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4031A - 盘片存放装置和盘片存档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片存放装置和盘片存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4031A
CN110024031A CN201780072814.8A CN201780072814A CN110024031A CN 110024031 A CN110024031 A CN 110024031A CN 201780072814 A CN201780072814 A CN 201780072814A CN 110024031 A CN110024031 A CN 110024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storing unit
shell
opening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28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24031B (zh
Inventor
后藤尚史
久保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24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4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24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4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11B17/225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wherein the disks are transferred from a fixed magazine to a fixed playing unit using a moving carriag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01Details
    • G11B17/0405Closing mechanism, e.g. door
    • G11B17/0407Closing mechanism, e.g. door controlling the loading of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3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23Containers for magazines or cassett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2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for rigid discs
    • G11B23/032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for rigid discs for disc-pac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盘片存放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的开口,并且能够存放N行的经堆叠的M张盘状记录介质(N和M各自指示2或更大的正整数);托盘盖,所述托盘盖被配置成从所述壳体的后端滑出并覆盖所述开口;以及,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成锁定覆盖所述开口的状态。

Description

盘片存放装置和盘片存档装置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使用高容量光盘的盘片存放装置和盘片存档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高容量光盘(此后被称为“盘片”)的存档装置已得到实际应用。数据中心中的存放装置的示例包括将磁带用作介质的存放装置。与磁带相比,这种盘片适用于以长期存放为目标的冷存档。例如,以下PTL 1描述了一种存档装置,其能够在库(magazine)中存放12张盘片,并以箱体为单位处理这些盘片。
如PTL 1中所描述的,将12张盘片存放在一个箱体中具有以下优点:与将盘片一张接一张地安装在驱动器中的情况相比,一次可访问的盘片的数量增加了,并且有可能一次记录或再现大量的数据。然而,期望在数据中心中记录或再现更大量的数据。
本申请的申请人先前已提出了一种盘片介质存放装置(此后被适当地称为盘片托盘),其中更大数量的盘片被存放在壳体(case)中。该盘片托盘能够在其上表面打开的壳体中存放64张(=4行×16张)盘片。壳体具有盒状,并且由合成树脂制成。大量这样的盘片托盘被存放在存放架中。托盘搬运机器人从存放架取出预定盘片托盘,并将该盘片托盘搬运到盘片驱动器,从而使得盘片驱动器将数据同时记录在多个盘片上/同时从多个盘片再现数据。
通常,一旦将盘片托盘存放在盘片存档装置的存放架中后就不再将其从该存放架中取出。这是因为灰尘等有可能从外部进入该存放架。然而,可存在例如容量已变满的盘片、已变得有缺陷的盘片、或者很难接近而仅需离线存放的盘片托盘。考虑到这一点,提供专用的存放架来取出盘片托盘或将盘片托盘安装在该存放架的已从中取出了盘片托盘的空间中。应注意,虽然一种可能的考虑是从设置在存放架中的维修窗口中取出不必要的盘片托盘,但是当盘片托盘在被取出的时候倾斜时,存在内部盘片跳出并散落的风险。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
日本专利特许公开No.2014-1363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已存在以下问题:即使提供了专用于导入和导出的插槽,在盘片托盘的上侧打开的情况下,在取出或安装盘片托盘时使取出的盘片托盘倾斜仍导致内部盘片掉落。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片存放装置和盘片存档装置,其能够防止内部盘片在取出或安装盘片托盘时跳出。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技术,一种盘片存放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的开口,并且能够存放N行的经堆叠的M张盘状记录介质(N和M各自指示2或更大的正整数);托盘盖,所述托盘盖被配置成从所述壳体的后端滑出并覆盖所述开口;以及,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成锁定覆盖所述开口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杆部,所述杆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后端附近;以及,锁定爪,所述锁定爪设置在所述杆部上,并被配置成能够通过所述杆部的转动与所述壳体接合/分离。
此外,根据本技术,盘片存档装置包括:盘片存放装置,所述盘片存放装置能够存放N行的经堆叠的M张盘片(N和M各自指示2或更大的正整数);包括多个存放部的第一和第二存放架,每一存放部具有前开口和后开口,并被配置成允许通过所述开口安装/取出所述盘片存放装置;搬运机器人,所述搬运机器人被配置成选择所指定的盘片存放装置,并将所述盘片存放装置搬运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存放架中的每一存放架的前开口;包括多个驱动器的盘片驱动器,所述多个驱动器被配置成执行在所述搬运机器人所搬运的所述盘片存放装置中的盘状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或从所述盘状记录介质的再现;以及,盘片搬运拾取器,所述盘片搬运拾取器被配置成将来自所述盘片存放装置的盘片设置到所述盘片驱动器中的每一驱动器中。所述盘片存放装置在壳体中存放N行的经堆叠的M张盘状记录介质(N和M各自指示2或更大的正整数),所述壳体在其上表面上具有开口,并且在所述盘片存放装置被从所述第二存放架的存放部之一的后开口取出的情况下,托盘盖从所述后开口滑出并覆盖所述开口,并且所述盘片存放装置在所述托盘盖覆盖所述开口的状态下被取出。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由于(N行×M张)盘状记录介质被存放在盘片托盘中,因此有可能增加一次可处理的盘片的数量并在短时间段内处理大量的数据。此外,由于包括从壳体的后端滑出并覆盖开口的托盘盖,因此有可能防止盘状记录介质从壳体中跳出并散落。应注意,本文中描述的效果不一定受到限制,并且可以是本公开中描述的任何效果或者与本公开中描述的效果不同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内容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以下描述中举例说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描绘了用于描述盘片托盘的透视图。
图2是用于描述盘片托盘的透视图。
图3描绘了盘片盖的示例的俯视图、仰视图和透视图。
图4是其上安装有盘片盖的盘片托盘的透视图。
图5是用于描述盘片托盘和盘片托盘架的透视图。
图6是用于描述盘片托盘架的透视图。
图7是描绘整个盘片存档装置的透视图。
图8是描绘整个盘片存档装置的透视图。
图9是描绘整个盘片存档装置的透视图。
图10是描绘盘片存档装置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11是描绘盘片存档装置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12是盘片存档装置的俯视图。
图13是描绘盘片存档装置的过程流的流程图。
图14描绘了描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个盘片存档装置的透视图、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15描绘了IE站的透视图、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16描绘了IE站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17是IE站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18描绘了盘片托盘和其上已安装了托盘盖的盘片托盘的透视图。
图19描绘了盘片托盘的透视图、侧视图、正视图和仰视图。
图20描绘了用于描述盘片托盘的锁定机构的剖视图和透视图。
图21描绘了用于描述盘片托盘的弹簧的透视图、侧视图和剖视图。
图22描绘了用于描述盘片托盘的定位突起和定位孔的透视图、放大透视图和放大剖视图。
图23描绘了用于描述将盘片托盘从IE站取出时的操作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优选特定实施例,并且给出了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制。然而,除非在以下描述中特别给出限制本技术的描述,否则本技术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应注意,将按以下次序给出对本技术的描述。
<1.实施例>
<2.修改>
<1.实施例>
“盘片存档装置”
将描述可应用本技术的盘片存档设备。该装置将高容量光盘用作盘片。例如,诸如蓝光(注册商标)盘(BD)之类的高密度光盘可用作盘片。在BD是单面、单层盘片的情况下,该BD是具有大约25G字节的记录容量的高密度光盘,而在BD是单面、双层盘片的情况下,该BD是具有大约50GB字节的记录容量的高密度光盘。在BD标准中,光源波长为405nm,并且物镜的数值孔径(NA)为大(即0.85),以便降低射束点直径。此外,近年来,BDXL(注册商标)已得到实际应用。与蓝光(注册商标)盘(BD)相比,BDXL在线密度方向上具有短信道比特长度(即标记长度)和高密度,由此利用三层实现100G字节的高容量,并利用四层实现128G字节的高容量。此外,已提出了采用在凹槽轨道和凸面轨道上记录数据的方法(被适当地称为凸面/凹槽记录方法)的盘片,以进一步增加记录容量。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实现更高的容量。
作为示例,四个存放凹陷部3a至3d(在各个存放凹陷部不需要彼此区分的情况下称为存放凹陷部3)排成行形成在壳体2中,如图1中所描绘的。壳体2包括合成树脂,并具有盒状,且其上表面打开。每一存放凹陷部3是与盘片的外部轮廓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并包括直立在中心处的中心柱4a至4d(在各个中心柱不需要彼此区分的情况下称为中心柱4)中相应的一个中心柱的凹陷部。也就是说,N行(例如,N=4)的盘片5被存放。
如图2所描绘的,在每一存放凹陷部3(每一行)中,堆叠并存放了M(例如,M=16)张盘片5,并且在顶部堆叠了盘片盖,如稍后所描述的。每一中心柱4在这些盘片的中心处贯穿开口。此外,在盘片5被存放以后,壳体2的上开口被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膜6覆盖。存放盘片并以这种方式用膜6密封的盘片存放容器将被称为盘片托盘1。应注意,在使用的时间,膜6被从壳体2揭掉并被丢弃。用膜6密封开口可防止灰尘粘附到盘片5上,并确保盘片5不被使用。此外,通过使用在更换膜6的情况下留下痕迹的膜6,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此外,在膜6被剥离之后,放置在经堆叠的盘片5顶部的盘片盖(未被描绘)防止浮尘颗粒粘附到用于数据存储的盘片5上。
盘片盖被放置在存放在盘片托盘1中的多个盘片5的顶部,从而防止灰尘粘附到盘片5上。在各盘片托盘1存放在盘片托盘架的搁架中的情况下,一个盘片托盘1的上表面(打开表面)与被定位在该一个盘片托盘1上方的另一个盘片托盘1的下表面之间存在微小间隙。在盘片托盘遭受诸如地震之类的大振动的情况下,存在这些盘片从盘片托盘1跳出并掉落的风险。
作为示例,如图3所描绘的盘片盖7被使用。盘片盖7包括中心开口8、腿部9a、9b、9c和9d、以及孔10a和10b。中心开口8类似于盘片5的中心开口,并被形成在盘片盖7的主表面上。腿部9a、9b、9c和9d(在各个腿部不需要彼此区分的情况下被称为腿部9))从盘片盖7背面的四个外角突出。孔10a和10b被形成处于对角线方向的两个位置处。
如图4所描绘的,盘片盖7a、7b、7c和7d覆盖堆叠在盘片托盘1的壳体2的各个存放凹陷部中的盘片的表面。以上描述的腿部9各自与一部件啮合,例如,形成在每一存放凹陷部中的突起。在盘片托盘1存放在盘片托盘架中的情况下,每一腿部9的长度略大于一个盘片托盘1的上表面与被定位在该一个盘片托盘1上方的另一盘片托架1的下表面之间产生的间隙的宽度。由于包括这样的腿部9,因此即使在盘片盖7a至7d振动的情况下,也有可能防止盘片盖7a至7d掉落到间隙中。注意,不仅在盘片托盘1被存放在盘片托盘架中的状态下,而且在盘片托盘1通过托盘搬运机器人来搬运的情况下都有可能防止盘片掉落。
此外,锥形销(未描绘出)被插入孔10a和10b中。锥形销被形成在每一拾取器15的臂部的下侧。锥形销与孔10a和10b接合,由此防止盘片盖7a至7d转动。
如图5中所描绘的,已从其剥离了膜6的盘片托盘1被设置在第一存放架(此后被适当地简称为“托盘架”)11的每一存放部11中。注意,在下文中,不将描绘在经堆叠的盘片顶部的盘片盖7。盘片托盘1的长度方向是X方向,盘片托盘1的宽度方向是Z方向。作为示例,如图6中所描绘的,托盘架11的深度尺寸略大于盘片托盘1的长度,并且其宽得足以并排布置和存放七个盘片托盘1。
盘片托盘11包括通过五个搁架分隔的多个存放部。盘片托盘1被安装在每一存放部中。在最低的搁架中,在Y方向上设置针对六个盘片托盘1的存放部,并且在Z方向布置六个存放部的七个集合。也就是说,提供了可安装最多42个盘片托盘1的存放部。在每个其他搁架中,设置了针对七个盘片托盘1的存放部,并且在Z方向上布置七个存放部的七个集合。提供了可安装最多49个盘片托盘1的存放部。因此,一个盘片托盘架11可存放最多238(=42+49×4)个盘片托盘1。
托盘架11的每一存放部具有前开口和后开口以及略大于盘片托盘1的存放空间。每一存放部的内侧(此后被称为“前侧”)被打开,从而使得盘片托盘1可被托盘搬运机器人取出。存放部的外侧(此后被称为“后侧”)设置有门,该门覆盖该开口。如更后面所描述的,搬运机器人沿着托盘架11的前表面在Z方向上移动,并且基于标识信息(诸如,举例而言,条形码)取出预期的盘片托盘1。此外,操作者可首先通过打开在托盘架11后侧上的门来将盘片托盘1通过托盘架11的存放部的后开口设置在该存放部中。
图7、8和9是可应用本技术的盘片存档装置的整个系统的外观的透视图。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上描述的托盘架11a和11b、托盘搬运机器人12、盘片驱动器13、电路部14、盘片搬运拾取器15、和转盘16。电路部14包括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电源电路等的控制器。包括一个托盘架11的配置是最小配置。将各托盘架11在Z方向上彼此相连可增加托盘架11的数量。
在相对的托盘架11a和11b之间形成托盘搬运机器人12行进的空间。托盘搬运机器人12由例如下架空线或下导轨来进行导向,并经由诸如电动机之类的驱动源行进。托盘搬运机器人12可通过位置传感器停在期望的位置。此外,包括在托盘搬运机器人12中的条形码读取器可读取显示在盘片托盘1的壳体2的表面上的条形码。指定的盘片托盘1被从托盘架11a或11b取出,并搬运到盘片搬运拾取器15的附近。
盘片搬运拾取器15和转盘16被提供以接收盘片,并在盘片搬运机器人12和盘片驱动器13之间搬运盘片。图10描绘了托盘搬运机器人12和盘片搬运拾取器15上的盘片托盘1的放大部分。图11描绘了盘片搬运拾取器15的放大部分。图12描绘了转盘16。
转盘16可如图12中的箭头所指示的那样转动。用于放置两个盘片托盘1a和1b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设置在转盘16中。转盘16被一分为二,且其直径用作边界,由此形成具有半圆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盘片托盘1a和1b可被分别放置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
转盘16从图12所描绘的位置起转动半圈,使得盘片托盘1a和盘片托盘1b的位置被切换。随后,盘片搬运拾取器15从转盘16上的盘片托架1a中取出所有盘片5。盘片托盘1a在较接近于盘片驱动器13的那一侧。
盘片驱动器13是将信息记录在盘片5上或从盘片5再现信息的装置。在盘片驱动器13中,每一盘片5被放置在从主体弹出的驱动器托盘13a上。接着,驱动盘片13a被插入主体中,并盘片5被放置在由主轴电机转动的转盘16上。随后,通过光学拾取器将数据记录在盘片5上或从盘片5再现数据。盘片驱动器13包括沿Y方向布置的十六组驱动器。每组包括沿X方向布置的四个驱动器。也就是说,盘片驱动器13可同时执行在存放在一个盘片托盘中的最多64个盘片5上的记录或从这些盘片的再现。
盘片搬运拾取器15移动到盘片托盘1a的壳体的开口上方,从该壳体的较下侧取出存放在一个盘片托盘1a中的所有(即4行×16张)盘片5,并保持这些盘5。每一盘片搬运拾取器15将取出的盘片5搬运到以下位置:该位置位于从布置在盘片驱动器13的一个层级中的四个驱动器中的每一驱动器弹出的相应托盘正上方。由于盘片托盘1a中的四个盘片5之间的间隔不同于四个驱动器的驱动轴之间的间隔,因此盘片搬运拾取器15调节(例如,放大)取出的四个盘片5之间的间隔,并将盘片5搬运到各个托盘的正上方。
在盘片5被装载到盘片驱动器13中的情况下,位于盘片驱动器13的最低位置的四个驱动器的驱动器托盘13a被弹出,并且盘片搬运拾取器15将经堆叠的盘片5搬运到相应的驱动器托盘13a的正上方。随后,由相应的盘片搬运拾取器15所保持的盘片之中的每一最低盘片(四行中总共有四张)分离,并且每一分离的盘片5被放置在相应的一个驱动器托盘13a上。当驱动器托盘13a被拉入时,所放置的盘片被装载到相应的驱动器中。
接着,盘片搬运拾取器15向上(沿Y方向)移动,并且驱动器托盘13a从位于盘片驱动器13的第二低位置处的相应的四个驱动器中弹出。由相应的盘片搬运拾取器15所保持的盘片之中位于第二低位置处的每一盘片(四行中总共有四张)被分离,并且被放置在相应的一个驱动器托盘13a上。当驱动器托盘13a被拉入时,所放置的盘片被装载到相应的驱动器中。
此后,类似的操作被重复。所保持的盘片之中的每一顶部盘片(四行中总共有四张)被放置在从相应的一个顶部驱动器弹出的托盘上。当托盘被拉入时,所放置的盘片被装载到相应的驱动器中。通过这种方式,存放在一个盘片托盘中的(4行×16张)盘片5被装载到盘片驱动器13的相应(4×16组)驱动器中。
在用于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的控制下,在完成包括在从转盘16的第一区域上的前盘片托盘1a中取出的盘片上进行记录或从其进行再现在内的过程之后,将转盘16转半圈,并执行包括在放置在转盘16的第二区域上的下一盘片托盘1b上进行记录或从其进行再现在内的过程。
此外,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在正在执行包括在从转盘16的第一区域上的当前盘片托盘1a中取出的盘片上进行记录或从其进行再现在内的过程的同时,托盘搬运机器人12选择下一盘片托盘1b,并将所选择的下一盘片托盘1b放置在转盘16的第二区域上。
也就是说,在将信息记录在盘片托盘1a的盘片5上或从这些盘片5再现信息的同时,将接着要使用的盘片托盘1b放置在处于转盘16的相对侧的表面上。这允许为从盘片托盘1a切换到盘片托盘1b作好准备。也就是说,在完成在存放在盘片托盘1a中的盘片5上进行记录或从其进行再现之后,盘片搬运拾取器15从盘片驱动器13卸载(4行×16张)盘片5。与装载相反,卸载起始于顶部的四个驱动器。随后,卸载的盘片5被送回盘片托盘1a,并且随后盘片托盘1a被放置在转盘16上。接着,转盘16转半圈,并且盘片搬运拾取器15将盘片托盘1b中的盘片5装载到盘片驱动器13的相应驱动器中。
“切换盘片托盘的操作”
将简要参考图13中的流程图描述切换盘片托盘的操作。假设在初始状态下,没有盘片托盘被放置在转盘16上。
步骤ST1:选择盘片托盘(例如,盘片托盘1a),并由托盘搬运机器人12搬运所选择的盘片托盘。
步骤ST2:由盘片搬运拾取器15将盘片5装载到盘片驱动器13中。随后,盘片驱动器13执行在经装载的盘片5上的记录或从其的再现。
步骤ST3:在执行在第一盘片托盘1中的盘片5上的记录或从其的再现的同时,选择下一盘片托盘(例如,盘片托盘1b),并由托盘搬运机器人12搬运所选择的下一盘片托盘。将下一盘片托盘放置在转盘16上。
步骤ST4:在完成记录或再现之后,由盘片搬运拾取器15将盘片5送回到第一盘片托盘。
步骤ST5:使转盘16转半圈,并将下一盘片托盘定位在盘片搬运拾取器15附近。
步骤ST6:由盘片搬运拾取器15将下一盘片托盘中的盘片5装载到盘片驱动器13中。随后,盘片驱动器13执行在装载的盘片5上的记录或从其的再现。随后,该过程返回到步骤ST3(还有,下一盘片托盘的选择和搬运),并重复上述过程。
“IE站”
在如上所述的令盘片5通过自重堆叠在盘片托盘1中并对盘片托盘1中的盘片5进行管理的盘片存档装置(库系统)中,在将盘片托盘1安装在托盘架11中之后,按规范无法将包括介质的盘片托盘1放入该系统或从该系统取出。由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例如在已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在要将库中的盘片从设备中取出的情况下、或者在要离线管理具有低访问频率的托盘的情况下,可将盘片托盘1放入系统以及从该系统取出。此外,在盘片托盘1被放入或取出,并且该托盘由于人为错误而倾斜的情况下,防止内部盘片散落,并且防止损坏数据的风险。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可将第二托盘架设置在库系统的一部分中,并且可离线管理存放盘片的盘片托盘。第二托盘架专用于导入和导出。此外,在可在盘片托盘之前与盖安装在一起的结构从第二托盘架拉出的情况下,即使在托盘已被取出到设备外部的状态下,仍有可能防止盘片掉落。另外,有可能通过防止跳出的锁定机构、防止反向插入的机构、以及除非用双手进行操作否则盖无法与其分离的结构来提高安全性。此外,有可能通过提供用于堆叠的定位突起来离线堆叠盘片托盘。
通常,不取出已插入托盘架11中的盘片托盘1。例如,专用的托盘架被提供来例如替换包括在使用期间已变得有缺陷的盘片的盘片托盘,替换包括其容量已变满的盘片的盘片托盘,以及取出要离线管理的盘片托盘。专用于取出(导出)和安装(导入)盘片托盘的第二托盘架将在下文中被称为“IE站”。
如图14A、14B和14C中所描绘的,IE站21a和21b中的每一个插在托盘架11a和11b与盘片搬运拾取器15(转盘16)之间。在IE站21a和21b不需要被彼此区分的情况下,IE站21a和21b将被称为IE站21。
如图15中所描绘的,IE站21(21a和21b)具有在垂直方向上堆叠有两个单元的配置。每一单元包括12(=2行×6层级)的存放部。应注意,IE站21可具有其中槽被布置在一行或三行或更多行中的配置,或者可具有包括含除六个层级以外的层级的存放部的配置。盘片托盘1可从IE站21的前开口和后开口安装/取出。托盘搬运机器人12将盘片托盘1安装到每一存放部的内侧(此后被称为“前侧”),以及从每一存放部的内侧取出盘片托盘1。用于对盘片托盘1进行导向的导轨设置在每一存放部之内。盘片托盘1可在导轨上滑动,从而使得盘片托盘1可被放入存放部的开口中以及从存放部的开口取出。
如图15和16A所示,托盘锁22各自被设置在IE站21的每一存放部的后开口附近。在该图中,附图标记22仅给予了一些托盘锁,以便避免混乱。每一托盘锁22是设置在每一槽的较下侧的弹簧。如图16B和17中所描绘的,每一托盘锁22具有在盘片托盘1被一路插回到存放部中时通过弹簧力与盘片托盘1的壳体后侧的端部自动接合的机构。该机构防止盘片托盘1跳出该存放部。图16和17描绘了盘片托盘1被安装在以图中的方向查看处于IE站21的左栏中的顶部存放部中的状态。
图18A描绘了其中堆叠盘的表面被如参考图4描述的盘片盖7a、7b、7c和7d覆盖的盘片托盘1。如图18B所示,托盘盖31被安装成使得覆盖盘片托盘1的上侧上的开口。托盘盖31作为整体是包括合成树脂的矩形板状的模具。在盘片托盘1的壳体2两侧的板状突起可滑动地装配到设置在托盘盖31的两侧上的导向槽中。导向槽具有U形截面。通过这种方式,托盘盖31被安装在盘片托盘1上。
图19描绘了托盘盖31的示例。图19A是托盘盖31的透视图。在托盘盖31被安装在盘片托盘1上的情况中,托盘盖31沿箭头a的方向滑动。在托盘盖31从盘片托盘1移除的情况下,托盘盖31沿箭头b的方向滑动。在安装时的滑动方向上,托盘盖31首先插入盘片托盘1的导向槽中的一侧被定义为前侧。
图19B是托盘盖31的侧视图。图19C是从后侧查看的托盘盖31的后视图。图19D是从前侧查看的托盘盖31的正视图。图19E是从底部查看的托盘盖31的仰视图。托盘盖31的后端以大致直角向下弯曲,从而形成后板32。切口被形成在后板32的中心部分。解锁杆33a和33b(在下文中,在解锁杆33a和33b不需要被特别彼此区分的情况下,被简称为解锁杆33。应注意,图中的符号对解锁杆33a和33b进行区分)设置在后板32的两个角的内侧。
如图20A和20B中所描绘的,每一解锁杆33从托盘盖31的上表面的内表面向下隆起。托盘盖31的远端部分可抵抗树脂弹力按箭头所指示的方向转动。臂从每一解锁杆33的基本中间的位置向前延伸。锁定爪34a和34b各自被形成在相应臂的远端。锁定爪34a和34b(在下文中,在锁定爪34a和34b不需要特别彼此区分的情况下,被简称为锁定爪34。应注意,图中的符号对锁定爪34a和34b进行区分)具有箭头状横截面。
从盘片托盘1的壳体2的两侧向下延伸的板状突起35a和35b(在下文中,在突起35a和35b不需要被彼此区分的情况下,被简称为突起35。应注意,图中的符号对突起35a和35b进行区分)被形成。在锁定爪34的台阶部分与IE工作站21的存放部内侧的突起35接合的状态下,向后拉动托盘盖31无法将托盘盖31从盘片托盘1移除。相反,用手握住和抓住解锁杆33会使锁定爪34的远端部分按图20中的箭头的方向转动,由此释放了盘片托盘1和托盘盖31之间的接合状态。然后,托盘盖31可从IE站21的存放部被向后拉动。
如图19E中所描绘的,弹簧(树脂弹簧)36a、36b、36c和36d被形成在托盘盖31中。在托盘盖31被安装在盘片托盘1上的状态下,弹簧36a、36b、36c和36d(在下文中,在弹簧36a、36b、36c和36d不需要被特别彼此区分的情况下,被简称为弹簧36。应注意,图中的符号对弹簧36a、36b、36c和36d进行区分)在盘片托盘1和托盘盖31彼此紧密接触的方向上不断地施加力。
如图19E、21A和21B中所描绘的,弹簧36a和36b被形成在托盘盖31的一个边缘上的两个位置中,而弹簧36c和36d被形成在另一边缘上的两个位置中。弹簧36按其中弹簧36将来自下侧的端部2a(参见图21C)保持在使托盘盖31被安装在盘片托盘1上的状态下的方向设置。端部2a被设置在盘片托盘1的壳体的两侧上。因此,盘片托盘1的壳体2和托盘盖31变为彼此紧密接触。在壳体2和托盘盖31之间设置这种紧密接触机构可防止对盘片的替换、托盘盖31的反冲、以及灰尘侵入盘片托盘1。
此外,如图19A至19C以及图22A、22C和22D中所描绘的,定位突起37a、37b、37c和37d(在下文中,定位突起37a、37b、37c和37d在不需要被特别区分的情况下,被简称为定位突起37。应注意,图中的符号对定位突起37a、37b、37c和37d进行区分)被形成在托盘盖31的表面的四个位置中。每两个定位突起37被形成在托盘盖31的表面的纵向方向上的前侧和后侧中的相应一侧上。如在图22C和22D中所放大和描绘的,每一定位突起37具有圆盘形状,并且其外周表面朝向基部延伸。
如图22B和22D中所描绘的,在盘片托盘1的壳体的底部表面2B上,多个定位孔38a、38b、38c和38d(在下文中,在定位孔38a、38b、38c和38d不需要被特别区分的情况下,被简称为定位孔38。应注意,图中的符号对定位孔38a、38b、38c和38d进行区分)被形成在与定位突起37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在各自包括托盘盖31的盘片托盘1A和1B已如图22A和22B中所描绘的那样被堆叠在IE站21等外部的情况下,有可能利用装配到如图22D中所描绘的定位孔38中的定位突起37来确保堆叠的稳定性。此外,在上述托盘搬运机器人12搬运盘片托盘1的情况下,形成在盘片托盘1的壳体2的底部表面2B上的每一定位孔38被装配到相应的定位突起。通过这种方式,定位孔38在堆叠的时间和在搬运的时间两者都可被使用。
将参考图23给出关于从IE站21取出盘片托盘1的描述。作为示例,将给出关于取出顶部存放部分的盘片托盘1的情况的描述。为了防止盘片跳出取出的盘片托盘1并散落,盘片托盘1在其上安装有托盘盖31的情况下被取出。从IE站21拉出盘片托盘1之后安装盖的方法如果被采用的话具有盘片从盘片托盘1掉落的风险。
步骤#1(图23A):盘片托盘1已被插入到IE站21的顶部层级。
步骤#1(图23B):将托盘盖31从后开口插入到其中已设置了要取出的盘片托盘1的存放部(图23B中的顶部层级)。
步骤#2(图23C):插入托盘盖31直到托盘盖31覆盖壳体2的开口使锁定爪34与壳体2的突起35接合,由此使托盘盖31与盘片托盘1的壳体接合。
步骤#3(图23D):在图23中的状态中,通过用一只手令托盘锁22下降,同时用另一只手拉出其上已安装了托盘盖31的盘片托盘1,将其上表面被托盘盖31覆盖的该盘片托盘1取出到外面。由于盘片托盘1已被托盘盖31覆盖,因此有可能防止内部盘片跳出。此外,在取出盘片托盘1时,总是在其他地方使用双手,以便不接触盘片托盘1和托盘盖31的解锁杆33。即,可以防止人为错误。
将给出关于将其上已安装了托盘盖31的盘片托盘1从外部装载到IE站21的预定空存放部的操作的描述。
步骤#11:将其上已设置了托盘盖31的盘片托盘1从后开口插入到该预定存放部。
步骤#12:在盘片托盘1被一路插回去的时刻,对托盘锁22进行操作,从而锁定盘片托架1的存放状态。
步骤#13:在同时操作两个解锁杆33的同时,向后(向前)拉动托盘盖31。
步骤#14:仅拉出托盘盖31。在拉出托盘盖31时,除非用双手同时操作解锁杆33,否则无法将托盘盖31拉出。由此,可以消除错误解锁的风险。
注意,装载到IE站21中的盘片托盘1没有托盘盖21。托盘搬运机器人12拉出盘片托盘1,同时使盘托盘1提升并运行经过形成在存放部的底部表面上的台阶。该操作与将盘片托盘1从托盘架11中拉出的情况下的操作类似。
此外,在托盘搬运机器人12错误地试图将盘片托盘1与安装在其上的托盘盖31一起拉出的情况下,由于托盘盖31的后板32与存放部的壁碰撞,托盘搬运机器人12无法将盘片托盘1从后侧拉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防止错误操作。
<2.修改>
虽然以上已具体描述了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不限于以上描述的每一实施例,而可做出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的各种修改。此外,以上描述的实施例的配置、方法、过程、形状、材料、数值等可彼此组合,而不偏离本技术的主旨。
注意,本技术还可如下配置。
(1)
一种盘片存放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的开口,并且能够存放N行的经堆叠的M张盘状记录介质(N和M各自指示2或更大的正整数);
托盘盖,所述托盘盖被配置成从所述壳体的后端滑出并覆盖所述开口;以及
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成锁定覆盖所述开口的状态。
(2)
根据(1)所述的盘片存放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后端附近的杆部,以及
锁定爪,所述锁定爪设置在所述杆部上,并且被配置成能够通过所述杆部的转动与所述壳体接合/分离。
(3)
根据(1)或(2)所述的盘片存放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后端附近的两个锁定机构。
(4)
根据(1)到(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盘片存放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和所述托盘盖各自包括树脂成型件。
(5)
根据(1)到(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盘片存放装置,其中,盖被布置在堆叠在所述盘片托盘的每一行中的盘状记录介质之中的顶部盘片上。
(6)
根据(1)到(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盘片存放装置,其中,紧密接触部被设置在所述托盘盖中的多个位置中,所述紧密接触部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被配置成使覆盖所述开口的所述托盘盖与所述壳体紧密接触。
(7)
根据(1)到(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盘片存放装置,
其中,多个突起被设置在所述托盘盖的外表面上,并且
与所述多个突起的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孔被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表面上。
(8)
一种盘片存档装置,包括:
盘片存放装置,所述盘片存放装置能够存放N行的经堆叠的M张盘片(N和M各自指示2或更大的正整数);
包括多个存放部的第一和第二存放架,每一存放部具有前开口和后开口,并且被配置成允许通过所述开口安装/取出所述盘片存放装置;
搬运机器人,所述搬运机器人被配置成选择所指定的盘片存放装置,并将所述盘片存放装置搬运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存放架中的每一存放架的前开口;
包括多个驱动器的盘片驱动器,所述多个驱动器被配置成执行在所述搬运机器人所搬运的所述盘片存放装置中的盘状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或从所述盘状记录介质的再现;以及
盘片搬运拾取器,所述盘片搬运拾取器被配置成将来自所述盘片存放装置的盘片设置到所述盘片驱动器中的每一驱动器中,
其中,所述盘片存放装置在壳体中存放N行的经堆叠的M张盘状记录介质(N和M各自指示2或更大的正整数),所述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具有开口,并且
在所述盘片存放装置被从所述第二存放架的存放部之一的后开口取出的情况下,托盘盖从所述后开口滑出并覆盖所述开口,并且所述盘片存放装置在所述托盘盖覆盖所述开口的状态下被取出。
(9)
根据(8)所述的盘片存档装置,还包括:
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成锁定覆盖所述开口的所述托盘盖的状态。
(10)
根据(8)和(9)所述的盘片存档装置,
其中,多个突起被设置在所述托盘盖的外表面上,
与所述多个突起的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孔被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表面上,并且
对于所述搬运机器人搬运所述盘片存放装置的情况下的定位,使用所述多个孔,对于多个所述盘片存放装置彼此堆叠的情况下的定位,使用所述多个突起和所述多个孔。
1...盘片托盘
2...壳体
5...盘片
6...膜
7...肋部
11...托盘架
12...托盘搬运机器人
13...盘片驱动器
13a...驱动器托盘
15...盘片搬运拾取器
16...转盘
21...IE站
22...托盘锁
31...托盘盖
33a、33b......解锁杆
34a、34b......锁定爪。

Claims (10)

1.一种盘片存放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的开口,并且能够存放N行的经堆叠的M张盘状记录介质(N和M各自指示2或更大的正整数);
托盘盖,所述托盘盖被配置成从所述壳体的后端滑出并覆盖所述开口;以及
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成锁定覆盖所述开口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后端附近的杆部,以及
锁定爪,所述锁定爪设置在所述杆部上,并且被配置成能够通过所述杆部的转动与所述壳体接合/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后端附近的两个锁定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托盘盖各自包括树脂成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盖被布置在堆叠在所述盘片托盘的每一行中的盘状记录介质之中的顶部盘片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紧密接触部被设置在所述托盘盖中的多个位置中,所述紧密接触部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被配置成使覆盖所述开口的所述托盘盖与所述壳体紧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突起被设置在所述托盘盖的外表面上,并且
与所述多个突起的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孔被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表面上。
8.一种盘片存档装置,包括:
盘片存放装置,所述盘片存放装置能够存放N行的经堆叠的M张盘片(N和M各自指示2或更大的正整数);
包括多个存放部的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每一存放部具有前开口和后开口,并且被配置成允许通过所述开口安装/取出所述盘片存放装置;
搬运机器人,所述搬运机器人被配置成选择所指定的盘片存放装置,并将所述盘片存放装置搬运通过所述第一存放架和所述第二存放架中的每一存放架的前开口;
包括多个驱动器的盘片驱动器,所述多个驱动器被配置成执行在所述搬运机器人所搬运的所述盘片存放装置中的盘状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或从所述盘状记录介质的再现;以及
盘片搬运拾取器,所述盘片搬运拾取器被配置成将来自所述盘片存放装置的盘片设置到所述盘片驱动器中的每一驱动器中,
其中,所述盘片存放装置在壳体中存放N行的经堆叠的M张盘状记录介质(N和M各自指示2或更大的正整数),所述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具有开口,并且
在所述盘片存放装置被从所述第二存放架的所述存放部之一的后开口取出的情况下,托盘盖从所述后开口滑出并覆盖所述开口,并且所述盘片存放装置在所述托盘盖覆盖所述开口的状态下被取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片存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成锁定所述托盘盖覆盖所述开口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盘片存档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突起被设置在所述托盘盖的外表面上,
与所述多个突起的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孔被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表面上,并且
对于所述搬运机器人搬运所述盘片存放装置的情况下的定位,使用所述多个孔,对于多个所述盘片存放装置彼此堆叠的情况下的定位,使用所述多个突起和所述多个孔。
CN201780072814.8A 2016-12-02 2017-10-06 盘片存放装置和盘片存档装置 Active CN1100240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34711 2016-12-02
JP2016234711 2016-12-02
PCT/JP2017/036427 WO2018100882A1 (ja) 2016-12-02 2017-10-06 ディスク収納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アーカイ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4031A true CN110024031A (zh) 2019-07-16
CN110024031B CN110024031B (zh) 2021-07-20

Family

ID=62241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2814.8A Active CN110024031B (zh) 2016-12-02 2017-10-06 盘片存放装置和盘片存档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0108B2 (zh)
JP (1) JP6958920B2 (zh)
CN (1) CN110024031B (zh)
WO (1) WO20181008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82426B2 (en) * 2021-08-13 2023-06-20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Archival data storage library
US11862203B2 (en) 2022-01-22 2024-01-02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Disk cartridge data storage library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45980A (ja) * 1991-05-23 1992-12-01 Pioneer Electron Corp ディスク収納ケース
US5415283A (en) * 1992-08-18 1995-05-16 Kim; Kyung-Whan Diskette storage box
US5910939A (en) * 1996-03-29 1999-06-0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Automatic disc changer for an information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system
US6050658A (en) * 1998-02-23 2000-04-18 Richmount Computer Limited Carri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1240172A (ja) * 2000-02-29 2001-09-04 Tdk Corp ディスク収納ケース
CN2773855Y (zh) * 2005-01-20 2006-04-19 郑刚 一种光盘储存盒的连接装置
CN201421719Y (zh) * 2009-04-08 2010-03-10 蔡程均 拉伸式收纳盒
CN101794604A (zh) * 2009-12-18 2010-08-04 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体化光盘库
CN104205220A (zh) * 2012-03-28 2014-12-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碟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68360A (en) * 1954-04-28 1959-01-13 Godfrey Holmes Plastics Ltd Storage containers for detonators
US4335816A (en) * 1980-07-02 1982-06-22 Rager Edgar A Latch assembly for disk pack handle and the like
DE8416751U1 (de) * 1984-06-01 1985-09-26 IDN Inven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Novelties AG, Chur Vorrichtung zum Aufbewahren von Aufzeichnungsträgern, insbesondere zum Einbau in Kraftfahrzeuge
US5255251A (en) * 1990-10-24 1993-10-19 International Data Engineering, Inc. Optical disc cartridge handling apparatus with removable magazine
US5235474A (en) * 1991-10-28 1993-08-10 Advanced Digital Informati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storage of computer data
US5684654A (en) * 1994-09-21 1997-11-04 Advanced 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oring and retrieving data
US5709300A (en) * 1996-03-18 1998-01-20 Ivy Hill Corporation Slide tray package for recording medium
US5707124A (en) * 1996-03-22 1998-01-13 Johnson; Scott M. Unit for storing and dispensing disks
US5816393A (en) * 1996-05-24 1998-10-06 Kim; Dong J. CD storage module
JP3320330B2 (ja) * 1997-02-28 2002-09-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ライブラリ装置におけるカートリッジ直接投入/排出機構およびライブラリ装置
JPH10255372A (ja) * 1997-03-17 1998-09-25 Fujitsu Ltd ライブラリ装置
WO1998049682A2 (en) * 1997-04-30 1998-11-05 Spectra Logic Corporation Data cartridge library system
US6580582B1 (en) * 1999-09-30 2003-06-17 Quantum Corporation Cartridge magazine for a tape library
JP3633462B2 (ja) 2000-08-30 2005-03-30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IE20010821A1 (en) * 2000-09-11 2002-04-17 Dualbox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a case for a disc-like article
US6386361B1 (en) * 2001-07-31 2002-05-14 Chieh-I Ting Compact disc case
WO2003085663A1 (fr) 2002-04-05 2003-10-16 Alain Schumacher Systeme de stockage de supports de donnees
US7455181B2 (en) * 2003-05-19 2008-11-25 Miraial Co., Ltd. Lid unit for thin plate supporting container
US20070102311A1 (en) * 2005-10-08 2007-05-10 Kevin Kirtz Media storage container with media cartridge page
JP2011204311A (ja) 2010-03-25 2011-10-13 Nippon Hoso Kyokai <Nhk> 薄型光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薄型光ディスク搬送装置、及び薄型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US20110315566A1 (en) * 2010-06-29 2011-12-29 Clever Girl Concepts, LLC Customizable storage container system
US8749913B2 (en) * 2012-05-16 2014-06-10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taged storage magazine install in a storage library
JP5967582B2 (ja) 2012-06-04 2016-08-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6004229B2 (ja) 2012-06-22 2016-10-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マガジンボックス
WO2016208117A1 (ja) 2015-06-22 2016-12-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アーカイ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45980A (ja) * 1991-05-23 1992-12-01 Pioneer Electron Corp ディスク収納ケース
US5415283A (en) * 1992-08-18 1995-05-16 Kim; Kyung-Whan Diskette storage box
US5910939A (en) * 1996-03-29 1999-06-0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Automatic disc changer for an information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system
US6050658A (en) * 1998-02-23 2000-04-18 Richmount Computer Limited Carri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1240172A (ja) * 2000-02-29 2001-09-04 Tdk Corp ディスク収納ケース
CN2773855Y (zh) * 2005-01-20 2006-04-19 郑刚 一种光盘储存盒的连接装置
CN201421719Y (zh) * 2009-04-08 2010-03-10 蔡程均 拉伸式收纳盒
CN101794604A (zh) * 2009-12-18 2010-08-04 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体化光盘库
CN104205220A (zh) * 2012-03-28 2014-12-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碟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58920B2 (ja) 2021-11-02
US20190287565A1 (en) 2019-09-19
WO2018100882A1 (ja) 2018-06-07
CN110024031B (zh) 2021-07-20
US10770108B2 (en) 2020-09-08
JPWO2018100882A1 (ja)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85940B2 (en) Disc storage device rack and disc archive device
US20070127323A1 (en) Network attached mountable optical disc storage library
US9613649B1 (en) Changer apparatus for data library apparatus capable of moving recording media between storing position, and recorder and player apparatus
US20050007896A1 (en) Multiple compact disk storage, recording and playback system
CN110024031A (zh) 盘片存放装置和盘片存档装置
JP6583410B2 (ja) ディスクアーカイブ装置
GB2365200A (en) Electronic data library storing media vertically and parallel to the front of the unit
JP2000260100A (ja)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装置
US7272839B2 (en) Storage medium library and storage medium magazine
US10734034B2 (en) Disc storage device and disc archive device
WO1995028710A1 (fr) Appareil de reproduction et/ou enregistrement de disques et echangeur de support d&#39;enregistrement de disques
US20010055267A1 (en) Disk changer device and disk magazine
EP1318515B1 (en) Disk changer apparatus
JP2899497B2 (ja) ディスクオートチェンジャー装置
JPWO2019111531A1 (ja) ディスク装置
CN113838492B (zh) 一种双面光盘翻盘器及光盘库
JP2506039B2 (ja) 記録媒体保管用ケ―スの収納体
JP2880225B2 (ja) ディスクのオートチェンジャ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880224B2 (ja) ディスクのオートチェンジャ装置
KR100575652B1 (ko) 적층형 디스크 체인저
JP2021028856A (ja) ディスクトレイ及びディスク装置
EP1280145A1 (en) Method and scanning device for magazine-type storage medium
JPH1011866A (ja) 光ディスクオートチェンジャ
JPH10275401A (ja)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装置とディスクマガジン装置
JPH09204757A (ja) 担体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