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3743A -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3743A
CN110033743A CN201811552022.3A CN201811552022A CN110033743A CN 110033743 A CN110033743 A CN 110033743A CN 201811552022 A CN201811552022 A CN 201811552022A CN 110033743 A CN110033743 A CN 110033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board
display device
image display
power supply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20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降幡武志
笠原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33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374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5Mounting of expansion boar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Control of light source other than position or intens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8Supervision thereof, e.g. detecting power-supply failure by out of limits supervi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0Means for acting in the event of power-supply failure or interruption, e.g. power-supply fluctu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5Power saving in display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6Electronic inspection or testing of displays and display drivers, e.g. of LED or LC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51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related to booting a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4Display protec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12Test circuits or failure detection circuits included in a display system, as permanent part thereof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2Use of DVI or HDMI protocol in interfaces along the display data pipelin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20Details of th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sources of image dat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22Detection of presence or absence of input display information or of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a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对图像进行显示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连接部,其与能够更换的接口板连接,经由所述接口板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异常检测部,其检测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所述接口板的异常;以及控制部,其在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接口板的异常的情况下,限制对所述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中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装置连接的各种连接端子(接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有时因空间或成本等的制约而无法配置期望的连接端子、或者在连接端子或其外围电路等发生故障时需要对每个显示装置进行修理,因此有时会损害用户的便利性。因此,优选如个人计算机的扩展槽那样构成为可供用户追加具有期望的连接端子的接口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6404号公报
但是,当采用用户可自由追加接口板的结构时,有可能会进行与未正常动作的接口板连接、连接不充分、或者尽管处于动作中但也进行连接作业等安全上不优选的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本应用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对图像进行显示,该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连接部,其与能够更换的接口板连接,经由所述接口板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异常检测部,其检测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所述接口板的异常;以及控制部,其在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接口板的异常的情况下,限制对所述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根据该图像显示装置,由于控制部限制对检测出异常的接口板的电源供给,所以能够避免对存在异常的接口板继续供给电源。
[应用例2]在上述应用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优选在第1接口板和第2接口板作为所述接口板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异常检测部在所述第1接口板中检测出异常而在所述第2接口板中未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限制对所述第1接口板的电源供给,而不限制对所述第2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根据该图像显示装置,在第1接口板和第2接口板中的、仅第1接口板中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仅限制对第1接口板的电源供给,而不限制对第2接口板的电源供给。因此,能够避免因第1接口板的异常等而导致无法使用第2接口板。
[应用例3]在上述应用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优选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所述接口板的电源异常。
根据该图像显示装置,由于异常检测部检测接口板的电源异常,所以能够避免继续使用电源存在异常的接口板。
[应用例4]在上述应用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优选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所述接口板的通信异常。
根据该图像显示装置,由于异常检测部检测接口板的通信异常,所以能够避免与图像显示装置内部的其它电路之间发生通信障碍,能够继续其它电路的正常动作。
[应用例5]在上述应用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优选还具有通知部,在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接口板的异常的情况下,所述通知部通知这一情况。
根据该图像显示装置,由于具有通知部,在异常检测部检测出接口板的异常的情况下,所述通知部通知这一情况,所以能够使用户识别出产生了异常。
[应用例6]本应用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对图像进行显示,该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连接部,其与能够更换的接口板连接,经由所述接口板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拆装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中的所述接口板向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和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中的所述接口板从所述连接部的脱离中的至少一方;以及控制部,其在所述拆装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连接和所述脱离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限制对所述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根据该图像显示装置,由于在尽管处于动作中但也与接口板连接或者脱离的情况下,限制对接口板的电源供给,所以能够避免在与接口板不恰当地连接或者脱离的状态下使用接口板。
[应用例7]在上述应用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优选所述连接部能够连接第1接口板和第2接口板来作为所述接口板,在所述第1接口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状态下,在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中由所述拆装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第2接口板的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限制对所述第2接口板的电源供给,而不限制对所述第1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根据该图像显示装置,在尽管处于动作中但也将第2接口板与连接部连接的情况下,控制部限制对第2接口板的电源供给,而不限制对第1接口板的电源供给。因此,能够避免甚至第1接口板都无法使用。
[应用例8]在上述应用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优选在第1接口板和第2接口板作为所述接口板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状态下,在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中由所述拆装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第2接口板的脱离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限制对所述第2接口板的电源供给,而不限制对所述第1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根据该图像显示装置,在尽管处于动作中但也将第2接口板从连接部脱离的情况下,控制部限制对第2接口板的电源供给,而不限制对第1接口板的电源供给。因此,能够避免甚至第1接口板都无法使用。
[应用例9]在上述应用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优选还具有通知部,在所述拆装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连接和所述脱离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所述通知部通知这一情况。
根据该图像显示装置,由于具有通知部,在拆装检测部检测出接口板的连接和脱离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所述通知部通知这一情况,所以能够使用户识别出是已禁止动作中的接口板的连接和脱离的行为。
[应用例10]本应用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是与能够更换的接口板连接并且经由所述接口板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检测所连接的所述接口板的异常;以及在检测出所述接口板的异常的情况下,限制对所述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根据该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由于限制对检测出异常的接口板的电源供给,所以能够避免向存在异常的接口板继续供给电源。
[应用例11]本应用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是与能够更换的接口板连接并且经由所述接口板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检测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中的所述接口板的连接和脱离中的至少一方;以及在检测出所述连接和所述脱离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限制对所述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根据该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由于在尽管处于动作中但也与接口板连接或者脱离的情况下,限制对接口板的电源供给,所以能够避免在与接口板不恰当地连接或者脱离的状态下使用接口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投影仪的侧视图。
图2是对接口面板进行放大后的放大图。
图3是示出接口板的立体图。
图4是接口板的侧剖视图。
图5是示出投影仪的内部所具有的主基板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投影仪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图像投射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出投影仪的图像信息输入部和接口板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9A是用于说明投影仪的启动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B是用于说明投影仪的启动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启动处理后的投影仪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盖部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投影仪;2:壳体;2f:前表面;2s:侧面;3:主基板;4:连接端子;5:中继基板;6:连接端子;10、10a、10b:接口板;11:主体部;12:前面板;13:电路基板;14:金属板;14a:凸部;15:DVI端子;16:HDMI端子;17:连接端子;18:贯通孔;19:保持部件;20:SDI端子;21:接口转换部;22:电源电路;23:控制信号通信部;24:通知部;40:控制部;41:存储部;42:操作面板;43:电源电路;44:接口面板;45:通信部;46:图像信息输入部;47:图像信息处理部;48:图像投射部;51:LAN端子;52、53:USB端子;54:RS-232C端子;55:插入口;55a:凹部;56:螺纹孔;61:光源;62R、62G、62B:液晶光阀;62i:图像形成区域;63:投射光学系统;64:光阀驱动部;71:图像信息选择部;72:电源控制部;80:盖部件;81:贯通孔;82:延长部件;83:端子盖;Sp:投射面;Ss:设置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投影仪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的侧视图,图2是对配置于投影仪1的侧面的接口面板44进行放大后的放大图。如图1所示,投影仪1被设置在设置面Ss上而进行使用,向屏幕或墙壁面等投射面Sp投射图像。投影仪1具有收纳装置主体的壳体2,在壳体2的前表面2f露出有投射图像的投射光学系统63。在壳体2的侧面2s配置有操作面板42和接口面板44,该操作面板42由用户进行输入操作,该接口面板44与外部装置等连接。
如图2所示,在接口面板44上配置有与外部装置连接的多个连接端子。具体而言,接口面板44具有作为用于与网络连接的连接端子的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端子51、以及作为用于与外部的控制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或外围设备等连接的连接端子的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端子52、53和RS-232C端子54。并且,在接口面板44上形成有能够供接口板10(参照图3和图4)插入的两个插入口(开口部)55,在各个插入口55的左右两侧各形成有两个螺纹孔56。投影仪1经由插入到插入口55的接口板10从外部装置接受图像信息的供给,并投射基于该图像信息的图像。
图3是示出插入到插入口55的接口板10的立体图,图4是接口板10的侧剖视图。并且,图5是示出投影仪1的内部所具有的主基板3的立体图。另外,关于安装于接口板10或主基板3的各种电子部件等,省略一部分的图示。
如图3和图4所示,接口板10具有:主体部11,其从插入口55插入到投影仪1的内部;以及前面板12,其被配置成在将主体部11插入到插入口55的状态下将插入口55封住。前面板12由金属板等构成,固定在主体部11上。主体部11构成为具有:电路基板13,其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等;以及金属板14,其形成为覆盖电路基板13以保护该电路基板13。
在电路基板13的前侧(固定有前面板12的一侧)的端部安装有用于与外部装置连接而输入图像信息的连接端子(以下,也称为“输入端子”。)。在图3和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接口板10的电路基板13上安装有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端子15和两个HDMI(注册商标)(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端子16作为输入端子,这些输入端子穿过形成于前面板12的开口部向前方露出。并且,在电路基板13的后侧(前面板12的相反侧,即插入接口板10的方向侧)的端部安装有用于与投影仪1的主体连接的连接端子17。
在接口板10的覆盖电路基板13的金属板14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凸部14a。并且,如图2所示,在插入口55的周缘部的上侧形成有与凸部14a对应的凹部55a,在将接口板10向插入口55插入时,金属板14的凸部14a穿过插入口55的凹部55a的内侧而进行移动。另一方面,由于在插入口55的周缘部的下侧没有形成这样的凹部55a,所以当用户误将接口板10的上下反转而插入时,凸部14a与插入口55的周缘部抵接,从而无法将接口板10插入。
如图5所示,投影仪1的内部所具有的主基板3是在将投影仪1设置于设置面Ss的状态下配置成与设置面Ss平行的电路基板,并且安装有未图示的多个电子部件等。主基板3经由连接端子4与中继基板5连接,中继基板5以与壳体2的侧面2s大致平行的姿势配置。在中继基板5上以上下排列的方式配置有两个能够与接口板10的连接端子17连接的连接端子6,从插入口55插入的接口板10的连接端子17与中继基板5上的连接端子6连接。
回到图3和图4,在前面板12的左右外缘的附近各形成有两个与接口面板44的螺纹孔56对应的贯通孔18。在接口板10插入到插入口55中而使连接端子17与连接端子6连接之后,使螺钉穿过该贯通孔18而进行螺纹固定。并且,在前面板12的左右两侧,在贯通孔18的附近固定有保持部件19,该保持部件19是通过使金属制的圆柱成型为U字状而形成的。用户在使插入到插入口55而与连接端子6连接的状态的接口板10脱离时,通过将手指钩挂于该保持部件19,能够容易地将接口板10拔出。
这样,由于投影仪1构成为能够通过用户来进行接口板10的连接和脱离,所以用户能够容易地进行接口板10的追加或更换。因此,即使在投影仪1不具有期望的输入端子的情况下,用户也可通过将具有该输入端子的接口板10与投影仪1连接,使用期望的输入端子来输入图像信息。
图6是示出投影仪1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图7是示出投影仪1所具有的图像投射部48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如图6所示,投影仪1构成为一体地具有控制部40、存储部41、作为输入操作部的操作面板42、电源电路43、接口面板44、通信部45、作为连接部的图像信息输入部46、图像信息处理部47、以及作为显示部的图像投射部48。投影仪1根据输入到图像信息输入部46的图像信息,从图像投射部48向投射面Sp投射图像。
控制部40构成为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控制部40根据存储于存储部41的控制程序来进行动作,从而对投影仪1的动作进行统一控制。
存储部41构成为具有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存储器。RAM用于临时存储各种数据等,ROM存储用于控制投影仪1的动作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等。并且,存储部41也可以存储用于从图像投射部48投射的图像信息。
操作面板42具有用于供用户对投影仪1进行各种指示的多个操作键。作为操作面板42所具有的操作键,除了用于对电源的接通和断开(待机)进行切换的“电源键”之外,还具有用于显示环境设定用的菜单图像的“菜单键”、用于切换在投射中使用的输入端子的“输入切换键”等。当用户对操作面板42的各种操作键进行操作时,操作面板42向控制部40输出与用户的操作内容对应的操作信号。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代替操作面板42而使用能够远程操作的遥控器(未图示)作为输入操作部。在该情况下,遥控器发出与用户的操作内容对应的红外线的操作信号,未图示的遥控器信号接收部接收该信号并将其传递给控制部40。
从外部向电源电路43供给AC100V等商用电源(未图示)。电源电路43将商用电源(交流电源)转换为规定电压的直流电源,从而向投影仪1的各部分供给电力(省略了向各部分供给的供给路径的图示)。另外,当向电源电路43供给商用电源时,投影仪1从电源断开的状态转移到待机状态,等待操作面板42的电源键的操作。而且,当由用户操作了电源键时,向投影仪1的各部分供给电力,投影仪1从待机状态转移到电源接通的状态,成为可进行图像的投射和各种操作的状态。
接口面板44如上述那样具有用于供接口板10插入的两个插入口55(参照图2),并且具有与外部装置连接的多个连接端子51~54(LAN端子51、USB端子52、53以及RS-232C端子54)。
通信部45与配置于接口面板44的连接端子51~54连接,在该通信部45与连接于连接端子51~54的未图示的外部装置(例如,网络设备、计算机、各种外围设备等)之间进行通信。另外,通信部45主要进行控制信息等的收发,但也可以经由通信部45来进行图像信息的收发。
插入到接口面板44的插入口55中的接口板10经由输入端子与影像再现装置或计算机等外部的图像供给装置(未图示)连接,从图像供给装置接受图像信息的供给。接口板10将供给的图像信息转换成规定的形式的图像信息,将转换后的图像信息从连接端子17(参照图4)输出到图像信息输入部46。本实施方式的接口板10将从图像供给装置供给的图像信息转换成依据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传输协议的图像信息,并从连接端子17向图像信息输入部46输出。另外,由于DVI标准和HDMI标准是采用TMDS传输协议作为传输协议的标准,所以在图3和图4所例示的接口板10中,实际上不需要对输入到DVI端子15和HDMI端子16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信息的转换,而是进行端子排列的转换等。
图像信息输入部46与一个或两个接口板10连接,由接口板10转换的图像信息(即,依据TMDS传输协议的图像信息)经由连接端子6(参照图5)输入到该图像信息输入部46。图像信息输入部46将所输入的图像信息输出到图像信息处理部47。并且,在向图像信息输入部46输入多个图像信息的情况下,图像信息输入部46根据控制部40的控制,从所输入的多个图像信息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图像信息,并将选择出的图像信息输出到图像信息处理部47。具体而言,图像信息输入部46选择输入到由操作面板42的输入切换键指定的输入端子中的图像信息,并将该图像信息输出到图像信息处理部47。
图像信息处理部47根据控制部40的控制,对从图像信息输入部46输入的图像信息实施各种图像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输出到图像投射部48的光阀驱动部64(参照图7)。例如,图像信息处理部47根据需要对图像信息实施调整明亮度或对比度等图像质量的处理、或者叠加菜单图像或消息图像等OSD(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图像的处理等。
另外,图像信息输入部46和图像信息处理部47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等构成,也可以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专用的处理装置构成。
如图7所示,图像投射部48构成为具有光源61、作为光调制装置的3个液晶光阀62R、62G、62B、投射光学系统63、光阀驱动部64等。图像投射部48利用液晶光阀62R、62G、62B对从光源61射出的光进行调制而形成图像光,从由投射透镜等构成的投射光学系统63投射该图像光而在投射面Sp上显示图像。
光源61构成为包含超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等放电型的光源灯或者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等固体光源。从光源61射出的光被未图示的积分光学系统转换成亮度分布大致均匀的光,并被未图示的颜色分离光学系统分离成作为光的3原色的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各色光成分,之后,分别入射到液晶光阀62R、62G、62B。
液晶光阀62R、62G、62B分别由在一对透明基板之间封入了液晶的透过型液晶面板等构成。在各液晶面板上形成有由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像素构成的矩形的图像形成区域62i,能够按照每个像素对液晶施加驱动电压。
光阀驱动部64在液晶光阀62R、62G、62B的图像形成区域62i上形成图像。具体而言,光阀驱动部64向图像形成区域62i的各像素施加与从图像信息处理部47输入的图像信息对应的驱动电压,将各像素设定为与图像信息对应的透光率。从光源61射出的光通过透过液晶光阀62R、62G、62B的图像形成区域62i而按照各像素被调制,按照各色光来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光。所形成的各色的图像光按照各像素被未图示的颜色合成光学系统合成而成为表示彩色图像的图像光,并通过投射光学系统63放大投射在投射面Sp上。其结果是,在投射面Sp上显示基于输入到图像信息输入部46的图像信息的图像(输入图像)。
图8是示出投影仪1的图像信息输入部46和接口板10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另外,在图8中,示出了图像信息输入部46与两个接口板10(以下,在区分这两个接口板10的情况下,也称为“接口板10a、10b”。)连接的情形。与图3所示的接口板10同样,一个接口板10a具有一个DVI端子15和两个HDMI端子16作为输入端子,另一个接口板10b具有四个SDI(SerialDigital Interface:数字串行接口)端子20作为输入端子。
如图8所示,接口板10构成为包含接口转换部21、电源电路22、控制信号通信部23和通知部24,该接口板10经由连接端子17、6与图像信息输入部46连接。
接口转换部21进行如下处理:将输入到输入端子(DVI端子15、HDMI端子16和SDI端子20)的图像信息转换成依据TMDS传输协议的图像信息。但是,如上述那样,不需要对输入到DVI端子15和HDMI端子16的图像信息进行实际的转换处理。
电源电路22从图像信息输入部46的电源控制部72接受电源的供给,并向接口板10的各部分供给电源。具体而言,电源电路22从电源控制部72接受高电压(例如,17V)的电源供给,并且从该电源生成低电压(例如,3.3V)的电源,向各部分供给所生成的电源。
控制信号通信部23经由图像信息输入部46从投影仪1的控制部40接收控制信号,输出到接口转换部21。因此,投影仪1的控制部40能够经由控制信号通信部23对基于接口转换部21的转换处理进行控制。并且,控制信号通信部23具有如下功能:在从投影仪1开始电源供给而使接口板10正常启动的情况下,将表示已正常启动的信息(启动成功信息)发送到投影仪1的控制部40。并且,控制信号通信部23还具有如下功能:在将规定的控制信号从投影仪1发送到控制信号通信部23的情况下,将表示已正常接收该控制信号的信息(通信成功信息)发送到投影仪1的控制部40。
这里,投影仪1已正常启动的情况是指将向接口板10供给的电源和由接口板10生成的电源的电压维持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因此,投影仪1的控制部40能够根据是否存在从接口板10发送的启动成功信息来检测接口板10的电源是否已正常启动、接口板10的电源是否产生了异常。并且,投影仪1的控制部40能够根据是否存在从接口板10发送的通信成功信息来检测是否可与接口板10正常通信、接口板10的通信功能是否产生了异常。
通知部24经由图像信息输入部46向投影仪1的控制部40通知连接信息和类别信息。具体而言,通知部24通过输出规定的比特作为连接信息,通知接口板10已与投影仪1(连接端子6)适当地连接。并且,通知部24通过输出与接口板10的类别对应的比特列作为类别信息,向投影仪1通知接口板10的类别。也就是说,接口板10a和接口板10b分别输出不同的比特列作为类别信息。这里,接口板10的类别例如取决于接口板10具有哪种类型的多少个输入端子。这样,投影仪1的控制部40能够根据来自通知部24的通知来判别已与接口板10适当连接的情况,并能够判别所连接的接口板10的类别。
另外,接口转换部21和控制信号通信部23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等构成,也可以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或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专用的处理装置构成。
投影仪1的图像信息输入部46包含图像信息选择部71和电源控制部72。
图像信息选择部71是根据控制部40的控制从由接口板10输入的多个图像信息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图像信息的多路复用器,该图像信息选择部71将选择出的图像信息输出到图像信息处理部47。
电源控制部72根据控制部40的控制,将由投影仪1的电源电路43转换而得的直流电源供给到接口板10的电源电路22。
接着,对投影仪1的动作(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当将接口板10连接到投影仪1并接通电源时,投影仪1能够根据输入到接口板10的输入端子的图像信息来投射图像。并且,用户能够将接口板10所具有的各输入端子单独地设定为有效或无效。具体而言,当用户对操作面板42进行规定的操作时,控制部40对图像信息处理部47发出指示以从图像投射部48投射能够将各输入端子设定为有效或无效的未图示的菜单图像(OSD图像)。当显示该菜单图像时,用户通过对操作面板42进行操作,能够将各输入端子设定为有效或无效。这里,在切换输入端子时,设定为无效的输入端子被排除在切换对象之外,所以用户将不打算使用的输入端子设定为无效,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输入端子的切换。将由用户设定的信息、即表示各输入端子是有效还是无效的信息作为端子信息存储在存储部41中。
图9A、图9B和图10是用于说明投影仪1的动作的流程图,其中,图9A和图9B示出了投影仪1的启动时的动作(启动处理)。当操作了操作面板42的电源键时,投影仪1的控制部40启动,投影仪1依照图9A和图9B所示的流程进行动作。另外,在图9A、图9B和图10中,“接口板”被简称为“I/F板”。
如图9A所示,在步骤S101中,控制部40取得从各接口板10的通知部24通知的连接信息和类别信息。然后,控制部40识别各连接端子6是否与接口板10连接,并且判别所连接的接口板10的类别。
在步骤S102中,控制部40更新存储于存储部41的接口板信息。接口板信息是关于与连接端子6连接的接口板10的信息,在存储部41中存储有在前次的启动时所更新的接口板信息。接口板信息中包含基于连接信息和类别信息的信息、即表示各连接端子6是否与接口板10连接的信息、表示哪一个连接端子6与哪一个类别的接口板10连接的信息等。在是否与接口板10连接或所连接的接口板10的类别存在变化的情况下,控制部40更新接口板信息。
在步骤S103中,控制部40根据所取得的连接信息来判断接口板10是否与两个连接端子6中的至少一方连接。然后,在接口板10与任意的连接端子6连接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4。另一方面,在接口板10与任意的连接端子6均不连接的情况下,控制部40对图像信息处理部47发出指示以从图像投射部48投射用于向用户通知未连接接口板10的OSD图像(消息图像),并结束处理。
在处理转移到步骤S104的情况下,控制部40根据从通知部24取得的类别信息,对一个接口板10判断接口板10是否为支持对象。作为支持信息,在存储部41中存储有可作为投影仪1所使用的支持对象的、接口板10的类别列表,控制部40参照该支持信息,判断所连接的接口板10是否是支持对象。然后,在接口板10是支持对象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5,在接口板10不是支持对象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6。另外,在能够稳定地供给由接口板10消耗的电力的情况下,投影仪1将该接口板10作为支持对象。
在接口板10是支持对象且处理转移到步骤S105的情况下,控制部40根据存储于存储部41的端子信息,判断接口板10是有效还是无效。在接口板10所具有的输入端子中的至少一个输入端子被设定为有效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断为接口板10有效而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7。另一方面,在所有的输入端子都被设定为无效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断为接口板10无效而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6。
在接口板10不是支持对象或者所有的输入端子被设定为无效而转移到步骤S106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该接口板10排除到启动对象之外而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7。另外,不从投影仪1向排除到启动对象之外的接口板10进行电源供给,然后从投影仪1向未排除到启动对象之外的接口板10进行电源供给。
在步骤S107中,控制部40判断是否连接了另一个接口板10。然后,在连接了另一个接口板10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04,对下一个接口板10也反复进行步骤S104~S106的动作。另一方面,在未连接另一个接口板10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8。
在步骤S108中,控制部40判断作为启动对象的接口板10是否为一个以上。然后,在作为启动对象的接口板10为一个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09。另一方面,在作为启动对象的接口板10一个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控制部40对图像信息处理部47发出指示而从图像投射部48投射用于向用户通知不存在作为启动对象的接口板10的OSD图像(消息图像),并结束处理。
在处理转移到步骤S109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断是否存在多个(两个)作为启动对象的接口板10。然后,在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0,在仅存在一个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2(参照图9B)。
在处理转移到步骤S110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断是否能够同时使用作为启动对象的两个接口板10。根据各接口板10的功耗,预先将能够同时使用的接口板10的组合的列表作为组合信息存储在存储部41中,控制部40根据该组合信息,判断是否能够同时使用所连接的两个接口板10。然后,在能够同时使用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2(参照图9B),在不能够同时使用的情况下,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1。
在不能够同时使用两个接口板10而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1的情况下,控制部40根据存储于存储部41的优先级信息,确定要启动的接口板10为哪一个,然后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2(参照图9B)。也就是说,控制部40将另一个接口板10排除到启动对象之外,不进行电源供给。优先级信息是表示各类别的接口板10的优先级的信息,预先存储在存储部41中。优先级信息所示的优先级可以由用户任意设定,也可以由控制部40根据过去的使用记录等来确定。
如图9B所示,在步骤S112中,控制部40对电源控制部72进行控制而开始对作为启动对象的接口板10中的一个接口板10供给电源。
在步骤S113中,控制部40判断该接口板10是否已正常启动、即、是否从接口板10的控制信号通信部23发送出表示已正常启动的启动成功信息。然后,在从接口板10接收到该启动成功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4,在未接收到的情况下、即接口板10的电源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5。
在接口板10正常启动且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4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断是否可与接口板10正常进行通信。具体而言,控制部40向接口板10发送规定的控制信号,作为其响应,判断是否从接口板10发送出表示已正常接收该控制信号的通信成功信息。然后,在接收到该通信成功信息的情况、即可正常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7,在未接收到该通信成功信息的情况、即接口板10的通信功能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5。
在接口板10的电源和通信功能中的至少一方中检测出异常而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5的情况下,控制部40对电源控制部72进行控制而停止对该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另外,在除了与检测出异常的接口板10连接以外,还与已经开始电源供给并且未检测出异常的接口板10连接的情况下,控制部40继续而不停止对该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也就是说,在连接端子6与两个接口板10连接的状态下,仅一个接口板10中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40停止对检测出异常的一个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但不停止对另一个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
在步骤S116中,控制部40对图像信息处理部47发出指示以从图像投射部48投射用于向用户通知接口板10中产生了异常的OSD图像(消息图像),并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7。
在步骤S117中,控制部40判断是否存在另一个作为启动对象的接口板10。然后,在存在另一个作为启动对象的接口板10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12,对其它接口板10也反复进行步骤S112~S116的动作。另一方面,在不存在另一个作为启动对象的接口板10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18。
在步骤S118中,控制部40更新存储于存储部41的接口板信息。具体而言,控制部40除了已经存储的基于连接信息和类别信息的信息以外,还将表示接口板10是否异常的信息等作为接口板信息存储到存储部41中。另外,接口板信息中也可以包含表示接口板10的各输入端子是有效还是无效的端子信息。并且,控制部40也可以从接口板10取得接口板10的固件的版本信息等,并将其包含在接口板信息中进行存储。
接着,在步骤S119中,控制部40判断是否存在正常的接口板10、即是否存在正常启动并维持电源供给的接口板10。然后,在存在正常的接口板10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120。另一方面,在不存在正常的接口板10的情况下,控制部40对图像信息处理部47发出指示以从图像投射部48投射用于向用户通知不存在可正常使用的接口板10的OSD图像(消息图像),并结束处理。
在处理转移到步骤S120的情况下,控制部40对图像信息选择部71发出指示以使输入到由操作面板42的输入切换键选择出的输入端子中的图像信息输出到图像信息处理部47。其结果是,从图像投射部48向投射面Sp投射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
图10是用于说明启动处理后的投影仪1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投影仪1处于动作中的状态、即电源接通的状态下,用户进行接口板10的脱离和连接时,投影仪1和接口板10有可能受到损伤。因此,在投影仪1的使用说明书等中明确记载了在投影仪1的动作中不进行接口板10的脱离和连接。但是,不知道这种情况的用户有时会在动作中进行脱离和连接,因此,当上述的启动处理完成时,投影仪1依照图10所示的流程监视接口板10的脱离和连接。
如图10所示,在步骤S201中,控制部40根据是否存在从接口板10的通知部24通知的连接信息,判别两个连接端子6各自的连接状态、即与接口板10的连接是否存在变化。而且,在连接状态存在变化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2,在连接状态不存在变化的情况下,控制部40反复本步骤。
在连接端子6的连接状态存在变化且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2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断连接状态的变化是接口板10从连接端子6脱离、还是接口板10与连接端子6连接。而且,在连接状态的变化是接口板10脱离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3,在连接状态的变化是连接了接口板10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4。例如,在来自通知部24的连接信息的通知中断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断为所连接的接口板10已脱离,在经由未与接口板10连接的连接端子6开始了连接信息的通知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断为已将接口板10连接到连接端子6。
在接口板10已脱离而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3的情况下,控制部40对电源控制部72进行控制而停止对接口板10已脱离的连接端子6的电源供给。另外,在另一个连接端子6与已经供给电源的接口板10连接的情况下,控制部40继续对该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也就是说,在连接端子6与两个接口板10连接的状态下,在投影仪1的动作中与一个接口板10脱离的情况下,控制部40停止对已脱离的一个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但不停止对另一个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
另一方面,在连接端子6与接口板10连接而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04的情况下,控制部40以不开始对所连接的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的方式控制电源控制部72。也就是说,控制部40使电源控制部72避免对新与接口板10连接的连接端子6的电源供给。另外,在另一个连接端子6与已经供给电源的接口板10连接的情况下,控制部40继续对该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也就是说,在连接端子6与一个接口板10连接的状态下,在投影仪1的动作中与第2个接口板10连接的情况下,控制部40停止对第2个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但不停止对第一个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
然后,在步骤S205中,控制部40对图像信息处理部47发出指示以从图像投射部48投射用于向用户警告进行了接口板10的不恰当的脱离或者连接的OSD图像(消息图像),并将处理返回步骤S201。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1)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所连接的接口板10中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40停止对该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所以能够避免对存在异常的接口板10继续供给电源。
(2)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连接端子6与两个接口板10连接的状态下,仅在一个接口板10中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40仅停止对该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而不停止对另一个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因此,能够避免因一个接口板10的异常而导致无法使用另一个接口板10。
(3)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控制部40根据是否存在从接口板10发送的启动成功信息来检测接口板10的电源异常,所以能够避免继续使用电源存在异常的接口板10。
(4)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控制部40根据是否存在从接口板10发送的通信成功信息来检测接口板10的通信异常,所以能够避免与投影仪1内部的其它电路之间发生通信障碍,能够继续其它电路的正常动作。
(5)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检测出接口板10的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40使图像信息处理部47显示OSD图像并通知这一情况,所以能够使用户识别出产生了异常。
(6)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尽管投影仪1处于动作中但也与接口板10连接或者脱离的情况下,停止对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所以能够避免在与接口板10不恰当地连接或者脱离的状态下使用接口板10。
(7)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一个接口板10与连接端子6连接的状态下,在尽管投影仪1处于动作中但也将第2个接口板10与连接端子6连接的情况下,控制部40停止对第2个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不停止对第一个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因此,能够避免甚至第一个接口板10都无法使用。
(8)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连接端子6与两个接口板10连接的状态下,在尽管处于动作中但也将一个接口板10从连接端子6脱离的情况下,控制部40停止对接口板10已脱离的连接端子6的电源供给,不停止对另一个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因此,能够避免甚至另一个接口板10都无法使用。
(9)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投影仪1的动作中检测出接口板10的连接和脱离的情况下,控制部40使图像信息处理部47显示OSD图像并通知这一情况,所以能够使用户识别出是禁止了动作中的接口板10的连接和脱离的行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3、114中,控制部40根据是否存在从接口板10的控制信号通信部23发送的启动成功信息和通信成功信息来检测所连接的接口板10的异常,此时的控制部40相当于异常检测部。并且,在步骤S116中,控制部40、图像信息处理部47和图像投射部48利用OSD图像(消息图像)向用户通知接口板10产生了异常,此时的控制部40、图像信息处理部47和图像投射部48相当于通知部。并且,在步骤S201中,控制部40检测连接端子6的连接状态的变化,此时的控制部40相当于拆装检测部。
(变形例)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投影仪1与两个接口板10连接的情况、并且即使一个接口板10存在异常但另一个接口板10为正常的情况下,控制部40仅向另一个接口板10供给电源从而继续投影仪1的动作,但不限于该方式。也可以是,在任何一个接口板10存在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40停止投影仪1的动作。并且,还可以是,在一个接口板10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由用户设定是继续还是停止动作。
同样,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投影仪1的动作中与接口板10脱离或者连接的情况下,停止对进行了脱离或者连接的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继续对其它接口板10的电源供给,但不限于该方式。也可以是,在投影仪1的动作中与接口板10脱离或者连接的情况下,控制部40停止投影仪1的动作。并且,还可以是,在进行了不恰当的脱离和连接的情况下,由用户设定是继续还是停止动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投影仪1的启动时,控制部40能够根据存储于存储部41的接口板信息,识别前次的启动时的接口板10的连接状态。而且,控制部40能够通过对前次与本次的连接状态进行比较,检测本次新连接的接口板10、即在本次的启动前的待机状态或者电源断开的状态下新连接的接口板10。这时,控制部40也可以对从前次起继续连接的接口板10开始电源供给,另一方面,不对新连接的接口板10开始电源供给。而且,控制部40也可以向图像信息处理部47投射OSD图像(消息图像),向用户通知连接了新的接口板10,在得到用户的确认之后,开始电源供给。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4中判断接口板10是否是支持对象时,控制部40也可以根据接口板10的类别信息和接口板10的固件的版本信息来进行判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不对排除到启动对象之外的接口板10、无法正常启动或通信的接口板10进行电源供给,但只要电源供给受到限制,则也可以进行最小限度的电源供给。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接口面板44上没有配置用于输入图像信息的输入端子,经由所连接的接口板10的输入端子来输入图像信息,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采用预先在接口面板44上配置几个输入端子,并且能够利用接口板10来追加其以外的输入端子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用户对操作面板42进行了规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40也可以将表示所连接的接口板10的类别的信息、接口板10的固件的版本信息等显示为OSD图像,或者从通信部45向外部装置输出。
并且,在投影仪1与网络连接的情况、并且与投影仪1连接的接口板10的固件版本不是最新的版本的情况下,控制部40也可以将用于获得最新的固件的方法等显示为OSD图像,或者从服务器自动下载最新的固件而进行版本升级。同样,关于投影仪1的固件(控制程序),也可以引导用户获得与所连接的接口板10的类别或其版本等相适的固件的方法,或者控制部40自动下载合适的固件而进行版本升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也可以根据判别出的接口板10的类别,控制对后级电路(图像信息处理部47)的电源供给。具体而言,在不需要对从所连接的接口板10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基于特定的电路块的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停止向该电路块的电源供给。例如,在图像信息处理部47中具有仅对从特定的接口板10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电路块的情况下,当未连接特定的接口板10时,可以通过预先停止向该电路块的电源供给来抑制无用的电力消耗。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在接口面板44的两个插入口55中存在未插入有接口板10的插入口55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尘埃或异物从该插入口55侵入,优选预先通过盖部件将插入口55封住。
图11是示出盖部件的一例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盖部件80例如由金属制或树脂制的板状部件构成,在其左右两侧形成有用于与接口面板44的螺纹孔56进行螺纹固定的贯通孔81。并且,在盖部件80上隔着延长部件82固定有端子盖83。端子盖83在利用盖部件80将插入口55封住的状态下将中继基板5上的连接端子6覆盖。因此,预先通过这样的盖部件80将插入口55封住,能够防止尘埃等从插入口55侵入,并且能够防止连接端子6的腐蚀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接口板10的例子,例示了具有一个DVI端子15和两个HDMI端子16的接口板10a以及具有四个SDI端子20的接口板10b,但接口板10所具有的输入端子的种类和数量并不限定于上述情况。并且,接口板10所具有的输入端子并不限定于用于输入数字图像信息的输入端子,也可以是用于输入模拟图像信息的输入端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口板10并不仅限于具有供图像信息输入的输入端子的结构。例如,接口板10也可以是具有LAN端子、USB端子、RS-232C端子等通信用或控制用的连接端子的结构。在该情况下,通信部45作为连接部来发挥功能,接口板10与通信部45连接。并且,通信部45能够经由接口板10与外部装置之间进行控制信息等的收发。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追加或更换接口板10来收发各种形式的控制信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根据从接口板10的通知部24输出的比特列来判别接口板10的类别,但类别的判别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接口板10具有存储类别信息的ROM等存储装置,控制部40从存储装置读出类别信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口板10将输入到输入端子的图像信息转换成依据TMDS传输协议的图像信息,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也可以转换成依据其它标准或专有标准的图像信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口板10并不限定于经由输入端子(连接端子)与外部装置有线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与外部装置无线连接的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图像信息输入部46与类别不同的两个接口板10连接的例子,但也可以连接类别相同的两个接口板10而进行使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能够连接两个接口板10的结构,但可连接的接口板10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出接口板10的异常或者检测出接口板10的不恰当的脱离或者连接的情况下,控制部40从图像投射部48投射用于向用户通知这一情况的OSD图像(消息图像),但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在投影仪1具有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指示器或显示用监视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LED指示器的发光状态发生变化或者使显示用监视器显示消息来通知。并且,在投影仪1具有声音输出单元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声音通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光调制装置,使用了透过型的液晶光阀62R、62G、62B,但也可以使用反射型的液晶光阀等、反射型的光调制装置。并且,也可以使用数字微镜器件等,该数字微镜器件按照作为像素的每个微镜对所入射的光的射出方向进行控制,从而对从光源61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并且,并不限定于按色光具有多个光调制装置的结构,也可以是利用一个光调制装置以分时方式对多个色光进行调制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例子,对投影仪1进行了说明,但图像显示装置并不限定于投影仪1,也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其它图像显示装置。
在此清楚地以参考的方式并入2017年12月20日提出的第2017-243576号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

Claims (11)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对图像进行显示,该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连接部,其与能够更换的接口板连接,经由所述接口板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异常检测部,其检测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所述接口板的异常;以及
控制部,其在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接口板的异常的情况下,限制对所述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1接口板和第2接口板作为所述接口板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异常检测部在所述第1接口板中检测出异常而在所述第2接口板中未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限制对所述第1接口板的电源供给,而不限制对所述第2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所述接口板的电源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所述接口板的通信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显示装置还具有通知部,在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接口板的异常的情况下,所述通知部通知这一情况。
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对图像进行显示,该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连接部,其与能够更换的接口板连接,经由所述接口板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拆装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中的所述接口板向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和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中的所述接口板从所述连接部的脱离中的至少一方;以及
控制部,其在所述拆装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连接和所述脱离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限制对所述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能够连接第1接口板和第2接口板来作为所述接口板,
在所述第1接口板已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状态下,在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中由所述拆装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第2接口板的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限制对所述第2接口板的电源供给,而不限制对所述第1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1接口板和第2接口板作为所述接口板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状态下,在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中由所述拆装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第2接口板的脱离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限制对所述第2接口板的电源供给,而不限制对所述第1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显示装置还具有通知部,在所述拆装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连接和所述脱离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所述通知部通知这一情况。
1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显示装置与能够更换的接口板连接,经由所述接口板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该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检测所连接的所述接口板的异常;以及
在检测出所述接口板的异常的情况下,限制对所述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1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显示装置与能够更换的接口板连接,经由所述接口板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该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检测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动作中的所述接口板的连接和脱离中的至少一方;以及
在检测出所述连接和所述脱离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限制对所述接口板的电源供给。
CN201811552022.3A 2017-12-20 2018-12-18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ithdrawn CN1100337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3576 2017-12-20
JP2017243576A JP2019109413A (ja) 2017-12-20 2017-12-20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3743A true CN110033743A (zh) 2019-07-19

Family

ID=64746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2022.3A Withdrawn CN110033743A (zh) 2017-12-20 2018-12-18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8488B2 (zh)
EP (1) EP3503544A3 (zh)
JP (1) JP2019109413A (zh)
CN (1) CN11003374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80280A (ja) 2017-10-27 2019-05-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2530379A (zh) * 2019-09-18 2021-03-19 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接口类型选择方法
CN115225872A (zh) * 2021-04-20 2022-10-2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8781A (en) * 1994-01-27 1999-1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exchangeable interface board
JP2001024737A (ja) * 1999-07-02 2001-01-26 N Ii C Cable Media Kk 告知情報受信機能付きケーブルモデムシステム
US20090207308A1 (en) * 2008-02-15 2009-08-20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system,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isplay method
JP2010182229A (ja) * 2009-02-09 2010-08-19 Nec Infronti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給電制御方法
US20100306565A1 (en) * 2009-05-26 2010-12-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processor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JP4806084B1 (ja) * 2010-05-28 2011-11-02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
CN102298742A (zh) * 2010-06-23 2011-12-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预付卡处理装置、预付卡处理系统、预付卡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CN102447864A (zh) * 2010-08-25 2012-05-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US20130007326A1 (en) * 2011-06-29 2013-01-03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ost controller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event information output method
CN103188456A (zh) * 2011-12-27 2013-07-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接收广播的显示装置、信号处理模块、设备和方法
JP2013143081A (ja) * 2012-01-12 2013-07-22 Funai Electric Co Ltd 電子機器
CN104461799A (zh) * 2014-11-20 2015-03-25 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 板卡配置正确性检测系统
US20150093937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Intel Corporation Modular power adaptor
US20160266742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notification bar thereof
JP2017026756A (ja) * 2015-07-21 2017-0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ジェクタ
US20170083078A1 (en) * 2015-09-23 2017-03-23 Intel Corporation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power mana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96404A (ja) 2008-06-06 2009-12-17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5526649B2 (ja) 2009-08-14 2014-06-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ボード
JP2018116648A (ja) * 2017-01-20 2018-07-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8781A (en) * 1994-01-27 1999-1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exchangeable interface board
JP2001024737A (ja) * 1999-07-02 2001-01-26 N Ii C Cable Media Kk 告知情報受信機能付きケーブルモデムシステム
US20090207308A1 (en) * 2008-02-15 2009-08-20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system,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isplay method
JP2010182229A (ja) * 2009-02-09 2010-08-19 Nec Infronti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給電制御方法
US20100306565A1 (en) * 2009-05-26 2010-12-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processor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JP4806084B1 (ja) * 2010-05-28 2011-11-02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
CN102298742A (zh) * 2010-06-23 2011-12-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预付卡处理装置、预付卡处理系统、预付卡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CN102447864A (zh) * 2010-08-25 2012-05-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US20130007326A1 (en) * 2011-06-29 2013-01-03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ost controller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event information output method
CN103188456A (zh) * 2011-12-27 2013-07-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接收广播的显示装置、信号处理模块、设备和方法
JP2013143081A (ja) * 2012-01-12 2013-07-22 Funai Electric Co Ltd 電子機器
US20150093937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Intel Corporation Modular power adaptor
CN104461799A (zh) * 2014-11-20 2015-03-25 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 板卡配置正确性检测系统
US20160266742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notification bar thereof
JP2017026756A (ja) * 2015-07-21 2017-0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ジェクタ
US20170083078A1 (en) * 2015-09-23 2017-03-23 Intel Corporation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power manag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87546A1 (en) 2019-06-20
US10908488B2 (en) 2021-02-02
EP3503544A3 (en) 2019-10-23
EP3503544A2 (en) 2019-06-26
JP2019109413A (ja)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3743A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7728911B2 (en) Positively indicating to user whether signal has been detected on each video input
US6840625B2 (en)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projector and menu image display method for same
US9495523B2 (en) Projecto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rojector
CN103513952A (zh) 多显示器系统
US20110216047A1 (en) Projector and method for projecting an image by using the projector
CN103259994B (zh) 投影型视频显示装置
CN109729329A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80088768A1 (en) Display apparatus,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system
JP2007233028A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KR102150351B1 (ko) 불량 모듈 회피 알고리즘 기반 led 디지털 사이니지 동적 표출 시스템
US20120176542A1 (en) Input selection device, video/sound reproduction system, and video/sound reproduction method
KR101891209B1 (ko) 고장 진단 기능을 갖는 hdmi 매트릭스 라우팅 스위칭 시스템
US6603516B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2890394A (zh)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US2011014821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366728B1 (ko) 전원공급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40085272A1 (en) Projecto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projector system
KR100667105B1 (ko) Dlp 프로젝션 시스템의 감시 장치 및 원격 감시 시스템
JP2006133557A (ja) 映像表示装置
JP2014115363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10942698B2 (en) Control method of display system, display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KR100407031B1 (ko) 충전지의 충전 상태 검사 장치
CN114584729A (zh) 用于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6398256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報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