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1037A - 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1037A
CN110001037A CN201910303709.1A CN201910303709A CN110001037A CN 110001037 A CN110001037 A CN 110001037A CN 201910303709 A CN201910303709 A CN 201910303709A CN 110001037 A CN110001037 A CN 110001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uptake
sucking moulding
plastics sucking
moulding mol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37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财
杨志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3037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10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1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10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2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51/30Moulds
    • B29C51/36Moul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acuum forming, Manufacture thereof
    • B29C51/365Porous mou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涉及吸塑技术领域。吸塑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体,上模体具有基本主体、连接体和配套安装件。基本主体具有多个吸塑孔,连接体与基本主体可拆卸连接,连接体的内部具有贯通孔,每个连接体均配置有一个配套安装件。气体流速传感器和电控阀门,二者均设置于配套安装件。下模体,下模体能够与上模体围成吸塑型腔。吸塑成型机包括机体、吸气装置、管道和的吸塑成型模具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能够提升吸塑质量,且能够满足多样产品的吸塑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
背景技术
吸塑工艺,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业。在吸塑过程中,片材受热软化,通过抽真空紧贴型芯表面,在型腔内成型。
吸塑模具,指吸塑生产时所用的模具,成本最低的是石膏模,其次是电镀铜模,最贵的是铝模。模具钻有小孔,用于真空吸附热化的硬胶片,形成吸塑产品。
吸塑成型基本工艺流程如下:板材或片材加热、将加热好板材或片材加紧固定在吸塑模具上、开动真空泵抽至真空吸塑成型、冷却定型、松开夹持框取下成型制品、修剪多余部分。吸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底座。底座上设置若干个型芯或型腔,膜片在合模状态下真空吸塑成型于型芯或型腔上。
现有的吸塑模具在使用中可能会发生吸塑不到位或者吸塑过量的情况,导致产生残次品,这样无疑会增加企业成本,且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其能够提升吸塑质量,使得吸塑产品的成品率更高,并且品质有保障。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塑成型机,其包括上述吸塑成型模具,其具有该吸塑成型模具的全部特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包括:
上模体,所述上模体具有基本主体、连接体和配套安装件;
所述基本主体具有多个吸塑孔,所述基本主体具有外侧和内侧,每个所述吸塑孔内均配置有一个所述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基本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内部具有贯通孔,所述连接体的内壁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连接体的外壁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配套安装件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每个所述连接体均配置有一个所述配套安装件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配套安装件位于所述基本主体的外侧所述配套安装件内部具有两端开口的腔室,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三安装部位于所述配套安装件的远离所述连接体一侧的开口处,所述吸塑孔、所述贯通孔以及所述腔室连通且构造成吸塑通道;
气体流速传感器,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且用于检测所述吸塑通道内的气体流速,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具有阈值;
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部且能够封闭所述吸塑通道,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能够向所述吸塑成型模具所在的系统的控制系统反馈数据,当气体流速低于所述阈值时,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电控阀门封闭所述吸塑通道;
下模体,所述下模体能够与所述上模体围成吸塑型腔,所述基本主体的内侧表面能够用于供片材贴合成型。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吸塑成型模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螺纹连接或者卡接。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吸塑成型模具还包括定型块组,所述定型块组包括多个定型块,所述定型块的外侧形状与所述基本主体的内侧表面的轮廓契合,所述定型块包括第三连接部和成型型面部,所述定型块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成型型面部用于供片材贴合成型,所述改性模块的内部具有吸塑副通道,所述吸塑通道与所述吸塑型腔能够通过所述吸塑副通道连通。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配套安装件的外部具有外螺纹。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配套安装件的外部具有卡槽。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成型型面部为半球面,部分或者全部所述成型型面部的半球面状的轮廓所在球面的半径不同。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成型型面部为圆弧面。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塑成型机,包括机体、吸气装置、管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吸塑成型模具,所述机体具有控制系统,所述吸气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吸塑成型模具的所述吸塑孔的数量对应,所述吸气装置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吸塑成型模具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吸气装置与所述配套安装件通过所述管道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吸气装置工作。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吸气装置独立工作或者停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吸塑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基本主体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连接体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配套安装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定型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的吸塑成型机的示意图。
图标:100-吸塑成型模具;2-上模体;3-基本主体;4-连接体;5-配套安装件;6-吸塑孔;7-第一安装部;8-第一连接部;9-第二连接部;10-第二安装部;11-第三安装部;12-贯通孔;13-腔室;14-吸塑通道;15-气体流速传感器;16-电控阀门;17-下模体;18-定型块;19-第三连接部;20-成型型面部;21-吸塑副通道;101-吸塑型腔;200-吸塑成型机;201-机体;202-吸气装置;203-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塑成型模具100,包括:
上模体2,上模体2具有基本主体3、连接体4和配套安装件5;
基本主体3具有多个吸塑孔6,基本主体3具有外侧和内侧,每个吸塑孔6内均配置有一个连接体4,连接体4与基本主体3可拆卸连接,连接体4的内部具有贯通孔12,连接体4的内壁具有第一安装部7,连接体4的外壁具有第一连接部8,配套安装件5具有第二连接部9、第二安装部10和第三安装部11,每个连接体4均配置有一个配套安装件5且通过第二连接部9与第一连接部8可拆卸连接,配套安装件5位于基本主体3的外侧配套安装件5内部具有两端开口的腔室13,第二安装部10位于腔室13内,第三安装部11位于配套安装件5的远离连接体4一侧的开口处,吸塑孔6、贯通孔12以及腔室13连通且构造成吸塑通道14;
气体流速传感器15,气体流速传感器15设置于第二安装部10且用于检测吸塑通道14内的气体流速,气体流速传感器15具有阈值;
电控阀门16,电控阀门16安装于第三安装部11且能够封闭吸塑通道14,气体流速传感器15能够向吸塑成型模具100所在的系统的控制系统反馈数据,当气体流速低于阈值时,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电控阀门16封闭吸塑通道14;
下模体17,下模体17能够与上模体2围成吸塑型腔101,基本主体3的内侧表面能够用于供片材贴合成型。
其中,吸塑成型模具100所在的系统即为吸塑成型机200,其结构和控制系统可以参照一般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控制主要是将控制的功能预先输入到控制系统,或者是,可以单独使用PLC控制。
具体的,第三连接部19与第一安装部7螺纹连接或者卡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19与第一安装部7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吸塑成型模具100还包括定型块18组,定型块18组包括多个定型块18,定型块18的外侧形状与基本主体3的内侧表面的轮廓契合,定型块18包括第三连接部19和成型型面部20,定型块18通过第三连接部19与第一安装部7可拆卸连接,成型型面部20用于供片材贴合成型,改性模块的内部具有吸塑副通道21,吸塑通道14与吸塑型腔101能够通过吸塑副通道2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9与第一连接部8螺纹连接。
可以选择的是,配套安装件5的外部具有外螺纹。
可以选择的是,配套安装件5的外部具有卡槽。
在本实施例中,配套安装件5的外部具有外螺纹。无论是外螺纹还是卡槽,都是为了方便通过管道203和吸塑成型机200的吸气装置202连接,主要是根据管道203的不同而适配不同的连接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吸气装置202的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吸塑成型机200的吸气装置202,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吸气装置202的数量需要与吸塑孔6的数量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成型型面部20为半球面,部分或者全部成型型面部20的半球面状的轮廓所在球面的半径不同。
或者是,成型型面部20为圆弧面。除了半球面和圆弧面,可以想见的是,成型型面部2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保障吸塑副通道21的吸气口处于成型型面部20的最靠近基本主体3的部分即可,从而保障吸气口周围没有吸气的死角,保障吸塑质量。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本实施例的吸塑成型模具100,其上模体2的基本主体3具有多个吸塑孔6,辅以相应的连接组件,可以每个吸塑孔6都配置一个现有的吸气装置202,这样在进行吸塑时,能够更快地将片材吸附到基本主体3的内表面以及改性模块的成型型面部20的表面,从而提升吸塑的效率。
其中,也可以不安装定型块18,直接吸塑,模体的形状可以按照常生产的产品来预先定制好。
而定型块18本身是可拆卸安装的,对于不同的产品,譬如,生产的是产品包装盒内的承载产品的塑料内壳,塑料内壳的凹陷处是半球形的,用来承载相应商品,则可以装上对应商品大小的定型块18,即,定型块18的半球面状的成型型面部20的大小匹配商品的大小。
选用的定型块18,其成型型面部20的形状和大小均可以针对要制作的塑料内壳的需求来进行调整,这样针对不同形状的塑料内壳,不用每次都更换整体的模具,而是只需要调整定型块18组的实际配置即可。
此外,由于是有多个吸塑孔6,对于片材的吸塑更为均匀,不容易出现局部的吸塑不到位或者吸塑过量的情况。
特别的,每个吸塑孔6都有气体流速传感器15以及电控阀门16,当片材被吸附到吸塑孔6处时,片材的吸塑已经到位,这时,相应的吸塑孔6中的气体被成型的片材阻挡,流速减缓,并低于预设的阈值。
此时,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电控阀门16关闭,将吸塑通道14封闭,从而避免该处继续进行吸塑,避免成型的片材被吸塑过量。
通过这样的精确吸塑设计,本实施例的吸塑成型模具100制作出来的吸塑产品的质量更有保障,残次品更少,并且通过对定型块18的选择,能够进行不同样式的吸塑产品的制作。
实施例2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塑成型机200,包括机体201、吸气装置202、管道203和实施例1中的吸塑成型模具100,机体201具有控制系统,吸气装置202的数量与吸塑成型模具100的吸塑孔6的数量对应,吸气装置202安装于机体201,吸塑成型模具100放置于机体201,吸气装置202与配套安装件5通过管道203连接;
控制系统能够控制吸气装置202工作。
其中,控制系统本身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仅将控制方式体现,未对其本身进行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每个吸气装置202独立工作或者停止。
吸气装置202可以是气泵,当气体流速传感器15检测到相应的吸塑孔6的气体流速低于阈值后,电控阀门16被控制关闭,而对应的气泵也随之停止工作,避免浪费驱动气泵所需的能源。
由于有多个吸塑孔6,吸塑成型机200在制作吸塑产品时,能够更快地完成吸塑工艺,并且由于吸塑孔6分布均匀,能够使得产品被吸塑贴附的时候不至于有片材吸附不到位或者被过量吸附产生畸变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吸塑成型模具100和吸塑成型机200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使得吸塑成型变得更加质量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体,所述上模体具有基本主体、连接体和配套安装件;
所述基本主体具有多个吸塑孔,所述基本主体具有外侧和内侧,每个所述吸塑孔内均配置有一个所述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基本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内部具有贯通孔,所述连接体的内壁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连接体的外壁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配套安装件具有第二连接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每个所述连接体均配置有一个所述配套安装件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配套安装件位于所述基本主体的外侧所述配套安装件内部具有两端开口的腔室,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三安装部位于所述配套安装件的远离所述连接体一侧的开口处,所述吸塑孔、所述贯通孔以及所述腔室连通且构造成吸塑通道;
气体流速传感器,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且用于检测所述吸塑通道内的气体流速,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具有阈值;
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部且能够封闭所述吸塑通道,所述气体流速传感器能够向所述吸塑成型模具所在的系统的控制系统反馈数据,当气体流速低于所述阈值时,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电控阀门封闭所述吸塑通道;
下模体,所述下模体能够与所述上模体围成吸塑型腔,所述基本主体的内侧表面能够用于供片材贴合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螺纹连接或者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塑成型模具还包括定型块组,所述定型块组包括多个定型块,所述定型块的外侧形状与所述基本主体的内侧表面的轮廓契合,所述定型块包括第三连接部和成型型面部,所述定型块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成型型面部用于供片材贴合成型,所述改性模块的内部具有吸塑副通道,所述吸塑通道与所述吸塑型腔能够通过所述吸塑副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安装件的外部具有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安装件的外部具有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型面部为半球面,部分或者全部所述成型型面部的半球面状的轮廓所在球面的半径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型面部为圆弧面。
9.一种吸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吸气装置、管道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吸塑成型模具,所述机体具有控制系统,所述吸气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吸塑成型模具的所述吸塑孔的数量对应,所述吸气装置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吸塑成型模具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吸气装置与所述配套安装件通过所述管道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吸气装置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吸气装置独立工作或者停止。
CN201910303709.1A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 Pending CN1100010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3709.1A CN110001037A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3709.1A CN110001037A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1037A true CN110001037A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72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3709.1A Pending CN110001037A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103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26111U (zh) * 2010-02-12 2010-11-10 汕头市金兴机械有限公司 吸塑成型冲切一体机的成型装置
CN202992475U (zh) * 2012-12-06 2013-06-12 上海通领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吸塑模具用接头
CN104943147A (zh) * 2015-06-05 2015-09-30 苏州华冲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铝合金吸塑模具
CN206230866U (zh) * 2016-11-30 2017-06-09 上海卡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腔体智能吸塑装置
CN208180224U (zh) * 2018-04-18 2018-12-04 东莞市中亚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吸塑装置模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26111U (zh) * 2010-02-12 2010-11-10 汕头市金兴机械有限公司 吸塑成型冲切一体机的成型装置
CN202992475U (zh) * 2012-12-06 2013-06-12 上海通领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吸塑模具用接头
CN104943147A (zh) * 2015-06-05 2015-09-30 苏州华冲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铝合金吸塑模具
CN206230866U (zh) * 2016-11-30 2017-06-09 上海卡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腔体智能吸塑装置
CN208180224U (zh) * 2018-04-18 2018-12-04 东莞市中亚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吸塑装置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97458U (zh) 一种新型的五金模具斜切装置
CN110001037A (zh) 一种吸塑成型模具和吸塑成型机
CN110001036A (zh) 一种多功能吸塑模具
CN209000903U (zh) 一种空腔结构的rf射频产品封装结构
CN216487648U (zh) 线圈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膨胀阀
CN206266425U (zh) 一种可改善四边热弯产品质量的两板模具
CN106851520B (zh) 硅胶振膜成型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硅胶振膜
CN205498034U (zh) 高效率顶对顶模具结构
CN206520228U (zh) 一种提高冷却效果的吸塑模具
CN111199942B (zh) 一种高绝缘型引线框架及塑封方法
CN210362244U (zh) 一种新型塑胶模具
CN107948913A (zh) 一种音膜组件的加工方法、音膜组件及微型扬声器
CN107507900A (zh) 一种注塑封装的led灯珠及其制作方法
CN208896396U (zh) 一种塑胶产品快速冷却成型模具
CN208468841U (zh) 带有加强筋的塑胶模具
CN216506704U (zh) 一种吸塑机的冷却结构
CN208906582U (zh) 一种led灯生产用模具
CN216182711U (zh) 一种用于冰箱内胆吸塑模具冷却结构
CN208896403U (zh) Led贴片支架减震模具
CN210753566U (zh) 一种用于汽车充电机底壳抽真空的夹具
CN213291091U (zh) 导气结构与热固型胶体封装模具
CN221048919U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4872079U (zh) 一种模温机降温冷却保护装置
CN210082242U (zh) 一种模压产品的自动定位工装
CN201405463Y (zh) 镶件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