驱动器中的发光驱动器控制触摸驱动信号的供给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10、触摸屏TS、数据驱动器D-IC、栅极驱动器LS和SR、触摸驱动器T-IC、时序控制器TC等。
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信息的显示区域DA和不显示信息的非显示区域NDA。
显示区域DA是其中显示输入图像的区域,设置有以矩阵形式布置有多个像素(未图示)的像素阵列。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像素阵列包括布置成互相交叉的多条数据线D1至Dn和多条栅极线G1至Gm以及在由交叉处限定的每个区域处以矩阵形成设置的像素(未图示)。
参照图3,像素阵列设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DA中。像素阵列包括多个水平像素行(例如L1至L4)。在多个水平像素行L1至L4的每一个中,设置有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且共同连接至栅极线G1a、G1b;G2a、G2b;G3a、G3b;和G4a、G4b的多个像素PXL。
这里,水平像素行L1至L4的每一个是指由水平方向上的相邻像素PXL实现的一行部分的一组像素,而不是指物理信号线。像素阵列可包括将参考电压Vref供给至像素PXL的第一电源线16和将高电位源极电压EVDD供给至像素PXL的第二电源线17。此外,像素PXL可进一步连接至低电位源电压EVSS(参见图4)。
栅极线G1a、G1b、G2a、G2b、G3a、G3b、G4a和G4b的配置可根据像素电路而改变。栅极线包括第一栅极线G1a至G4a和第二栅极线G1b至G4b,扫描信号S1至S4分别被供给至第一栅极线G1a至G4a,发光信号EM1至EM4被供给至第二栅极线G1b至G4b。虽然在图3中未示出,但在第n水平像素行Ln中,除了分配给第n水平像素行Ln的第n扫描信号Sn和第n发光信号EMn之外,被分配给第(n-1)水平像素行Ln-1的第(n-1)扫描信号Sn-1被进一步供给至布置在第n水平像素行Ln中的每个像素PXL。
这里,第一栅极线G1a至G4a传送从栅极驱动器的扫描驱动器输出的扫描信号(随后将对此进行描述),因而在需要时它们被称为扫描线G1a至G4a。而且,第二栅极线G1b至G4b传送从栅极驱动器的发光驱动器输出的发光信号,因此在需要时它们将被称为发光线G1b至G4b。
每个像素PXL可以是红色像素、绿色像素、蓝色像素和白色像素中的任一个。红色像素、绿色像素、蓝色像素和白色像素可构成一个单元像素以实现各种颜色。可根据红色像素、绿色像素、蓝色像素和白色像素的发光比例确定单元像素中实现的颜色。在一些情形中,可省去白色像素。每个像素PXL可连接至数据线D1、D2、D3和D4;第一栅极线G1a、G2a、G3a和G4a;第二栅极线G1b、G2b、G3b和G4b;第一电源线16;第二电源线17等。
像素电路可具有各种配置。例如,如图4所示,每个像素PXL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用于对驱动TFT DT的栅极-源极电压编程的开关电路SW、用于根据栅极-源极电压而控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流动的驱动电流的驱动TFT DT、和根据发光信号EM而导通或截止以确定OLED的发光时序的发光TFT ET。这里,开关电路SW可包括多个开关TFT、至少一个电容器等,且可根据产品模型和规格而多样地变化。包括在每个像素PXL中的TFT可实现为PMOS型LTPS TFT,因此实现所需的响应特性。然而,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不限于此。例如,至少一个TFT可实现为具有良好截止电流特性的NMOS型氧化物TFT,而其他TFT可实现为具有良好响应特性的PMOS型LTPS TFT。
每个像素PXL可根据如图5所示的扫描信号Sn-1和Sn以及发光信号EMn来执行初始化操作、编程操作和发光操作。例如,开关电路SW将开关电路SW中的具体节点初始化为参考电压Vref并基于数据电压Vdata对驱动TFT DT的栅极-源极电压编程以允许与栅极-源极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驱动TFT DT的源极与漏极之间流动,由此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通过驱动电流发光。
触摸屏TS形成为对应于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DA,像素阵列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触摸屏TS可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封装膜ENC上的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和第二触摸电极Rx1至Rx4。
在此示例中,触摸屏TS是单元上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外置型或集成型。因此,触摸屏的示例不应限于单元上型,而应解释为包括集成型以及外置型。
触摸屏TS包括被布置成互相交叉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Rx1至Rx4。
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在第一方向(例如y轴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DA中设置的封装膜ENC上且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例如x轴方向)上延伸。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的每一个具有如下结构:具有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或多边形形状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图案串联地连接,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多个第二触摸电极Rx1至Rx4在第二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在位于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DA中的封装膜ENC上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类似于第一触摸电极,多个第二触摸电极Rx1至Rx4可具有如下结构:具有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或多边形形状的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图案串联地连接,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和第二电极图案的形状可具有用于改善触摸识别的各种其他形状。
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和第二触摸电极Rx1至Rx4可具有由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材料形成的网状图案,透明导电材料比如ITO、IZO或GZO,金属材料比如Al、AlNd、Mo、Ti、MoTi、Cu、Ni、Cr、Ag、Au、Ag基合金。
触摸屏TS可包括完全在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与多个第二触摸电极Rx1至Rx4之间的绝缘层(未图示)或仅设置在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与多个第二触摸电极Rx1至Rx4之间的交叉处的绝缘图案,以保持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Rx1至Rx4电绝缘的状态。
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域NDA是可布置栅极驱动器、开关电路SW、各种信号线和电源线的区域。
栅极驱动器可以是上面安装有栅极IC的膜上芯片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一侧上的类型,或者是栅极IC形成在显示面板10上的GIP型。在本发明中,将以GIP型栅极驱动器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栅极驱动器可实现为面板内栅极驱动器(GIP)型,包括安装在源印刷电路板(PCB)20上的电平移位器LS和形成在非显示区域NDA中且接收从电平移位器LS供给的信号的移位寄存器SR。
电平移位器LS将从时序控制器TC输入的栅极时序控制信号GDC的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电平电压促进(boost)至栅极截止(OFF)电压和栅极导通(ON)电压,并将促进电压供给至栅极驱动器130。栅极时序控制信号GDC可包括外部起始信号、时钟信号等。
移位寄存器SR根据从电平移位器LS输入的栅极时序控制信号GDC而操作以产生栅极信号。此外,移位寄存器SR将栅极信号依序供给至栅极线G1至Gn。
如图6和7所示,移位寄存器SR以双堤(double bank)方式设在显示面板10的两侧上以根据每个位置的负载偏差最小化信号失真。移位寄存器SR包括产生扫描信号Sn-1和Sn的扫描驱动器SD和产生发光信号EMn的发光驱动器ED,如图5所示。
扫描驱动器SD可以线依次方式(line sequential manner)将扫描信号Sn-1和Sn供给至与像素PXL连接的第一栅极线G1a至Gna。发光驱动器ED可以线依次方式将发光信号EMn供给至与像素PXL连接的第二栅极线G1b至Gnb。扫描驱动器SD和发光驱动器ED可通过多个级实现。
开关电路SW与栅极驱动器的移位寄存器SR相邻设置。开关电路SW包括分别与移位寄存器SR的扫描线G1a至Gna或发光线G1b至Gnb对应的触摸信号开关TFT T1至T6。
返回参照图2,数据驱动器包括至少一个数据IC D-IC。数据驱动器可包括安装在其中的至少一个数据IC D-IC且包括膜上芯片30,膜上芯片30的一侧连接至源印刷电路板(PCB)20的一端且另一侧粘附至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域NDA。
数据驱动器D-IC从时序控制器TC接收图像数据DATA。响应于来自时序控制器TC的源极时序控制信号DDC,数据驱动器D-IC将图像数据DATA转换成伽马补偿电压以产生数据电压Vdata,并与扫描信号SCAN同步地将数据电压Vdata供给至显示面板10的数据线D1至Dn。数据驱动器D-IC可通过玻上芯片(COG)工艺或带式自动接合(TAB)工艺连接至显示面板10的数据线。
时序控制器TC可通过各种已知接口方案连接至外部主机系统。时序控制器TC从主机系统接收图像数据DATA。时序控制器TC可校正图像数据DATA以便补偿由于像素PXL的驱动特性差异导致的亮度偏差,并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传输至数据驱动器D-IC。在图2的示例中,绘示出两个数据驱动器D-IC,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实现一个或三个或更多个数据驱动器。另外,数据驱动器可与时序控制器TC集成并安装在显示面板10上。
时序控制器TC可从主机系统接收时序信号,比如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数据使能信号DE、主时钟MCLK等,并在时序信号的基础上产生栅极时序控制信号GDC和源极时序控制信号DDC。
触摸驱动器可实现为安装在膜上芯片30上的触摸IC T-IC。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触摸IC T-IC可与数据IC D-IC一起集成为一个芯片形式。
如图2所示,用于将从触摸IC T-IC供给的触摸驱动信号TSP供给至开关电路SW的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TSW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域NDA中。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从触摸IC T-IC供给触摸驱动信号TSP,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通过数据IC D-IC、时序控制器TC或单独的触摸驱动信号产生装置供给触摸驱动信号TSP。
在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域NDA中,设置第一触摸路由线TW1至TW6,第一触摸路由线TW1至TW6连接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的一端和开关电路SW的触摸信号开关TFT T1至T6。
参照图2,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TW1至TW6的一端与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连接,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TW1至TW6的另一端与开关电路SW的对应触摸信号开关TFT T1至T6连接。
如图2所示,在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域NDA中,布置多条第二触摸路由线RW1至RW4,多条第二触摸路由线RW1至RW4连接多个第二触摸电极Rx1至Rx4的一端和触摸IC T-IC。
接下来,将参照图6和7描述将触摸驱动信号TSP供给至充当触摸驱动电极的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的配置。图6绘示从移位寄存器SR的扫描驱动器SD输出的扫描信号充当开关电路SW的控制信号的示例,图7绘示从移位寄存器SR的发光驱动器ED输出的发光信号充当开关电路SW的控制信号的示例。由此,由于图6和7的部件相同,将互相结合地描述图6和7。
触摸信号供给线TSW布置在与扫描线G1a至Gna和发光线G1b至Gnb交叉的方向上,并且触摸信号供给线TSW的一端与供给触摸驱动信号TSP的部件连接,另一端与开关电路SW的触摸信号开关TFT T1至T6的源极连接。
第一触摸路由线TW1至TW6布置成与扫描线G1a至Gna和发光线G1b至Gnb平行,并且第一触摸路由线TW1至TW6的一端与触摸信号开关TFT T1至T6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连接。
与扫描驱动器SD的输出端子连接且延伸至显示区域DA的像素阵列的扫描线G1a至Gna也与非显示区域NDA的开关电路SW的触摸信号开关TFT T1至T6的栅极连接。或者,与发光驱动器ED的输出端子连接且延伸至显示区域DA的像素阵列的发光线G1b至Gnb可与非显示区域NDA的开关电路SW的触摸信号开关TFT T1至T6的栅极连接。
根据以上描述的配置,触摸驱动信号TSP通过开关电路SW的触摸信号开关TFT T1至T6经由第一触摸路由线TW1至TW6而被顺序地供给至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其中触摸信号开关TFT T1至T6通过从扫描驱动器SD输出的扫描信号或从发光驱动器ED输出的发光信号而导通或关闭。
在图2中,绘示出开关电路SW的触摸信号开关TFT T1至T6的数量被确定为对应于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的数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6和7所示,开关电路SW的触摸信号开关TFT T11至T6k可被配置成分别由多条第一栅极线G1a至Gna或多条第二栅极线G1b至Gnb控制,并且在分别与触摸信号开关TFT T11至T6k连接的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至TW6k中,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至TW6k被分成6组(例如TW11至TW1k、TW21至TW2k、……、TW61至TW6k),每组包括k数量的第一触摸路由线(这里,k是小于扫描线或发光线的数量且满足关系k=n/6的自然数,本文中n是扫描线或发光线的数量,6是第一触摸电极的数量),以便与多个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的每一个连接。
以下,将参照图8更详细地描述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第一触摸路由线和开关电路之间的关系。
图8是示意地绘示供给触摸驱动信号的第一触摸路由线与第一触摸电极之间的关系的图。
参照图8,k数量的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至TW1k、TW21至TW2k、TW31至TW3k……可与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每个行中的第一触摸电极Tx1、Tx2、Tx3……连接。根据此种配置,k数量的触摸驱动信号可施加至一个第一触摸驱动电极,使得可通过累积基于触摸的信号变化k次而感测触摸,从而提高触摸精度。
然后,参照图9,将详细描述通过控制扫描信号而将触摸驱动信号TSP供给至第一触摸电极Tx1、Tx2、Tx3……的情况的示例。
图9是绘示将从栅极驱动器输出的扫描信号S1、S2、S3……供给至触摸阵列的配置和将触摸驱动信号TSP供给至第一触摸电极Tx1、Tx2、Tx3……的配置的电路图。
参照图9,从栅极驱动器(也就是从移位寄存器SR的扫描驱动器SD)依序输出的扫描信号S1、S2、S3……被供给至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DA中设置的像素阵列的像素PXL。扫描信号S1、S2、S3……也被供给至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NDA中设置的开关电路SW的触摸信号开关TFT T11、T12、T13……的栅极。由于在一个水平周期期间顺序地供给扫描信号S1、S2、S3……,因此触摸信号开关TFT T11、T12、T13……与扫描信号S1、S2、S3……同步地也被顺序地导通和关闭。因此,通过触摸信号供给线TSW供给的触摸驱动信号TSP通过k数量的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至TW1k供给至一个第一触摸电极(例如Tx1)。根据此种配置,由于k数量的触摸驱动信号被输入到一个第一触摸电极(例如Tx1),因此在感测触摸时可累积关于每个触摸驱动信号的信号变化,从而提高触摸精度。
然后,将参照图10描述通过控制发光信号EM1、EM2、EM3……而将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第一触摸电极Tx1、Tx2、Tx3……的配置。
图10是绘示将从栅极驱动器输出的发光信号EM1、EM2、EM3……供给至触摸阵列的配置和使用发光信号EM1、EM2、EM3……作为控制信号而将触摸驱动信号TSP供给至第一触摸电极Tx1、Tx2、Tx3……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10,从栅极驱动器(也就是从移位寄存器SR的发光驱动器ED)依序输出的发光信号EM1、EM2、EM3……被供给至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DA中布置的像素PXL。发光信号EM1、EM2、EM3……也被施加至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NDA中设置的开关电路SW的触摸信号开关TFT T11、T12、T13……的栅极。由于在一个水平周期期间顺序地供给发光信号EM1、EM2、EM3……,因此触摸信号开关TFT T11、T12、T13……与扫描信号S1、S2、S3……同步地也被顺序地导通和关闭。因此,通过触摸信号供给线TSW供给的触摸驱动信号TSP通过k数量的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至TW1k供给至一个第一触摸电极(例如Tx1)。根据此种配置,由于k数量的触摸驱动信号被输入到一个第一触摸电极(例如Tx1),因此在感测触摸时可累积关于每个触摸驱动信号的信号变化,从而提高触摸精度。
图11是示意地绘示触摸信号供给线的配置的各种示例的图,其中(a)绘示配置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的示例,(b)绘示配置两条触摸信号供给线TSW1和TSW2的示例,及(c)绘示配置四条触摸信号供给线TSW1、TSW2、TSW3和TSW4的示例。
如图11的(a)所示,在提供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TSW的情形中,在与一个第一触摸电极(例如Tx1)连接的k数量的第一触摸路由线(例如TW11至TW1k)当中,奇数的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TW13……可输出触摸驱动信号的高信号,偶数的第一触摸路由线TW12、TW14……可输出触摸驱动信号的低信号,因此,与图11的(b)的情形相比,用于驱动第一触摸电极的驱动频率可减小一半。由此,即使触摸灵敏度低也可使用图11的(a)的示例,并且由于仅使用一条第一触摸路由线,因此可附加获得使线区域最小化的效果。
如图11的(b)所示,在提供两条触摸信号供给线TSW1和TSW2的情形中,如果触摸驱动信号TSP被顺序地施加至两条触摸信号供给线TSW1和TSW2,则在每一个水平周期触摸驱动信号的高信号可被连续地输出到与一个第一触摸电极(例如Tx1)连接的k数量的第一触摸路由线(例如TW11至TW1k)当中的两条第一触摸路由线,因此可获得减小触摸信号供给线的负载以及进一步提高触摸感测率的效果。此外,当仅使用TSW1和TSW2当中的一个信号时,可如图11的(a)所示以减小频率的方式执行驱动。
如图11的(c)所示,在提供四条触摸信号供给线TSW1、TSW2、TSW3和TSW4的情形中,如果触摸驱动信号TSP被顺序地施加至四条触摸信号供给线TSW1、TSW2、TSW3和TSW4并且频率增加两倍以在每1/2水平周期具有高区段(high section),则可获得将触摸信号供给线的负载减小至1/4以及将触摸感测率进一步增大至两倍的效果。
参照图12,将参照图12描述在提供两条触摸信号供给线TSW1和TSW2的情形中通过扫描信号S1、S2、S3……向一个第一触摸驱动电极(例如Tx1)供给触摸驱动信号TSP。
图12是绘示在提供两条触摸信号供给线TSW1和TSW2的情形中供给至开关电路SW的触摸信号开关TFT T11、T12……的扫描信号S1、S2、S3……和通过触摸信号供给线TSW1和TSW2供给至与一个第一触摸电极(例如Tx1)连接的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和TW12的触摸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参照图12,当一个水平周期1H的扫描信号S1、S2、S3……被顺序地施加到触摸信号开关TFT T11、T12……时,在扫描信号S1、S2、S3……具有低电平时触摸信号开关TFT T11、T12……导通,被供给至触摸信号供给线TSW1和TSW2的触摸驱动信号TSP1和TSP2移位一个水平周期且分别被供给至奇数的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和TW13以及偶数的第一触摸路由线TW12和TW14。
因此,由于在触摸驱动信号TSP被移位一个水平周期的同时将触摸驱动信号TSP持续地供给至一个第一触摸电极Tx1,因此可在相同时间内执行更多次数的感测,从而获得提高触摸精度的效果。
然后,参照图13,将参照图13描述在提供两条触摸信号供给线TSW1和TSW2的情形中通过发光信号EM1、EM2、EM3……向一个第一触摸驱动电极(例如Tx1)供给触摸驱动信号TSP。
图13是绘示在提供两条触摸信号供给线TSW1和TSW2的情形中供给至开关电路SW的触摸信号开关TFT T11、T12、T13……的发光信号EM1、EM2、EM3……和通过触摸信号供给线TSW1和TSW2供给至与一个第一触摸电极(例如Tx1)连接的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和TW12的触摸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参照图13,供给至在前(previous)水平行的像素电极的发光信号EM1和供给至当前水平行的像素的发光信号EM2移位一个水平周期且在两个水平周期2H期间被供给。当发光信号具有高电平时开关电路SW的触摸信号开关TFT T11、T12……导通。当两个水平周期2H的发光信号EM1、EM2、EM3……移位一个水平周期且被顺序地施加到触摸信号开关TFTT11、T12……时,触摸信号开关TFT T11、T12……在发光信号EM1、EM2、EM3……的至少一个具有高电平时导通,供给至触摸信号供给线TSW1和TSW2的触摸驱动信号TSP1和TSP2分别被供给至奇数的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和TW13以及偶数的第一触摸路由线TW12和TW14。
因此,由于在触摸驱动信号TSP被移位一个水平周期的同时将触摸驱动信号TSP持续地供给至一个第一触摸电极Tx1,因此可在相同时间内执行更多次数的感测,从而获得提高触摸精度的效果。
然后,将参照图14描述第一触摸电极与第一触摸路由线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14是绘示在根据图2的实施方式的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中第一触摸路由线与第一触摸电极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截面图。
参照图14,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的第一缓冲层BUF1可位于显示面板的基板SUB上。基板SUB可由柔性半透明材料形成。在基板SUB由诸如聚酰亚胺之类的材料形成的情形中,第一缓冲层BUF1可形成为单层,所述单层由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中的任一种形成以避免发光器件受到在后续工艺期间从基板SUB释放的诸如碱离子之类的杂质的损坏。或者,第一缓冲层BUF1可形成为多层,所述多层由不同的无机材料形成。此外,第一缓冲层BUF1可形成为多层,所述多层由有机材料层和无机材料层形成。无机材料层可包括硅氧化物膜(SiOx)和硅氮化物膜(SiNx)中的任一种。有机材料可包括光学压克力(photoacryl)。
半导体层A可位于第一缓冲层BUF1上。半导体层A可包括彼此间隔开的源极区域SA和漏极区域DA,沟道区域CA介于源极区域SA与漏极区域DA之间。源极区域SA和漏极区域DA可以是导电区域。半导体层A可使用非晶硅或由非晶硅结晶的多晶硅形成。或者,半导体层A可由氧化锌(ZnO)、氧化铟锌(InZnO)、氧化铟镓锌(InGaZnO)和氧化锌锡(ZnSnO)中的任一种形成。此外,半导体层A可由诸如部花青(melocyanine)、酞菁(phthalocyanine)、并五苯(pentacene)或噻吩聚合物之类的低分子或高分子有机材料形成。
栅极绝缘膜GI位于上面设置有半导体层A的第一缓冲层BUF1上,以覆盖半导体层A。栅极绝缘膜GI可形成为由无机材料形成的单层,或形成为由不同无机材料形成的多层。例如,栅极绝缘膜GI可由硅氧化物膜(SiOx)、硅氮化物膜(SiNx)或其双层形成。
触摸信号开关TFT T11的栅极GE和与栅极GE连接的扫描线(例如图6的G1a)或发光线(例如图7的G1b)可设置在栅极绝缘膜GI上,使得其至少部分区域与半导体层A的沟道区域CA交叠。栅极GE、扫描线G1a或发光线G1b可由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集合的至少一种形成:Mo、Al、Cr、Au、Ti、Ni和Cu、或上述项的合金,且可形成为单层或多层。
层间绝缘膜INT可位于上面布置有栅极GE、扫描线G1a和发光线G1b的栅极绝缘膜GI上,以覆盖栅极GE、扫描线G1a和发光线G1b。层间绝缘膜INT可形成为由无机材料形成的单层或形成为由不同无机材料形成的多层。例如,层间绝缘膜INT可由硅氧化物膜(SiOx)或硅氮化物膜(SiNx)形成。
在层间绝缘膜INT上,可设置源极SE、漏极DE、与漏极DE连接且被布置成平行于扫描线G1a和发光线G1b的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和与源极SE连接且被布置在与扫描线G1a和发光线G1b相交的方向中的触摸信号供给线TSW。
钝化膜PAS可位于上面设置有源极SE、漏极DE、触摸信号供给线TSW和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的层间绝缘膜INT上,以覆盖源极SE、漏极DE、触摸信号供给线TSW和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钝化膜PAS可形成为由无机材料形成的单层或形成为由不同无机材料形成的多层。例如,钝化膜PAS可由硅氧化物膜(SiOx)、硅氮化物膜(SiNx)或其双层形成。
为了避免湿气或氧渗透到位于显示区域内部的像素中,封装膜ENC可设置在作为保护膜的钝化膜PAS上,封装膜ENC具有无机层和有机材料层交替布置的多层结构。
当封装膜ENC的顶层是有机膜时,可附加设置由无机绝缘膜形成的第二缓冲层BUF2。
构成触摸屏的第一触摸电极Tx1至Tx6和第二触摸电极Rx1至Rx4在第二缓冲层BUF2上被布置成互相交叉,如图2所示。
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中,与第一触摸电极Tx1连接的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位于在第一触摸电极Tx1下方的封装层ENC之下。而且,第一触摸电极Tx1连接至通过穿透第二缓冲层BUF2和钝化膜PAS的接触孔CH而暴露的第一触摸路由线TW11。
因此,由于所有第一触摸路由线(例如图2中的TW1至TW6)在非显示区域NDA中具有基本相同的长度,且通过在与第一触摸路由线交叉的方向中定位的触摸信号供给线TSW而被供给触摸驱动信号,因此可避免由于基于触摸路由线的位置的台阶覆盖率而导致的寄生电容的非均匀性,以提高触摸精度,并且避免由于第一触摸路由线的长度增大而导致的信号延迟。
此外,由于仅需要供给触摸驱动信号的一条或少许触摸信号供给线,因此无需在非显示区域中设置与第一触摸电极的数量对应的第一触摸路由线的垂直部分(即第一触摸路由线的布置在与数据线平行的方向中的部分),因而显著减小了非显示区域的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可描述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的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具有像素的显示区域和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的非显示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被设置为互相交叉且彼此电绝缘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栅极驱动器,所述栅极驱动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产生依序供给至所述像素的栅极信号;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根据所述栅极信号而被控制;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将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开关单元;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将经由所述开关单元输出的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以及多条第二触摸路由线,所述多条第二触摸路由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感测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
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和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可设置在互相交叉的方向中。
所述开关单元可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TFT),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可用于根据由所述栅极驱动器产生的栅极信号,将从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供给的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的每一条。
所述栅极驱动器可包括用于产生供给至所述像素的第一栅极信号的扫描驱动器和用于产生供给至所述像素的第二栅极信号的发光驱动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可由所述第一栅极信号或所述第二栅极信号控制。
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可被分成多个组,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的每一个可连接至所述多个组中的一组第一触摸路由线,且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可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组中的多条第一组触摸路由线对应的多个薄膜晶体管。
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的每一个可包括栅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栅极可被供给从所述扫描驱动器供给的第一扫描信号和从所述发光驱动器供给的第二栅极信号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可被供给从所述触摸驱动信号供给线供给的触摸驱动信号,所述第二电极可用于将所述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中的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连接的相应第一触摸路由线。
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可包括:第一触摸信号供给线,所述第一触摸信号供给线可用于将第一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多个组中的每组第一触摸路由线中的奇数的触摸路由线;和第二触摸信号供给线,所述第二触摸信号供给线可用于将通过使所述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移位一个水平周期获得的第二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多个组中的每组第一触摸路由线中的偶数的触摸路由线。
对于所述多个组中的每组第一触摸路由线,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可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摸信号供给线连接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第二触摸信号供给线连接的第二薄膜晶体管,并且其中一个水平周期的第一扫描信号可被供给至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且通过将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移位一个水平周期获得的一个水平周期的第二扫描信号可被供给至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
对于所述多个组中的每组第一触摸路由线,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可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摸信号供给线连接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第二触摸信号供给线连接的第二薄膜晶体管,并且其中两个水平周期的第一发光信号可被供给至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且通过将所述第一发光信号移位一个水平周期获得的两个水平周期的第二发光信号可被供给至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
所述显示面板可包括具有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非显示区域的基板,其中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可在所述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中被布置在与供给所述栅极信号的栅极线相同的方向中,并且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可在所述基板的显示区域中设置在覆盖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的保护膜上方,所述保护膜可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之间。
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可布置在与布置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中,且其中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可设置在与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相同的层中。
所述开关单元可包括具有栅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可与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可与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的其中之一连接,所述栅极可与所述栅极驱动器连接。
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的每一个可连接至通过穿透所述保护膜的接触孔而暴露的、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中的相应第一触摸路由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的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的非显示区域;薄膜晶体管(TFT),所述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包括半导体层、栅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触摸信号供给线,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且在覆盖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的层间绝缘膜上,并且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电极连接;第一触摸路由线,所述第一触摸路由线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且在所述层间绝缘膜上,所述第一触摸路由线与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间隔开并且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电极连接;及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在覆盖所述薄膜晶体管、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和所述第一触摸路由线的保护膜上从所述显示区域延伸到所述非显示区域,并且布置在互相交叉的方向中且使得交叉处彼此电绝缘。
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和所述第一触摸路由线可设置在互相交叉的方向中。
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可连接至通过穿透所述保护膜的接触孔而暴露的第一触摸路由线。
所述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可设置在位于所述基板上的缓冲层上,所述栅极可位于覆盖所述半导体层的栅极绝缘膜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可在覆盖所述栅极的层间绝缘膜上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可通过穿透所述层间绝缘膜和所述栅极绝缘膜的接触孔而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半导体层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与所述栅极交叠的所述半导体层的沟道区域可介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
对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在本发明中,以电致发光显示设备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可用于克服任何显示设备的缺陷,只要该显示设备中由于根据触摸屏的触摸路由线的位置的阶差而导致寄生电容不均匀,或者由于触摸路由线之间的长度差异导致非显示区域增大以及出现信号延迟。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第一和第二触摸电极、第一和第二触摸路由线以及触摸信号供给线的数量作为示例被具体化,但这只是说明性的,本发明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此。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第一触摸路由线和触摸信号供给线设置在同一层上,但它们可设置在不同层上。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应限于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描写的内容,而是应当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16)

1.一种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具有像素的显示区域和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的非显示区域;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被设置为互相交叉且彼此电绝缘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摸电极;
栅极驱动器,所述栅极驱动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产生依序供给至所述像素的栅极信号;
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根据所述栅极信号而被控制;
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将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开关单元;
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将经由所述开关单元输出的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以及
多条第二触摸路由线,所述多条第二触摸路由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用于感测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
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TFT),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用于根据由所述栅极驱动器产生的栅极信号,将从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供给的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的每一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和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设置在互相交叉的方向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栅极驱动器包括用于产生供给至所述像素的第一栅极信号的扫描驱动器和用于产生供给至所述像素的第二栅极信号的发光驱动器,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由所述第一栅极信号或所述第二栅极信号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被分成多个组,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的每一个连接至所述多个组中的一组第一触摸路由线,且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组中的多条第一组触摸路由线对应的多个薄膜晶体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的每一个包括栅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栅极被供给从所述扫描驱动器供给的第一扫描信号和从所述发光驱动器供给的第二栅极信号中的一个,所述第一电极被供给从所述触摸驱动信号供给线供给的触摸驱动信号,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将所述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中的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连接的相应第一触摸路由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包括:
第一触摸信号供给线,所述第一触摸信号供给线用于将第一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多个组中的每组第一触摸路由线中的奇数的触摸路由线;和
第二触摸信号供给线,所述第二触摸信号供给线用于将通过使所述第一触摸驱动信号移位一个水平周期获得的第二触摸驱动信号供给至所述多个组中的每组第一触摸路由线中的偶数的触摸路由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对于所述多个组中的每组第一触摸路由线,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摸信号供给线连接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第二触摸信号供给线连接的第二薄膜晶体管,并且
其中一个水平周期的第一扫描信号被供给至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且通过将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移位一个水平周期获得的一个水平周期的第二扫描信号被供给至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对于所述多个组中的每组第一触摸路由线,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包括与所述第一触摸信号供给线连接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第二触摸信号供给线连接的第二薄膜晶体管,并且
其中两个水平周期的第一发光信号被供给至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且通过将所述第一发光信号移位一个水平周期获得的两个水平周期的第二发光信号被供给至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具有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非显示区域的基板,
其中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在所述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中被布置在与供给所述栅极信号的栅极线相同的方向中,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摸电极在所述基板的显示区域中设置在覆盖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的保护膜上方,所述保护膜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布置在与布置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中,且其中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设置在与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相同的层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具有栅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至少一条触摸信号供给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的其中之一连接,所述栅极与所述栅极驱动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的每一个连接至通过穿透所述保护膜的接触孔而暴露的、所述多条第一触摸路由线中的相应第一触摸路由线。
13.一种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的非显示区域;
薄膜晶体管(TFT),所述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基板的非显示区域中且包括半导体层、栅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触摸信号供给线,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且在覆盖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的层间绝缘膜上,并且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电极连接;
第一触摸路由线,所述第一触摸路由线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且在所述层间绝缘膜上,所述第一触摸路由线与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间隔开并且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电极连接;及
第一触摸电极和第二触摸电极,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在覆盖所述薄膜晶体管、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和所述第一触摸路由线的保护膜上从所述显示区域延伸到所述非显示区域,并且布置在互相交叉的方向中且使得交叉处彼此电绝缘,
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通过所述薄膜晶体管接收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供给的触摸驱动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触摸信号供给线和所述第一触摸路由线设置在互相交叉的方向中。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触摸电极连接至通过穿透所述保护膜的接触孔而暴露的第一触摸路由线。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设置在位于所述基板上的缓冲层上,
所述栅极位于覆盖所述半导体层的栅极绝缘膜上,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覆盖所述栅极的层间绝缘膜上彼此间隔开,并且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通过穿透所述层间绝缘膜和所述栅极绝缘膜的接触孔而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半导体层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与所述栅极交叠的所述半导体层的沟道区域介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
CN201811382286.9A 2017-12-13 2018-11-20 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Active CN1100458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71629A KR102476468B1 (ko) 2017-12-13 2017-12-13 터치 스크린을 구비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017-0171629 2017-1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5849A CN110045849A (zh) 2019-07-23
CN110045849B true CN110045849B (zh) 2022-08-19

Family

ID=66696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2286.9A Active CN110045849B (zh) 2017-12-13 2018-11-20 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3267B2 (zh)
KR (1) KR102476468B1 (zh)
CN (1) CN1100458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21143B1 (ko) * 2017-12-27 2022-07-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27230B1 (ko) * 2018-03-09 2023-05-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634459B (zh) * 2018-12-06 2022-03-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686314B (zh) * 2019-03-01 2021-0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99075B (zh) * 2019-04-30 2021-06-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4653B (zh) * 2019-10-28 2020-10-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20210083795A (ko) * 2019-12-27 2021-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US11360628B2 (en) * 2020-06-23 2022-06-14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Self-capacitive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922887B1 (en) 2020-08-28 2024-03-05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reduced data line crosstalk
KR20220099180A (ko) * 2021-01-05 2022-07-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30025620A (ko) 2021-08-13 2023-02-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36443U (zh) * 2012-05-30 2013-02-1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阵列基板及阵列基板的测试电路
CN103578443A (zh) * 2012-08-10 2014-02-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3552217U (zh) * 2013-09-29 2014-04-1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
CN103777801A (zh) * 2012-10-22 2014-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699334A (zh) * 2013-12-09 2015-06-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CN106933405A (zh) * 2015-09-30 2017-07-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驱动信号发生及触摸驱动装置、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7193419A (zh) * 2017-05-25 2017-09-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使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81765B2 (ja) * 2006-08-09 2009-06-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発光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発光装置の画素駆動方法
KR101786801B1 (ko) * 2010-12-22 2017-10-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용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4149816A (ja) * 2013-01-10 2014-08-21 Japan Display Inc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2319466B1 (ko) * 2015-02-25 2021-10-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CN105183252B (zh) * 2015-08-13 2016-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摸显示屏、显示装置、驱动方法
JP6695711B2 (ja) * 2016-03-10 2020-05-2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タッチ検出方法
JP2017224095A (ja) * 2016-06-14 2017-12-2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36443U (zh) * 2012-05-30 2013-02-1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阵列基板及阵列基板的测试电路
CN103578443A (zh) * 2012-08-10 2014-02-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777801A (zh) * 2012-10-22 2014-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3552217U (zh) * 2013-09-29 2014-04-1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
CN104699334A (zh) * 2013-12-09 2015-06-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CN106933405A (zh) * 2015-09-30 2017-07-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驱动信号发生及触摸驱动装置、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7193419A (zh) * 2017-05-25 2017-09-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使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70771A (ko) 2019-06-21
US20190179467A1 (en) 2019-06-13
US11003267B2 (en) 2021-05-11
CN110045849A (zh) 2019-07-23
KR102476468B1 (ko) 202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5849B (zh) 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US901918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FT compensation circuit
CN110045884B (zh) 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CN11117603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KR101878189B1 (ko) 표시패널과 이를 이용한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KR20180059633A (ko) 플렉서블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20170081076A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JP6263718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10970467B (zh) 显示装置
CN11134127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933991A (zh) 像素驱动电路、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JP2022071138A (ja) 表示装置
CN107665668B (zh) 显示装置
KR102656842B1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US11789574B2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US20230367410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and Gate Driving Circuit
KR102665082B1 (ko) 픽셀 회로와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US20240160312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6339539A (zh) 触摸显示装置、触摸驱动电路及触摸驱动方法
KR20240020113A (ko) 터치 구동 회로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