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0182A - 车辆用柱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0182A
CN110040182A CN201811623674.1A CN201811623674A CN110040182A CN 110040182 A CN110040182 A CN 110040182A CN 201811623674 A CN201811623674 A CN 201811623674A CN 110040182 A CN110040182 A CN 110040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ont pillar
column
ornament
transparen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36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0182B (zh
Inventor
田中研
伊藤康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40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0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0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01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5Pillars; Roof r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4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using gas, e.g. hot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ther parts or devices than front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S1/58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ther parts or devices than front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rear windows
    • B60S1/58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ther parts or devices than front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rear windows including defroster or demis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2013/0287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integrating other functions 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车辆用柱结构,其具有:第一前柱装饰物,其构成前柱的一部分,并且从车厢侧对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柱进行覆盖;第二前柱装饰物,其构成前柱的另一部分,并且从车厢侧对相对于第一柱隔开预定的间隔而被配置于车辆后方侧处且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柱进行覆盖;透明部件,其被架设于第一柱与第二柱之间,并且在从驾驶席侧进行观察时能够确认到车辆外部;延长部,其被设置于透明部件的车厢侧且车辆上方侧,被形成为将车辆宽度方向设为板厚方向的板状,且从第二前柱装饰物的上端部向第一前柱装饰物的上端部而延伸设置;上盖部件,其被设置为覆盖延长部的下端部与透明部件之间,并且与第二前柱装饰物分体地构成。

Description

车辆用柱结构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8-005006的35USC 119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而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车辆用柱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6-27305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柱结构。在该车辆用柱结构中,具有前柱内板、和与之对置地设置的前柱框架,且通过该前柱内板和前柱框架而保持有透明部件。在前柱内板与前柱框架上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贯穿的开口,从而驾驶员能够从该开口经由透明部件来对前柱的对面侧的对象物体进行确认。
另外,作为内装材料而被安装于前柱上的前柱装饰物优选为,为了提高目视确认性而将其向车厢内的突出量设为最小限度。因此,需要将构成前柱的透明部件的车辆前方侧的第一柱、和构成前柱的透明部件的车辆后方侧的第二柱上的前柱装饰物分别设为最佳的截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成形性儿优选为,使被安装于第一柱上的第一前柱装饰物(以下,称为“第一装饰物”)、和被安装于第二柱上的第二前柱装饰物(以下,称为“第二装饰物”)各自分体地构成。而且,出于外观设计性而优选为,使第一装饰物的上端部与第二装饰物的上端部彼此连结。因此,考虑采取以下方式,即:设置从第一装饰物的上端部及第二装饰物的上端部中的一方朝向另一方而延伸出的延长部,并且为了防止从延长部与透明部件之间看到内部,从而设置从延长部的下端部朝向透明部件折回的部位。然而,在将第一装饰物和第二装饰物分别组装到前柱上时,存在延长部的特别是折回的部位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从而使组装作业性下降的可能性。因此,日本特开2006-273057号公报所涉及的技术在这一点上还存在改良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获得一种能够在车辆驾驶时确保开阔的视野,并且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的车辆用柱结构。
本公开内容的第一方式为一种车辆用柱结构,具有:第一前柱装饰物,其构成前柱的一部分,并且从车厢侧对沿着大致车辆上下方向被延伸设置的第一柱进行覆盖;第二前柱装饰物,其构成所述前柱的另一部分,并且从车厢侧对相对于所述第一柱隔开预定的间隔而被配置于车辆后方侧处且沿着大致车辆上下方向被延伸设置的第二柱进行覆盖;透明部件,其被架设于所述第一柱与所述第二柱之间,并且在从驾驶席侧进行观察时能够目视确认到车辆外部;延长部,其被设置于所述透明部件的车厢侧且车辆上方侧处,并且被形成为将大致车辆宽度方向设为板厚方向的板状,且从所述第二前柱装饰物的上端部向所述第一前柱装饰物的上端部而被延伸设置;上盖部件,其被设置为对所述延长部的下端部与所述透明部件之间进行覆盖,并且与所述第二前柱装饰物分体地构成。
根据上述第一方式,设置有覆盖第一柱的第一装饰物、和覆盖第二柱的第二装饰物。此外,在第一柱与第二柱之间架设有透明部件,从而当从驾驶席侧进行观察时,能够从该透明部件目视确认到车辆外部。在该透明部件的车厢侧且车辆上方侧处设置有延长部。由于该延长部被形成为将大致车辆宽度方向设为板厚方向的板状,且从第二装饰物的上端部向第一装饰物的上端部而被延伸设置,因此第一装饰物的上端部与第二装饰物的上端部成为连续的外观。
在此,在延长部上设置有上盖部件。该上盖部件被设置为对延长部的下端部与透明部件之间进行覆盖,由此,能够防止从延长部与透明部件之间看到内部。此外,上盖部件与第二装饰物被分体地构成。因此,通过在将第二装饰物安装于第二柱上之后安装上盖部件,从而能够抑制在进行第一装饰物及第二装饰物的组装时上盖部件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的情况。
本公开内容的第二方式为如下的车辆用柱结构,即,在上述第一方式中,在相对于所述透明部件的车厢侧处,设置有沿着所述透明部件而向大致车辆上方侧送风的除霜器,所述上盖部件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而相对于所述透明部件的面垂直方向朝向车辆上方侧倾斜。
根据上述第二方式,在相对于透明部件的车厢侧处,设置有沿着透明部件而向大致车辆上方侧送风的除霜器。此外,上盖部件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而相对于透明部件的面垂直方向朝向车辆上方侧倾斜。因此,当从除霜器被送出的风沿着透明部件向大致车辆上方侧流动并与上盖部件接触时,会被上盖部件导向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流动。也就是说,由于使来自除霜器的风不会滞留于上盖部件附近而是顺畅地向车厢侧流动,因此,能够使风沿着透明部件而大量地流动。由此,能够抑制透明部件的模糊。
本公开内容的第三方式为如下的车辆用柱结构,即,在上述第二方式中,所述除霜器被形成在设置于所述第一前柱装饰物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前柱装饰物的下端部之间的部件上。
根据上述第三方式,由于除霜器被形成在设置于第一装饰物的下端部与第二装饰物的下端部之间的部件上,因此,能够朝向透明部件的车辆下方侧直接送风。因此,能够使风在从透明部件的车辆下方侧到车辆上方侧的广阔范围内流动,从而能够抑制透明部件的模糊。
本公开内容的第四方式为如下的车辆用柱结构,即,在上述第一至上述第三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在所述上盖部件上,形成有在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
根据上述第四方式,在上盖部件上形成有在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因此,当从除霜器被送出的风沿着透明部件而向大致车辆上方侧流动并与上盖部件接触时,会从上盖部件的贯穿孔向车身内部流动。也就是说,由于通过使来自除霜器的风从贯穿孔流出从而不会使其滞留于上盖部件附近,因此,能够使风沿着透明部件大量地流动。由此,能够抑制透明部件的模糊。
本公开内容的第五方式为车辆用柱结构,在上述第四方式中,所述贯穿孔被形成为将大致车辆宽度方向设为长度方向的长孔形状。
根据上述第五方式,贯穿孔被形成为将大致车辆宽度方向设为长度方向的长孔形状。即,贯穿孔在与从驾驶席向车辆前方侧的视线方向成大致直角方向上而被延伸设置。因此,能够抑制从驾驶席经由贯穿孔看到内部。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柱结构能够在车辆驾驶时确保开阔的视野,并且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
第二至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柱结构能够良好地维持经由透明部件的视野。
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柱结构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以局部剖面来示出具有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柱结构的搭载结构的车辆的车厢内的概要立体图。
图2为相对于图1而示出卸下了第二装饰物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
图3为相对于图1而示出第一装饰物的下端部及第二装饰物的下端部的周围的概要立体图。
图4为相对于图1而示出第一装饰物的上端部及第二装饰物的上端部的周围的概要立体图。
图5为表示沿着图4中的A-A线而切断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6为表示沿着图4中的B-B线而切断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7为表示沿着图4中的C-C线而切断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8为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车辆用柱结构的第二装饰物的装配工序的初始状态的概要立体图。
图9为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车辆用柱结构的第二装饰物的装配工序的后期状态的概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至图7,对本公开内容所涉及的车辆用柱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各图中示出的箭头标记F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前侧,箭头标记OUT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箭头标记UP表示车辆上下方向上侧。
如图1所示,在应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柱结构10的车辆12中的车厢14内的车辆前方侧处,配置有左右一对未图示的车辆用座椅,且未图示的驾驶员能够落座于该车辆用座椅中的一方上。在与车辆用座椅相比靠车辆前方侧处设置有前挡风玻璃(以下,仅称为“前窗玻璃”。)18。该前窗玻璃18为,隔开车厢14的内侧与车厢14的外侧且板厚方向被设为大致车辆前后方向的透明的窗部件,且在从侧面观察时随着趋向于车辆上方侧而向车辆后方侧倾斜。前窗玻璃18的上端部与构成车顶19的前端部的前端板19B相连接,其中,所述车顶19以包括车顶板19A的方式而构成。此外,前窗玻璃18的下端部以与发动机罩的后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置的方式而被配置,且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前围板相连接(均未图示),其中,所述发动机罩从车辆上方侧覆盖被设置于车辆前方侧处的动力单元室。
前窗玻璃18以固定的板厚而被形成,且前窗玻璃18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分以向车辆前方侧成为凸起的方式而被设为平缓的弯曲形状。而且,在前窗玻璃18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前侧窗20的车辆前方侧处,以左右一对的方式而分别设置有前柱24。
左右一对前柱24分别沿着前窗玻璃18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端部30且以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而延伸。也就是说,左右一对前柱24分别随着趋向于车辆上方侧而向车辆后方侧倾斜。以下,虽然对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前柱24进行说明,但相反一侧(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前柱24也被设为同样的结构。
(第一柱)
如图2所示,前柱24具有第一柱24A和第二柱24B。第一柱24A沿着大致车辆上下方向而延伸,且在第一柱24A上,经由聚氨酯粘合剂及缓冲橡胶(均未图示)而接合有前窗玻璃18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端部30(参照图1)。第一柱24A被构成为,包括钢板制的第一柱内板24AA、和钢板制的第一柱外板24AB(参照图7)。该第一柱外板24AB与第一柱内板24AA相互通过焊接而被接合,由此,第一柱24A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被设为封闭截面(参照图7)。
(第二柱)
第二柱24B被配置于第一柱24A的大致车辆后方侧处。具体而言,第二柱24B相对于第一柱24A在大致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该预定的间隔被设定为在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驾驶员的瞳距以上。另外,“瞳距”是指,驾驶员的右眼(未图示)的瞳孔中心与左眼(未图示)的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例如,在日本人的成人中,被设为约60~65mm。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而将该预定的间隔设定为65mm。
此外,第二柱24B以与第一柱24A大致平行(沿着大致车辆上下方向)的方式而延伸,且被构成为包括钢板制的第二柱内板24BA、和钢板制的第二柱外板24BB(参照图7)。第二柱外板24BB与第二柱内板24BA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置的方式而设置,且通过使彼此通过焊接而被接合,从而使第二柱24B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被设为封闭截面(参照图7)。
如图6所示,在第二柱内板24BA的短边方向上的端部24BE与第二柱外板24BB的短边方向上的端部24BF相抵接的部位、即凸缘58处,安装有外露翻边饰条72。该外露翻边饰条72被定位于与第二柱外板24BB大致抵接的位置处。
如图7所示,在第一柱24A和第二柱24B上,从大致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经由聚氨酯粘合剂57及缓冲橡胶55而架设有作为透明部件的前柱外侧玻璃50。前柱外侧玻璃50为,将大致车辆宽度方向设为板厚方向的透明的窗部件,且在从侧面观察时随着趋向于车辆上方侧而向车辆后方侧倾斜。另外,前柱外侧玻璃50并不限定于玻璃,也可以由透明的纤维增强树脂构成。
在第二柱24B上,设置有帘式安全气囊装置32。该帘式安全气囊装置32具备帘式安全气囊32A(参照图2)和充气装置(未图示)。帘式安全气囊32A被形成为,通过从充气装置被供给气体,从而沿着车厢侧部膨胀展开,进而覆盖前侧窗20(参照图1)及B柱(中柱、未图示)的一部分。
(前柱装饰物)
如图1所示,在第一柱24A及第2柱24B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设置有前柱装饰物46。该前柱装饰物46被设为树脂制,且以包括被设置于第一柱24A的车厢内侧的第一装饰物46A、和被设置于第二柱24B(参照图2)的车厢内侧的第二装饰物46B的方式而构成。另外,为了在图1、图2中对第一柱24A进行图示,从而省略了第一装饰物46A中的车辆下方侧的部位的图示。
(第一装饰物)
第一装饰物46A沿着第一柱24A而在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上被延伸设置。如图7所示,第一装饰物46A包括在大致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侧壁部46AA、和与该第一侧壁部46AA对置的第二侧壁部46AB,且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被形成为朝向大致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大致U字状。第一侧壁部46AA与第一柱24A的第一柱内板24AA上的车辆前方侧面24AC分离。此外,第二侧壁部46AB与第一柱24A的第一柱外板24AB上的车辆后方侧面24AD分离,并且与车辆后方侧面24AD被配置在大致同一个面上。
在第一装饰物46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背面)上,以沿着长度方向且相互分离的方式而设置有多个夹座46AF、以及被安装于该夹座46AF上的夹具46AG。该夹座46AF以与第一柱内板24AA的车辆前方侧面24AC对置的方式而被设置。而且,通过使分别被安装于夹座46AF上的夹具46AG插入到以在板厚方向上贯穿的方式而被形成于车辆前方侧面24AC上的贯穿孔37中,从而使第一装饰物46A被安装于第一柱24A上。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装饰物46A的车辆下方侧的下端部46AE被插入到仪表板73上所形成的未图示的插入口中。
(第二装饰物)
第二装饰物46B具有:沿着第二柱24B而在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的主体部46BA、和被设置于主体部46BA的上端部46BB处(参照图1)并且向大致车辆前方侧而延伸设置且被形成为大致板状的延长部46BD(参照图1)。如图7所示,主体部46BA包括在大致车辆宽度方向上被延伸设置的第一侧壁部46BQ、和与该第一侧壁部46BQ对置的第二侧壁部46BE,且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被形成为朝向大致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大致U字状。第一侧壁部46BQ与第二柱24B的第二柱内板24BA上的车辆前方侧面24BC分离,并且被延伸设置在与该车辆前方侧面24BC大致同一个面上。另一方面,第二侧壁部46BE被延伸设置至凸缘58的车辆后方侧且凸缘58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46BF以与外露翻边饰条72的唇部72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的方式而被配置。并且,在第二装饰物46B的第一侧壁部46BQ与第二侧壁部46BE之间的部位处,形成有多个沿着板厚方向而向大致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肋材46BJ。
在主体部46BA中的并未设置帘式安全气囊32A(参照图2)的部位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背面)上,以沿着长度方向且相互分离的方式而设置有多个夹座、以及被安装于该夹座上的夹具(均未图示)。该夹座以与第二柱内板24BA的大致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壁部24BD对置的方式而被设置。而且,通过使分别被安装于夹座上的夹具插入到以在板厚方向上贯穿的方式而被形成于大致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壁部24BD上的未图示的贯穿孔中,从而使第二装饰物46B被安装于第二柱24B上(参照图1)。另外,如图1所示,主体部46BA的车辆下方侧的下端部46BC被插入到仪表板73上所形成的未图示的插入口中。
第二装饰物46B的延长部46BD与主体部46BA被形成为一体,如图4所示,延长部46BD的车辆上方侧的上端部46BK与顶棚内衬84抵接。延长部46BD的前端部46BH与阶梯部69B以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重叠的方式而相接合,所述阶梯部69B被形成于第一装饰物46A的上端部46AD上且相对于延长部46BD的一般壁部而向大致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设置(参照图6)。由此,延长部46BD的一般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与第一装饰物46A的上端部46AD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被配置在大致同一个面上。
延长部46BD的下端部46BG相对于前柱外侧玻璃50而被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且被形成为从该下端部46BG起随着趋向于车辆上方侧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形状。此外,延长部46BD从延长部46BD的前端部46BH起随着趋向于车辆后方侧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而且,如图6所示,在延长部46BD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背面)上,在避开了帘式安全气囊装置32的位置处设置有夹座46BO以及被安装于该夹座46BO上的夹具46BP,第二装饰物46B也通过该夹具46BP而被安装在车身上。
(上盖部件)
如图4所示,上盖部件48被安装于延长部46BD的下端部46BG与前柱外侧玻璃50之间。该上盖部件48由将大致车辆上下方向设为板厚方向的板部件而构成,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端部48A与延长部46BD的下端部46BG抵接。此外,上盖部件48的前端部48B与第一装饰物46A的上端部46AD抵接,上盖部件48的后端部48C与第二装饰物46B的上端部46BB抵接。上盖部件48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48D以固定间隔而与前柱外侧玻璃50分离。该上盖部件48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而相对于前柱外侧玻璃50的面垂直方向L向车辆上方侧倾斜(参照图5)。
在上盖部件48上形成有贯穿孔48E。该贯穿孔48E被形成为将大致车辆宽度方向设为长度方向的长孔形状,且在大致车辆前后方向上被排列设置有多个。另外,在该多个邻接的贯穿孔48E彼此之间设置有肋材48F。该肋材48F被形成为大致角柱形状,其下端面位于与上盖部件48的下端面48G相比靠车辆上方侧处。
(除霜器)
如图3所示,在被设置于第一装饰物46A与第二装饰物46B之间的仪表板73上设置有除霜器74。该除霜器74在前柱外侧玻璃5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车厢侧)处具有被形成为将大致车辆前后方向设为长度方向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开口部74A,该开口部74A经由管道而与车辆空调器(均未图示)相连接。因此,在风从车辆空调器并从开口部74A与前柱外侧玻璃50的下端部接触之后,能够沿着前柱外侧玻璃50而向车辆上方侧送风。另外,在开口部74A内,设置有多个以使从开口部74A吹出的风与第一装饰物46A及第二装饰物46B的大致长度方向大致平行地流动的方式而进行导流的导流板74B。
(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此,使用图8、图9所示的比较例,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另外,对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在设置于第二装饰物100上的延长部100A上,为了防止看到内部而在安装于第二柱24B上时一体地形成有从延长部100A向前柱外侧玻璃50折回的上盖部100B。在将该第二装饰物100向第二柱24B进行安装时,在将下端部(未图示)插入到仪表板73的插入口(未图示)中之后,以使延长部100A抵接于被预先安装在第一柱24A上的第一装饰物46A的上端部46AD上的方式,而使上端部100C向箭头标记A方向旋转。此时,如图9所示,存在以下可能性:第二装饰物100的上盖部100B与第一装饰物46A发生干涉,从而无法进行第二装饰物100的组装。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设置有覆盖第一柱24A的第一装饰物46A、和覆盖第二柱24B(参照图2)的第二装饰物46B。此外,在第一柱24A与第二柱24B之间架设有前柱外侧玻璃50,当从驾驶席侧观察时,能够从该前柱外侧玻璃50目视确认到车辆外部。在该前柱外侧玻璃50的车厢侧且车辆上方侧处设置有延长部46BD。由于该延长部46BD被形成为将大致车辆宽度方向设为板厚方向的板状,且从第二装饰物46B的上端部46BB向第一装饰物46A的上端部46AD延伸设置,因此第一装饰物46A的上端部46AD与第二装饰物46B的上端部46BB会成为连续的外观。
在此,如图4所示,在延长部46BD上设置有上盖部件48。该上盖部件48被设置为对延长部46BD的下端部46BG与前柱外侧玻璃50之间进行覆盖,由此,能够防止从延长部46BD与前柱外侧玻璃50之间看到内部。此外,上盖部件48与第二装饰物46B被分体地构成。因此,通过在将第二装饰物46B安装于第二柱24B上之后安装上盖部件48,从而能够抑制在进行第一装饰物46A及第二装饰物46B的组装时上盖部件48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的情况。由此,能够在车辆驾驶时确保开阔的视野,并且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
此外,相对于前柱外侧玻璃50而在车厢侧处,设置有沿着前柱外侧玻璃50向大致车辆上方侧送风的除霜器74(参照图3)。而且,如图5所示,上盖部件48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而相对于前柱外侧玻璃50的面垂直方向朝向车辆上方侧倾斜。因此,当从除霜器74被送出的风W1沿着前柱外侧玻璃50向大致车辆上方侧流动并与上盖部件48接触时,会被上盖部件48导向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流动(参照图中箭头标记W2)。也就是说,由于使来自除霜器74的风不滞留于上盖部件48附近而是顺畅地向车厢14侧流动,因此,能够使风沿着前柱外侧玻璃50大量地流动。由此,能够抑制前柱外侧玻璃50的模糊。
另外,由于除霜器74被形成在设置于第一装饰物46A的下端部46AE与第二装饰物46B的下端部46BC之间的仪表板73上(参照图3),因此能够朝向前柱外侧玻璃50的车辆下方侧直接送风。因此,能够使风在从前柱外侧玻璃50的车辆下方侧到车辆上方侧的广阔范围内流动,从而能够抑制前柱外侧玻璃50的模糊。
此外,在上盖部件48上,形成有在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48E。因此,当从除霜器74被送出的风W1沿着前柱外侧玻璃50向大致车辆上方侧流动并与上盖部件48接触时,会从上盖部件48的贯穿孔48E而向车身内部流动(参照图中箭头标记W3)。也就是说,由于通过使来自除霜器74的风从贯穿孔48E流出从而使之不滞留于上盖部件48附近,因此能够使风沿着前柱外侧玻璃50大量地流动。由此,能够抑制前柱外侧玻璃50的模糊。由此,能够良好地维持经由前柱外侧玻璃50的视野。
而且,如图4所示,贯穿孔48E被形成为将大致车辆宽度方向设为长度方向的长孔形状。即,贯穿孔48E在与从驾驶席向车辆前方侧的视线方向为大致直角方向上而被延伸设置。因此,能够抑制从驾驶席经由贯穿孔看到内部。由此,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
另外,延长部46BD被形成为从下端部46BG随着趋向于车辆上方侧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形状。此外,从延长部46BD的前端部46BH随着趋向于车辆后方侧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因此,由于能够使来自除霜器74的风更进一步顺畅地向车厢侧流动,因此不会使风滞留于上盖部件48附近而是能够使之沿着前柱外侧玻璃50大量地流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前柱外侧玻璃50的模糊。
另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上盖部件48上形成有贯穿孔48E,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并不形成有贯穿孔48E。此外,虽然上盖部件48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而相对于前柱外侧玻璃50的面垂直方向L向车辆上方侧倾斜,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与面垂直方向L大致相同地被延伸设置,还可以相对于面垂直方向L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而且,虽然上盖部件48上所形成的贯穿孔48E被形成为将大致车辆宽度方向设为长度方向的长孔形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将大致车辆前后方向设为长度方向的长孔形状,还可以设为其他形状。
另外,虽然除霜器74被形成于仪表板73上,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第一装饰物46A的下端部46AE与第二装饰物46B的下端部46BC之间设置构成前柱装饰物46的一部分的部件,并在该部件上形成除霜器74。
以上,虽然对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内容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当然,除上述之外还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柱结构,具有:
第一前柱装饰物,其构成前柱的一部分,并且从车厢侧对沿着大致车辆上下方向被延伸设置的第一柱进行覆盖;
第二前柱装饰物,其构成所述前柱的另一部分,并且从车厢侧对相对于所述第一柱隔开预定的间隔而被配置于车辆后方侧处且沿着大致车辆上下方向被延伸设置的第二柱进行覆盖;
透明部件,其被架设于所述第一柱与所述第二柱之间,并且在从驾驶席侧进行观察时能够目视确认到车辆外部;
延长部,其被设置于所述透明部件的车厢侧且车辆上方侧处,并且被形成为将大致车辆宽度方向设为板厚方向的板状,且从所述第二前柱装饰物的上端部向所述第一前柱装饰物的上端部而被延伸设置;
上盖部件,其被设置为对所述延长部的下端部与所述透明部件之间进行覆盖,并且与所述第二前柱装饰物分体地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柱结构,其中,
在相对于所述透明部件的车厢侧,设置有沿着所述透明部件而向大致车辆上方侧送风的除霜器,
所述上盖部件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而相对于所述透明部件的面垂直方向朝向车辆上方侧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柱结构,其中,
所述除霜器被形成在设置于所述第一前柱装饰物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前柱装饰物的下端部之间的部件上。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柱结构,其中,
在所述上盖部件上形成有在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柱结构,其中,
所述贯穿孔被形成为将大致车辆宽度方向设为长度方向的长孔形状。
CN201811623674.1A 2018-01-16 2018-12-28 车辆用柱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401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5006A JP6900911B2 (ja) 2018-01-16 2018-01-16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JP2018-005006 2018-0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0182A true CN110040182A (zh) 2019-07-23
CN110040182B CN110040182B (zh) 2021-03-12

Family

ID=67213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367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40182B (zh) 2018-01-16 2018-12-28 车辆用柱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7638B2 (zh)
JP (1) JP6900911B2 (zh)
CN (1) CN1100401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16074B2 (ja) * 2017-08-10 2020-07-01 東海興業株式会社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
JP6977488B2 (ja) * 2017-11-02 2021-12-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ピラー構造
JP6992549B2 (ja) * 2018-01-30 2022-01-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JP7139826B2 (ja) * 2018-09-21 2022-09-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ピラ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7189B (en) * 1996-09-12 2001-01-03 Prince Corp Vehicle panel material
WO2010114293A2 (ko) * 2009-03-30 2010-10-07 Lee Whoan-Haeng 자동차용 차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CN102211545A (zh) * 2010-04-07 2011-10-1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局部透明的车身部件
CN105922941A (zh) * 2016-06-01 2016-09-07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透光汽车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6130786U (zh) * 2015-07-30 2017-04-26 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包括行驶方向指示装置的a柱的机动车
CN106741198A (zh) * 2016-12-12 2017-05-3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a柱和车辆
CN106828401A (zh) * 2017-03-24 2017-06-1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5861U (zh) 1991-01-19 1992-08-19
GB2280924B (en) * 1993-08-10 1997-02-26 Brian See Structural members
JP4244558B2 (ja) * 2002-03-26 2009-03-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JP2003341351A (ja) 2002-05-30 2003-12-03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6273057A (ja) * 2005-03-28 2006-10-12 Toyota Motor Corp ピラー構造
JP5849891B2 (ja) 2012-08-01 2016-02-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デフロスタ構造
US9227673B2 (en) * 2013-12-03 2016-01-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pillar
JP6579429B2 (ja) * 2015-07-21 2019-09-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内装部材の合わせ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7189B (en) * 1996-09-12 2001-01-03 Prince Corp Vehicle panel material
WO2010114293A2 (ko) * 2009-03-30 2010-10-07 Lee Whoan-Haeng 자동차용 차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CN102211545A (zh) * 2010-04-07 2011-10-1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局部透明的车身部件
CN206130786U (zh) * 2015-07-30 2017-04-26 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包括行驶方向指示装置的a柱的机动车
CN105922941A (zh) * 2016-06-01 2016-09-07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透光汽车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41198A (zh) * 2016-12-12 2017-05-3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a柱和车辆
CN106828401A (zh) * 2017-03-24 2017-06-1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37638B2 (en) 2020-08-11
US20190217790A1 (en) 2019-07-18
JP2019123362A (ja) 2019-07-25
CN110040182B (zh) 2021-03-12
JP6900911B2 (ja) 2021-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0182A (zh) 车辆用柱结构
CN106256658B (zh) 汽车立柱结构
CN110040181B (zh) 车辆用支柱结构
CN106167055A (zh) 汽车的前部地板下方整流构造
CN108657283A (zh) 车辆用支柱构造
CN109747718A (zh) 汽车用柱结构
CN109774794A (zh) 车辆用柱结构
CN109747719A (zh) 汽车用柱结构
CN105730199A (zh) 多用途车辆的门及多用途车辆
KR20140091510A (ko) 차량의 프런트 필러
US9415663B1 (en) Vehicle window assembly
US20040075537A1 (en) Indica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5539277B (zh) 车身构造
US8894133B2 (en) Front pillar of vehicle
US20160052558A1 (en) Vehicle ceiling structure
CN203623554U (zh) 车门内饰
JP6232330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CN102149575B (zh) 车辆柱装饰件
CN109969133A (zh) 车辆空调风道结构
BR102015016165A2 (pt) redução de folga de airbag de condutor para volante
JP2019011002A (ja) 車両
JP2007118871A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側方に窓を配置した車両の室内構造
JP2007237890A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7103118B2 (ja) 車両の側部ドア構造
JP2008195149A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