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6999B - 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6999B
CN109996999B CN201780072630.1A CN201780072630A CN109996999B CN 109996999 B CN109996999 B CN 109996999B CN 201780072630 A CN201780072630 A CN 201780072630A CN 109996999 B CN109996999 B CN 109996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discharge opening
housing
ai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26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6999A (zh
Inventor
裵俊亨
朴燦淨
白仁奎
姜相宇
申泰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w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w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660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916887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601793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6989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Cow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w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96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6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6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6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80Self-contained air purifi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13/065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formed as cylindrical or spherical bodies which are rota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17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wet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2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teril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5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odor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该外壳设置有形成在其一个面上的空气排放开口;空气引导件,该空气引导件具有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前端部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的中心中,后端部朝向外壳的另一个面延伸,使得空气排放开口具有环形形状;以及旋转引导件,该旋转引导件联接到外壳内部从而能沿空气排放开口的周缘方向旋转,并将空气引导件支承在外壳中,其中,空气引导件可以联接到旋转引导件从而能沿相对于空气排放开口的空气排放方向倾斜的方向旋转。

Description

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在诸如空气净化器、加湿器、除湿器、空调等用于排放空气的装置中,存在具有环形空气出口的产品。
考虑到产品设计可以采用环形空气出口,或者可以采用环形空气出口以旋转空气流的形式对所排放的空气进行排放。
然而,这种环形空气出口的缺点在于,在结构方面不容易控制气流方向。
因此,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环形空气出口的产品不能控制环形空气出口的气流方向。
韩国专利公布第10-2014-0093158号和第10-2015-0092067号公开了一种具有环形空气出口的空调,并且韩国专利公布第10-2014-0093158号和第10-2015-0092067号公开了一种具有如上所述不能改变环形空气出口的气流方向的结构的空调。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环形空气排放开口的气流方向的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以防止出现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些问题。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该外壳设置有形成在其一个面中的空气排放开口;空气引导件,该空气引导件具有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前端部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的中心中,后端部朝向外壳的另一个面延伸,使得空气排放开口具有环形形状;旋转引导件,该旋转引导件配置在外壳内部以与其联接以便能沿空气排放开口的周缘方向旋转,并将空气引导件支承在外壳中。空气引导件联接到旋转引导件以便能沿相对于空气排放开口的空气排放方向倾斜的方向旋转。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空气排放开口,该空气排放开口具有环形形状,设置在外壳的前部;以及空气引导件,该空气引导件具有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前端部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的中心中,后端部朝向外壳的背部延伸,使得空气排放开口具有环形形状,该空气引导件包括从外壳的前部穿透到外壳的后部的中空部。空气引导件能沿相对于空气排放开口的空气排放方向倾斜的方向旋转。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一种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空气排放风扇,该空气排放风扇设置在外壳内;空气排放开口,该空气排放开口配置在外壳的一个面中;空气引导件,该空气引导件具有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前端部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的中心中,后端部朝向外壳的另一个面延伸,使得空气排放开口具有环形形状,以引导空气通过空气排放风扇流向空气排放开口;以及气流方向调节单元,该气流方向调节单元配置在外壳内部,以便沿空气引导件的周缘方向可旋转地联接到外壳,并且取决于旋转位置来改变从空气排放开口排放的空气的排放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气流方向调节单元可包括配置在空气流路上的空气阻挡膜,该空气流路的空气朝向空气引导件的外周缘面流动,同时与空气引导件间隔开,并且空气阻挡膜沿空气引导件的周缘方向旋转。
空气阻挡膜可以构造成面积是可调的。
气流方向调节单元可包括多个偏转叶片,多个偏转叶片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中,具有基于从空气排放开口排放的空气的排放方向沿一个方向偏转的端部,并且能沿空气排放开口的周缘方向旋转。
有益效果
根据具有如上所述构造的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获得可以调节环形空气排放开口的气流方向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在长距离或在黑暗环境中可以容易地确认环形空气排放开口的排放风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前视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后视立体图。
图3至图15是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相关的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侧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侧剖视图,示出了空气通过上出口端口排放的情况。
图5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侧剖视图,示出了空气通过环形空气排放口排放的情况。
图6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侧剖视图,示出了空气通过环形空气排放口和上出口端口同时排放的情况。
图7A和图7B是示出对设置在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中的环形空气排放开口的气流方向的操作进行调节的操作图。
图8是示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中所包括的空气引导件、旋转引导件以及旋转限制部分的联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的旋转引导件和旋转限制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空气引导件和旋转引导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图8所示的空气引导件在旋转引导件中旋转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部分地示出图1中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上部分的剖面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空气净化器中的空气引导件在旋转引导件中旋转的操作的侧剖视图。
图14是包括在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中的发光显示单元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图14所示的发光显示单元的操作状态的正视图。
图16至图29是与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相关的视图。
图16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侧剖视图。
图17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侧剖视图,示出了空气通过上出口端口排放的情况。
图18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侧剖视图,示出了空气通过环形空气排放开口排放的情况。
图19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的侧剖视图,示出了空气通过环形空气排放口和上出口端口同时排放的情况。
图20是示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器中所包括的空气引导件、气流方向调节部分以及旋转限制部分的联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气流方向调节部分和旋转限制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空气引导件和气流方向调节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3是气流方向调节部分的立体图。
图24A至图24D是示出气流方向调节部分的风向调节操作的视图。
图25是示出自动旋转气流方向调节部分的驱动单元的侧剖视图。
图26是示出气流方向调节部分中所包括的空气阻挡膜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7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中所包括的气流方向调节部分的立体图。
图28是图27所示的气流方向调节部分的剖视图。
图29是安装有图27所示的气流方向调节部分的空气净化器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最佳模式】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仅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不意在限制本发明。此外,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否则本说明书中的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表达。
本公开的风向可调空气净化器包括两个实施例,并且分为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图1和图2示出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共同的外表面的形状,图3至图15示出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有关的附图,图16至图29是与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有关的附图。
即使当图3至图15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附图标记和图16至图29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时,也将在假设它们彼此不同的情况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图15描述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参考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的构造和整体结构以及流路切换操作。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可包括外壳110、空气引导部120、气孔130、空气排放风扇140、空气净化过滤器150以及流路切换单元160。
外壳110可构成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的外观,并且可以设置有空气入口端口111、空气排放开口112以及上出口端口113,外部空气通过空气入口端口111流入到外壳110中,空气排放开口112位于外壳110前部,上出口端口113在外壳110的上端部上。
空气排放开口112和上出口端口113可构成通道,被吸入到外壳110中的空气通过该通道排放到外壳110的外部。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稍后将描述的空气引导件120,空气排放开口112可以形成为环形形状。
另外,在实施例中,空气入口端口111可以形成在外壳110的后部,但是其位置不限于此。空气入口端口也可形成在外壳110的前部、侧面和后部中的至少一个中。
另外,分隔壁118可以设置在外壳110中以分离空气排放开口112和上出口端口113。
分隔壁118从上出口端口113沿朝向空气排放风扇140的方向延伸,以在外壳110内部形成前排放通道115以及上排放通道116,前排放通道115连接在空气排放风扇140与空气排放开口112之间,上排放通道116连接在空气排放风扇140与上出口端口113之间。
空气引导件120配置在外壳110内部,并且具有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前端部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112的中心部分中,后端部朝外壳110的另一个面延伸,使得空气排放开口112具有环形形状。
如上所述的空气引导件120可以在外壳110内部配置在前排放通道115中,以将在前排放通道115中流动的空气引导到空气排放开口112。
在实施例中,空气引导件120可以构造成具有圆筒形状,同时具有从外壳110的前部穿透到其后部的中空部122。
而且,在实施例中,空气引导件120可与稍后待描述的气孔130连通,以形成从其前部穿透外壳110到其后部的孔的一部分,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空气引导件120的后端部也可以被分隔壁118遮护。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中,分隔壁118可以设置有以一定间隔围绕空气引导件120的上半部的封壳119,以引导空气引导件120的空气向上流动到空气排放开口112,并朝向空气排放开口112延伸。
气孔130形成在外壳110中并与空气引导件120的中空部122连通以延伸到外壳110的后部。为此,形成气孔130的筒形或喇叭形结构可以形成为横穿外壳110内部的上排放通道116。
另一方面,随着空气引导件120的中空部122和气孔130彼此连接,可以在外壳110中形成从外壳110的前部穿透到其后部的孔。
在该结构中,当空气通过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时,空气排放开口112周围的空气压力减小,因此,外壳110后部中的空气可结合从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的空气以便通过空气引导件120的中空部122和气孔130朝向外壳110的前部流动。
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的情况下,例如,当空气排放到具有环形形状的空气排放开口112时,在空气排放开口112的环境空气中可以产生流动,其结果是,如图5和图6所示,空气排放量会增加。
空气排放风扇140设置在外壳110内部,并且在操作中通过空气入口端口111从外壳110的外部吸入空气,然后将空气排放到空气排放开口112或上出口端口113。
在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空气排放风扇140可以是配置在前排放通道115和上排放通道116的入口侧的离心式风扇,但是其构造不限于此。可以改变空气排放风扇140的位置和类型。
空气净化过滤器150设置在空气入口端口111与空气排放风扇140之间,以净化吸入空气入口端口111的空气。
在示例中,空气净化过滤器150可以构造成包括预过滤器、除臭过滤器、消毒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HEPA过滤器等。
另外,尽管未示出,但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还可包括用于加湿空气净化过滤器150与空气排放风扇140之间的空气的加湿过滤器,或者用于对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单元。
流路切换单元160可将由空气排放风扇140排放的空气引导到空气排放开口112和上出口端口113中的至少一个。
在实施例中,流路切换单元160可以设置在外壳110内部,以打开和闭合前排放通道115和上排放通道116。
例如,如图2至图6所示,流路切换单元160可以构造成通过旋转选择性地打开或闭合前排放通道115和上排放通道116,但是其构造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流路切换单元160闭合前排放通道115并打开上排放通道116的情况下,由空气排放风扇140排放的空气可以排放到上出口端口113。
此外,如图5所示,在流路切换单元160打开前排放通道115并闭合上排放通道116的情况下,由空气排放风扇140排放的空气可以排放到具有环形形状的空气排放开口112。
如图6所示,在前排放通道115和上排放通道116两者都由流路切换单元160打开的情况下,由空气排放风扇140排放的空气的一部分排放到上出口端口113且剩余部分可以排放到空气排放开口112。
接下来,参考图7A至图13,将描述具有环形形状的空气排放开口112的气流方向调节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可以构造成使得空气引导件120可在相对于空气排放开口112的空气排放方向倾斜的方向上旋转。
如上所述,在将空气引导件120旋转成相对于空气排放方向倾斜的情况下,沿着空气引导件120的外周缘面排放到空气排放开口112的空气可以朝向空气引导件120的前端的方向排放。
为了实现这样的操作,如图7A至图1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可以包括旋转引导件170和旋转限制部分190。
旋转引导件170联接到外壳110的内部并且可在外壳110中支承空气引导件120。例如,旋转引导件170可以用作将空气引导件120联接到外壳110的介质。
如上所述的旋转引导件170可以联接到外壳110以便能沿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周缘方向旋转。
因此,联接到旋转引导件170的空气引导件120也可以根据旋转引导件170的旋转沿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周缘方向旋转。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引导件120可以联接到旋转引导件170以便能在相对于空气排放开口112的空气排放方向倾斜的方向上旋转。
例如,空气引导件120可以联接到旋转引导件170以便能向上和向下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当旋转引导件170沿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周缘方向旋转时,空气引导件120也根据旋转引导件170的旋转沿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周缘方向旋转。其结果是,取决于空气引导件120与旋转引导件170的联接部分的布置位置,空气引导件120在旋转引导件170中可以向右或向左旋转或者可以在对角线方向上旋转。
通过旋转引导件170和空气引导件120的旋转结构,空气引导件120可以在空气排放开口112的范围内沿自由方向旋转。
将描述用于实现这种操作的空气引导件120和旋转引导件170的具体结构。
在实施例中,空气引导件120设置有形成在其前端上的缘部部分124,具有环形形状的该缘部部分对应于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形状并且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112中。空气引导件120还设置有沿着空气引导件120的边缘连接在缘部部分124与空气引导件120之间的多个引导叶片126。
利用这种结构,多个引导叶片126可以配置在具有环形形状的空气排放开口112中,并且通过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的空气通过多个引导叶片126之间的空间排放。
在实施例中,如图7A和图7B以及图8所示,引导叶片126沿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周缘方向形成倾斜或弯曲的形状,使得通过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的空气可以以涡流的形式排放。
作为参考,旋转空气流形式的空气流的优点在于,由于空气的到达距离比直线形式的空气流长,因此室内空气循环性能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中,旋转引导件170可以由环形框架171、旋转轴构件172、支承框架173以及连接框架178构成。
环形框架171气密地围绕空气引导件120的缘部部分124的外周界面并且可旋转地联接到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外周缘。
在实施例中,环形框架171的外周缘面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外壳110的前面板,形成空气排放开口112,同时保持气密性。
此外,当空气引导件120旋转时,可以在环形框架171和缘部部分124之间保持气密性。
为此,在实施例中,缘部部分124构造成使得其外周界面是在空气引导件120的旋转方向上凸出的曲面,并且环形框架171构造成使得其内表面的内径符合缘部部分124的最大外径,使得当空气引导件120旋转时,缘部部分124的外周界面和环形框架171的内表面可以彼此紧密接触。
例如,形成在缘部部分124的外周界面上的曲面的曲率可对应于具有从空气排放开口112的中心到环形框架171的内表面的半径的圆的曲率,但是不限于此。
旋转轴构件172可以将缘部部分124可旋转地联接到环形框架171。在实施例中,旋转轴构件172可以设置成一对,以配置在环形框架171的两个端部上的对称位置中。
该旋转轴构件172可以将缘部部分124紧固到环形框架171,如图11所示使得缘部部分124和空气引导件120能相对于环形框架171旋转。
支承框架173是支承在被设置在外壳110内部的分隔壁118上的构件以便能沿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周缘方向旋转,并且其接触空气引导件120的后端。
在该结构中,当空气引导件120在环形框架171中旋转时,空气引导件120的后端可在支承框架173的表面上滑动,同时与支承框架173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支承框架173与空气引导件120的后端之间的接触部分可以构造成在空气引导件120旋转时维持气密性。
为此,当空气引导件120旋转时,支承框架173的接触空气引导件120的后端的接触面173a可以形成为适形于空气引导件120的后端部的转动轨迹的曲面。
因此,当空气引导件120旋转时,接触面173a可以在中空部122的整个周缘面上与空气引导件120的后端部接触。
在示例中,由于空气引导件120围绕旋转轴构件172旋转,所以支承框架173的接触面173a可以形成为曲面,该曲面的弯曲取决于圆形或球形的曲率,所述圆形或球形的半径是从连接空气引导件120两侧的旋转轴构件172的虚拟直线的中心到空气引导件120的后端的距离。
另外,在示例中,稍后描述的盖构件180可覆盖空气引导件120的外周界面。在这种情况下,接触支承框架173的接触面173a的部分是形成在盖构件180的后端上的接触面182。
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具有如上所述的从前到后穿透的孔的情况下,支承框架173可以设置有将空气引导件120的中空部122与外壳110的气孔130连通的通孔174。
连接框架178可将环形框架171与支承框架173彼此连接,以匹配环形框架171和支承框架173的旋转行为。
在实施例中,连接框架178可以设置成多个连接框架178,其沿着环形框架171和支承框架173的周界配置并且具有相对减小的厚度,同时被配置成在其间具有相对宽的间隔,使得可以显著减少从前排放通道115流到空气排放开口112的空气的干扰。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中,当空气引导件120旋转时,空气引导件120的中空部122和外壳110的气孔130即使在空气引导件120的任何旋转角度下可以始终保持相对于彼此的连通状态以允许空气流动。
为此,空气引导件120可以构造成在中空部122和气孔130彼此连通的范围内旋转。例如,空气引导件120可以在中空部122和气孔130至少部分地重叠的范围内旋转。
因此,即使当空气引导件120旋转以调节气流方向时,外壳110的后部的空气也通过气孔130和中空部122结合从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的空气。
尽管未示出,但是为了限制空气引导件120的旋转角度,止动结构(未示出)可以设置在旋转轴构件172或旋转引导件170上,以将空气引导件120的旋转限制在预定的旋转角度或更大。
另一方面,如果空气引导件120形成为具有相对减小的厚度的圆筒形状,并且在空气引导件120旋转了预定角度或更大角度的情况下,空气引导件120的后端的一部分可以配置在支承框架173的通孔174中。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保持空气引导件120和支承框架173之间的气密性,引起空气流到前排放通道115的一部分通过空气引导件120与支承框架173之间的间隙泄漏到气孔130。
因此,为了确保空气引导件120的旋转角度以调节气流方向,同时在空气引导件120旋转时保持空气引导件120的外部与气孔130之间的气密性,在一个示例中,增加空气引导件120的后端的厚度的盖构件180可以联接到空气引导件120的外周界面。
盖构件180可以构造成具有接触面182,该接触面182具有等于或大于预定厚度的厚度,使得盖构件180的后端具有与支承框架173的接触面173a的曲率相同的曲率并且与支承框架173面接触以对应于预定厚度,并且可以构造成具有围绕空气引导件120的外周界面的圆筒形状。
在该构造中,如图13所示,可以在旋转引导件170中由盖构件180的接触面182的厚度旋转空气引导件120。
旋转限制部分190可限制旋转引导件170在外壳110中的旋转,使得旋转引导件170的旋转调节位置被维持。例如,旋转引导件170由旋转限制部分190旋转地限制,使得可以防止由使用者调节的旋转引导件170的旋转位置被排放到空气排放开口112的空气的风压或被外壳110中产生的振动改变。
在实施例中,旋转限制部分190可以构造成固定到分隔壁118并且限制旋转引导件170的支承框架173的旋转行为。
在实现这种操作的示例中,如图9所示,旋转限制部分190可包括滚道构件192以及球形构件194,滚道构件192固定到分隔壁118,并且与支承框架173的接触面173a相对的面在滚道构件192上滑动,球形构件194在滚道构件192的面上部分地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沟槽175可以沿支承框架173的周缘方向形成在支承框架173的接触面173a的相对面中,使得球形构件194的突出部分可以接纳在沟槽中。
当旋转引导件170由使用者旋转时,具有上述构造的旋转限制部分190旋转,同时球形构件194与支承框架173接触,以减小旋转引导件170旋转期间的摩擦力,并且当旋转引导件170的旋转停止时,球形构件194在旋转引导件170旋转的位置处被接纳在形成在支承框架173中的沟槽175内,以限制支承框架173的旋转行为。
然而,旋转限制部分190不限于用于限制如上所述的支承框架173的旋转行为的结构,并且还可以构造成限制环形框架171的旋转行为。
在如上所述的环形空气排放开口112的气流方向调节结构中,空气引导件120沿两个方向可旋转地联接到旋转引导件170,并且旋转引导件170在外壳中的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周缘方向上旋转地联接到空气排放开口。因此,空气引导件120可以在空气排放开口112的范围内沿自由方向旋转,以控制所排放的空气的空气流方向。
例如,图7A示出了空气引导件120旋转成向下倾斜的状态。图7B示出了空气引导件120旋转成向右倾斜的状态。
如图7A所示,为了将空气引导件120旋转成向下倾斜,旋转引导件170旋转成使得空气引导件120的旋转轴构件172配置在左侧和右侧,并且空气引导件120相对于旋转引导件170向下旋转。
另外,如图7B所示,为了将空气引导件120沿向右倾斜的方向旋转,旋转引导件170旋转成使得空气引导件120的旋转轴构件172配置在上侧和下侧,并且空气引导件120相对于旋转引导件170向右旋转。
最后,参考图14和15,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
如图14和图1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还可包括发光显示单元200,该显示单元200显示从外壳110的外部通过空气引导件120的中空部122用肉眼可见的光。
发光显示单元200设置在支承框架173或分隔壁118上。在空气引导件120在旋转引导件170中倾斜地旋转的情况下,发光显示单元200的一部分可以暴露在外壳110的外部。
在实施例中,发光显示单元200可包括照明模块202和环形透镜205,照明模块202联接到分隔壁118以接收电力,并且具有与空气引导件120的中空部122和外壳110的气孔130连通的中空孔,环形透镜205设置在中空孔203的边缘上以发散从照明模块202发出的光。
在示例中,如图14所示,发光显示单元200可以与固定到分隔壁118的旋转限制部分190一体地形成,但是其构造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的发光显示单元200构造成使得发光显示单元200的不同部分取决于空气引导件120的旋转方向而暴露于空气引导件120的中空部122,使得使用者可以在远处或在黑暗环境中检查空气净化器100的气流方向。
例如,在如图15所示的空气引导件120向上旋转的情况下,由于空气引导件120的后端相对降低,环形透镜205的下侧可以通过空气引导件120的中空部122暴露。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可以通过环形透镜205暴露的部分掌握空气引导件120的旋转方向。
第二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图2以及图16至图29描述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
如上所述,尽管图16至图29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3至图15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表示的那些附图标记相同,但附图标记是表示其它实施例的附图标记。
首先,参考图1、图2以及图16至图19,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的构造和整体结构以及流路切换操作。
如图1、图2以及图16至图19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可包括外壳110、空气引导部120、气孔130、空气排放风扇140、空气净化过滤器150以及流路切换单元160。
外壳110可构成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的外观,并且可以设置有空气入口端口111、空气排放开口112以及上出口端口113,外部空气通过空气入口端口111流入到外壳110中,空气排放开口112位于外壳110前部,上出口端口113在外壳110的上端部上。
空气排放开口112和上出口端口113可构成通道,被吸入到外壳110中的空气通过该通道排放到外壳110的外部。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稍后将描述的空气引导件120,空气排放开口112可以形成为环形形状。
另外,在实施例中,空气入口端口111可以形成在外壳110的后部,但是其位置不限于此。空气入口端口也可形成在外壳110的前部或侧面中。
另外,分隔壁118可以设置在外壳110中以分离空气排放开口112和上出口端口113。
分隔壁118从上出口端口113沿朝向空气排放风扇140的方向延伸,以在外壳110内部形成前排放通道115以及上排放通道116,前排放通道115连接在空气排放风扇140与空气排放开口112之间,上排放通道116连接在空气排放风扇140与上出口端口113之间。
空气引导件120配置在外壳110内部,并且具有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前端部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112的中心部分中,后端部朝向外壳110的后部延伸,使得空气排放开口112具有环形形状。
如上所述的空气引导件120可以在外壳110内部配置在前排放通道115中,以将在前排放通道115中流动的空气引导到空气排放开口112。
在实施例中,空气引导件120可以构造成具有圆筒形状,同时具有从外壳110的前部穿透到其后部的中空部122。
贯通如上所述的空气引导件120的结构,在外壳110中可以形成从空气排放开口112的中心穿透到外壳110的后部的孔。
形成在外壳110的空气排放开口112的中心的孔具有增加从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的空气的空气容积的效果。
详细地,当空气通过具有环形形状的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时,如图18和19所示,空气排放开口112周围的空气压力减小,因此,在空气引导件120的中空部122中产生朝向外壳110的前部的气流,使得外壳110后部的空气与从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的空气结合以流到外壳110的前部。
其结果是,从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的空气容积增加。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中,分隔壁118设置有具有弧形形状的封壳119,封壳119以距空气引导件120一定间隔围绕该空气引导件120的上半部,以将流动到空气引导件120的上部的空气引导到空气排放开口112,并且沿朝向空气排放开口112的方向延伸。
此外,在实施例中,空气引导件120设置有形成在其前端上的缘部部分124,具有环形形状的该缘部部分对应于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形状并且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112中。空气引导件120还设置有沿着空气引导件120的边缘连接在缘部部分124与空气引导件120之间的多个引导叶片126。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空气引导件120联接到空气排放开口112的情况下,多个引导叶片126可以配置在具有环形形状的空气排放开口112中,并且排放到空气排放开口112的空气可能排放到多个引导叶片126之间的空间。
在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引导叶片126沿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周缘方向形成倾斜或弯曲的形状,使得通过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的空气可以以涡流的形式排放。
作为参考,与直线形式的空气流相比,旋转空气流形式的空气流具有相对强的直线性,因此,空气的到达距离相对较长,以具有室内空气循环性能相对较高的优点。
空气排放风扇140设置在外壳110内部,并且在操作中通过空气入口端口111将外壳110外部的空气吸入,然后将空气排放到空气排放开口112或上出口端口113。
在实施例中,如图16至图19所示,空气排放风扇140可以构造成为配置在前排放通道115和上排放通道116的入口侧的离心式风扇,但是其构造不限于此。可以改变空气排放风扇140的位置和类型。
空气净化过滤器150设置在空气入口端口111与空气排放风扇140之间,以净化吸入空气入口端口111的空气。
在示例中,空气净化过滤器150可以构造成包括预过滤器、除臭过滤器、消毒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HEPA过滤器等。
另外,尽管未示出,但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还可包括用于加湿空气净化过滤器150与空气排放风扇140之间的空气的加湿过滤器,或者用于对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单元。
流路切换单元160可将由空气排放风扇140排放的空气引导到空气排放开口112和上出口端口113中的至少一个。
在实施例中,流路切换单元160可以设置在外壳110内部,以打开和闭合前排放通道115和上排放通道116。
例如,如图2和图16至图19所示,流路切换单元160可以构造成通过旋转选择性地打开或闭合前排放通道115和上排放通道116,但是其构造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如图17所示,在流路切换单元160闭合前排放通道115并打开上排放通道116的情况下,由空气排放风扇140排放的空气可以排放到上出口端口113。
此外,如图18所示,在流路切换单元160打开前排放通道115并闭合上排放通道116的情况下,由空气排放风扇140排放的空气可以排放到具有环形形状的空气排放开口112。
如图19所示,在前排放通道115和上排放通道116两者都由流路切换单元160打开的情况下,由空气排放风扇140排放的空气的一部分排放到上出口端口113且剩余部分可以排放到空气排放开口112。
另一方面,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如上所述的构造的空气净化器100可以调节从具有环形形状的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的空气的气流方向。
为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包括气流方向调节单元170或170-1。
气流方向调节单元170或170-1配置在外壳110内部,以沿空气引导件120的周缘方向可旋转地联接到外壳110,并且可根据其旋转位置来调节从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的空气的方向。
在下文中,参考图20至图29,将详细描述气流方向调节单元170和170-1的实施例。
首先,参考图20至图25,将描述气流方向调节单元170的实施例。
如图20至图25所示,在实施例中,气流方向调节单元170可包括空气阻挡膜171、环形框架172、支承框架173、连接框架175、旋转限制部分190以及驱动单元180。
空气阻挡膜171配置在朝向空气引导件120的外周缘面流动的空气的流路上,同时与空气引导件120间隔开,以阻挡空气流向空气引导件120的外周缘面。另外,空气阻挡膜171可以沿空气引导件120的周缘方向旋转。
在该结构中,空气阻挡膜171覆盖空气引导件120的周缘的一部分,使得流向空气引导件120的外周缘面的一部分空气不会直接流到空气引导件120的外周缘面,而是可绕过。
因此,在空气引导件120的周缘中,沿配置空气阻挡膜171的方向的空气压力相对较低,并且沿未配置空气阻挡膜171的方向的空气压力相对较高。
因此,如图23所示,通过从气压高的一侧朝向低气压侧偏转以排放从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的空气。
在这种情况下,图23A示出了空气阻挡膜171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112的上部分并且空气从空气排放开口112向上排放的操作。图23B示出了空气阻挡膜171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左边并且空气从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到左侧的操作。图23C示出了空气阻挡膜171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112的下部分并且空气从空气排放开口112向下排放的操作。图23D示出了空气阻挡膜171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右边并且空气从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到右侧的操作。
环形框架172沿周缘方向可旋转地联接到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外周界,并且空气阻挡膜171可以联接到其以具有匹配行为。
在实施例中,环形框架172可以构造成可旋转的,并且气密地围绕空气引导件120的缘部部分124的外周缘面。
支承框架173可以沿周缘方向可旋转地支承在被设置在外壳110中的分隔壁118上。在实施例中,支承框架173可以构造成环形形状,围绕空气引导件120的外周缘面。
另一方面,空气阻挡膜171可以联接在环形框架172与支承框架173之间。因此,环形框架172、支承框架173以及空气阻挡膜171可一体地旋转。
连接框架175可将环形框架172与支承框架173彼此连接,以匹配环形框架172和支承框架173的旋转行为。如上所述的连接框架175可以形成为具有相对减小的厚度,以显著减少与在前排放通道115中流动到空气排放开口112的空气的干扰。
旋转限制部分190可限制气流方向调节单元170在外壳110中的旋转,使得气流方向调节单元170的经调节的旋转位置被维持。例如,旋转限制部分190可限制气流方向调节单元170在外壳110中的旋转,以这样的方式使得防止由使用者调节的气流方向调节单元170的旋转位置由排放到空气排放开口112的空气的风压或由外壳110中产生的振动来改变。
在实施例中,旋转限制部分190可以构造成固定到分隔壁118并且限制支承框架173的旋转行为。
在实现这种操作的示例中,如图21所示,旋转限制部分190可包括滚道构件192以及球形构件194,滚道构件192固定到分隔壁118,并且支承框架173的后面在滚道构件192上滑动,球形构件194在滚道构件192的面上部分地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沟槽175可以沿支承框架173的周缘方向形成在支承框架173的后面中,使得球形构件194的突出部分可以接纳在沟槽中。
在具有如上所述构造的旋转限制部分190的情况下,当环形框架172和支承框架173由使用者旋转时,旋转限制部分190在球形构件194与支承框架173的后面接触的状态下旋转,以减小支承框架173旋转期间的摩擦力,并且当支承框架173的旋转停止时,球形构件194在支承框架173旋转的位置处被接纳在沟槽175中,以限制支承框架173的旋转行为。
然而,旋转限制部分190不限于用于限制如上所述的支承框架173的旋转行为的结构,并且还可以构造成限制环形框架172的旋转行为。
驱动单元180设置在外壳110内部,并且可以将环形框架172或支承框架173沿周缘方向旋转。
如上所述的驱动单元180被设置成自动实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的气流方向调节操作。然而,气流方向调节单元170可以不由驱动单元180自动旋转,而是也可以由使用者的手来手动旋转。例如,用于气流方向调节单元170的手动操作的手柄(未示出)可以设置在环形框架172的前端上,以从外壳110向外突出。
另一方面,在示例中,如图25所示,驱动单元180可包括马达构件182以及旋转体184,马达构件182设置在外壳110内部,旋转体184将马达构件182的旋转力传递到环形框架172的外周界面。
接下来,将参考图26描述空气阻挡膜171的另一实施例。
如图26所示,空气阻挡膜171可以构造成使得其面积是可调的。
空气阻挡膜171的面积可以通过调节从空气阻挡膜171的前端到后端的空气阻挡膜171的长度或者通过调节空气阻挡膜171的两端之间的宽度来调节。
在实施例中,空气阻挡膜171可以构造成沿空气引导件120的周缘方向的宽度是可调的。
为了实施该操作,在示例中,空气阻挡膜171可包括沿环形框架172的周缘方向可滑动地接合以彼此重叠或展开的多个可动空气阻挡膜171b。在这种情况下,当多个可动空气阻挡膜171b彼此重叠时,空气阻挡膜171的总面积会减小,并且当多个可动空气阻挡膜171b相互展开时,空气阻挡膜171的总面积会增加。
此外,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26所示,空气阻挡膜171可以包括固定空气阻挡膜171a和可动空气阻挡膜171b。
在这种情况下,固定空气阻挡膜171a可以固定到环形框架172。
可动空气阻挡膜171b可以沿周缘方向可滑动地联接到环形框架172,以重叠在固定空气阻挡膜171a上或者在固定空气阻挡膜171a的外部展开。
在如上所述空气阻挡膜171的面积是可调的结构中,在空气阻挡膜171以相同方向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112中并且空气排放风扇140以相同的旋转速度运行的条件下,由于可以改变在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周缘上的每个部分出现的气压差的值,所以可以另外调节偏转的排放空气的偏转角。
例如,在空气阻挡膜171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112的上部分的情况下,当可动空气阻挡膜171b重叠在固定空气阻挡膜171a上时,空气排放开口112的上部分与下部分之间的气压差可以是15,并且空气可以以30度的角度向上排放。换句话说,例如,当可动空气阻挡膜171b完全展开在固定空气阻挡膜171a上时,空气排放开口112的上部分与下部分之间的气压差可以是大于15的20,因而,空气可以以45度或更大的角度向上排放。
随后,参考图27至图29,将描述气流方向调节单元170-1的另一实施例。
如图27至图29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气流方向调节单元170-1可包括旋转环形框架178和偏转叶片177。,
旋转环形框架178是沿周缘方向可旋转地联接到空气入口端口111的外周界的环状构件,并且多个偏转叶片177可以在空气入口端口111的内部联接到其上。
偏转叶片177是用于引导从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的空气的构件,并且构造成横向于旋转环形框架178的内部,并且经由旋转环形框架178配置在空气排放开口112中。
偏转叶片177可以构造成使得其末端相对于从空气排放开口112排放的空气的排放方向沿一个方向偏转,由此形成用于将空气引导到一侧的倾斜面。
在实施例中,如图27和29所示,作为偏转叶片177的多个偏转叶片可以设置在环形环框架的内部,并且其间具有间隙。
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可以通过多个偏转叶片177之间的间隔排放。
此外,偏转叶片177沿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周缘方向可旋转。在实施例中,偏转叶片177可以根据旋转环形框架178的旋转而沿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周缘方向旋转。
在气流方向调节单元170-1具有如上所述的构造的情况下,由于多个偏转叶片177在空气排放开口112中沿倾斜方向引导空气,可以控制从该排放开口112排放的空气的气流方向。
然而,在偏转叶片177固装到旋转环形框架178的情况下,空气可以不沿空气排放开口112的前部的水平方向排放。
因此,为了减小气流方向调节的限制,偏转叶片177也可以横向可旋转地联接到旋转环形框架178。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80可以配置在外壳110内部,以自动地转动旋转环形框架178。
虽然以上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修改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形成在所述外壳的一个面中的空气排放开口;
空气引导件,所述空气引导件具有前端部以及后端部,所述前端部配置在所述空气排放开口的中心中,所述后端部朝向所述外壳的另一个面延伸,使得所述空气排放开口具有环形形状;以及
旋转引导件,所述旋转引导件配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以与所述外壳联接以便能沿所述空气排放开口的周缘方向旋转,并且将所述空气引导件支承在所述外壳中,
其中,所述空气引导件联接到所述旋转引导件以便能沿相对于所述空气排放开口的空气排放方向倾斜的方向旋转,
其中,所述空气引导件具有从所述外壳的一个面穿透到所述外壳的另一个面的中空部,
其中,所述空气排放开口配置在所述外壳的前部,并且
所述外壳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空气引导件的中空部连通并延伸到所述外壳的后部,
其中,所述空气引导件在所述中空部与所述气孔连通的范围内旋转,
其中,所述旋转引导件包括支承框架,所述支承框架可旋转地支承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分隔壁上,并且与所述空气引导件的后端部接触;
其中,所述支承框架设置有与所述空气引导件的后端部接触的接触面,
其中,所述接触面构造成当所述空气引导件旋转时对应于所述空气引导件的后端部的转动轨迹的曲面,以在所述空气引导件旋转时在所述中空部的整个周缘上与所述空气引导件的后端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引导件的前端部设置有缘部部分以及多个引导叶片,所述缘部部分具有与所述空气排放开口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并且配置在所述空气排放开口上,所述多个引导叶片沿所述空气引导件的周缘连接在所述缘部部分与所述空气引导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引导件包括:
环形框架,所述环形框架围绕所述缘部部分的外周缘面并且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空气排放开口的外周界;以及
旋转轴构件,所述旋转轴构件将所述缘部部分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环形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缘部部分的外周缘面构造成具有在所述空气引导件的旋转方向上凸出的曲面,并且
所述环形框架的内径构造成适形于所述缘部部分的最大外径,使得当所述空气引导件旋转时,所述缘部部分的外周缘面和所述环形框架的内表面彼此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引导件还包括:
支承框架,所述支承框架可旋转地支承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分隔壁上,并且与所述空气引导件的后端部接触;以及
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将所述环形框架与所述支承框架彼此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引导件具有从所述外壳的一个面穿透到所述外壳的另一个面的中空部,
所述空气排放开口配置在所述外壳的前部中;
所述外壳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空气引导件的中空部连通并延伸到所述外壳的后部,并且
所述支承框架设置有通孔,所述中空部和所述气孔通过所述通孔彼此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引导件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外壳以限制旋转,使得旋转位置维持在经调节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引导件包括:环形框架,所述环形框架围绕所述空气引导件的前端部的外周缘面并且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空气排放开口的外周界;支承框架,所述支承框架可旋转地支承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分隔壁上,并且与所述空气引导件的后端部接触;以及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将所述环形框架与所述支承框架彼此连接,
其中,所述分隔壁设置有限制所述支承框架的旋转的旋转限制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有配置在所述外壳的上端部中的上出口端口,并且
所述外壳设置有配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空气排放风扇,
气流方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包括流路切换单元,所述流路切换单元将由所述空气排放风扇排放的空气引导到所述空气排放开口和所述上出口端口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框架或所述分隔壁上的发光显示单元,所述发光显示单元具有当所述空气引导件在所述旋转引导件中倾斜地旋转时通过配置在所述空气引导件中的中空部而暴露于所述外壳外部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显示单元构造成使得所述发光显示单元的不同部分取决于所述空气引导件的旋转方向而暴露于外壳外部。
CN201780072630.1A 2016-12-07 2017-12-07 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 Active CN1099969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66032 2016-12-07
KR1020160166032A KR101916887B1 (ko) 2016-12-07 2016-12-07 풍향조절 가능한 공기청정기
KR1020160179328A KR102669899B1 (ko) 2016-12-26 2016-12-26 풍향조절 가능한 공기청정기
KR10-2016-0179328 2016-12-26
PCT/KR2017/014269 WO2018106033A2 (ko) 2016-12-07 2017-12-07 풍향조절 가능한 공기청정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6999A CN109996999A (zh) 2019-07-09
CN109996999B true CN109996999B (zh) 2021-11-26

Family

ID=62492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2630.1A Active CN109996999B (zh) 2016-12-07 2017-12-07 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2000621B2 (zh)
JP (1) JP6894510B2 (zh)
CN (1) CN109996999B (zh)
MY (1) MY201122A (zh)
WO (1) WO201810603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117976C (en) * 2019-07-09 2023-04-25 Condair Group Ag Mist humidifier blower methods and systems
CN110486760B (zh) * 2019-07-24 2021-04-1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吸油烟机
KR20210050349A (ko) * 2019-10-28 2021-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퓨저, 디퓨저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KR102457414B1 (ko) * 2020-05-04 2022-10-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기
CN113944971B (zh) * 2021-11-04 2023-05-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80977A (ja) * 2011-03-01 2012-09-20 Unix Co Ltd 換気口カバー
CN103363587A (zh) * 2013-05-31 2013-10-23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空调用独立送风部件
CN104748243A (zh) * 2013-12-25 2015-07-01 济南大学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
CN105333499A (zh) * 2014-08-04 2016-02-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627788Y1 (zh) * 1967-10-18 1971-09-25
JPH10288391A (ja) * 1997-04-10 1998-10-27 G Ee Shi Kk 空調用ダクトの接合構造、空調用ダクトおよび空調装置
JP2002103957A (ja) * 2000-10-03 2002-04-09 Inoac Corp エアアウトレット
KR100977369B1 (ko) * 2003-11-13 2010-08-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KR100508312B1 (ko) * 2004-03-02 2005-08-17 주식회사코네트인더스트리 공기정화기
GB2464736A (en) * 2008-10-25 2010-04-28 Dyson Technology Ltd Fan with a filter
GB2466058B (en) * 2008-12-11 2010-12-22 Dyson Technology Ltd Fan nozzle with spacers
GB0903682D0 (en) * 2009-03-04 2009-04-15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GB2468320C (en) * 2009-03-04 2011-06-01 Dyson Technology Ltd Tilting fan
EP2414738B1 (en) * 2009-03-04 2013-10-09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Humidifying apparatus
GB2468317A (en) * 2009-03-04 2010-09-08 Dyson Technology Ltd Height adjustable and oscillating fan
JP2011177246A (ja) 2010-02-26 2011-09-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清浄機および電解水ミスト発生器
GB2482548A (en) * 2010-08-06 2012-02-08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assembly with a heater
US9926804B2 (en) * 2010-11-02 2018-03-27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Fan assembly
GB2493506B (en) * 2011-07-27 2013-09-11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assembly
KR101240536B1 (ko) * 2011-12-08 2013-03-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1699293B1 (ko) * 2012-03-06 2017-01-24 다이슨 테크놀러지 리미티드 팬 조립체
GB2500010B (en) * 2012-03-06 2016-08-24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umidifying apparatus
KR20140028191A (ko) 2012-08-24 2014-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1564912B1 (ko) * 2012-08-24 2015-11-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2078274B1 (ko) * 2013-01-03 2020-02-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20140096964A (ko) * 2013-01-29 2014-08-06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순환구조 건조기
AU2014211001B2 (en) * 2013-01-29 2016-09-15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A fan assembly
US10434448B1 (en) * 2013-03-18 2019-10-08 Von Honnecke Filter cabinets for HVAC systems
US9933168B2 (en) * 2013-05-31 2018-04-03 Midea Group Co., Ltd. Air supply apparatus used fo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having the same
KR102104435B1 (ko) 2013-07-03 2020-04-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2379983B1 (ko) * 2014-08-04 2022-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US9625223B2 (en) * 2014-08-18 2017-04-18 Atieva, Inc. Self-cleaning fan assembly
KR101906341B1 (ko) * 2015-04-09 2018-10-12 코웨이 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기
KR101628002B1 (ko) 2015-07-29 2016-06-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US10436469B2 (en) * 2016-02-26 2019-10-08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lean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80977A (ja) * 2011-03-01 2012-09-20 Unix Co Ltd 換気口カバー
CN103363587A (zh) * 2013-05-31 2013-10-23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空调用独立送风部件
CN104748243A (zh) * 2013-12-25 2015-07-01 济南大学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器
CN105333499A (zh) * 2014-08-04 2016-02-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01100A (ja) 2020-01-16
WO2018106033A3 (ko) 2018-08-02
US12000621B2 (en) 2024-06-04
MY201122A (en) 2024-02-06
CN109996999A (zh) 2019-07-09
WO2018106033A2 (ko) 2018-06-14
US20200063991A1 (en) 2020-02-27
JP6894510B2 (ja) 2021-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6999B (zh) 风向可调的空气净化器
CN212106397U (zh) 风扇组件以及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
CN109996593B (zh) 能够调节风向的空气净化器
KR101916887B1 (ko) 풍향조절 가능한 공기청정기
KR101516365B1 (ko) 공기조화기
JP6655186B2 (ja) 空気清浄機
KR102502550B1 (ko) 송풍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청정기
CN211343521U (zh) 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和风扇组件
KR101837621B1 (ko) 공기조화장치
KR102667528B1 (ko) 풍향조절 가능한 공기청정기
KR101856986B1 (ko) 공기조화장치
CN211174828U (zh) 用于风扇组件的喷嘴和风扇组件
KR102669899B1 (ko) 풍향조절 가능한 공기청정기
KR20210154011A (ko) 공기 청정기
KR102351963B1 (ko) 미세먼지 흡착 구조의 선풍기
CN211575261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JP7255448B2 (ja) 送風機
KR20220004346A (ko) 공기 청정기
KR100306626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20190124602A (ko) 집중 흡입 구조를 구비한 공기 정화기
KR20170064786A (ko) 공기청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