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0060B - 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0060B
CN110030060B CN201811529829.5A CN201811529829A CN110030060B CN 110030060 B CN110030060 B CN 110030060B CN 201811529829 A CN201811529829 A CN 201811529829A CN 110030060 B CN110030060 B CN 1100300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pipe
downstream
end opening
pipe
expans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98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0060A (zh
Inventor
水野阳介
S·辛格哈尔
山崎隼人
M·哥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30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0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0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00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00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 F01N1/08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 F01N1/082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the gases passing through porous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00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 F01N1/08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 F01N1/083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using transversal baffles defining a tortuous path for the gases or successively throttling gas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00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 F01N1/08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 F01N1/089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silencing by reducing exhaust energy by throttling or whirling using two or more expansion chambers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8Other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xhaust cond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能够在增强消声效果的同时改善排气音质。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分离地设置在第一连通管(95)、第二连通管(96)、第三连通管(97)、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中包括的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的下游侧,并且被设置成当在第三连通管(97)的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与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重叠。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相对于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倾斜。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一种如下的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设置了尾管插入其中的膨胀室和与膨胀室连接的内管,并且内管的轴线和尾管的轴线偏移地设置(例如,参见日本特开No.2007-321595)。
在日本特开No.2007-321595中,通过使内管的轴线和尾管的轴线偏移来设置内管的轴线和尾管的轴线从而增强消声效果,但是期望的是改善排气音质,该排气音质具有充满到达消声器外部的排气声音的音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增强消声效果的同时改善排气音质的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在该车辆中,内燃机11设置在前轮2和后轮3之间,消声器35连接于从所述内燃机11延伸的排气管34,所述消声器35包括多个膨胀室101、102、103以及与所述多个膨胀室101、 102、103连接的多个连通管95、96、97、98、99,并且所述多个连通管95、 96、97、98、99中包括的下游侧连通管98允许所述多个膨胀室101、102、103 中的一个膨胀室103与所述消声器35的外部彼此连通,其中,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分离地设置在所述多个连通管95、96、97、98、 99中包括的另一个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的下游侧,并且被设置成当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中心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与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下游端开口97b重叠,并且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8a相对于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下游端开口97b倾斜。
在本发明中,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8a可相对于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中心轴线98d倾斜。
在本发明中,从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下游端开口97b到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8a的顶端98e的距离可以是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内径的0.5倍至2倍长。
在本发明中,当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中心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8a的顶端98e可与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下游端开口97b重叠。
在本发明中,当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中心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8a的后端98f可设置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下游端开口97b的外部。
在本发明中,所述多个膨胀室101、102、103包括第一膨胀室101、第二膨胀室102和第三膨胀室103,所述第一膨胀室101与所述排气管34直接连通,所述第二膨胀室102通过所述多个连通管95、96、97、98、99中包括的上游侧连通管96连接于所述第一膨胀室101,所述第三膨胀室103通过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连接于所述第二膨胀室102,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8a可设置在所述第三膨胀室103中,所述上游侧连通管96 和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中的排气流动方向是相反的,并且在所述第三膨胀室103 中,当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中心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下游端开口97b与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8a可彼此重叠。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第三膨胀室103中,设置与所述消声器35的外部连通并且被包括在所述多个连通管96、96、97、98、99中的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99 的上游端开口99a,并且当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中心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99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9a可设置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下游端开口97b的外部。
在本发明中,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和所述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99可具有不同的全长。
在本发明,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可以是直管,而所述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99 可以是在中间部分处弯曲的弯管。
本发明的下游侧连通管的上游端开口分离地设置在包括在多个连通管中的另一个连通管的下游端开口的下游侧,并且被设置成当在该另一个连通管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与该另一个连通管的下游端开口重叠,并且下游侧连通管的上游端开口相对于另一个连通管的下游端开口倾斜,使得下游侧连通管的上游端开口被设置成与该另一个连通管的下游端开口重叠,由此排出声音可从另一个连通管直接传输到下游侧连通管,并且能改善乘客感到的排气音质。通过使下游侧连通管的上游端开口相对于另一个连通管的下游端开口倾斜,能减少排气干扰声,并且能改善消声效果。
在本发明中,下游侧连通管的上游端开口相对于下游侧连通管的中心轴线倾斜,使得在本结构中,可用相当简单的结构改善排气音质,尽管当下游侧连通管本身倾斜时,例如,从下游侧连通管的上游端开口到消声器外部的距离变长,并且下游侧连通管的固定部分的焊接形状、焊接方法等变得困难。
在本发明中,从另一个连通管的下游端开口到下游侧连通管的上游端开口的顶端的距离是另一个连通管的内径的0.5倍至2倍长,使得大幅扩散之前的部分废气可被直接引入下游侧连通管中,并且变得可以致使部分废气在第三膨胀室中损失压力而没有直接将部分废气引入下游侧连通管中,并且能增强消声效果。
在本发明中,当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的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下游侧连通管的所述上游端开口的顶端与所述另一个连通管的所述下游端开口重叠,使得能通过下游侧连通管减少排气干扰。
在本发明中,当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的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下游侧连通管的所述上游端开口的后端设置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的所述下游端开口的外部,使得能增强消声效果同时减少排气干扰。
在本发明中,所述多个膨胀室包括第一膨胀室、第二膨胀室和第三膨胀室,所述第一膨胀室与所述排气管直接连通,所述第二膨胀室通过所述多个连通管中包括的上游侧连通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膨胀室,所述第三膨胀室通过所述另一个连通管连接于所述第二膨胀室,所述下游侧连通管的所述上游端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三膨胀室中,所述上游侧连通管和所述另一个连通管中的排气流动方向是相反的,并且在所述第三膨胀室中,当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的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另一个连通管的所述下游端开口与所述下游侧连通管的所述上游端开口彼此重叠,使得使从第一膨胀室排放的废气的方向和引入第三膨胀室中的废气的方向是相反的方向,由此消声效果增强,并且可通过直接将消声后的排气声音通过下游侧连通管排放到消声器的外部来调节排气音质。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第三膨胀室中,设置与所述消声器的外部连通并且被包括在所述多个连通管中的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的上游端开口,并且当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的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的所述上游端开口设置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的所述下游端开口的外部,使得在从另一个连通管排放的废气在第三膨胀室中损失压力的状态下,从另一个连通管排放的废气被引入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中,由此可产生与源自下游侧连通管的排气音质不同的排气音质,并且能增加在消声器外部可听到的排气声音的设置自由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下游侧连通管和所述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具有不同的全长,使得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可产生与下游侧连通管的排气音质不同的排气音质,并且能增加在消声器外部听到的排气声音的设置自由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下游侧连通管是直管,而所述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是在中间部分处弯曲的弯管,使得可使所述另一个下游连通管的上游端开口和下游端开口之间的距离较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右视图;
图2是示出消音器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消音器的视图;
图4是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其中图3中的一部分被放大;
图5是沿着图2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2的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2的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以及
图8是从第四连通管和第五连通管的相应下游端开口侧观察时的消音器的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摩托车(车辆)
2 前轮
3 后轮
11 发动机(内燃机)
34 排气管
35 消音器(消声器)
95 第一连通管(连通管)
96 第二连通管(连通管、上游侧连通管)
97 第三连通管(连通管、另一个连通管)
97b 下游端开口(下游端开口)
97D 轴线(中心轴线)
98 第四连通管(连通管、下游侧连通管)
98a 上游端开口(上游端开口)
98d 轴线(中心轴线)
98e 上游端开口98a的前端(顶端)
98f 上游端开口98a的后端
99 第五连通管(连通管、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
101 第一膨胀室(膨胀室)
102 第二膨胀室(膨胀室)
103 第三膨胀室(膨胀室)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注意的是,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说明书中的前、后、左、右、上和下方向是相对于车身的方向。附图中指示的附图标记FR表示车身的前侧。附图标记UP表示车身的上侧,附图标记LH表示车身的左侧。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的右视图。
摩托车1包括:发动机11,其由车架10支撑;前轮2,其通过前叉12被车架 10的前端部分以可转向的方式支撑;以及后轮3,其通过摆臂13被车架10的下部部分以可竖直移动的方式支撑。
摩托车1是乘员跨坐在座位14上的跨骑式车辆。
车架10包括头管15、主框架16、中心框架17、下框架18、一对左右座位框架 19以及一对左右副框架20。
头管15构成车架10的前端部分。主框架16从头管15斜向地向后向下延伸。中心框架17从主框架16的后端部分向下延伸。在中心框架17的下部部分上设置由压制材料制成的枢轴支撑部分(未示出)。下框架18在主框架16下方从头管15斜向地向后向下延伸。
左右座位框架19分别从主框架16的后端部分的左右向后延伸。左右副框架20 跨接中心框架17的下部部分的左右和左右座位框架19。
车架10包括角撑板21、横撑架22、一对左右踏脚板框架23和一对左右增固框架24。
角撑板21联接主框架16的前端部分和下框架18的前端部分的左侧和右侧。横撑架2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联接左右座位框架19。左右踏脚板框架23分别从中心框架17的下部部分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向后延伸。左右增固框架24沿着左右座位框架19的后部部分的下表面延伸。左右增固框架24的前端部分分别联接于左右副框架 20的后部部分的下表面。
前叉12被头管15以可摆动的方式支撑。
前叉12包括转向轴(未示出)、一对左右叉管26、顶梁27和底梁28。
转向轴被头管15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左右叉管26是布置在前轮2的左右两侧的伸缩式减震器,前轮2被跨接左右叉管26的下端部分的轮轴2a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左右叉管26的滑动部分被附接于叉管26的防屑罩25从前方覆盖。顶梁27被固定于转向轴的上端部分,以联接左右叉管26的上部部分。手柄29被固定于顶梁27 的上部部分。底梁28被固定于转向轴的下端部分,以联接左右叉管26。
前轮2被前轮制动器37制动。前轮制动器37包括一体附接于前轮2的制动盘 37a和用于使制动盘37a制动的制动钳37b。制动钳37b附接于左右叉管26之一(右侧)的下后部部分。
摆臂13的前端部分被枢转轴30以可摆动的方式支撑,枢转轴30被枢转支撑部分支撑。后轮3通过轮轴3a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撑于摆臂13的后端部分。
发动机11被布置在中心框架17和下框架18之间,位于主框架16下方。
发动机11包括:曲轴箱31,其支撑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曲轴(未示出);以及气缸部分32,其从曲柄箱31的前上部部分向上延伸。在曲轴箱31的后部部分中安装有变速器(未示出)。气缸部分32的气缸轴线32a倾斜地向前向上延伸。
进气设备(未示出)连接于气缸部分32的后部部分,排气设备33连接于气缸部分32的前部部分。
排气设备33包括:排气管34,其被从气缸部分32的前表面(更具体地,气缸盖(未示出))向下抽出;以及消音器35,其连接于排气管34的后端并且布置在后轮3的右侧。
附接于主框架16的上部部分的燃料箱38布置在座位14的前方和头管15的后方。
座位14包括供驾驶员用的前座14a和设置在前座14a后方的供乘客用的后座 14b。
分别在左右踏脚板框架23的前部部分上设置供驾驶员用的一对左右踏脚板39。分别在左右踏脚板框架23的后端部分上设置供乘客用的一对左右后座踏脚板40。
摩托车1包括覆盖诸如车架10和发动机11的车身的车身罩41。
车身罩41包括前罩42、燃料箱罩43、中心罩44、后罩45和上罩46。
前罩42从前方覆盖头管15和左右叉管26的上部部分。燃料箱罩43覆盖车架 10的前部部分和燃料箱38。中心罩44覆盖前座14a的下部部分。后罩45覆盖中心罩44后方的座位14的下部部分。下盖46从前方、侧面和下方覆盖发动机11的曲轴箱31的下部部分。
在燃料箱罩43的前下部部分上设置覆盖下框架18的左侧和右侧的一对左右前侧罩36。这对左右前侧罩36构成车身罩41的一部分。
摩托车1包括中心框架17的下部部分上的主支架47。
前轮2被前挡泥板48从上方覆盖。后轮3被后挡泥板49从上方覆盖,后挡泥板 49从左右座位框架19的后端部分侧向后延伸。
在后挡泥板49下方设置覆盖后轮3的挡泥板50。挡泥板50包括倾斜地从前方和上方覆盖后轮3的前挡泥板55和倾斜地从后方和前方覆盖后轮的后挡泥板56。
在前罩42中布置有前照灯61。手柄29设置有用于前轮制动器的主缸77。
图2是示出消音器35的侧视图,并且示出局部剖面。
消音器35包括:外筒81;隔壁82,其将外筒81内部的空间分隔开;后壁83,其封闭外筒81的后端部分;以及连通管84,其通向外筒81中的多个空间。
外筒81由前外筒86和后外筒87形成,前外筒86附接于排气管34(参照图1) 的后端部分,后外筒87通过焊接被接合于前外筒86的后端部分。后壁83封闭后外筒87的后端部分。
隔壁82由分离地与后外筒87的内表面87a附接的第一隔壁91、第二隔壁92和第三隔壁93形成。后外筒87的内部被第一隔壁91、第二隔壁92和第三隔壁93划分成第一膨胀室101、第二膨胀室102和第三膨胀室103。
详细地,第二隔壁92和第三隔壁93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三隔壁93和后壁83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膨胀室101,从第一隔壁91起到前外圆筒86侧的空间形成第二膨胀室102,第一隔壁91和第二隔壁92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三膨胀室103。
第三隔壁93包括多个连通孔93a(参照图7),因此在第三隔壁93之前和之后的空间彼此连通,使得第三隔壁93之前和之后的空间被组合并且被称为第一膨胀室 101。这里,第二隔壁92和第三隔壁93之间的空间被称为前侧第一膨胀室101A,第三隔壁93和后壁83之间的空间被称为后侧第一膨胀室101B。
连通管84由第一连通管95、第二连通管96、第三连通管97、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构成。第二连通管96、第三连通管97和第四连通管98是形成为笔直的直管,第一连通管95和第五连通管99是其整体长度的中间部分弯曲的弯管。
第一连通管95穿透第一隔壁91、第二隔壁92和第三隔壁93,并且附接于第一隔壁91、第二隔壁92和第三隔壁93。第一连通管95的上游端开口95a连接于排气管34的后端部分以与排气管34连通,并且第一连通管95的下游端开口95b通向后侧第一膨胀室101B。
第二连通管96穿透第一隔壁91和第二隔壁92,并且附接于第一隔壁91和第二隔壁92。第二连通管96的上游端开口96a通向前侧第一膨胀室101A,第二连通管 96的下游端开口96b通向第二膨胀室102。
第三连通管97穿透第一隔壁91并且附接到第一隔壁91。第三连通管97的上游端开口97a通向第二膨胀室102,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通向第三膨胀室 103。
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穿透第二隔壁92、第三隔壁93和后壁83,并且附接于第二隔壁92、第三隔壁93和后壁83。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的相应上游端开口98a和99a分别通向第三膨胀室103,并且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 99的相应下游端开口98b和99b通向消音器35的外部。
图3是示出消音器35的视图,并且对应于从图1中的箭头3观察的视图。图3 示出局部剖面。
前外筒86倾斜,以朝向车辆前侧逐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内定位。后外筒87纵向延伸。
第一连通管95倾斜,使得前部部分朝向车辆前侧逐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内定位。也就是说,第一连通管95沿着前外筒86的倾斜度延伸。第一连通管95的下游端开口95b被盖105封闭。另外,在第一连通管95的后部部分中,位于后侧第一膨胀室101B中的多个小孔95c被敞开。
在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的下游侧,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 和第五连通管99的上游端开口99a位于第三膨胀室103中。
第五连通管99由前部部分99c、中间部分99d和后部部分99e形成。
前部部分99c是固定于第二隔壁92和第三隔壁93的直管部分。中间部分99d是设置在第二隔壁92和后壁83之间的弯管部分。后部部分99e是固定于后壁83的直管部分。前部部分99c的轴线99g和后部部分99e的轴线99h彼此平行,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距离L。
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和第五连通管99的上游端开口99a在纵向方向上处于基本上相同的位置,第四连通管98的下游端开口98b和第五连通管99的下游端开口99b在纵向方向上处于相同的位置。然而,如上所述,第五连通管99在中间部分(中间部分99d)处弯曲,因此,其全长比第四连通管98的全长长。
图4是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其中图3中的一部分被放大。
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设置在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的后方,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相对于第四连通管98的轴线98d倾斜角度θ。另外,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垂直于第三连通管97的轴线97d形成。另外,第三连通管97的上游端开口97a、第四连通管98的下游端开口98b(参照图2)以及图3 中例示的其他连通管(第一连通管95、第二连通管96和第五连通管99)的相应上游端开口和相应下游端开口也垂直于相应连通管的轴线形成。
第三连通管97的轴线97d和第四连通管98的轴线98d彼此平行。
相对于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的前端98e分开距离L1,第五连通管99的上游端开口99a分开距离L2,第四连通管98 的上游端开口98a的后端98f分开距离L3。
另外,当第三连通管97的内径被设置为D1时,距离L1是内径D1的0.5倍至2 倍长。
接下来,将描述上述的消音器35中的废气流动。
在图2和图3中,如箭头A所示,从排气管34(参照图1)排放的废气从第一连通管95的上游端开口95a侧流向后侧的下游端开口95b侧,并且如箭头B所示,穿过多个小孔95c流入后侧第一膨胀室101B中。
随后,如箭头C所示,后侧第一膨胀室101B中的废气穿过形成在第三隔壁93 中的多个连通孔93a(参照图7)流入前侧第一膨胀室101A中。另外,如箭头D所示,前侧第一膨胀室101A中的废气从第二连通管96的上游端开口96a侧流向前侧的下游端开口96b,并且如箭头E所示,流入第二膨胀室102中。
接下来,如箭头F所示,第二膨胀室102中的废气从第三连通管97的上游端开口97a侧流向后侧的下游端开口97b侧,并且如箭头G所示,流入第三膨胀室103 中。
另外,如箭头H所示,第三膨胀室103中的废气从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 98a侧流向后侧的下游端开口98b侧,并且如箭头J所示,被排放到消音器35的外部。另外,如箭头K所示,第三膨胀室103中的废气从第五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9a 侧流向后侧的下游端开口99b侧,并且如箭头M所示,被排放到消音器35的外部。
图5是沿着图2中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绘制了竖直贯穿后外筒87的剖面中心的竖直中心线111和水平贯穿后外筒87的剖面中心的横向中心线112。
第一连通管95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竖直中心线111向内定位,并位于横向中心线112上。第二连通管96位于竖直中心线111上并且位于横向中心线112下方。第三连通管111位于竖直中心线111上或者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竖直中心线111向外定位,并且位于横向中心线112上方。
图6是沿着图2中的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
第四连通管98位于竖直中心线111上,并且位于横向中心线112上方。当在第三连通管97的轴线97d(参照图4)的延伸方向上观察时,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部分地与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重叠。详细地,上游端开口98a 的前端98e和第四连通管98的前端98e的附近与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重叠,并且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的后端98f与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 97b不重叠。
第五连通管99的前部部分99c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竖直中心线111向外定位并且位于横向中心线112上。
在图4和图6中,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和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 的形状。
例如,当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垂直于轴线98d形成时,如果在从第三连通管97的轴线97d的延伸方向观察时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和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彼此重叠,则出现废气的干扰声。
与此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相对于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倾斜。由此,即使当在从第三连通管97的轴线97d的延伸方向观察时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和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彼此重叠时,能抑制废气干扰声的出现。
如以上的图4中所示,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相对于作为第四连通管 98的中心轴线的轴线98d倾斜。
根据该配置,例如,当第四连通管98自身倾斜时,从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到消音器35的外部的距离变长,并且第四连通管98的固定部分的焊接形状、焊接方法等变得困难,但是在本结构中,能用相对简单的结构改善排气音质。
另外,从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到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的前端(顶端)98e的距离L1是第三连通管97的内径D1的0.5倍至2倍长。
根据该配置,可将广泛扩散之前的部分废气直接引入第四连通管98中,并且可致使部分废气在第三膨胀室103中损失压力,而没有被直接引入第四连通管98中,使得能增强消声效果。
另外,如图3和图4中所示,多个膨胀室包括:第一膨胀室101,其直接与排气管34(参照图1)连通;第二膨胀室102,其通过作为第一连通管95、第二连通管 96、第三连通管97、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中包括的上游侧连通管的第二连通管96连接于第一膨胀室101;以及第三膨胀室103,其通过第三连通管97连接于第二膨胀室102。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设置在第三膨胀室103中。在第二连通管96和第三连通管97中,废气流动方向彼此相反。在第三膨胀室103中,当在第三连通管97的轴线97d的方向观察时,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和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彼此重叠。
根据该配置,使从第一膨胀室101排放的废气的方向和引入第三膨胀室103中的废气的方向为相反的方向,由此增强了消声效果,并且消声后的排气声音通过第四连通管98直接传到消音器35的外部,由此能调节排气音质。
如以上的图1、图3、图4和图6中所示,在作为跨骑式车辆的摩托车1中,内燃机11设置在前轮2和后轮3之间,并且作为消声器的消音器35连接于从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11延伸的排气管34。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排气消声器结构,消音器35包括作为多个膨胀室的第一膨胀室101、第二膨胀室102和第三膨胀室103以及作为与第一膨胀室101、第二膨胀室 102和第三膨胀室103连接的多个连通管的第一连通管95、第二连通管96、第三连通管97、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作为第一连通管95、第二连通管96、第三连通管97、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中包括的下游侧连通管的第四连通管 98致使作为第一膨胀室101、第二膨胀室102和第三膨胀室103中的一个室的第三膨胀室103与消音器35的外部连通。
另外,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分离地设置在作为第一连通管95、第二连通管96、第三连通管97、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中包括的其他连通管的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的下游侧,并且被设置成当在作为第三连通管97 的中心轴线的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与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重叠。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相对于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倾斜。
根据该配置,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被设置成与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重叠,由此排气声音可直接从第三连通管97传输到第四连通管98,并且能改善乘客感到的排气音质。另外,通过使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相对于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倾斜,能减少排气干扰声,并且能改善消声效果。
另外,如图4和图6中所示,当在作为第三连通管97的中心轴线的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的前端(顶端)98e与第三连通管 97的下游端开口97b重叠。根据该配置,可通过第四连通管98减少排气干扰。
另外,当在第三连通管97的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第四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的后端98f设置在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的外部,使得能增强消声效果,同时减少排气干扰。
另外,如图3、图4和图6中所示,作为与消音器35的外部连通的并且包括在第一连通管95、第二连通管96、第三连通管97、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中的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的第五连通管99的上游端开口99a设置在第三膨胀室103中。当在第三连通管97的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第五连通管99的上游端开口99a设置在第三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的外部。
根据该配置,在第三膨胀室103中的废气损失压力的状态下,从第三连通管97 排放的废气被引入第五连通管99中。因此,可产生与源自第四连通管98的排气音质不同的排气音质,并且能增加在消音器35外部听到的排气声音的设置自由度。
图7是沿着图2中的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
在第三隔壁93中,除了与后外筒87的接合部分的附近之外,多个连通孔93a是敞开的。这些连通孔93a允许位于第三隔壁93之前和之后的前侧第一膨胀室101A(参照图2)和后侧第一膨胀室101B(参照图2)彼此连通。以这种方式,通过设置其中形成有多个连通孔93a的第三隔壁93,可支撑第一连通管95、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的中间部分。这样能抑制第一连通管95、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 的振动。另外,能大大确保第一膨胀室101的容量,并且能大大确保第四连通管98 和第五连通管99的全长。结果,能增强消声效果,并且能提高排气音质的设置自由度。
图8是从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的相应下游端开口98b和99b侧观察时的消音器35的视图。图8示出拆卸了尾盖116(参照图2)的状态。
第五连通管99的后部部分99e位于竖直中心线111上,并且位于横向中心线112 下方。由此,第五连通管99的后部部分99e位于第四连通管98下方。
尾盖支撑构件115附接于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的相应下游端开口98b 和99b的附近。尾盖支撑构件115包括:多个臂部分115a和115b,其从第四连通管 98侧和第五通信管99侧延伸;以及螺丝孔115c,其分别形成在多个臂部分115a和 115b中。用旋入多个螺丝孔115c中的螺栓,将从后方覆盖后壁83(参照图2)的尾盖116附接于尾盖支撑构件115。
在图2和图6中,从第三连通管97流入第三膨胀室103中的废气被直接引入第四连通管98中,因为第三连通管97和第四连通管98在轴向方向上彼此重叠。另外,从第三连通管97流入第三膨胀室103中的废气被间接引入第五连通管99中,因为第三连通管97和第五连通管99在轴向方向上没有重叠。
废气从第三连通管97被直接引入第四连通管98中,由此从第四连通管98排放到外部的排气声音具有强音质。另外,废气从第三连通管97被间接引入第五连通管 99中,由此在第三膨胀室103中损失压力之后的废气被引入第五连通管99中,使得从第五连通管99排放到外部的排气声音的音质得以衰减。由此,从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排放的排气声音具有音质差异。音质差异还受到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的全长之差的影响。
如以上的图3中所示,第四连通管98和第五连通管99的全长不同,使得可从第五连通管99排放与第四连通管98的排气音质不同的排气音质,并且能增加在消音器 35外部听到的排气声音的设置自由度。
另外,第四连通管98是直管,而第五连通管99是在中间部分处弯曲的弯管,使得可使第五连通管99的上游端开口99a和下游端开口99b之间的距离较短,因此,消音器35的全长可缩短。
该实施方式仅例示了本发明的模式,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任意地修改和应用该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仅可应用于摩托车1,而且可应用于除了摩托车1之外的诸如跨骑式车辆的车辆。跨骑式车辆包括通过跨骑车身来驾驶的常见车辆。跨骑式车辆不仅包括摩托车(包括配备发动机的自行车),还包括归类为ATV(全地形交通工具)的三轮车辆和四轮车辆。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在该车辆中,内燃机(11)设置在前轮(2)和后轮(3)之间,消声器(35)连接于从所述内燃机(11)延伸的排气管(34),所述消声器(35)包括多个膨胀室(101、102、103)以及与所述多个膨胀室(101、102、103)连接的多个连通管(95、96、97、98、99),并且所述多个连通管(95、96、97、98、99)中包括的下游侧连通管(98)允许所述多个膨胀室(101、102、103)中的一个膨胀室(103)与所述消声器(35)的外部彼此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上游端开口(98a)分离地设置在所述多个连通管(95、96、97、98、99)中包括的另一个连通管(97)的下游端开口(97b)的下游侧,并且被设置成当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中心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与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下游端开口(97b)重叠,并且
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8a)相对于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下游端开口(97b)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其中,
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8a)相对于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中心轴线(98d)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其中,
从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下游端开口(97b)到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8a)的顶端(98e)的距离是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内径的0.5倍至2倍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其中,
当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中心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8a)的顶端(98e)与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下游端开口(97b)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其中,
当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中心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8a)的后端(98f)设置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下游端开口(97b)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其中,
所述多个膨胀室(101、102、103)包括第一膨胀室(101)、第二膨胀室(102)和第三膨胀室(103),所述第一膨胀室(101)与所述排气管(34)直接连通,所述第二膨胀室(102)通过所述多个连通管(95、96、97、98、99)中包括的上游侧连通管(96)连接于所述第一膨胀室(101),所述第三膨胀室(103)通过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连接于所述第二膨胀室(102),
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8a)设置在所述第三膨胀室(103)中,
所述上游侧连通管(96)和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中的排气流动方向是相反的,并且
在所述第三膨胀室(103)中,当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中心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下游端开口(97b)与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8a)彼此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其中,
在所述第三膨胀室(103)中,设置与所述消声器(35)的外部连通并且被包括在所述多个连通管(95、96、97、98、99)中的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99)的上游端开口(99a),并且当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中心轴线(97d)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99)的所述上游端开口(99a)设置在所述另一个连通管(97)的所述下游端开口(97b)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其中,
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和所述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99)具有不同的全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其中,
所述下游侧连通管(98)是直管,而所述另一个下游侧连通管(99)是在中间部分处弯曲的弯管。
CN201811529829.5A 2017-12-27 2018-12-14 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300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N201741046775 2017-12-27
IN201741046775 2017-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0060A CN110030060A (zh) 2019-07-19
CN110030060B true CN110030060B (zh) 2021-06-01

Family

ID=67235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982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30060B (zh) 2017-12-27 2018-12-14 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006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3019A (ja) * 1997-11-21 1999-06-08 Futaba Sangyo Co Ltd 内燃機関用マフラ
JP2002147216A (ja) * 2000-11-08 2002-05-22 Suzuki Motor Corp マフラ構造
DE10103739B4 (de) * 2001-01-26 2010-01-14 Mahle Filtersysteme Gmbh Schalldämpfer
CN201502423U (zh) * 2009-09-16 2010-06-09 李福瑞 一种车辆用低阻火花熄灭消声器
CN105156176A (zh) * 2014-06-04 2015-12-16 埃贝赫排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消音器
CN106121774A (zh) * 2016-07-25 2016-11-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低噪声复合式多腔排气消声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3019A (ja) * 1997-11-21 1999-06-08 Futaba Sangyo Co Ltd 内燃機関用マフラ
JP2002147216A (ja) * 2000-11-08 2002-05-22 Suzuki Motor Corp マフラ構造
DE10103739B4 (de) * 2001-01-26 2010-01-14 Mahle Filtersysteme Gmbh Schalldämpfer
CN201502423U (zh) * 2009-09-16 2010-06-09 李福瑞 一种车辆用低阻火花熄灭消声器
CN105156176A (zh) * 2014-06-04 2015-12-16 埃贝赫排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消音器
CN106121774A (zh) * 2016-07-25 2016-11-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低噪声复合式多腔排气消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0060A (zh) 2019-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154720C (en) Exhaust silencing device
JP5969328B2 (ja) 自動二輪車
JP4700041B2 (ja)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
US9803522B2 (en) Exhaust structure of straddle-type vehicle, and vehicle incorporating same
JP2007040166A (ja) 排気装置及び鞍乗型車両
JP2014105617A (ja) マフラー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JP5637056B2 (ja) 内燃機関のマフラー
CN110030060B (zh) 用于车辆的排气消声器结构
JP4670103B2 (ja) 消音器構造
JP6290812B2 (ja) 消音器
JP7155860B2 (ja) 鞍乗型車両の消音器構造
JP2020133477A (ja) 排気マフラー構造
US8746400B2 (en) Exhaust device of engine
JP7252092B2 (ja) 排気装置
JP469369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マフラ構造
JP7118754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テールパイプ構造
JP2010174727A (ja) 車両用マフラー
JP603482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JP7061020B2 (ja) 鞍乗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US8800710B2 (en) Motorcycle
JP4089334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ブリーザ装置
JP5899017B2 (ja)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
JP6457465B2 (ja) 鞍乗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JP6793605B2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JP2023147046A (ja) 排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