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6166A - 橡胶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橡胶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6166A
CN110016166A CN201811346735.4A CN201811346735A CN110016166A CN 110016166 A CN110016166 A CN 110016166A CN 201811346735 A CN201811346735 A CN 201811346735A CN 110016166 A CN110016166 A CN 1100161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mass parts
rubber composition
sbr
polymeri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467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箕内则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2333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5849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2333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9970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16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61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00Compositions of natural rub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08L9/06Copolymers with 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96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zin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9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the composition being defined by the absence of a certain additiv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25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gents; including acceler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橡胶成分的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掺合量为50质量份以上,且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小于0.5质量份。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优选为分子末端改性而成的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将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掺合量设为X质量份并将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设为Y质量份时,优选X/Y>50,且优选所述橡胶组合物不包含金属氧化物。

Description

橡胶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用于制造硫化橡胶的原料而有用的橡胶组合物,该硫化橡胶在对含锌化合物进行减量的同时,维持并提高低发热性。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节省能源的角度出发,在轮胎行业中,低燃耗轮胎的开发正在盛行,可以说在低燃耗轮胎的开发中,尤其是提高硫化而得到的轮胎胎面的橡胶部的低发热性能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轮胎胎面等橡胶部通过以下方式而制造:在橡胶组合物中掺合作为原料的硫等硫化剂、硫化促进剂、以及氧化锌等含锌化合物,并将该橡胶组合物硫化。其中,从防止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要求减少含锌化合物等金属化合物的掺合量。然而,如下述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在橡胶的硫化中,氧化锌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缺少氧化锌,则硫化促进效果显著降低,硫化橡胶的弹性模量会降低。因此,实际上当硫化橡胶组合物时,氧化锌等金属化合物作为必需的材料而被使用。
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以对氧化锌进行减量的同时提高轮胎各种物性为目的的橡胶组合物,具体而言,记载了一种氧化锌的含量为1.0质量份以下、且含有特定的含锌化合物的橡胶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660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小松智幸,日本橡胶协会志第82卷第1号(2009),33-38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确定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技术中,含锌化合物的含量多,从防止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改善的余地较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为用于制造硫化橡胶的原料而有用的橡胶组合物,该硫化橡胶在对含锌化合物进行减量的同时维持并提高低发热性。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掺合特定的橡胶成分、同时进行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设计,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而言,本发明具有下述构成。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橡胶成分的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掺合量为50质量份以上,且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小于0.5质量份。
本发明中,作为橡胶成分,尤其着眼于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并通过将其作为主成分、具体而言将其设为50质量份以上,同时将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设为小于0.5质量份的掺合设计,能够维持并提高得到的硫化橡胶的强度物性或低发热性。
上述橡胶组合物中,优选所述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为分子末端改性而成的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该构成中,作为橡胶成分,尤其着眼于分子末端改性而成的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并通过将其作为主成分、具体而言将其设为50质量份以上,同时将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设为小于0.5质量份的掺合设计,能够维持并提高得到的硫化橡胶的强度物性或低发热性,同时能够抑制热劣化。
上述橡胶组合物中,优选将所述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掺合量设为X质量份并将所述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设为Y质量份时,X/Y>50。此时,由于能够以更高的水平维持并提高得到的硫化橡胶的强度物性或低发热性,故而优选。
从防止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优选上述橡胶组合物不包含金属氧化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在将橡胶成分的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掺合量为50质量份以上、且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小于0.5质量份。
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以下,也称为“S-SBR”)一般可通过在烃中对原料单体进行阴离子聚合而得到,与通过在水中的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而得到的乳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以下,也称为“E-SBR”)相比,其特征在于,能够控制分子量分布及乙烯基量这两者。本发明中,为了以更高的水平维持并提高得到的硫化橡胶的低发热性,优选S-SBR的丁二烯部分的微观结构中的乙烯基较多,具体而言,乙烯基量优选为30~80质量%,更优选为50~80质量%。此外,将橡胶成分的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掺合量为50质量份以上,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份以上。
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也可以含有除S-SBR以外的橡胶成分作为橡胶成分,尤其是含有E-SBR、天然橡胶(NR)及聚丁二烯橡胶(BR)中的至少一种时,由于能够进一步平衡性良好地提高硫化橡胶的WET性能、耐疲劳性及耐撕裂力,故而优选。作为还可含有的、除E-SBR、NR及BR以外的二烯类橡胶,例如可列举出聚异戊二烯橡胶(IR)、氯丁橡胶(CR)、丁腈橡胶(NBR)等。根据需要,也可适当地使用末端改性的橡胶(例如,末端改性SBR等)、或者为了赋予所需的特性而进行了改性的橡胶(例如,改性NR)。
本发明中,作为含锌化合物,可例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含锌化合物,可例示出代表性的氧化锌。除了氧化锌以外,可列举出含有锌原子的化合物、含锌原子及硫原子的化合物等。如上所述,从防止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从维持并提高得到的硫化橡胶的低发热性的角度出发,将橡胶成分的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优选小于0.5质量份,优选小于0.2质量份,优选不包含含锌化合物。同样地,对于金属氧化物、尤其是氧化锌,掺合量也优选小于0.5质量份,优选小于0.2质量份,优选不含有金属氧化物,特别优选不含有氧化锌。
本发明中,将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掺合量设为X质量份并将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设为Y质量份时,若X/Y>50,则得到的硫化橡胶的低发热性能特别优异,故而优选。从硫化橡胶的低发热性能的角度出发,优选X/Y>100,更优选X/Y>200。
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也可以含有炭黑作为填充剂。炭黑除了例如SAF、ISAF、HAF、FEF、GPF等通常的用于橡胶工业的炭黑以外,能够使用乙炔黑或科琴黑等导电性炭黑。在将橡胶成分的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优选掺合1~80质量份的炭黑,更优选掺合5~60质量份的炭黑。
此外,也优选含有二氧化硅作为填充剂。作为二氧化硅,可使用通常的用于橡胶强化的湿式二氧化硅、干式二氧化硅、溶胶-凝胶二氧化硅、表面处理二氧化硅等。其中,优选湿式二氧化硅。将橡胶成分的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二氧化硅的掺合量优选为20~120质量份,更优选为40~100质量份。
含有二氧化硅作为填充剂时,还优选同时含有硅烷偶联剂。作为硅烷偶联剂,只要分子中含有硫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在橡胶组合物中与二氧化硅一同掺合的各种硅烷偶联剂。例如可列举出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例如,Degussa AG制造的“Si69”)、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例例如,Degussa AG制造的“Si75”)、双(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四硫化物、双(4-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丁基)二硫化物、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双(2-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二硫化物等硫化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巯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巯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巯基硅烷,3-辛酰基硫代-1-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酰基硫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封端巯基硅烷。相对于二氧化硅100质量份,硅烷偶联剂的掺合量优选为1~20质量份,更优选为1~10质量份。
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除了至少含有S-SBR的橡胶成分、炭黑、二氧化硅及硅烷偶联剂以外,还能够掺合有硫化类掺合剂、抗老化剂、硬脂酸、蜡或油等软化剂、加工助剂等。
作为抗老化剂,可单独或适当地混合使用作为橡胶用而常用的芳香族胺类抗老化剂、胺-酮类抗老化剂、单酚类抗老化剂、双酚类抗老化剂、多酚类抗老化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抗老化剂、硫脲类抗老化剂等抗老化剂。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抗老化剂的含量优选为0.5~10质量份。
作为硫化类掺合剂,可列举出硫、有机过氧化物等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硫化促进助剂、硫化延迟剂等。
作为硫化类掺合剂的硫,为通常的橡胶用硫即可,例如能够使用粉末硫、沉淀硫、不溶性硫、高分散性硫等。考虑硫化后的橡胶物性或耐久性等时,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的硫的掺合量以硫成分换算计优选为0.1~10质量份,更优选为0.5~3质量份。
作为硫化促进剂,也可单独或适当地混合使用作为橡胶硫化用而通用的次磺酰胺类硫化促进剂、秋兰姆类硫化促进剂、噻唑类硫化促进剂、硫脲类硫化促进剂、胍类硫化促进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硫化促进剂等硫化促进剂。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硫化促进剂的掺合量优选为0.1~10质量份。
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可通过使用班伯里密炼机、捏合机、辊等通常的用于橡胶工业的混炼机,将至少含有S-SBR的橡胶成分、炭黑、二氧化硅及硅烷偶联剂,以及硫化类掺合剂、抗老化剂、硬脂酸、蜡或油等软化剂、加工助剂等进行混炼而得到。
此外,上述各成分的掺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下述方法中的任一者:预先混炼硫磺类硫化剂和硫化促进剂等除硫化类掺合剂以外的掺合成分并制成母炼胶,添加剩余成分并进一步进行混炼的方法;将各成分以任意的顺序进行添加并混炼的方法;同时添加所有成分并进行混炼的方法等。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在将橡胶成分的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分子末端改性而成的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掺合量可以为50质量份以上、且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可以小于0.5质量份。
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以下,也称为“S-SBR”)一般通过在烃中对原料单体进行阴离子聚合而得到,与通过在水中的乳液聚合法(自由基聚合法)而得到的乳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以下,也称为“E-SBR”)相比,其特征在于,能够控制分子量分布及乙烯基量这两者。特别是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用S-SBR的分子末端改性而成的S-SBR(以下,也称为“改性S-SBR”)。作为分子末端改性而成的S-SBR,例如可列举出利用了二缩水甘油基胺化合物或环状酰胺化合物的胺改性S-SBR、利用了卤化烷氧基硅烷或缩水甘油醚氧丙基甲氧基硅烷的烷氧基改性S-SBR等。其中,优选使用胺改性S-SBR。为了以更高的水平维持并提高硫化橡胶的低发热性,优选改性S-SBR的丁二烯部分的微观结构中的乙烯基较多,具体而言,乙烯基量优选为30~80质量%,更优选为50~80质量%。此外,将橡胶成分的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改性S-SBR的掺合量为50质量份以上,优选为6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75质量份以上。
上述橡胶组合物也可以含有除改性S-SBR以外的橡胶成分作为橡胶成分,尤其是在除了分子末端未改性的S-SBR以外,还含有E-SBR、天然橡胶(NR)及聚丁二烯橡胶(BR)中的至少一种时,由于能够进一步平衡性良好地提高硫化橡胶的WET性能、耐疲劳性及耐撕裂力,故而优选。作为还可含有的、除分子末端未改性的S-SBR、E-SBR、NR及BR以外的二烯类橡胶,例如可列举出聚异戊二烯橡胶(IR)、氯丁橡胶(CR)、丁腈橡胶(NBR)等。根据需要,也可适当地使用末端改性的橡胶(例如,末端改性SBR等)、或者为了赋予所需的特性而进行了改性的橡胶(例如,改性NR)。
上述橡胶组合物中,作为含锌化合物,可列举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含锌化合物,可例示出代表性的氧化锌。除了氧化锌以外,可列举出含有锌原子的化合物、含锌原子及硫原子的化合物等。如上所述,从防止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从维持并提高所得到的硫化橡胶的低发热性的角度出发,将橡胶成分的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优选小于0.5质量份,优选小于0.2质量份,优选不包含含锌化合物。同样地,对于金属氧化物、尤其是氧化锌,掺合量优选小于0.5质量份,优选小于0.2质量份,优选不含有金属氧化物,特别优选不含有氧化锌。
上述橡胶组合物中,将改性S-SBR的掺合量设为X质量份并将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设为Y质量份时,若X/Y>50,则得到的硫化橡胶的低发热性能特别优异,故而优选。从硫化橡胶的低发热性能的角度出发,优选X/Y>100,更优选X/Y>200。
上述橡胶组合物中,填充剂、抗老化剂、硫化类掺合剂、硫化促进剂等各种掺合剂、掺合方法等可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构成。
实施例
以下,对具体表示本发明的构成和效果的实施例等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实施例等中的评价项目,基于下述的评价条件对将各橡胶组合物于150℃加热30分钟、并进行硫化而得到的橡胶样品进行评价。
(1)未硫化橡胶组合物的硫化行为测定试验
在使用流变仪的未硫化橡胶组合物的硫化行为测定试验中,算出将扭矩的最大值设为MH并将最小值设为ML时的MH-ML。在评价中,针对参考例2、4、6、8、实施例1-6,分别以将参考例1、3、5、7、比较例1-6的MH-ML设为100时的指数进行评价,数值低时,意味着未充分进行橡胶成分的硫磺硫化。
(2)硫化橡胶的拉伸特性
对于使用JIS 3号哑铃制作的样品,按照JIS-K 6251测定得到的硫化橡胶的100%模量M100(MPa)。在评价中,针对参考例2、4、6、8、实施例1-6,分别以将参考例1、3、5、7、比较例1-6的M100设为100时的指数进行评价,数值低时,意味着未充分进行橡胶成分的硫磺硫化。
(3)硫化橡胶的低发热性能
使用Toyo Seiki Seisaku-sho,Ltd.制造的粘弹性试验机,在初期形变10%、动态形变1%、频率10Hz、温度60℃的条件下测定损耗系数tanδ。在评价中,针对参考例2、4、6、8、实施例1-6,分别以将参考例1、3、5、7、比较例1-6的tanδ设为100时的指数进行评价,数值低时,意味着得到的硫化橡胶的低发热性优异。
(橡胶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表1及表2的掺合配方,掺合参考例1-8、实施例1-6及比较例1-6的橡胶组合物,使用通常的班伯里密炼机进行混炼,制备橡胶组合物。以下示出表1及表2中记载的各掺合剂(表1及表2中,以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的质量份数表示各掺合剂的掺合量)。
a)橡胶成分
S-SBR;Asahi Kasei Corporation.制造“Tuf2831”(苯乙烯含量26质量%、丁二烯部分的微观结构;顺式部分20重量%、反式部分28质量%、乙烯基量52质量%)
E-SBR;JSR Corporation制造“SBR1502”(苯乙烯含量26质量%、丁二烯部分的微观结构;顺式部分12重量%、反式部分74质量%、乙烯基量14质量%)
NR;“RSS#3”
BR;UBE INDUSTRIES,LTD.制造“BR150B”(顺式部分96质量%)
b)炭黑(N339);TOKAI CARBON CO.,LTD.制造“Seast KH”
c)二氧化硅;Tosoh Silica Corporation.制造“Nipsil AQ”
d)硅烷偶联剂;Evonik〃Degussa AG制造“Si69”
e)油;JXTG Nippon Oil&Energy Corporation制造“Process NC-140”
f)氧化锌;MITSUI MINING&SMELTING CO.,LTD.制造“锌白1号”
g)硬脂酸;Kao Corporation.制造“Lunac S-20”
h)抗老化剂;Sumitomo Chemical Co.,Ltd.制造“Antigen 6C”
i)硫;Tsurumi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造“含有5%油的微粉末硫”
j)硫化促进剂
CBS;OUCHI SHINKO CHEMICAL INDUSTRIAL CO.,LTD.制造“NOCCELER CZ-G(CZ)”
DPG;OUCHI SHINKO CHEMICAL INDUSTRIAL CO.,LTD.制造“NOCCELER D”
[表1]
[表2]
根据表1的参考例1-6的结果可知,以NR、BR、E-SBR为主成分的橡胶组合物在不包含氧化锌时,由于不充分进行橡胶成分的硫磺硫化,因此得到的硫化橡胶的拉伸特性也大幅度变差,且低发热性也变差。另一方面,根据比较例1与实施例1的对比结果、比较例2与实施例2的对比结果、以及比较例3与实施例3的对比结果可知,以S-SBR为主成分的橡胶组合物即使在不包含氧化锌时,也充分进行橡胶成分的硫磺硫化,得到的硫化橡胶的拉伸特性也得以提高。此外可知,与不包含氧化锌的情况相比,低发热性得以提高。另外可知,对于S-SBR,即便填充材料为炭黑、二氧化硅、及它们的混合物,也表现出上述效果。
根据表2的比较例4与实施例4的对比结果、以及比较例5与实施例5的对比结果可知,含有50质量份以上的S-SBR时,即使为含有NR、BR的橡胶组合物、或者不含有氧化锌,也充分进行橡胶成分的硫磺硫化,可维持得到的硫化橡胶的拉伸特性、同时提高低发热性。另一方面,根据参考例7与参考例8的对比结果可知,S-SBR的含量小于50质量份且不包含氧化锌时,由于不充分进行橡胶成分的硫磺硫化,因此得到的硫化橡胶的拉伸特性变差,且低发热性也变差。然而,根据比较例6与实施例6的对比结果可知,即使为含有40质量份的E-SBR的橡胶组合物,且含有50质量份以上的S-SBR时,即使不包含氧化锌,也充分进行橡胶成分的硫磺硫化,可维持得到的硫化橡胶的拉伸特性、同时提高低发热性。
以下,对具体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和效果的实施例等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实施例等中的评价项目,基于下述的评价条件对将各橡胶组合物于150℃加热30分钟、并进行硫化而得到的橡胶样品进行评价。
(1)未硫化橡胶组合物的硫化行为测定试验
在使用流变仪的未硫化橡胶组合物的硫化行为测定试验中,算出将扭矩的最大值设为MH并将最小值设为ML时的MH-ML。在评价中,针对参考例10、12、14、实施例7-11,分别以将参考例9、11、13、比较例7-11的MH-ML设为100时的指数进行评价,数值低时,意味着未充分进行橡胶成分的硫磺硫化。
(2)硫化橡胶的拉伸特性(初期)
对于使用JIS 3号哑铃制作的样品,按照JIS-K 6251测定得到的硫化橡胶的100%模量M100(MPa)。在评价中,针对参考例10、12、14、实施例7-11,分别以将参考例9、11、13、比较例7-11的M100设为100时的指数进行评价,数值低时,意味着未充分进行橡胶成分的硫磺硫化。
(3)硫化橡胶的拉伸特性(老化后)
对于使用JIS 3号哑铃制作的样品,按照JIS-K 6251测定得到的硫化橡胶的100%模量M100(MPa)。将该测定结果作为初期M100。接着,通过将得到的硫化橡胶于80℃放置4天时间而使其老化后,测定100%模量M100(MPa)。将该测定结果作为老化后M100。通常,老化试验后的硫化橡胶与老化前相比变硬(即与初期M100相比,老化后M100上升),因此将初期M100的测定结果设为100时,老化后M100越接近100,意味着热劣化越受到抑制。在评价中,针对参考例10、12、14、实施例7-11,分别以将由参考例9、11、13、比较例7-11的初期M100至老化后M100的变化率设为100时的指数进行评价,数值接近100时,意味着硫化橡胶的热劣化受到抑制。
(4)硫化橡胶的低发热性能
使用Toyo Seiki Seisaku-sho,Ltd.制作的粘弹性试验机,在初期形变10%、动态形变1%、频率10Hz、温度60℃的条件下测定损耗系数tanδ。在评价中,针对参考例10、12、14、实施例7-11,分别以将参考例9、11、13、比较例7-11的tanδ设为100时的指数进行评价,数值低时,意味着得到的硫化橡胶的低发热性优异。
(橡胶组合物的制备)
按照表3及表4的掺合配方,掺合参考例9-14、实施例7-11及比较例7-11的橡胶组合物,使用通常的班伯里密炼机进行混炼,制备橡胶组合物。以下示出表3及表4中记载的各掺合剂(表3及表4中,以相对于橡胶成分100质量份的质量份数表示各掺合剂的掺合量)。
a)橡胶成分
改性S-SBR;JSR Corporation制造“HPR350”(苯乙烯含量20质量%、丁二烯部分的微观结构;顺式部分17重量%、反式部分27质量%、乙烯基量56质量%)
S-SBR;Asahi Kasei Corporation.制造“Tuf2831”(苯乙烯含量26质量%、丁二烯部分的微观结构;顺式部分20重量%、反式部分28质量%、乙烯基量52质量%)
E-SBR;JSR Corporation制造“SBR1502”(苯乙烯含量26质量%、丁二烯部分的微观结构;顺式部分12重量%、反式部分74质量%、乙烯基量14质量%)
NR;“RSS#3”
BR;UBE INDUSTRIES,LTD.制造“BR150B”(顺式部分96质量%)
b)炭黑(N339);TOKAI CARBON CO.,LTD.制造“Seast KH”
c)二氧化硅;Tosoh Silica Corporation.制造“Nipsil AQ”
d)硅烷偶联剂;Evonik〃Degussa AG制造的“Si69”
e)油;JXTG Nippon Oil&Energy Corporation制造“Process NC-140”
f)氧化锌;MITSUI MINING&SMELTING CO.,LTD.制造“锌白1号”
g)硬脂酸;Kao Corporation.制造“Lunac S-20”
h)抗老化剂;Sumitomo Chemical Co.,Ltd.制造“Antigen 6C”
i)硫;Tsurumi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造“含有5%油的微粉末硫”
j)硫化促进剂
[表3]
[表4]
根据表3的参考例9-10的结果可知,以E-SBR为主成分的橡胶组合物在不包含氧化锌时,由于不充分进行橡胶成分的硫磺硫化,因此得到的硫化橡胶的拉伸特性也大幅度变差,且低发热性也变差。另一方面,根据参考例11与参考例12的对比结果可知,以S-SBR为主成分的橡胶组合物即使在不包含氧化锌时,也充分进行橡胶成分的硫磺硫化,得到的硫化橡胶的拉伸特性也得以提高。此外可知,与不包含氧化锌的情况相比,低发热性得以提高。但是,参考例12中,可知老化后的拉伸特性大幅上升,热劣化未受到抑制。另一方面,根据比较例7与实施例7的对比结果、比较例8与实施例8的对比结果可知,使用改性S-SBR时,几乎观察不到老化后的拉伸特性的变化,热劣化受到抑制。
根据表4的比较例9与实施例9的对比结果、比较例10与实施例10的对比结果、及比较例11与实施例11的对比结果可知,将改性S-SBR用作主成分时,即使为含有NR、BR或E-SBR的橡胶组合物的硫化橡胶,也几乎观察不到老化后的拉伸特性的变化,热劣化受到抑制。另一方面,根据参考例13-14的结果可知,不含有改性S-SBR作为主成分的橡胶组合物在不包含氧化锌时,未充分进行橡胶成分的硫磺硫化,因此得到的硫化橡胶的拉伸特性也大幅度变差,且低发热性也变差。

Claims (5)

1.一种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橡胶成分的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掺合量为50质量份以上,且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小于0.5质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为分子末端改性而成的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掺合量设为X质量份并将所述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设为Y质量份时,X/Y>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溶液聚合聚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的掺合量设为X质量份并将所述含锌化合物的掺合量设为Y质量份时,X/Y>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不包含金属氧化物。
CN201811346735.4A 2017-12-05 2018-11-13 橡胶组合物 Pending CN1100161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3326A JP7058496B2 (ja) 2017-12-05 2017-12-05 ゴム組成物
JP2017233330A JP2019099709A (ja) 2017-12-05 2017-12-05 ゴム組成物
JP2017-233330 2017-12-05
JP2017-233326 2017-12-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6166A true CN110016166A (zh) 2019-07-16

Family

ID=66548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46735.4A Pending CN110016166A (zh) 2017-12-05 2018-11-13 橡胶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69405A1 (zh)
CN (1) CN110016166A (zh)
DE (1) DE102018129248B4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5013A (zh) * 2006-03-03 2009-03-25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轮胎和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
CN101970562A (zh) * 2008-02-25 2011-02-09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轮胎和可交联弹性体组合物
CN102382489A (zh) * 2010-09-01 2012-03-21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活性载体法制备低锌硫化活性剂
CN102439016A (zh) * 2009-05-20 2012-05-02 米其林技术公司 有机硅偶联剂
CN102443204A (zh) * 2010-09-30 2012-05-09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胎面的充气轮胎
US20140336330A1 (en) * 2013-05-13 2014-11-13 Nicola Costantini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CN105848923A (zh) * 2013-12-20 2016-08-1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生产用橡胶配混料
CN107075180A (zh) * 2014-11-17 2017-08-18 Nok株式会社 扭转减振器用sbr组合物以及扭转减振器
CN107082918A (zh) * 2017-03-31 2017-08-22 太仓轮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翻新用预硫化胎面胶及其制备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7951B2 (ja) 2010-08-25 2014-03-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ベース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2043858A1 (ja) * 2010-10-01 2012-04-0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DE102011053695A1 (de) 2011-09-16 2013-03-21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Kautschukmischung
EP3130630A1 (en) 2015-08-12 2017-02-15 Humboldt Universität zu Berlin Rubber compositions with low content of zinc oxide
DE102016225296A1 (de) 2016-12-16 2018-06-21 Contitech Schlauch Gmbh Kautschukmischung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5013A (zh) * 2006-03-03 2009-03-25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轮胎和可交联的弹性体组合物
CN101970562A (zh) * 2008-02-25 2011-02-09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轮胎和可交联弹性体组合物
CN102439016A (zh) * 2009-05-20 2012-05-02 米其林技术公司 有机硅偶联剂
CN102382489A (zh) * 2010-09-01 2012-03-21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活性载体法制备低锌硫化活性剂
CN102443204A (zh) * 2010-09-30 2012-05-09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胎面的充气轮胎
US20140336330A1 (en) * 2013-05-13 2014-11-13 Nicola Costantini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CN105848923A (zh) * 2013-12-20 2016-08-1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生产用橡胶配混料
CN107075180A (zh) * 2014-11-17 2017-08-18 Nok株式会社 扭转减振器用sbr组合物以及扭转减振器
CN107082918A (zh) * 2017-03-31 2017-08-22 太仓轮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翻新用预硫化胎面胶及其制备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俊泉: "《石油化工应用技术》", 31 May 2001, 中国石化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129248B4 (de) 2024-03-28
US20190169405A1 (en) 2019-06-06
DE102018129248A1 (de) 2019-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95153B2 (ja) 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162845B1 (en) Rubber composition for tire
JP5381332B2 (ja) タイヤ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
JP4606807B2 (ja) タイヤ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
JP5719823B2 (ja) 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191018A (ja) 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ゴム組成物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126907A (ja) ゴム組成物
JP2011246561A (ja) タイヤ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
JP2015209540A (ja) タイヤ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
JP2008156446A (ja) 特定のタイヤ部材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イヤ
JP6116439B2 (ja) 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6420196B2 (ja) 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07177111A (ja) カーカスコード被覆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イヤ
CN103965528B (zh)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以及充气轮胎
JP4910416B2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
JP2018099785A (ja) 密閉式混練機および混練方法
JP2020100784A (ja) 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CN108219228A (zh) 橡胶组合物
CN110016166A (zh) 橡胶组合物
JP2008156503A (ja) 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り得られたゴム組成物、ならびに該ゴム組成物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89760B2 (ja) 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7120003B2 (ja) タイヤ
JP5082571B2 (ja) タイヤ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
JP2008189718A (ja) 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り得られたゴム組成物、ならびに該ゴム組成物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78100B2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